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①在古代中國,政治與經濟密不可分,“經濟”一詞本意就是經世濟民。中國古代民本經濟觀著眼于安邦定國,以“民生”為核心,以富民、養(yǎng)民為基礎。《尚書·五子之歌》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就是對民本經濟觀的經典記載和闡述。
②“富民”是中國古代民本經濟觀的重要內容。在中國經濟思想史中,幾乎各流派的學說對其都有體現(xiàn)。儒家學派開創(chuàng)者孔子就提出養(yǎng)民、富民、教民之說,富民就是要輕徭薄賦、藏富于民。因此,他力勸魯哀公不要與民爭利,提出“省力役,薄賦斂,則民富矣”“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等重要思想。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富民思想,提出讓老百姓治“恒產”。從今天的視角來看,治“恒產”就是強調富民要有產權制度保障。道家學派也高度重視富民,反對擾民爭利。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以百姓心為心”“我無事而民自富”,強調體恤百姓,與民休養(yǎng)生息。這些論述,體現(xiàn)了古代民本經濟觀的基本理念,即要以民為本,讓百姓過上富足生活,只有這樣,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③“養(yǎng)民”是中國古代民本經濟觀的又一個重要理念,這一理念在抵御自然災害、抗災救荒等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在古代中國,水、旱、風霧雹霜、厲(瘟疫)、蟲被稱為“五害”。幫助老百姓抵御“五害”,使老百姓過上太平日子,是官府的重要職責?!豆茏印诽岢觯骸肮噬茷閲?,必先除其五害。”古代中國歷來重視抵御各種災害和備荒賑濟,形成了獨特的荒政制度。常平倉就是官府為儲糧備荒、平穩(wěn)糧價而設的糧倉。這些糧倉在豐年購糧儲存,避免谷賤傷農;在災年則賣出儲糧,以穩(wěn)定糧價、救荒賑災。這種緩沖儲備機制對后世影響深遠。此外,“以工代賑”的救荒策略也是古代民本經濟觀中“養(yǎng)民”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即發(fā)生災害時,官府通過實施重大工程來促進就業(yè),實現(xiàn)經濟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
④民本經濟觀還有具體的理想藍圖?!抖Y記》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理想,描繪了“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的大同藍圖。孟子一生推崇仁政,詳細描繪了施仁政的美好愿景:“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古人的這些論述,體現(xiàn)了民本經濟觀“富民”“養(yǎng)民” 的理想藍圖。其中,《禮記》中描繪的“小康”社會成為歷代中國人孜孜以求的夢想,對后世產生了深刻影響。
(葉坦、王昉《對中國古代民本經濟觀的傳承與超越》,原載《 人民日報 》)
(1) 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經濟”一詞古今含義不同,古代的民本經濟觀與政治密不可分,著眼于安邦定國。
B.雖然“富民”之說由儒家學派的孔子開創(chuàng),但其實幾乎各流派的學說對其都有體現(xiàn)。
C.抵御災害和備荒賑濟是古代官府之職責,也是古代民本經濟觀之“養(yǎng)民”的具體體現(xiàn)。
D.發(fā)生災害時,采用“以工代賑”的救荒策略可促進就業(yè),這有利于經濟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列舉《尚書》中有關民本經濟觀的記載和闡述,是為了印證前文對中國古代民本經濟觀理念的歸納。
B.文章以對比論證的方式呈現(xiàn)了儒家、道家學派有關“富民”的論述,有助于讀者理解中國古代民本經濟觀。
C.文章第③段闡述“養(yǎng)民”的內容,是對第②段主要觀點的再次論證,這使得整篇文章的論證顯得更加嚴密。
D.文章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具體闡述了古代民本經濟觀的基本理念,結構完整,內容充實,頗具有啟發(fā)意義。
(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古代的民本經濟觀要求與民休養(yǎng)生息,反對擾民爭利,因此提倡“無為而治”的道家學派更加適合用來踐行這一經濟觀。
B.堅持民本經濟觀,要求執(zhí)政者以“民生”為核心,以富民、養(yǎng)民為基礎,與人民一起將實現(xiàn)“小康”社會作為最終執(zhí)政目標。
C.在古代,水、旱、風霧雹霜、厲、蟲皆可成為災害,這說明當時官府和百姓應對災害的能力不足,且災害發(fā)生的頻率比較高。
D.宋代,慈幼局、居養(yǎng)院等收養(yǎng)棄嬰孤兒和孤寡貧老人的官辦公共救濟福利機構大量涌現(xiàn),是古代民本經濟觀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
二. 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從遠古神農氏開始,中華先祖就開始種稻、黍、稷、麥、菽五谷為食,制耒耜勞作工具為耕,種麻紡線成布為衣,磨制器物為家什,完成了從山上狩獵、水中漁獵到定居生活的轉變,實現(xiàn)了從蒙昧到文明的過渡,開啟了農耕文明之先河,這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提供了深厚的滋養(yǎng)。
農耕文明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農耕文明集中升華了億萬民眾的實踐經驗,反映了中華民族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規(guī)律的認識和把握。農耕文明不僅包括農業(yè)生產技術,還包括相應的生產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思想觀念、生活禮俗、民族心理等文化形態(tài)。從中國特色的農事節(jié)氣,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態(tài)倫理;從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奪天工的農業(yè)景觀;從鄉(xiāng)土氣息的節(jié)慶活動,到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從父慈子孝的祖?zhèn)骷矣?,到誠信重禮的鄉(xiāng)風民俗,無一不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鮮明標簽和重要表現(xiàn)。
農耕文明不僅直接影響了農業(yè)生產,還間接影響并塑造了中華文化的個性和特質。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yè)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tǒng)、農政思想、鄉(xiāng)村管理制度等。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中華農耕文明與儒家文化及其他文化經過不斷碰撞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家國一體、天下為公、大同世界、和諧向善、誠信包容、尊尊親親等獨特的文化內涵。這些文化內涵早已滲透進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潤物細無聲般影響著中國人的生產生活。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薄芭d文盛禮樂,偃武息氓黎。”……品味著這些古老的歌謠,我們仿佛看到一幅綿延千年的農耕文明演變圖景。在城市文明、工業(yè)文明快速發(fā)展的當代,古老的農耕文明并沒有過時,反而愈發(fā)彰顯出獨到的價值和無窮的魅力。農耕文明不僅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新時代鄉(xiāng)村文化振興不可多得的資源寶庫。
因此,我們必須將其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下去。一方面,要善待歷史的饋贈,切實發(fā)掘好、保護好優(yōu)秀農耕文化遺產,積極培育鄉(xiāng)土文化人才,支持農村地區(qū)優(yōu)秀戲曲曲藝、少數(shù)民族,文化、民間文化等傳承發(fā)展:另一方面,要積極運用現(xiàn)代文明的價值理念去滋養(yǎng)農耕文明,推動農耕文明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不斷提高鄉(xiāng)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fā)鄉(xiāng)村文明新氣象。
(節(jié)選自《傳承千年余韻,凝聚文明之光——中華農耕文明發(fā)展歷程速覽》)
材料二:
人的清靜性格的形成,離不開農耕文明的熏陶。自然本質是清靜的,長期自然清靜環(huán)境的熏陶,必然有助于清靜性格的形成。而清靜對發(fā)展又具有重要意義。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農耕文明也有利于培育一個人的節(jié)儉性格。農業(yè)的產量較多地取決于自然的特點和規(guī)律,而大自然的供給總是有限量的,這對浪費必然是一種約束,會促使人在行為上更崇尚節(jié)儉。人性中質樸性格的形成,也離不開農耕文明的熏陶。大自然的樸實無華和厚重,必然更有利于養(yǎng)成人性的質樸厚道。農耕文明也有利于培育敬畏人格。大自然的神秘性和無私性,也為敬畏人格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基礎。
留住農耕人和培養(yǎng)農耕人,關鍵要在鄉(xiāng)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yè)匯聚的良性循環(huán)。為此,要把鄉(xiāng)村人才振興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一是要激活現(xiàn)有本地鄉(xiāng)土人才,充分發(fā)揮本地鄉(xiāng)土人才示范帶動作用: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鼓勵大學生到農村就業(yè),要把一些高學歷、懂技術、愛農業(yè)、在農村能留得住的人才吸引到農村來;三是要發(fā)揮好新鄉(xiāng)賢作用,激勵鄉(xiāng)村成功人士致富思源,回報桑梓,積極投身家鄉(xiāng)建設;四是要進一步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
鄉(xiāng)村文明是中華民族文明史的主體,村莊是這種文明的載體。新農村建設一定要走符合農村實際的路子,遵循鄉(xiāng)村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體現(xiàn)農村特點,重視鄉(xiāng)土味道,保留鄉(xiāng)村風貌,留得住青山綠水,也留住鄉(xiāng)愁。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完全可以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tài)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要進一步加大對古鎮(zhèn)、古村落、民族村寨、文物古跡、農業(yè)遺跡的保護力度。
鄉(xiāng)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對此,我們要把保護傳承和開發(fā)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把優(yōu)秀遺產和現(xiàn)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起來,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展現(xiàn)新魅力和新風采。
(節(jié)選自《鄉(xiāng)村全面振興,必須守住農耕文明之魂》)
(4)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中華農耕文明與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各類文化不斷碰撞,進而造就出精耕細作式農業(yè)生產方式,形成內涵豐富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B.新時代鄉(xiāng)村文化建設旨在重振農耕文明,既要傳承保護好優(yōu)秀農耕文化遺產,也要運用現(xiàn)代文明價值理念推動農耕文明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C.新農村建設要加大農耕人的培養(yǎng)和引進力度,在鄉(xiāng)村人才振興中,當務之急是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培養(yǎng)人們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D.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既要在村莊建設上能留住鄉(xiāng)愁,也要保護、開發(fā)、利用好鄉(xiāng)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活態(tài)的鄉(xiāng)土文化能夠傳承下去。
(5) 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與原始漁獵生活相比,農耕生產代表了更為先進的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一大進步。
B.現(xiàn)代社會所倡導推行的綠色、科學發(fā)展與農業(yè)文明孕育的內斂式生活方式如出一轍。
C.在高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農耕文明自然受到工業(yè)文明的沖擊。
D.兩則材料之中都涉及要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農耕文明,并賦予其新時代內涵的相關內容。
(6) 在快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社會,為什么還要守住農耕文明之魂?請結合材料簡要說明。
三. 文學類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牽風記(節(jié)選)
徐懷中
“野政文工團”派出一個小分隊,來九團慰問演出。思想內容沒得說,可是出來進去總是那么幾個熟悉面孔,太乏味了!臺下開始發(fā)難:“不看!不看!不看!”
最初只有少數(shù)人起哄,像是受到惡性傳染,到處尖聲刺耳地打起了口哨。
報幕人從大幕中縫處鉆出來,他每次出現(xiàn),觀眾都以為演出將會做出重新調整。臺下又狂呼亂喊起來:“出來一個坤角兒!出來一個坤角兒!”
宣傳隊隊長親自到大幕前講話,面目嚴肅到不可能更加嚴肅:“我可以負責地向你們聲明,我們這里沒有什么坤角兒,絕對沒有!”
“有!”“有!”臺下齊聲揭露。
小分隊里確實有兩位女演員,可是今晚排定的節(jié)目單里沒有女角,分派她們倆反串鬼子兵。
團長齊競接到報告,風風火火地趕來了。
有人認出了團長,彼此提醒:“一號!”“一號!”
前面幾排觀眾端端正正坐好了,遠處的人似乎覺察出有什么不對頭,也都不敢再出聲了。齊競這才開始隊前訓話:“丟人現(xiàn)眼!給八路軍丟人現(xiàn)眼!給‘虎團’全團將士丟人現(xiàn)眼!”
全場空氣像是凝結在一處,緊張極了,大家都聽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齊競轉身向當值的現(xiàn)場總指揮揮手說:“解散!各單位帶回!”
老鄉(xiāng)們嘆息說,可惜一臺好節(jié)目,就這樣吹燈拔蠟了。
“請等一下!請等一下!”傳來一個女孩子的呼喊聲。
“虎團”團長齊競遠遠看到,那個女孩子站在場地最后,一只手抱著長長的一個什么物件。她很有自信的樣子,臉上總掛著那么一絲天然的微笑。
女孩仰起臉,向高居于舞臺臺口的齊競提出交涉:“首長同志,你好!碰巧我?guī)е徘?,就由我為大家彈奏一支曲子可以嗎??br>一個花季少女懷抱古琴,突然出現(xiàn)在隊列前,齊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說明,她是從北平來的女學生,名叫汪可逾。路經此地,正好趕上“虎團”在開晚會。
齊競臉上頓時感覺熱辣辣的,這一下,讓淪陷區(qū)來的女學生看笑話了!應該欣然接受,還是婉言謝絕呢?他心想,作為現(xiàn)場的最高指揮員,決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對著如此天真爛漫的一種想法,劈頭一瓢冷水澆下來。
“歡迎歡迎!請到臺上來!請到臺上來!”齊競正式發(fā)出邀請。
汪可逾登上舞臺,她已經高興得迫不及待解開琴囊,取出了古琴。
“哎喲天哪!這不是一張宋代古琴嗎?”齊競隨口吟誦出了白居易《廢琴》詩句:“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澹無味,不稱今人情?!迸畬W生也來了興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詩做回應:“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br>老鄉(xiāng)們也都重新圍攏上來,等待恢復演出。自然是由齊競擔任了報幕員:“安靜!安靜!現(xiàn)在請小汪同學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
“好!”只見汪姑娘緩緩抬起右臂腕,纖纖素手彈出了一個散音--空弦音。她的這張宋琴共鳴極佳,洪亮一如銅鐘。
離開舞臺一段距離,便可以隱約聽到遠處接連不斷的炮聲。臺下觀眾早把戰(zhàn)火紛飛隆隆炮聲置諸腦后了,一支古琴曲營造出了超乎音響感受的一種空幻氛圍,清風明月,萬籟俱寂,令全場軍民泰然心悅,陶醉不已。
20世紀末,軍事科學院一個戰(zhàn)史編寫小組重訪太行山根據地??箲?zhàn)初期許多著名戰(zhàn)例,便發(fā)生在這一帶,日軍發(fā)起規(guī)??涨暗?942年“五一”大“掃蕩”,此地也正是遭受禍害的中心地區(qū)。當?shù)仄甙耸畾q以上的老人,全都作為親歷者接受了采訪。
讓來訪者大失所望,老人們對當年戰(zhàn)斗中許多生動感人的細節(jié)記憶很模糊,掏不出他們幾句話了。而尚未成年的一個北平女學生,以她尚不嫻熟的技藝彈奏了幾支古琴曲,老人們卻至今難以忘懷,連種種細節(jié)都能講得出來。那位汪姑娘怎樣席地而坐,怎樣將古琴架在雙腿上,又怎樣緩緩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彈撥出一個空弦音。
那天獨立第九旅舉辦的軍民同樂晚會,遠遠超出了娛樂的含義,令戰(zhàn)史編寫組各位將校難以置信。
而事實上,那個夜晚軍情正是十萬火急。日軍已經完成隱蔽合圍部署,并組成了“挺進殺入支隊”,企圖對太行區(qū)領導機關來一個迅雷不及掩耳的向心奔襲。我軍則采取“敵進我進”戰(zhàn)術,適時向日軍后方交通線和據點發(fā)起猛烈攻擊,迫敵回援,變被動為主動。敵我雙方作戰(zhàn)指揮的電報訊號往返交錯,在茫茫夜空織成了一張無形的網。汪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過那張熾熱的電訊網,隨疾風流云遠遠傳向四方。
齊競接到指揮部加急電報,來不及先向汪姑娘打一聲招呼,讓她終止演奏,而是直接向全場宣布:“全體起立!出發(fā)!”
轉眼之間,臺上已經空空的了,幕布一收,再看不出這里有過什么舞臺的痕跡?!耙惶枴焙退膬擅l(wèi)員已經上馬了,團民運科科長跑來報告,說那個北平女學生向他報名參軍,非跟著部隊走不可。齊競一聽就急了:“你有腦子沒有?她拿著邊區(qū)政府的介紹信,要去太行二中,你半路把人給拐跑了,怎么交代?”遠遠看見,小汪深一腳淺一腳向這邊跑過來,他指頭戳著民運科科長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聽清楚了,甩掉她!”
齊競一抖韁繩飛奔而去,兩名騎兵通信員緊隨其后,消失在黑暗中。
(有刪改)
(7) 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對團長齊競的語言描寫生動傳神,特別是隊前訓話和吟誦詩句兩處,前者威嚴,后者文雅,形象對比鮮明,出人意料。
B.文章開篇寫臺下觀眾的發(fā)難,團長的訓斥,老鄉(xiāng)們的感嘆,混亂而熱鬧的場景描寫既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又為下文主人公汪可逾的出場埋下伏筆。
C.本文描寫汪可逾的音樂演奏很有藝術特色,比如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采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寫出古琴音強大的感染力。
D.小說使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敘述了女孩汪可逾在軍民同樂晚會上演奏古琴的故事,敘事視角轉變更為靈活。
(8) 本文細致描摹了團長齊競豐富的內心世界。從看見女孩汪可逾,到聽完演奏,團長齊競的心理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請簡要概括。
(9) 作者說:“我們的戰(zhàn)爭文學,當然要寫金戈鐵馬,要寫血與火的考驗,但不能一味局限于此淪為套路?!币虼?,作者把寫作重點放在一場軍民同樂的慰問演出之上。請結合文本,從情節(jié)、人物、主旨、藝術特色等角度,簡要分析作者這樣安排的意圖。
四. 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題。
陳襄,字述古,福州侯官人。少孤,能自立,出游鄉(xiāng)校,與陳烈、周希孟、鄭穆為友。時學者沉溺于雕琢之文,所謂知天盡性之說,皆指為迂闊而莫之講。四人者始相與倡道于海濱,聞者皆笑以驚,守之不為變,卒從而化,謂之“四先生”。
襄舉進士,調浦城主簿,攝令事??h多世族,以請托肋持為常,令不能制。襄欲稍革其俗,每聽訟,必使數(shù)吏環(huán)立于前。私謁者不得發(fā),老奸束手。民有失物者,賊曹捕偷兒至,數(shù)輩相撐拄,襄語之曰:“某廟鐘能辨盜,犯者捫之輒有聲,余則否?!蹦饲怖粝纫孕?。 自率同列詣鐘所祭禱,陰涂以墨,而以帷蔽之 。命群盜往捫,少焉呼出,獨一人手無所污,扣之,乃為盜者;蓋畏鐘有聲,故不敢觸,遂服罪。
知河陽縣,始教民種稻。富弼為郡守,一見即禮遇之。襄留意教化進縣子弟于學或讒之于弼謂其誘邑子以資過客弼疑焉人勸毀學舍以塞謗不聽久之,弼以語襄,襄曰:“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往矣。公茍有惑志,何名知己?!币嬷v說不少懈。弼由是愈益奇之,及入相,薦為秘閣校理、判祠部。
知常州,運渠橫遏震澤,積水不得北入江,為常、蘇二州病。襄度渠之丈尺與民田步畝,定其數(shù),授以浚法。未幾,水不復積。神宗立,奉使契丹,以設席小異于常,不即坐。契丹移檄疆吏,坐出知明州。明年,知諫院,改侍御史知雜事。論青苗法不便,且言韓維不當為中丞,皆不聽。襄以言不行,愿補外。
安石欲以為陜西轉運使,帝惜其去,留修起居注。逾年,安石又欲出之,帝不許。 尋直學士院,安石益忌之,擿其書詔小失,出知陳州 。卒,年六十四,贈給事中。
襄蒞官所至,必務興學校。平居存心以講求民間利病為急。既亡,友人劉尋視其篋,得手書累數(shù)十 幅,盈紙細書,大抵皆民事也。在經筵時,神宗顧之甚厚,嘗訪人材之可用者。襄以司馬光、韓維、呂公著、蘇頌、范純仁、蘇軾至于鄭俠三十三人對,謂光、維、公著皆股肱心膂之臣,不當久外;謂俠愚直敢言,發(fā)于忠義,投竄瘴癘,朝不謀夕,愿使得生還。帝不能盡用。
(《宋史?陳襄傳》)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襄留意教化/進縣子弟于學/或讒之/于弼謂其誘邑子以資過客/弼疑焉人/勸毀學舍以塞/謗不聽
B.襄留意教化/進縣子弟于學/或讒之于弼/謂其誘邑子以資過客/弼疑焉/人勸毀學舍以塞謗/不聽
C.襄留意教化/進縣子弟于學/或讒之/于弼謂其誘邑子以資過客/弼疑焉/人勸毀學舍以塞/謗不聽
D.襄留意教化/進縣子弟于學/或讒之于弼/謂其誘邑子以資過客/弼疑焉人/勸毀學舍以塞謗/不聽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鄉(xiāng)校,鄉(xiāng)間公共場所,既是學校,又是鄉(xiāng)人聚會議事的場所。如“鄭人游于鄉(xiāng)校,以論執(zhí)政”。
B.攝,文中指官員代理某個官職的工作。古時表官職兼任或代理的詞語有兼、領、署、行、權等。
C.移檄,文中是“移文”“檄文”的合稱。移文多用于曉喻和責備,而檄文多用于聲討和征伐。
D.贈,朝廷為表彰大臣的功績,在大臣死后,會追授其較高的官職或稱號,這一做法稱為“贈”。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陳襄做事不茍同流俗。當時的讀書人都沉迷在注重修飾文辭的文章中,他和朋友提倡了解天命、覺悟本性的主張,并堅守不改變。
B.陳襄為官不懼奸邪和強權。他在浦城審案時讓多位官吏參加,使壞人的各種伎倆無法得逞。其后他還因批評青苗法,得罪了王安石。
C.陳襄面對讒言和懷疑,并不接受以毀掉學校來堵住批評指責的做法。富弼很欣賞他的勇往直前、講說不輟,推薦他入朝為相。
D.陳襄關心百姓生活。他設法為百姓找出盜賊;知河陽時,教百姓種植稻谷;知常州時,設法解決了蘇、常的滯水問題。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自率同列詣鐘所祭禱,陰涂以墨,而以帷蔽之。
(2)尋直學士院,安石益忌之,擿其書詔小失,出知陳州。
五. 古代詩歌閱讀(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 14~15 小題。
鶯梭①
(南宋) 劉克莊
擲柳遷喬② 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
【注釋】①詩人創(chuàng)作此詩時,洛陽城淪陷金人之手已達百年之久。②遷喬:遷移到高大的喬木上。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詩中,只有“擲柳遷喬”、“弄機聲”兩處明含暗含“梭”字,緊扣詩題。
B.首句“擲柳遷喬太有情”,圖繪鶯飛之狀。黃鶯兒懷著無限的情思,在林中歡快、輕盈地跳躍。
C.黃鶯“交交”而鳴的啼叫聲和織機織布的聲音是那么相似,作者由此聯(lián)想到“交交時作弄機聲”,這就使恬靜的畫面有了音響效果。
D.三月的洛陽花開似錦綠柳青山,秀麗明媚,不知這些黃鶯兒耗費了多少功夫,才把洛陽的河山織得這般美好?三四句構想奇妙,既出人意表,又令人嘆服。
(15)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
六 情景默寫(6分)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寫詩人通過想象,與賢才久別重逢,彼此歡飲暢談,念念不忘舊日恩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2)《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由夢境轉入現(xiàn)實的過渡句是:“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軾以灑酒祭奠江月的豪舉來抒發(fā)人生似夢、壯志難酬的感嘆的句子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
七 語言運用1(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小題。
“歡迎來到天宮課堂!”12 月 9 日 16 時許,隨著一聲清脆的聲音,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變身“太空教師”,在中國空間站正式開講。在大約 60 分鐘的時間里,老師們向地面課堂的孩子們介紹了包括空間站睡眠區(qū)等在內的諸多工作生活場景,還演示了微重力環(huán)境下的人體運動、液 體表面張力等神奇實驗。在 ① _____ 的太空課堂中, 展示了一件件太空用品的神秘面紗,揭曉了一個個太空實驗的科學原理。 曾經 ②______ 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學也變得 ③______。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順利執(zhí)行的背后,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欣欣向榮?;赝覈暮教鞖v程,從“嫦娥奔月”到“祝融馭火”,從“天和筑穹”到“墨子傳信”,從“北斗聯(lián)網”到“天舟穿梭”…… 每一次騰空而起所體現(xiàn)的,既是一個國家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也是一代代航天人前赴后繼的接力傳承。歷經 ④_____ ,不改奮斗本色,他們在探索浩瀚太空的征程里留下中國人堅實的足跡。
(17)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①_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18)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缮倭吭鰟h詞語,不得改變原意。
(19) 文中多處用到引號,下列四處引號中用法和其他三處不同的一項是( )
A.“歡迎來到天宮課堂!”
B.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變身“太空教師”
C.印象里“高大上”的科學也變得通俗易懂
D.從“嫦娥奔月”到“祝融馭火”,從“天和筑穹”到“墨子傳信”
八語言運用11(9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 20~21 小題。
經濟的繁榮以及農業(yè)、手工業(yè)和科學文化的發(fā)展,為唐代造紙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條件。① ______,是反映造紙技術進步的一個標志。與魏晉南北朝主要以麻料為造紙原料相比,隋唐時所用造紙原料有麻類、楮皮、桑皮、藤皮等,竹紙也在這時初露頭角,還出現(xiàn)了一些混合原料紙。
據《天工開物》記載,隋唐五代時,成都附近遍種芙蓉,“每至秋,四十里如錦繡”。芙蓉樹皮含 59.75%纖維,可供造紙。 ② _____ ,再將芙蓉花汁摻入紙漿,造出粉紅色詩箋。人們依其姓名,將這種詩箋稱為“薛濤箋”。不過, ③_____ ,因為這要使大片觀賞植物頃刻之間化為烏有,不如以野生植物為原料更好, 所以隋唐五代所造皮紙仍以楮皮紙和桑皮紙為大宗。
(20)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5 個字。
①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21) 下列選項中,加點的詞語和文中“錦繡”所用修辭手法不同的一項是( )
A.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B.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C.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九 作文(6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生活當中有很多老物件,有的記錄著個人成長的經歷,有的承載著令人珍視的回憶,有的見證著家庭的變化、 時代的變遷。它們讓人感受人情的冷暖,讀懂生活的意義,體察時代的脈動……
請以“ ________ 的訴說”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要求:自選一個老物件,把題目補充完整;思想健康,主題鮮明;內容充實,情感飽滿,注重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不少于 800 字。

(1)B (2)A (3)D

(4)D (5)B (6)①農耕文明作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主干成分,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智慧源泉;
②農耕文明是新時代鄉(xiāng)村文化振興不可多得的資源寶庫,對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具有獨到的價值;
③農耕文明對健康人格培育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人才培養(yǎng),有利于形成優(yōu)良社會風氣。

(7)B (8)①看到汪可逾忽然出現(xiàn),感到很驚訝;
②想到被女學生看笑話,感覺很尷尬;
③是否接受汪可逾上臺表演的請求,內心很猶豫;
④想到自己的身份和觀眾的期待,下定決心發(fā)出邀請;
⑤看到汪可逾拿出的古琴,不由自主地驚嘆;
⑥聽了汪可逾的演奏,被音樂陶醉。 (9)①情節(jié)上:文章以汪可逾在慰問演出上的表演為明線,以十萬火急的軍情與暗流涌動的戰(zhàn)爭為暗線,明暗交織,豐富文章內容,角度新穎,吸引閱讀興趣。
②人物上:對女主人公汪可逾的演奏進行詳細描繪,塑造了她純真可愛的美好形象,謳歌生命的純真與飛揚。
③主旨上:慰問演出是在戰(zhàn)火紛飛中進行的,汪可逾所演奏的美好音樂與殘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小見大,揭示了人們向往、追求美好事物的主旨。
④藝術特色上:一面寫戰(zhàn)火紛飛、電報訊號往返交錯的戰(zhàn)爭局勢,一面寫吟通詩句、彈奏古琴的軍民同樂晚會,形成藝術上的反差,使小說在寫實的同時具有一定的浪漫主義氣息,更具吸引力。

(10)B (11)C (12)C (13)(1)自己帶領同僚到鐘所在的位置祭祀禱告,暗中把墨汁涂抹到鐘上,用布幔把鐘遮蔽起來。
(2)不久到學士院任職,王安石更加忌憚他,揭發(fā)他書寫詔書中的小的過失,讓他出京到陳州當知州。

(14)A (15)①反映作者對美麗春光的贊嘆與無限愛惜之情,殷切盼望人們不要辜負大好春光。
②對大自然造化的由衷贊嘆。
③表達了對南宋統(tǒng)治者茍且偏安,不思光復中原的一種隱隱斥責。

(1)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2)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3)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17)①精彩紛呈、 異彩紛呈
②遙不可及
③通俗易懂、淺顯易懂
④千難萬險、艱難險阻 (18)一件件太空用品的神秘面紗被揭開,一個個太空實驗的科學原理被揭曉。
(或航天員向我們揭開了一件件太空用品的神秘面紗,揭曉了一個個太空實驗的科學原理。) (19)A

(20)造紙原料品種的增多; 薛濤就以芙蓉皮作紙漿; 不能大量使用芙蓉皮造紙 (21)D

相關試卷

四川省達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統(tǒng)考語文試卷:

這是一份四川省達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統(tǒng)考語文試卷,共10頁。

四川省達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四川省達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語文試卷(含答案),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默寫題,語言表達,材料作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講治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版):

這是一份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講治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解析版),共20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四川省達州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四川省達州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模擬檢測語文試題(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模擬檢測語文試題(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達州市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附答案)

四川省達州市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語文試題(附答案)

四川省達州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人教版

四川省達州市2020-202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語文試題人教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