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是廣東省中考的必考內(nèi)容,在試卷最后一題出現(xiàn),分值為10分。題型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對最后一問的解答,往往成為考生奪取高分的關鍵所在。從近幾年廣東中考的試題來看,化學計算已經(jīng)慢慢走出了“為計算而計算”的考查階段,命題內(nèi)容加強了與日常生活、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聯(lián)系,注重學生對圖表、數(shù)據(jù)、信息、實驗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典例1(2021·廣東)膽礬(CuSO4·5H2O,相對分子質量為250)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生活中。(1)農(nóng)藥波爾多液由膽礬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鐵桶來配制波爾多液,因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_______(填“強”或“弱”)。
(2)將25.0 g膽礬放在坩堝內(nèi)加熱,固體質量與成分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①加熱至_______℃時,CuSO4開始分解。②加熱至1000 ℃時,CuO開始分解,生成Cu2O與一種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該氣體為_______。CuO完全分解時產(chǎn)生該氣體的質量為_______g。
③根據(jù)膽礬分解的化學方程式:CuSO4·5H2O == CuSO4 + 5H2O,計算圖中x的值(寫出計算過程)。
④下列物質均可作為煉銅的原料。理論上,冶煉等質量的下列物質得到銅最多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a. CuSO4·5H2O b. CuSO4 c. CuO d. Cu2O
?典例2(2019·廣東)Mg(OH)2具有廣泛的應用,常用菱鎂礦制備。研究人員向一定質量的菱鎂礦粉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雜、過濾,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為確定混合溶液中鎂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 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4%NaOH溶液,得到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1)實驗_______(填實驗編號)中硫酸鎂完全反應。
(2)計算100 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在如圖中,畫出加入4% NaOH溶液質量0~30.0 g過程中,產(chǎn)生Mg(OH)2沉淀質量對應的變化圖,并標注必要的數(shù)值。
?典例3(2020·廣東)某實驗小組探究了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對H2O2分解速率的影響。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濃度的H2O2溶液(見下表),實驗中使用傳感器裝置測算生成O2的質量(圓底燒瓶內(nèi)氣壓變化在安全范圍),繪制氧氣質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2所示。
(1)實驗前需準備不同濃度的H2O2溶液,若要配制100.0 g質量分數(shù)為2.4%的H2O2溶液,需質量分數(shù)為30%的H2O2溶液_______g。(2)根據(jù)實驗探究目的,從曲線a、b中,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2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越大,分解速率越快
(3)計算實驗Ⅰ條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氣的質量,并寫出具體計算過程(1.5~5.0% H2O2溶液的密度取值1.0 g/mL)。
(4)在圖2中畫出曲線c的大致位置及趨勢。
【解析】(1)設需要30%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為m,m × 30% = 100.0 g × 2.4%,m = 8.0 g;(2)根據(jù)圖象可以看出,在相同時間下,a的點都高于b的點,說明生成氧氣的質量多,而a表示的是高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曲線,所以可以看出過氧化氫溶液濃度越高,過氧化氫分解速率越快;(4)c的過氧化氫濃度最小,反應速率最慢,與a和b相比,同一時間下生成氧氣的質量少,且含有的過氧化氫最少,所以最終生成氧氣的質量最小,因此c位于b曲線下方。
?典例4(2022·廣東)鐵銅雙金屬粉末可用于生產(chǎn)機械零件。利用還原鐵粉和CuSO4溶液制備該產(chǎn)品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1)“攪拌”時發(fā)生的反應利用了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的_______(填“強”或“弱”)。(2)“過濾”后濾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寫化學式)。
(3)若用該工藝制備了1000 g鐵銅雙金屬粉末產(chǎn)品,其中Cu單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9.2%。計算置換這些Cu單質所需還原鐵粉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4)“干燥還原”可在不同的溫度下進行,產(chǎn)品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2所示。若(3)中產(chǎn)品是在500 ℃時干燥還原后得到的,則其中最多含F(xiàn)e元素_______g(產(chǎn)品中只含三種元素)。
【解析】1 000 g - 1 000 g × 19.2% - 1 000 g × 0.4% = 804 g。
1. (2022·桂林)我國明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有利用爐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煉鋅的工藝記載,主要反應原理為ZnCO3 + 2C == Zn + 3CO↑,現(xiàn)用200 kg爐甘石與足量碳充分反應,產(chǎn)生CO的質量與加熱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1)此過程中產(chǎn)生CO的質量是_______kg。(2)列式計算此爐甘石中ZnCO3的質量分數(shù)。
2. (2022·南寧)往盛有4.0 g久置的鋁片的燒杯中滴加稀鹽酸,讓其充分反應,放出氫氣的質量與所滴加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并計算:
(1)充分反應后,產(chǎn)生氫氣的質量是_______。(2)剛開始滴加稀鹽酸時,沒有氫氣放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鋁片的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先與稀鹽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
(3)該鋁片中鋁的質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3. (2022·自貢)(1)用100克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0%的過氧化氫溶液配制成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5%的過氧化氫溶液,需加水____克。(2)取75克某過氧化氫溶液放入錐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用電子秤測其質量,不同時間電子秤的讀數(shù)如下表所示。試計算該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不考慮H2O逸出,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0.1%)。
【解析】根據(jù)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計算。設需加水的質量為a。則100 g × 30% = (100 g + a) × 5% ,a = 500 g。
4. (2022·甘肅)鋁碳酸鎂咀嚼片[主要成分是AlMg(OH)3CO3]可治療胃酸過多癥,反應原理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AlMg(OH)3CO3 + 5HCl == MgCl2 + AlCl3 + 4H2O + CO2↑。某化學興趣小組使用如圖所示裝置,對該咀嚼片中的鋁碳酸鎂含量進行測定。先取足量稀鹽酸于燒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片鋁碳酸鎂咀嚼片,開始計時,并將電子天平的讀數(shù)記錄在下表中。已知AlMg(OH)3CO3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62。請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g。
【解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98.4 g - 195.7 g = 2.7 g。
(2)每片該咀嚼片中鋁碳酸鎂的含量為多少(計算結果保留到0.1 g)?
5. (2022·雞西)為了測定某含雜質7%的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主要成分是銅和鋅,雜質不溶于水,不與其他物質反應,受熱也不分解),某化學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
(1)該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
(2)向過濾后所得濾液中加入87.4 g水,計算最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6. (2022·宜昌)銅鋅合金外觀似金子,化學小組為檢測其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按下列流程進行探究實驗充分反應,所得數(shù)據(jù)如圖所示(忽略鹽酸的揮發(fā)):求:(1)生成氫氣的總質量為_______g。
【解析】20 g + 50 g + 50 g + 50 g - 169.8 g = 0.2 g。
(2)合金中鋅的質量分數(shù)。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復習第24講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請通過計算回答,答該鐵合金是生鐵,x=48g,氣泡剛好不再產(chǎn)生,請計算,MgO+,F(xiàn)eSO4,x=168g,過氧化氫溶液濃度越,腐蝕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復習第23講有關化學式的計算課件,共4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知識梳理答案,533%,物質的質量,有機物,∶11∶40,∶2∶1,還原性,360mg,∶2∶1∶4,∶1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化學復習專題四有關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課件,共4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x=325g,y=392g,x=144g,y=36g,6kgz,答案略,H2O,CaCl2,Cu和Fe,請回答相關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