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學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標號在答題卡相應位置涂黑。
1.(3分)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下列對身邊物理量估測的數(shù)據(jù),你認為最符合實際的是( ?。?br />
A.中學生雙腳腳底面積約為60cm2
B.兩個雞蛋的重約為100N
C.一標準大氣壓能支持的水柱高約為100m
D.一位中學生從一樓勻速上到二樓做的功約為1500J
2.(3分)小金在進行百米賽跑時經(jīng)歷了加速、減速等階段,最終沖過終點線。以下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小金加速跑時的慣性比減速跑時大
B.小金沖過終點線,停下來時沒有慣性
C.小金整個跑步過程慣性大小不變
D.小金在加速、減速等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才有慣性
3.(3分)下列生活中的現(xiàn)象均與大氣壓有關,其中一個利用的原理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 )
A.吸飲料 B.拔火罐
C.高壓鍋煮飯 D.吸盤緊貼在墻面
4.(3分)如圖所示的四種工具中,正常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園藝剪 B.筷子
C.瓶蓋起子 D.核桃夾
5.(3分)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運動員積極訓練。關于如圖中的項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跳臺滑雪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對運動員做功
B.短道速滑運動員在轉(zhuǎn)彎滑行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不變
C.花樣滑冰運動員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D.擲出后的冰壺對冰面的壓力與其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6.(3分)在水平地面上鋪一張紙,將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別從不同高度處由靜止自由下落,在紙上留下黑色圓斑甲、乙,如圖所示。若要判斷哪一個圓斑是皮球從較高處落下形成的,正確、合理的分析思路是( ?。?br />
①球在和地面接觸過程中動能轉(zhuǎn)化成的彈性勢能較大
②球的形變量較大,在地面上形成的圓斑較大
③球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④球在較高處具有較大的重力勢能
⑤球在接觸地面前具有較大的動能
A.②①⑤④③ B.④③⑤①② C.②④⑤③① D.④⑤③①②
7.(3分)小明陪叔叔修摩托車時發(fā)現(xiàn)店里使用了如圖所示的一種由滾軸和繩子組裝的特殊機械,維修師傅借助這種裝置可以將較重的摩托車很輕便地搬運到2樓上面,若提升摩托車的過程中不計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可以把A、B簡化成定滑輪
B.人將繩子拉過一米時,物體上升2米
C.若提升重物的質(zhì)量增大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也變大
D.利用該裝置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8.(3分)暑假小明家一起去迪士尼樂園游玩,如圖所示是園內(nèi)的“摩天輪”,小明看到游客坐在“摩天輪”中做勻速圓周運動,關于游客從最低點向最高點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游客的動能保持不變
B.游客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C.游客的重力勢能保持不變
D.游客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9.(3分)如圖所示,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他攜帶的氣瓶可以對身上的背心進行充氣或放氣,以改變背心的體積大小來實現(xiàn)浮沉。下列對潛水員分析正確的是( ?。?br />
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
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小
C.對背心進行放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
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小
(多選)10.(3分)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所受重力為900N的物體A,滑輪組繩子自由端在拉力F作用下豎直勻速移動了12m,用時40s,滑輪組的額外功是400J,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33.3N
B.物體A被豎直勻速提升了4m
C.拉力F的功率是100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90%
二、實驗探究(本大題共5個小題,11小題4分,12小題6分,13小題12分,14小題8分,15小題4分,共34分)
11.(4分)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選擇如下器材:長木板和表面固定有棉布的長木板、長方體木塊(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砝碼、彈簧測力計等。
(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放置在長木板上的物塊,使其做 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等于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如圖為完成本實驗設計的操作方案
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實驗情景
甲
乙
丙
丁
測力計示數(shù)/N
1.50
1.50
2.10
2.50
該實驗設計主要運用了 的實驗方法。
(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 ;比較 兩次實驗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壓力越小,滑動摩擦力越小。
(4)拔河比賽時隊員要穿鞋底帶有花紋的運動鞋參賽,這是應用了 兩次實驗得出的結論。
12.(6分)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每個鉤碼重相同。
(1)實驗前,調(diào)節(jié) ,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
(2)如圖甲所示,在杠桿A點掛2個鉤碼,B點掛 個相同的鉤碼,才能使杠桿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記錄數(shù)據(jù)后就準備整理器材、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請你對小明的做法進行評價 。
(3)小明正確操作后得出杠桿平衡條件: ?;丶液罂吹桨职掷脠D乙的“幫手”抬起大花盆,取出托水盤清洗。為了抬起花盆時更省力,他建議爸爸將支架向 移動一些距離。
13.(12分)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同學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的猜想:
①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②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③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1)進行探究時,實驗步驟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其中序號b中物體P所受浮力大小 N。
(2)分析a、c、d三次實驗,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ㄟx填“有關”或“無關”);分析 三次實驗,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請你寫出能夠支持猜想③的一個生活現(xiàn)象: ?。环治鯽、d、e三次實驗,可知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 ?。ㄟx填“越大”或“越小”)。
(4)本實驗不僅可以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從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求出物體P的密度為 kg/m3。(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4.(8分)4月體育中考訓練結束后,同學們一般會接半杯冷水和半杯熱水混合成溫水來飲用。一天,小明和小華在同一飲水機上接水飲用時,小明的嘴被燙了。小華很納悶:為什么同樣是半杯冷水和半杯熱水混合,我的水不燙嘴,而小明的水卻燙嘴呢?為此他們成立了研究小組,展開了相關的探究活動。
(1)小明重復剛才的過程,接滿一杯水。針對燙嘴現(xiàn)象,應該用溫度計測量杯中 ?。ㄟx填“A”、“B”或“C”)區(qū)域水的溫度。
(2)研究小組猜想了發(fā)生燙嘴現(xiàn)象的可能因素:①不同材料的水杯②同學排隊接水的先后次序③接冷、熱水的先后順序,并進行了初步的探究。實驗記錄如表:
影響因素
不同材料的水杯
同學排隊接水的先后次序
接冷、熱水先后順序
溫度變化
變化不大
變化不大
變化明顯
通過表格分析,“不同材料的水杯” (選填“是”或“不是”)影響水溫的主要因素。
(3)研究小組完成實驗后對“冷、熱水混合產(chǎn)生不同現(xiàn)象的原因”進行了更深入的討論。他們查閱資料知道:溫度高于4℃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所以將半杯熱水剛倒入半杯冷水中時,相當于 。
A.石塊在水中的下沉過程
B.木塊漂在水面上的漂浮狀態(tài)
C.雞蛋在適度濃鹽水中呈現(xiàn)的懸浮狀態(tài)
(4)通過上面的研究,為了防止燙嘴,應先接 ?。ㄟx填“冷水”或“熱水”)。
15.(4分)創(chuàng)新小組開展“了解豆腐世界”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他們了解到:豆腐在定型時,需將靜置好的塊狀豆?jié){舀入中框并蓋上頂蓋,最后在頂蓋上壓上大磚塊(如圖所示)。請你和小組同學一起測出頂蓋對塊狀豆?jié){的壓強。
(1)實驗步驟: ;
(2)頂蓋對塊狀豆?jié){的壓強表達式: 。
三、綜合應用(本大題共8小題,16、17、18小題各2分,19小題8分,20小題4分,21小題2分,22小題6分,23小題10分,共36分)
16.(2分)“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翹起地球。”這是著名物理學家 的一句名言,他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他對物理學的貢獻有很多,請你再舉一例:
17.(2分)小明一家在自駕游的途中遇到一段多沙山坡,車輪打滑無法前行,爸爸提議讓小明和家人下車減輕車的負擔以便于汽車爬坡。站在物理學的角度,你覺得小明爸爸的方案 ?。ㄟx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18.(2分)為了監(jiān)測海洋地震,我國研發(fā)了移動式海洋地震儀,它的最大下潛深度為1050m。地震儀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在水面利用 波通過衛(wèi)星傳回地面接收點。如果其質(zhì)量為1.5t,在海水中懸浮時排開海水的體積為 m3,下潛到最大深度處受到海水的壓強為 Pa。(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19.(8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電動智能防護口罩
2020年春節(jié)前夕,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了全球性瘟疫,口罩成了抗疫第一道防線。如圖是DNC電動智能防護口罩,相比傳統(tǒng)口罩,它可以通過濾網(wǎng)來做到凈化空氣的功能,電動輔助吸氣功能,便攜式的設計,可更換濾芯,真可謂是便攜式“空氣凈化器”。
設計也是為了讓用戶感覺到更舒適、更貼緊臉頻,過濾網(wǎng)采用四層過濾網(wǎng):殺菌紙、活性炭、HEPA網(wǎng)及無紡布組成,可以有效地防止PM2.5、帶病毒飛沫、細菌等有害物質(zhì)。
DNC電動智能防護口罩送風輔助系統(tǒng)采用渦輪電機主動送風,使渦輪中心氣流流速增大,周圍空氣主動進入口罩中。電機配備防爆軟包鋰電池,過濾風量分二擋,分別為5.0m3/h和6.5m3/h,可以適配不同人群,起到安全防疫、輕松呼吸新鮮空氣的作用。
(1)DNC電動智能防護口罩相比傳統(tǒng)口罩,它的優(yōu)點是 。
(2)防護口罩在內(nèi)側(cè)設有食用級硅膠材質(zhì)軟膠,軟膠整體非常的柔軟,這個設計也是為了讓用戶感覺到更舒適,這樣可以通過 來減小壓強,電動輔助吸氣功能原理與下列現(xiàn)象中原理相同的是 (填選項字母)。
A.用塑料管吸飲料
B.用抽水機抽水
C.兩艘船并排行駛會產(chǎn)生相吸現(xiàn)象
D.鋼筆吸墨水
(3)若該電機在低速擋持續(xù)工作2小時,通過電機過濾的空氣體積為 。
20.(4分)小明一家乘坐高鐵去旅游,他們發(fā)現(xiàn)高鐵站內(nèi)離站臺邊緣一定距離的地方有一條黃色安全線,如圖所示。請你代小明向家人解釋一下為什么在高鐵駛進站臺時,人必須站在安全線外候車?
21.(2分)圖中利用羊角錘撬釘子,在錘柄上畫出所施加的最小動力F和其力臂l。
22.(6分)周末,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計的均勻扁擔抬起一桶水幫敬老院的老人打掃衛(wèi)生,已知桶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24kg,扁擔長為1.6m,水桶掛在距哥哥肩膀0.6m處的扁擔上,求:
(1)哥哥的肩膀?qū)Ρ鈸闹С至κ嵌嗌伲?br />
(2)若在抬水前,哥哥一人用豎直向上的力從地面將這桶水提起20cm高,然后水平向前行走了5m,則在此過程中,哥哥對這桶水做了多少功?(g取10N/kg)
23.(10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某市救護車轉(zhuǎn)運患者集中隔離治療,該車配置了負壓裝置,負壓艙內(nèi)氣壓小于外界氣壓,將內(nèi)部空氣“吸入”排風凈化裝置進行處理,有效避免了病毒的傳播。某次轉(zhuǎn)運病人時,救護車以70kW的恒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36km,用30min。請解答下列問題:
(1)救護車勻速行駛36km牽引力做的功;
(2)救護車所受的阻力;
(3)按照衛(wèi)生標準,負壓艙內(nèi)外氣壓差應為10~38Pa之間。經(jīng)測量發(fā)現(xiàn),該負壓艙0.9m2的面積上內(nèi)外氣體壓力差為18N,通過計算判斷負壓艙內(nèi)外氣壓差是否符合標準。
2021-2022學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答案與詳解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標號在答題卡相應位置涂黑。
1.(3分)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下列對身邊物理量估測的數(shù)據(jù),你認為最符合實際的是( ?。?br />
A.中學生雙腳腳底面積約為60cm2
B.兩個雞蛋的重約為100N
C.一標準大氣壓能支持的水柱高約為100m
D.一位中學生從一樓勻速上到二樓做的功約為1500J
【解答】解:A、中學生站立時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約S=500cm2,故A不符合實際;
B、兩個雞蛋的重約為1N,故B不符合實際;
C、一個標準大氣壓是1.013×105Pa,能支持水柱約10.3m高的水柱,故C不符合實際;
D、一個中學生的重力約500N,從一樓走上二樓上升高度約為3m,做的功約為W=Gh=500N×3m=1500J,故D符合實際。
故選:D。
2.(3分)小金在進行百米賽跑時經(jīng)歷了加速、減速等階段,最終沖過終點線。以下關于慣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小金加速跑時的慣性比減速跑時大
B.小金沖過終點線,停下來時沒有慣性
C.小金整個跑步過程慣性大小不變
D.小金在加速、減速等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才有慣性
【解答】解:A、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與物體運動快慢無關,故A錯誤;
BD、慣性是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故B、D錯誤;
C、物體慣性的大小只與質(zhì)量有關,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小金在整個跑步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其慣性大小不變,故C正確;
故選:C。
3.(3分)下列生活中的現(xiàn)象均與大氣壓有關,其中一個利用的原理與另外三個不同的是( ?。?br />
A.吸飲料 B.拔火罐
C.高壓鍋煮飯 D.吸盤緊貼在墻面
【解答】解:拔火罐、吸飲料、吸盤緊貼在墻面這三項都是利用了大氣壓來完成的,高壓鍋是根據(jù)氣壓越高沸點越高來工作的,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4.(3分)如圖所示的四種工具中,正常使用時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園藝剪 B.筷子
C.瓶蓋起子 D.核桃夾
【解答】解:ACD、園藝剪、瓶蓋起子、核桃夾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ACD錯誤;
B、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B正確。
故選:B。
5.(3分)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運動員積極訓練。關于如圖中的項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跳臺滑雪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對運動員做功
B.短道速滑運動員在轉(zhuǎn)彎滑行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不變
C.花樣滑冰運動員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D.擲出后的冰壺對冰面的壓力與其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
A、跳臺滑雪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運動員在重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所以重力對運動員做功,故A正確;
B、短道速滑運動員在轉(zhuǎn)彎滑行過程中,運動的方向發(fā)生了變化,所以運動狀態(tài)改變,故B錯誤;
C、花樣滑冰運動員向前滑行,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慣性是一種性質(zhì),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C錯誤;
D、擲出后的冰壺對冰面的壓力與其重力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不是相互作用力,故D錯誤。
故選:A。
6.(3分)在水平地面上鋪一張紙,將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別從不同高度處由靜止自由下落,在紙上留下黑色圓斑甲、乙,如圖所示。若要判斷哪一個圓斑是皮球從較高處落下形成的,正確、合理的分析思路是( ?。?br />
①球在和地面接觸過程中動能轉(zhuǎn)化成的彈性勢能較大
②球的形變量較大,在地面上形成的圓斑較大
③球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④球在較高處具有較大的重力勢能
⑤球在接觸地面前具有較大的動能
A.②①⑤④③ B.④③⑤①② C.②④⑤③① D.④⑤③①②
【解答】解:(1)皮球在高處具有較大的重力勢能,球在下落的過程中,高度減小,重力勢能減小,速度變大,動能變大,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2)當球接觸地面時,球會發(fā)生形變,球的動能轉(zhuǎn)化為球的彈性勢能;
(3)球的動能越大,轉(zhuǎn)化成的彈性勢能越大,則小球的形變越大,在地面上形成的圓斑較大;
綜上所述,順序為④③⑤①②。
故選:B。
7.(3分)小明陪叔叔修摩托車時發(fā)現(xiàn)店里使用了如圖所示的一種由滾軸和繩子組裝的特殊機械,維修師傅借助這種裝置可以將較重的摩托車很輕便地搬運到2樓上面,若提升摩托車的過程中不計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以把A、B簡化成定滑輪
B.人將繩子拉過一米時,物體上升2米
C.若提升重物的質(zhì)量增大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也變大
D.利用該裝置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
【解答】解:
A、提升物體時,A的軸固定不動,屬于定滑輪;B和物體一起移動,屬于動滑輪,故A錯誤;
B、由圖知,A、B組成滑輪組,n=5,人將繩拉過1m時,根據(jù)s=nh得出物體上升的高度h===0.2m,故B錯誤;
C、提升摩托車的過程中不計摩擦,若提升重物的質(zhì)量增大時,重物的重力增大,在提升高度一定時,根據(jù)W=Gh可知有用功增大,而額外功幾乎不變,則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也變大,故C正確;
D、利用該裝置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故D錯誤。
故選:C。
8.(3分)暑假小明家一起去迪士尼樂園游玩,如圖所示是園內(nèi)的“摩天輪”,小明看到游客坐在“摩天輪”中做勻速圓周運動,關于游客從最低點向最高點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游客的動能保持不變
B.游客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
C.游客的重力勢能保持不變
D.游客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解答】解:“摩天輪”做勻速圓周運動,游客從最低點向最高點運動的過程中,質(zhì)量不變,速度不變,高度升高,則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為動能和勢能的總和,所以機械能增加。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9.(3分)如圖所示,潛水員正潛沒在海水中,他攜帶的氣瓶可以對身上的背心進行充氣或放氣,以改變背心的體積大小來實現(xiàn)浮沉。下列對潛水員分析正確的是( )
A.向海底下潛過程中,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大
B.海水中水平游動時,受到海水的壓強變小
C.對背心進行放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
D.對背心進行充氣后,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小
【解答】解:AB.海水的密度ρ海水不變,根據(jù)p=ρgh可知,在下潛過程中,深度增加,受到的海水的壓強變大,水平游動時,深度不變,受到的海水的壓強不變,故A正確、B錯誤;
CD.海水的密度ρ海水不變,根據(jù)F?。溅岩簐排g可知,對背心進行放氣后,排開水的體積變小,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小,對背心進行充氣后,排開水的體積變大,受到海水的浮力變大,故CD錯誤。
故選:A。
(多選)10.(3分)如圖所示,用滑輪組提升所受重力為900N的物體A,滑輪組繩子自由端在拉力F作用下豎直勻速移動了12m,用時40s,滑輪組的額外功是400J,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33.3N
B.物體A被豎直勻速提升了4m
C.拉力F的功率是100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90%
【解答】解:
AB.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n=3,
由s=nh可得,物體提升的高度:h===4m,故B正確;
若不計繩重和摩擦,提升動滑輪所做的功為額外功,由W額=G動h可得,動滑輪重力:G動===100N,
而實際上需要考慮摩擦力和繩重,動滑輪所受的重力小于100N,但不一定等于33.3N,故A錯誤;
C.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900N×4m=3600J,
拉力做的總功:W總=W有+W額=3600J+400J=4000J,
則拉力F的功率:P===100W,故C正確;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90%,故D正確。
故選:BCD。
二、實驗探究(本大題共5個小題,11小題4分,12小題6分,13小題12分,14小題8分,15小題4分,共34分)
11.(4分)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選擇如下器材:長木板和表面固定有棉布的長木板、長方體木塊(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砝碼、彈簧測力計等。
(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放置在長木板上的物塊,使其做 勻速直線 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等于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如圖為完成本實驗設計的操作方案
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實驗情景
甲
乙
丙
丁
測力計示數(shù)/N
1.50
1.50
2.10
2.50
該實驗設計主要運用了 控制變量 的實驗方法。
(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知,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 無關??;比較 甲、丙 兩次實驗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壓力越小,滑動摩擦力越小。
(4)拔河比賽時隊員要穿鞋底帶有花紋的運動鞋參賽,這是應用了 甲、丁 兩次實驗得出的結論。
【解答】解:(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原理,只有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才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同時有關,在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時需要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變壓力,在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壓力大小相同,用到了控制變量法;
(3)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知,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觸面積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同,說明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要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壓力越小,滑動摩擦力越小”,需要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變壓力,比較甲、丙兩次實驗即可;
(4)拔河比賽時隊員要穿鞋底帶有花紋的運動鞋參賽,是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加摩擦力的,是應用了甲、丁兩次實驗得到的結論的。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2)控制變量;(3)無關;甲、丙;(4)甲、丁。
12.(6分)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每個鉤碼重相同。
(1)實驗前,調(diào)節(jié) 平衡螺母 ,使杠桿在 水平 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
(2)如圖甲所示,在杠桿A點掛2個鉤碼,B點掛 1 個相同的鉤碼,才能使杠桿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記錄數(shù)據(jù)后就準備整理器材、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請你對小明的做法進行評價 通過一次實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總結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應進行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guī)律 。
(3)小明正確操作后得出杠桿平衡條件: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丶液罂吹桨职掷脠D乙的“幫手”抬起大花盆,取出托水盤清洗。為了抬起花盆時更省力,他建議爸爸將支架向 右 移動一些距離。
【解答】解:(1)實驗前,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此時杠桿重力的作用線過支點,所以目的是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2)設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L,每個鉤碼的重力為G,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即2G×2L=nG×4L,解得n=1,需掛1個鉤碼;
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時通過一次實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總結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應進行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guī)律;
(3)杠桿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為了更省力,應該使杠桿的動力臂更大一些,所以應該將支架向右移動。
故答案為:(1)平衡螺母;水平;消除杠桿自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2)1;通過一次實驗得出的數(shù)據(jù)總結實驗結論具有偶然性,應進行多次實驗尋找普遍規(guī)律;(3)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右。
13.(12分)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同學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的猜想:
①與物體浸入液體中的深度有關;
②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③與液體的密度有關。
(1)進行探究時,實驗步驟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其中序號b中物體P所受浮力大小 1.4 N。
(2)分析a、c、d三次實驗,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 無關 (選填“有關”或“無關”);分析 a、b、c 三次實驗,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請你寫出能夠支持猜想③的一個生活現(xiàn)象: 鹽水選種 ;分析a、d、e三次實驗,可知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 越大 (選填“越大”或“越小”)。
(4)本實驗不僅可以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從實驗數(shù)據(jù)還可求出物體P的密度為 2.4×103 kg/m3。(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
【解答】解:(1)由圖a可知,物體P的重力G=4.8N,圖b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3.4N,因此圖b中浮力的大小為:F?。紾﹣F=4.8N﹣3.4N=1.4N;
(2)由圖c、d可知,物體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深度不同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相同,則根據(jù)公式F?。紾﹣F可知,物體P所受浮力相同,說明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分析a、b、c三次實驗,發(fā)現(xiàn)物體P浸入液體的體積不同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同,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3)能夠支持猜想③的一個生活現(xiàn)象:鹽水選種;
圖d、e中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相同,液體密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同,在鹽水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更小,則根據(jù)公式F?。紾﹣F可知,物體排開液體體積一定時,液體密度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4)由圖a、c可知,物體全部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G﹣F′=4.8N﹣2.8N=2N;
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的體積V=V排===2×10﹣4m3,
物體的質(zhì)量m===0.48kg,
物體的密度ρ===2.4×103kg/m3;
故答案為:(1)1.4;(2)無關;a、b、c;(3)用鹽水選種;越大;(4)2.4×103。
14.(8分)4月體育中考訓練結束后,同學們一般會接半杯冷水和半杯熱水混合成溫水來飲用。一天,小明和小華在同一飲水機上接水飲用時,小明的嘴被燙了。小華很納悶:為什么同樣是半杯冷水和半杯熱水混合,我的水不燙嘴,而小明的水卻燙嘴呢?為此他們成立了研究小組,展開了相關的探究活動。
(1)小明重復剛才的過程,接滿一杯水。針對燙嘴現(xiàn)象,應該用溫度計測量杯中 A?。ㄟx填“A”、“B”或“C”)區(qū)域水的溫度。
(2)研究小組猜想了發(fā)生燙嘴現(xiàn)象的可能因素:①不同材料的水杯②同學排隊接水的先后次序③接冷、熱水的先后順序,并進行了初步的探究。實驗記錄如表:
影響因素
不同材料的水杯
同學排隊接水的先后次序
接冷、熱水先后順序
溫度變化
變化不大
變化不大
變化明顯
通過表格分析,“不同材料的水杯” 不是 (選填“是”或“不是”)影響水溫的主要因素。
(3)研究小組完成實驗后對“冷、熱水混合產(chǎn)生不同現(xiàn)象的原因”進行了更深入的討論。他們查閱資料知道:溫度高于4℃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所以將半杯熱水剛倒入半杯冷水中時,相當于 B 。
A.石塊在水中的下沉過程
B.木塊漂在水面上的漂浮狀態(tài)
C.雞蛋在適度濃鹽水中呈現(xiàn)的懸浮狀態(tài)
(4)通過上面的研究,為了防止燙嘴,應先接 熱水?。ㄟx填“冷水”或“熱水”)。
【解答】解:(1)在喝水時總是先喝上層的水,因此針對燙嘴現(xiàn)象,用溫度計應先測量A區(qū)域水的溫度;
(2)根據(jù)表中信息分析,“接冷、熱水先后順序”是影響水溫的主要因素,“不同材料的水杯”和“同學排隊接水的先后次序”不是影響水溫的主要因素;
(3)因為溫度高于4℃時,水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所以將半杯熱水剛倒入半杯冷水中時,由于熱水的密度小于冷水的密度,熱水漂浮在冷水的上方,
石塊在水中的下沉過程是因為石塊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木塊漂在水面上的漂浮狀態(tài)是因為木塊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雞蛋在適度濃鹽水中呈現(xiàn)的懸浮狀態(tài)是因為雞蛋的密度等于鹽水的密度,故選B;
(4)由于熱水的密度小于冷水的密度,為了防止燙嘴,應先接熱水,再接冷水。
故答案為:(1)A;(2)不是;(3)B;(4)熱水。
15.(4分)創(chuàng)新小組開展“了解豆腐世界”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他們了解到:豆腐在定型時,需將靜置好的塊狀豆?jié){舀入中框并蓋上頂蓋,最后在頂蓋上壓上大磚塊(如圖所示)。請你和小組同學一起測出頂蓋對塊狀豆?jié){的壓強。
(1)實驗步驟:?、儆每潭瘸叻謩e測出頂蓋的長、寬,記為a和b;
②用臺秤分別測出頂蓋和大磚塊的質(zhì)量m1、m2?!?;
(2)頂蓋對塊狀豆?jié){的壓強表達式: 。
【解答】解:(1)根據(jù)P=要測出頂蓋對塊狀豆?jié){的壓強,需要知道壓力和接觸面積,
因此需要的測量量有:頂蓋的長、寬;
塊狀豆?jié){舀入中框并蓋上頂蓋,最后在頂蓋上壓上大磚塊,水平面上壓力大小等于重力,
因此需要測量的有:頂蓋的質(zhì)量和磚塊的質(zhì)量;
因此實驗步驟為:①用刻度尺分別測出頂蓋的長、寬,記為a和b;②用臺秤分別測出頂蓋和大磚塊的質(zhì)量m1、m2;
(2)F=G=G頂蓋+G磚塊=m1g+m2g=(m1+m2)g
S=ab
P==。
故答案為:(1)①用刻度尺分別測出頂蓋的長、寬,記為a和b;②用臺秤分別測出頂蓋和大磚塊的質(zhì)量m1、m2;(2)P=。
三、綜合應用(本大題共8小題,16、17、18小題各2分,19小題8分,20小題4分,21小題2分,22小題6分,23小題10分,共36分)
16.(2分)“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翹起地球?!边@是著名物理學家 阿基米德 的一句名言,他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他對物理學的貢獻有很多,請你再舉一例: 阿基米德原理
【解答】解:“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翹起地球?!边@是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的名言,他的貢獻很多,阿基米德原理就是其中之一。
故答案為: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原理。
17.(2分)小明一家在自駕游的途中遇到一段多沙山坡,車輪打滑無法前行,爸爸提議讓小明和家人下車減輕車的負擔以便于汽車爬坡。站在物理學的角度,你覺得小明爸爸的方案 不合理?。ㄟx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況下,壓力越小,摩擦力越小,車越容易打滑 。
【解答】解:小明和家人下車后,車對路面的壓力減小,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況下,摩擦力減小,車越容易打滑,所以小明爸爸的方案不合理。
故答案為:不合理;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況下,壓力越小,摩擦力越小,車越容易打滑。
18.(2分)為了監(jiān)測海洋地震,我國研發(fā)了移動式海洋地震儀,它的最大下潛深度為1050m。地震儀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在水面利用 電磁 波通過衛(wèi)星傳回地面接收點。如果其質(zhì)量為1.5t,在海水中懸浮時排開海水的體積為 1.5 m3,下潛到最大深度處受到海水的壓強為 1.05×107 Pa。(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103kg/m3)
【解答】解:(1)電磁波的傳遞不需要介質(zhì),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地震儀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在水面利用電磁波通過衛(wèi)星傳回地面接收點;
(2)移動式海洋地震儀在海水中懸浮時受到的浮力:F浮=G=mg=1.5×103kg×10N/kg=1.5×104N,
由F浮=ρ液gV排可得,此時排開海水的體積:V排===1.5m3;
(3)下潛到最大深度處受到海水的壓強: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1050m=1.05×107Pa。
故答案為:電磁;1.5;1.05×107。
19.(8分)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電動智能防護口罩
2020年春節(jié)前夕,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了全球性瘟疫,口罩成了抗疫第一道防線。如圖是DNC電動智能防護口罩,相比傳統(tǒng)口罩,它可以通過濾網(wǎng)來做到凈化空氣的功能,電動輔助吸氣功能,便攜式的設計,可更換濾芯,真可謂是便攜式“空氣凈化器”。
設計也是為了讓用戶感覺到更舒適、更貼緊臉頻,過濾網(wǎng)采用四層過濾網(wǎng):殺菌紙、活性炭、HEPA網(wǎng)及無紡布組成,可以有效地防止PM2.5、帶病毒飛沫、細菌等有害物質(zhì)。
DNC電動智能防護口罩送風輔助系統(tǒng)采用渦輪電機主動送風,使渦輪中心氣流流速增大,周圍空氣主動進入口罩中。電機配備防爆軟包鋰電池,過濾風量分二擋,分別為5.0m3/h和6.5m3/h,可以適配不同人群,起到安全防疫、輕松呼吸新鮮空氣的作用。
(1)DNC電動智能防護口罩相比傳統(tǒng)口罩,它的優(yōu)點是 四層濾網(wǎng),便攜式的設計,電動輔助吸氣功能,可更換濾芯 。
(2)防護口罩在內(nèi)側(cè)設有食用級硅膠材質(zhì)軟膠,軟膠整體非常的柔軟,這個設計也是為了讓用戶感覺到更舒適,這樣可以通過 增大受力面積 來減小壓強,電動輔助吸氣功能原理與下列現(xiàn)象中原理相同的是 C (填選項字母)。
A.用塑料管吸飲料
B.用抽水機抽水
C.兩艘船并排行駛會產(chǎn)生相吸現(xiàn)象
D.鋼筆吸墨水
(3)若該電機在低速擋持續(xù)工作2小時,通過電機過濾的空氣體積為 10m3 。
【解答】解:(1)DNC電動智能防護口罩的優(yōu)點是可以通過濾網(wǎng)來做到凈化空氣的功能,電動輔助吸氣功能,便攜式的設計,可更換濾芯;
(2)軟膠整體非常的柔軟,讓用戶感覺到更舒適,這樣可以通過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防護口罩送風輔助系統(tǒng)采用渦輪電機主動送風,使渦輪中心氣流流速增大、壓強減小,周圍空氣主動進入口罩中,利用流體流速大壓強小的原理,ABD利用的是大氣壓,C利用的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故C正確;
(3)該電機在低速擋過濾風量為5.0m3/h,持續(xù)工作2小時,通過電機過濾的空氣體積為5.0m3/h×2h=10m3。
故答案為:(1)四層濾網(wǎng),便攜式的設計,電動輔助吸氣功能,可更換濾芯;(2)增大受力面積;C;(3)10 m3。
20.(4分)小明一家乘坐高鐵去旅游,他們發(fā)現(xiàn)高鐵站內(nèi)離站臺邊緣一定距離的地方有一條黃色安全線,如圖所示。請你代小明向家人解釋一下為什么在高鐵駛進站臺時,人必須站在安全線外候車?
【解答】解:當列車駛進站臺時,會使人和車之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根據(jù)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空氣流速快壓強小,會對人產(chǎn)生一個前后的壓強差,將人推向列車,易出現(xiàn)危險,所以應該在安全線外候車。
21.(2分)圖中利用羊角錘撬釘子,在錘柄上畫出所施加的最小動力F和其力臂l。
【解答】解:由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在阻力與阻力臂一定時,要使動力最小,就需要動力臂最大。在如圖所示的杠桿中,O為支點,釘子對錘頭的力為阻力,所以動力F方向應向左,作用在錘柄上端;同時,要使動力臂最大,就要使支點與錘柄上端的連線作為F的力臂,且動力F垂直于該連線,如圖所示:
22.(6分)周末,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計的均勻扁擔抬起一桶水幫敬老院的老人打掃衛(wèi)生,已知桶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24kg,扁擔長為1.6m,水桶掛在距哥哥肩膀0.6m處的扁擔上,求:
(1)哥哥的肩膀?qū)Ρ鈸闹С至κ嵌嗌伲?br />
(2)若在抬水前,哥哥一人用豎直向上的力從地面將這桶水提起20cm高,然后水平向前行走了5m,則在此過程中,哥哥對這桶水做了多少功?(g取10N/kg)
【解答】解:(1)這桶水受到的總重力:
G=mg=24kg×10N/kg=240N;
以弟弟的肩B為支點,則L1=1.6m,L2=1m,
由杠桿平衡的條件可得:FA?L1=G?L2,
則哥哥對杠桿的支持力:
FA===150N;
(2)從地面提起,哥哥對這桶水所做的功W1=Gh1=240N×m=48J,
水平行走時,對這桶水所做的功W2=0J,
則在此過程中,哥哥對這桶水做功:
W=W1+W2=48J+0J=48J。
答:(1)哥哥肩膀?qū)Ρ鈸闹С至κ?50N;
(2)哥哥對這桶水做了48J的功。
23.(10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某市救護車轉(zhuǎn)運患者集中隔離治療,該車配置了負壓裝置,負壓艙內(nèi)氣壓小于外界氣壓,將內(nèi)部空氣“吸入”排風凈化裝置進行處理,有效避免了病毒的傳播。某次轉(zhuǎn)運病人時,救護車以70kW的恒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36km,用30min。請解答下列問題:
(1)救護車勻速行駛36km牽引力做的功;
(2)救護車所受的阻力;
(3)按照衛(wèi)生標準,負壓艙內(nèi)外氣壓差應為10~38Pa之間。經(jīng)測量發(fā)現(xiàn),該負壓艙0.9m2的面積上內(nèi)外氣體壓力差為18N,通過計算判斷負壓艙內(nèi)外氣壓差是否符合標準。
【解答】解:(1)救護車的功率:P=70kW=7×104W,
救護車行駛的時間:t=30min=1800s,
救護車勻速行駛36km牽引力做的功:W=Pt=7×104W×1800s=1.26×108J;
(2)救護車運動的距離:s=36km=3.6×104m,
由W=Fs可得,牽引力:F===3500N;
因為救護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即f=F=3500N;
(3)負壓艙內(nèi)外氣壓差:
Δp===20Pa,
按照衛(wèi)生標準,負壓艙內(nèi)外氣壓差應在10~38Pa之間,而負壓艙內(nèi)外氣壓差是20Pa,符合標準。
答:(1)救護車勻速行駛36km牽引力做的功為1.26×108J;
(2)救護車所受的阻力為3500N;
(3)負壓艙內(nèi)外氣壓差否符合標準。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右玉縣第三中學校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5月月考物理試題,共9頁。
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教育集團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物理試卷(含答案),共20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