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被子植物的一生“被子植物的一生”是歷年中考主要考查的內容之一,主要體現(xiàn)在種子萌發(fā)的條件、花的結構、果實與種子的形成等幾方面。出題形式以非選擇題為主,可以將種子的萌發(fā)、植株的生長、開花與結果等知識串在一起加以考查,也可以單獨考查種子萌發(fā)、開花和結果等過程。試題會聯(lián)系生產(chǎn)實踐,設置探究活動,結合有關圖表進行考查。素養(yǎng)滲透:在生物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開展科學探究,有利于促進學習方式的改變,從而使我們能主動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體驗科學過程與科學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例1為探究種子萌發(fā)的條件,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實驗:在兩個玻璃杯中的不同位置固定6張濾網(wǎng),在每張濾網(wǎng)上放10粒大小相同的小麥種子(乙裝置中的種子已切除胚),加入涼開水至中間的濾網(wǎng)(如圖)。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小麥種子結構中, 是新植物的幼體,由此作出的假設是切除該結構,種子就不能萌發(fā),用②和 兩組進行對照可驗證該假設。?(2)用①②兩組進行對照,探究的問題是? ?(3)若①~⑥組中,只有第②組的種子萌發(fā),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4)每組用10粒種子,而不用1粒,是為了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減少實驗的 。?答案:(1)胚?、荨?2)種子的萌發(fā)需要水分嗎?(3)種子的萌發(fā)需要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氣以及完整的胚 (4)誤差
解析:(1)小麥種子結構中,胚是新植物的幼體,“由此作出的假設是切除該結構,種子就不能萌發(fā)”,唯一的變量是胚,因此用②和⑤兩組進行對照可驗證該假設。(2)“用①②兩組進行對照”,唯一的變量是水分,因此探究的問題是種子的萌發(fā)需要水分嗎?(3)①②兩組唯一的變量是水分,①③兩組唯一的變量是空氣;②⑤兩組唯一的變量是胚,因此“若①~⑥組中,只有第②組的種子萌發(fā)”,由此得出的結論是種子的萌發(fā)需要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氣以及完整的胚。(4)1粒種子數(shù)量太少,會有偶然性,實驗誤差較大。因此“每組用10粒種子,而不用1粒,是為了排除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減少實驗的誤差?!∷仞B(yǎng)解讀:對照實驗是中考的重點和難點,也是生物學科教學中需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本題中通過辨析“種子萌發(fā)的條件”的實驗,考查了對照實驗中變量的分析,繼而根據(jù)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本部分內容的考查形式以識圖、實驗分析為主,通常聯(lián)系生產(chǎn)生活實際,考查學生對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理解和應用。這需要同學們在學習中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實質,熟悉與之相關的實驗驗證裝置,同時要注意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對比。
例2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某種植物新鮮的葉片(葉片在摘下后仍能保持生命數(shù)小時,因此可以用葉片代替整盆植物來進行實驗)對植物的呼吸作用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將A、B兩套實驗裝置放在黑暗環(huán)境的原因是避免葉片進行 ,影響實驗效果。?(2)12小時后,將點燃的蠟燭放入玻璃瓶后蠟燭熄滅,該實驗現(xiàn)象說明 ;擠壓塑料袋,將袋內的氣體排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發(fā)現(xiàn)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該實驗現(xiàn)象說明 。?(3)為使實驗嚴謹,兩個實驗應該再各增加一組實驗裝置,增加的實驗裝置選取的實驗材料應該是 ,這樣通過 實驗,可以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4)請用表達式表示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過程: ,這一重要生理過程主要是由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 完成的。?
答案:(1)光合作用 (2)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消耗氧氣 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釋放二氧化碳 (3)用開水燙過的同種植物葉片 對照 活細胞 (4)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 線粒體 解析:(1)實驗前要將裝置放到黑暗的環(huán)境中,無光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就不能消耗瓶中的二氧化碳,就不會干擾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2)12小時后,將點燃的蠟燭放入玻璃瓶后蠟燭熄滅,該實驗現(xiàn)象說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消耗氧氣;擠壓塑料袋,將袋內的氣體排到澄清的石灰水中,發(fā)現(xiàn)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該實驗現(xiàn)象說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時釋放二氧化碳。(3)為使實驗嚴謹,兩個實驗應該再各增加一組實驗裝置,增加的實驗裝置選取的實驗材料應該是用開水燙過的同種植物葉片,這樣通過對照實驗,可以證明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活細胞。(4)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的過程可表示為有機物(儲存著能量)+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這一重要生理過程主要是由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線粒體完成的。
方法歸納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如圖所示為銀杏。與桃樹相比,銀杏最主要的不同之處是( C )A.種子由果皮包被B.有莖、葉的分化C.無果皮,種子裸露D.用種子繁殖后代2.(2018·南通)蠶豆種子是我們喜歡的食物,其食用部位主要是( D )A.胚芽B.胚根C.胚軸D.子葉3.(2018·張家界)張家界市永定區(qū)長茅山盛產(chǎn)黃桃,黃桃的果肉是由桃花中的哪一結構發(fā)育而來的? ( A )A.子房壁B.胚珠C.雄蕊D.受精卵
4.龍眼是海南常見的水果。龍眼樹要結出好吃的龍眼,經(jīng)過的過程是( A )A.開花→傳粉→受精→結果B.開花→受精→傳粉→結果C.受精→開花→傳粉→結果D.傳粉→受精→開花→結果5.(2018·云南)植物幼根的生長依靠( D )A.分生區(qū)、成熟區(qū)B.根冠、伸長區(qū)C.成熟區(qū)、伸長區(qū)D.分生區(qū)、伸長區(qū)
6.如圖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條、葉芽(縱切)、種子的結構(縱剖)示意圖,下列表示各個結構發(fā)育關系正確的是( A )A.10→5→1B.11→6→2C.9→7→3D.8→4→2
7.(2018·嘉興)近年來,羅漢松逐漸成為城市道路綠化的新寵。在移栽羅漢松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存活率,常采取如圖所示的搭棚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C )A.減弱光合作用B.抑制呼吸作用C.降低蒸騰作用D.預防蟲害侵襲8.(2018·新疆)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別在清晨、傍晚、深夜三個時間從綠色植物體上摘下相同的綠葉,然后脫色;滴加碘酒,藍色最深的應該是哪個時間摘取的葉片?( C )A.深夜B.清晨C.傍晚D.三個時間相同
9.(2018·濱州)某同學參加研學體驗活動時,記錄了多種農業(yè)生產(chǎn)生活中的現(xiàn)象或措施。下列哪一項與抑制植物呼吸作用有關?( A )A.收獲的糧食入倉前曬干B.農田被淹后及時排澇C.用粗糙的瓦盆養(yǎng)花D.農田土壤板結后及時松土10.(2018·德州)地球上種類繁多的植物,可為人類提供賴以生存的兩種基本物質,它們是( D )A.水、二氧化碳B.水、氧氣C.葡萄糖、二氧化碳D.有機物、氧氣11.(2018·赤峰)下列對生物學知識在生產(chǎn)生活實際中的應用,解釋不正確的是( A )A.幼苗帶土移栽可降低蒸騰作用B.合理密植可提高農作物的產(chǎn)量C.給農作物松土有利于根系的呼吸D.大棚中補充二氧化碳可增強作物的光合作用
12.(2018·廣安)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動,設計了以下實驗裝置。據(jù)圖分析回答(注: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首先將甲、乙兩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然后將甲、乙兩裝置放在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從甲裝置和乙裝置中各取一片葉,經(jīng)酒精脫色后,滴加碘液,變藍色的是 裝置中的葉片。此實驗現(xiàn)象說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如果乙裝置中的清水換成了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乙裝置必須放在 的環(huán)境中,以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3)在實驗過程中,玻璃罩內壁出現(xiàn)的水珠主要來自植物的 作用。
答案: (1)乙 二氧化碳 (2)黑暗(無光) (3)蒸騰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中考生物總復習第二篇知能綜合突破專題2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課件,共50頁。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專題三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器官) 課件 2021屆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2-,-3-,-4-,-5-,-6-,-7-,-8-,-9-,-10-,-11-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復習 中考生物總復習仿真測試卷二測試范圍:生物與環(huán)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課件,共2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莖和葉,①④⑤,陽光溫度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