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屬宿遷實高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 一、單選題1.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單質(zhì)的順序排列的是A.過氧化氫溶液、四氧化三鐵、水銀 B.稀有氣體、氯酸鉀、金C.潔凈的空氣、高錳酸鉀、氮氣 D.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稀有氣體2.下列物質(zhì)含有氧分子的是  A B C D3.下列關(guān)于CuO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屬于堿性氧化物 B.可與酸反應(yīng)生成鹽和水C.可與發(fā)生置換反應(yīng) D.可與水反應(yīng)生成堿4.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海水曬鹽 B.干冰升華 C.滴水成冰 D.濕法煉銅5.煅燒石灰石的反應(yīng)為CaCO3CaO+CO2,該反應(yīng)屬于A.分解反應(yīng) B.置換反應(yīng) C.化合反應(yīng) D.復分解反應(yīng)6.下列反應(yīng)屬于置換反應(yīng)的是ABCD7.某學生發(fā)現(xiàn)實驗室中的一瓶無色氣體,他想知道是何種氣體。經(jīng)實驗測定此瓶氣體中只含有C、O兩種元素。通常情況下這瓶氣體不可能A.兩種單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 B.兩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的混合物C.兩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 D.一種化合物8.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屬于A.單質(zhì) B.酸 C.堿 D.有機物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純堿是堿 B.食鹽的主要成分是鹽 C.汽水是水 D.干冰是冰10.分類學習是我們掌握知識的重要方法。下列屬于堿的是ANH3 BNaHCO3 CCa(OH)2 DCu2(OH)2CO311.進入2021年,新冠肺炎仍在世界各地肆虐,醫(yī)用酒精成為人們常用的消毒劑。其作用原理是醫(yī)用酒精能順利進入病毒體內(nèi),有效的將病毒體內(nèi)的蛋白質(zhì)凝固,可徹底殺死病毒。酒精屬于A.氧化物 B.酸 C.化合物 D.鹽12.下列屬于鹽類的是AHCl BKCl CCO2 DHNO313.下列表示錯誤的是A1molH2 B1molFe C1mol D1mol小米14物質(zhì)的量是聯(lián)系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橋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molO2的質(zhì)量是32g·mol-1B摩爾物質(zhì)的量的單位C.任何氣體的氣體摩爾體積均為22.4L·mol-1D.等質(zhì)量的COCO2中所含碳原子數(shù)之比為71115Cl2與過量NH3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3Cl2+8NH3=6NH3Cl+N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1molN2的質(zhì)子數(shù)為14 BCl2的摩爾質(zhì)量為71g?mol-1C1molNH3的質(zhì)量為17g?mol-1 D22.4LNH3物質(zhì)的量為1mol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H2SO4的摩爾質(zhì)量為98 gB0.1 mol H2SO4的質(zhì)量為9.8 gCNO2分子與NH2分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8∶1D28 g氮氣含有的氮原子個數(shù)為6.02×1023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硫酸的摩爾質(zhì)量是98 gB18g水中含有1 mol H2CO2的摩爾質(zhì)量在數(shù)值上(單位是g·mol-1)等于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D1 mol一氧化碳的質(zhì)量為28 g·mol-1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的摩爾質(zhì)量是18gB.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CO2的摩爾質(zhì)量(單位是g·mol-1)在數(shù)值上等于其相對分子質(zhì)量D1molCO的質(zhì)量是28g·mol-1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同溫同壓下,氣體的摩爾體積都約是22.4L/molB.標準狀況下,1LHCl1LH2O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C.標準狀況下,lgN21gCO所占的體積相同D.常溫常壓下,22.4LCO2中含有6.02×1023CO2分子201molH2O中含有的原子個數(shù)約為A3 B18 C3×6.02×1023 D6.02×102321.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2.24LN2O2的混合氣體中分子數(shù)為0.1NAB2.4gMgH2SO4完全反應(yīng),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1NAC.在常溫常壓下,1molHe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為2NAD.標準狀況下,2.24LHCl溶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濃度為2mol/L22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如果40 g 某氣體中所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2NA,則25 g該氣體在標況下的體積是A22.4 L B28 L C33.6 L D40 L 23.下列有關(guān)氣體摩爾體積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1 mol O21 mol N2所占的體積均約為 22.4 LB.若1 mol CO2的體積約為22.4 L,則一定處于標準狀況C.在標準狀況下,1 mol酒精的體積約為22.4 LD.在標準狀況下,11.2 L H2中含有1 mol H原子24.下列儀器名稱為錐形瓶的是A B C D25.名稱為冷凝管的儀器是A B C D26.如圖所示四種化學實驗操作的名稱按①②③④順序排列分別為A.過濾、蒸發(fā)、蒸餾、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B.過濾、蒸餾、蒸發(fā)、萃取C.蒸發(fā)、蒸餾、過濾、萃取D.萃取、蒸餾、蒸發(fā)、過濾27.下列實驗方法正確的是A.用丁達爾效應(yīng)鑒別 NaCl 溶液和 KCl 溶液B.常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汽油和水可通過分液方法分離D.進行焰色反應(yīng)操作時,要先將鉑絲放在稀硫酸中洗滌28.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證。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滴加少量液體 B.過濾 C.測溶液pH D.稀釋濃硫酸29.分離甲苯(沸點為110.6℃)和四氯化碳(沸點為76.75℃)的混合物的方法為A.過濾 B.蒸餾 C.萃取 D.重結(jié)晶30.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蒸發(fā)時,應(yīng)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B.可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單質(zhì)C.萃取時,萃取劑的密度必需比水大D.分液時,先將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再將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31.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A.蒸餾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沒有加入沸石,立即停止加熱,迅速補加,防止暴沸B.過濾操作時,應(yīng)將玻璃棒斜靠在三層濾紙上C.蒸發(fā)操作時,應(yīng)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熱D.萃取操作時,可以選用CCl4或酒精作為萃取劑從碘水中萃取碘 32.下列物質(zhì)既能導電,又屬于電解質(zhì)的一組是A.石墨、醋酸溶液、食鹽晶體 B.熔融狀態(tài)的KOH、熔融狀態(tài)的NaClC.稀硫酸、NaOH溶液、銅 D.石灰水、熔融狀態(tài)的33.下列液體中,不會出現(xiàn)丁達爾效應(yīng)的是雞蛋清溶液  酒精  淀粉溶液  蔗糖溶液  ⑤FeCl3溶液  肥皂水  泥水A④⑤ B②④⑤⑦ C②④⑥ D①③④⑦34.下列關(guān)于膠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分散質(zhì)的微粒直徑在1100nm之間B.光線透過膠體時,膠體中可發(fā)生丁達爾效應(yīng)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膠體時,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相同DFe(OH)3膠體能夠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目的35.下列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ABa(OH)2= Ba2OH BCa(NO3)2=Ca22NOCNaHCO3=Na+HCO DAl2(SO4)3= 2Al23SO36.下列溶液中Cl-的濃度與25ml 0.15 mol/L MgCl2溶液相同的是A10 mL 0.05 mol/LAlCl3溶液B150 mL0.1 mol/LNH4Cl溶液C.含Ba2+濃度為0.2 mol/L BaCl2溶液D100 mL0.4 mol/L HCl溶液與100 mL0.2mol/L NaCl溶液的混合溶液(溶液混合時體積變化忽略不計)37.下列溶液中c(Cl-)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Cl-)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NaCl溶液 B75 mL 1 mol/LFeCl3溶液C150 mL 0.5 mol/LMgCl2溶液 D75 mL 2 mol/LNH4Cl溶液 38.下列溶液中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 mol·L-1的是A.將25g CuSO4·5H2O溶解加水至體積為0.1 LB.將2.24 L HCl氣體溶于水配成0.2 L溶液C.將1 L 10 mol·L-1的濃硫酸加入9 L水中D.將40 g 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入1000 mL39.儀器名稱為容量瓶的是A B C D40.配制500 mL 0.100 mol·L-1NaCl溶液,部分實驗操作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使配得的NaCl溶液濃度偏低B.容量瓶需用自來水、蒸餾水洗滌,干燥后才可用C.實驗中需用到的儀器有:托盤天平、250 mL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等D.上述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①②④③41.配制250mL0.10mol?L-1NaOH溶液時,下列實驗操作會使配得的溶液濃度偏大的是A.轉(zhuǎn)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定容時仰視刻度線C.在容量瓶中定容時俯視刻度線D.定容后發(fā)現(xiàn)液面高于刻度,用膠頭滴管吸出42.實驗室中需要配制2mol?L-1NaCl溶液200mL,配制時應(yīng)選用的容量瓶的規(guī)格和稱取NaCl的質(zhì)量分別是A200mL,23.4g B250mL29.25g C250mL,29.3g D500mL58.5g43.將5mL濃硫酸(質(zhì)量分數(shù)為 98%,密度為1.84g / cm3)稀釋為20 mL的稀硫酸。稀釋后溶液的濃度為A4.6mol·L-1 B0.46mol·L-1 C24.5% D46%44.將2 mL 5 mol·L-1 Mg(NO3)2溶液稀釋至200 mL,從稀釋后的溶液中取出2 mL溶液,所取2 mL溶液中NO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A0.05 mol·L-1 B0.1 mol·L-1 C1 mol·L-1 D0.5 mol·L-145.市售鹽酸的濃度一般較大,使用前往往需要稀釋。將10mol/L的鹽酸稀釋成200mL2mol/L的鹽酸,需取用10mol/L鹽酸的體積是A10mL B100mL C80mL D40mL二、填空題46.現(xiàn)有以下物質(zhì):①CO2  熔融硝酸銅  碳酸氫鈉粉末  蔗糖  氫氧化鈉固體  ⑥NH3  ⑦Cu  稀醋酸  石墨,請回答:(1)以上物質(zhì)中可以導電的是_______               _(填數(shù)字編號,下同)(2)以上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___                         ___。(3)碳酸氫鈉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是___                                 ___47.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每組物質(zhì)中都有一種物質(zhì)與其他物質(zhì)在分類上不同。試分析每組中物質(zhì)的組成規(guī)律,將這種不同于其他物質(zhì)的物質(zhì)找出來。硫酸鋇、氯化銀、氯化鉀、碳酸:__                      。磷酸、硝酸、鹽酸、硫酸:____                       。濁液、溶液、膠體、水:____                          。(2)有如下物質(zhì):鐵絲;氫氧化鋇溶液;③NaHCO3固體;④NH3;酒精;蒸餾水;⑦SO2;熔融的Na2CO3;氧化鈣?;卮鹣铝袉栴}:已知蒸餾水有微弱的導電性,上述物質(zhì)除外,能導電的是:_                ___(填序號下同);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____                        ;屬于非電解質(zhì)的是:____                ;物質(zhì)溶于水能導電的原因為:____                                   (用必要的方程式表示)。
參考答案:1A【分析】不同物質(zhì)組成的為混合物,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為純凈物,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為氧化物,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單質(zhì),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為化合物。【詳解】A. 過氧化氫溶液、四氧化三鐵、水銀分別屬于混合物、氧化物、單質(zhì),故A符合;B. 稀有氣體、氯酸鉀、金分別屬于單質(zhì)、鹽、單質(zhì),故B不符;C. 潔凈的空氣、高錳酸鉀、氮氣分別屬于混合物、鹽、單質(zhì),故C不符;D. 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稀有氣體分別屬于氧化物、氧化物、單質(zhì),故D不符;故選A。2A【詳解】氧氣含有分子,、含有O原子,故答案為A3D【詳解】ACuO能與鹽酸反應(yīng)生成氯化銅和水 ,CuO屬于堿性氧化物,故A正確;    BCuO能與鹽酸反應(yīng)生成氯化銅和水 ,故B正確;CCuO可與發(fā)生置換反應(yīng)生成銅和水,故C正確;    DCuO難溶于水,CuO不能與水反應(yīng)生成堿,故D錯誤;D。4D【詳解】A.海水曬鹽,水分蒸發(fā),氯化鈉析出,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符合題意;B.干冰升華,二氧化碳直接由固體變?yōu)闅怏w,狀態(tài)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C.滴水成冰,水由液體變?yōu)楣腆w,狀態(tài)改變,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D.濕法冶銅,鐵與銅鹽溶液反應(yīng)生成銅,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5A【詳解】反應(yīng)物一種,生成物兩種,屬于分解反應(yīng),故選A。6D【分析】置換反應(yīng)為單質(zhì)+化合物新的單質(zhì)+新的化合物,據(jù)此分析判斷。【詳解】A.生成物中沒有單質(zhì),因此不屬于置換反應(yīng),A不符合題意;B.反應(yīng)物中沒有單質(zhì),因此不屬于置換反應(yīng),B不符合題意;C.該反應(yīng)中無單質(zhì)參加反應(yīng)和生成,因此不屬于置換反應(yīng),C不符合題意;D.該反應(yīng)是單質(zhì)與化合物反應(yīng)產(chǎn)生新的單質(zhì)和新的化合物,因此反應(yīng)基本類型屬于置換反應(yīng),D符合題意;故合理選項是D。7A【詳解】A.由于含有CO兩種元素,碳單質(zhì)不是氣體,則不可能為兩種單質(zhì),故A錯誤;B.可能是兩種單質(zhì)和一種化合物的混合物,如O2O3CO,故B正確;C.可能為兩種化合物,如COCO2,故C正確;D.可能為一種化合物,如CO,故D正確;故選:A。8D【分析】甲烷的化學式為CH4,只有C、H元素組成,故它屬于有機物。【詳解】A.單質(zhì)只有一種元素,A錯誤; B.酸要能電離出氫離子,甲烷不能電離,B錯誤;C.堿一定含有氧元素,甲烷沒有氧元素,C錯誤;D.甲烷屬于有機物,D正確;故選D9B【詳解】A.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不是堿,A錯誤;B.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屬于鹽類,B正確;C.汽水屬于多種成分組成的混合物,水屬于純凈物,C錯誤;D.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不是冰,D錯誤;故選B。10C【詳解】ANH3是堿性氣體,不屬于堿,故A不符合題意;BNaHCO3是碳酸氫鈉,屬于鹽,不屬于堿,故B不符合題意;CCa(OH)2是氫氧化鈣,是堿,故C符合題意;DCu2(OH)2CO3是堿式碳酸銅,屬于鹽,不屬于堿,故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C11C【詳解】酒精(CH3CH2OH)是有機化合物,因此屬于化合物,故C符合題意。綜上所述,答案為C12B【詳解】AHCl電離出陽離子只有H+,屬于酸類,A不選;BKCl電離出金屬陽離子鉀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氯離子,屬于鹽類,B選;CCO2是酸性氧化物,不是鹽類,C不選;DHNO3電離出陽離子只有H+,屬于酸類,D不選;故選:B。13D【詳解】A1molH2表示1molH2分子,故不選A;    B1molFe表示1molFe原子,故不選B;    C1mol表示1mol離子,故不選C;    D.物質(zhì)的量不能表示宏觀物質(zhì),故選D;D。14B【詳解】AO2的摩爾質(zhì)量是32g·mol-1,1molO2的質(zhì)量是32gA錯誤;B摩爾物質(zhì)的量的單位,符號為mol,B正確;C.標況下,氣體的氣體摩爾體積22.4L·mol-1,C錯誤;D.一分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含有1個碳原子,等質(zhì)量的COC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7,則所含碳原子數(shù)之比為11:7,D錯誤;故選B。15B【詳解】A1molN2的質(zhì)子數(shù)為N=n NA =14NA,故A錯誤;BCl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71,摩爾質(zhì)量為71g?mol-1,故B正確;C.氨氣的摩爾質(zhì)量為17g/mol,1molNH3的質(zhì)量為17g,故C錯誤;D.溫度壓強不知,不一定是標準狀況下,22.4LNH3物質(zhì)的量不一定為1mol,故D錯誤;故答案選B。16B【詳解】AH2SO4的摩爾質(zhì)量為98 g/molA錯誤;B0.1 mol H2SO4的質(zhì)量為B正確;CNO2分子與NH2分子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故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C錯誤;D28 g氮氣物質(zhì)的量為1mol,含有的氮原子個數(shù)為 6.02×1023=12.04×1023個,D錯誤;故選B。17C【詳解】A.摩爾質(zhì)量的單位是g/mol,硫酸的摩爾質(zhì)量是98g/mol,故A錯誤;B.物質(zhì)的量的描述對象為微觀粒子,不能為宏觀物質(zhì),故應(yīng)為18g水中含有1mol水分子,故B錯誤;C.以g/mol為單位,摩爾質(zhì)量在數(shù)值上與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等,故C正確;D.質(zhì)量的單位是g1molCO的質(zhì)量為28g,故D錯誤;故選C。18C【詳解】A.摩爾質(zhì)量的單位是g/mol,水的摩爾質(zhì)量是g/molA錯誤;B.摩爾是一個單位,不是物理量,B錯誤;C.以g為單位,摩爾質(zhì)量在數(shù)值上與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等,C正確;D.質(zhì)量的單位是g,1molCO的質(zhì)量為28g,D錯誤;故選C19C【詳解】A.標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故A錯誤;B.標況下,HCl為氣體,H2O不是氣體,1LHCl1LH2O的物質(zhì)的量不同,故B錯誤;C.標準狀況下,lgN21gCO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根據(jù)V=nVm可知,兩者所占體積相同,故C正確;D. 常溫常壓下摩爾體積不是22.4L/mol22.4LCO2的物質(zhì)的量不為1mol,故D錯誤;故答案選C。20C【詳解】1H2O含有3個原子,故1 mol H2O含有3 mol原子,則原子個數(shù)=n×NA=3 mol×6.02×1023 mol-1=3×6.02×1023,故答案選C。21A【詳解】A.標準狀況下,2.24LN2O2的混合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則含分子數(shù)為n?NA=0.1NA,A正確;B2.4gMgH2SO4完全反應(yīng),可建立以下關(guān)系:Mg——2e-,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2NA,B不正確;C.在常溫常壓下,1molHe含有He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1mol,則含He的原子數(shù)目為NA,C不正確;D.標準狀況下,2.24LHCl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溶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體積不是0.5L,則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是2mol/L,D不正確;故選A。22B【詳解】40 g 某氣體中所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2NA,則該氣體的摩爾質(zhì)量為20g/mol,25g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1.25mol,體積=1.25mol×22.4L/mol=28L;故選B。23D【詳解】A.  標準狀況下,1mol O21mol N2所占的體積均約為22.4L,題中并未說明氣體處于標準狀況,故A項錯誤;B.  1mol CO2的體積約為22.4L,則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但并不能說明此時氣體一定處于標準狀況,故B項錯誤;C.  標準狀況下酒精是液體,不適用于用氣體摩爾體積計算其物質(zhì)的量,故C項錯誤;D.  標準狀況下,氫氣為氣體,11.2LH2物質(zhì)的量為0.5mol,其含有的氫原子物質(zhì)的量為1mol,故D項正確;故答案選D。【點睛】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為22.4L/mol,但氣體摩爾體積為22.4L/mol時,不一定是標準狀況。24C【詳解】A. 該裝置為圓底燒瓶,故A不符合題意;B. 該裝置為容量瓶,故B不符合題意;C. 該裝置為錐形瓶,故C符合題意;D. 該裝置為廣口瓶,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C。25C【詳解】A.是蒸餾燒瓶,A不符合題意;B.是球形干燥管,B不符合題意;C.是冷凝管,C符合題意;D.是分液漏斗,D不符合題意;故選C。26A【詳解】過濾是分離不溶性固體與液體混合物,主要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漏斗;蒸發(fā)是利用加熱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劑不斷揮發(fā)而析出溶質(zhì)(晶體)的過程,主要儀器:蒸發(fā)皿、玻璃棒、坩堝鉗、酒精燈;蒸餾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沸點的不同,分離兩種互溶的液體,主要儀器有:蒸餾燒瓶、冷凝管、錐形瓶、酒精燈;萃取分液是利用物質(zhì)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物質(zhì)從它的另一種溶劑中提取出來,萃取后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分離的操作叫分液,主要儀器:分液漏斗。故①②③④順序排列分別為過濾、蒸發(fā)、蒸餾、萃取分液。故答案為A27C【詳解】A.丁達爾效應(yīng)是膠體的獨有性質(zhì),而溶液無此性質(zhì),利用丁達爾效應(yīng)不能鑒別NaCl溶液和KCl溶液,選項A錯誤;B.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但酒精與水互溶,不能作為萃取劑,選項B錯誤;C.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可通過分液方法分離,選項C正確;D.進行焰色反應(yīng)時,必須用稀鹽酸洗滌并灼燒鉑絲,然后再進行實驗,硫酸不具有揮發(fā)性,不能使用稀硫酸洗滌鉑絲,選項D錯誤;答案選C28D【詳解】A.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試管內(nèi)或接觸試管內(nèi)壁,應(yīng)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故A錯誤;B.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沒有緊靠在燒杯內(nèi)壁上,故B錯誤;C.用試紙測定溶液的時,正確的操作方法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試紙,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到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出;不能將試紙伸入待測液中,以免污染待測液,故C錯誤;D.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飛濺;故D正確;故答案選D。29B【分析】甲苯(沸點為110.6℃)和四氯化碳(沸點為76.75℃)都是液態(tài)有機物,難溶于水,二者互溶,沸點相差較大。【詳解】A.過濾是分離易溶、難溶固體混合物的方法,A不符合題意;B.蒸餾是分離沸點相差較大的、互溶的液體混合物,分析甲苯(沸點為110.6℃)和四氯化碳(沸點為76.75℃)的性質(zhì),B符合題意;C.萃取是利用萃取劑從溶液中提取溶質(zhì)的方法,兩種有機物都難溶于水,難以找到合適的萃取劑,C不符合題意;D.重結(jié)晶是將晶體溶于溶劑或熔融以后,又重新從溶液或熔體中結(jié)晶的過程,D不符合題意;故選B。30D【詳解】A.蒸發(fā)溶液時,當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應(yīng)停止加熱用余熱蒸干,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熱,故A錯誤;B.酒精與水互溶,不能萃取碘水中的碘單質(zhì),應(yīng)選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單質(zhì),故B錯誤;C.選擇萃取劑的條件為溶質(zhì)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劑中要大,萃取劑與原溶劑不相溶、與溶質(zhì)不反應(yīng),但萃取劑的密度不一定比水的大,故C錯誤;D.為避免兩種液體相互污染,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故D正確;故選D。31B【詳解】A.蒸餾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沒有加入沸石,立即停止加熱,冷卻后補加,防止暴沸,故A錯誤;B.三層濾紙一側(cè)較厚,不易搗破,則將玻璃棒斜靠在三層濾紙上,故B正確;C.蒸發(fā)時不能蒸干,利用余熱加熱,則出現(xiàn)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故C錯誤;D.酒精與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劑,不能選酒精作萃取劑,可選四氯化碳,故D錯誤;答案選B。32B【分析】電解質(zhì)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qū)щ姷幕衔?;非電解質(zhì)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tài)下不能夠?qū)щ姷幕衔?;溶液導電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金屬導電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動的電子;【詳解】A.石墨能導電但不是電解質(zhì),醋酸溶液能導電但是為混合物,食鹽晶體不能導電,故A錯誤;B.熔融KOH、熔融NaCl都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屬于強電解質(zhì)且能導電,故B正確;C.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是電解質(zhì)溶液為混合物,銅為單質(zhì)不是電解質(zhì),故C錯誤;D.石灰水能導電是電解質(zhì)溶液為混合物,熔融狀態(tài)的能導電且是電解質(zhì),故D錯誤;故選B。33B【詳解】在雞蛋清溶液、酒精、淀粉溶液、蔗糖溶液、⑤FeCl3溶液、肥皂水、泥水共七種液體中,雞蛋清溶液、淀粉溶液、肥皂水屬于膠體,酒精屬于有機化合物,蔗糖溶液、⑤FeCl3溶液屬于溶液,泥水屬于濁液,膠體對光具有散射作用,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yīng),則不會出現(xiàn)丁達爾效應(yīng)的液體為酒精、蔗糖溶液、⑤FeCl3溶液、泥水,故選B。34C【詳解】A.膠體是分散質(zhì)的粒子直徑在1~ 100nm之間的分散系,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zhì)特征是分散質(zhì)的微粒直徑在10-9 ~ 10-7m之間,故A正確;B.根據(jù)膠體的性質(zhì),光線透過膠體時,膠體可發(fā)生丁達爾效應(yīng),故B正確;C.溶液不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yīng),膠體能產(chǎn)生丁達爾效應(yīng),用激光筆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膠體時,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不相同,故C錯誤;D.膠體粒子具有吸附性,Fe(OH)3膠體能夠使水中懸浮的固體顆粒沉降,達到凈水目的,故D正確;故答案為C。35C【詳解】ABa(OH)2為強堿,電離方程式為Ba(OH)2=Ca2++2OH-,故A錯誤;BCa(NO3)2的電離方程式為Ca(NO3)2=Ca2++2NO,故B錯誤;C.碳酸氫根為弱酸根離子,不能拆,NaHCO3的電離方程式為NaHCO3=Na+HCO,故C正確;DAl2(SO4)3的電離方程式為Al2(SO4)3=2Al3++3SO,故D錯誤;故選C。36D【分析】25ml 0.15 mol/L MgCl2溶液中Cl-的濃度c(Cl-)=2×0.15 mol/L=0.3 mol/L,以此解題。【詳解】A10 mL 0.05 mol/LAlCl3溶液中Cl-的濃度c(Cl-)=3×0.05 mol/L=0.15mol/L,A錯誤;B150 mL0.1 mol/LNH4Cl溶液中Cl-的濃度c(Cl-)=1×0.1mol/L=0.1mol/L,B錯誤;C.含Ba2+濃度為0.2 mol/L BaCl2溶液中Cl-的濃度c(Cl-)=2×0.2mol/L=0.4 mol/LC錯誤;D100 mL0.4 mol/L HCl溶液與100 mL0.2mol/L NaCl溶液的混合溶液中Cl-的濃度c(Cl-)=2×0.15 mol/L=0.3 mol/LD正確;故選D。37B【分析】溶液的濃度與所取用的溶液的體積大小無關(guān),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Cl-)=3mol/L,需要將四個選項中的氯離子濃度進行計算即可。【詳解】A1 mol/LNaCl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1 mol/L,不符合題意,A錯誤;B75 mL 1 mol/LFeCl3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3 mol/L,符合題意,B正確;C150 mL 0.5 mol/LMgCl2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1 mol/L,不符合題意,C錯誤;D75 mL 2 mol/LNH4Cl溶液中氯離子濃度為2 mol/L,不符合題意,D錯誤;故選B。38A【詳解】A25g CuSO4·5H2O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稀釋至1L濃度為=1mol/L,A符合題意;B.沒有說明標準狀況,無法計算HCl的物質(zhì)的量,B不符合題意;C1L濃硫酸加9L水,體積不是10L,因此無法計算具體濃度,C不符合題意;D4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入1000 mL水,無法確定最終體積,因此無法計算具體濃度,D不符合題意;故選A。39D【詳解】A.此儀器為圓底燒瓶,故A錯誤;B.此儀器為蒸餾燒瓶,故B錯誤;C.此儀器為分液漏斗,故C錯誤;D.此儀器為容量瓶,故D正確;故答案為D。40A【分析】配制一定體積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需使用一定規(guī)格的容量瓶,配制溶液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簽,根據(jù)配制步驟確定各步使用的儀器,結(jié)合物質(zhì)的量濃度定義式分析實驗誤差。【詳解】A.定容時,仰視容量瓶的刻度線,則溶液的體積偏大,由于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不變,最終使配得的NaCl溶液濃度偏低,A正確;B.容量瓶洗滌方法是先用自來水洗滌,再用蒸餾水洗滌。由于最后需加入蒸餾水配制溶液,因此不需要干燥就可以使用,B錯誤;CNaCl是固體藥品,要使用托盤天平稱量,然后在燒杯中溶解藥品,為促進物質(zhì)溶解,要使用玻璃棒攪拌,待溶液恢復至室溫后用玻璃棒引流轉(zhuǎn)移溶液至500 mL容量瓶中,再洗滌燒杯內(nèi)壁及玻璃棒2-3次,洗滌液也要轉(zhuǎn)移至容量瓶中,在最后定容時要使用膠頭滴管,C錯誤;D.配制溶液的步驟是計算、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簽,故上述實驗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為②①④③D錯誤;故合理選項是A41C【詳解】A.轉(zhuǎn)移溶液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會導致n減小,溶液濃度偏小,故A錯誤;B.在容量瓶中進行定容時,仰視刻度線,會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濃度偏小,故B錯誤;C.在容量瓶中進行定容時,俯視刻度線,會導致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大,故C正確;D.定容后發(fā)現(xiàn)液面高于刻度,用膠頭滴管吸出會導致n減小,溶液濃度偏小,故D錯誤。故答案為:C42C【詳解】配制2mol?L-1NaCl溶液200mL,需要選擇250mL的容量瓶,稱取NaCl的質(zhì)量為,托盤天平精確至十分位,需稱量的質(zhì)量是29.3g;故答案為C43A【詳解】該濃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8.4mol/L,稀釋后稀硫酸溶液的密度未知,無法計算質(zhì)量分數(shù)。 由稀釋公式c()·V()=c()·V()可知,需要濃硫酸的體積為,故選A。44B【詳解】2 mL 5 mol·L-1 Mg(NO3)2溶液稀釋至200 mL,由稀釋定律可知硝酸鎂的濃度變?yōu)樵瓉淼陌俜种?/span>0.05mol/L,硝酸根的濃度是0.1mol/L,取用溶液不會影響離子濃度,故2 mL溶液中NO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 mol·L-1。選B選項。45D【詳解】設(shè)取用10mol/L鹽酸的體積為VmL,由稀釋定律可得:2mol/L×0.2L=10mol/L×10—3VL,解得V=40,故選D。46(1)②⑦⑧⑨(2)②③⑤(3)NaHCO3=Na++ 【解析】(1①CO2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共價化合物,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不能導電,在熔融狀態(tài)下也不能導電,屬于非電解質(zhì);熔融硝酸銅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因此可以導電;該物質(zhì)是鹽,屬于電解質(zhì);碳酸氫鈉粉末中含有離子,但由于離子不能自由移動,因此不能導電;該物質(zhì)是鹽,屬于電解質(zhì);蔗糖是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共價化合物,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不能導電;在熔融狀態(tài)下也不能導電,屬于非電解質(zhì);氫氧化鈉固體中含有離子,但不能自由移動,因此不能導電;該物質(zhì)是堿,屬于電解質(zhì);⑥NH3是由分子構(gòu)成的共價化合物,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所以不能導電,屬于非電解質(zhì);⑦Cu是金屬單質(zhì),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因此能夠?qū)щ?;該物質(zhì)是化合物,不是單質(zhì),因此不屬于電解質(zhì),也不屬于非電解質(zhì);稀醋酸中含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因此能導電,該物質(zhì)是混合物,不是純凈物,因此不屬于電解質(zhì);石墨是非金屬單質(zhì),含有自由移動的電子,因此能夠?qū)щ姡辉撐镔|(zhì)是化合物,不是單質(zhì),因此不屬于電解質(zhì),也不屬于非電解質(zhì);綜上所述可知:上述物質(zhì)中可以導電的是②⑦⑧⑨;2根據(jù)(1)分析可知上述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為②③⑤;3碳酸氫鈉在水溶液中電離產(chǎn)生Na+、,故其的電離方程式是NaHCO3=Na++。47(1)     碳酸     磷酸    (2)     ①②⑧     ③⑥⑧⑨     ④⑤⑦     NaHCO3=Na++HCO 【解析】(1硫酸鋇、氯化銀、氯化鉀都屬于鹽類,碳酸屬于酸類,則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是碳酸;硝酸、鹽酸、硫酸都是強酸,磷酸是中強酸,則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是磷酸;濁液、溶液、膠體都是分散系,屬于混合物,水屬于純凈物,則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是水;2能導電的物質(zhì)有金屬、石墨、電解質(zhì)溶液和熔融的電解質(zhì),是金屬能導電;是電解質(zhì)溶液,能導電;是熔融的電解質(zhì),能導電;故答案為:①②⑧;電解質(zhì)指的是在水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常見電解質(zhì)包括酸、堿、鹽、水和活潑金屬氧化物;是單質(zhì),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是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③⑥⑧⑨屬于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指的是在水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均不能導電的化合物,④⑤⑦屬于非電解質(zhì);NaHCO3是強電解質(zhì),在水中完全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可以導電,電離方程式為NaHCO3=Na++。
 

相關(guān)試卷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化學試題(無答案):

這是一份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化學試題(無答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鈉用于制備稀有金屬鈦的反應(yīng)是,下列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龍成實高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吉林省長春市九臺龍成實高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實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安徽省淮北市實高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

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實高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安徽省淮北市實高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docx、安徽省淮北市實高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純答案用卷1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 精品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