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標要求1.認識鹽類水解的原理和影響鹽類水解的主要因素。2.認識難溶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沉淀的生成、溶解與轉(zhuǎn)化。必做實驗:鹽類水解的應用
高考怎么考 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與鹽類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積常數(shù)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nèi)容,具有難度大、靈活性強、知識瑣碎等特點,其中結(jié)合酸堿中和滴定圖像及鹽類水解的知識,分析微粒濃度之間的關(guān)系,運用金屬離子的水解知識除去工藝流程中的相關(guān)雜質(zhì),是高考命題的熱點;沉淀溶解平衡圖像題出現(xiàn)的概率也較高,主要考查Ksp的相關(guān)計算及粒子濃度的關(guān)系。 預計2022年高考中酸堿中和滴定圖像和沉淀溶解平衡圖像在選擇題中出現(xiàn)的概率較大,也有可能在工藝流程題中出現(xiàn)。
考點1 鹽類水解及其應用考點幫·必備知識通關(guān)考法幫·解題能力提升考法1 鹽類水解及其應用考法2 溶液中粒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考點2 沉淀溶解平衡考點幫·必備知識通關(guān)考法幫·解題能力提升考法3 沉淀溶解平衡的應用考法4 有關(guān)Ksp的計算考法5 有關(guān)Ksp的圖像
高分幫 “雙一流”名校沖刺釋疑難·專題突破疑難9 電解質(zhì)溶液中“四大平衡常數(shù)”的比較和聯(lián)系
考點 1 鹽類水解及其應用
考點幫?必備知識通關(guān)
1.概念在水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jié)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的反應。2.實質(zhì)
高考鏈接1.[2019浙江4月選考,5]下列溶液呈堿性的是 A.NH4NO3 B.(NH4)2SO4 C.KCl D.K2CO32.[2018浙江下半年選考,4]下列物質(zhì)因發(fā)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的是A.HNO3 B.CuCl2 C.K2CO3 D.NaCl答案: 1.D 2.B
3.特點(1)可逆:鹽的水解反應絕大多數(shù)是可逆反應??煽醋魉釅A中和反應的逆反應,即 。(2)微弱:通常鹽類水解的程度很小,一般無沉淀析出,無氣體放出。(3)吸熱: 水解反應吸熱。4.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1) 一般情況下鹽類水解的程度較小,用“ ”連接反應物和生成物。水解生成的難溶性或揮發(fā)性物質(zhì)不加 “↓”或 “↑”符號。如Cu2++2H2O Cu(OH)2+2H+,HS-+H2O H2S+OH-。
考法幫?解題能力提升
考法1 鹽類水解及其應用1.鹽類水解的??键c結(jié)構(gòu)化圖
2.鹽類水解反應的原理及水解反應的拓展
3.鹽類水解的“八大”應用
4.“四規(guī)律”判斷鹽溶液蒸干所得物質(zhì)(1)考慮鹽是否分解。如加熱蒸干Ca(HCO3)2溶液,因其分解,所得固體應是CaCO3。(2)考慮氧化還原反應。如加熱蒸干Na2SO3溶液,因Na2SO3易被氧化,所得固體應是Na2SO4。(3)強堿弱酸鹽溶液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質(zhì),如Na2CO3等。(4)鹽水解生成難揮發(fā)性酸時,其溶液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質(zhì),如CuSO4(aq) CuSO4(s);鹽水解生成易揮發(fā)性酸時,其溶液蒸干灼燒后一般得到對應的氧化物,如AlCl3(aq) Al(OH)3 Al2O3。
解析lg c(H+)或lg c(OH-)隨pH的變化應為直線,pH較小時,lg c(H+)較大,則MO表示lg c(H+)、OP表示lg c(OH-);c(CH3COO-)隨pH增大而增大,則NP表示lg c(CH3COOH)、MN表示lg c(CH3COO-)。
解題模型 以CH3COONa溶液為例:
答案:1.√ 2.? 3.? 4.√{點撥:Fe 3+逐步水解生成[Fe(OH)]2+、[Fe(OH)2]+、Fe(OH)3,水解能力Fe3+>[Fe(OH)]2+} 5.? 6.√ 7.? 8.√
考法2 溶液中粒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近幾年的真題中,鹽類水解平衡溶液、酸堿滴定溶液、弱電解質(zhì)稀釋溶液中的微粒濃度關(guān)系式的正誤判斷是考查的熱點。1.思維導圖
2.三個“守恒”關(guān)系(1)電荷守恒
(3)質(zhì)子守恒電解質(zhì)溶液中分子或離子得到或失去質(zhì)子(H+)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以NaHCO3溶液為例進行分析,如表所示。
2 [2021福建三明一中模擬]HR是一元酸,室溫時,用0.250 0 ml·L-1 NaOH溶液滴定25 mL HR溶液時,溶液的pH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其中b點表示兩種物質(zhì)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R的電離常數(shù)Ka≈5×10-6B.xc(R-)>c(HR)>c(H+)>c(OH-)D.b點對應溶液中粒子濃度的大小關(guān)系是c(Na+)>c(OH-)>c(R-)>c(H+)
命題角度 混合溶液中粒子濃度大小的比較
解題模型以強堿弱酸鹽Na2A為例
1.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響因素
(2)特點逆、等、動、定、變(適用平衡移動原理)。(3)影響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①內(nèi)因:難溶電解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②外因:以AgCl(s)Ag+(aq)+Cl-(aq) ΔH>0為例。
2.溶度積 (1)對于沉淀溶解平衡MmAn(s)mMn+(aq)+nAm-(aq), 溶度積常數(shù)Ksp=cm(Mn+)·cn(Am-),濃度都是平衡濃度;離子積Qc=cm(Mn+)·cn(Am-),濃度是任意濃度。Qc>Ksp:溶液過飽和,有沉淀析出,直至溶液飽和,達到新的平衡。Qc=Ksp:溶液飽和,沉淀與溶解處于平衡狀態(tài)。QcKsp時,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動,生成沉淀。(2)應用:可利用生成沉淀來達到除去溶液中雜質(zhì)離子的目的。(3)方法:①調(diào)節(jié)pH法。如工業(yè)原料氯化銨中含雜質(zhì)氯化鐵,使其溶于水中,再加入氨水調(diào)節(jié)pH,可使Fe3+轉(zhuǎn)化為Fe(OH)3沉淀而除去。②加沉淀劑法。如用Na2S、H2S等作沉淀劑,使某些金屬離子(如Cu2+、Hg2+等)生成極難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離、除雜常用的方法。
③氧化還原法。如除去溶液中的Fe2+時,可將鐵元素以堿的形式沉淀出來,但Fe(OH) 2的溶解度比Fe(OH)3的大,所以先加入氧化劑將Fe2+氧化為Fe3+,再用堿與Fe3+反應,使Fe3+轉(zhuǎn)化為Fe(OH)3而除去。2.沉淀的溶解(1)原理:當QcNaAB.將a ml·L-1的HA溶液與a ml·L-1的NaA溶液等體積混合,混合液中c(Na+)>c(A-)C.向Na2B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A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2-+2HA 2A-+H2BD.NaHB溶液中部分微粒濃度的大小關(guān)系為c(Na+)>c(HB-)>c(B2-)>c(H2B)
這是一份新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導學案課件 微主題7 電離平衡與鹽類水解(含解析),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命題規(guī)律,高考回眸,??记把?,核心突破,能力提升,cH+,-12,-42,-71,-122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學一輪復習8.3鹽類的水解課件
這是一份山東專用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專題十四鹽類水解和沉淀溶解平衡_基礎篇課件,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點清單,知能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