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檢測題
高二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2022.01
注意事項:全部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題上無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首領(lǐng),古文運動不僅是反對陳腐的今體文,更重要的是力圖復興極衰的儒家學說,推翻聲勢極盛的佛道二教,所以韓愈古文富有戰(zhàn)斗精神,不愧為“凌云健筆意縱橫”的偉大文學家和思想家。宋人詩話說“韓以文為詩,杜以詩為文,故不工耳”。韓詩與古文一樣,象長江大河,浩浩瀚瀚,表現(xiàn)筆力雄健才思富贍的極致,李白杜甫的精華,被韓詩吸收并神而化之,獨成一大家,可以說杜文不很工,卻不可以說韓詩不工。韓愈在《調(diào)張籍》詩里指出自己學李杜的心得“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韓詩與李杜詩精神融合成一體,沒有刻意經(jīng)營,卻自然合于李杜。韓詩變化怪奇,主要得自李白;法度森嚴,主要得自杜甫,他在《調(diào)張籍》詩中斥責李杜優(yōu)劣論(當以元稹為此論代表)說,“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如果不是學李杜同樣有得,對李杜同樣深知,那么,對李杜的認知是容易出偏差的。
韓愈是中唐創(chuàng)硬體詩的一大家,有如白居易創(chuàng)通俗詩也是一大家。韓派詩人多有名人,最著名的有張籍、孟郊、賈島、樊宗師、盧仝、李翱、李賀等人。張籍于唐德宗時登進士第,深得韓愈重視,韓愈在《醉贈張秘書》中云“張籍學古淡,軒鶴避雞群”。在《調(diào)張籍》中云“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頷頏”。韓愈承認張籍學李杜,與自己有同樣的成就,可以頡頏同飛。所謂“學古淡”,“古”是指張詩擅長樂府,多用古樂府為題;“淡”是指辭意通顯,不做雕飾。張籍與白居易、元稹唱和,詩句通俗,但不同于元稹、白居易末流,所以說“軒鶴避雞群”。張籍《野老歌》“老農(nóng)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yǎng)犬長食肉?!敝械倪@種意境,也是從學杜得來。韓愈給張籍詩評價很高,《病中贈張十八》詩云“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張詩往往語已盡而意有余,扛鼎的筆力當是指此。
中唐時期可與元稹、白居易、韓愈并列的大詩人還有柳宗元。柳宗元詩既不象韓愈詩那樣豪放縱橫,也不象元稹、白居易詩那樣平易通俗,他雖與韓愈同為古文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但受《文選》影響甚深,他的古文含有很多駢句,特別是最著名的山水記,顯然從酈道元《水經(jīng)注》寫景文化出。他的詩含有選體氣味,謝靈運、陶潛是他學詩的范本。當然,他不是模擬陶謝的形跡,而是變化為柳宗元的山水田園詩。朱熹說柳子厚“詩學陶者便似陶”,又說,“學詩須從陶柳入門庭也”。蘇軾稱“柳子厚詩在陶淵明下,韋蘇州上”。這些評價大致是平允的。不過,柳宗元學陶的真正恬淡處卻還有一些距離。陶潛絕意仕進,極少流露仕途受阻的不平心情,柳宗元因熱衷仕進,橫被壓抑,怨憤之情處處流露,盡管柳詩學陶功力甚深,在恬淡的氣韻上,柳總稍遜陶一步。柳詩與陶詩相比,相當于山水記與《水經(jīng)注》里的寫景文相比,各有其不可企及之處,而后起的模擬者總不免比創(chuàng)始者要稍遜一籌。
(稿摘自《范文瀾評韓愈、柳宗元詩文的特點和成就》)
1. 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首領(lǐng),他的古文富有戰(zhàn)斗精神,他被認為是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
B. 朱熹認為,柳宗元的詩歌學陶淵明像陶淵明;蘇軾則認為,柳詩的成就不及陶詩。
C. 韓愈認為,張籍學習李杜,張籍的成就與李杜相同,他們可以并駕齊驅(qū),不分伯仲。
D. 柳宗元的詩歌學習謝、陶,但不是模擬謝、陶的形跡,而是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
2. 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首先闡述了韓詩的繼承性,接著闡述其詩的獨創(chuàng)性,最后論述柳詩的特點和成就。
B. 文章第一段最后引用韓愈《調(diào)張籍》中的詩句,論證唐代有些文人所持的李杜優(yōu)劣論錯誤。
C. 文章第二段多處引用了韓愈的言論,同時也引用張籍的有關(guān)詩歌內(nèi)容進行論證,論據(jù)豐富。
D. 文章第三段將柳宗元的詩和韓愈、陶淵明等人的詩進行了對比,論證他們的詩歌的異同。
【答案】1. C 2. D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張籍的成就與李杜相同,他們可以并駕齊驅(qū),不分伯仲”錯誤。原文是“韓愈承認張籍學李杜,與自己有同樣的成就,可以頡頏同飛”,韓愈認為張籍學習李白、杜甫,與自己有同樣的成就,可以與自己并駕齊驅(qū),并不是說張籍與李杜并駕齊驅(qū)。
故選C。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論證的分析能力。
D. “論證他們的詩歌的異同”不恰當,第三段只論證了柳宗元的詩和陶淵明的詩的異同,而柳宗元和其他人的詩只論證其異,沒有論述其同。
故選D。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留一餅
趙登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老牛是個賣餅的。
寶慶和平街最末的一間小木屋上插一黃布幌子,寫著“留一餅”三個大字?;献拥淖筮?,有一株大桂花樹,它到底活了多少年,沒人能說得清,總之沒五個漢子是別想抱住它的腰。桂花樹底下,擺著張椅子,老牛沒事就躺在椅子上搖著蒲扇,吹著風。
老牛這人,人善,心慈,可就是太固執(zhí)。就拿這賣餅來說,十多年了,每天只做200個,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這些個餅,沒半個時辰就被搶光了,弄得許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的吃不飽,怨氣滿街。
光這還不算什么,更讓人氣的,是老牛拿著最后一個餅在你眼前晃晃,然后裝進舞子,說一句:“不賣了?!?br /> 關(guān)于老牛為啥留一餅,有人說那是老牛的秘方,得留一餅糅碎在明天的面閉里,還有人說那是老牛留給自己吃的。
“留一餅”就是留一餅,誰來了也不賣!
老牛剛開始賣餅時,生意并不好,店鋪在街末,鋪前又有大樹擋著??墒抢吓H匀粓猿置刻熳?00個餅,賣不完的親自送給街上的乞丐。
和平街的張老爺是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連當官的都敬他三分。這一天張老胥過生日,許多賣吃的、賣喝的店鋪,紛紛關(guān)了門,給張老爺賀壽去了。老牛不去,“管他張老爺還是趙老爺,他過他的壽,我賣我的餅?!?br /> 別的鋪子關(guān)了門,那些賣力氣的漢子找不著填飽肚子的地,只得遠走幾步到老牛的鋪子里。沒一會兒,竟然排起了長隊。
餅快賣完時,來了個白凈男人,他從隊伍后面插了過來,摸出一兩銀子,往老牛桌上一擲:“兩個餅,快點。”
老牛像是沒聽見,繼續(xù)笑著裝餅,笑著收銀子。白凈男人猛地一拍桌,銀子跳得大拇指那么高:“老頭,你聾嗎?”
老牛沒瞧白凈男人一眼:“餅不多了,現(xiàn)在到后面排隊說不定還能吃上一口。”
白凈男人伸出手,一巴掌拍向老牛,卻被一個傘折扇的男人一把擋住。折扇界人堆著笑臉:“我們這就去排隊?!贝桨變裟腥藭r,剛好還剩下最后一個餅,老牛把餅裝好,指指掛在門口的幌子,“留一餅!”
白凈男人頓時來了氣,“知道我家公子是誰嗎?你……”折扇男人瞪了白凈男人一眼,“好,我們明天再來?!?br /> 第二天一大早,折扇男人果然來了,吃了幾口餅,說了幾句“好吃”,離開了。
折扇男人走了快一個月時,有人鼓鑼打鼓送來一塊牌匾。轎子里走出來一個白凈男人,男人揭開紅布蓋頭,上寫“留一餅”三個大字??礋狒[的人上前一看那題款,驚了一聲:“這……這竟然出自當今皇上的親兄弟,康親王之手?!?br /> 就在寶慶人都聽說了這事,來看康親王親筆題的字時,老牛鋪子前的牌匾卻不見了。寶慶人問他,他指指鋪子里的一個南落:“在那呢!”
讓老牛揚名的倒不是他的餅,也不是康親王題的字,而是寶慶城人人都在傳老牛要被殺頭。你想想,把親王題的字丟在角里,殺十次頭恐怕都不夠。
傳言像一陣風,連寶慶的小南落都吹到了。寶慶人都早早地排隊到老牛的店鋪前買餅,生怕明天就吃不上了。
可是,一月過去了,一年過去了,老牛的頭還長在脖子上,還悠閉地在桂花樹底下?lián)e著蒲扇。
年到古稀的老牛,還是一個人在鋪子里做餅。有好心的小伙子來老牛店里幫忙,有時會問起老牛做餅的訣竅,老??偸切πΓ骸澳憧催@胖胖圓圓的餅,放高處不俯視你,放低處不仰視你……”
老牛走了,老牛走的前一天還在做餅。老牛的愿望是把最后一個餅帶到棺材里,他做到了。
(選自《小小說大世界》,2018年第2期)
3. 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小說第二段的環(huán)境描寫體現(xiàn)了一定的時代特點,而大桂花樹這一物象與主人公老牛的形象可謂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B. 買餅時,白凈男子飛揚跋扈的言語行動與老牛坦言自若的冷靜應對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矛盾沖突中推動著情節(jié)發(fā)展。
C. 老牛對有頭有臉的張老爺、地位顯赫的康親王以及普通的買餅者一視同仁,這樣寫更有利于刻畫其鮮明的人物形象。
D. 關(guān)于老牛到底為什么要留一餅,小說自始至終沒有明確說明,這種伏筆手法的使用,增強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可讀性。
4. 小說中老牛餅藝的高超主要是采用哪一種手法來體現(xiàn)的?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說明。
5. 小說的題目“留一餅”有哪些內(nèi)涵?
【答案】3. D 4. 主要采用了側(cè)面烘托的手法。①餅總是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吃不到、吃不飽的齊聲抱怨;②當朝皇上的親兄弟康親王對餅贊不絕口并題贈牌匾;③傳言老牛要被殺頭,人們早早排隊買餅,生怕第二天吃不上。
5. ①“留一餅”是老牛多年的獨特行為習慣孕育形成的餅鋪招牌:每天都把最后一個餅留給自己,直至生命結(jié)束。②“留一餅”體現(xiàn)了老牛的性格特點:固執(zhí)、倔強。③“留一餅”蘊含著老牛的生意原則:不論貧富貴賤,餅前人人平等,一視同仁。④“留一餅”蘊含著老牛的做人準則:堅守本心,不卑不亢。
【解析】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的綜合賞析能力。
D項,“關(guān)于老牛到底為什么要留一餅,小說自始至終沒有明確說明,這種伏筆手法的使用,增強了故事的神秘感和可讀性”中“伏筆手法”賞析錯誤,應該為“留白手法”。
故選D。
【4題詳解】
本題考查賞析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刻畫技巧的能力。
本題題干是“小說中老牛餅藝的高超主要是采用哪一種手法來體現(xiàn)的?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說明”。人物形象刻畫手法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直接描寫;②側(cè)面描寫;③細節(jié)描寫。通讀文章,可知文中刻畫老牛餅藝的高超主要采用了側(cè)面烘托的手法。結(jié)合“這些個餅,沒半個時辰就被搶光了,弄得許多想吃的吃不到,吃到的吃不飽,怨氣滿街”分析可知,老牛的餅總是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吃不到、吃不飽的齊聲抱怨;結(jié)合“傳言像一陣風,連寶慶的小角落都吹到了。寶慶人都早早地排隊到老牛的店鋪前買餅,生怕明天就吃不上了”分析可知,傳言老牛要被殺頭,人們早早排隊買餅,生怕第二天吃不上。這兩處通過對周圍人物搶購、抱怨、擔心的描寫,側(cè)面烘托了老牛高超的制餅手藝。結(jié)合“折扇男人果然來了,吃了幾口餅,說了幾句‘好吃’,離開了”“看熱鬧的人上前一看那題款,驚了一聲:‘這……這竟然出自當今皇上的親兄弟,康親王之手’”分析可知,通過敘述當朝皇上的親兄弟康親王對餅贊不絕口并題贈牌匾這一情節(jié),側(cè)面烘托了老牛高超的制餅手藝。
5題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本文標題內(nèi)涵的能力。
本題要求回答小說的題目“留一餅”有哪些內(nèi)涵。作答時,既要結(jié)合小說文本分析題目的表層含義,也要結(jié)合小說的情節(jié)、人物形象與主題思想分析題目的深層含義。根據(jù)“寶慶和平街最末的一間小木屋……三個大字”“光這還不算什么……‘不賣了’”“轎子里走出來一個白凈男人……康親王之手”“老牛走……他做到了”等語句分析,可知“留一餅”是老牛多年的獨特行為習慣孕育形成的餅鋪招牌:每天都把最后一個餅留給自己,直至生命結(jié)束;根據(jù)“老牛這人,人善,心慈,可就是太固執(zhí)”“誰來了也不賣”等語句分析可知,“留一餅”體現(xiàn)了老牛的性格特點:固執(zhí)、倔強;根據(jù)“待到白凈男人時,剛好還剩下最后一個餅,老牛把餅裝好,指指掛在門口的幌子,‘留一餅’”分析可知,“留一餅”蘊含著老牛的生意原則:不論貧富貴賤,餅前人人平等,一視同仁;根據(jù)“年到古稀的老?!诺吞幉谎鲆暷恪狈治隹芍傲粢伙灐碧N含著老牛的做人準則:堅守本心,不卑不亢。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課內(nèi)基礎(chǔ)知識
6. 下列各項中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 回眸(móu) 躑躅(zhú) 鷓鴣(gū) 聯(lián)祙演出 涕泗橫流
B. 沙?。╰īng) 悄然(qiāo) 砧板(zhēn) 戎馬一生 雕欄玉砌
C. 巨擘(bò) 霰雪(xiàn) 老嫗(yù) 暄嘩吵鬧 錙銖必較
D. 天姥(mǔ) 露珠(lù) 考妣(bǐ) 怙惡不悛 妃嬪媵嬙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現(xiàn)代漢語常見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聯(lián)祙”的“祙”應為“袂”。
B.“悄然”的“悄”讀音應為“qiǎo”。
C.“暄嘩吵鬧”的“暄”應為“喧”。
故選D。
7. 下列選項全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①列缺霹靂 ②砉然向然 ③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④徑須沽取對君酌 ⑤廊腰縵回,檐牙高啄 ⑥暴秦之欲無厭 ⑦技蓋至此乎 ⑧遠具時羞之奠 ⑨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 ⑩而母立于茲
A. ①③⑥⑨ B. ②④⑦⑧ C. ②⑤⑥⑩ D. ①④⑧⑨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通假字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①句意: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傲小保和ā傲选?,裂開。
②句意:嘩嘩作響?!跋颉保和ā绊憽保憚?。
③句意:騎兵們都敬服地說:“確實像大王所說的那樣?!薄胺保和ā胺?,佩服,心服。
④句意:只管把這些錢用來買酒一起喝?!肮痢保和ā棒?,買酒。
⑤句意:走廊長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無通假字。
⑥句意:強暴的秦國的欲望永遠不會滿足。“厭”:通“饜”,滿足。
⑦句意:技術(shù)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蓋”:通“盍”,怎么。
⑧句意:在遠方備辦了應時的鮮美食品作為祭品。羞:通“饈”,美味食物。
⑨句意:橐駝我不是能夠使樹木活得長久而且長得很快。無通假字。
⑩句意:你的母親曾經(jīng)站在這兒。“而”:通“爾”,你的。
故選B。
8. 下列各項中加點字詞全是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
①可憐光彩生門戶 ②韓魏之經(jīng)營 ③若非吾故人乎 ④江東雖小,地方千里 ⑤可謂智力孤危 ⑥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⑦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⑧吾未嘗見全牛 ⑨將成家而致汝 ⑩明年,丞相薨
A. ①③⑥⑦⑩ B. ②④⑤⑥⑨ C. ①④⑧⑨⑩ D. ②③⑤⑦⑧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含義之辨析古今異義詞的能力。
①古義:可愛;今義:憐憫。
②古義:聚斂的金銀珠寶;今義:籌劃并管理。
③古今同義:舊相識,老朋友。
④古義:土地方圓;今義:某一區(qū)域。
⑤古義:智慧力量;今義:理解事物、問題的能力。
⑥古義:先例,舊事;今義:虛構(gòu)的事情。
⑦古義:官名;今義:投身到某事之中去。
⑧古今同義:整頭牛。
⑨古義:安家;今義:結(jié)婚。
⑩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故選B。
9. 下列各項加點字詞語類活用類型不全同類的一項是( )
A. ①始速禍焉 ②吾將買田而歸老矣 ③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B. ①項王軍壁垓下 ②族秦者秦也 ③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C. ①飛羽觴而醉月 ②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③長吾女與汝女
D. ①良庖歲更刀 ②直夜?jié)铣? ③日削月割,以趨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
A.都為形容詞作動詞?!八佟?,招致;“老”,養(yǎng)老;“全”,保全。
B.都為名詞作動詞?!氨凇?,駐扎;“族”,滅族;“禮”,禮遇。
C.①③為使動用法,“醉”,使……醉;“長”,使……長大成人;②為意動用法,“鑒”,以……為鑒。
D.都為名詞作狀語,“歲”,每年;“南”,向南;“月”,每月。
故選C。
10. 下列各項中的句子特殊句式不全同類的一項是( )
A. ①視為止,行為遲②兄歿南方 ③吾將以為襪
B. ①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②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③智勇多困于所溺
C. ①多于九土之城郭②足相躡于其門③趙嘗五戰(zhàn)于秦
D. ①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②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③軒凡四遭火,得不焚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全為省略句,①視為(之)止,行為(之)遲;②兄歿(于)南方;③吾將以(之)為襪。
B.全為被動句,①語意被動句,破指被打垮,句意為親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擋的敵人都被打垮。②“為……所”,表被動。③“于”表被動。
C.全為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①于九土之城郭多;②足于其門相躡;③趙嘗于秦五戰(zhàn)。
D.①為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又以何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②為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漢騎數(shù)千人追者;③為被動句,語義被動,焚指被焚毀。
故選D。
(二)課外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堅銳意欲取江東,下詔大舉入寇。陽平公苻融言于堅曰:“鮮卑、羌虜,我之仇讎,常思風塵之變以逞其志,所陳策畫,何可從也!良家少年皆富饒子弟,不閑軍旅,茍為諂諛之言以會陛下之意。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眻圆宦牎J菚r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謝玄入,問計于謝安,安夷然,答曰:“已別有旨?!卑菜烀{出游山墅,親朋畢集,與玄圍棋賭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安遂游陟,至夜乃還?;笡_深以根本為憂,遣精銳三千入援京師。謝安固卻之,曰:“朝廷處分已定,兵甲無闕,西藩宜留以為防?!睕_對佐吏嘆曰:“謝安有廟堂之量,不閑將略。今大敵垂至,方游談不暇,遣諸不經(jīng)事少年拒之,眾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謝玄遣廣陵相劉牢之帥精兵五千趣洛澗,梁成阻澗為陳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擊成,大破之。于是謝石等諸軍,水陸繼進。秦王堅與陽平公融登壽陽城望之,見晉兵部陣嚴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顧謂融曰:“此亦勃敵,何謂弱也!”憮然始有懼色。秦兵逼淝水而陳,晉兵不得渡。謝玄遣使謂陽平公融曰:“若移陳少卻,使晉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堅曰:“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無不勝矣?!比谝嘁詾槿?,遂麾兵使卻。秦兵遂退,不可復止。謝玄等引兵渡水擊之。融馳騎略陳,欲以帥退者,馬倒,為晉兵所殺,秦兵遂潰。玄等乘勝追擊。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什七八。謝安得驛書,時方與客圍棋,攝書置床上,了無喜色,圍棋如故??蛦栔?,徐答曰“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nèi),過戶限,不覺屐齒之折。
(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淝水之戰(zhàn)》)
【注】堅,苻堅,前秦國君。(前秦:西晉末年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政權(quán)之一)謝安,字安石,東晉政治家。謝石,謝安之弟。
11.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什七八/
B. 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什七八/
C. 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什七八/
D. 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什七八/
12.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江東,一般指地區(qū)名。指長江以東的地區(qū),又稱江左。古人以西為左,以東為右。
B. 圍棋,中國傳統(tǒng)棋種。終局時,將占有的空位與子數(shù)相加計算,或單計空位,多者為勝。
C. 廟堂,古代帝王祭祀、議事的地方。文中指朝廷,又如《岳陽樓記》中的“居廟堂之高”。
D. 左衽,衽,衣襟。我國古代某些少數(shù)民族的服裝前襟向左開,不同于中原一帶民眾服裝的右衽。
1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東晉劉牢之率軍擊敗前秦軍隊。苻堅登壽陽城瞭望,看到晉兵布陣嚴整,加之草木皆兵,認為遇到了勁敵,因而感到害怕。
B. 前秦入侵東晉,大軍壓境,人們恐懼,謝安也對戰(zhàn)局沒有信心,他用下棋、漫游來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極度緊張心情。
C. 東晉軍隊在淝水遇阻,謝玄請求前秦讓東晉軍隊渡河,雙方一決雌雄。苻堅對此胸有成竹,可沒想到前秦軍隊潰散,被東晉擊敗。
D. 文末寫謝安獲得戰(zhàn)報,得知戰(zhàn)果,這時他正好與客人在下圍棋,但他故作冷靜,若無其事,但謝安內(nèi)心是非常高興的。
14. 把以下文言文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但引兵少卻,使之半渡,我以鐵騎蹙而殺之,無不勝矣。
(2)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3)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
【答案】11. D 12. A 13. B
14. (1)只是領(lǐng)兵稍微后撤,讓他們渡河到一半,我們再出動鐵甲騎兵逼迫攻殺,沒有不勝的。
(2)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打算,能夠守住他們的土地,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
(3)所以我只不過不妨礙它的生長罷了,并沒有本事使它長得高大茂盛的方法(訣竅)啊。
【解析】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前秦的軍隊大敗,自相踐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聽到刮風的聲音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是東晉的軍隊就要追來了,晝夜不敢停歇,慌不擇路,風餐露宿,凍餓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
“皆以為晉兵且至”句意完整,“以為”意為“認為”,“認為”后所接內(nèi)容一般是“什么怎么樣”,后應有行為動作等,因此要與“且至”構(gòu)成完整的一句話,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B。
“草行露宿”中“草行”“露宿”是兩個狀中短語構(gòu)成的并列短語,句意結(jié)構(gòu)完整,應在其后斷開,排除C。
故選D。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
A.“古人以西為左,以東為右”說法錯誤。應為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
故選A。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
B.“謝安也對戰(zhàn)局沒有信心,他用下棋、漫游來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緊張心情”與原文不符。依原文“安夷然,答曰:‘已別有旨?!笨芍?,文章第一段用謝玄、桓沖的緊張反襯謝安的鎮(zhèn)靜,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刻畫謝安的大將風范。謝安在下棋、漫游之際實則早有深謀遠慮,故而部署得當,最終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故選B。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引”,率領(lǐng),引領(lǐng);“蹙”,逼迫。
(2)“遠略”,長遠的打算;“義”,名詞作動詞,“堅持正義”。
(3)“害”,妨害,妨礙;“而已”,罷了;“碩茂”,使動用法,使……長得高大茂盛。
參考譯文:
苻堅專注于想要攻取江東地區(qū),下達詔令大舉入侵。陽平公苻融向苻堅進言說:“鮮卑、羌族的虜臣,是我們的仇敵,經(jīng)常盼望著風云變化以實現(xiàn)他們的心愿,他們所獻的計劃,怎么能聽從呢!良家少年全都是富豪子弟,不熟悉軍事事務,只是茍且進上阿諛奉承之言,以迎合陛下的心愿。我擔心既不能成就戰(zhàn)功,隨之還會產(chǎn)生后患?!避迗詻]有聽從。這時前秦的軍隊已經(jīng)非常強盛,東晉京城里的人震驚恐懼。謝玄入朝,向謝安詢問應對之策,謝安一副平靜的樣子,回答說:“已經(jīng)另有打算了。”謝安于是就命令駕車出游山間別墅,親戚朋友云集,與謝玄在別墅玩圍棋賭博。謝安的棋術(shù)一直不如謝玄,這一天謝玄由于內(nèi)心恐懼,致使兩人旗鼓相當,謝玄無法取勝。謝安于是就登山漫游,到晚上才回來?;笡_對國家的根基大業(yè)深以為憂,派精銳部隊三千人入城支援京城,謝安堅決阻攔他,說:“朝廷的處理辦法已經(jīng)決定,士兵武器都不缺乏,應該留在西藩之地以作防備?!被笡_對藩府參佐嘆息道:“謝安有身居朝廷的氣量,但不熟悉帶兵打仗的方法。如今大敵臨頭,還盡情游玩,高談闊論不止,只派遣未經(jīng)戰(zhàn)事的年輕人前去抵抗,再加上數(shù)量不足,力量弱小,天下的結(jié)局已經(jīng)可以知道了,我們將要受外族的統(tǒng)治了!”謝玄派廣陵相劉牢之率領(lǐng)五千精兵開赴洛澗,梁成扼守山澗部署兵陣以等待劉牢之。劉牢之徑直向前渡河,攻擊梁成大敗梁成。于是謝石等各路軍隊,從水路、陸路相繼進發(fā)。前秦王苻堅與陽平公符融登上壽陽城觀望,只見東晉軍隊布陣嚴整,又望見了八公山上的草木,也以為都是東晉的士兵,苻堅掉頭對苻融說:“這也是強敵,怎么能說他軟弱呢!”茫然若失,臉上開始有了畏懼的神色。前秦的軍隊緊逼淝水而布陣,東晉的軍隊無法渡過。謝玄派使者對陽平公苻融說:“如果能移動兵陣稍微后撤,讓晉朝的軍隊得以渡河,以決勝負,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苻堅說:“只是領(lǐng)兵稍微后撤,讓他們渡河到一半,我們再出動鐵甲騎兵逼迫攻殺,沒有不勝的。“苻融也認為可以,于是就揮舞戰(zhàn)旗,指揮兵眾后退。前秦軍隊一退就不可收拾。謝玄等率領(lǐng)軍隊渡過淝水攻擊他們。苻融騎馬巡視軍陣,想來率領(lǐng)退逃的兵眾,結(jié)果戰(zhàn)馬倒地,被東晉的士兵殺了,前秦的軍隊于是就崩潰了。謝玄等趁勝追擊。前秦的軍隊大敗,自相踐踏而死的人,遮蔽山野,堵塞山川。逃跑的人聽到刮風的聲音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是東晉的軍隊就要追來了,晝夜不敢停歇,慌不擇路,風餐露宿,凍餓交加,死亡的人十有七八。謝安接到了驛站傳遞的書信,當時他正與客人下圍棋,拿著信放到了床上,毫無高興的樣子,繼續(xù)下棋。客人問他是什么事,他慢條斯理地回答說:“小孩子們已最終攻破了賊寇?!毕峦昶逡院?,他返回屋里,過門檻時,高興得竟然連屐齒被折斷都沒有發(fā)覺。
(三)古代詩歌閱讀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寄黎眉州①
蘇軾
膠西②高處望西川,應在孤云落照邊。
瓦屋③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
治經(jīng)方笑《春秋》學,好士今無六一④賢。
且待淵明賦歸去,共將詩酒趁流年。
【注】①黎眉州:黎,四川人。②膠西:諸城。③瓦屋、峨眉:四川山名。④六一:六一居士,指歐陽修。
15.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聯(lián)寫作者登高遠眺,“孤云落照”,既是實景,又飽蘸了詩人的情感。
B. 頷聯(lián)中作者借助想象,將內(nèi)心情感融人對瓦屋山和峨眉山景色的描繪中。
C. 頸聯(lián)將自己與歐陽修做比較,表達出不及歐陽修賢能的自謙之情。
D. 本詩語言質(zhì)樸平易,風格明快,景情交融,動中寓靜,平淡中寓激情。
16. 詩歌的最后兩句有何含義?請簡要分析。
【答案】15. C 16. ①“且待淵明賦歸去”借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傳達出詩人志向難酬、不滿時政、思鄉(xiāng)歸隱的想法,表現(xiàn)了作者孤寂清寥、不得志的情感;②“共將詩酒趁流年”寫出詩人想和友人在流逝的歲月中共同飲酒作詩的期待,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以及期待與朋友相聚的溫情。
【解析】
【1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基本能力。詩歌鑒賞的選擇題綜合考核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jié)合全詩進行分析,注意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shù)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或只答表層含義,或故意拔高等。
C項,“頸聯(lián)將自己與歐陽修做比較,表達出不及歐陽修賢能的自謙之情”分析有誤。頸聯(lián)是說如今再無愛好人才的賢能的歐陽修了,表達出對恩師歐陽修的敬仰。
故選C。
【16題詳解】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句子的能力。煉句是詩歌鑒賞的高頻考點,所煉之句往往是在該詩中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子。答題時,先要釋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達效果;分析表達效果時要將句子放回到詩中,體會其表情達意上的妙處。
第一句詩人用到“陶淵明”的典故,借用了其作品《歸去來兮辭》。這就需要考生結(jié)合陶淵明的生平去考慮,陶淵明一生不愿為五斗米折腰,渴望歸隱,再看蘇軾,蘇軾當時不滿新法,故詩人想借此表達自己壯志難酬、對當時的時政不滿以及思鄉(xiāng)歸隱的想法,不難看出作者內(nèi)心的孤寂和不得志。 第二句“共將詩酒趁流年”表現(xiàn)出詩人想要和友人共同飲酒作詩,這是一幅相聚的溫情畫面,表達了詩人對朋友的思念。
【點睛】如何鑒賞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態(tài)度
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情感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并不是太大,學生面對試題時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在鑒賞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態(tài)度時,首先應注意審題,從題干中明確答題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圍,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 體悟情感一般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詩歌的標題,標題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題材,而這些內(nèi)容往往都與詩歌的情感有關(guān); 二是作者、朝代、注釋,這些往往能為理解詩歌內(nèi)容提供思考的方向; 三是要把握情語,即顯性的情感詞,學生若能在自己的答案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一般就能和答案無限接近了; 四是要把握詩歌中意象的特征,聯(lián)系相關(guān)詩句進行分析。 此外,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如典例要求“從‘戲贈’入手”,并明確要求“結(jié)合全詩”。
詩歌簡析:
這首詩是蘇軾公元1076年(熙寧九年)在密州任上寄贈黎的。黎,字希聲,四川渠江人,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他以尚書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所以稱“黎眉州”。
此詩表達了作者對黎的友情,并表達了對他們共同的恩師歐陽修的懷念。由于蘇軾不滿新法,政治上受壓抑,思鄉(xiāng)、歸隱之情也油然而生。
(四)名篇名句默寫
17. 將下列句子的空缺處補充完整。
(1)《夢游天姥吟留別》里寫夢幻中的天姥山天黑之后,熊龍的吼叫使山林震顫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閣夜》中通過百姓的哭聲和漁樵的歌聲,體現(xiàn)詩人感時傷世、憂國憂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李憑箜篌引》中運用通感的藝術(shù)手法直接描摹音樂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宮賦》中將樂聲之多與市井言語比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熊咆龍吟殷巖泉 ②. 栗深林兮驚層巔 ③. 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 ④. 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⑤. 昆山玉碎鳳凰叫 ⑥. 芙蓉泣露香蘭笑 ⑦. 管弦嘔啞 ⑧. 多于市人之言語
【解析】
【分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字詞的書寫:殷、兮、巔、漁樵、芙蓉、嘔啞。
三、語言表達與運用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
“狀元筆記”的熱銷,究其原因,是國人的“狀元”情結(jié)在作祟。今天,雖然高考與科舉大相徑庭,但作為最嚴格的全國性標準化選拔中脫穎而出的高考狀元身上仍然寄寓著千百年來國人集體意識中的“精英”崇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 ? ? 的,學習“狀元筆記”并不能讓人步入精英行列,這個道理眾人皆知,但急功近利的家長、學生對哪怕是跟“狀元光環(huán)”擦點邊的東西,也會當成制勝的法寶。說到底,他們內(nèi)心深處還是有“狀元崇拜”情結(jié)。
“狀元筆記”凝聚著“學霸”的學習方法、學習經(jīng)驗,倘若“狀元筆記”名副其實,學生將其擁有的文化資本進行利益變現(xiàn)? ? ? 。然而,目前網(wǎng)上的“狀元筆記”大都是“贗品”。商家往往為迎合家長、學生的需求,將一些所謂尖子生的筆記貼上“狀元筆記”的標簽,? ? ? ,進行營銷。
可見,對于“狀元筆記”,消費者應理性地對待。一方面,“狀元筆記”質(zhì)量參差不齊,學生難分好壞,很容易上當受騙。另一方面,學生之間具有很強的差異性,“狀元筆記”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適用的“考試秘籍”。與其? ? ? ,捧著一本不屬于自己的“秘籍”而頂禮膜拜,不如學習狀元們求真務實、刻苦鉆研的精神。
18.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 一蹴而就 ???無可非議 ???魚龍混雜 ???亦步亦趨
B 一揮而就 ???無可非議 ???魚龍混雜 ???拾人牙慧
C. 一揮而就 ???無可厚非 ???魚目混珠 ???亦步亦趨
D. 一蹴而就 ???無可厚非 ???魚目混珠 ???拾人牙慧
19.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 但在從最嚴格的全國性標準化選拔中脫穎而出的高考狀元身上仍然附著著國人千百年來集體意識中的“精英”崇拜。
B. 但在從最嚴格的全國性標準化選拔中脫穎而出的高考狀元身上仍然充滿國人千百年來集體意識中的“精英”崇拜。
C. 但從全國性最嚴格標準化選拔中脫穎而出的高考狀元身上看到了國人千百年來集體意識中的“精英”崇拜。
D. 但國人在最嚴格的全國性標準化選拔中脫穎而出的高考狀元身上仍然寄寓著千百年來集體意識中的“精英”崇拜。
【答案】18. D 19. A
【解析】
【18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第一空,“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一揮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動筆就寫成。語境強調(diào)的是“成功”,應使用“一蹴而就”。
第二空,“無可非議”,沒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無可厚非”,表示沒有可過分責難的。此處是說對這種有問題的做法不必過分責難,應使用“無可厚非”。
第三空,“魚龍混雜”,形容好人和壞人混在一起;“魚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此處說的是“筆記”,應使用“魚目混珠”。
第四空,“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別人的一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也比喻竊取別人的語言和文字;“亦步亦趨”,比喻由于缺乏主張,或為了討好,事事模仿或追隨別人。此處說的是“捧著一本不屬于自己的‘秘籍’而頂禮膜拜”,應使用“拾人牙慧”。
故選D。
【19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四處錯誤,兩處都是搭配不當。
(1)搭配不當,“寄寓”的主語應是“國人”,此處的主語是“高考狀元身上”,應將“寄寓”改為“附著”,排除D。
(2)搭配不當,“作為”應改為“在”,從而與后面的“身上”合理搭配。
(3)語序不當,應將“千百年來國人集體意識中的”改為“國人千百年來集體意識中的”。
(4)成分殘缺,“全國性最嚴格的標準化選拔中”前面缺少介詞“從”。
C項“從……身上看到……”缺主語,B項“在……身上……充滿……”搭配不當,只有A項修改最正確。
故選A。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從機器制翻譯到智能教有,從刷臉支付到無人駕駛……①________________,并不斷刷新人們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領(lǐng)域,②________________。未來,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如在線客服、速記翻譯、駕駛員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不過,人們不必對此過于擔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類職業(yè)的同時,③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自動集裝箱出現(xiàn)以后,搬運工人擔心會失業(yè),在港口卻出現(xiàn)了很多吊橋工人。
【答案】 ①. ①人工智能已全面走入人類生活/人工智能已滲透人類生活各領(lǐng)域 ②. ②還將影響到人類的職業(yè)領(lǐng)域/還將替代人類的某些工作 ③. ③也會催生一些新職業(yè)/并不會讓人都失業(yè)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補寫句子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把握段落的整體意思,然后聯(lián)系上下文,先找是否有標志,如關(guān)聯(lián)詞、修辭等;如果沒有,就看其意思。本題第一處,是前文“從機器制翻譯到智能教有,從刷臉支付到無人駕駛……”進行總結(jié),再結(jié)合后文“不斷刷新人們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領(lǐng)域”,可推斷出此處填寫表示“人工智能已全面走入人類生活”意思的句子。第二處,根據(jù)前文“不僅”,可知填寫句子要有關(guān)聯(lián)詞“還”與之搭配。在根據(jù)后文“一些重復性的工作,如在線客服、速記翻譯、駕駛員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可知此處填寫表示“還將影響到人類的職業(yè)領(lǐng)域”意思的句子。第三處,根據(jù)前文“人們不必對此過于擔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類職業(yè)的同時”,以及后文“自動集裝箱出現(xiàn)以后,搬運工人擔心會失業(yè),在港口卻出現(xiàn)了很多吊橋工人”,可以推斷出此處填寫表示“也會催生一些新職業(yè)”意思的句子。
四.寫作
21.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
曾參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這句話的意思是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奮斗。
一則寓言說:每個人生而背負大木頭前行。但總有人會覺得行路背負大木頭太沉太辛苦,就不斷將大木頭削減至更短小,行路也會更輕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憑自身力量無法跨越的溝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負大木頭的人用大木頭搭在溝壑上而有了橋,繼續(xù)前行;而停在原地垂頭喪氣、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斷削減大木頭以致無法搭橋的人。
讀了上面兩段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答案】例文:
負重前行,方得始終

人一出生,身上便有了無形的“大木頭”,人們背著大木頭前行卻各有各的選擇:有人選擇拋棄;有人為輕松些選擇將大木頭越削越短;有人則默默無聞,始終負重前行。然而生活告訴我們,只有負重者才可以憑自身力量跨越溝壑。
其實這所謂的“大木頭”,就是我們身上沉甸甸的責任??!一個人始終將責任放在心上,不斷砥礪行進,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難時,便會用自己超出旁人的能力化解。其他人嫌棄這責任太沉重,便不斷地降低對自己的要求,遇到問題時自然只能低頭嘆息。

曾參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肩負這“任重”方能達到先賢指明的“道遠”,壓在身上的大木頭就仿佛是無形的生活壓力,不斷地壓迫自己,有的人不堪重負,倒下,卻沒能再站起來;有的人選擇忽視逃避,做了一個只會放棄自己的人;能承受住壓力并勇敢前行的人是勝者,是令人敬佩的。雖然負重和減重前行的人在前期并沒有差別,但到最后,勝利的人是負重者。
日本頹廢派作家太宰治在其作品《人間失落》中寫道:“生而為人,我很遺憾?!睘槭裁匆z憾?太宰治的遺憾,是在認清了人之本性和社會現(xiàn)實中的虛假、黑暗與冷淡之后的遺憾,他多次自殺未遂,最終還是自己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也許就是不堪重負倒下的例子吧??烧J識到現(xiàn)實殘酷的人不止他一個,為什么他不堪重負而死了呢?
勾踐遭受亡國之痛,卻能臥薪嘗膽;司馬遷遭受宮刑,卻忍辱負重完成《史記》;古代女將花木蘭,迫于家庭“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情況,承擔起替父從軍的責任,以區(qū)區(qū)女兒身竟混跡軍隊中12年,還成為了將軍;宋濂擔起求學的責任,手凍僵也要繼續(xù),一日三餐,只吃兩餐,且無鮮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無慕艷意;司馬光家窮,點不起油燈,便鑿壁偷光;馬丁·路德·金多次受到死亡威脅,幾乎在監(jiān)獄度過半生,卻仍然初心不改;海倫·凱勒盲聾啞,卻以自己堅強的意志書寫了自己的人生華章。這些人中,哪一個不是忍辱負重,哪一個不是負重前行,這些人有誰是一帆風順的度過人生呢?
負重前行是給自己施加一種無形的壓力,是激勵自己繼續(xù)努力,是一種期望,也是一種信仰。
不忘初心,負重前行,方得始終
【解析】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目。兩則材料一則直接說理,出自傳統(tǒng)儒家經(jīng)典《論語》;一則借助寓言形象說理。第一則材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意思是:讀書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責任重大而且道路遙遠。聯(lián)系現(xiàn)實思考,個人前途與國家民族命運是緊密交織在一起的,青年學子應牢記自己的使命,勇于擔當,勇于奮斗。第二則材料中的“每個人生而背負大木頭前行”緊承第一則材料,告訴我們:奮斗的過程是艱難的,負重前行,步履維艱。因而有人不斷將背負的大木頭“削減至更短更小”,以獲得暫時的輕松,可一旦遇到憑借自身力量無法跨越的溝壑,便被攔下,不能再繼續(xù)前行。背負的“大木頭”只是一個比喻性的說法,帶有象征的意味,象征著前進路上的種種磨難,也象征著自身的種種責任和使命,而這些正是前行路上必須肩負的重量,對其不放棄、不拋棄,在未來的某一天它們有可能成為我們前進路上重要的助力。綜合兩則材料可知,二者都強調(diào)了“擔當”和“奮斗”,這就是立意的方向。
“讀了上面兩則材料,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意味著審題時必須綜合考慮兩則材料,不可只擇其一。行文時可從材料入手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進行論證,論證過程中注意結(jié)合古今的典型事例及思想理論。當然文體可以選自己最擅長的。
立意:
1.沒有負重就沒有跨越。
2.負重前行,方躍鴻溝。
3.負重前行,向陽而生。
4.少年輕松,人生平庸。
5.用你的負重給未來搭橋。




相關(guān)試卷

2024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4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含解析,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1, 請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BDE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這是一份2022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文件包含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qū)2021-202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含解析docx、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qū)2021-2022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qū)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 Word版含解析:

這是一份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qū)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 Word版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01, 下列選項全有通假字的一項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2023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2023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2022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2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2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2022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2020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必修5)含答案

2020寶雞金臺區(qū)高二上學期期中檢測語文試題(必修5)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