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調(diào)研試卷
化 學 2022.11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
H—1 C—12 N—14 O—16 Al—27 S—32 Fe—56 Co—59 Cu—64
一、 單項選擇題:共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 三星堆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出土文物屬于合金的是( )
A. 青銅神樹 B. 絲綢黑炭 C. 陶瓷馬頭 D. 雕花象牙
2. 反應NH4Cl+NaNO2===NaCl+N2↑+2H2O可應用于解決冬季開采石油井下結(jié)蠟難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NH的空間結(jié)構(gòu)為三角錐形 B. NaNO2中僅含離子鍵
C. N2僅為氧化產(chǎn)物 D. 該反應的ΔHH2O D. SOCl2水解生成H2SO4和HCl
5. 實驗室利用Cl2氧化K2MnO4制備KMnO4。K2MnO4在濃強堿溶液中可穩(wěn)定存在,堿性減弱時易發(fā)生反應3MnO+2H2O===2MnO +MnO2↓+4OH-。下列實驗裝置和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A. 裝置甲燒瓶中加入漂白粉,僅打開滴液漏斗下端活塞即可制取Cl2
B. 裝置乙中盛放飽和NaCl溶液,可提高KMnO4的產(chǎn)率
C. 裝置丙中可用NaOH作強堿性介質(zhì)
D. 裝置丁中加入NaOH溶液吸收尾氣
閱讀下列資料,完成6~8題。
大氣中的氮是取之不盡的天然資源,它以N2分子形式穩(wěn)定存在于自然界,只有少量的N2通過生物固氮和高能固氮的方式從游離態(tài)轉(zhuǎn)變?yōu)榛蠎B(tài),進入土壤和海洋。通過化學方法也可將N2轉(zhuǎn)變?yōu)槿祟愋枰母鞣N含氮化合物,但硝酸的生產(chǎn)、化石燃料的燃燒以及機動車輛尾氣的排放,也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
6. 下列關(guān)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轉(zhuǎn)化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把空氣中N2轉(zhuǎn)化為NH3或銨鹽
B. 土壤中的硝酸鹽可被細菌分解轉(zhuǎn)化為N2返回大氣中
C. 陸地和海洋中的植物能吸收含氮化合物制造蛋白質(zhì)
D. 用NH3生產(chǎn)HNO3的過程中N元素只發(fā)生氧化反應
7. 空燃比是指機動車內(nèi)燃機氣缸內(nèi)混合氣中空氣與燃料之間的質(zhì)量比例。內(nèi)燃機工作時,氣缸中會發(fā)生反應N2(g)+O2(g)?2NO(g);ΔH=180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上述反應ΔS>0
B. 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K=
C. 氣缸內(nèi)溫度升高,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減慢
D. 實際應用中,控制氣缸內(nèi)空燃比越小,機動車尾氣對環(huán)境的污染越小
8. 下列含氮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用途具有對應關(guān)系的是( )
A. N2難溶于水,可用作糧食保護氣
B. NH3具有還原性,液氨可作制冷劑
C. HNO3具有揮發(fā)性,可用于制造化肥
D. NH4Cl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去除鐵銹
9. 室溫下H2CO3的Ka1=4.30×10-7、Ka2=5.61×10-11,H2SO3的Ka1=1.54×10-2、Ka2=1.02×10-7。工業(yè)上以SO2和純堿為原料制備無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吸收過程中有CO2氣體放出
B. 結(jié)晶后母液中含有Na2CO3
C. 中和后溶液中可能含有NaHSO3
D. 濕料經(jīng)氣流干燥時溫度不宜過高
10. 利用如圖裝置(電極材料均為石墨,右側(cè)裝置為原電池)從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CoO2中回收金屬鈷。工作時借助細菌降解乙酸鹽生成CO2,將LiCoO2轉(zhuǎn)化為Co2+,并定時將乙室溶液轉(zhuǎn)移至甲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b電極為電解池的陰極,d電極為原電池的正極
B. c電極反應式為CH3COO-+2H2O-8e-===2CO2↑+7H+
C. 為保持細菌所在環(huán)境pH穩(wěn)定,兩池均應選擇陽離子交換膜
D. 若甲室Co2+減少100 mg,乙室Co2+增加150 mg,則此時還未進行過溶液轉(zhuǎn)移
11. 室溫下,下列實驗探究方案能達到探究目的的是( )
12. 已知室溫下Ka1(H2S)=10-7,Ka2(H2S)=10-12.9。通過下列實驗
選項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
A
將SO2分別通入盛有品紅溶液和KMnO4溶液的試管中,觀察兩份溶液顏色變化
SO2具有漂白性
B
用pH計測定濃度均為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和Na2SO3溶液的pH
比較CH3COOH和H2SO3的酸性強弱
C
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 mL 0.1 mol·L-1的Na2S2O3溶液,再同時各加入2 mL 0.1 mol·L-1和0.2 mol·L-1的稀硫酸,比較試管中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的快慢
研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D
向25.00 mL未知濃度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劑,用0.100 0 mol·L-1 NaOH標準溶液滴定,記錄指示劑變色時消耗堿液的體積并計算
測定CH3COOH溶液的濃度
探究含硫化合物的性質(zhì)。
實驗1:測得0.1 mol·L-1 H2S溶液pH=4.1。
實驗2:向10 mL 0.1 mol·L-1 NaHS溶液中逐滴加入5 mL水,用pH計監(jiān)測過程中pH變化。
實驗3:向10 mL 0.1 mol·L-1 H2S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NaOH溶液,直至pH=7。
實驗4:向5 mL 0.1 mol·L-1 Na2S中滴加10 mL 0.1 mol·L-1 MnSO4溶液,產(chǎn)生粉色沉淀,再加幾滴0.1 mol·L-1 CuSO4溶液,產(chǎn)生黑色沉淀。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由實驗1可知:0.1 mol·L-1 H2S溶液中c(S2-)Ksp(CuS)
13. 丙烷經(jīng)催化脫氫制丙烯的反應為C3H8(g)===C3H6(g)+H2(g)。600 ℃,將固定濃度的C3H8通入有催化劑的恒容反應器,逐漸提高CO2濃度,經(jīng)相同時間,測得出口處C3H6、CO和H2濃度隨初始CO2濃度的變化關(guān)系如右圖。已知:
① C3H8(g)+5O2(g)===3CO2(g)+4H2O(l);ΔH=-2 220 kJ·mol-1
② C3H6(g)+9/2O2(g)===3CO2(g)+3H2O(l);ΔH=-2 058 kJ·mol-1
③ H2(g)+1/2O2(g)===H2O(l);ΔH=-286 kJ·mol-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丙烷催化脫氫制丙烯反應的ΔH=-124 kJ·mol-1
B. c(H2)和c(C3H6)變化差異的原因:CO2+H2?CO+H2O
C. 其他條件不變,投料比c(C3H8)/c(CO2)越大,C3H8轉(zhuǎn)化率越大
D. 若體系只有C3H6、H2、CO和H2O生成,則出口處物質(zhì)濃度c之間一定存在關(guān)系:c(C3H6)=c(CO)+c(H2)+c(H2O)
二、 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
14. (15分)以含砷氧化銅礦[含CuO、As2O3及重金屬鹽等]為原料,用氨浸法制取飼料級硫酸銅。
(1) 氨浸:常溫下,將一定比例的氨水和(NH4)2SO4溶液混合,配制成浸取液,可將礦物中的CuO轉(zhuǎn)化為[Cu(NH3)4]SO4溶液,此時砷元素以AsO形式進入溶液。
已知25 ℃時,Kb(NH3·H2O)=1.75×10-5,lg 1.75=0.24。
① 為提高銅的浸出率,不僅要求浸取液中總氨(氨銨之和)適當過量,而且要求控制其pH約為9.24,此時浸取液中氨銨比[c(NH3·H2O)/c(NH)]約為________(填字母)。
A. 1∶2 B. 2∶3 C. 1∶1 D. 2∶1
② 氨浸時溶液溫度不宜過高,其原因是________。
(2) 除雜:在浸出液中先加入(NH4)2S溶液去除重金屬離子,然后調(diào)節(jié)溶液呈弱酸性,再依次用FeSO4溶液和(NH4)2S2O8溶液去除含砷微粒,除砷主要經(jīng)過“吸附→反應→沉淀”的過程。
① 加入FeSO4溶液,同時鼓入空氣,可加快吸附過程的發(fā)生。請簡述產(chǎn)生吸附作用的原理:________。
② 加入(NH4)2S2O8溶液,可將溶液中少量殘留的AsO氧化為AsO,并進一步轉(zhuǎn)化為難溶鐵鹽,脫離浸出液。寫出AsO發(fā)生氧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蒸氨、酸溶:除雜后的溶液主要成分為[Cu(NH3)4]SO4,經(jīng)蒸氨操作得到Cu2(OH)2SO4固體。過濾后將其加入硫酸溶解。蒸氨后過濾得到大量廢液,為實現(xiàn)資源的充分利用,請結(jié)合上述工藝流程提出一條使用建議:________。
(4) 結(jié)晶、烘干:酸溶后的溶液結(jié)晶、過濾、洗滌,得到產(chǎn)品CuSO4·5H2O。實驗測得烘干過程中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與起始樣品的質(zhì)量的比值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右圖所示。為確保產(chǎn)品為飼料級CuSO4·5H2O,烘干溫度應不超過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15. (15分)以廢鐵屑(含F(xiàn)e2O3及少量Fe和SiO2)為原料制備FeCO3和{K3[Fe(C2O4)3]·3H2O)}晶體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 25 ℃時,Ksp(FeCO3)=3.0×10-11,Ksp[Fe(OH)2]=5.0×10-17,Ksp[Fe(OH)3]=2.0×10-39;
② K3[Fe(C2O4)3]·3H2O晶體呈翠綠色,可溶于水、難溶于乙醇。
(1) 室溫下,若濾液Ⅰ中c(Fe3+)為2.0 mol·L-1,要保證無沉淀產(chǎn)生,則應調(diào)節(jié)濾液Ⅰ的pH小于________。
(2) 向濾液Ⅰ中加入過量鐵粉,使Fe3+完全轉(zhuǎn)化為Fe2+。檢驗Fe3+是否完全還原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
(3) 將濾液Ⅱ與飽和NH4HCO3溶液混合即可制得FeCO3。
① 濾液Ⅱ和飽和NH4HCO3溶液的混合方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混合過程中放出的氣體為________(填化學式)。
(4) 甲同學認為流程中,用H2O2代替空氣與濾液Ⅰ反應效果更好,乙同學不同意甲的觀點,其理由是________。
(5) 寫出加入飽和K2C2O4溶液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
(6) 經(jīng)“一系列操作”獲得翠綠色晶體后,用乙醇洗滌晶體的目的是________。
16. (15分)含硫化合物在生產(chǎn)、生活中應用廣泛。
Ⅰ. Na2S可用于染料、醫(yī)藥行業(yè)。工業(yè)上常用芒硝(Na2SO4·10H2O)和煤粉為原料生產(chǎn)Na2S,所得粗品中常含有一定量煤灰和重金屬硫化物等雜質(zhì)。已知:Na2S易溶于熱乙醇,重金屬硫化物難溶于乙醇;晶粒大小與結(jié)晶條件有關(guān),溶液的濃度越大,或溶劑的蒸發(fā)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卻得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小,反之可得到較大的晶粒。
(1) 原料在高溫下反應,同時生成CO氣體。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圖1
(2) 實驗室用乙醇重結(jié)晶純化Na2S粗品,裝置如圖1所示。
① 回流時,燒瓶內(nèi)氣霧上升高度不宜超過冷凝管高度的1/3。若氣霧上升過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② 回流結(jié)束后,需進行的操作有:a停止加熱、b關(guān)閉冷凝水、c移去水浴,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填字母)。
(3) 95 ℃下回流30 min后,立即趁熱過濾,使用錐形瓶接收濾液。
① 不用燒杯接收濾液的原因是________。
② 濾液經(jīng)________(填字母),過濾后,用95%乙醇洗滌,干燥,得到較高產(chǎn)量顆粒較大的Na2S晶體。
A. 蒸發(fā)結(jié)晶 B. 65 ℃保溫結(jié)晶 C. 冰水浴冷卻結(jié)晶
圖2
Ⅱ. Na2SO3可用作還原劑、防腐劑等。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準確檢測市售銀耳中添加劑Na2SO3的含量,設計如圖2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請補全下面的實驗方案:
(1) 向三頸燒瓶中加入10.00 g銀耳樣品和400 mL水,向錐形瓶中加入125 mL水、0.30 mL 0.010 00 mol·L-1I2溶液和________________,向滴液漏斗和滴定管中分別裝入________和________。
(2) 接通冷凝水,打開電熱裝置和磁力攪拌器,________。
(3) 用適量Na2SO3替代銀耳樣品,重復上述步驟,測得SO2的平均回收率為95%。(可供選擇的試劑:0.200 0 mol·L-1 H3PO4溶液、淀粉溶液、0.010 00 mol·L-1I2溶液、N2)
17. (16分)脫硫脫氮技術(shù)是環(huán)境科學研究的熱點。
(1) 模擬O3氧化結(jié)合(NH4)2SO3溶液吸收法同時脫除SO2和NO的過程示意圖如下。
已知氣體反應器中主要發(fā)生如下反應(K為25 ℃下平衡常數(shù)、E為活化能):
ⅰ. 2O3(g)?3O2(g);ΔH1=-286.6 kJ·mol-1、K1=1.6×1057、E1=24.6 kJ·mol-1。
ⅱ. NO(g)+O3(g)?NO2(g)+O2(g);ΔH2=-200.9 kJ·mol-1、K2=6.2×1034、E2=3.17 kJ·mol-1。
ⅲ. SO2(g)+O3(g)?SO3(g)+O2(g);ΔH3=-241.6 kJ·mol-1、K3=1.1×1041、E3=58.17 kJ·mol-1。
① 其他條件不變時,溫度高于150 ℃,在相同時間內(nèi)SO2和NO的轉(zhuǎn)化率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其他條件不變,SO2和NO初始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時,經(jīng)檢測裝置1分析,在相同時間內(nèi)SO2和NO的轉(zhuǎn)化率隨O3的濃度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1所示。 NO的轉(zhuǎn)化率始終高于SO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從檢測裝置1中排出的氣體經(jīng)如圖2所示的(NH4)2SO3溶液吸收器吸收,NO2被還原成NO。該噴淋吸收塔裝置的優(yōu)點是________。
④ 其他條件不變,SO2和NO初始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時,經(jīng)檢測裝置2分析,在相同時間內(nèi),O3與N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對SO2和NO脫除率的影響如3所示。O3的濃度很低時,SO2的脫除率超過97%,其原因是________。
(2) 科研人員研究發(fā)現(xiàn)厭氧氨氧化生物酶體系可以促進H+和電子的轉(zhuǎn)移(如a、b和c),能將廢水中的NO轉(zhuǎn)化為N2進入大氣層,其反應過程如圖4所示。
① 請結(jié)合反應方程式,描述上述轉(zhuǎn)化的具體過程:________。
② 若廢水中存在一定濃度的O2時,則上述轉(zhuǎn)化無法發(fā)生,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州市2022~2023學年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調(diào)研試卷
化學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 單項選擇題:共13題,每題3分,共39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 A 2. D 3. B 4. A 5. C 6. D 7. A 8. D 9. B 10. D 11. C 12. C 13. B
二、 非選擇題:共4題,共61分。
14. (15分)
(1) ① C(2分)
② 溫度過高,氨氣易揮發(fā)損耗(2分)
(2) ① Fe2+被空氣中O2氧化產(chǎn)生Fe3+,F(xiàn)e3+水解產(chǎn)生Fe(OH)3膠體吸附含砷微粒(2分)
② AsO+S2O+H2O===AsO+2SO+2H+(或AsO+S2O+Fe3++H2O===FeAsO4↓+2SO+2H+)(3分)
(3) 將廢液與氨水以一定比例混合后,投入氨浸步驟循環(huán)利用(2分)
(4) 由圖像可知,“當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為起始樣品質(zhì)量的26.32%時,固體成分為CuO”,設起始樣品的質(zhì)量為m,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占起始樣品質(zhì)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w。
根據(jù)Cu元素守恒,可得關(guān)系式CuSO4·5H2O~CuO(1分)
250 80
mw m×26.32%
250×m×26.32%=mw×80(1分)
解得w=82.25%(1分)
因此為確保產(chǎn)品為飼料級CuSO4·5H2O,烘干溫度應不超過45 ℃。(1分)
說明 :其他計算推理過程合理亦給分。
15. (15分)
(1) 1(2分)
(2) 靜置,取少量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2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顯紅色,則說明Fe3+已被完全還原,反之,則沒有(2分)
(3) ① 將飽和NH4HCO3溶液加入濾液Ⅱ中,邊加邊攪拌(2分)
② CO2(2分)
(4) Fe3+是H2O2分解的催化劑,會消耗大量的H2O2,導致生產(chǎn)成本過高(2分)
(5) Fe3++3C2O===[Fe(C2O4)3]3-(3分)
(6) 除去雜質(zhì),減少洗滌時晶體的溶解損耗,加快后階段干燥速度(2分)
16. (15分)
Ⅰ. (1) Na2SO4·10H2O+4CNa2S+4CO↑+10H2O(2分)
(2) ① 降低水浴溫度或加快冷凝水流速(1分)
② a、c、b(2分)
(3) ① 減少乙醇揮發(fā),或減少容器內(nèi)濾液上部空間與外界空氣的對流,減緩濾液冷卻速度(2分)
② B(2分)
Ⅱ. (1) 2滴淀粉溶液(1分) 0.200 0 mol·L-1H3PO4溶液(1分) 0.010 00 mol·L-1I2溶液(1分)
(2) 以一定流速向三頸燒瓶中通入N2,再加入過量0.200 0 mol·L-1H3PO4溶液(1分),加熱并保持微沸,向錐形瓶內(nèi)滴入0.010 00 mol·L-1I2溶液,直至滴入最后半滴后溶液從無色變?yōu)樗{色,且30 s內(nèi)不褪色(1分),記錄下I2溶液的體積,平行滴定2~3次(1分)
17. (16分)
(1) ① 高于150 ℃,溫度升高,反應ⅰ的速率增大(1分),c(O3)減小(1分),反應ⅱ和ⅲ的速率減小(1分),導致SO2和NO的轉(zhuǎn)化率均降低
② 反應ⅱ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ⅲ(2分),反應ⅱ的速率大于反應ⅲ(1分),因此NO的轉(zhuǎn)化率高于SO2
③ 增大氣液接觸面積,提高吸收效率(2分)
④ (NH4)2SO3溶液直接與SO2反應是脫除SO2的主要原因(2分)
(2) ① 反應Ⅲ:N2H4-4e-===N2+4H+,此反應產(chǎn)生4個H+和4個電子(1分),通過生物酶轉(zhuǎn)移,參與反應Ⅰ和反應Ⅱ(1分)。反應Ⅰ:NO+2H++e-===H2O+NO,此反應消耗2個H+和1個電子(1分);反應Ⅱ:NO+NH+2H++3e-===N2H4+H2O,消耗2個H+和3個電子(1分)(總反應為NO+NH===N2↑+2H2O)
② O2氧化NO或NO使反應終止(1分),厭氧氨氧化酶在有氧條件下失去活性(1分)
這是一份2024屆常州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題+答案,文件包含江蘇省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監(jiān)測化學試卷pdf、常州20232024學年高三期末調(diào)研化學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蘇省常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4kJ?ml-1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江蘇省常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Word版含答案,共1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