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個好朋友,他在別的學校讀高中。他上了高中后,看見班上有的同學穿名牌,用著昂貴的手機,身邊還有一堆朋友圍著,他非常羨慕,于是偷偷跟別人借錢裝扮自己,穿名牌,用名貴東西,終于也有了很多朋友的追捧。但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維持這樣的生活需要錢,借來的錢日后需要還,也擔心一旦恢復原狀就沒朋友了。目前的他很煩惱,請你寫一封簡短的信幫助他走出煩惱的牢籠。
學《老子》四章,你可以從中得到啟發(fā),從而更好地幫助這位好朋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史載,他曾任周王室史官,博學多才,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洛陽向他問禮。晚年見周王室日趨沒落,便騎青牛而去,回故鄉(xiāng)楚國過起了隱居生活。
《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yǎng)生之道,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jīng)之王?!兜赖陆?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tǒng)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
老子的思想分為三方面:一是談宇宙問題。宇宙是怎么形成的?由什么構(gòu)成的?二是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理想的政治是什么樣的?理想社會又是什么樣的?人類應該以怎樣的秩序生活,用怎樣的方式生活?三是談人生智慧。如何為人處世?人生哲學包括哪些?
老子的“道”的含義:1.指宇宙本源,這是延續(xù)易經(jīng)的說法,比較晦澀難懂,可以略過。《易經(jīng)》曰:“一陰一陽謂之道”。意思是:陰陽的交合是宇宙萬物變化的起點。2.指政治制度或道德思想,如一個國家采用什么制度統(tǒng)治,一個人采用什么方式為人處事。3.指萬事萬物遵循的規(guī)律,如:春夏秋冬更替的自然規(guī)律,內(nèi)憂外患出現(xiàn)政權(quán)更迭的社會規(guī)律等。
閱讀第一層次:疏通文意
解釋文中加點字詞的意義和用法《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做車輪),三十根輻條穿在車輪的中心部位,中間必須留出空處裝上車軸,車輪才能有轉(zhuǎn)動的作用。和泥做陶器,器皿中間必須留出空處,器皿才能發(fā)揮盛放物品的作用。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fā)揮了它的作用。
閱讀第二層次:把握作者思想觀點
事物存在著對立面: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后,彼此相反,又互相依存。掌握了萬物相互依存、相反相成的規(guī)律,便能在相反事物中獲得力量,這是老子道家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
老子指出車輪、瓷器、房屋這三樣事物都是有形的,也就是“有”,而體現(xiàn)它們自身價值的卻是無形的空間,也就是“無”。如果沒有車輪、瓷器、房屋這些有形物體的存在,中空的無又怎會存在,發(fā)揮作用呢?“有”和“無”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
老子在對“有”和“無”的認識上,明顯更強調(diào)突出“無”的作用。請問這是為什么?
在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一般人只看到實有的東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虛空的東西及其作用,被眼前所見蒙蔽,從而忽略了真正的事實。真正的智者并不會只關注所謂的“實在的”東西,因為它們背后還有很多真正起重要作用,卻未能顯示出來被人們所見的東西。這也是我們讀《老子》特別要注意的,有些東西老子不講不是因為它們不重要,而是大家都注意得到,所以就沒必要講。他強調(diào)的是被大家忽略的那部分,講出來是希望我們能關注到它,這也是對我們的警醒。
1.“有”和“無”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2.強調(diào)突出“無”的重要作用。
閱讀第三層次: 從“無”觸發(fā)——聯(lián)系生活實踐,思考“無”的意義
虛空,可裝東西。如果滿了,就裝不進任何東西。
不良情緒要及時排解空杯心態(tài),忌驕傲自滿
無形,看不見,卻能決定看得見的功用發(fā)揮
空氣看不見,決定動植物的生死。信號看不見,決定手機的功能。人品看不見,決定這個人是否值得深交?!?br/>看問題,需要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看得見“有”,更要關注到“有”背后的“無”,意識到我們的行為都是意識的外在顯示。
請利用今天所學所悟,修改之前給那位好朋友寫的信。
世界的底層邏輯:看不見的決定看得見的。如果你對今天的自己不滿意,請把能量(注意力、精力、金錢)多花在“看不見”的地方上,投資大腦,提升認知,提高能力,時間會把塑造你更好。
 解釋文中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cháng。其在道也,曰余食贅zhuì行,物或惡wù之,故有道者不處chù。
譯文:踮起腳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穩(wěn)。自我顯露的不能顯明,自以為是的不能彰顯,自我夸耀的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不能長久。用道的觀點來看,(以上這些急躁炫耀的行為)就叫做剩飯、贅瘤,人們常常厭惡它們,所以通曉道義的人不會這樣做。
重點字詞:(1)明:形作動,顯明(2)功:名作動,建立功勛(3)余食贅行:成語,意為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贅瘤。比喻遭人討厭的東西。(4)物:代詞,這里指常人?!。?)或:常常。
急躁冒進、自我炫耀的行為會導致失敗,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做法不會取得成果,老子告誡人們?yōu)槿藨t恭謹慎,腳踏實地,不自以為是,不好高騖遠,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方可長久。
閱讀第三層次:聯(lián)想與遷移
現(xiàn)實中有的家長特別鼓勵孩子去自我表現(xiàn)、自我展示,你對這種做法怎么看?請聯(lián)系實際簡要回答。 過度的自我表現(xiàn),一昧讓孩子炫耀,不僅得不到稱贊,反而會讓人覺得家長虛榮心強,處處爭鋒爭先。如果為了某種目的而不顧孩子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就更令人生厭。所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加干涉,順其自然發(fā)展才是最好的。何況真正的自我表現(xiàn)需要真才實學,因此拋卻浮華,修煉真學問和真功夫,才是正道。
解釋文中字詞的意義和用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qi ǎng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認識別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明智。戰(zhàn)勝別人的人有力量,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算堅強。知道滿足的人能夠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不喪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夠長久,死而不朽的人就是長壽。
【探究任務】如何理解“知人者與自知者”?“知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內(nèi),是一般之智?!白灾摺保褐烁?,內(nèi)外皆知,是心靈之明。所以自知者比知人者境界更高。
一個人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要難得多。首先,人往往會看不到自己。如“燈下黑”或鏡子,能照萬物,卻偏偏照不到自身。其次,人對于自己總是有所偏愛的,會不自覺給自己加分,美化自己,習慣將自己往好的方面歸類。這也就不難理解一個人哪怕是多么的無能,只要有人吹捧他能干,他便真的會相信。老子的智慧應用到我們的現(xiàn)實中,便是在用智慧分析外物的同時,別忘了讓智慧的光芒照亮自己,客觀看待自身。
【探究任務】如何理解“勝人者與自勝者”?“勝人者”:憑借外在力量戰(zhàn)勝別人,只是有力量?!白詣僬摺保簯{借內(nèi)在意志戰(zhàn)勝自我,克制欲望,排除雜念。所以自勝者比勝人者境界更高。
【探究任務】如何理解“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這兩句話與上文的聯(lián)系?“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強調(diào)“自知”、“自勝”更重要,這是立身之本。①“知足者”不是指我們普遍理解的知足常樂的人,而是指能夠不斷戰(zhàn)勝自我,對已達到的自知、自勝程度感到知足,從而感到富足的人。②“強行者”是指堅持奮進,求道不息的人。③“不失其所者”是指不喪失立身之本的人。④“死而不亡者”不是指死了但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人,而是指不斷進行“自知”、“自勝”、“強行”的人,這樣的人即使死去也不朽。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nèi)耗》,你如何看待二舅的人生智慧? 視頻講述了UP主“衣戈猜想”二舅一生的經(jīng)歷。這個曾經(jīng)村子里的天才少年,十幾歲時因為發(fā)燒,被村醫(yī)打了四針后成了殘疾人。后來自學木工謀生,一生未婚,收養(yǎng)了一個女兒,現(xiàn)在獨自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還成了村里的“維修多面手”。
小結(jié): 真正厲害的人都有“自我進化”的能力,他們會在成長的路上不斷升級認知,更新自我。 真正的智慧是認識自己,“自知、自勝、知足、強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是一個人成長的五個層次,而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
據(jù)學者饒尚寬考證,文中有兩句話為“錯簡重出”,應刪去: (1)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 (2)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第一句原見于《老子》第二十九章;第二句意思與前文無關聯(lián),且要表達的意思盲散見于第三十七章、四十八章、五十七章和六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sàn)。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lé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sàn)。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譯文:事物安然未生變的時候容易持守,問題還沒有顯露跡象的時候容易解決,事物脆弱的時候容易分離,事物細微的時候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沒有發(fā)生前就早作準備,要在禍亂沒有產(chǎn)生前就處理妥當。
安→未兆→脆→微事物在安定時容易發(fā)現(xiàn)苗頭,發(fā)現(xiàn)苗頭后立馬進行干預。做事要防患于未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léi)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譯文:張開雙臂才能抱得過來的大樹,是從細小的萌芽生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從一筐泥土開始建筑起來的;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開始的。
做事要堅持,注重積累。
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譯文: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時遭遇失敗。審慎面對事情的終結(jié),一如開始時那樣(慎重),就不會失敗。
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
譯文:動手去做就會壞事,執(zhí)意把持就會失去。因此圣人無所作為,所以不會招致失敗;無所執(zhí)著,所以也不會遭受損害。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譯文:所以圣人求別人所不欲求的,不認為難得的財物是貴重的,學別人所不學的,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以輔助萬物的自然變化而不妄加干預。
閱讀第二、第三層次: 把握作者思想觀點 聯(lián)想與遷移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扁鵲是古代著名的四大醫(yī)圣之一。一天有人問他你是不是天下醫(yī)術最高的?扁鵲說不是,我大哥二哥比我的醫(yī)術要高得多。這人覺得很奇怪,說他們醫(yī)術高我怎么都不知道?扁鵲說,我大哥二哥名氣不大,是因為他們的治病方法跟我不同。人家還沒得病,他就告訴人家怎么預防(“為之于未有”)不得病,自然也就沒什么人感謝他了。我二哥是看人一有點小病,就馬上給他治好了,不讓他釀成大病。(“治之于未亂”)而找我看病的人都是快要病死的了,治了幾個不就名滿天下了嗎?可實際上我大哥二哥的醫(yī)術比我高得多。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能想到哪些關于“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的例子?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在我國肆虐,由于人們對新病毒沒有了解,缺乏防范意識,預防措施不到位,所以疫情呈現(xiàn)出快速爆發(fā)的趨勢,給人民的生命安全帶來極大傷害。但隨著對病毒的認識逐漸深入,全國人民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如今有效阻斷了病毒傳播鏈條。
無為是未雨綢繆,預見性強,提前避免出現(xiàn)惡劣的情況。
無為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強為,不多為。
一般人都想追求“有”,如金銀珠寶,但圣人在乎的是“無”,如人的精神、價值。一般人愿意學“有”,就是能直接帶來實際利益的東西,但圣人愿意學的是“無”,不能直接帶來實際利益,卻是真正的智慧和學問,比如道。
欲不欲 學不學
無為是明白道,按照自然規(guī)律做事,結(jié)果水到渠成。
感受選文的思想精華:認識世界:對立統(tǒng)一,相輔相成,相互依存認識自己:人貴在自知、自勝認識人生:凡事從細小處做起,積累、堅持,善始善終,有預見性生存之道:遵循規(guī)律,不強為,不多為。
儒道互補體現(xiàn)在何處?儒家:偏重社會倫理。思考人與人的關系,強調(diào)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注重積極進取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道家:偏重哲學問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強調(diào)擺脫出世入世的束縛,注重寧靜和諧與超越世俗的觀念,側(cè)重天道。
儒道互補體現(xiàn)在何處?從“儒道互補”看“釵黛合一”寶釵是一個儒家人物,謹言慎行、積極進取,近乎“圣人”;而黛玉更像一個道家人物,自然率真、靈動飄逸,婉若“仙子”。前者是主流、正統(tǒng),因此為“(蘅蕪)君”;后者為輔助,因此為“(瀟湘)妃(子)”。中國古代士大夫最初總是希望能夠“學而優(yōu)則仕”,有一番作為;當理想受挫、四顧茫然時,便思退隱,寄情山水。

相關課件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教課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教課ppt課件,共3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文化常識,文本研習,自然狀態(tài)才最合適,不違反自然常態(tài)和規(guī)律,寫作特色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授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授課課件ppt,共1頁。

語文選擇性必修 上冊第二單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課堂教學ppt課件:

這是一份語文選擇性必修 上冊第二單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課堂教學ppt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核心素養(yǎng),《老子》四章,朗讀文章,文白對譯,回顧課文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教課內(nèi)容ppt課件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教課內(nèi)容ppt課件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第二單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授課課件ppt

高中人教統(tǒng)編版第二單元6(《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6.1《老子》四章授課課件ppt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1《老子》四章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6.1 芣苢教課ppt課件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6.1 芣苢教課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6.1《老子》四章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