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條理表達思想的路徑、脈絡,是作品的整體構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這一構思布局。高考設置行文思路分析題的側(cè)重點在“梳理”上,又有兩種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間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變化。
1.文章是怎樣構思的?請簡要概括
2.文章寫了××,請就此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
3.文章主要分幾個畫面(部分),這些畫面(部分)是怎樣組織在一起的
4.文章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模板一:文章圍繞×××(線索),首先寫了×××,其次寫了×××,最后寫了×××模板二:①寫×××;②寫×××;③寫×××;④全文整體上寫×××
即時小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比鄰而居王安憶①裝修的時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這條公共煙道,應該堵上,另外在外墻上打一個洞,安置排油煙機的管子??墒牵覜]聽他的。好了,現(xiàn)在,鄰居家的油煙就通過我家的排油煙機管道,灌滿了廚房。②我可以確定,我家廚房的油煙僅來自于其中一家,因為油煙的氣味是一種風格。怎么說?它特別火爆?;ń?、辣子、蔥、姜、蒜、八角,在熱油鍋里炸了,轟轟烈烈起來了。這家人在吃方面還有一個特征,就是每頓必燒,從不將就。時間長了,我對他們生出一些好感,覺得他們過日子有著一股子認真勁兒:一點不混。并且,也不奢侈。他們老老實實,一餐一飯地燒著,一股濃油赤醬的味兒,使人感到,是出力氣干活兒的人的胃口和口味,實打?qū)嵉模瑳]有半點子虛頭。在我的印象中,他們沒落下過一頓。他們在吃的方面,一是有規(guī)律,二是很節(jié)制。這些,都給人富足而質(zhì)樸的印象,是小康的生活氣息。
③有一段日子,在一日三餐之外,這家人還增添了兩次草藥的氣味。草藥的氣味也是濃烈的,“撲”一下進來,涌滿了廚房。不知是因為草藥氣的影響,還是實際情況如此,一日三餐的氣味不那么濃郁了。倒不是變得清淡,而是帶些偃旗息鼓的意思。這段日子蠻長的,這么算吧,每周燉一次雞湯,總共燉了四至五次。草藥的苦氣味和雞湯的香味,是這段時間油煙味的基調(diào)。這也是認真養(yǎng)病的氣味:耐心,持恒,積極,執(zhí)著。④之后,忽然有一天,我家的廚房里滾滾而來一股羊肉湯的氣味。這就知道,他們家人的病好了,要重重地補償一下,犒勞一下。倒不是吃得有多好,但它確有一種盛宴的氣氛,帶有古意。古人們慶賀戰(zhàn)功,不就是宰羊嗎?果然,草藥味從此消遁,燉湯的綿長的氣味也消遁,余下一日三餐,火爆爆地,照常進行。
⑤在較長一段稔熟的相處之后,我家廚房來了一個不速之客,那是一縷咖啡的香氣。這是另一路的氣味,和他們家絕無相干。它悄悄地,夾在花椒炸鍋的油煙里,進來了。這是一股子虛無的氣息,有一種浮華的意思在里面,和他們家實惠的風格大相徑庭。因此,我斷定,這又是一戶新入住的人家,很沒經(jīng)驗地,也將管子接進了煙道,又恰逢順時順風,于是,來到我家廚房湊熱鬧了。這一路的風格顯然要溫和、光滑一些,比較具有裝飾感,喚起人的遐想。和它不那么實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著一日三餐來,不大有定規(guī),有時一日來一次,有時一日來兩次,有時一日里一次不來,來時也不在吃飯的點上,而是想起了,就來,想不起,就不來,顯得有些孱弱似的。而那先來的,從來一頓不落,轉(zhuǎn)眼間,油煙全面鋪開,又轉(zhuǎn)眼間,油煙席卷而去,總是叱咤風云的氣勢。但是,有時候,夜已經(jīng)很深了,那新來的,悄然而至??Х鹊奈⒖嗟南阄?,彌漫開來。
⑥氣味終究有些雜了,可是涇渭分明,絕不混淆。你來我往,此起彼伏。再過段日子,又來了一個,顯見得是蘇錫幫的,氣味特別甜,空氣都能拉出絲來了。第四位又來了,它一方面缺乏個性,另一方面又頗善融會貫通。它什么都來:香、辣、酸、甜,大蒜有,大蒜粉也有,麻油有,橄欖油也有。于是,所有的氣味全打成一團,再分不出誰是誰的來路。我們這些比鄰而居的人家,就這樣,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處。⑦這一日,廚房里傳出了艾草的熏煙。原來,端午又到了。艾草味里,所有的氣味都安靜下來,只由它彌漫,散開。一年之中的油垢,在這草本的芬芳中,一點點消除。漸漸的,連空氣也變了顏色,有一種灰和白在其中洇染,洇染成青色的。明凈的空氣其實并不是透明的,它有它的顏色。
1.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作者說油煙的氣味是一種風格,指的是特別火爆的、咖啡香、蘇錫幫等類型。B. 作者從油煙管道中聞到對方草藥的苦氣味和雞湯的香味,能得出對方對待生活的耐心、持恒、積極、執(zhí)著。C. 第⑤段運用了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鄰居家傳遞過來的油煙味。D. 散文通過敘述鄰居家傳過來的油煙味,表達對鄰居生活態(tài)度的肯定以及對自己生活的深刻反思。
2. 【分析散文思路】試分析這篇散文中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①段,交代“我”家廚房灌滿油煙的原因。第二部分:第②~④段,詳細描寫第一家,從油煙灌滿“我”家廚房,判斷第一個鄰居家的日常生活特點,以及養(yǎng)病、恢復健康直至回到日常生活狀態(tài);第⑤段,判斷一戶非新入住人家的生活特點;第⑥段,判斷第三、四戶入住人家的生活特點。第三部分:第⑦段,寫出艾草味帶來的感受,“艾草味”掩蓋了所有的氣味,意味著前面的不同生活在這里有了共同點;突出了“比鄰而居”,各種生活狀態(tài)得以理解和包容。從寫作思路上看,緊扣“比鄰而居”行文。
即時小練: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童年隨之而去(節(jié)選)木 心[節(jié)略部分內(nèi)容提示]母親、姑媽等人在睡獅庵請和尚做佛事?!拔摇彪S著在山上待了一段時間后,天天吵著要回家,終于——回家啰!走出山門時,回望了一眼——睡獅庵,庵是小的啊,怎么有這樣大的庵呢?這些人都不問問。
家庭教師是前清中舉的飽學鴻儒,我卻是塊亂點頭的頑石,一味敷衍度日。背書,作對子,還混得過,私底下只想翻稗書。那時代,尤其是我家吧,“禁書”的范圍之廣,連唐詩宋詞也不準上桌,說:“還早?!彼砸槐尽稓v代名窯釋》中的兩句“雨過天青云開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我就覺得清新有味道,朗朗上口。某日對著案頭一只青瓷水盂,不覺漏了嘴,老夫子竟聽見了,訓道:“哪里來的歪詩,以后不可吟風弄月,喪志的呢!”一肚皮悶瞀的怨氣,這個暗躉躉的書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寫個“逃”字,怎么個逃法呢,一點策略也沒有。
滿船的人興奮地等待解纜起篙,我忽然想著了睡獅庵中的一只碗!那飯碗?yún)s有來歷——我不愿吃齋,老法師特意贈我一只名窯的小盂,青藍得十分可愛,盛來的飯,似乎變得可口了。母親說:“畢竟老法師道行高,摸得著孫行者的脾氣。”我又誦起:“雨過天青云開處,這般顏色做將來?!蹦赣H說:“對的,是越窯,這只叫盌注,這只色澤特別好,也只有大當家和尚才拿得出這樣的寶貝,小心摔破了。”每次餐畢,我自去泉邊洗凈,藏好。臨走的那晚,我用棉紙包了,放在枕邊。不料清晨被催起后頭昏昏地盡呆看眾人忙碌,忘記將那碗放進箱籠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這船要起篙的當兒,驀地想起:
“碗!”“什么?”母親不知所云?!澳秋埻?,越窯盌。”“你放在哪里?”“枕頭邊!”母親素知凡是我想著什么東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辦法是那東西到了我手上。“回去可以買,同樣的!”“買不到!不會一樣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盌是有一無二。
“怎么辦呢,再上去拿”母親的意思是:難道不開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我走過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纜的樹樁上,低頭凝視河水。滿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顧,繼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無人上岸來勸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親才能使我離開樹樁。母親沒有說什么,輕聲吩咐一個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襖三腳兩步飛過跳板,上山了。船里的吱吱喳喳漸息,各自找樂子,下棋、戲牌、嗑瓜子,有的開了和尚所賜的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搖搖手。這河灘有的是好玩的東西,五色小石卵,黛綠的螺螄,青灰而透明的小蝦……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這么長的時間。
鷓鴣在遠處一聲聲叫。夜里下過雨。是那年輕的船夫的嗓音——來啰……來啰……可是不見人影。他走的是另一條小徑,兩手空空地奔近來,我感到不祥——碗沒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他憨笑著伸手入懷,從斜搭而系腰帶的棉襖里,掏出那只盌,棉紙濕了破了,他臉上倒沒有汗——我雙手接過,謝了他。捧著,走過跳板……一陣搖晃,漸聞櫓聲欸乃,碧波像大匹軟緞,蕩漾舒展,船頭的水聲,船梢搖櫓者的斷續(xù)語聲,顯得異樣地寧適。我不愿進艙去,獨自靠前舷而坐。夜間是下過大雨,還聽到雷聲。兩岸山色蒼翠,水里的倒影鮮活閃裊,迎面的風又暖又涼,母親為什么不來。
河面漸寬,山也平下來了,我想把碗洗一洗。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順手潑去,陽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站起來,可以潑得遠些——一脫手,碗飛掉了!那碗在急旋中平平著水,像一片斷梗的小荷葉,浮著,汆著,向船后漸遠漸遠……望著望不見的東西——醒不過來了。對母親怎說……那船夫。母親出艙來,端著一碟印糕艾餃。我告訴了她。
“有人會撈得的,就是沉了,將來有人會撈起來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進艙來喝熱茶……這種事以后多著呢。”最后一句很輕很輕,什么意思?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的一生中,確實多的是這種事,比越窯的盌,珍貴百倍千倍萬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脫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那時,那浮汆的盌,隨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選自《哥倫比亞的倒影》,有刪改)注:盌(wǎn):一種敞口而深的食器。也作“碗”。
3. 【分析心理(情感)變化】綜觀全文,從情節(jié)發(fā)展的角度分析“我”的心理變化。
答:①興奮地回家,登船時發(fā)覺忘帶心愛的盌,固執(zhí)而任性的“我”執(zhí)意要取回,不肯妥協(xié)。②等盌時,心生懊悔;得盌后:心懷感激:“我”有了自省。③失盌后,“我”覺得難以面對母親與船夫,既惋惜又自責:母親的勸慰與教誨,引發(fā)了“我”更多的思考。
類型二 分析線索及作用
貫串全文、連綴人物和事件的順序的叫線索。線索是散文組織安排材料的“綱”,是文章結構的主線,抓住線索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線索是文章的脈絡,二者是緊密聯(lián)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線索,便可對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也是對作者謀篇布局思路的鑒賞,從而透過散文“形散”的表象抓住其傳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4. (分析線索及其作用,原文見王安憶《比鄰而居》)文章的敘述線索是什么?設置這一線索有什么作用?
線索:氣味。作用:以“氣味”為線索,串聯(lián)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以“氣味”為線索,體現(xiàn)不同的生活風格,便于表達理解和包容各種生活狀態(tài)的思想。
1.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好處、效果、目的、用意、妙處等)2.說說畫線的句子在文中的好處3.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一段(句)4.某段(句)刪去行不行?為什么5.簡析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耽在磁器口的光陰向貍貍離開重慶已有三年,我仍不時想起那個濕漉漉的城市,想起清晨中的南山,想起沙坪壩廣場上黃昏里的行走,想起我的煙雨迷蒙的磁器口,永遠的磁器口。我已望不見它,卻知道它仍舊在重慶城西,頭微微偏著,左手輕輕挽著嘉陵江水。這個曾經(jīng)的水陸碼頭,嘉陵江下游的物資集散地,民國時期變遷成的著名瓷器產(chǎn)地——它因此而得名,就如此定格在我的記憶中。那時候我真是青春年少,一不耐煩就將書本一推,徑直走出學校后門搭車去磁器口。
磁器口的大門橫立在馬路中間,敞敞亮亮的,任由各式車輛在其中來來往往。磁器口的正街從上往下,將世界剖為迥然不同的兩個:半條街住著的磁器口人,靠在時間的背后,坐在低矮的檐下,嗑著瓜子,閑聊著天,不曾看三三兩兩過往的行人一眼,他們是磁器口的昨天;走下一段陡峭的石梯,整個繁華的熱鬧的磁器口鬧市就近在眼前了。茶館是磁器口大街上舊時的影子,店堂很小,臺下的人喝茶聊天,臺上的藝人敲敲打打,唱著我們聞所未聞的曲子。在離開重慶之前,我和朋友從茶館門前經(jīng)過,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在那些黑漆漆的板凳上坐上一小會兒。突然一陣接一陣砰砰的沙啞的胡琴聲傳來,那么近,那么真切,我的心被揪緊了,那一刻我仿佛頓悟了我從未聽懂的茶館里的音樂,我知道離別即將來臨。…………
我終于離開磁器口了。盡管如此,我仍然經(jīng)常想起磁器口,想起那些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的少年往事,想起不能回去的獨一無二的大學時光,想起那些耽在磁器口里的光陰。我就這樣從青春的路口路過,來來回回地路過,直到最后一次路過,從此再也沒有回去。(有刪改)
5. (開頭段作用)分析第一段在全文結構中的作用。
①總領下文,引出描寫對象——磁器口。②渲染了一種感傷的氛圍。
6. (中間段作用)文章第三段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①照應前面的“離開重慶已有三年”,并與結尾相呼應,使全文渾然一體。②領起后文對磁器口的介紹。
7. (結尾段作用)分析結尾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總結上文,照應開頭;②強化了對青春時光的懷念,表達了“我”對無法回到過去的痛惜之情。
在高考試題中,除了對主題的考查外,更多的是對某段、某幾段內(nèi)容的概括的考查,涉及作者的情感、文章的觀點或某種觀點的原因等。概括段(層)意最基本的方法是劃分層次,提取或概括關鍵信息。了解段落層次間的關系是準確概括的前提。如果是并列、對照關系,要把多個段落層次的意思有機結合;如果是層進(遞進)、轉(zhuǎn)折關系,要把重心放在后者,也不能忽略前者;如果是總分(分總)關系,要抓住總說部分概括。
1.結合全文內(nèi)容,簡述……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2.根據(jù)××兩段內(nèi)容,分別概括在不同情境下……的樂趣3.文中借……表達了什么情感?請簡要說明
1.確定區(qū)間,整合答案
首先,根據(jù)題干尋找答題區(qū)間,確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再根據(jù)題干中要求概括的方向性詞語鎖定具體的“信息塊”,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詞”。其次,在整合信息時應注意,信息要點不能遺漏、交叉、重復,更不能無中生有。
2.掌握要領,準確呈現(xiàn)
(1)就獨立歸納而言,盡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詞句組織答案,以防止歸納得不準確。(2)防止遺漏要點。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對相關文字做層次分析,并注意按分值分列條目。(3)大多數(shù)考生做此類試題一般使用直接摘錄法,這種方法用在某些試題的某個點上是合適的,但大多數(shù)試題的很多要點是不能用這種方法的。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對某些關鍵詞語進行組合,換個角度轉(zhuǎn)述,用一個更“上位”(上一個層次)的詞加以概括;有的則需要用自己的話概括。
3.歸納、概括內(nèi)容要點三種常用的方法
(1)摘錄法。需要歸納的內(nèi)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詞語或句子。這些重要的詞語往往嵌在重要語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現(xiàn)在文段的首、尾或中間。歸納時,把這些詞語或句子摘錄出來,答案的雛形也就形成了。(2)合并法。這是概括內(nèi)容要點最常用的方法,把每層或每段的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個段落或整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3)舍取法。需要歸納的內(nèi)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題人只要求考生概括主要信息,故需要對次要信息和同類信息進行舍棄。
沉郁岳陽樓劉醒龍①記不清上岳陽樓幾多回了。想來卻奇怪,每遇樓上道道飛檐、盔頂和楹柱,總會生出初臨之感。②遠眺洞庭碧水長天,空懷滄溟遼闊無際。
③其實,天下各處名樓,都隱匿著各自滄桑的源起。歲月倥傯,時光如塵,多數(shù)來歷亦真亦幻,卻歸于一統(tǒng),或位列神話仙班,或藏于人云亦云。岳陽樓也無法僭越這種宿命。建造年代已無可考,建樓者更是無從談起。不過,后世重修者大多為當朝歷代精英,早已彪炳典冊,有跡可循。至于那建構一梁一棟的工匠,嘯聚于精英們的盛名之下,只能成為歷史無盡的猜度、疑問,等同虛無。就像身邊的洞庭,人只注目湖水的浩渺博大,誰還在意那一點一滴呢?歷史的不公正,于此可窺全貌。此為題外話,說修樓人。④溯至三國,史載首修岳陽樓者,是東吳大將魯肅。魯肅為人豪俠,謀勇于當時亂世,卓爾不群。魯肅在當時的岳陽地界上大興土木,修繕當時未曾得名岳陽樓的城樓,并不出自文化考量,只因戰(zhàn)事所需,用以檢閱和訓練水軍。于是,岳陽樓的前身,不以博美人眷顧而奢靡,也不為王權折腰而浮華。這樓,其沉郁之氣,因與戰(zhàn)爭如孿生兄弟般同時降世,就如此欽定下來了。
⑤時過五百年左右,至公元716年,岳陽樓等來真正懂它的人——被貶中書令張說。武則天主政期間,張說是公認的文壇領袖。從現(xiàn)今留存下來的《四月一日過江赴荊州》中的“比肩羊叔子,千載豈無才”,就可管窺張說并非浪得虛名。張說被貶,禍起仗義執(zhí)言,不做偽證,敢于當朝頂撞武氏內(nèi)寵。好在歷史總在陰差陽錯間,留下些許幸事?!皞巫C案”沒給張說引來滅族殺身的橫災,卻給岳陽樓帶來了重生。⑥謫守岳陽的張說,開始了擴改魯肅閱軍樓。先名舊樓為“南樓”,后定名岳陽樓。實在無法想象,一個被貶的朝廷命官,一個失敗的男人,面對被雨打風吹五個世紀的一座殘樓,面對被驚濤駭浪濯洗拍打了五百年的一座老樓,修葺整改岳陽樓如鳳凰涅槃重生之時,不以沉郁為底色,難道會為那道道飛檐、盔頂和廊柱,抹上層層浮光?
⑦洞庭湖與岳陽樓相得益彰,如老友故舊,端坐于云譎波詭的歷史長河中經(jīng)年交談,以心換心。浩蕩的氣勢與悠久的內(nèi)涵,使岳陽樓成為唐以后文人墨客的心靈棲息地,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或貶謫,或流亡,或失意,或落魄,心懷沉郁之氣,飽嘗家國悲憤,于此登樓,于此吟詩作賦。岳陽樓已然成了傳統(tǒng)文化里的特殊符號、意蘊和象征。⑧如此說來,我們的歷史、文化,包括傳統(tǒng),似乎是因貶官們的創(chuàng)造才得以繼承。貶官失寵,跌宕,孤苦,以至孤獨,恰巧掰開了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的內(nèi)核;貶官在外,親近自然,寄情山水,于是文寫了,詞賦了,且性情感喟大多真摯。人因文立,文因人誦。歷史有了,文化有了,傳統(tǒng)也就立起來了。北宋慶歷四年春,同是貶官的滕子京,在岳陽樓也是走此老路。貶謫到洞庭湖邊的第二年,他便集資重修岳陽樓,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大約滕氏覺得自己被貶得不夠遠,也不夠狠,也或許自知才華有限,便想起另一位貶友,遠在千里外的鄧州地方官范仲淹。
⑨終生未登岳陽樓的范知州,僅憑滕氏遙寄書畫一幅,就借湖寫樓,憑湖抒懷,當然,也只如此經(jīng)歷過從極樂到極憂的貶官,才有了比常人更加深刻的憂樂體味,而留下了千古流傳的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從此,世間就有了從未有過的洞庭水映岳陽樓勝景。中國文化的吊詭和奇妙,于《岳陽樓記》展示得淋漓盡致。
8.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重修岳陽樓之人多是歷代精英,他們彪炳史冊,但那些建構一梁一棟的工匠們,卻被歷史湮沒,寂寂無聞,歷史的不公由此可見一斑。B. 貶官因其失意的經(jīng)歷而轉(zhuǎn)向自然,寄情山水,作文寫賦,正是因為這些貶官們的創(chuàng)作,我們的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才得以繼承。C. 文章通過寫魯肅、張說、滕子京等人修繕岳陽樓,以及后世文人墨客借其寄情抒懷,敘寫了岳陽樓的歷史,突顯了岳陽樓所承載的文化與傳統(tǒng)。D. 文章將洞庭湖和岳陽樓比作老友故舊,二者相得益彰,洞庭湖的浩蕩加上岳陽樓的厚重,使得此地成為唐以后許多文人的心靈棲息地。
9. (概括內(nèi)容要點)作者為什么說岳陽樓是沉郁的?請結合文本概括分析。
①史載首修岳陽樓的魯肅,他修繕岳陽樓,是因戰(zhàn)事所需,用以檢閱和訓練水軍,故不為享樂,不為王權,自有一番沉郁之氣;②唐朝修繕岳陽樓的張說,本是被貶之人,心中自有沉郁之氣,加之岳陽樓有悠久而厚重的歷史,張說修繕時同樣會以沉郁為底色;③岳陽樓成為唐以后文人墨客的心靈棲息地,這些詩人大都心懷沅郁之氣,飽嘗家國悲憤,憑樓抒憂國濟世之懷,更增添了岳陽樓的沉郁之氣。
這是一份新高考語文考點2 概括內(nèi)容要點分析散文形象 課件,共60頁。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散文閱讀之局部概括內(nèi)容要點 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程標準,教學要點,小試牛刀,技巧點撥,模擬訓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分析概括散文的形象 課件,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