?2023年中考化學第二次模擬考試卷
化學·全解全析
(全卷共四個大題,滿分70分,與物理共用120分鐘)

注意事項:
1. 試題的答案書寫在答題卡上,不得在試卷上直接作答。
2. 作答前認真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
3. 考試結束,由監(jiān)考人員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O-16 C-12 H-1 N-14 Ca-40 Na-23 Zn-65 Cl-35.5 S-32 Cu-64 Ag-108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不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
A.氫氧化鈉潮解 B.濃硫酸脫水 C.生石灰吸水 D.銅的銹蝕
【答案】A
【解析】A、氫氧化鈉在空氣中吸收水分而潮解,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符合題意;
B、濃硫酸脫水是將物質中氫、氧元素按水的組成比脫去,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C、生石灰吸水是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熟石灰,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D、銅的銹蝕過程中有新物質堿式碳酸銅生成,屬于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A。
2.諺語“雷雨發(fā)莊稼”的過程中氮元素的轉化是氮氣(N2)→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硝酸(HNO3)。這些物質中氮元素化合價最高的是( )
A.N2 B.NO C.NO2 D.HNO3
【答案】D
【解析】N2中N的化合價為0,NO中N的化合價為+2,NO2中N的化合價為+4,HNO3中N的化合價為+5;則這些物質中氮元素化合價最高的是HNO3;故選D。
3.化學源于生活,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油鍋著火用水撲滅 B.用氫氧化鈉配制農藥波爾多液
C.用硫酸中和堿性廢水 D.用碳酸鋇作“鋇餐”造影
【答案】C
【解析】A、油的密度比水小,油鍋著火,用水滅火,油會浮在水的表面繼續(xù)燃燒,不符合題意;
B、氫氧化鈉腐蝕性較強,不能配制農藥波爾多液,用氫氧化鈣和硫酸銅配制農藥波爾多液,不符合題意;
C、硫酸顯酸性,能與堿性物質反應,可用硫酸中和堿性廢水,符合題意;
D、碳酸鋇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鋇,從而對人體組織產生傷害,應用硫酸鋇作“鋇餐”造影,不符合題意。故選C。
4.重慶某中學為即將參加中考的考生準備了營養(yǎng)套餐“四喜福袋”;配料:豌豆、胡蘿卜、玉米、面皮、橄欖油;從營養(yǎng)均衡的角度,建議在“福袋”中加入( )
A.蝦仁 B.黃瓜 C.肥肉 D.海帶
【答案】D
【解析】豌豆中含蛋白質,胡蘿卜含維生素和水、面皮和玉米中含糖類;橄欖油中含油脂,故應補充無機鹽,海帶中含無機鹽;故選D。
5.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甲烷在液態(tài)錫催化作用下高效制氫技術,發(fā)生反應的微觀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不變 B.生成物均為單質
C.該反應不屬于基本反應類型 D.液態(tài)錫在反應前后質量和性質不變
【答案】B
【解析】由圖可知,該反應為甲烷在液態(tài)錫的催化作用生成反應生成碳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化學反應前后,碳元素和氫元素均由化合態(tài)轉化為游離態(tài),碳元素和氫元素的化合價均發(fā)生了改變,不符合題意;
B、生成物為碳和氫氣,碳是由碳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符合題意;
C、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
D、該反應中,液態(tài)錫是催化劑,化學反應前后,其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下列選項中物質的俗名,化學式,類別,用途完全對應的是(????)
A.純堿????????????堿????????制玻璃
B.生石灰??????CaO????????氧化物????補鈣劑
C.食鹽????????NaCl????????鹽????????除鐵銹
D.火堿????????NaOH???????堿????????洗滌油污
【答案】D
【解析】A、的俗稱為純堿、蘇打,屬于鹽類,可用于制玻璃,選項不完全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B、CaO的俗稱為生石灰屬于氧化物,由于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的堿氫氧化鈣具有腐蝕性,不宜做補鈣劑,選項不完全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C、NaCl的俗稱為食鹽屬于鹽類,但其不與鐵銹反應,因此不能用于除鐵銹,選項不完全正確;故不符合題意;
D、NaOH的俗稱為火堿、燒堿、苛性鈉屬于堿類,可以與油污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質,因此可用于洗滌油污,選項完全正確;故符合題意;故選D
【點睛】掌握常見的物質的俗稱、分類、其主要作用是解題的關鍵。
7.溶液在生活、生產中有著廣泛的用途,下列關于浴液說法正確的是
A.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B.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質一定為易溶物質
C.75%的醫(yī)用酒精中溶劑為水 D.析出晶體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減小
【答案】C
【解析】A.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選項說法錯誤。????
B.在20℃時溶解度大于10g的物質一定為易溶物質,選項說法錯誤。
C.75%的醫(yī)用酒精中溶劑為水,選項說法正確。????
D.析出晶體后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一定減小,可能不變,比如飽和溶液只要溫度不變,晶體析出后溶質質量分數不變,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
8.NaHSO4在水中會解離出 Na+、H+、下列有關NaHSO4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不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B.加入鋅粒,有氣泡產生
C.加入Ba(OH)2溶液,無明顯現象 D.溶液中Na+與的個數比為1:2
【答案】B
【解析】A. NaHSO4在水中會解離出H+,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紅,選項說法錯誤。????
B. NaHSO4在水中會解離出H+,加入鋅粒,有氣泡產生,選項說法正確。
C. NaHSO4在水中會解離出,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明顯現象,選項說法錯誤。????
D.溶液中Na+與的個數比為1:1,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
9.對于復分解反應:2X+3H2SO4=Y+6H2O,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X一定是堿 B.Y可能是硫酸銅
C.X可能是氧化物 D.Y一定是硫酸鋁
【答案】A
【解析】A.X一定是堿,因為有水生成,且水中氫原子和硫酸中氫原子個數不等,故X中一定含有氫元素,選項分析正確。
B.Y不可能是硫酸銅,因為,配平與題目不符,選項分析錯誤。
C.X不可能是氧化物,雖然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會生成水,但由于氫元素不守恒,選項分析錯誤。
D. Y不一定是硫酸鋁,還可能是氫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選項分析錯誤。故選A。
10.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稀釋濃硫酸 B.配制NaCl溶液
C.給液體加熱 D.干燥二氧化碳氣體
【答案】D
【解析】A、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錯誤;
B、配制氯化鈉溶液時,溶解操作應在燒杯中進行,不能在量筒內進行,錯誤;
C、加熱時,試管中液體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錯誤;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二氧化碳反應,干燥洗氣時,氣體長進短出,正確。故選D。
11.小明筆記中有一處錯誤,你認為是圖中的哪一處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答案】B
【解析】A、氧化鐵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正確;B、失氧的過程為還原反應,得氧的過程為氧化反應,一氧化碳發(fā)生的是氧化反應,錯誤;C、一氧化碳和氧化鐵的反應條件是高溫,正確;D、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置換反應,一氧化碳和氧化鐵都是化合物,二者的反應不是置換反應,正確。故選B。
12.為達成以下目的,對應方案不可行的是

目的
方案
A
除去 KOH溶液中的K2CO3
加入適量的Ca(OH)2,過濾
B
區(qū)分MgCl2溶液和蒸餾水
分別加肥皂水,攪拌
C
檢驗溶液中是否存在H2SO4
取樣,滴加BaCl2溶液
D
干燥氨氣
將氣體通過生石灰
【答案】C
【解析】A、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氫氧化鈣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鉀,過濾,除去碳酸鈣,可除去雜質,不符合題意;
B、氯化鎂溶液屬于硬水,蒸餾水屬于軟水,可分別加入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蒸餾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氯化鎂溶液,不符合題意;
C、取樣,滴加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因為氯化鋇與碳酸鹽、硝酸銀等均能產生白色沉淀,符合題意;
D、生石灰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且與氨氣不反應,可用來干燥氨氣,不符合題意。故選C。
13.為了有效降低柴油發(fā)動機工作時的廢氣排放,SCR催化技術利用和反應,示意圖如下。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生成了氧氣和水
B.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
C.兩種生成物的質量比為12:7
D.NH3與NO2按分子個數比4:3進行反應
【答案】D
【解析】該反應的反應物是氨氣和二氧化氮,每個氨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構成,每個二氧化氮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故表示氮元素, 表示氧元素,表示氫元素,故該反應為氨氣和二氧化氮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化為氮氣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由分析可知,生成物為氮氣和水,不符合題意;
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數目發(fā)生了改變,不符合題意;
C、生成水和氮氣的質量比為:(12×18):(7×28)=54:49,不符合題意;
D、由化學方程式可知,NH3與NO2按分子個數比為8:6=4:3進行反應,符合題意。故選D。
14.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下列古代文獻涉及的化學知識,對其說明錯誤的是
A.《本草綱目拾遺》中對強水的記載:“性最猛烈,能蝕五金?!睆娝疄樗?br /> B.《抱樸子內篇·黃白》中記載:“曾青涂鐵,鐵赤如銅?!痹酁榭扇苄糟~鹽
C.《新修草本》描述“青礬”為“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燒之赤色.....,據此推測“青礬”中含Fe3+
D. 《黃帝內經》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類、油脂、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
【答案】C
【解析】A、金屬能與酸發(fā)生置換反應,強水“性最猛烈,能蝕五金”,強水為酸,說法正確;
B、鐵能與可溶性的銅鹽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銅,“曾青涂鐵,鐵赤如銅”,曾青為可溶性銅鹽,說法正確;
C、青礬是綠色,經煅燒后,分解成粒度非常細而活性又很強的Fe2O3超細粉末為紅色,二價鐵離子為綠色,氧化鐵為紅棕色,所以青礬應含有亞鐵離子,說法錯誤;
D、“五谷”包括玉米、小麥、水稻等,富含淀粉,淀粉屬于糖類;“五果”富含糖類;“五畜”富含油脂和蛋白質;”五菜”富含維生素,說法正確。故選C。
15.在pH為3的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物質是
A.HCl、CuSO4、NaCl、FeCl3 B.BaCl2、Na2SO4、NaOH、AgNO3
C.BaCl2、Na2CO3、NaNO3、Ca(OH)2 D.K2SO4、NaNO3、NH4Cl、HCl
【答案】D
【解析】A、硫酸銅溶液是藍色的,氯化鐵溶液是黃色的,不符合題意;
B、氯化鋇能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氯化鈉,硫酸鈉、氫氧化鈉、氯化鋇均能與硝酸銀反應,氫離子能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均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
C、氯化鋇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和氯化鈉,氫氧化鈣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碳酸根離子能與氫離子結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氫氧根離子能與氫離子結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題意;
D、四種物質在pH=3的溶液中均不能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或水,可以大量共存,且均是無色溶液,符合題意。故選D。
16.針對如圖所示圖像,其中對于縱坐標含義描述正確的是

A.在密閉體系中稀釋濃硫酸,密閉體系內的壓強隨時間的變化
B.在密閉體系中足量的活潑金屬和稀鹽酸反應,密閉體系內的壓強隨時間的變化
C.將固體NaOH溶于水,溶液溫度隨時間的變化
D.向飽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質量的生石灰,Ca(OH)2的溶解度隨時間的變化
【答案】D
【解析】A、在密閉體系中,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使密閉體系內的壓強增大,過一段時間后,熱量散失后,壓強會減小,與圖像不符,故錯誤;
B、在密閉體系中,足量的活潑金屬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氫氣難溶于水,隨著反應的進行,壓強會不斷增加,直到反應不再發(fā)生,壓強會一直不變,與圖像不符,故錯誤;
C、將固體NaOH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的熱,溫度會升高,過一段時間后,熱量散失后,溫度又恢復到原來溫度,與圖像不符,故錯誤;
D、生石灰是氧化鈣,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的過程中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會導致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氧化鈣完全反應后,放出的熱量最多,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降到最小,熱量散失后,隨著溫度的不斷降低,會導致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升高,最終恢復到原來的數值,圖像符合,故正確。故選D。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個小題,共21分)
17.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胃酸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
(2)標出氧化鐵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
(3)兩種黑色固體發(fā)生的置換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
(4)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答案】(1)HCl(2)(3)C+2CuO2Cu+CO2↑(合理即可)(4)Zn+H2SO4=ZnSO4+H2↑
【解析】(1)胃酸中含有的酸為鹽酸,其化學式為HCl,故填:HCl;
(2)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1不能省略,則氧化鐵中金屬元素的化合價表示為,故填:;
(4)碳與氧化銅均是黑色固體,在高溫下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屬于置換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CuO2Cu+CO2↑,故填:C+2CuO2Cu+CO2↑(合理即可)。
(5)實驗室常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即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故填:Zn+H2SO4=ZnSO4+H2↑;
18.最近國外部分品牌抹黑新疆棉花,引起中國人民強烈憤慨
(1)棉花屬于______(填“合成纖維”或“天然纖維")。
(2)棉花的花鈴期需水量較大,可用______區(qū)分灌溉水是硬水還是軟水。
(3)棉花生長遲緩,顏色發(fā)黃,莖稈出現倒伏癥狀最好施用的一種化肥是( )
A、K2CO3 B、KNO3 C、(NH4)2HPO4 D、NH4HCO3
(4)結合所學知識,下列實驗中棉花的用途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硫的燃燒B.分子運動試驗
C.氯酸鉀制氧氣D.鐵生銹實驗的探究
【答案】???? 天然纖維???? 肥皂水???? B???? C
【解析】(1)棉花屬于天然纖維;
(2)棉花的花鈴期需水量較大,可用肥皂水區(qū)分灌溉水是硬水還是軟水,加肥皂水后,泡沫多浮渣少的為軟水,反之為硬水;
(3)棉花生長遲緩,顏色發(fā)黃,說明缺少氮元素,莖稈出現倒伏癥狀,說明缺少鉀元素,最好施用的一種化肥是含有氮、鉀的復合肥。
A、碳酸鉀含鉀元素,屬于鉀肥,不符合題意;
B、硝酸鉀含K、N兩種營養(yǎng)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題意;
C、磷酸氫二銨含N、P兩種營養(yǎng)元素,屬于復合肥,不符合題意;
D、碳酸氫銨含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A.硫的燃燒產生二氧化硫,蘸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棉花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氣,用途合理;????????????
B.蘸有酚酞試液的棉花團變成紅色,證明分子不斷運動,氨氣分子通過運動接觸到酚酞試液的水形成氨水,使酚酞試液變紅,用途合理;
C.氯酸鉀制氧氣時,氯酸鉀受熱易熔化,不易進入導管而堵塞導管,不需要使用棉花團,用途不合理;
D.鐵生銹實驗的探究中,棉花團上有氯化鈣,可以吸收水分,確保鐵只接觸到氧氣,通過不生銹,證明鐵生銹需要水。用途合理。故選C。
19.金屬材料在生產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
(1)古代典籍中“銀針驗毒”反應原理之一是:,X化學式為_______。
(2)三星堆遺址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高3.95米的青銅神樹、金面具及玉石器和象牙等,青銅屬于______(填“金屬”或“復合”)材料。
(3)如圖,用W型玻璃管進行模擬工業(yè)煉鐵的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要先加熱玻璃管,再通一氧化碳
B.a處黑色粉末變?yōu)榧t色
C.a處發(fā)生的是置換反應
D.尾氣可用燃著的酒精燈將其點燃或用氣球收集起來
(4)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和濾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填序號)。
A.濾渣中一定有Zn、Cu、Ag
B.反應后溶液質量一定增大
C.取少量濾液,加入足量的稀鹽酸,不會產生白色沉淀
【答案】(1)Ag2S(2)金屬(3)D(4)AB
【解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有:4個銀原子、4個氫原子、2個硫原子和2個氧原子,反應后4個氫子,2個氧原和2個X分子,故一個X分子中有2個銀原子和1個硫原子,故X化學式為Ag2S;
(2)青銅是銅錫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3)A、加熱前必須先通一氧化碳,排盡裝置內的空氣,以免發(fā)生爆炸,而不是先預熱破璃管,再通一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
B、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a處紅色粉末變?yōu)楹谏?,故選項說法錯誤;
C、a處反應的反應物為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D、一氧化碳有毒性,能污染環(huán)境,為防止污染空氣,尾氣不經處理不能直接排故,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點燃方法進行尾氣處理,也可以用氣球收集等,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
(4)A、金屬活動性有強到弱的順序:Zn>Cu>Ag,故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當鋅粉還有剩余時再和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鋅,得到無色濾液和濾渣,硝酸銅是藍色溶液,因此硝酸銅也完全反應完,因此濾渣中一定含有銀、銅,可能含有鋅,故選項錯誤;
B、鋅先和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鋅,鋅和硝酸銅反應生成銅和硝酸鋅,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每65份的鋅能反應生成216份的銀,溶液的質量減少,,每65份的鋅能生成64份的銅,溶液質量增加,因此反應后溶液質量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故選項錯誤;
C、硝酸銀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濾液中不含硝酸銀,因此不會有白色沉淀產生,故選項正確,故選:C。
20.圖為固體M、N在不同溫度下形成飽和溶液時,所需溶質和溶劑的質量關系。

(1)a的值為________________。
(2)20℃時,10gM的飽和溶液中,含M___________g(精確到0.1)。
(3)將等質量的M、N飽和溶液從30℃降溫至20℃,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M______N(填>、;
(2)會對 Cl-的檢驗有干擾,需要先除去硫酸根離子,故先加入稀硫酸將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鈉,不能用稀鹽酸代替稀硫酸,會引入氯離子會對氯化鈉的檢驗產生干擾,再加入硝酸鋇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離子,先加硝酸鋇再加稀硫酸,溶液中會有過量稀硫酸中硫酸根離子,故選A;稀硝酸和硝酸鋇可以交換,稀硝酸不會引入硫酸根離子,不會對氯離子檢驗產生干擾,故填:能;
(3)硫酸鈉和硝酸鋇反應,碳酸鈉與硝酸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故填:和;A.加入的Ba(NO3)2溶液過量不會消耗氯離子和鈉離子,故無影響,故A 不正確;??????????????????????B.加入的AgNO3溶液偏少,溶液中的氯離子有剩余,導致反應生成的氯化銀偏小,測量的氯化鈉偏少,故B正確;C.稱量該樣品M時只在天平右盤墊紙導致稱量結果偏小,故C 正確;??????????????D.白色沉淀N未洗滌、烘干就稱量,導致稱量的氯化銀偏大,故D不正確。故選:BC。

五、計算題(共0分)
24.將40g溶質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和3.2g銅粉在燒瓶內混合,加熱一段時間后,固體完全溶解。已知:,計算:
(1)40g濃硫酸中硫元素的質量為 g。
(2)為防止環(huán)境污染,至少需用 g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硫。
(3)求所得溶液中硫酸銅的溶質質量分數。
【答案】(1)12.8;
(2)4g;
(3)解:設反應生成二氧化硫的質量為y,生成硫酸銅的質量為z

????z=8g
?? y=3.2g
故所得溶液中硫酸銅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答: 所得溶液中硫酸銅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
【詳解】(1)40g濃硫酸中硫元素的質量為:40g×98%×=12.8g;
(2),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反應:,可得關系式:Cu~2NaOH
設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x=4g
答:需要氫氧化鈉的質量為4g。
(3)見答案。

相關試卷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長沙卷)(全解全析):

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長沙卷)(全解全析),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應用與推理,實驗探究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云南卷)(全解全析):

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云南卷)(全解全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水是生命之源,氮化鎂是高強度鋼冶煉的添加劑,加油站一般不會張貼的標志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蘇州卷)(全解全析):

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蘇州卷)(全解全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下列物質由分子構成的是,下列材料屬于復合材料的是,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揚州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揚州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深圳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深圳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吉林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卷:化學(吉林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化學(重慶卷)(全解全析)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化學(重慶卷)(全解全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