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2023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16文言文閱讀三概括內容 試卷

    • 78 KB
    • 2024-01-19 15:44
    • 269
    • 1
    • 教習網2771476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2023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16文言文閱讀三概括內容第1頁
    1/6
    2023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16文言文閱讀三概括內容第2頁
    2/6
    2023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16文言文閱讀三概括內容第3頁
    3/6
    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2023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16文言文閱讀三概括內容

    展開

    這是一份2023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16文言文閱讀三概括內容,共6頁。
    課時質量評價(十六)文言文閱讀(三) 概括內容(建議用時:50分鐘)一、請分析下面各小題的錯誤選項錯在什么地方。1.(2019·江蘇卷改編)公與予約游具區(qū)靈巖虎丘諸山川,而不能辦三月糧,逡巡中輟。(節(jié)選自《臨川湯先生傳》)【錯誤選項】湯顯祖與鄒迪光相約三月份到江南一帶游玩,但沒準備好糧食,因而作罷。【錯因分析】相約三月份到江南一帶游玩理解錯誤。文中而不能辦三月糧意思是不能準備三個月的糧食。參考譯文:先生和我約定游太湖靈巖虎丘眾山川,卻不能準備三個月的糧食,猶豫著放棄了。2.(2017·天津卷改編)六歲教書,恭愿仁順……父未嘗笞,母未嘗非……不好徼名于世……充為人清重,游必擇友,不好茍交……好杰友雅徒,不泛結俗材。(節(jié)選自《論衡·自紀篇》)【錯誤選項】王充幼年時恭順仁厚,未曾受父母責備鞭打。他追求好名聲,喜歡結交杰出高雅的朋友。【錯因分析】追求好名聲錯。文中不好徼名于世不熱衷于沽名釣譽的意思。參考譯文:從六歲起就開始教(他)讀書寫字,(王充)恭敬老實仁愛溫順……父親不曾打過,母親不曾批評過……(他)不熱衷于沽名釣譽……王充為人清高莊重,出門在外必定會選擇朋友,但也不會草率與人結交……(他)喜歡杰出高雅的人,不與平庸之輩泛泛結交。3.洪武改元,新設浙江按察司,以鼎為僉事,分部臺、溫。臺、溫自方氏竊據,偽官悍將二百人,暴橫甚。鼎盡遷之江、淮間,民始安。平陽知州梅鎰坐贓,辨不已,民數百咸訴知州無罪。鼎將聽之,吏白鼎:釋知州,如故出何?鼎嘆曰:法以誅罪,吾敢畏譴,誅無罪人乎!釋鎰。(節(jié)選自《明史·熊鼎傳》)【錯誤選項】熊鼎治政有方,堅持依法辦事。分管臺、溫事務時,他遷走兇惡殘暴的官將,百姓方才安定;平陽知州梅鎰被誣貪污行賄,他聽從民意,依法予以釋放。【錯因分析】梅鎰被誣不合文意。文中坐贓意為犯貪贓之罪 。參考譯文:洪武元年,新設立浙江按察司,任命熊鼎為僉事,分管臺、溫。臺、溫自從被方氏私下占據以后,偽官悍將有兩百人,非常殘暴兇惡。熊鼎將他們全部遷到長江和淮河之間,百姓才安定下來。平陽知州梅鎰犯貪贓的罪行,不停地辯解,幾百個平民都申訴知州無罪。熊鼎正要聽從,有一個小吏稟告熊鼎道:如果釋放了知州,(朝廷)問起我們來怎么辦?熊鼎嘆氣說:法律是用來誅殺罪人的,我怎敢因為怕被責罰,而誅殺無辜之人呢!熊鼎釋放了梅鎰。4.(錢)乙,本有羸疾,性簡易,嗜酒,疾屢攻,自以意治之,輒愈。最后得疾,憊甚,乃嘆曰:此所謂周痹也,周痹入藏者死,吾其已夫!已而曰:吾能移之,使病在末。因自制藥,日夜飲之。居無何,左手足攣不能用,乃喜曰:可矣!又使所親登東山,得茯苓,其大如斗。因以法啖之,閱月而盡。由此雖偏廢,而氣骨堅悍,如無疾者。(節(jié)選自《錢仲陽》)【錯誤選項】錢乙醫(yī)術高超。晚年他想出將病癥轉移到雙腳來保全生命的奇招。他自制藥物服用,使左側手足出現(xiàn)攣縮癥狀,又親自挖來茯苓服用。此后身雖偏癱,卻氣壯骨堅。【錯因分析】曲解文意。并非親自挖來茯苓,而是讓親近的人去。參考譯文:錢乙,原本就體弱多病,性情豁達,嗜好喝酒,疾病屢屢發(fā)作,自己根據自己的意見治療,總能治愈。最后一次發(fā)病時,疲憊無力得很,于是嘆氣道:這就是所謂的周痹癥,周痹入臟的就要死亡,我大概是活到頭了吧!不久又說:我能把病癥轉移,使病癥局限在四肢。于是親自配制藥物,日夜飲服。(過了不久,)左側手足忽然攣縮不能如常使用,于是欣喜地說:可以了!又讓他親近的人登上東山,得到茯苓,茯苓像斗一般大。(他)按照方法在一個月內服用完。從此,雖然(左側手足)偏廢,但氣壯骨堅,猶如沒病的人一樣。5.瓊性清慎,不發(fā)私書。……畢義云為御史中丞,以猛暴任職,理官忌憚,莫敢有違。瓊推察務在公平,得雪者甚眾,寺署臺案,始自于瓊。遷三公郎中。趙州及清河、南中有人頻告謀反,前后皆付瓊推檢,事多申雪。尚書崔昂謂瓊曰:若欲立功名,當更思余理,仍數雪反逆,身命何輕?瓊正色曰:所雪者怨枉,不放反逆。昂大慚。京師為之語曰:斷決無疑蘇珍之。(節(jié)選自《北齊書·蘇瓊傳》)【錯誤選項】蘇瓊清廉謹慎,審察案件務在公平。他從不接收私人信件,也不受人饋贈。他審案追求公正,解救了很多含冤的百姓,也洗脫了一些謀逆者的罪名。【錯因分析】曲解文意。所雪者怨枉,不放反逆所洗脫的是被冤枉的人的罪行,并未洗脫謀逆者的罪行。參考譯文:蘇瓊性格清廉謹慎,從不接收私人信件。……畢義云為御史中丞,任職以兇猛暴虐著稱,掌管司法的官員怕他,不敢違背他的意見。蘇瓊推理、察探案件務在公平,許多冤案得以昭雪,由廷尉寺來復查御臺的案件,是從蘇瓊開始的。他又升任三公郎中。趙州及清河、南中郎府管區(qū)內不斷有人來告發(fā)謀反的逆謀,前后都交付蘇瓊推審、檢察,事情多得到申雪。尚書崔昂對蘇瓊說:你如果想要立功名,應當再從別的地方考慮一下了。要還是經常為反叛的逆賊洗清罪責,莫非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得如此輕?蘇瓊正顏厲色地說:我所昭雪的都是被冤枉的人,從來沒有放過反逆之人。崔昂十分慚愧。京師的人流傳說:判案斷案不要懷疑蘇珍之。6.順治十六年,遷陜西盩厔知縣。康熙八年,擢江南常州知府。初,鐘麟在盩厔以師禮數造李颙廬,至是創(chuàng)延陵書院,迎颙講學,率僚屬及薦紳學士北面聽。已而江陰、靖江、無錫諸有司爭禮致颙,颙為發(fā)明性善之旨,格物致知之說,士林蒸蒸向風,吏治亦和。(節(jié)選自《清史稿·駱鐘麟傳》)【錯誤選項】駱鐘麟崇敬鴻儒,重視學術。在盩厔任上,他對當世大儒李颙以師禮相待,多次親往拜謁,并創(chuàng)辦延陵書院,邀他講學。在李颙影響下,士林吏治為之改觀。【錯因分析】在盩厔任上,……并創(chuàng)辦延陵書院錯,駱鐘麟創(chuàng)辦延陵書院是在他任江南常州知府時。7.(陳登云)出按河南。歲大饑,人相食。副使崔應麟見民啖澤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進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鍾化民赍帑金振之。(節(jié)選自《明史·陳登云傳》)【錯誤選項】陳登云關心百姓,奏請救助災區(qū)。在他巡視河南期間,當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災情,皇上當即派遣寺丞鍾化民籌措錢款賑濟災民。【錯因分析】選項錯解了字的意思,帝立遣寺丞鍾化民赍帑金振之中的意思是持有、攜帶,選項曲解為籌措。8.洪武元年,(顧時)拜大都督府副使兼同知率府事。四年,為左副將軍,遂克成都。六年從徐達鎮(zhèn)北平。逾年,召還。八年,復出鎮(zhèn)。十二年,卒,年四十六。(節(jié)選自《明史·顧時傳》)【錯誤選項】顧時一生戎馬倥傯,在戰(zhàn)場上屢建奇功。在明朝建立之后,就被任命鎮(zhèn)守北方重鎮(zhèn)——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錯因分析】時間有誤,顧時并未一直鎮(zhèn)守北平。二、(2022·泉州檢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漢武帝元光二年,雁門馬邑豪聶壹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致之,伏兵襲擊,必破之道也。上召問公卿,王恢曰:匈奴侵盜不已者,無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竊以為擊之便。上從恢議。元朔元年秋,匈奴二萬騎入漢。車騎將軍衛(wèi)青將三萬騎出雁門。臨淄人主父偃上書。言九事,其八事為律令,一事諫伐匈奴。其辭曰:《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平,忘戰(zhàn)必危。高皇帝定天下,聞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擊之。御史成進諫。高帝不聽,果有平城之圍。嚴安上書曰:昔秦王意廣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將兵以北攻胡,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經于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滅世絕祀。窮兵之禍也。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秋,匈奴渾邪王降,是時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為漢所殺虜數萬人欲召誅之渾邪王恐謀降漢先遣使向邊境要遮漢人令報天子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渾邪之降也,漢發(fā)車二萬乘以迎之??h官無錢、從民貰馬。民或匿馬,馬不具。上怒,欲斬長安令,右內史汲黯曰:匈奴畔其主而降漢,漢徐以縣次傳之。何至令天下騷動,罷敝中國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元封元年冬十月,下詔曰:朕將巡邊垂,置十二部將軍,親帥師焉。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余里,以見武節(jié),威匈奴。遺使者郭吉告單于曰:今單于能戰(zhàn),天子自將待邊;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漢!語卒,而單于大怒,立斬主客見者,而留郭吉,遷之北海上。然匈奴亦詟,終不敢出,上乃還。(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武帝伐匈奴》)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是時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為漢所殺虜數萬人/欲召誅之/渾邪王恐/謀降漢/先遣使向邊境要遮漢人/令報天子/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B.是時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為漢所殺虜數萬人/欲召誅之/渾邪王恐/謀降漢/先遣使向邊境要遮漢人令報天子/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C.是時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為漢所殺虜數萬人/欲召誅之/渾邪王恐/謀降漢/先遣使向邊境要遮漢人/令報天子/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D.是時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為漢所殺虜數萬人/欲召誅之/渾邪王恐/謀降/漢先遣使向邊境要遮漢人令報天子/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即馳傳以聞/A 解析: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的主語是李息,河上指黃河邊。是時大行李息將城河上得渾邪王使后面應斷開。所以,據此可排除C、D兩項。A、B兩項中是時單于怒渾邪王居西方為漢所殺虜數萬人中間不可斷開,因為單于怒的原因不是渾邪王居西方,而是渾邪王居西方為漢所殺虜數萬人。據此可排除B項。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大行,即大行令,主管王朝對邊陲部族的接待、交往等,文中王恢、李息先后擔任此職。B.和親,常指漢族封建王朝與少數民族首領間的政治聯(lián)姻,文中指漢武帝與匈奴間的聯(lián)姻。C.高皇帝,大多是古代中國開國皇帝的廟號,也簡稱高帝,文中指漢太祖高皇帝劉邦。D.夷狄,古代分別稱中國東方、北方少數民族為,文中泛指四方少數民族。C 解析:謚號是指封建時代,帝王、貴族、大臣、士大夫等去世后,根據其生前事跡評定褒貶而給予的稱號。廟號是指帝王去世后,在太廟立室奉祀,并追尊特立為某祖、某宗的名號。按《漢書·高帝紀》中張晏注:謚法無,以為功最高而為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此后歷代王朝始祖多以為謚,謚號高皇帝,簡稱高帝。本文中的高皇帝”“高帝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謚號,太祖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的廟號。所以C項解說有誤。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邑縣豪杰聶壹建議,和親后匈奴已親信邊民,漢朝如果以利誘引匈奴并伏兵襲擊,定可戰(zhàn)勝,王恢則認為無須畏懼匈奴,應派兵攻打。B.嚴安在給漢武帝的上書中指出,秦始皇好大喜功、貪求聲名,派蒙恬北擊匈奴,卻因在位時的窮兵黷武而招致天下叛亂,最終國亡祀絕。C.因長安縣令未能租借到足夠馬匹以迎接渾邪王,漢武帝想處斬他,汲黯建議,由沿途各縣提供驛車傳送即可,沒必要讓全天下都不安寧。D.漢武帝親巡邊疆,派郭吉告知匈奴單于,或一決高下,或俯首稱臣,單于大怒,斬殺了負責引見郭吉的官員,將郭吉扣留并流放至北海。A 解析:王恢則認為無須畏懼匈奴,應派兵攻打的概述錯誤。對于聶壹的建議,漢武帝召集并詢問公卿大臣的意見,王恢的回答是匈奴侵盜不已者,無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竊以為擊之便,意思是匈奴不斷地入侵搶掠,原因不是別的,就在于它對漢朝沒有了畏懼之感。我認為攻擊匈奴對漢朝有利,也就是說王恢認為應該攻打匈奴的原因是匈奴缺少對漢朝的敬畏之心,而不是漢朝無須畏懼匈奴。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行十余年,苦不聊生,自經于道樹,死者相望。(2)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余里,以見武節(jié),威匈奴。答案:(1)經過了十多年,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上吊于路旁樹上的死者,一個連著一個。(2)統(tǒng)率十八萬騎兵,旌旗首尾相接達一千多里,以顯示武功,威震匈奴。13.主父偃對漢武帝采用了什么論說方法進行勸諫以達到什么目的?請簡要分析。答案:先引用《司馬法》中的話,再用高皇帝不聽勸諫而被圍之事,以勸諫漢武帝不要輕易對匈奴用兵。參考譯文:漢武帝元光二年,雁門郡馬邑縣的豪杰聶壹通過大行王恢向武帝建議說:匈奴剛與漢朝和親,親近信任邊民,可以用財寶引誘他前來,同時漢朝埋伏軍隊發(fā)動襲擊,這是一條必勝無疑的策略。漢武帝召集并詢問公卿大臣的意見,王恢說:匈奴不斷地入侵搶掠,原因不是別的,就在于它對漢朝沒有了畏懼之感。我認為攻擊匈奴對漢朝有利。武帝聽從了王恢的建議。漢武帝元朔元年秋季,匈奴兩萬名騎兵入侵漢朝。車騎將軍衛(wèi)青率領三萬名騎兵從雁門郡出擊匈奴。臨淄人主父偃上書武帝。主父偃的上書中講了九件事,其中八件事講的是律令方面的問題,一件是諫阻攻打匈奴。上書中說:《司馬法》說:國家雖然強大,好戰(zhàn)必然滅亡;天下雖然太平,忘記備戰(zhàn)必然危險。高皇帝平定了天下,聽說匈奴聚集在代谷的外面,便想前去攻打。御史成進勸諫。高帝不聽勸諫,果然發(fā)生了被匈奴圍困在平城的事變。嚴安上書說:從前秦始皇志得意滿,便想入非非,要威震海外,派蒙恬率兵北上攻打匈奴。經過了十多年,苦不堪言,民不聊生,上吊于路旁樹上的死者,一個連著一個。等到秦皇帝駕崩,天下人紛紛反叛,秦朝最終國家滅亡,祭祀斷絕。這就是窮兵黷武造成的禍患。漢武帝元狩二年三月,霍去病任驃騎將軍,率領萬名騎兵從隴西郡出發(fā)攻打匈奴。秋季,匈奴渾邪王投降漢朝。當時單于惱怒渾邪王駐守西部卻被漢軍殺死、俘虜了幾萬人,打算把他召去處死。渾邪王十分恐懼,謀劃投降漢朝,先派人在邊境阻攔漢人,讓他們把情況向武帝報告。這時大行李息正要在黃河岸邊修筑城池,見到渾邪王的使者,立即派傳車趕往京城報告朝廷。渾邪王率部投降漢朝時,漢朝征發(fā)車輛兩萬乘來迎接。朝廷沒有錢,向百姓借馬。百姓有許多人把馬隱藏起來,馬不夠用。武帝惱怒,打算殺了長安縣令,右內史汲黯說:這些匈奴人背叛了他們的主子而投降漢朝。漢朝慢慢由沿途各縣依次提供驛車傳送他們就行了。何至于弄得天下動蕩不安,使國家疲敝來服侍這些外族人!武帝默然不語。漢武帝元封元年冬季十月,漢武帝頒布詔書說:我將要巡視邊險,設置十二路將軍,并親自統(tǒng)率指揮。統(tǒng)率十八萬騎兵,旌旗首尾相接達一千多里,以顯示武功,威震匈奴。武帝派使者郭吉前往告訴單于說:現(xiàn)今單于要是敢與漢軍決戰(zhàn),我漢朝天子將親自在邊境等候;要是不敢決戰(zhàn),那就趕快面朝南臣屬于漢朝!話音剛落,單于大為震怒,立即將引見的官員斬首,扣留了郭吉,把他囚禁在北海。但匈奴也對漢朝心存恐懼,始終不敢出戰(zhàn),武帝只好回朝。

    相關試卷

    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評價14概括內容要點(附解析):

    這是一份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評價14概括內容要點(附解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8概括評價詩歌思想感情:

    這是一份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8概括評價詩歌思想感情,共5頁。

    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1概述內容:

    這是一份2024版高考語文一輪總復習課時質量評價21概述內容,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請分析下面各小題的錯誤原因,閱讀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問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