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_2021學年高二選擇性必修三(人教版2019)期末復習培優(yōu)與提升(一)
一、單選題
1.以2-氯丙烷為主要原料制1,2-丙二醇[CH3CH(OH)CH2OH]時,依次經(jīng)過的反應類型為( )
A.加成反應→消去反應→取代反應
B.消去反應→加成反應→取代反應
C.消去反應→取代反應→加成反應
D.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消去反應
2.分枝酸是生物合成系統(tǒng)中重要的中間體,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分枝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分子中含有4種官能團
B.可與乙醇、乙酸反應,且反應類型相同
C.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1mol分枝酸最多可與3mol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
3.下列生產(chǎn)、生活等實際應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高溫比常溫有利于NH3的合成
B.冰鎮(zhèn)的啤酒打開后泛起泡沫
C.Fe(SCN)3溶液中加入KSCN后顏色變深
D.氯水宜保存在低溫、避光條件下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4H10有三種同分異構體
B.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互為同系物,同系物之間不可能為同分異物體
C.常溫下2S2O(g)=3S(s)+SO2(g)能自發(fā)進行,可推斷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D.因為合金在潮濕的空氣中易形成原電池,所以合金耐腐蝕性都較差
5.①物質A與(NH4)2Fe(SO4)2溶液、硫酸以及KOH的甲醇溶液混合,在1min內(nèi)溶液由淺綠色變?yōu)榧t棕色;②物質A能與FeCl3溶液反應顯色;③物質A與NaOH溶液混合、加熱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能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已知:(NH4)2Fe(SO4)2溶液、硫酸以及KOH的甲醇溶液可檢驗硝基(—NO2)的存在,判斷依據(jù)是Fe2+被氧化為Fe(OH)3,混合液呈現(xiàn)紅棕色。則A可能的結構是
A. B.
C. D.
6.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氧氣液化 B.干冰升華 C.海水曬鹽 D.葡萄釀酒
7.科學家最近在℃的低溫下合成了一種烴X,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其分子中的氫原子所處的化學環(huán)境相同。根據(jù)分析,繪制了該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分子的分子式為 B.該分子中有2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碳原子
C.烴X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加成反應 D.該分子中只有碳碳單鍵,沒有碳碳雙鍵
8.判斷下列有關化學基本概念的依據(jù)不正確的是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存在電子轉移
B.溶液與膠體:本質區(qū)別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
C.電解質與非電解質:化合物本身是否能導電
D.純凈物與混合物:是否僅含有一種物質
9.乙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可生成的氯代物種數(shù)最多為
A.6種 B.7種 C.8種 D.9種
10.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錯誤的是( )
A.Ca(OH)2=CaOH++OH-
B.HCl=H++Cl-
C.Ba(NO3)2=Ba2++2NO3-
D.NaOH=Na++OH-
11.熒光棒的發(fā)光原理是利用過氧化氫氧化某草酸二酯產(chǎn)生能量傳遞給熒光物質發(fā)出熒光。該草酸二酯的結構簡式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該草酸二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分子中含有一種含氧官能團
B.苯環(huán)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種
C.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
D.lmol草酸二酯與NaOH溶液反應最多消耗4mol NaOH
12.下列物質不能使干燥的紅色布條褪色的是
A.新制的氯水 B.雙氧水溶液 C.液氯 D.84消毒液
1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石油分餾產(chǎn)品乙烯CH2BrCH2Br
A.乙烯分子中6個原子共平面
B.①主要發(fā)生物理變化
C.②包括裂化、裂解等過程
D.③是取代反應
14.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與甘油互為同系物
B.丙烷、異丁烷、立方烷()、三棱柱烷()的二氯代物數(shù)目相等
C.按系統(tǒng)命名法,化合 物 的名稱是:2,2,4,5-四甲基-3,3-二乙基己烷
D.與互為同分異構體
15.除去下列物質中所含少量雜質(括號內(nèi)為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和分離方法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混合物
試劑
分離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過濾
B
乙烷(乙烯)
氫氣
洗氣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蒸餾
D
硝基苯(硝酸)
氫氧化鈉
分液
A.A B.B C.C D.D
16.歷史上最早應用的還原性染料是靛藍,其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靛藍的敘述中錯誤的( )
A.靛藍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
B.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
C.該物質是高分子化合物
D.它是芳香族有機物
1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化合物(CH3)4C的名稱為2-甲基丙烷
B.HCOOCH2CH3和CH3OCH2CHO互為同分異構體
C.H2和D2互為同素異形體
D.CH3CH2OH與HOCH2CH2CH2OH具有相同官能團,兩者互為同系物
18.下列反應既是氧化反應,又是離子反應的是
A.鈉在氯氣中燃燒 B.鋅片放入硫酸銅溶液中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氯化鈉溶液中加入硝酸銀溶液
19.萜品醇可作為消毒劑、抗氧化劑和溶劑。已知α-萜品醇的結構簡式如圖,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物質能使溴水褪色 B.該物質屬于不飽和烴
C.1 mol該物質最多能和1 mol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D.分子式為C10H18O
20.下列有關敘述所指的“反應”不是化學變化的是
A.苯酚與氯化鐵溶液混合發(fā)生的顯色反應 B.用鉑絲蘸取硫酸鈉溶液灼燒發(fā)生的焰色反應
C.蛋白質與濃硝酸發(fā)生的顏色反應 D.纖維素、淀粉發(fā)生的水解反應
2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花生油和玉米油都是可皂化的飽和酯類
B.溴苯、硝基苯和環(huán)已烷都難溶于水且密度都大于水
C.分子式為C10H14的單取代芳香烴,其可能的結構有4種
D.尼龍、滌綸和有機玻璃都是通過縮聚反應制得的
22.鍵線式是所表示的物質是
A.丙烯 B.丙烷 C.丁烯 D.丁烷
23.某有機物分子,僅由C、H、O三種元素的13個原子組成,其分子中的電子總數(shù)為42。充分燃燒該有機物,所生成的CO2和水蒸氣在相同狀況下的體積之比為3∶4,則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 )
A.C3H8O2 B.C3H6O3 C.C4H8O D.C6H6O
24.下圖是制備乙酸乙酯的綠色合成路線之一,則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淀粉與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
B.M的分子式為C12H22O11
C.N的結構簡式為C2H4O2
D.④的反應類型屬于取代反應
25.如圖為某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下列反應中符合如圖關系的是( )
A.H2+Cl22HCl
B.4Na+O2=2Na2O
C.CaCO3CaO+CO2↑
D.Ca(OH)2+2HCl=CaCl2+2H2O
二、填空題
26.(1)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為__________。
(2)異戊烷的一氯代產(chǎn)物有__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3)有機物(CH3)3CCH2CH2CH(C2H5)2其系統(tǒng)命名法名稱應為_________。
(4) (CH3)2CHC≡CCH3其系統(tǒng)命名法名稱應為________________。
(5)寫出乙烷生成氯乙烷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6)寫出制備TNT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寫出丙烯在一定條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三、實驗題
27.富馬酸亞鐵,是一種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安全有效的鐵制劑。富馬酸在適當?shù)膒H條件下與FeSO4反應得富馬酸亞鐵。
已知:
物質名稱
化學式
相對分子質量
電離常數(shù)(25℃)
富馬酸
C4H4O4
116
K1=9.5×10-4,K2=4.2×10-5
碳酸
H2CO3
K1=4.4×10-7,K2=4.7×10-11
富馬酸亞鐵
FeC4H2O4
170
i.制備富馬酸亞鐵:
①將富馬酸置于100mL燒杯A中,加熱水攪拌
②加入Na2CO3溶液10mL使溶液pH為6.5~6.7。并將上述溶液移至100mL容器B中
③安裝好回流裝置C,加熱至沸。然后通過恒壓滴液漏斗D緩慢加入FeSO4溶液30mL
④維持反應溫度100℃,充分攪拌1.5小時。冷卻,減壓過濾,用水洗滌沉淀
⑤最后水浴干燥,得棕紅(或棕)色粉末,記錄產(chǎn)量。
請回答以下問題:
(1)該實驗涉及到的主要儀器需從以下各項選擇,則B為_________(填字母),C為___________(填名稱);
(2)已知反應容器中反應物FeSO4和富馬酸按恰好完全反應的比例進行起始投料,寫出步驟②中加入Na2CO3溶液調節(jié)pH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若加入Na2CO3溶液過量,對實驗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
(3)所需FeSO4溶液應現(xiàn)用現(xiàn)配,用FeSO4·7H2O固體配置FeSO4溶液的方法為:__________;
(4)寫出容器B中制備富馬酸亞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5)步驟④檢驗沉淀是否洗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ii. 計算產(chǎn)品的產(chǎn)率:
(6)經(jīng)測定,產(chǎn)品中富馬酸亞鐵的純度為76.5%、以5.80g富馬酸為原料反應制得產(chǎn)品8.50g,則富馬酸亞鐵的產(chǎn)率為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四、有機推斷題
28.2,4,4-三氯-2-羥基二苯醚是預防新冠病毒時消毒免洗洗手液的一種成分,俗稱三氯新。如圖是合成三氯新的路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A的名稱是_______;C的含氧官能團名稱為_______。
(2)C→D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
(3)B→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D的分子式為_______。
(5)B的同分異構體中屬于芳香化合物,官能團不變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_種(不考慮立體異構)。
(6)關于三氯新,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A.1 mol該物質一定條件下與NaOH反應可消耗NaOH最多為7 mol
B.該物質中所有原子一定處于同一平面
C.該物質可以溶于酒精
D.該物質與FeCl3溶液混合后不顯色
(7)已知:-NH2有堿性且易被氧化。設計由和乙醇制備的合成路線(無機試劑任選):_______。
29.0.2 mol某烴A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后,生成化合物B、C各1.2 mol。
(1)現(xiàn)取42 g 烴A完全燃燒后,消耗的氧氣體積為_______(標準狀況下),生成CO2_____mol。
(2)若烴A能使溴水褪色且核磁共振氫譜如下圖所示:
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A與氫氣加成后產(chǎn)物的名稱為________。
(3)若烴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氯氣發(fā)生取代反應,且一氯代物只有一種,則烴A的鍵線式為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詳解】
2-氯丙烷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①先發(fā)生氯代烴的消去反應生成C=C,②再發(fā)生丙烯的加成反應引入兩個鹵素原子,③最后發(fā)生鹵代烴的水解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生成CH3CH(OH)CH2OH;
答案選B。
2.D
【詳解】
A. 分子中含有羧基、羥基、碳碳雙鍵、醚鍵4種官能團,故A正確;
B. 羧基與乙醇酯化反應,羥基與乙酸酯化反應,故B正確;
C. 含有碳碳雙鍵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發(fā)生氧化反應而褪色,故C正確;
D. 1mol分枝酸2mol羧基,因此最多可與2mol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羥基不與氫氧化鈉反應,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D。
【點睛】
和鈉反應的基團主要是羧基、羥基,和氫氧化鈉反應的的基團是羧基,和碳酸鈉反應的基團是羧基和酚羥基,和碳酸氫鈉反應的基團是羧基。
3.A
【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為: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時,該反應必須是可逆反應,否則勒夏特列原理不適用。
【詳解】
A.合成氨反應為放熱反應,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可知,高溫使合成氨反應逆向移動,并不有利于NH3的合成,故選A;
B.從氣體的溶解平衡角度分析: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由于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常溫時打開啤酒瓶時,瓶內(nèi)的壓強減小,瓶內(nèi)的二氧化碳會從瓶中逸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不選B;
C.向硫氰化鐵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鉀固體時,硫氰根離子濃度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硫氰化鐵濃度增大,溶液的顏色變深,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故不選C;
D.新制的氯水在光照條件或受熱條件下顏色變淺,是次氯酸分解,生成物濃度減小,促進氯氣和水反應正向進行。因此,氯水宜保存在低溫、避光條件下,可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故不選D;
答案:A
【點睛】
本題考查了平衡移動原理的分析判斷,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易錯選項B。
4.C
【詳解】
試題解析:A.C4H10有正丁烷、異丁烷兩種同分異構體,故A錯誤;B.乙醇、乙二醇與丙三醇所含羥基的個數(shù)不同,不為同系物,故B錯誤;C.由方程式2S2O(g)═3S(s)+SO2(g)可知該反應△S<0,要使△H-△S<0,必須滿足△H<0,故C正確;D.不是所有的合金耐腐蝕都很差,例如鈦合金、鋁合金等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故D錯誤;故選C。
考點:有機化合物的異構現(xiàn)象;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
5.D
【詳解】
物質A與(NH4)2Fe(SO4)2溶液、硫酸以及KOH的甲醇溶液混合,在1min內(nèi)溶液由淺綠色變?yōu)榧t棕色,說明A中含有硝基;物質A能與FeCl3溶液反應顯色,說明A中含有酚羥基;物質A與NaOH溶液混合、加熱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能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說明A中含有溴原子。
綜上所述,D項正確。
6.D
【分析】
化學變化必須有新物質生成。
【詳解】
A.氧氣液化是指氧氣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物質未發(fā)生改變,A錯誤;
B.干冰升華是指干冰由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物質未發(fā)生改變,B錯誤;
C.海水曬鹽利用蒸發(fā)的原理,讓水分蒸發(fā)留下固態(tài)的鹽分,沒有新物質生成,C錯誤;
D. 葡萄釀酒生成了新物質乙醇(酒),D正確;
答案選D。
7.D
【詳解】
A. 如圖所示1個分子由五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構成,則分子式為:C5H4,故A正確;
B. 分子中存在2種C,中間的C與雙鍵上的C不同,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學環(huán)境有2種,故B正確;
C. 該烴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所以烴X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加成反應,故C正確;
D. 根據(jù)C能形成4個共價鍵,由圖可知X分子中即有碳碳單鍵,又有碳碳雙鍵,故D錯誤;
故選D。
8.C
【詳解】
A.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轉移,故A正確;
B.溶液中粒子直徑
這是一份期末復習培優(yōu)與提升(三) 2020-2021學年高二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有機推斷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末復習培優(yōu)與提升(四) 2020-2021學年高二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有機推斷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末復習培優(yōu)與提升(六) 2020-2021學年高二化學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3,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題,有機推斷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