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單元 運動和力【真題訓(xùn)練】(解析版)
一、選擇題
1.(2021·江蘇中考真題)一輛汽車在圓形跑道上做快慢不變的運動,下列關(guān)于該汽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狀態(tài)不變,受力平衡 B.運動狀態(tài)不變,受力不平衡
C.運動狀態(tài)改變,受力平衡 D.運動狀態(tài)改變,受力不平衡
【答案】D。
【解析】汽車在圓形跑道上做快慢不變的運動,運動的快慢雖然不變,但運動的方向在改變,即運動狀態(tài)在改變,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受力不平衡。故選D。
2.(2021·廣西貴港市)以下對四個體育運動項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識描述正確的是( )。
A.踢足球——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滾越慢是因為足球不受力的作用;
B.立定跳遠(yuǎn)——腳用力向后蹬地,是為了增大慣性;
C.打排球——大力扣球,手對球的作用力大于球?qū)κ值淖饔昧Γ?br />
D.引體向上——雙手握住單杠靜止時,人受到的重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是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滾越慢是因為足球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故A錯誤;
B.一腳用力向后蹬地,是為了增大動能,慣性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故B錯誤;
C.大力扣球,手對球的作用力與球?qū)κ值淖饔昧κ窍嗷プ饔昧Γ笮∠嗟?,方向相反,故C錯誤;
D.雙手握住單杠靜止時,人受的重力與單杠對人的拉力符合平衡力的條件;故答案是D。
3.(2021·內(nèi)蒙古通遼市)關(guān)于力和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參加三級跳遠(yuǎn)比賽時,快速助跑是為了增大慣性;
B.用力推桌子,桌子靜止不動,因推力等于摩擦力,這兩個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在操場跑步,勻速跑過彎道時人受到非平衡力;
D.踢球時,只要腳對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A.跳遠(yuǎn)運動員在起跳前要助跑是為了利用慣性,但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所以快速助跑不能增大慣性,故A錯誤;
B.用力推桌子,桌子沒有推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箱子受到的靜摩擦力等于推力,此時推力與地面對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勻速跑過彎道時,運動的方向變化,導(dǎo)致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故C正確;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所以,腳對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時,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D錯誤。故選C。
4.(2021·廣西賀州市)如圖所示,甲乙疊放在一起,靜止在水平地而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受到的重力與甲對乙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
B.乙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乙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甲受到的重力與乙對甲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甲受到的重力與乙對甲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答案】D。
【解析】A.甲受到的重力與甲對乙的壓力是兩個受力物體,故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乙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乙的支持力兩個力的大小不同,所以不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
CD.甲受到的重力與乙對甲的支持力,受力物體都是甲,兩個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是平衡力,故C錯誤;D正確。故選D。
5.(2021·甘肅蘭州市)蘭州市中考體育測試項目涉及到許多力學(xué)知識,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做引體向上時,人對單杠的拉力和單杠對人的拉力大小相等;
B.足球運球過程中,足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
C.立定跳遠(yuǎn),起跳時腳用力蹬地,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dāng)S實心球時,球出手后能夠繼續(xù)飛行,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
【答案】D。
【解析】A.做引體向上時,人豎直向下拉單杠,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單杠同時也會對人產(chǎn)生相同大小的拉力,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足球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一定是因為受到了力的作用,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立定跳遠(yuǎn),起跳時腳用力蹬地,腳給地向后的力的同時地會給人向前的力的作用,是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dāng)S實心球時,球出手后能夠繼續(xù)飛行,是因為球具有慣性,而不是受到慣性的作用,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
6.(2021·浙江杭州市)小金在進行百米賽跑時經(jīng)歷了加速、減速等階段,最終沖過終點線。以下關(guān)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金加速跑時的慣性比減速跑時大;
B.小金沖過終點線,停下來時沒有慣性;
C.小金整個跑步過程慣性大小不變;
D.小金在加速、減速等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才有慣性
【答案】C。
【解析】A.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與物體運動快慢無關(guān),故A錯誤;
BD.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故BD錯誤;
C.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小金在整個跑步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其慣性大小不變,故C正確;故選C。
7.(2021·海南中考真題)如圖是運動員踢足球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踢球時,腳會痛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球時,腳對球的作用力和球?qū)δ_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C.踢球時,腳對球的作用力大于球?qū)δ_的作用力;
D.足球離腳后,繼續(xù)運動是因為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A.踢球時,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腳對球施壓一個作用力,同時球?qū)δ_施加一個反作用力,因此腳會痛,故A正確;
B.踢球時,腳對球的作用力和球?qū)δ_的作用力是兩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B錯誤;
C.因為踢球時,腳對球的作用力與球?qū)δ_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腳對球的作用力等于球?qū)δ_的作用力,故C錯誤;
D.慣性是物體具有的屬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足球離腳后,繼續(xù)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的緣故,故D錯誤。故選A。
8.(2021·黑龍江中考真題)下列物體中,受到平衡力的是( )。
A.正在騰空而起的火箭 B.自由豎直下落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塊 D.在平直軌道上勻速直線行駛的火車
【答案】D。
【解析】受平衡力作用的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ABC.正在騰空而起的火箭、自由豎直下落的石子、沿光滑斜面下滑的木塊,物體都做加速運動,故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故ABC不符合題意;
D.在平直軌道上勻速直線行駛的火車,火車受到的是平衡力,故D符合題意。故選D。
9.(2021·青海中考真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宇航員從地球到太空,慣性會發(fā)生變化;
B.我國C919大型運輸機在空投物資時,應(yīng)在目的地正上方進行空投;
C.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當(dāng)它所受外力同時消失,物體將停止運動;
D.乘坐轎車時必須要系上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答案】D。
【解析】A.慣性是物體的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宇航員從地球到太空,慣性不會發(fā)生變化,故A錯誤;
B.由于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投放的物資仍具有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我國C919大型運輸機在空投物資時,應(yīng)在未到達(dá)目的地前進行空投,故B錯誤;
C.由于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做圓周運動的物體,當(dāng)它所受外力同時消失,物體將沿此時運動的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
D.乘坐轎車時必須要系上安全帶,是為了防止車突然停下時人停不下來造成傷害,即慣性帶來的危害,故D正確。故選D。
10.(2021·山東菏澤市)在無風(fēng)的雨天,雨滴著地前的一段時間內(nèi)是勻速下落的,并且體積較大的雨滴著地時的速度也較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較大的雨滴下落的高度一定較大;
B.體積較大的雨滴在空中運動的時間一定較長;
C.不同的雨滴勻速下落時,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氣阻力越大;
D.不同的雨滴勻速下落時,體積越大,受到的空氣阻力越小
【答案】C。
【解析】A.雨滴是在同一高度下落,雨滴下落的高度與雨滴的體積無關(guān),故A錯誤;
B.由題意知,體積較大的雨滴著地時的速度也較大,平均速度越大,相同的高度,速度越大,時間越短,故B錯誤;
CD.體積較大的雨滴的重力也較大,雨滴做勻速直線下落運動時,在豎直方向上,重力等于阻力,所以不同的雨滴勻速下落時,速度越大,受到的空氣阻力越大,故D錯誤,C正確。故選C。
11.(2021·山東菏澤市)如圖所示,小明同學(xué)在練習(xí)滑板運動時,單腳蹬地,人和車一起向前滑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腳向后蹬地,人和車向前滑行,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蹬地時,腳對地的壓力和地對腳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當(dāng)人和車一起滑行時,若車碰到障礙物,人會向后傾倒;
D.停止蹬地后,車滑行一段距離會停下,說明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答案】A。
【解析】A.腳向后蹬地時,腳給地面一個向后的力,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地面給腳一個向前的力,所以人和車一起向前滑行,故A正確;
B.蹬地時,腳對地的壓力,受力物體是地面,地對腳的支持力,受力物體是腳,根據(jù)平衡力的概念,兩個力要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蹬地時,腳對地的壓力和地對腳的支持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B錯誤;
C.當(dāng)人和車一起滑行時,若車碰到障礙物,人由于具有慣性,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人會向前傾倒,故C錯誤;
D.停止蹬地后,車滑行一段距離會停下的原因是受到阻力的作用,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D錯誤。故選A。
12.(2021·山東臨沂市)2021年4月13日,在奧運會女足亞洲區(qū)淘汰賽中,中國女足戰(zhàn)勝韓國隊,闖進東京奧運會,關(guān)于足球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鞋底的花紋可以減小與草地的摩擦;
B.踢球時腳疼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在空中運動到最高點的足球受到平衡力作用;
D.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因不受力而逐漸停下
【答案】B。
【解析】A.運動員鞋底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故A錯誤;
B.踢球時腳給球作用力,球也給腳反作用力,所以腳感到疼,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確;
C.在空中運動到最高點的足球只受重力,不受平衡力,故C錯誤;
D.在草地上滾動的足球因受阻力而逐漸停下,故D錯誤。故選B。
13.(2021·山西中考真題)2021年4月13日,中國女足憑著“不畏強敵,頑強拼搏”的精神,成功晉級東京奧運會決賽圈。足球運動蘊含著許多物理知識,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足球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
B.踢出去的足球繼續(xù)運動,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C.踢球時腳對球有力的作用,球?qū)δ_沒有力的作用;
D.用頭頂足球時感到疼,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D。
【解析】A.足球鞋底有凹凸不平的有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A錯誤;
B.踢出去的足球繼續(xù)運動是由于自身具有慣性,不是受到慣性作用,故B錯誤;
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腳對球有力,球?qū)δ_也有力,故C錯誤;
D.用頭頂足球時頭感到疼,是因為頭給球力的同時,球也給了頭一個作用力,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確。故選D。
14.(2021·四川廣安市)小王同學(xué)參加了2021年廣安市中考體育測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王跳繩時手對繩施加了力的作用,繩對手沒有施加力的作用;
B.小王投擲實心球時,球離手后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受到重力和推力的作用;
C.小王跑步穿的運動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
D.小王勻速跑過彎道時,運動狀態(tài)不變
【答案】C。
【解析】A.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王跳繩時手對繩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時繩對手施加力的作用,故A錯誤;
B.小王投擲實心球時,球離手后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手對球沒有力的推力的作用,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B錯誤;
C.小王跑步時穿的運動鞋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正確;
D.小王勻速跑過彎道時,運動的方向發(fā)生了變化,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故D錯誤。故選C。
15.(2021·山東棗莊市)如圖是人們采用撞擊錘柄下端的方法使松動的錘頭緊緊套在錘柄上的情景,這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哪一個物體有慣性( )。
A.凳子 B.手 C.錘柄 D.錘頭
【答案】D。
【解析】當(dāng)錘柄下端撞擊到凳子的時候,錘柄受到阻力立即停止運動,但是錘頭因為具有慣性,不會馬上停止,會繼續(xù)向下運動,從而使錘頭緊緊套在錘柄上。且錘頭的質(zhì)量一般較大,慣性也就越大,因此很容易利用這種方法套緊錘頭。故選D。
16.(2021·湖北宜昌市)小東和媽媽周末乘車到郊外去游玩,下列有關(guān)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東和媽媽都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中人的慣性;
B.汽車緊急剎車時,小東向前傾,是由于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C.駕駛員松開油門后,汽車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離,是由于汽車具有慣性;
D.高速公路嚴(yán)禁超速,是因為汽車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答案】C。
【解析】A.小東和媽媽都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小由于慣性帶來的傷害,人的質(zhì)量不變,其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
B.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力的作用,故B錯誤;
C.駕駛員松開油門后,汽車仍向前滑行了一段距離,是由于汽車具有慣性,要保持原先運動狀態(tài)不變,故C正確;
D.汽車質(zhì)量不變,慣性不變,故D錯誤。故選C。
17.(2021·湖南岳陽市)如圖是孩了們玩權(quán)車的情景,蹬地后,人和車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運動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人對車的壓力和人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B.滑板車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為了減小摩擦力;
C.停止蹬地后,車由于受到摩擦力會慢慢停下來;
D.車快速滑行時,若所有外力突然消失,車會立即停下來
【答案】C。
【解析】A.人對車的壓力作用點在車上,人的重力作用點在人上,這兩個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這兩個力不是一對平衡力,故A錯誤;
B.滑板車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故B錯誤;
C.停止蹬地后,車受到摩擦阻力,阻力改變了車的運動狀態(tài),使車停下來,故C正確;
D.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原本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會一直保持靜止,原本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會做勻速直線運動。車快速滑行時,處于運動狀態(tài),若所有外力突然消失,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故選C。
18.(2021·湖南邵陽市)如圖所示,小紅的媽媽陪弟弟在公園里蕩秋千,假如弟弟蕩到左邊最高點受到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他將會( )。
A.繼續(xù)向左運動 B.從左向右運動 C.豎直向下運動 D.靜止不動
【答案】D。
【解析】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原本靜止的物體不受力會一直保持靜止;原本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當(dāng)秋千蕩到左邊最高點的一瞬間,其速度為零,此時一切外力全部消失,秋千將在此位置一直保持靜止。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
19.(2021·湖南邵陽市)小芳同學(xué)站在教室的水平地面上,下列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
A.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她對地面的壓力;
B.小芳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她的支持力;
C.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她的支持力;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A.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她對地面的壓力,這二個力的施力物體不同,方向相同,因此不是平衡力,故A不符合題意;
B.小芳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她的支持力,這二個力是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不符合題意;
C.小芳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她的支持力,這二個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一個物體上,一條直線上,是平衡力,故C符合題意;
D.C項符合題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
20.(2021·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五一”期間,小華同父母從成都乘坐動車去古城西安。動車在某平直路段勻速行駛,小華將一蘋果豎直向上拋到一定高度(未到達(dá)車廂天花板,且拋出前后手的位置相對座椅不變),則蘋果落下的位置應(yīng)是( )。
A.手中 B.手的后方
C.手的前方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由題意可知,在沿直線勻速行駛的動車?yán)?,小華將一蘋果豎直向上拋到一定高度,蘋果由于具有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與車相同的速度和方向繼續(xù)運動,在下落時,會落回原處,拋出前后手的位置相對座椅不變,則蘋果落下的位置應(yīng)是手中。故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故選A。
21.(2021·湖北武漢市)關(guān)于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實驗直接驗證;
B.牛頓第一定律是公認(rèn)的物理學(xué)基本定律之一;
C.撞擊錘柄下端使錘頭套緊在錘柄上,是利用錘頭的慣性;
D.環(huán)繞火星運行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中的物體沒有慣性
【答案】D。
【解析】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通過推理得出的,而絕對不受力的物體在通常的情況下是不存在的,所以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牛頓第一定律雖然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但經(jīng)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是公認(rèn)的物理學(xué)基本定律之一,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撞擊錘柄下端時,錘柄停止了運動,而錘頭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向下運動,于是便套緊在錘柄上,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天問一號探測中的物體在環(huán)繞火星運動時,具有慣性,因為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
22.(2021·山東濰坊市)為迎接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國家滑雪運動隊積極訓(xùn)練。如圖所示,某運動員沿斜坡滑下,獲得一定速度后進人水平賽道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從水平賽道末端飛出,飛行一段時間后落到斜坡上,不計空氣阻力,關(guān)于運動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勻速運動過程受力平衡,無慣性;
B.飛行過程受力不變,慣性不變;
C.飛行過程動能增加,慣性變大;
D.飛行過程慣性不變,運動狀態(tài)不變
【答案】B。
【解析】A.勻速運動過程受力平衡,有慣性,故A錯誤;
BCD.飛行過程只受重力,質(zhì)量不變慣性不變,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速度增大,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CD錯誤,B正確。故選B。
23.(2021·云南昆明市)下列四個現(xiàn)象中,一個力作用的效果與另外幾個力同時作用的效果不等效的是( )。
A.一只甲殼蟲和一群螞蟻勻速移動同一片樹葉的力;
B.一個同學(xué)和兩個同學(xué)勻速地將同一桶水從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
C.一頭牛將一輛轎車和一群人將一輛卡車從泥沼中拉出來的力;
D.兩個人坐在一艘小船上,只有其中一個人劃和兩個人劃,使船勻速運動的力
【答案】D。
【解析】A.勻速移動同一片樹葉的力的大小是相同的,一只甲殼蟲和一群螞蟻勻速移動同一片樹葉的力產(chǎn)生的效果等效,故A不符合題意;
B.勻速地同一桶水的力的大小是相同的,一個同學(xué)和兩個同學(xué)勻速地將同一桶水從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產(chǎn)生的效果等效,故B不符合題意;
C.一般而言,一頭牛將一輛轎車從泥沼中拉出來的力等于一群人將一輛卡車從泥沼中拉出來的力,因此這二個力產(chǎn)生的效果不同,故C不符合題意;
D.兩個人坐在一艘小船上,船受到的阻力與船的速度有關(guān),當(dāng)速度越快時,船受到的阻力越大,所以當(dāng)船速不相同時,只有一個人劃和兩個人劃的力不相等,此時一個力的作用效果和另外幾個力同時作用的效果不同,故D符合題意。故選D。
24.(2021·新疆中考真題)國產(chǎn)運一20大型運輸機在跑道上加速滑行的過程中,隨著飛機受到的升力的變化,跑道對運輸機的支持力F1和摩擦力F2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
A.F1變大,F(xiàn)2變大 B.F1變小,F(xiàn)2變小
C.F1變大,F(xiàn)2變小 D.F1變小,F(xiàn)2變大
【答案】B。
【解析】國產(chǎn)運一20大型運輸機在跑道上加速滑行的過程中,運輸機受到的升力的逐漸變大,運輸機滑行過程中,受到豎直向上的升力和豎直向上的支持力,以及豎直向下的重力,升力和支持力大小的和等于重力大小,重力不變,升力變大,所以支持力變小,即F1變小,運輸機對跑道的壓力與支持力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運輸機對跑道的壓力變小,所以運輸機受到的摩擦力變小,即F2變小。故選B。
25.(2021·浙江湖州市)傳統(tǒng)的漂流需要筑壩蓄水,受降雨變化影響很大。近期各大景區(qū)都推出了新型玻璃棧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棧道內(nèi)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讓橡皮艇在玻璃棧道內(nèi)快速滑下,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在玻璃棧道內(nèi)加入少量水主要是為了減小下滑時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
B.橡皮艇加速下滑,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C.以下滑時的橡皮艇為參照物,旁邊的樹木是靜止的;
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凹陷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答案】C。
【解析】A.在玻璃棧道內(nèi)加入少量水,可以使接觸面分開,主要是為了減小下滑時橡皮艇受到的摩擦力,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橡皮艇受重力作用加速下滑,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以下滑時的橡皮艇為參照物,旁邊的樹木相對于橡皮艇的位置靠上了,是向上運動的 ,故C錯誤, 符合題意;
D.人坐在橡皮艇上,橡皮艇受人的壓力發(fā)生凹陷,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26.(2021·浙江麗水市)我市各縣(市)在努力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市容市貌越來越好。如圖是環(huán)衛(wèi)工人駕駛灑水車灑水時的情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灑水時,灑水車一直具有慣性;
B.灑水時,灑水車對地面的壓力一直在變??;
C.灑水時,灑水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始終保持不變;
D.灑水車剎車減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答案】C。
【解析】A. 任何物體都有慣性,灑水時,灑水車一直具有慣性,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 灑水時,車的重力在減小,灑水車對地面的壓力壓力等于重力,所以灑水車對地面的壓力一直在變小,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 灑水時,灑水車對地面的壓力一直在變小,灑水車受到地面的摩擦力隨壓力的減小而減小,故C錯誤,符合題意;
D. 灑水車剎車時受到剎車片阻力的作用而減速,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
27.(2021·四川瀘州市)2021年3月31日晚上7:30,隨著“瀘州站”三個大字接通電源,進行亮燈調(diào)試,瀘州即將進入高鐵時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天從多個方向都能看到“瀘州站”三個字是因為發(fā)生了鏡面反射;
B.動車組車頭采用流線型設(shè)計,是為了減小運動時的阻力;
C.亮燈時的“瀘州站”三個大字不屬于光源;
D.居民區(qū)附近的軌道兩側(cè)建有隔音墻,這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B。
【解析】A.白天能從多個方向看到一個物體,是因為這個物體表面發(fā)生的反射是漫反射,所以瀘州站三個字發(fā)生了漫反射,故A錯誤;
B.動車組車頭采用流線型可以減小動車運動所受的阻力,故B正確;
C.亮燈時,瀘州站這三個字能自己發(fā)光,是人造光源,故C錯誤;
D.動車軌道兩側(cè)的隔音墻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B。
28.(2021·江蘇連云港市)關(guān)于運動和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彼此不接觸的物體,不可能發(fā)生力的作用;
B.用力推車,車未動,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
C.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了,說明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運動員百米賽跑后很難停下,是因為受到慣性力
【答案】C。
【解析】A.彼此不接觸的物體,可能發(fā)生力的作用,比如:磁鐵靠近鐵釘,磁鐵能吸引鐵釘,故A錯誤;
B.用力推車,車未動,車處于平衡狀態(tài),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推力等于摩擦力,故B錯誤;
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了,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故C正確;
D.運動員百米賽跑后很難停下,是因為受運動員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故D錯誤。故選C。
29.(2021·安徽中考真題)如圖,小雯在做家務(wù)勞動時,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發(fā),沙發(fā)有相對地面運動的趨勢,但它沒有被推動。在上述過程中( )。
A.地面對沙發(fā)沒有摩擦力的作用;
B.人對沙發(fā)的推力與地面對沙發(fā)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人對沙發(fā)的推力與沙發(fā)對人的推力是一對平衡力;
D.沙發(fā)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沙發(fā)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A.推沙發(fā)時,雖然沒有被推動,但沙發(fā)有相對地面運動的趨勢,所以地面對沙發(fā)有摩擦力的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
B.沙發(fā)沒有被推動,處于平衡狀態(tài),人對沙發(fā)的推力與地面對沙發(fā)的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符合題意;
C.人對沙發(fā)的推力與沙發(fā)對人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但是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是一對相互作用力,故C不符合題意;
D.沙發(fā)在豎直方向上靜止,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沙發(fā)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30.(2021·重慶中考真題)2021年,中國女足昂首挺進東京奧運會,如圖所示,是女足隊員王踢球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鞋的底部凹凸不平,這樣可以增大擦力;
B.滾動的足球最終停下來,說明運動需力來維持;
C.踢出去的足球繼續(xù)滾動,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
D.靜止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答案】A。
【解析】A.運動鞋的底部凹凸不平,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的,故A正確;
B.滾動的足球最終停下來,是因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
C.踢出去的足球繼續(xù)滾動,是因為足球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故C錯誤;
D.靜止的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A。
二、填空題
31.(2021·四川攀枝花市)坐在向前行駛汽車?yán)锏男×量匆娐放缘臉淠鞠蚝筮\動,他是以______為參照物,司機要求他必須系好安全帶,因為汽車緊急剎車時,人由于______將繼續(xù)向前運動,可能造成碰撞傷害。
【答案】行駛的汽車;慣性。
【解析】[1]坐在向前行駛汽車?yán)锏男×量匆娐放缘臉淠鞠蚝筮\動,相對于樹木的位置發(fā)生改變的是行駛的汽車,所以他是以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路旁的樹木向后運動。
[2]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汽車緊急剎車時,人由于慣性將繼續(xù)向前運動。
32.(2021·湖北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用手握住重4N的瓶子靜止不動,此時瓶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______(選填 “豎直向上”或“豎直向下”)。當(dāng)對瓶底施加一個豎直向上20N的推力時,瓶子仍然保持靜止,此時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 N。
【答案】豎直向上;16。
【解析】[1]用手握住重4N的瓶子靜止不動,瓶子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此時瓶子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2]當(dāng)對瓶底施加一個豎直向上20N的推力時,瓶子仍然保持靜止,此時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F-G=20N-4N=16N。
33.(2021·廣西賀州市)早上,小明坐在勻速行駛的公共汽車上,以公共汽車為參照物,小明是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當(dāng)公共汽車突然剎車時,由于______小明會向前傾倒。
【答案】靜止;慣性。
【解析】[1]以公共汽車為參照物,小明相對于公共汽車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是靜止的。
[2]當(dāng)公共汽車突然剎車時,小明的下部隨車停止,上部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所以小明會向前傾倒。
34.(2021·山東東營市)如圖是中國女子冰壺隊參加比賽的精彩瞬間。冰壺離開手之后仍然會向前運動是因為冰壺具有 ______。比賽時兩位隊員在冰壺前方“刷冰”,使冰面形成水膜,其目的是為了 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冰壺與冰面間的摩擦力。
【答案】慣性;減小。
【解析】[1]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故冰壺離開手之后仍然會向前運動是因為冰壺具有慣性。
[2]由于水膜的形成使冰壺與冰面分離,從而減小冰壺與冰面間的摩擦力。
35.(2021·河北中考真題)斧子的斧頭變松了,人們常用撞擊斧柄下端緊套在斧柄上(如圖所示),這是因為______,這樣斧頭就會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斧柄下端撞擊木墩時,以斧柄為參照物,斧頭是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請在圖中畫出斧頭所受重力的示意圖。(____)
【答案】斧頭具有慣性;運動;如圖。
【解析】[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斧柄和斧頭原來都是運動的,當(dāng)斧柄下端撞擊到木墩時,斧柄突然停止運動,由于斧頭具有慣性,斧頭原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運動,這樣斧頭就會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
[2]斧柄下端撞擊木墩時,以斧柄為參照物,斧頭相對于斧柄的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故斧頭是運動的。
[3]斧頭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作用點在斧頭的重心,斧頭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36.(2021·青海中考真題)如圖所示跳水運動員站在跳板上準(zhǔn)備起跳她受到的重力與跳板對她商的支持力是一對____________(選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跳板表面做的比較粗糙是為了增大____________。
【答案】平衡力;摩擦。
【解析】[1]在跳板上準(zhǔn)備起跳時,運動員是靜止?fàn)顟B(tài),受力平衡,重力與她所受跳板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2]跳板表面比較粗糙是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
37.(2021·山東臨沂市)2021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一周年活動在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舉行,下圖是中國女子冰壺隊積極備戰(zhàn)訓(xùn)練的情景。擲球員將冰壺沿水平冰面推出后,冰壺由于________繼續(xù)向前運動;刷冰員不停地刷冰面可以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冰壺受到的摩擦力;如果摩擦力為零,運動的冰壺將_________(選填“靜止”“逐漸停下來”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答案】慣性;減??;做勻速直線運動。
【解析】[1]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冰壺推出后還能繼續(xù)向前運動,就是因為冰壺具有慣性。
[2]刷冰員不停地刷冰面,使冰面變得光滑,是為了減小摩擦阻力。
[3]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可知,原本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物體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38.(2021·山西中考真題)《流浪地球》是根據(jù)我省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科幻電影。小陽看完這部電影后,興奮地在日記本上寫下:“假如上萬座行星發(fā)動機同時啟動,使地球突然向前加速時……”請你從物理學(xué)角度展開想象,站在“流浪地球”上的你將會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向后倒;人身體上部由于具有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靜止?fàn)顟B(tài)。
【解析】[1][2]地球突然向前加速,和生活中體驗的公交車突然啟動情況類似;腳隨地球突然向前,身體上部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靜止?fàn)顟B(tài)而向后倒。
39.(2021·湖南懷化市)如圖所示,空中加油機正在給戰(zhàn)機加油。以空中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機是______(選填“靜止”或“運動”)的。加滿油后的戰(zhàn)機的慣性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加油前戰(zhàn)機的慣性。
【答案】靜止;大于。
【解析】[1]空中加油機在給戰(zhàn)機加油時,空中加油機與戰(zhàn)機速度相同,空中加油機與戰(zhàn)機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以空中加油機為參照物,戰(zhàn)機是靜止的。
[2]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加滿油后的戰(zhàn)機的質(zhì)量大于加油前戰(zhàn)機的質(zhì)量,加滿油后的戰(zhàn)機的慣性大于加油前戰(zhàn)機的慣性。
40.(2021·四川廣安市)如圖所示,連接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塊兩端的輕質(zhì)細(xì)繩,分別繞過定滑輪與物體A、B相連,兩細(xì)繩恰好在同一水平線上。已知A物體重6N,當(dāng)B物體重4N時,物塊恰好靜止,若細(xì)繩與定滑輪之間的摩擦不計,此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方向________。
【答案】2;水平向右。
【解析】[1][2]物塊受水平向左拉力6N,水平向右拉力4N,因為物塊靜止,受力平衡,所以摩擦力為f=6N-4N=2N
方向水平向右。
41.(2021·四川廣安市)2021年5月29日,我國利用“長征七號”遙三運載火箭將“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成功發(fā)射至太空,并于次日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疤熘鄱枴迸c火箭分離前相對于火箭是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天舟二號”與火箭分離后,仍能在無動力狀態(tài)下繼續(xù)向前飛行是因為它具有________。
【答案】靜止;慣性。
【解析】[1]“天舟二號”與火箭分離前相對于火箭位置不變,是靜止的。
[2]“天舟二號”與火箭分離后,仍能向前飛行是因為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42.(2021·云南昆明市)為了探究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先后三次讓同一滑塊從同一斜面的頂端由靜止滑下,分別滑到表面粗糙、表面比較平滑和表面很平滑的水平面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在阻力______時,滑塊在水平面上運動距離的情況,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由此可推理得出______。
【答案】不同;滑塊滑行距離變遠(yuǎn);見詳解。
【解析】[1]分別滑到表面粗糙、表面比較平滑和表面很平滑的水平面上,阻力不同。
[2][3]阻力依次減小,所以滑塊滑行距離變遠(yuǎn),由此可推理得出,如果物體不受阻力,將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43.(2021·云南昆明市)聯(lián)歡會上,小明請大家做一個游戲:左腳和左側(cè)身體緊貼墻面站立靜止,如圖所示,然后右腳抬離地面,若能使身體仍然保持靜止不動者獲勝。你認(rèn)為抬起右腳后,人______(選填“能”或“不能”)保持靜止不動,原因是______。
【答案】不能;人的重心居中,右腳抬起時,左腳所受支持力與重力不在同一直線上,無法平衡。
【解析】[1][2]由圖,左腳和左側(cè)身體緊貼墻面站立靜止,左右腳會受地的支持力,人的重心居中,重力方向與左右腳支持力都不在同一直線上,當(dāng)右腳抬起時,左腳所受支持力與重力不能成為平衡力,無法保持靜止不動。
44.(2021·四川成都市)成都地鐵運營長度已突破500公里,線網(wǎng)規(guī)模躍升至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第四城”。乘客候車時,放在水平站臺上的行李箱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是一對______力。乘客上車后應(yīng)站穩(wěn),抓好扶手,是為了防止列車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乘客由于具有______而跌倒。
【答案】平衡;慣性。
【解析】[1]放在水平站臺上的行李箱受到的支持力與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同一直線上,屬于平衡力。
[2]乘客上車后,地鐵突然啟動,乘客由于具有慣性,向后運動,容易摔倒,所以站穩(wěn),抓好扶手,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45.(2020·河南)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求駕駛員和乘客必須使用安全帶,如圖 2 所示。汽車勻速行駛時,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對于汽車是 的。如果不系安全帶,汽車一旦發(fā)生碰撞 突然停止運動,乘客由于 繼續(xù)向前運動,就會與車身發(fā)生碰撞,對人身造成傷 害。行駛的汽車受到碰撞停止運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答案】靜止 、慣性、運動狀態(tài)
【解析】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一是使物體發(fā)生形變,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三、實驗題
46.(2021·江蘇蘇州市)在探究“阻力時物體運動的影響”時,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車.
(1)實驗時要固定斜面,并將小車從斜面上______(同一/不同)位置由靜止釋放;
(2)從實驗現(xiàn)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則運動的小車將在水平面上______;
(3)如圖,若實驗中小車僅在木板上滑行時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實驗以獲取可靠的證據(jù)?答:______(需要/不需要)
(4)在本實驗中,“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反映的是______。
A.小車在水平面上所受阻力大小
B.阻力對小車運動的影響情況
C.A、B選項均正確
【答案】同一;勻速直線運動;不需要;B。
【解析】(1)[1]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小車達(dá)到水平面時的速度應(yīng)相同,應(yīng)將小車從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
(2)[2]由實驗現(xiàn)象,阻力越小的軌道滑得越遠(yuǎn),若水平面絕對光滑,即沒有阻力,小車將作勻速直線運動。
(3)[3]若公在木板上滑出右端,不需要重做本實驗,因為已經(jīng)得知在木板上滑行距離大于棉布和毛巾。
(4)[4]本實驗是探究阻力時物體運動的影響,小車在水平面時速度相同,滑行越遠(yuǎn),說明阻力影響越小,滑行越近,說明阻力影響越大,因此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反映阻力的影響情況。
47.(2021·湖南衡陽市)小華同學(xué)用下面的裝置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具體操作如下:
(1)如圖甲所示,用直徑略小于滑輪孔徑的鐵釘把三個滑輪、、分別釘在木板上,木板豎直掛起待用,用大號縫衣針把細(xì)線沿輕質(zhì)塑料塊的中心軸線穿過,并在緊靠塑料塊的兩側(cè)各打一線結(jié),使塑料塊與細(xì)線固定在一起,且塑料塊不與木板接觸。將塑料塊由靜止開始運動,實驗表明,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不相等,則這兩個力不平衡。
(2)按住塑料塊,把跨過輪的細(xì)線移到輪上,在兩線端掛上相同質(zhì)量的鉤碼,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轉(zhuǎn)動,如圖乙所示。按住塑料塊,把跨過輪的細(xì)線移到輪上,把塑料塊轉(zhuǎn)過,松手后塑料塊由靜止開始轉(zhuǎn)動,如圖丙所示。由此表明,作用在同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僅僅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___________,這兩個力不平衡。
(3)在探究同一問題時,另一同學(xué)將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設(shè)計了如圖丁所示的實驗,同學(xué)們認(rèn)為小華的實驗優(yōu)于此實驗,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塑料塊容易扭轉(zhuǎn)
B.塑料塊是比較容易獲取的材料
C.減少了摩擦力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答案】大??;不在同一直線上;C。
【解析】(1)[1]由圖甲知道,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等于鉤碼的重力,方向相反,由于大小不相等,物體不能處于平衡態(tài),所以,這兩個力不平衡。
(2)[2]由圖乙、丙知道,兩個大小相等,方向成某一角度或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力作用下,物體不能處于平衡態(tài),即這兩個力不是平衡力。
(3)[3]兩圖相比知道,甲圖可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故選C。
五、簡答題
48.(2021·河南中考真題)如圖小明對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施加推力,箱子運動起來;撤去推力,箱子停了下來。請你從上述情景中提出一個物理問題,要求運用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進行解釋,不要與示例重復(fù)。
(示例)問題:箱子為什么靜止在水平地面上?
解釋:箱子受到重力與支持力,二力平衡,箱子保持靜止?fàn)顟B(tài)。
問題:______?
解釋:______。
【答案】撤去外力,箱子為什么停下來?是因為箱子受到了摩擦力,阻礙物體的運動。
【解析】[1]可以提出的問題為撤去外力,箱子為什么停下來?
[2]因為撤去推力后,箱子受到了摩擦力,阻礙物體的運動,摩擦力改變了箱子的運動狀態(tài)。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20《電與磁》真題強化訓(xùn)練(解析版),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7 力 真題強化訓(xùn)練(解析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簡答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第十單元 運動和力【真題訓(xùn)練】(原卷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簡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