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 浮力綜合與測試當(dāng)堂檢測題
展開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 浮力綜合與測試當(dāng)堂檢測題,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yīng)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取決于( D )
A.物體體積 B.物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
C.物體的密度 D.物體浸入水中的體積
2.將空礦泉水瓶慢慢壓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沒。下列對礦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確的是( D )
A.礦泉水瓶受到水對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C.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沒后,壓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將適當(dāng)?shù)南鹌つ囵ぴ阢U筆的一端能使鉛筆豎直浮在液體中,這就制成了一個很有用的土儀器——密度計。將它分別放在盛有不同液體的燒杯中,靜止時的情景如圖所示。對于這個密度計所運用的知識或用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運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識 B.它在乙液體中所受浮力最大
C.用它可以比較不同液體密度的大小 D.運用了物體的漂浮條件
,第3題圖) ,第4題圖) ,第5題圖)
4.如圖所示,是打撈江底的沉船的情景,在打撈活動中,下面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B )
A.使沉船與水底污泥盡量分離 B.在沉船上放滿石頭
C.清除船體中的泥沙,使船變輕 D.將浮筒與船綁在一起,再排出浮筒內(nèi)的水
5.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zhì)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guān)系圖象。其中甲、丙為固體,乙為液體(足夠多)?,F(xiàn)用甲物質(zhì)制成實心小球A,用丙物質(zhì)制成實心小球B。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
A.若A、B兩球質(zhì)量相等,則B球的體積小
B.將B球放在乙液體中靜止后一定漂浮
C.把A球放入裝滿乙液體的杯中靜止后,乙液體對杯底的壓強變大
D.若A、B兩球的體積相等,則把兩球放入乙液體中靜止后,A球受到的浮力大
6.(2016·南京)將一個密度為0.9×103 kg/m3的實心小球,先后浸沒在水和酒精中,松開手后,小球靜止時,排開水和酒精的體積分別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別為F1和F2,以下判斷正確的是(ρ酒精=0.8×103 kg/m3)( C )
A.V1∶V2=1∶1 F1∶F2=5∶4 B.V1∶V2=4∶5 F1∶F2=1∶1
C.V1∶V2=9∶10 F1∶F2=9∶8 D.V1∶V2=8∶9 F1∶F2=10∶9
7.某同學(xué)制作了如圖所示的潛水艇模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A.潛水艇模型實現(xiàn)沉浮的原理和魚在水中實現(xiàn)浮沉的原理相同
B.潛水艇模型是通過注射器改變試管內(nèi)水面上方氣體壓強來實現(xiàn)充水和排水的
C.為使?jié)撍P偷某粮⌒Ч?,在制作時,應(yīng)盡量增大進、排氣管和進、排水管之間的距離
D.在制作潛水艇模型時,要保證潛水艇模型具有良好的氣密性
,第7題圖) ,第9題圖) ,第10題圖)
8.一物體在空氣中稱量,測力計示數(shù)為3 N;將其浸沒水中稱量,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yōu)? N,則此物體的密度為( A )
A.1.5×103 kg/m3 B.2×103 kg/m3
C.3×103 kg/m3 D.4×103 kg/m3
9.(2016·綿陽)小李使用彈簧測力計、純水和水杯幫媽媽粗略鑒定首飾的材質(zhì)。他首先將重5.5 N的金屬塊和首飾用細線與彈簧測力計連接如圖所示,然后將首飾沒入純水中,他發(fā)現(xiàn)當(dāng)首飾浸入水中一半時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為9.6 N,剛好全部浸入時讀數(shù)為9.5 N。已知首飾為某一單一材質(zhì)制成,則該首飾用的材質(zhì)為(g=10 N/kg,ρ水=1.0×103 kg/m3,ρ銅=8.9×103 kg/m3,ρ銀=10.5×103 kg/m3,ρ金=19.3×103 kg/m3,ρ鉑=21.4×103 kg/m3)( A )
A.鉑 B.金 C.銀 D.銅
10.(2016·宜賓)(多選)小李同學(xué)在探究某種液體密度的實驗中,用測力計懸掛一個正方體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如圖甲所示,緩慢地將金屬塊從液體中豎直提起,該過程中測力計讀數(shù)F隨金屬塊提起高度h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g取10 N/kg,則根據(jù)圖象信息可以確定( AC )
A.該金屬塊的邊長為4 cm
B.在高度h由2 cm變化到6 cm的過程中,金屬塊所受浮力逐漸增大
C.該液體的密度約為1.56×103 kg/m3
D.甲圖中剛提起金屬塊時,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強為250 Pa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
11.(2016·臨沂)“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如圖)于2016年5月18日在西北太平洋完成該海域的第三次科學(xué)應(yīng)用下潛?!膀札垺碧枬撍髌≡诤C嫔蠒r,其受到的重力__等于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當(dāng)“蛟龍”號下潛至5000 m深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是__5×107__Pa。(ρ海水=1.0×103 kg/m3,g取10 N/kg)
,第11題圖) ,第15題圖) ,第16題圖) ,第18題圖)
12.水下6 m深處有一條體積為300 cm3的魚,它受到的浮力為__3__N,這條魚若再向水下游5 m,則它受到的浮力將__不變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3.一個圓柱形的橋墩,總體積為7.5 m3,浸在水中的部分體積是4 m3,則橋墩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0__N。
14.人類很早就想實現(xiàn)飛天的夢想。1783年,法國物理學(xué)家查理做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可載人氣球,體積為620 m3。則這個氣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空氣的浮力為__8060__N。(g取10 N/kg,空氣密度取1.3 kg/m3)
15.小華用牙膏用探究物體的沉與浮。如圖所示,牙膏懸浮在水中,牙膏所受浮力__等于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向水中加入食鹽并使其溶解,牙膏將__上浮__(選填“上浮”或“下沉”)。如果不加食鹽,將牙膏內(nèi)部分空氣排出,再次放入水中后,牙膏將__下沉__(選填“上浮”或“下沉”)。
16.(2016·菏澤)新舊兩只雞蛋放入水中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兩只雞蛋的體積分別是VA、VB,質(zhì)量分別是mA、mB,兩只雞蛋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A=__mAg__,F(xiàn)B=__ρgVB__。(已知水的密度為ρ)
17.(2016·棗莊)將一小物塊A輕輕放入盛滿水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81 g的水溢出,再將其輕輕放入盛滿酒精的大燒杯中,A靜止后,有72 g的酒精溢出,則A在水中靜止時受到的浮力為__0.81__N,A的密度是__0.9__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g取10 N/kg)
18.如圖所示,把一木塊放入水中,靜止時木塊有eq \f(3,5)的體積浸入水中,木塊的密度為__0.6×103__kg/m3;如果把該木塊放入密度為0.8×103 kg/m3的酒精中,靜止時,如圖所示,那么該木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p水與受到酒精的壓強p酒的關(guān)系為p水__=__(選填“>”“=”或“<”)p酒。
三、實驗探究題(第19題10分,第20題8分,共18分)
19.(2016·武漢)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某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用同一物體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操作,并記下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圖乙中物體未放入前溢水杯裝滿水,物體浸沒后用量筒測出溢出水的體積,如圖丁所示。
(1)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應(yīng)選擇__甲、丙__兩圖;該小組同學(xué)通過比較F1和__F2__的大小,得到“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的深度有關(guān)”的結(jié)論,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是__物體接觸容器底部,受到支持力__。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大小為__0.5__N,鹽水的密度為__1.2×103__kg/m3.
20.(2016·蘇州)小明在研究物體的浮沉?xí)r,發(fā)現(xiàn)鐵塊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塊浸沒在水中后上浮,為進一步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他找來了下列器材:彈簧測力計、一杯水、細線、鐵塊A、塑料塊B和塑料塊C(B與A體積相同,C與A質(zhì)量相同)。
(1)他按圖甲和乙進行了實驗,測出鐵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__F1-F2__,并與重力比較,由此得出了物體下沉的條件。
(2)為探究物體上浮的條件,他選擇了合適的塑料塊,利用現(xiàn)有器材在題中(1)實驗的基礎(chǔ)上,增加一個實驗步驟就完成了探究。
①選擇的塑料塊是__B__(選填“B”或“C”)。
②增加的步驟是__測出塑料塊B的重力G__(用字母表示測得的物理量)。
③當(dāng)滿足__F1-F2>G__(用測得的物理量表示)條件時,物體上浮。
四、綜合應(yīng)用題(第21題12分,第22題10分,共22分)
21.(2016·廣州)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3×104 kg的鯨靜止在海里,g取10 N/kg,海水的密度不變。
(1)在方框內(nèi)畫出此時鯨的受力示意圖(以點代替鯨)。
(2)求此時鯨受到的浮力大小。
(3)鯨在下潛過程中,海水的壓力會讓鯨的胸腔塌陷,使鯨體積逐漸變小。分析鯨在下潛過程中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
解:(1)如圖
(2)因為鯨處于懸浮狀態(tài):F?。紾物=mg=3×104 kg×10 N/kg=3×105 N
(3)由F浮=ρ液gV排得,鯨在下潛過程中,ρ液不變,V排=V物,且不斷減小,所以浮力不斷減小
22.(2016·淄博)在水平臺面上放置一個底面積為100 cm2的圓筒形容器,容器內(nèi)水深20 cm,將一個長方體用細線拴好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從水面開始逐漸浸入直至浸沒到水面下某處停止。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與長方體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的關(guān)系圖象如圖所示。(g取10 N/kg,容器厚度、細線重均不計,容器內(nèi)的水未溢出)。求:
(1)長方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長方體浸沒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解:(1)由圖象知,當(dāng)h=0時,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等于圓柱體的重力,所以G=9 N;當(dāng)h≥10 cm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變,說明此時浮力不變,圓柱體完全浸沒,此時F示=5 N,所以長方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紾-F示=9 N-5 N=4 N
(2)由F浮=ρ水gV排得排開水的體積:V排=eq \f(F浮,ρ水g)=eq \f(4 N,1×103 kg/m3×10 N/kg)=4×10-4 m3,容器內(nèi)水的體積:V水=100 cm2×20 cm=2000 cm3=2×10-3 m3,長方體浸沒時,水和物體的總體積:V=V水+V排=2×10-3 m3+4×10-4 m3=2.4×10-3 m3,容器內(nèi)水的深度:h=eq \f(V,S容)=eq \f(2.4×10-3 m3,100×10-4 m2)=0.24 m,水對容器底的壓強:p=ρ水gh=1×103 kg/m2×10 N/kg×0.24 m=2400 Pa
相關(guān)試卷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 期中綜合能力測試題含答案,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綜合應(yīng)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10.1 浮力練習(xí),共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向上 水 2,等于 9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章 浮力綜合與測試課時訓(xùn)練,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解答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