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
1.下列屬于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的是( D )
①骨髓 ②扁桃體 ③淋巴細胞 ④抗體 ⑤紅細胞 ⑥巨噬細胞 ⑦抗原 ⑧淋巴結
⑨纖維蛋白原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⑨D.①②③④⑥⑧
解析:免疫系統(tǒng)由免疫器官(骨髓、脾臟、淋巴結、扁桃體、胸腺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免疫活性物質(抗體、溶菌酶、細胞因子等)組成,⑤紅細胞、⑦抗原、⑨纖維蛋白原都不是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D項正確。
2.取一只小鼠的皮膚,分別移植到未切除和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膚移植更容易成功。這個實驗結果說明對異體皮膚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B )
A.造血干細胞B.T細胞
C.B細胞D.樹突狀細胞
解析:由題意可知,切除胸腺鼠的皮膚移植更易成功,說明對異體皮膚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應為T細胞。
3.下列關于人體三道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吞噬細胞在三道防線中都能發(fā)揮作用
B.人的淚液有一定的殺菌作用,這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C.第三道防線的結構最復雜,功能最強大
D.第二道防線的殺菌物質是指抗體
解析:吞噬細胞在第二、三道防線中發(fā)揮作用,A錯誤;淚液不屬于體液,淚液中殺菌物質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B錯誤;第二道防線的殺菌物質是指溶菌酶等,D錯誤。
4.下列與免疫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B )
A.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都為抗原呈遞細胞
B.抗原都是致病的細菌和病毒
C.免疫系統(tǒng)最基本的功能是免疫防御
D.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可以在組織液等身體的各個部位
解析:抗原不都是致病的細菌和病毒,器官移植過程中,異體的器官也可作為抗原,B錯誤。
5.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的自身抗體破壞了神經(jīng)—肌肉突觸后膜的受體蛋白,正確的治療措施是( A )
A.注射激素抑制抗體產(chǎn)生
B.注射相應的遞質提高傳遞效率
C.注射受體蛋白增加受體數(shù)量
D.注射細胞因子增強免疫能力
解析: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的自身抗體破壞了神經(jīng)—肌肉突觸后膜的受體蛋白,導致神經(jīng)遞質無法和受體結合,無法將興奮傳遞給突觸后膜,肌肉無法收縮。正確的治療措施是注射藥物抑制抗體產(chǎn)生,以便受體能和遞質結合,傳遞興奮給突觸后膜,使肌肉收縮,A正確;由于受體被抗體破壞,因此再多的神經(jīng)遞質也不能和受體結合,B錯誤;注射受體蛋白增加受體,也會被抗體破壞,C錯誤;注射細胞因子增強免疫能力會使自身抗體數(shù)量增多,破壞更多的受體,D錯誤。
6.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免疫系統(tǒng)相對獨立,既不受神經(jīng)調節(jié)也不受體液調節(jié)
B.吞噬細胞可吞噬病原體,也可加工處理病原體使抗原暴露
C.細胞因子由免疫細胞分泌
D.免疫系統(tǒng)能消滅入侵的病原體,不能清除體內的異常細胞
解析:神經(jīng)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相互影響,A錯誤;吞噬細胞在第二道防線中可吞噬病原體,也可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加工處理病原體使抗原暴露,B正確;細胞因子由淋巴細胞分泌,C錯誤;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功能能消滅入侵的病原體,自穩(wěn)和監(jiān)視功能可能消除體內的異常細胞,D錯誤。
7.人體免疫可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下列生理過程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D )
A.皮膚、黏膜等抵御病原體的攻擊
B.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消滅病原體
C.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并將之消化
D.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
解析:皮膚、黏膜等抵御病原體的攻擊是人體第一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A錯誤;體液中的殺菌物質消滅病原體是人體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B錯誤;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并將之消化是人體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C錯誤;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是體液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D正確。
8.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細胞,進而分化出T細胞 ②抗體能對任何病毒都起免疫作用 ③B細胞、樹突狀細胞均能呈遞抗原 ④一種抗原只能與相應的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 ⑤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監(jiān)視功能異常造成的
A.①②B.①④C.②⑤D.③④
解析:造血干細胞存在于骨髓中,其產(chǎn)生的細胞轉移到胸腺內分化為T細胞,①錯誤;抗體具有特異性,只能針對特定的抗原,②錯誤;自身免疫病是機體免疫自穩(wěn)功能異常造成,⑤錯誤。
二、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8分)
9.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 )
A.淋巴細胞包括B細胞、T細胞和巨噬細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細胞和B細胞
C.巨噬細胞和B細胞都屬于免疫細胞
D.樹突狀細胞也可屬于第二道防線
解析:淋巴細胞不包括巨噬細胞。
10.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B )
A.抗原不都是外來異物
B.血漿中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屬于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C.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免疫細胞都具有呈遞抗原的能力
D.免疫監(jiān)視功能指機體清除衰老和損傷的細胞
解析:人體內部癌變的細胞也是抗原,A正確;血漿屬于體液,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屬于第二道防線,B正確;B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等都具有呈遞抗原的能力,但并不是免疫細胞都有該能力,C錯誤;機體清除衰老或損傷的細胞是免疫自穩(wěn)的體現(xiàn),D錯誤。
11.雞霍亂病原菌易致雞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雞霍亂病原菌對雞群進行注射,意外發(fā)現(xiàn)全部雞存活。再次培養(yǎng)新鮮病原菌,并擴大雞的注射范圍,結果僅有部分雞存活。進一步發(fā)現(xiàn),存活雞均接受過第一次注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 )
A.第一次注射時,所用的雞霍亂病原菌相當于抗原
B.第一次注射后,雞霍亂病原菌誘導存活雞產(chǎn)生抗性變異
C.第二次注射后,雞的免疫功能增強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雞體內沒有發(fā)生特異性免疫反應
解析:第一次注射時,所用的雞霍亂病原菌相當于抗原,A正確;抗性變異是第一次注射前就存在的,B錯誤;第二次注射后,雞的免疫功能增強,死亡雞體內也發(fā)生了特異性免疫性反應,但由于病原體的過度增殖超過了雞的免疫調節(jié)能力而導致其死亡,C正確、D錯誤。
12.挪威科學家最新的研究顯示,氣候變暖將提高人類患腺鼠疫的可能性。這種疫病是由鼠疫桿菌(宿主為嚙齒動物)引起的,鼠疫桿菌釋放外毒素,使患者出現(xiàn)中毒性休克綜合征??茖W家從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對腺鼠疫患者有顯著療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 )
A.外毒素是一種抗原,能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
B.抗毒素是一種抗體,是由淋巴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
C.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
D.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
解析:外毒素屬于抗原,能使患者出現(xiàn)中毒性休克綜合征,能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A正確;血清中的抗毒素是一種抗體,抗體和細胞因子都屬于免疫活性物質,B錯誤;外毒素是一種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質,抗毒素是一種抗體,化學本質為蛋白質,C錯誤;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抗原結合,D正確。
三、非選擇題(共26分)
13.(6分)將同種大鼠分為A、B兩組,A組大鼠除去淋巴細胞后,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喪失;從B組大鼠中獲得淋巴細胞并轉移到A組大鼠后,發(fā)現(xiàn)A組大鼠能夠重新獲得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請回答:
(1)上述實驗可以說明淋巴細胞是免疫反應所需的細胞。
(2)為了證明接受了淋巴細胞的A組大鼠重新獲得了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需要給A組大鼠注射抗原,然后檢測相應的抗體。
(3)動物體內能產(chǎn)生細胞因子的細胞為淋巴細胞。在抗體、溶菌酶、細胞因子和編碼抗體的基因這四種物質中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是編碼抗體的基因。在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和紅細胞這三類細胞中不屬于免疫細胞的是紅細胞。
14.(8分)抗體是免疫活性物質之一,回答下列問題:
(1)機體產(chǎn)生的專門應對抗原的蛋白質,稱為抗體,免疫活性物質還有細胞因子、溶菌酶等。
(2)抗體能(能、不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
(3)根據(jù)你所了解的抗體分布位置,推測與其合成、加工、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以胞吐的方式釋放。
(4)免疫系統(tǒng)是免疫調節(jié)的結構和物質基礎。
15.(12分)Ⅰ.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由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共同調節(jié)實現(xiàn)。下圖表示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相關機制。
(1)由圖可知,對免疫細胞或免疫器官的調節(jié),既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jīng)遞質直接進行調節(jié),還可以通過分泌有關激素進行調節(jié)。免疫細胞能接受這二者的調控,是因為其細胞表面具有相應的受體。
(2)人體感染埃博拉病毒后,體溫維持39 ℃,人體還會出現(xiàn)呼吸速率加快等臨床癥狀,調節(jié)此過程的中樞位于腦干部位。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痊愈后,還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埃博拉是單鏈RNA病毒,遺傳物質不穩(wěn)定易突變。
Ⅱ.1月22日,中國疾控中心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截至2020年1月22日24時,國家衛(wèi)健委收到國內25個省(區(qū)、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571例,其中重癥95例,死亡17例(均來自湖北省)。13個?。▍^(qū)、市)累計報告疑似病例393例。
(1)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內,首先要突破保衛(wèi)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這兩道防線人人都有,也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因此叫作非特異性免疫。其中第二道防線是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等組成的。
(2)人的免疫系統(tǒng)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穩(wěn)和免疫監(jiān)視功能。
(3)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發(fā)后,墨西哥人為提醒人們預防甲型H1N1流感,給城市的雕塑上戴上了口罩。戴口罩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措施,寫出除此以外的預防措施(至少一個)。控制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切斷傳播途徑,采用隔離措施(定期消毒;避免手部接觸眼睛、鼻及口;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等)。
解析:Ⅰ.(1)由圖可知,對免疫細胞或免疫器官的調節(jié),既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jīng)遞質直接完成,還可通過分泌有關激素完成。免疫細胞能接受這二者的調控,是因為其細胞表面具有相應的受體。(2)人體感染埃博拉病毒后,體溫維持在39 ℃,人體還會出現(xiàn)呼吸速率加快等臨床癥狀,而呼吸中樞位于腦干。由于埃博拉病毒是單鏈RNA病毒,容易發(fā)生變異,因此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痊愈后,還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
Ⅱ.(1)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人人都有,也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因此叫作非特異性免疫。其中第二道防線是由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和吞噬細胞組成。
(2)人的免疫系統(tǒng)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穩(wěn)和免疫監(jiān)視功能。
(3)戴口罩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措施,防止傳染病傳播的方法主要有:控制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切斷傳播途徑,還可采用隔離措施(定期消毒;避免手部接觸眼睛、鼻及口;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等)。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1節(jié) 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優(yōu)秀隨堂練習題,文件包含41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重點練-2022-2023學年高二生物上學期十分鐘同步課堂專練2019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解析版doc、41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重點練-2022-2023學年高二生物上學期十分鐘同步課堂專練2019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生物選擇性必修1第1節(jié) 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同步達標檢測題,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1節(jié) 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和功能第2課時課后作業(yè)題,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圖所示實驗能夠說明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