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聲現(xiàn)象【真題訓練】
一、選擇題
1.(2021·湖南岳陽市·中考真題)在慶祝建黨100周年歌唱比賽中,師生齊唱《把一切獻給黨》,抒發(fā)愛黨、愛國之情。對于歌聲描述正確的是( )。
A.伴奏的鋼琴和圓號的音色是一樣的;
B.歌聲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齊唱使得聲音的音調更高;
D.歌聲是由聲帶的振動產(chǎn)生的
【答案】D。
【解析】A.音色是聲音的品質與特色,由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鋼琴和圓號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是不一樣的,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B錯誤;
C.齊唱會使聲音變大,使得聲音的響度變大,故C錯誤;
D.聲音就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歌聲就是由聲帶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D正確。故選D。
2.(2021·湖北隨州市·中考真題)同學們利用業(yè)余時間排練節(jié)目,準備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匯演。小強同學在練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剛同學的獨特嗓音。小強判斷的主要依據(jù)是( )。
A.小剛的音色 B.小剛歌聲的頻率
C.小剛歌聲的響度 D.小剛歌聲的音調
【答案】A。
【解析】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小強同學在練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剛同學的獨特嗓音,主要是。
3.(2021·陜西中考真題)學校藝術節(jié)的合唱比賽中,同學們在樂隊的伴奏下放聲高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學們的歌聲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
B.現(xiàn)場觀眾聽到的歌聲可以在真空傳播;
C.“放聲高歌”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D.觀眾能辨別不同的樂器聲,是因為它們的響度不同
【答案】A。
【解析】A.聲音是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現(xiàn)場觀眾聽到的歌聲可以在空氣傳播,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
C.“放聲高歌”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高,故C錯誤;
D.觀眾能辨別不同的樂器聲,是因為它們的音色不同,故D錯誤。故選A。
4.(2021·新疆中考真題)吹長笛時,通過抬起不同的手指來改變空氣柱的長度,從而改變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振幅 D.音色
【答案】A。
【解析】吹長笛時,通過抬起不同的手指來改變空氣柱的長度,空氣柱振動的頻率改變,從而改變聲音的音調。故選A。
5.(2021·四川成都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情景中,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確的是( )。
A.抽出罩內空氣,鬧鈴聲減弱,表明真空可以傳聲;
B.發(fā)聲的音叉使小球彈起,表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
C.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是為了消除噪聲;
D.吹笛子時,按住不同氣孔是為了改變聲音響度
【答案】B。
【解析】A.抽出罩內空氣,鬧鈴聲減弱,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A錯誤;
B.將小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小球被彈開,說明發(fā)聲的音叉正在振動,故B正確;
C.航母艦載機引導員戴上耳罩,只是在人耳出減弱噪聲,而不能消除噪聲,故C錯誤;
D.吹笛子時,管內空氣柱振動發(fā)聲,按住不同氣孔,改變了振動的空氣柱的長短,從而改變了空氣柱振動的頻率,改變了聲音的音調,故D錯誤。故選B。
6.(2021·四川內江市·中考真題)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B.控制噪聲只有消聲一個環(huán)節(jié)
C.響度由振動的頻率決定 D.正常人耳能聽到10Hz的聲音
【答案】A。
【解析】A.聲音都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控制噪聲有消聲、阻斷噪聲傳播、防止噪聲進入耳朵三個環(huán)節(jié),故B錯誤;
C.響度由發(fā)聲體振動的幅度決定,故C錯誤;
D.正常人耳能聽到20Hz~20000Hz的聲音,不能聽到10Hz的聲音,故D錯誤。故選A。
7.(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題)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鳥叫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B.“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C.“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句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D.“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詩句中“蟬噪”和“鳥鳴”是通過聲音的音色來分辨的
【答案】C。
【解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鳥叫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聽到狗的叫聲,知道人回來了,這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里的“高”指的是聲音的響度大,故C錯誤,符合題意;
D.音色是區(qū)別聲音的重要標志,“蟬噪”和“鳥鳴”是通過聲音的音色來分辨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8.(2021·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題)跳擺手舞時,很遠處能聽到鼓聲,是因為鼓聲( )。
A.響度大 B.音調高 C.音色獨特 D.聲速快
【答案】A。
【解析】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跳擺手舞時的鼓聲,是因為鼓聲的響度大,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9.(2021·廣西中考真題)為了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學校組織演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聽眾從聽到的聲音中分辨出使用了銅鼓伴奏,依據(jù)是聲音的( )。
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頻率
【答案】A。
【解析】A.聽眾從聽到的聲音中分辨出使用了銅鼓伴奏,聽音辨別樂器,故是音色,聲音的特色,與發(fā)聲體的材料有關,故A符合題意;
BCD.音調是指的聲音的高低,響度是指的聲音的強弱,頻率是指聲源一秒鐘振動的次數(shù),均與聽音辨樂器無關,故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10.(2021·山東臨沂市·中考真題)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激發(fā)愛黨愛國熱情,我市部分學校組織了“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大型合唱比賽,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歌聲是空氣的振動產(chǎn)生的 B.使用擴音器可以增大聲速
C.男低音演員歌聲的響度小 D.女高音演員歌聲的音調高
【答案】D。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歌聲是由歌唱者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
B.使用擴音器是為了增大聲音的響度,故B錯誤;
C.男低音演員的歌聲音調低響度大,故C錯誤;
D.女高音演員的歌聲音調高響度小,故D正確。故選D。
11.(2021·湖南長沙市·中考真題)毛主席在《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寫到“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下列有關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鶯的歌唱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B.流水聲傳入人耳不需要時間;
C.清脆的鳥鳴聲比低沉的流水聲音調低;
D.鳥鳴聲和流水聲的音色相同
【答案】A。
【解析】A.鶯的歌唱聲是通過空氣這種介質傳入人耳的,故A正確;
B.流水聲傳入人耳需要時間,故B錯誤;
C.清脆的鳥鳴聲比低沉的流水聲音調高,故C錯誤;
D.鳥鳴聲和流水聲,發(fā)聲體的材料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錯誤。故選A。
12.(2021·四川廣安市·中考真題)“五一”期間,某景區(qū)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對喧鬧的游客進行勸導:“請不要高聲喧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從無人機傳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工作人員利用聲音向游客傳遞信息;
C.“請不要高聲喧嘩”,“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D.在景區(qū)內安裝噪聲監(jiān)測儀,可減弱噪聲
【答案】B。
【解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從無人機傳出的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
B.工作人員利用聲音向游客傳遞信息,不要大聲喧嘩,故B正確;
C.“請不要高聲喧嘩”,“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故C錯誤;
D.在景區(qū)內安裝噪聲監(jiān)測儀,可以顯示聲音的響度大小,不能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B。
13.(2021·江蘇蘇州市·中考真題)2021年5月16日,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將“祝融號”火星車著落到火星表面,探測器從火星向地球傳遞信息是通過( )。
A.紅外線 B.超聲波 C.電磁波 D.次聲波
【答案】C。
【解析】因為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且傳播速度快,傳遞距離遠,所以在太空中進行遠距離信息傳遞使用的是電磁波,火星探測器向地球傳遞信息也是通過電磁波傳播的。故選C。
14.(2021·廣東中考真題)如圖是八個相同的玻璃瓶,裝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別敲擊瓶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主要是由瓶內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 B.聲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動產(chǎn)生的
C.a(chǎn)瓶的音調最低 D.d瓶的音調最低
【答案】B。
【解析】A.B.用筷子敲擊瓶口時,瓶子受力而振動發(fā)聲,故A錯誤,B正確;
C.D.瓶子振動時,瓶內水越多,瓶子振動越慢,音調越低,瓶內水越少,瓶子振動越快,音調越高,因此a瓶音調最高,h瓶音調最低,故C錯誤,D錯誤。故選B。
15.(2021·海南中考真題)下列選項中,不能傳播聲音的是( )。
A.空氣 B.真空 C.大地 D.水
【答案】B。
【解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固體中傳播, 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
16.(2021·山西中考真題)“五四”青年節(jié)期間,學校舉辦了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主題的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歌詠比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合唱聲是由空氣振動產(chǎn)生的 B.合唱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
C.合唱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將音箱音量調大改變了合唱聲的音色
【答案】B。
【解析】A.合唱聲是由合唱者聲帶振動產(chǎn)生,A故錯誤;
B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合唱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故B正確,C錯誤;
D.音量調大是改變了聲音的響度,,將音箱音量調大改變了合唱聲大小,故D錯誤。故選B。
17.(2021·四川眉山市·中考真題)聲現(xiàn)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關閉門窗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超聲波粉碎結石是利用聲波具有能量;
C.聲音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
D.“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區(qū)分的
【答案】B。
【解析】A.關閉門窗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錯誤;
B.聲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超聲波粉碎結石是利用聲波具有能量,故B正確;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故C錯誤;
D.聲音的三特性有:音調、響度、音色?!奥勂渎曋淙恕笔歉鶕?jù)聲音的音色來區(qū)分的,故D錯誤。故選B。
18.(2021·江蘇泰州市·中考真題)下列與聲現(xiàn)象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看電視時調節(jié)音量改變的是聲音的音調;
C.“隔墻有耳”說明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D.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對話,是因為真空不能傳聲
【答案】B。
【解析】A.禁鳴喇叭是禁止噪聲的產(chǎn)生,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響度是指聲音的強弱(聲音的大、小聲),看電視時調節(jié)音量改變的是聲音的響度,故B不正確,符合題意;
C.“隔墻有耳”說明墻可以傳播聲音,即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人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對話,是因為真空不能傳聲,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
19.(2021·四川廣元市·中考真題)如圖展示的是智能機器人和主持人的互動情況。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能區(qū)分機器人和主持人的聲音主要是根據(jù)他們的音色不同;
B.機器人是高科技產(chǎn)品,它發(fā)出的聲音不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C.機器人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是3×108m/s;
D.機器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答案】A。
【解析】A.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能區(qū)分機器人和主持人的聲音主要是根據(jù)他們的音色不同,故A正確;
B.所有的聲音的產(chǎn)生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所以機器人發(fā)出的聲音也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B錯誤;
C.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故C錯誤;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機器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D錯誤。故選A。
20.(2021·湖南永州市·中考真題)為慶祝建黨一百周年,某中學舉行了“唱支贊歌給黨聽”的音樂晚會。關于音樂晚會上各種樂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提琴聲不是振動產(chǎn)生的;
B.觀眾聽到的美妙音樂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C.鋼琴聲和二胡聲是通過聲音的音調區(qū)分的;
D.笛子聲的“高音”和“低音”是通過聲音的響度區(qū)分的
【答案】B。
【解析】A.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小提琴聲是小提琴的琴弦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觀眾聽到的美妙音樂是通過空氣傳到觀眾耳朵的,故B正確;
C.各種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的聲音音色不同,能夠區(qū)分鋼琴聲和二胡聲,就是通過音色辨別的,故C錯誤;
D.“高音”和“低音”是指聲音的高低,即音調,笛子聲的“高音”和“低音”是通過聲音的音調區(qū)分的,故D錯誤。故選B。
21.(2021·湖北中考真題)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悠揚的笛聲是由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
B.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是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
C.“震耳欲聾”說明聲音音調高;
D.利用超聲波振動可除去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答案】A。
【解析】A.悠揚的笛聲是由笛子內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燃放煙花爆竹會產(chǎn)生噪聲,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B錯誤;
C.“震耳欲聾”用于形容聲音很大,說明聲音響度很大,故C錯誤;
D.利用超聲波振動可除去人體內的結石,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故D錯誤。故選A。
22.(2021年遼寧省丹東市中考物理試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擊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動的越快,音調就越高;
B.外科醫(yī)生常用次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C.丹東冬天的雪景非常美麗,雪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
D.利用干冰升華吸熱可以防止食品腐爛變質
【答案】D。
【解析】A.擊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動的幅度越大,響度越大,故A錯誤;
B.外科醫(yī)生常用超聲波振動除去人體內的結石,故B錯誤;
C.丹東冬天的雪景非常美麗,雪的形成是凝華現(xiàn)象,故C錯誤;
D. 當干冰變成二氧化碳氣體也就是由固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時,屬于升華。運輸食品時就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為食品降溫,從而防止食品腐爛變質,故D正確。故選D。
23.(2021·湖南中考真題)如圖是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情景,選手在鼓聲指引下,整齊地劃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
B.選手通過響度來辨別鼓聲;
C.鼓聲震耳欲聾,說明鼓聲的音調高;
D.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A。
【解析】A.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音色指聲音的品質和特色,選手能區(qū)分開鼓聲和其他聲音,依靠的是不同發(fā)聲體音色一般不同,故B錯誤;
C.鼓聲大作,震耳欲聾,說明聲音的響度大,故C錯誤;
D.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A。
24.(2021·黑龍江中考真題)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鼓面發(fā)聲時,鼓面并不振動;
B.戴耳塞在強噪聲環(huán)境中工作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聲吶是利用次聲波發(fā)現(xiàn)障礙物的;
D.通過長管聽到遠處船只航行的聲音,說明水能傳聲
【答案】D。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鼓面發(fā)聲時,鼓面振動,故A錯誤;
B.戴耳塞在強噪聲環(huán)境中工作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B錯誤;
C.聲吶是利用超聲波發(fā)現(xiàn)障礙物的,故C錯誤;
D.把一根長管的一頭插入水中,另一頭放在耳邊,就能聽到遠處船只航行的聲音,說明水能傳聲,故D正確。故選D。
25.(2021·湖北中考真題)《朗讀者》第三季直播活動于2020年1月16~18日走進英雄城市—湖北武漢,200多名武漢朗讀者走進朗讀亭,用朗讀的方式來傳達一種精神力量。關于其中的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朗讀時,朗讀者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聲音;
B.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
C.觀眾主要依據(jù)音調區(qū)分主持人和朗讀者的聲音;
D.朗讀者的聲音很大是因為聲音的頻率很高
【答案】A。
【解析】A.朗讀者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聲音,是正確的,故A正確;
B.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B錯誤;
C.觀眾主要依據(jù)音色區(qū)分主持人和朗讀者的聲音,故C錯誤;
D.朗讀者的聲音很大是因為聲音的響度大,故D錯誤。故選A。
26.(2021·湖北中考真題)我們在欣賞的時候,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詩人胡令能的《兒垂釣》全文如下:“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毕铝姓f法錯誤的是( )。

A.“蓬頭稚子”是根據(jù)響度辨別“路人”是陌生人;
B.“遙招手”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怕得魚驚不應人”說明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
D.“借問”——是“路人”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
【答案】A。
【解析】A.“蓬頭稚子”是根據(jù)音色辨別“路人”是陌生人,故A錯誤,符合題意;
B.“遙招手”讓人不說話,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怕得魚驚不應人”說明聲音可以在液體中傳播,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人說話是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聲音,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
27.(2021年貴州省畢節(jié)市中考物理試題)智能音箱通過網(wǎng)絡讓用戶以語言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xiàn)影音娛樂、生活服務、信息查詢等多項功能的操作。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用戶對智能音箱發(fā)布指令“大點兒聲”,目的是改變聲音的音調;
B.智能音箱接收到傳遞來的信息后依靠揚聲器的振動才能發(fā)出聲音;
C.智能音箱能根據(jù)語言指令來完成指定操作,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D.人們能夠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二胡和笛子的聲音,根據(jù)的是聲音的音色
【答案】A。
【解析】A.“大點兒聲”目的是改變聲音的響度,這里大指的是聲音的響度,故A錯誤,符合題意;
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凡是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智能音箱接收語音信息,并根據(jù)用戶的語言指令來完成指定操作,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不同發(fā)聲體的結構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人們能夠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二胡和笛子的聲音,根據(jù)的是聲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
28.(2021·黑龍江中考真題)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在不同物質中傳播速度是相同的;
B.高架道路兩旁建隔音墻、道路旁植樹等可以有效地減弱噪聲的傳播;
C.航天員在飛船內或飛船外工作時,只能利用電子通信設備進行交流;
D.可以利用超聲波預測地震、偵測臺風等
【答案】B。
【解析】A.聲音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體中傳播最快,其次是液體,最后是氣體,故A錯誤;
B.高架道路兩旁建隔音墻、道路旁植樹可以在傳播途徑中隔離和吸收噪聲,故B正確;
C.真空不能傳聲,但飛船內是有空氣的,則宇航員可以直接交談,故C錯誤;
D.可以利用次聲波預測地震、偵測臺風等,故D錯誤。故選B。
29.(2021·湖南張家界市·中考真題)排簫又叫“參差”,是由長短不一的竹管組成,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真空中可以聽見簫聲;
B.竹管長度參差不齊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
C.我們能區(qū)別排簫的聲音是依靠音調;
D.排簫發(fā)出聲音是由管內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
【答案】D。
【解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所以真空中無法聽見簫聲,故A錯誤;
B.竹管長度參差不齊,竹管內的空氣柱的長度不同,空氣柱振動時的頻率不同,聲音的音調不同,所以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故B錯誤;
C.每個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我們能區(qū)別排簫的聲音依靠的是音色,故C錯誤;
D.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排簫發(fā)出聲音是由管內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故D正確。故選D。
30.(2021·貴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圖:彈奏古箏時,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為了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響度;
B.乙圖: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繩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彈開,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
C.丙圖:醫(yī)生用B超檢查胎兒的發(fā)育情況,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D.丁圖:摩托車上裝有消聲器,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的傳播
【答案】B。
【解析】A.甲圖中手按壓古箏不同位置的弦時,是為了改變弦的振動頻率,從而改變發(fā)出聲音的音調,故A錯誤;
B.乙圖中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繩上的乒乓球,乒乓球多次被彈開,利用放大法,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故B正確;
C.丙圖中醫(yī)生用B超檢查胎兒的發(fā)育情況,是因為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C錯誤;
D.丁圖中的摩托車上裝有消聲器,是在聲源處阻斷噪聲的傳播,故D錯誤。故選B。
31.(2021·湖北中考真題)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某學校合唱隊排演了男女大合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其中關于聲音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 )。
A.女生的音調高是因為女生聲音的響度大;
B.如果兩位學生的音調和響度相同,我們就無法分辨兩人的聲音;
C.音箱放出的伴奏聲和學生的合唱聲傳播速度是相同的;
D.欣賞合唱期間,同學們要保持安靜是在阻斷噪聲的傳播
【答案】C。
【解析】A.女生的音調高是因為女生聲帶振動的頻率高,即振動快慢決定音調高低,故A錯誤;
B.音色是聲音的特色品質,如果兩位學生的音色相同,我們就無法分辨兩人的聲音,音調與響度響度,可以辨別不同的聲音,故B錯誤;
C.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音箱放出的伴奏聲和學生的合唱聲都在空氣中傳播,傳播速度是相同的,故C正確;
D.欣賞合唱期間,同學們要保持安靜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產(chǎn)生,故D錯誤。故選C。
32.(2021·山東東營市·中考真題)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無關;
B.B超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來診斷疾病的;
C.調節(jié)電視機的音量是為了改變音調;
D.在道路兩旁植樹造林可以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B。
【解析】A.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有關,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傳播的最慢,故A錯誤;
B.B超能夠顯現(xiàn)圖像信息,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來診斷疾病的,故B正確;
C.調節(jié)電視機的音量是調節(jié)聲音的大小,為了改變響度,故C錯誤;
D.在道路兩旁植樹造林可以削弱和阻斷噪聲的傳播,是從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錯誤。
故選B。
33.(2021·甘肅武威市·中考真題)我們生活在聲音的世界里,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公共場所不要高聲喧嘩,這里的“高”是指聲音的聲調;
B.逐漸抽出真空罩內的空氣,真空罩內鬧鐘發(fā)出的鈴聲逐漸變大;
C.有些地方禁止汽車鳴笛,目的是在聲音傳播途徑上減弱噪聲;
D.醫(yī)生用B超檢查身體是利用聲音能傳遞信息
【答案】D。
【解析】A.公共場所不要高聲喧嘩,這里的“高”是指聲音的響度,故A錯誤;
B.逐漸抽出真空罩內的空氣,真空罩內鬧鐘發(fā)出的鈴聲逐漸變小,隨著空氣的質量變小,介質變少,聲音變小,故B錯誤;
C.有些地方禁止汽車鳴笛,目的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
D.醫(yī)生用B超檢查身體是利用聲音能傳遞身體疾病信息,故D正確。故選D。
34.(2021·山東泰安市·中考真題)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分辨人;
B.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傳遞信息;
C.“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降低音調;
D.發(fā)聲的音叉與水面接觸時“水花四濺”,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
【答案】D。
【解析】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音色來判斷的,故A錯誤;
B.用超聲波能清洗眼鏡,是利用了超聲波能夠傳遞能量,故B錯誤;
C.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說話的響度放低些,故C錯誤;
D.發(fā)聲的音叉與水面接觸時“水花四濺”,說明音叉在振動,從而得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D正確。故選D。
35.(2021·山東濟寧市·中考真題)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m/s;
B.只要物體在振動,人就能聽到聲音;
C.超聲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
D.增大琴弦撥動力度會增大振動頻率
【答案】C。
【解析】A.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在15℃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故A錯誤;
B.物體振動能夠發(fā)聲,若沒有滿足聲音傳播的介質,人耳是聽不到聲音的,故B錯誤;
C.超聲波的頻率比較高,因此波長比較短,波長越短,穿透力越強,故C正確;
D.增大琴弦撥動力度會增大琴弦的振幅,響度會變大,頻率不變,故D錯誤。故選C。
36.(2021·湖北中考真題)關于聲現(xiàn)象的描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中,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到輕敲桌子的聲音,說明桌子能傳聲;
B.圖乙中,超聲波清洗機正在清洗眼鏡,說明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C.圖丙中,摩托車安裝消聲器,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圖丁中,蝙蝠靠次聲波發(fā)現(xiàn)昆蟲
【答案】D。
【解析】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把耳朵貼在桌面上,聽到輕敲桌子的聲音,說明桌子能傳聲,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聲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是利用聲來傳遞能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減弱噪聲的三種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給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蝙蝠飛行時會發(fā)出超聲波,超聲波向前傳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蝙蝠根據(jù)反射回來的時間和方位判斷昆蟲的位置,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
37.(2021·河北中考真題)如下圖所示是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樂器——編鐘,關于編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悠揚的編鐘聲是由鐘的振動產(chǎn)生的;
B.大小不同的鐘振動幅度相同時,發(fā)聲的音調相同;
C.敲鐘時,用力越大,鐘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大;
D.通過鐘聲能判斷鐘是否破損,只利用了聲波傳遞能量
【答案】A。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悠揚的編鐘聲是由鐘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聲音的響度與振幅和距聲源的距離有關,聲音的音調與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不同的鐘振動幅度相同時,發(fā)聲的音調不相同,故B錯誤;
C.敲鐘時,用力越大,鐘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和溫度等因素有關,聲音的傳播速度與響度無關,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不變的,故C錯誤;
D.聲音可傳遞信息和能量,通過鐘聲能判斷鐘是否破損,利用了聲波傳遞信息,故D錯誤。
故選A。
38.(2021·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中考真題)疫情過后,小雨同學去音樂廳聽一場音樂演奏會,當她聽到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時,聯(lián)想到初中學習過的有關聲現(xiàn)象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提琴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琴弦振動產(chǎn)生的;
B.聽眾可以通過音調分辨出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C.悠揚的琴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
D.音樂廳的門窗在演奏時關閉是為了防止噪聲產(chǎn)生
【答案】A。
【解析】A.聲音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小提琴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琴弦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不同的發(fā)聲體音色不同,聽眾可以通過音色分辨出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故B錯誤;
C.悠揚的琴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故C錯誤;
D.音樂廳的門窗在演奏時關閉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A。
39.(2021·湖南常德市·中考真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高速公路上小轎車正常行駛時速度是4m/s;
B.擊鼓時,力量越大音調越高;
C.工廠里的工人戴一個防護耳罩,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D.教室的門寬約80cm
【答案】D。
【解析】A.4m/s=14.4km/h,此速度嚴重低于高速公路上對小轎車限速,故A錯誤;
B.擊鼓時,力量越大響度越大,故B錯誤;
C.工廠里的工人戴一個防護耳罩,這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C錯誤;
D.一般學校教室門的寬度為70cm~100cm,教室的門寬約80cm,故D正確。故選D。
40.(2021·黑龍江綏化市·中考真題)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B.物體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C.醫(yī)生利用聽診器捕獲人體內的聲音信息,來診斷疾病;
D.教室內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可以有效控制噪聲
【答案】C。
【解析】A.真空不能傳聲,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在不同介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不同,故A錯誤;
B.振幅與響度有關,物體的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B錯誤;
C.聲音能夠傳遞能量和信息,醫(yī)生利用聽診器捕獲人體內的聲音信息,來診斷疾病,故C正確;
D.噪聲監(jiān)測裝置是顯示噪聲的強弱,并不能控制噪聲,故D錯誤。故選C。
41.(2021·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題)為響應國家號召,城市建設中積極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如城市道路兩旁植樹、穿城而過的高速鐵路兩旁建有隔音板、在噪聲環(huán)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鳴笛等,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減小大氣污染 B.減小噪聲污染
C.綠化美化環(huán)境 D.減小水污染
【答案】B。
【解析】城市道路兩旁植樹、穿城而過的高速鐵路兩旁建有隔音板、在噪聲環(huán)境中工人戴耳罩、城市中的道路禁止鳴笛等分別是在傳播過程中、人耳處、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符合題意。故選B。
42.(2021·湖南邵陽市·中考真題)“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一規(guī)定得到我市市民的一片叫好,它不僅保護了自然環(huán)境,也還給了市民一個清靜的居住環(huán)境。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是( )。
A.從人耳處減弱噪聲 B.從傳播途徑中減弱噪聲
C.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D.以上三種減弱噪聲的方法都用了
【答案】C。
【解析】減弱噪聲主要有三種途徑,從人耳處、傳播過程中、聲源處減弱,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直接從聲源處減弱噪聲。故選C。
43.(2021·遼寧錦州市·中考真題)我們生活在充滿聲音的世界里,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些物體在發(fā)聲時沒有振動;
B.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
C.聲紋鎖依據(jù)聲音的音調進行識別;
D.給機器加橡皮墊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D。
【解析】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體都在振動,故A錯誤;
B.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故B錯誤;
C.由于每個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聲紋鎖是依據(jù)音色來辨別主人的聲音,故C錯誤;
D.給機器加橡皮墊來吸收它的振動,使機器的振動減小,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
44.(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我市夷陵廣場安裝有噪聲自動監(jiān)測顯示屏,顯示屏上的分貝數(shù)值指的是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廣場周邊禁止汽車鳴笛是在______處減弱噪聲。

【答案】響度;聲源。
【解析】[1]噪聲的強弱是指聲音的響度,所以噪聲自動監(jiān)測顯示屏顯示的是聲音的響度,聲音的響度大小的單位是分貝。
[2]廣場周邊禁止汽車鳴笛,是提醒司機該路段不能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45.(2021·湖南邵陽市·中考真題)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我市各地都開展了唱紅歌比賽活動,男女演唱者時而“引吭高歌”,時而“低聲吟唱”,十分感人!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聲音的______(選填“響度”“音調”或“音色”)。
【答案】響度。
【解析】“響度”指聲音的強弱或大?。弧耙粽{”指聲音的高低或尖細; “音色”指聲音的特色?!耙愿吒琛焙汀暗吐曇鞒笔侵复舐暬蛐÷暩璩?,是聲音的大小、強弱,所以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聲音的響度。
46.(2021·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題)一天,小明和父母一起駕車從西昌到成都,途中看到了如圖所示的“霧淞”景現(xiàn)和“禁鳴”標識。其中“霧凇”是物態(tài)變化中的______現(xiàn)象形成的,“禁鳴”標識是表示在______處控制噪聲。

【答案】凝華;聲源。
【解析】[1]霧凇是由于水蒸氣遇冷直接由氣體變?yōu)楣腆w,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2]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的產(chǎn)生。
47.(2021·山東菏澤市·中考真題)雷雨天氣時,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___________;聲音和光都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其中___________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答案】>;聲音。
【解析】[1]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等于3×108m/s,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等于340m/s,所以雷雨天氣時,人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48.(2021·上海中考真題)兩個女高音唱歌時,這里的“高”指的時______高,觀眾聽到的聲音程度不同,是因為聲音的______不同,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為她們的______不同。
【答案】音調;響度;音色。
【解析】[1]兩個女高音唱歌時,這里的“高”指的是音調高。
[2]觀眾聽到的聲音程度不同,是因為觀眾到聲源的距離不同,導致聽到聲音的響度不同。
[3]能分辨出不同的歌手,是因為她們的音色不同。
49.(2021·江西中考真題)為了慶況建黨100周年,學校在演播廳舉辦文藝匯報演出,小明問學在演播廳外一聽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這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___________(選題“音調”、“響度”或“音色”)來判斷的,聽到的歌聲是通過___________傳入人耳的。
【答案】音調;空氣。
【解析】[1]男女聲的區(qū)別是男聲音調低,女聲音調高,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調來區(qū)別男女聲。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聽到的歌聲是通過空氣傳入耳朵的。
50.(2021·廣西中考真題)如圖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從左向右敲擊水瓶琴,其發(fā)出的音調將 ___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如圖乙所示,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音叉產(chǎn)生聲音的 ___________(選填“音調”或“響度”)越大,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越大。

【答案】升高;響度。
【解析】[1]用力敲擊水瓶琴時,聲音是由水和瓶子振動發(fā)出的,由于從左向右水的質量越來越小,所以振動越來越快,故發(fā)出的音調將升高。
[2]因為響度由振幅決定,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細繩上的乒乓球,音叉產(chǎn)生聲音的響度越大,音叉振幅越大,則乒乓球被彈開的幅度越大。
51.(2021·廣西中考真題)高考期間考場周圍禁止鳴笛,因為喇叭______而產(chǎn)生的鳴笛聲,會通過______傳到人耳,干擾考生考試。
【答案】振動;空氣。
【解析】[1][2]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鳴笛聲就是由于喇叭振動而產(chǎn)生的,聲音可以通過固體、液體、氣體傳播,鳴笛聲會通過空氣傳到人耳,干擾考試。
52.(2021年遼寧省營口市中考物理試題)“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這一詩句中,人的腳步聲引起狗叫,說明聲音能傳遞_____;狗的叫聲是通過______傳到人耳中的;人是根據(jù)聲音的_______這一特性辨別出狗的叫聲。
【答案】信息;空氣;音色。
【解析】[1][2][3]聲音既能傳遞能量,又能傳遞信息,人的腳步聲引起狗叫,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狗的叫聲是通過空氣傳到人耳中的;不同物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人是通過音色辨別出狗的叫聲。
53.(2021·吉林中考真題)在慶祝建黨100周年的主題活動中,講解員為同學們介紹黨史,她的聲音是由聲帶___________產(chǎn)生的;同學們了解了黨史,說明聲音能夠傳遞___________。
【答案】振動;信息。
【解析】[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講解員說話的聲音是由于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
[2]聲音傳遞了黨史的信息,所以聲音能夠傳遞信息。
54.(2021·廣西中考真題)為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變異防疫工作,某學校利用晨會時間開展了防疫知識的宣傳,提倡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講衛(wèi)生、勤洗手、少聚集”。同學們聽到領導講話的聲音是由于人的聲帶發(fā)生_________產(chǎn)生的,且說明聲音能傳遞_________ (選填“能量”或“信息”)。
【答案】振動;信息。
【解析】[1]聲音是有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同學們聽到領導講話的聲音是由于人的聲帶發(fā)生振動產(chǎn)生的。
[2]同學們從領導的講話中得到了做好新冠肺炎及其病毒變異防疫信息,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
55.(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題)中國最年輕的兵種中特種兵被稱為“陸地猛虎、海底蛟龍、空中雄鷹”,他們裝備著無聲手槍,還有特種作戰(zhàn)消音靴。作戰(zhàn)消音靴是在______處減弱噪聲,這樣做主要是是防止______(選填“音調”或“響度”)過大而露目標;他們在越野拉練時能聽到指戰(zhàn)員下達的各種口令,聲音是通過______傳到戰(zhàn)士們的耳中。
【答案】聲源;響度;空氣。
【解析】[1]消音靴減少噪聲產(chǎn)生,能夠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2]物理學中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稱為響度,這是防止響度過大而暴露目標。
[3]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到戰(zhàn)士們的耳中。
56.(2021·江蘇揚州市·中考真題)2020年12月11日,揚州進入高鐵時代,在高鐵上行駛的動車設計成流線型,是為了______ ,靠近村莊的鐵路兩側安裝隔音板是在______控制噪聲,G8264次列車從揚州東站至寶應站用時27分鐘,鐵路線長約94.5km,其平均速度約是______km/h。
【答案】減小空氣阻力;傳播過程中;210。
【解析】[1]在高鐵上行駛的動車設計成流線型,可以減小迎風面積,是為了減小空氣阻力。
[2]靠近村莊的鐵路兩側安裝隔音板,可以阻斷噪聲的傳播,是在傳播過程中控制噪聲。
[3]列車從揚州東站至寶應站平均速度約是v=210km/h。
三、綜合題、實驗題
57.(2021·廣東中考真題)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超聲波測速
超聲波是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強、能量集中等特點,可用于測距、測速等。
測距是測速的基礎,如圖甲所示,超聲波測速儀向靜止的汽車發(fā)射超聲波信號(簡稱信號),同時開始計時,信號傳播過程中遇到汽車會被反射,測速儀接收到返回的信號就停止計時,根據(jù)記錄的時間及其與路程、速度的關系,可計算出汽車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圖乙是信號傳播過程的s-t圖像,s表示信號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t表示信號傳播的時間。
則速儀測量汽車速度的原理是:測速儀向運動的汽車先后發(fā)射兩次信號,根據(jù)汽車在兩次遇到信號之間所通過的路程及所用的時間,由速度公式可得出汽車的平均速度測速儀在公路上對某跑車進行測速時,向勻速駛來的跑車發(fā)射兩次信號,兩次發(fā)射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0s,第一次發(fā)射信號到接收用時0.6s,第二次發(fā)射信號到接收用時0.3s。經(jīng)測速儀測定,該跑車超速,駕駛員將受到交警部門處罰。(超聲波速度取340m/s)

(1)人耳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聽到超聲波。超聲波測速是利用了超聲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_______等特點;
(2)如圖乙所示,若t0=0.4s,則靜止的汽車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為_______m;
(3)通過計算,在下圖中,大致畫出測速儀對該跑車發(fā)射的兩次信號傳播過程的s-t圖像(t從第一次發(fā)射信號開始計時)。跑車在兩次遇到信號之間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m,跑車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m/s。

【答案】不能;反射能力強;68;51;60。
【解析】(1)[1]超聲波是指頻率超過20000Hz的聲音,人的聽覺范圍是20Hz~20000Hz,人耳不能聽到超聲波。
[2]根據(jù)文中,超聲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強、能量集中等特點。
(2)[3]如圖乙所示,若t0=0.4s,則靜止的汽車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為

(3)[4][5]第一次發(fā)射信號到接收用時0.6s,跑車遇到信號時,距離測速儀

第二次發(fā)射信號到接收用時0.3s,跑車遇到信號時,距離測速儀

跑車在兩次遇到信號之間通過的路程為

因此測速儀對該跑車發(fā)射的兩次信號傳播過程的s-t圖像如圖所示:

跑車遇第一次信號,到測速儀接到信號,時間是接收用時的一半,即0.3s,兩次發(fā)射信號的時間間隔是1.0s,因此跑車再走0.4s,才發(fā)出第二次信號,到跑車與第二次信號相遇,時間要接收用時的一半,即0.15s,因此跑車二次與信號相遇的間隔時間為;
跑車速度為;
58.(2021·浙江寧波市·中考真題)科學方法是開啟大自然奧秘之門的鑰匙。

(1)如圖所示,用鼓錘分別重敲和輕敲鼓面,銅鼓發(fā)出的聲音的響度不同,同時可以通過乒乓球反彈的高度,來顯示出鼓面振動的情況。通過實驗可知:鼓面振動的_______越大,響度越大;
(2)為了便于描述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科學上引入了光線的概念,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為了形象地表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的強弱和方向,科學上引入了_______的概念,實際上它也并不存在。
【答案】幅度;磁感線。
【解析】(1)[1]用鼓錘敲擊鼓面越重,銅鼓發(fā)出的聲音響度越大,同時乒乓球反彈的高度越高,說明鼓面振動的幅度越大,發(fā)出的聲音響度越大。
(2)[2]磁場是真實存在的,但其看不見、摸不著,為了形象地表示磁體周圍磁場分布的強弱和方向,我們引入了磁感線這一假象的概念來描述磁場,這個方法叫模型法。
59.(2021·山東濰坊市·中考真題)一同學從實驗室借來帶密封條的玻璃罩、抽氣泵等器材,分別進行了下列探究,請你根據(jù)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選擇“變大”、“變小”或“不變”填入空格中。

(1)將圖甲所示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入玻璃罩內,抽走罩內氣體,鬧鈴的聲音________;
(2)將圖乙所示盛有少量熱水的燒杯放入玻璃罩內,抽走罩內氣體,杯內的水沸騰,杯內水的溫度值________;
(3)將圖丙所示的裝置放入玻璃罩內,抽走罩內氣體,試管內外水面的高度差________。
【答案】變??;不變;變小。
【解析】(1)[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將玻璃圍罩內的空氣抽走,鬧鐘的響鈴將變小。
(2)[2]抽走罩內空氣,杯內熱水將會沸騰,這是因為液體的沸點受到大氣壓的影響,抽走罩內空氣,罩內氣壓變小,水的沸點變低,即使是較低溫度的熱水也開始沸騰了,而在這個過程中,水的溫度不變。
(3)[3]圖丙所示裝置是托里折利實驗,試管內外水面高度差與管外大氣壓有關,將罩內氣體抽走,則罩內氣壓減小,試管內水面會往下降,即高度差會變小。


相關試卷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 真題強化訓練專題2 聲現(xiàn)象(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習 真題強化訓練專題2 聲現(xiàn)象(含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2章聲現(xiàn)象檢測題(教師版):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2章聲現(xiàn)象檢測題(教師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BC??? 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一單元 聲現(xiàn)象【過關測試】(教師版):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一單元 聲現(xiàn)象【過關測試】(教師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十一單元  壓強【真題訓練】(教師版)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十一單元 壓強【真題訓練】(教師版)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2020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訓練——聲現(xiàn)象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2020年中考物理真題分類訓練——聲現(xiàn)象

人教版2022年物理中考真題分類匯編:聲現(xiàn)象附答案教師版

人教版2022年物理中考真題分類匯編:聲現(xiàn)象附答案教師版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02講《聲現(xiàn)象》真題演練 (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第02講《聲現(xiàn)象》真題演練 (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