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學(xué)年重慶市巴渝學(xué)校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36分)
1.(3分)下列有關(guān)生活中的物理量大小最接近實際的是( ?。?br />
A.某中學(xué)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
B.拿起二顆葡萄的力約為10N
C.教室里課桌的高度是1.2m
D.某中學(xué)生跑完100m短跑僅用了8s
2.(3分)下列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禁止鳴笛”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B.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不能傳播聲音
C.“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D.“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diào)高
3.(3分)在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中,屬于光的反射的是( ?。?br />
A.燈光下的影子 B.勺子中的像
C.看起來水沒那么深 D.放大鏡形成的像
4.(3分)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向東快速行駛,一個人在該公路的人行道上向東散步,如果以人為參照物,則汽車( ?。?br />
A.向西運動 B.向東運動 C.靜止不動 D.無法確定
5.(3分)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br />
A.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
B.以地面為參照物,物體在中間2s內(nèi)靜止
C.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
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m/s
6.(3分)下面關(guān)于一些光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當我們看到物體成的虛像時,沒有光射入我們的眼睛
C.從岸上斜看水中的物體,看到物體的位置比實際位置淺
D.當人站在平面鏡前逐漸靠近鏡面時,人在鏡中的像要變大
7.(3分)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br />
A. 旱冰鞋上的滑輪 B. 運動鞋底上的花紋
C. 浴室腳墊上的顆粒 D. 雪天輪胎上繞的鏈條
8.(3分)如圖甲是來自遠處的光線經(jīng)某人眼球折光系統(tǒng)的光路。下列關(guān)于該人遠、近視眼的判斷及矯正所需配戴的眼鏡鏡片的選擇正確的是( ?。?br />
A.近視眼;乙 B.遠視眼;乙 C.近視眼;丙 D.遠視眼;丙
9.(3分)下列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力大小相同,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B.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重力,重心一定在物體上
C.只有直接接觸的物體才可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D.受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
10.(3分)2018年11月,U21(21歲以下)團際青年足球錦標賽在重慶萬州成功舉行。足球運動員在比賽中,有關(guān)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球員一腳任意球,球飛出去了,在空中的球受到了重力和腳對球的推力
B.發(fā)點球時,球員用力踢球使球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C.球離開球員后在草坪上滾動時沒有力作用在足球上
D.進球時球打到球網(wǎng),使球網(wǎng)形狀發(fā)生了變化,球網(wǎng)所受到力的施力物體是人
11.(3分)泡沫鋼是含有豐富氣孔的鋼材料,可作為防彈服的內(nèi)芯??紫抖仁侵概菽撝兴袣饪椎捏w積與泡沫鋼總體積之比。已知鋼的密度為7.9g/cm3,一塊質(zhì)量為790g,體積為1000cm3的泡沫鋼,孔隙度是( ?。?br />
A.90% B.10% C.99% D.1%
12.(3分)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為26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實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該凸透鏡的焦距大于13cm
B.若保持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動,隨著實驗時間的推移,蠟燭在光屏上的像將向下移動
C.把透鏡的一半用紙擋住,在光屏上的像將不完整
D.若保持圖中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移動凸透鏡,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燭焰像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3.(2分)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 和作用點;用力推門時,越靠近門軸越費力,由此可見力的 會影響到力的作用效果。
14.(3分)如圖所示,物體A長為 cm。如果要減少測量誤差,可以采用 的方法。如果選用現(xiàn)代最精密的儀器 ?。ㄟx填:可以、不可以)消除誤差。
15.(2分)劃船時,槳往后劃,船就會向前運動,這是因為力的作用是 的。以船為參照物,岸上的樹木是 的。
16.(2分)教室內(nèi)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 產(chǎn)生的,并通過 傳播到學(xué)生的耳朵。
17.(2分)如圖所示,建筑工地上師傅拿起半塊磚頭拴在細繩的一端掛在墻角邊來檢查墻砌得是否符合要求,磚工師傅實際上是因陋就簡制成了一個 ??;這個儀器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終是 。
18.(2分)體育課上,同學(xué)們在認真練習(xí)投擲實心球,實心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受到 的作用,該力的施力物體是 。(不計空氣阻力)
19.(3分)一束平行光與鏡面成30°角射到平面鏡上,如圖所示,反射角大小是 ,若將鏡面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過10°,則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是 ,人迎著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卻看不到反射光,這是由于發(fā)生了 反射(選填“鏡面”或“漫”)。
20.(2分)在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實驗時,當物體在距離凸透鏡16cm的地方,在凸透鏡的另一側(c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個倒立、 ?。ㄟx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是 ?。ㄟx填“照相機”、“放大鏡”或“投影儀”)。
21.(2分)如圖甲所示,某“冰塊”內(nèi)有一空心小鐵球,冰和鐵球的總質(zhì)量是248g、總體積160cm3,將它們放在盛有水的薄壁圓柱形容器中沉底。當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1cm,如圖乙所示,已知容器的底面積為10cm2,冰的密度為0.9g/cm3,鐵的密度為7.9g/cm3,則“冰塊”中冰的質(zhì)量是 g,小鐵球空心部分的體積是
cm3(不計水的蒸發(fā))。
三、實驗探究與作圖題(22題2分,23題7分,24題6分,25題8分,共23分)
22.(1分)如圖所示,重3N的小球從斜面上滾下,請在圖中畫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3.(1分)請在圖中完成過焦點F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的光路圖。
24.(7分)小希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1)在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平直的刻度尺,刻度尺與玻璃板 放置;取兩支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蠟燭 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的刻度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2)實驗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觀察到B蠟燭,從而確定像的 ,也方便比較像和物的 關(guān)系。
(3)實驗中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復(fù)進行實驗的目的是下面選項中的 。
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B.避免偶然因素,尋找普遍規(guī)律
(4)實驗時透過玻璃板看到的“蠟燭B”是經(jīng)玻璃板 (選填“反射”或“折射”)成的虛像。
(5)如果實驗中采用厚玻璃板,觀測到蠟燭A通過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兩個清晰的像。若兩個像之間的距離為0.92cm,則玻璃板的厚度為 cm。
25.(6分)小明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過程如圖所示。所用器材:甲、乙、丙中使用的均為同一木塊,但乙中的木塊上方放有一個鉤碼。
(1)實驗中應(yīng)使木塊在彈簧測力計拉力的作用下做 運動,因為這樣可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表示 的大小。
(2)比較甲、乙兩圖能得出結(jié)論: ;比較 兩圖能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選填“甲”、“乙”或“丙”)
(3)同組的小麗還想繼續(xù)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于是將長方體木塊沿豎直方向鋸掉一半,測得半塊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也變?yōu)樵瓉淼囊话?。她由此得出: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積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認為她的結(jié)論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其原因是 。
26.(8分)小君同學(xué)周末去江邊游玩時,撿到了一塊漂亮的小石子和一塊體積較大的金屬塊,他回校后對兩塊未知物體進行了密度的測量: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diào)節(jié)天平時應(yīng)先將游碼 ,然后才能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調(diào)節(jié)前,若指針偏轉(zhuǎn)如圖1甲所示,為使天平平衡,小君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 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
(2)將小石塊放在 盤,然后添加砝碼并移動游碼,當天平再次平衡時,盤中的砝碼和游碼位置如圖1乙所示,則小石塊的質(zhì)量是 g。
(3)用細線系住小石塊并輕輕放入裝有適量水的量筒中,讀出示數(shù)如圖1丙所示;再將小石塊用細線拉出,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如圖1丁所示,則小石塊的體積為 cm3,小石塊的密度為 kg/m3。所測出的小石塊密度會 ?。ㄟx填“偏大”或“偏小”)。
(4)由于金屬塊體積太大,無法利用量筒測量體積,小君只利用了天平按如圖2所示的方法測量出了金屬塊的密度,請你利用圖中所測量的物理量寫出該金屬塊密度的表達式:ρ金= ?。ㄋ拿芏扔忙阉硎荆?。
四、論述計算題(26題6分,27題9分,28題6分,共21分,解答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步驟和公式,只寫出最后結(jié)果的不能給分。)
27.(6分)校車安全,重中之重!如圖是現(xiàn)行版校車,采用了多方位的安全設(shè)計,切實保護學(xué)生安全。該校車用15min將學(xué)生送到距離發(fā)車點10km的學(xué)校,已知校車的質(zhì)量為5000kg,當校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直線行駛,校車所受阻力是車重力的0.1倍。求:
(1)校車的平均速度;
(2)校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
28.(9分)小薇從超市買了一瓶容積為1.8L的純凈水,(假設(shè)水完全裝滿,瓶子的質(zhì)量不計)試問:
(1)這瓶水的質(zhì)量為多少?
(2)小薇把這瓶水放進了冰箱冷凍室,若水全部結(jié)冰,則結(jié)冰后的體積為多少?(ρ冰=0.9×103kg/m3)
(3)結(jié)冰后為了使瓶子不被脹破,瓶子中至少需要倒出多少L水(不考慮瓶子容積變化)。
29.(6分)飛機的某一零件由甲材料制成,其質(zhì)量與體積變化關(guān)系的圖像如圖所示。
(1)甲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如用密度為2×103kg/m3的乙材料替換甲材料來制成同樣的零件,替換后零件的質(zhì)量將減少14kg,則原甲材料零件的質(zhì)量是多少?
2021-2022學(xué)年重慶市巴渝學(xué)校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36分)
1.【解答】解:A、中學(xué)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符合實際,故A正確;
B、拿起二顆葡萄的力約為0.1N,故B錯誤;
C、教室里課桌的高度約是0.8m,故C錯誤;
D、中學(xué)生跑完100m短跑約用15s,故D錯誤。
故選:A。
2.【解答】解:A、學(xué)校附近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錯誤;
B、聲音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一般的聲音在固體中最快、液體中次之,氣體中最慢,真空不能傳聲,故B正確;
C、每個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jù)音色來判斷不同的發(fā)聲體,故C錯誤;
D、不敢高聲語,其中“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故D錯誤。
故選:B。
3.【解答】解:A、燈光下的影子是因為光的直線傳播,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B、光亮勺子中形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此選項符合題意;
C、水看起來很淺,是由于光線通過水、空氣進入人的眼睛時,光線的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而形成的現(xiàn)象,故屬于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D、用放大鏡觀看地圖是利用了凸透鏡可以成放大的、正立的虛像的原理,屬于光的折射。故本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解答】解:行人與汽車都在向東行駛,并且車速大于人的速度,所以如果以人為參照物,則汽車向東運動。
故選:B。
5.【解答】解:A、由s﹣t圖象可知,當t=6s時,路程s=15m,即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故A選項正確;
B、由s﹣t圖象可知,在2~4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其速度為0,則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靜止,故B選項正確;
C、物體在前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5m,后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m﹣5m=10m,即在相等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不相等,根據(jù)v=可知,則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不相等,故C選項不正確;
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v===2.5m/s,故D選項正確。
故選:C。
6.【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錯誤;
B.看到物體成的虛像時,有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如果沒有光射入我們的眼睛,將看不到物體,故B錯誤;
C.斜看水中的物體,由于光的折射看到物體的位置比實際位置淺,故C正確;
D.物體在平面鏡成像大小跟物體的大小有關(guān),跟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沒有關(guān)系,人靠近平面鏡時,人的大小不變,平面鏡中成像大小也不變,故D錯誤。
故選:C。
7.【解答】解:A、旱冰鞋上的滑輪,用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摩擦力。符合題意。
B、運動鞋底上有較深的花紋,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題意。
C、浴室腳墊上的顆粒,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題意。
D、在冰雪路面上行車,需加裝防滑鏈,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題意。
故選:A。
8.【解答】解:由圖可知,物體成像在了視網(wǎng)膜的前面,這是近視眼的特征;
近視眼是眼睛的晶狀體會聚能力變強,像呈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如果要讓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需要將光線發(fā)散些;
凹透鏡對關(guān)線有發(fā)散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凹透鏡進行糾正;
故選:C。
9.【解答】解:A、兩個力大小相同,產(chǎn)生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還與方向、作用點有關(guān),故A錯誤;
B、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重力,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故B錯誤;
C、在發(fā)生力的作用時,兩個物體不一定接觸(如:磁鐵吸引鐵釘),故C錯誤;
D、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受到力的同時,也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施力物體,故D正確。
故選:D。
10.【解答】解:
A、足球在空中運動時,不再受到腳對球的推力,如果不計空氣阻力,足球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A錯誤;
B、發(fā)點球時,球員用力踢球使球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B正確;
C、球離開球員后在草坪上滾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故C錯誤;
D、進球時,球與網(wǎng)接觸,使球網(wǎng)發(fā)生了形變,該過程中,足球?qū)η蚓W(wǎng)有力,所以球網(wǎng)所受到力的施力物體是足球,故D錯誤。
故選:B。
11.【解答】解:
由ρ=得,泡沫鋼中鋼的體積:
V鋼===100cm3,
泡沫鋼中所有氣孔的體積:
V孔=V﹣V鋼=1000cm3﹣100cm3=900cm3,
由題意可得,孔隙度為:
=×100%=90%。
故選:A。
12.【解答】解:
A、當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的距離為26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實像,則u=26cm>2f,解得f<13cm,故A錯誤;
B、若保持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位置不動,隨著時間的推移,蠟燭變短,根據(jù)經(jīng)過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可知,蠟燭在光屏上的像將向上移動,故B錯誤;
C、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下半部,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完整像,像的大小不發(fā)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故C錯誤;
D、像距小于物距,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移動凸透鏡,像距大于物距時,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D正確。
故選:D。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3.【解答】解: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用力推門時,越靠近門軸越費力,由此可見力的作用點會影響到力的作用效果。
故答案為:方向;作用點。
14.【解答】解:(1)由圖知:刻度尺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1個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
物體左端與6.00cm對齊,右端在7.30cm對齊,所以物體A的長度為L=7.30cm﹣6.00cm=1.30cm;
(2)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由于估測而產(chǎn)生的誤差;選用刻度尺的精密越高,測量結(jié)果越精確,但不能消除誤差。
故答案為:1.30;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不可以。
15.【解答】解:
當船槳向后劃水時,船槳給水一個向后的力;船向前運動說明船也受到了水對它向前的力,這個是船前進的動力,由此體現(xiàn)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以船為參照物,岸上的樹木與船之間的距離是變化的,所以岸上的樹木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相互;運動。
16.【解答】解: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并通過空氣傳播到學(xué)生的耳朵;
故答案為:振動,空氣。
17.【解答】解:磚工師傅實際上是因陋就簡制成了一個鉛垂線;這個儀器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終是豎直向下。
故答案為:鉛垂線;豎直向下。
18.【解答】解:實心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實心球受到重力的作用,該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故答案為:重力;地球。
19.【解答】解:一束光與鏡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鏡上,則入射角為90°﹣30°=60°,則其反射角也是60°,
為了避免晃眼將平面鏡逆時針轉(zhuǎn)過10°,此時的入射角是60°﹣10°=50°,則此時的反射角也是50°,所以此時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是50°+50°=100°;
光線射向平面鏡,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平行射出,正好反射到人眼睛上,覺得很刺眼,這種反射是鏡面反射。
故答案為:60°;100°;鏡面。
20.【解答】解:在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實驗時,當物體在距離凸透鏡16cm的地方,此時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其應(yīng)用是投影儀。
故答案為:放大;投影儀。
21.【解答】解:
設(shè)整個冰塊的體積為V,其中冰的體積為V1,鐵球的體積為V2;冰和鐵球的總質(zhì)量為m,其中冰的質(zhì)量為m1,鐵球的質(zhì)量為m2。
(1)冰全部熔化成水后,體積減小了△V=S△h=10cm2×1cm=10cm3,
冰熔化為水時,質(zhì)量保持不變,
冰的體積減去熔化成水后的體積,就是水面下降的體積,由ρ=得:
V1﹣=10cm3,
則:V1﹣V1=10cm3,
解得V1=100cm3。
則冰的質(zhì)量為:
m1=ρ冰V1=0.9g/cm3×100cm3=90g。
(2)鐵球的質(zhì)量:m2=m﹣m1=248g﹣90g=158g。
鐵球的體積:V2=V﹣V1=160cm3﹣100cm3=60cm3,
由ρ=得,鐵球中鐵的體積:
V鐵===20cm3;
小鐵球空心部分的體積:
V空=V2﹣V鐵=60cm3﹣20cm3=40cm3。
故答案為:90;40。
三、實驗探究與作圖題(22題2分,23題7分,24題6分,25題8分,共23分)
22.【解答】解:過球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符號G表示,并標明大小G=3N.如圖所示:
23.【解答】解:
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如圖所示:
24.【解答】解:
(1)為了使像與物體在同一桌面上,應(yīng)將透明玻璃板豎直架在刻度尺上;為了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guān)系,應(yīng)選擇兩段相同的蠟燭;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過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在物體一側(cè),既能看到蠟燭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蠟燭A的蠟燭B,當蠟燭A的像和蠟燭B重合時,便于確定像的位置,從而便于比較物像大小;
(3)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應(yīng)采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研究像與物體到鏡面距離的普遍規(guī)律,避免實驗現(xiàn)象的偶然性,故B正確;
(4)光線通過透明玻璃板是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會發(fā)生折射,所以透過玻璃板看到蠟燭B,實際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
(5)根據(jù)物像到反射面的距離相等,平面鏡的前后兩面所成的像之間的距離為平面鏡厚度的2倍,即平面鏡的厚度是×0.92cm=0.46cm。
故答案為:(1)垂直;相同;(2)位置;大??;(3)B;(4)折射;(5)0.46。
25.【解答】解:(1)摩擦力在接觸面上無法直接測量,依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當木塊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摩擦力的大小與測力計示數(shù)的大小相等;
(2)比較甲、乙兩圖可知兩次實驗的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但壓力的大小不同,結(jié)果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所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guān);
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控制壓力大小相同,只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故選甲、丙;
(3)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面積的關(guān)系,應(yīng)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物體間的壓力相同而接觸面的面積不同,由題意可知,實驗過程中沒有控制壓力相等,因此實驗結(jié)論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摩擦力;(2)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甲、丙;(3)錯誤;沒有控制壓力相同。
26.【解答】解:(1)調(diào)節(jié)天平時,天平應(yīng)置于水平桌面上,先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指針靜止時右偏,為使天平平衡,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
(2)將小石塊放在左盤;
由圖1乙可知,石塊的質(zhì)量:m=20g+3.4g=23.4g;
(3)由圖丙所示量筒可知,石塊的體積:V=40mL﹣30mL=10mL=10cm3,
石塊的密度:;
由圖1丙可知,實驗中先測水和石塊的總體積,再測水的體積;當將石塊輕輕拉出時,會帶出一部分水,導(dǎo)致測得石塊的體積偏大,由可知,所測石塊的密度應(yīng)比其真實值偏??;
(4)金屬塊排開水的質(zhì)量:m排出=m1+m2﹣m3;
金屬塊的體積:;
金屬塊的密度:。
故答案為:(1)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左;(2)左;23.4;(3)10;2.34×103;偏??;(4)。
四、論述計算題(26題6分,27題9分,28題6分,共21分,解答應(yīng)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步驟和公式,只寫出最后結(jié)果的不能給分。)
27.【解答】解:(1)校車的平均速度:
v===40km/h;
(2)因為校車勻速直線行駛,處于平衡狀態(tài),
所以校車受到的牽引力:
F=f=0.1G=0.1mg=0.1×5000kg×10N/kg=5000N。
答:(1)校車的平均速度為40km/h;
(2)校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為5000N。
28.【解答】解:(1)已知水的體積V水=1.8L=1800mL=1800c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由ρ=可知水的質(zhì)量:m水=ρ水V水=1g/cm3×1800cm3=1800g;
(2)水結(jié)冰后質(zhì)量不變,則冰的質(zhì)量m冰=m水=1800g,ρ冰=0.9×103kg/m3=ρ冰=0.9g/cm3,
由ρ=可知冰的體積為:V冰===2000cm3;
(3)由ρ=可知瓶子裝冰的體積:
m冰=ρ冰V=0.9g/cm3×1800cm3=1620g,
而冰化水、質(zhì)量不變,
這些冰化成水的質(zhì)量:m′=m冰=1620g,
應(yīng)倒出水的質(zhì)量:m倒=m﹣m′=1800g﹣1620g=180g,
所以瓶子中至少需要倒出水的體積V倒===180cm3=180mL=0.18L。
答:(1)這瓶水的質(zhì)量為1800g;
(2)結(jié)冰后的體積為2000cm3;
(3)結(jié)冰后為了使瓶子不被脹破,瓶子中至少需要倒出0.18L水。
29.【解答】解:(1)由圖像可知,體積為1cm3的甲材料的質(zhì)量為2.7g,
甲材料的密度ρ甲===2.7g/cm3=2.7×103kg/m3;
(2)設(shè)這個零件的體積為V,由ρ=知,
甲材料零件的質(zhì)量m甲=ρ甲V=2.7×103kg/m3?V,
乙材料零件的質(zhì)量m乙=ρ乙V=2×103kg/m3?V,
因為m甲﹣m乙=14kg,即2.7×103kg/m3?V﹣2×103kg/m3?V=14kg,
解得:V=2×10﹣2m3,
所以甲材料零件的質(zhì)量m甲=2.7×103kg/m3?V=2.7×103kg/m3×2×10﹣2m3=54kg。
答:(1)甲材料的密度是2.7×103kg/m3;
(2)原甲材料零件的質(zhì)量是54kg。
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fù)制發(fā)布日期:2022/12/22 9:19:14;用戶:黃紹豪;郵箱:15778348456;學(xué)號:22306196
這是一份重慶市北碚區(qū)西南大學(xué)附屬中學(xué)校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共8頁。
這是一份重慶市巴渝學(xué)校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共3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論述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重慶市第八中學(xué)校2023-2024學(xué)年八年級上學(xué)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文件包含湖南師大附中數(shù)學(xué)附中3次pdf、湖南師大附中數(shù)學(xué)答案附中3次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試卷共14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