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 單元整合我的答案:溫度達到著火點增大氧氣的濃度CH4CO2H2O===H2CO3CO2Ca(OH)2===CaCO3H2OCaCO32HCl===CaCl2H2OCO2易錯點 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質把握不準典例: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常用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你能圈出下列答案的錯誤之處并進行修改嗎? (1)寫出標號的儀器名稱長勁漏斗(2)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CO2的原料為石灰石和稀硫酸(填物質名稱)。若將裝置A改為裝置B,其優(yōu)點是控制反應速率。若用裝置C收集CO2,氣體應從b(“a”“b”)端通入。(3)FeS固體和稀硫酸之間可發(fā)生反應,該反應常用于實驗室制取H2S同時生成硫酸亞鐵。H2S氣體有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為氫硫酸。寫出制取H2S氣體的化學方程式FeS3H2SO4===Fe2(SO4)33H2S↑。某同學用D、EF裝置組合收集H2S。E裝置的作用是防倒吸,則虛線框內最合適的裝置是(,請從下圖中選擇)。1.儀器名稱書寫錯誤長頸漏斗、分液漏斗要辨識清楚,書寫要準確。2.裝置的選擇與評價分液漏斗能控制反應速率,帶隔板的裝置可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利用多功能瓶使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密度大的氣體從長端進入。防倒吸裝置應避免NaOH溶液進入,導氣管應與NaOH溶液脫離接觸。解析:(1)標號的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2)實驗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備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因為稀硫酸和碳酸鈣反應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會附著在石灰石上,阻止反應的進行;若將裝置A改為裝置B,裝置B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應從裝置Ca端通入;(3)①FeS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硫化氫,化學方程式為FeSH2SO4===FeSO4H2S↑;防止倒吸,導氣管應與NaOH溶液脫離,所以應選乙裝置。答案:(1)“長勁改為分液(2)“稀硫酸改為稀鹽酸 速率改為的發(fā)生和停止 “b”改為“a”(3)①“3H2SO4改為“H2SO4;“Fe2(SO4)3改為“FeSO4“3H2S”改為“H2S” ②“改為考點一 燃燒與滅火典例1:(2021·濱州中考)下列關于燃燒與滅火的說法正確的是(B)A.只要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可燃物就能燃燒B.工廠鍋爐用煤加工成粉末狀,可使煤燃燒更劇烈、更充分C.室內起火,應該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D.水能滅火,主要是因為水蒸發(fā)吸熱,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解析:A.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是與氧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故不正確;B.將煤粉碎后能夠增大煤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再燃燒能夠使其燃燒更充分,故正確;C.室內起火時,不能立即打開門窗,否則空氣流通,使氧氣更充足,火勢更旺,會導致火勢迅速蔓延,不利于滅火,故不正確;D.用水滅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溫度降低到其著火點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故不正確。1(2022·濰坊期中)古語道:人要實,火要虛。意思是說:做人必須腳踏實地,事業(yè)才能有成;燃燒固體燃料需要架空,燃燒才能更旺。火要虛蘊含的化學原理是(D)A.燃燒需要可燃物B.提高空氣中氧氣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著火點D.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解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燒的條件:一是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二是增大氧氣的濃度。火要虛是在燃料中間留一些空氣,以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即增大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面積。2(2021·常德中考改編)目前,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它是不可再生能源。回答下列問題:(1)在石油、煤、天然氣中,比較清潔的燃料是__天然氣__。(2)煤燃燒時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這些氣體或氣體在空氣中發(fā)生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會形成__酸雨__(3)化石燃料的燃燒還會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CO2,導致溫室效應增強。但CO2用途相當廣泛。如圖是工業(yè)上利用CO2作原料生產尿素的微觀結構示意圖: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CO22NH3CO(NH2)2H2O__。(4)為緩解化石燃料面臨耗盡的問題,人們正在利用和開發(fā)許多其他能源。埋于海底將來可能會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可燃冰__。解析:(1)煤和石油在燃燒過程中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外,還會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空氣污染物,而天然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較清潔的燃料;(2)煤燃燒時排放出的SO2、NO2等污染物,會形成酸雨;(3)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H3CO(NH2)2H2O;(4)埋于海底將來可能會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燃燒與滅火的原理1.燃燒所需的三個條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著火點。三個條件缺一不可。2.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的三個條件之一就能達到滅火的目的。滅火原理包括清除或隔離可燃物、隔絕氧氣、降溫到該物質的著火點以下。滿足上述三個條件之一,就能達到滅火的目的。3.燃料充分燃燒的條件燃燒時要有足夠的空氣(或氧氣);燃料和空氣(或氧氣)要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考點二 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典例2:(2021·百色中考)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a的名稱為__集氣瓶__。(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2H2O2 2H2OO2__。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B__(填字母序號,下同)。(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A__,收集較為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E__,檢驗該氣體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是__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燃著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__。解析:(1)儀器a的名稱為集氣瓶。(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O2;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收集較為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選用的收集裝置是E,檢驗該氣體是否收集滿的操作是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燃著的木條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熟悉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藥品選擇:氣流持續(xù)、氣體純凈,反應條件不苛刻,裝置簡便易行。2.發(fā)生裝置選擇:根據反應物狀態(tài)與反應條件,一般有固體藥品加熱、固體和液體藥品不加熱兩種裝置。3.收集裝置選擇:根據所要制取氣體的化學性質(與水、空氣中的成分是否反應,是否有污染)及物理性質(溶解性及與空氣的密度大小比較)。1(2021·自貢中考)實驗室制取氣體時,下列因素不需要考慮的是(D)A.藥品容易獲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氣體B.反應條件易于控制,反應速率適中C.操作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節(jié)能環(huán)保D.所要制取氣體的顏色和氣味解析:A、實驗室制取氣體時,應該選擇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氣體且容易獲得的藥品;B、如果反應條件不容易控制,就可能造成反應速率太快或太慢;為了便于操作,反應速率要適中;C.實驗室制取氣體,操作應該簡便易行,安全可靠,節(jié)能環(huán)保;D.實驗室制取氣體時,需要考慮采用什么原理,選擇什么藥品,選擇什么實驗裝置,不需要考慮所要制取氣體的顏色和氣味。2(2021·遵義中考)實驗室制備CO2并探究其性質。(1)制取CO2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B__(填字母序號)。(2)C裝置收集CO2,驗滿的方法是__將燃著的木條放在a端,木條熄滅則集滿__。(3)D裝置中,m、n處分別放有濕潤、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證明CO2能與水反應的現象是_m處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n處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不變色_;通過E裝置產生的現象可證明CO2具有_密度比空氣大,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_的性質。(4)“低碳生活,人人有責,提出一條合理的低碳出行建議__少開私家車(其他合理答案也可)__解析:(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發(fā)生裝置是固液常溫型,故選B;(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收集時,應從b端通入,驗滿的方法是在a端導管口處放燃著的小木條,木條熄滅則集滿;(3)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觀察到E裝置中蠟燭自下而上依次熄滅;(4)低碳就是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少開私家車,綠色出行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化學魯教版九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單元綜合與測試

版本: 魯教版

年級: 九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