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酶在代謝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Ⅱ)。
主干知識梳理ZHU GAN ZHI SHI SHU LI
1.關于酶的易錯點(1)只有在特殊背景或信息下才可認定酶的化學本質為RNA,一般認定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如各種消化酶、DNA聚合酶等)。(2)酶只能由活細胞產(chǎn)生,不能來自食物,且?guī)缀跛谢罴毎?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除外)均可產(chǎn)生酶,產(chǎn)生場所為核糖體,但發(fā)揮作用的場所既可以是細胞內(nèi)、外,也可以是體外。(3)酶具有催化作用,不具有調(diào)節(jié)功能,也不作為能源或組成物質,切不可額外夸大其功能。(4)酶促反應前后酶的數(shù)量和化學性質不變,可以重復利用;酶只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點。
(5)低溫或鹽析能降低酶的活性,不會使酶失活,即酶的空間結構不會被破壞,條件適宜時酶活性可恢復。(6)高溫、強酸、強堿、重金屬、紫外線和酒精等有機溶劑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活,酶活性不能恢復。(7)酶既可以作為催化劑,又可以作為另一個化學反應的底物,如胃蛋白酶或脂肪酶作為催化劑可分解蛋白質或脂肪,它們自身又可作為反應的底物被其他蛋白酶水解。
2.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1)溫度和pH:通過影響酶活性來影響酶促反應速率。(2)酶濃度:在底物充足、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酶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成正相關。(3)底物濃度:在酶濃度一定、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隨著底物濃度的增加,酶促反應速率先加快后穩(wěn)定。
3.關于ATP的易錯點(1)ATP只是高能磷酸化合物中的一種,不能將其與能量等同起來。(2)生命活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細胞中ATP含量很少,所以能量供應依賴于ATP與ADP間的快速轉化。(3)ATP合成時可產(chǎn)生水,ATP水解時需消耗水。(4)合成ATP的能量來源除光能、有機物中化學能之外,硝化細菌等能夠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細菌可利用體外無機物(如NH3)氧化時所釋放的能量來合成ATP。
4.細胞內(nèi)產(chǎn)生與消耗ATP的結構
1.多酶片口服后,其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腸中發(fā)揮作用( )2.同一個體各種體細胞中酶的種類相同、數(shù)量不同,代謝不同( )3.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時不需要ATP提供能量( )4.發(fā)燒時,食欲減退是因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 )5.細胞內(nèi)蛋白質發(fā)生水解時,通常需要另一種蛋白質的參與( )6.ATP是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 )7.在有氧和缺氧的條件下,酵母菌細胞質基質中都能形成ATP( )8.ATP在細胞中的含量高,以滿足生命活動的需要( )9.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10.在生物體的活細胞內(nèi),ATP與ADP的轉化只能單向進行( )
1.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唾液淀粉酶在60 ℃環(huán)境中處理后,再增加底物,反應產(chǎn)物的總量不再變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恰!痹娭忻枋龅奈灮鹣x發(fā)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因而催化
該酶在高溫下已變性失活,失去催化能力
螢火蟲尾部細胞中的熒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
在熒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激活的熒光素與氧發(fā)生化學反應,形成氧化熒光素而發(fā)光
核心考點突破HE XIN KAO DIAN TU PO
考點一 ATP的結構和作用
考點二 酶及其相關曲線分析
考點三 有關酶的實驗設計與分析
1.ATP結構的組成與特點(1)1分子ATP=1分子腺苷+3分子磷酸基團。
(2)ATP中含有兩個高能磷酸鍵,其中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容易水解與合成。
2.ATP的合成與水解
3.區(qū)別幾種化合物中“A”的含義ATP與DNA、RNA、核苷酸的結構中都有“A”,但在不同物質中表示的含義不同,如圖所示:
考向一 ATP和ADP的相互轉化過程分析1.圖1為ATP的結構,圖2為ATP與ADP相互轉化的關系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圖1中的五碳糖為脫氧核糖B.圖1中A代表腺苷,b、c為高能磷酸鍵C.圖2中反應向右進行時,圖1中c鍵斷裂并釋放能量D.圖2中反應向左進行時,能量只能來自細胞呼吸
解析 圖1為ATP的結構簡式,圖中的A代表腺嘌呤,其中的五碳糖為核糖,A與核糖結合形成腺苷,b、c為高能磷酸鍵,A、B錯誤;圖2中反應向右進行時,表示ATP水解成ADP和Pi,遠離腺苷的高能磷酸鍵即圖1中的c鍵斷裂并釋放能量,C正確;圖2中ADP轉化為ATP所需的能量可來自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或細胞呼吸釋放的有機物中的化學能,D錯誤。
2.細胞內(nèi)有與ATP結構類似的GTP、CTP和UTP等高能磷酸化合物,但ATP用途較為廣泛。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A.UTP分子中含有2個高能磷酸鍵,徹底水解可得到3種有機物B.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鍵全部斷裂后的產(chǎn)物中有某些酶的基本組成單位C.ATP的合成常伴隨放能反應,而吸能反應不一定伴隨ATP的水解D.唾液腺細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過程是一個需要消耗ATP的胞吐過程
解析 UTP(三磷酸尿苷)徹底水解的產(chǎn)物為尿嘧啶、核糖和磷酸,其中磷酸屬于無機物,A錯誤;ATP分子中高能磷酸鍵全部斷裂后的產(chǎn)物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其中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類酶的基本組成單位,B正確;某些吸能反應可能伴隨GTP、CTP或UTP的水解,C正確;唾液腺細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過程是一個需要消耗ATP的胞吐過程,D正確。
考向二 ATP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分析3.(2019·廣西欽州三模)ATP是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供能物質,下列有關ATP的說法正確的是A.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階段均能合成ATPB.離子進出神經(jīng)細胞,均需ATP直接提供能量才能完成C.1個ATP分子由1個腺苷和3個磷酸基團構成,與核酸元素組成相同D.真核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消耗的ATP均來源于線粒體和葉綠體
解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產(chǎn)生ATP,暗反應階段消耗ATP,A錯誤;靜息電位形成時K+外流以及動作電位形成時Na+內(nèi)流,均為協(xié)助擴散,不需要ATP提供能量,靜息電位的維持,在Na+-K+泵的作用下排鈉保鉀的過程是主動運輸,需要ATP,B錯誤;1個ATP分子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3個磷酸基團構成,與核酸元素組成相同,C正確;葉綠體光反應階段產(chǎn)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暗反應階段,細胞呼吸產(chǎn)生的ATP用于其他各項生命活動,D錯誤。
4.(2019·天津,2)下列過程需ATP水解提供能量的是A.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B.生長素的極性運輸C.光反應階段中水在光下分解D.乳酸菌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
解析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是在消化道中進行的,不需要消耗ATP水解釋放的能量,A項不符合題意;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細胞的主動運輸,需要消耗ATP水解釋放的能量,B項符合題意;光反應階段中水在光下分解產(chǎn)生[H]和氧氣,不需要消耗ATP水解釋放的能量,C項不符合題意;乳酸菌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轉化成乳酸,此過程既不產(chǎn)生ATP,也不消耗ATP,D項不符合題意。
1.影響酶促反應速率因素的曲線分析
2.應用“四看法”分析酶促反應曲線一看兩坐標軸的含義:分清自變量與因變量,了解兩個變量間的關系。二看曲線的變化:利用數(shù)學模型法觀察同一條曲線的升、降或平的變化,掌握變量變化的生物學意義。如在分析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時,一般情況下,曲線未達到平衡時,限制因素是橫坐標所表示的因素,當曲線達到平衡狀態(tài)后,限制因素是除橫坐標所表示的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三看特殊點:即曲線的起點、終點、頂點、轉折點、交叉點等,理解特殊點的意義。四看不同曲線的變化:理解曲線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找出不同曲線的異同及變化的原因。
考向一 酶的本質和特性辨析5.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酶促反應中,酶對化學反應的催化效率稱為酶活性B.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為化學反應提供的活化能更多使之具有高效性C.高溫、低溫、過酸和過堿都會使酶的空間結構受到破壞而永久失活D.DNA能控制蛋白質類酶的合成,但不能控制RNA類酶的合成
解析 在酶促反應中,酶對化學反應的催化效率稱為酶活性,A正確;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酶不提供能量,B錯誤;低溫不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只是抑制酶活性,C錯誤;DNA既能控制蛋白質類酶的合成,也能控制RNA類酶的合成,D錯誤。
6.(2019·廣東汕頭質檢)下列關于酶和ATP的說法,正確的是A.酶的合成不需要酶,ATP的合成需要酶B.低溫對酶活性的影響是不可逆的C.在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中,需要酶但不需要ATPD.農(nóng)作物根細胞缺氧時只能在細胞質基質中產(chǎn)生ATP
解析 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少數(shù)RNA也具有催化功能,蛋白質和RNA的合成均需要酶的催化,A錯誤;高溫、過酸、過堿都會使酶失活,但低溫不會使酶失活,所以低溫對酶活性的影響是可逆的,B錯誤;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中C3的還原過程需要光反應產(chǎn)生的ATP供能,同時也需要酶的催化,C錯誤;根細胞缺氧時可進行無氧呼吸產(chǎn)生ATP,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D正確。
考向二 酶的相關曲線分析7.(2019·湖南株洲質檢)如圖為酶促反應曲線,Km表示反應速率為 時的底物濃度。競爭性抑制劑與底物結構相似,可與底物競爭性結合酶的活性部位;非競爭性抑制劑可與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結合,從而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喪失。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Km值越大,酶與底物親和力越高B.加入競爭性抑制劑,Km值增大C.加入非競爭性抑制劑,Vmax降低D.非競爭性抑制劑破壞酶的空間結構
加入競爭性抑制劑,酶與底物結合的機會減少,則Km值增大,B正確;加入非競爭性抑制劑,使酶的活性部位功能喪失,導致Vmax降低,C正確;非競爭性抑制劑可與酶的非活性部位不可逆性結合,從而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D正確。
8.高溫淀粉酶在應用前,需要對該酶發(fā)揮作用的最佳溫度范圍進行測定。如圖中曲線①表示在一定溫度范圍內(nèi)的相對酶活性(酶活性與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曲線②為酶的熱穩(wěn)定性數(shù)據(jù),即將酶在不同溫度下保溫足夠長的時間,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溫度下測其殘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數(shù)據(jù)。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曲線①表明,當溫度為80 ℃時,該酶活性最高B.該酶發(fā)揮作用的最佳溫度范圍是60~70 ℃C.曲線②上35 ℃數(shù)據(jù)點是在60~70 ℃時測得的D.曲線②表明,該酶的熱穩(wěn)定性在70 ℃之后迅速下降
解析 結合題干可知,曲線①表明80 ℃是該酶活性最高時的溫度,A正確;該酶發(fā)揮作用的最佳溫度范圍是60~70 ℃,因為此溫度下不僅酶活性較強,且熱穩(wěn)定性也強,B正確;曲線②上35 ℃數(shù)據(jù)點是在酶活性最高的溫度下(即80 ℃)測得的(由題目要求中對②曲線對應的操作過程的敘述知),C錯誤;曲線②表明該酶的熱穩(wěn)定性在70 ℃之后急劇下降,D正確。
1.準確選取實驗材料和檢測指標
2.探究酶的最適溫度或最適pH的實驗設計程序
3.四步法分析酶的實驗題第一步,分析實驗目的,確定自變量與因變量(檢測指標)。第二步,明確實驗原理,理清自變量和無關變量的控制方法。第三步,分析實驗步驟,判斷是否遵循實驗的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及科學性原則。第四步,如果是選擇題,要依據(jù)實驗原理、實驗原則、所學的生物知識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做出判斷;如果是非選擇題則應注意聯(lián)系教材知識綜合分析,以確定所填答案。
考向一 酶相關實驗的分析9.下表是關于酶專一性的實驗設計,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酶的種類,無關變量是底物的用量、反應溫度等B.步驟3可以選用新鮮的淀粉酶或蔗糖酶C.若步驟3選用新鮮的淀粉酶,則現(xiàn)象A是無磚紅色沉淀,B是有磚紅色沉淀D.該實驗還可選用碘液作為檢測試劑
解析 本實驗用同種酶催化兩種不同的物質來研究酶的專一性,自變量是底物的種類,酶可以選擇新鮮的淀粉酶或蔗糖酶,A錯誤、B正確;若選擇新鮮的淀粉酶,試管Ⅰ中的淀粉被水解生成還原糖,所以現(xiàn)象A是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試管Ⅱ中的蔗糖不能被淀粉酶催化水解,蔗糖是非還原糖,所以現(xiàn)象B是無磚紅色沉淀,C錯誤;蔗糖及蔗糖水解產(chǎn)物都不能跟碘液發(fā)生顏色反應,故用碘液無法判斷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D錯誤。
10.把混有反應物的液體,加到搗碎的土豆汁液中(酶液),在37 ℃下觀察到某些反應現(xiàn)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甲設計的對照實驗是用蒸餾水代替反應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觀察到該反應現(xiàn)象;學生乙設計的對照實驗是用蒸餾水代替酶液,加入反應物中,則觀察不到該反應現(xiàn)象。下面是對此問題的解釋,其中可能性最大的一項是A.酶催化的反應即使完全沒有反應物,也可緩慢進行B.酶由于被蒸餾水溶解出來,因而能進行反應C.該酶液中混有與反應物相同的物質D.該酶液中混有催化同一反應的多種酶
解析 學生甲用蒸餾水代替反應物,加入酶液中也可觀察到反應現(xiàn)象,說明該酶液中混有與反應物相同的物質;學生乙設計的對照實驗說明,蒸餾水不起催化作用。
A.實驗想要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是溫度B.1號試管設置合理,為空白對照組C.3號試管的實驗條件是37 ℃水浴,pH 8~9D.蛋清液和酶液應在混合均勻后再進行水浴
考向二 酶相關實驗的評價與修正11.為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見下表,下面有關分析合理的是
解析 由表格中實驗的自變量可知,該實驗是探究溫度和pH對酶活性的影響,A錯誤;1號試管是空白對照組,應該加入1 mL蒸餾水,實驗設置不合理,B錯誤;3號試管的實驗條件應是37 ℃水浴,pH為8~9,可與2號、4號試管形成對照,C正確;蛋清液和酶應分別達到預設的溫度、pH后再混合,否則會影響實驗效果,D錯誤。
12.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變?yōu)槭?,這兩種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1)驗證石化酶化學本質所用的試劑名稱是________試劑,酶催化作用的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石化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因而可用雙縮脲試劑鑒定;酶催化作用的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2)如圖為不同條件下,石油降解酶對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測定結果。
①本實驗的自變量為_________________,若要比較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觀測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樣品中)2天后1 kg污泥中剩余
②湖泊中能合成石油降解酶的細菌可消除輕微石油污染,這種途徑屬于________分解,這一實例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
解析 從曲線圖中可判斷實驗的自變量有兩個,即污泥含水量和pH;通過比較相同樣品中2天后1 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可知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通過細菌分解石油污染,這屬于微生物分解。
(3)通過預實驗得知兩種酶的適宜溫度在20~30 ℃之間,為進一步探究兩種酶的最適溫度及催化能力,某同學以2 ℃為溫度梯度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記錄表格。
指出表中的三處錯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標明具體的溫度 溫度設置少兩列 缺少對石化酶的記錄(順序可顛倒)
解析 根據(jù)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對照性原則及題意中的溫度梯度可知表中的錯誤。
備考技能提升BEI KAO JI NENG TI SHENG
1.(2019·山東日照高三一模)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不同溫度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一定不同B.在高溫環(huán)境中酶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肽鍵斷裂C.ATP水解酶的合成和發(fā)揮作用都伴隨ADP的生成D.Fe3+和過氧化氫酶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原理不同
解析 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在最適溫度前隨著溫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強,超過最適溫度后隨著溫度升高酶活性降低,所以可能存在不同溫度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相同的情況,A錯誤;酶分子在高溫環(huán)境中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空間結構改變,而在高溫環(huán)境中肽鍵并沒有斷裂,B錯誤;ATP水解酶的合成過程中消耗的能量來自ATP的水解,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產(chǎn)生ADP和磷酸,C正確;Fe3+和過氧化氫酶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原理相同,均是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實現(xiàn)其催化作用,D錯誤。
解析 ①是酶,②是底物,底物可能是蛋白質,A正確;圖中顯示①具有專一性,反應完成后,①的性質未發(fā)生改變,B錯誤;③或④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應的速率,C正確;如果探究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②的數(shù)量就是實驗的自變量,D正確。
2.下圖是生物體內(nèi)常見的一種生理作用圖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②的成分有可能是蛋白質B.圖中顯示①具有高效性,反應完成后,①的性質發(fā)生改變C.③或④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應的速率D.如果探究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②的數(shù)量就是實驗的自變量
解析 ATP是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細胞質和細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A正確;原核細胞合成ATP時能量既可以來自細胞呼吸釋放的化學能,也可能來自光合作用固定的光能及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學能,B錯誤;ATP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放能反應一般與ATP的合成相聯(lián)系,C正確;神經(jīng)元釋放神經(jīng)遞質的方式為胞吐,需要ATP供能,D正確。
3.下列關于ATP的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質和細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B.原核細胞合成ATP時能量只能來自細胞呼吸釋放的化學能C.放能反應一般與ATP的合成相聯(lián)系D.神經(jīng)元釋放神經(jīng)遞質需要ATP供能
4.細胞中某生命活動過程和某物質結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肌肉收縮時,圖1所示過程釋 放的能量可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 形狀改變B.③處的化學鍵較②處不穩(wěn)定,且 所含的能量也較多C.ATP中的結構①即圖2中的A,該 結構在RNA中也存在D.ADP失去一個磷酸基團之后,即 可用于圖2中物質的合成
解析 在肌肉收縮時需消耗能量,圖1所示過程為ATP的水解過程,釋放的能量可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形狀改變,即肌肉收縮,A正確;
ATP分子的結構式可以簡寫成A—P~P~P,水解時遠離A的高能磷酸鍵(即③處)容易斷裂,較②處不穩(wěn)定,且所含的能量也較多,B正確;ATP中的①為腺嘌呤,即圖2中的A,該結構在RNA中也存在,C正確;ADP失去一個磷酸基團之后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不能用于圖2中物質(DNA)的合成,D錯誤。
5.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nèi)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癥反應。據(jù)此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胰腺包括外分泌腺和內(nèi)分泌腺,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外分泌腺___(填“有”或“無”) 導管;當人們最初知道胰腺內(nèi)的胰島B細胞能分泌胰島素后,試圖從磨碎的狗的胰腺中直接提取胰島素,但未獲成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將胰島素分解
解析 胰腺的內(nèi)分泌部沒有導管,外分泌部有導管,外分泌部分泌的酶通過胰管進入消化道。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將胰島素分解,所以磨碎的狗的胰腺中提取不到胰島素。
(2)從酶本質的角度來看,酶的合成都需要經(jīng)過基因的_____過程。
解析 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其合成受基因控制,基因通過轉錄和翻譯過程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通過轉錄合成RNA,故酶的合成都需經(jīng)過轉錄過程。
(3)已知胰淀粉酶的抑制劑有競爭性抑制劑和非競爭性抑制劑兩種,非競爭性抑制劑通常與酶活性部位以外的基團結合使酶活性下降,則增加底物濃度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解除這種抑制。
解析 增加底物濃度時,競爭性抑制劑受到的抑制會降低,因為更多的底物有機會與酶結合;非競爭性抑制劑造成酶與底物結合的部位已發(fā)生形變,無論加入多少底物,該酶的催化作用也不會增強。
(4)已知胰淀粉酶主要在小腸中發(fā)揮作用,據(jù)此簡要寫出測定其催化作用最適pH的實驗思路。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pH范圍內(nèi)設置pH梯度,分別測定酶活性,若測得數(shù)據(jù)出現(xiàn)峰值,則峰值對應的pH即為其最適pH
解析 探究胰淀粉酶的最適宜pH:在一定pH范圍內(nèi)設置pH梯度,分別測定酶活性,若測得數(shù)據(jù)出現(xiàn)峰值,則峰值對應的pH即為其最適pH。
6.如圖1是某課題組的實驗結果(注:A酶和B酶分別是兩種微生物分泌的纖維素酶),圖2表示30 ℃時B酶催化下的反應物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其他條件相同)。請分析回答:
(1)分析圖1的實驗結果可知,本實驗研究的課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探究(研究)溫度對A酶和B酶活性
解析 分析圖1橫坐標為溫度(自變量),縱坐標為酶的活性,發(fā)生變化的是酶A和酶B的活性,因此該課題研究的是溫度對酶A和酶B活性的影響。
(2)圖1結果顯示,在40 ℃至60 ℃范圍內(nèi),熱穩(wěn)定性較好的酶是_____。高溫條件下,酶容易失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溫使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
解析 圖1結果顯示,在40 ℃至60 ℃范圍內(nèi)酶A的活性比較高,因此熱穩(wěn)定性較好;酶A和酶B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在高溫時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喪失生理活性。
(3)下表是圖1所示實驗結果統(tǒng)計表,由圖1可知表中③處應是____,⑧處應是_____。
解析 根據(jù)題干數(shù)據(jù)可知,在③時酶A的活性為5.8 mml·s-1,對應的溫度為40 ℃;在⑧處酶A的活性為6.3 mml·s-1,對應的溫度為50 ℃,在溫度為50 ℃時,酶B的活性為5.0 mml·s-1。
(4)在圖2上畫出A酶(濃度與B酶相同)催化下的反應物濃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曲線。
答案 如圖所示(注:起點一致,終點應提前)
解析 在相同溫度下酶A的活性比酶B大,因此催化相同濃度的底物需要的時間更短。
(5)適宜條件下,取一支試管加入A酶和蛋白酶溶液并搖勻,一段時間后加入纖維素,幾分鐘后加入新制斐林試劑并水浴加熱,結果試管中沒有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A酶(纖維素酶)已被蛋白酶催化分解(或“A酶失活”)
解析 A酶和蛋白酶溶液混合,蛋白酶會將酶A分解,使得酶A喪失活性。
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課件專題05 酶和ATP,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陳代謝概念,同化作用合成代謝,異化作用分解代謝,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合成自身物質,貯存能量,釋放能量,知識網(wǎng)絡,細胞代謝的概念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酶和ATP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第3講酶和ATP,網(wǎng)絡構建重溫教材,內(nèi)容索引,規(guī)范表述提升素養(yǎng)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酶和ATP課件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