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明:請你將以下表述補充完整,如果在涉及某個知識點時,你不記得,或不能確定,請一定要通過查閱、梳理課本相應內容,自己得出答案。
1.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H、O,除此之外,蛋白質中還含有N等元素,核酸中還含有N、P元素。
2.在生物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質差異的原因在于R基不同。
3.DNA和RNA在分子組成上的差異表現為DNA中含有脫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4.DNA多樣性的原因主要是堿基(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而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是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以及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5.乳糖和糖原只分布于動物(動物、植物)細胞;蔗糖、麥芽糖、淀粉和纖維素只分布于植物(動物、植物)細胞。
6.脂質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等。
7.脂肪的含氫量高于糖類,因此氧化分解時,耗O2多,釋放能量也多。
8.自由水/結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陳代謝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對較低。
9.相關實驗中的顏色反應
(1)蛋白質+雙縮脲試劑→紫色。
(2)DNA+甲基綠染液→綠色。
(3)RNA+吡羅紅(派洛寧)染液→紅色。
(4)還原糖+斐林試劑eq \(――→,\s\up7(加熱))磚紅色。
(5)脂肪+蘇丹Ⅲ(Ⅳ)染液→橘黃色(紅色)。
(6)線粒體+健那綠染液→藍綠色。
10.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
(1)虎克:細胞發(fā)現者。
(2)施萊登:所有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施旺:所有動物也是由細胞構成的。
(4)魏爾肖:所有的細胞都必定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11.各種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質、蛋白質組成,有的還含有少量糖類。功能越復雜的膜中,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12.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13.生物膜系統(tǒng)包括細胞膜、核膜及細胞器膜等。核糖體、中心體(細胞器)不是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
14.內質網膜與核膜、細胞膜能直接轉化,高爾基體膜與內質網膜、細胞膜通過囊泡發(fā)生間接轉化。
15.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沒有葉綠體和大液泡,低等植物細胞有中心體(細胞器)。
16.沒有線粒體和葉綠體(細胞器)的細胞也可能進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如藍藻。
17.核仁與rRNA的合成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代謝旺盛的細胞中,核孔數目多,核仁較大。
18.原核細胞沒有核膜、核仁、染色體,以及除核糖體以外的其它細胞器。
第2關:切入高考——判一判
提示:如果在涉及某個知識點時,你不記得,或不能確定,或判斷錯誤,請一定要通過查閱、梳理課本相應內容,自己得出答案或進行糾錯。
1.[2018·全國卷Ⅲ]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是由我國科學家完成的。(√)
2.[2018·全國卷Ⅱ]從煙草花葉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
3.[2018·全國卷Ⅰ]真核細胞染色體和染色質中都存在DNA—蛋白質復合物。(√)
4.[2018·全國卷Ⅱ]肌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參與肌肉收縮的過程。(√)
5.[2017·全國卷Ⅰ]細胞膜的完整性可用臺盼藍染色法進行檢測。(√)
6.[2017·全國卷Ⅰ]檢測氨基酸的含量可用雙縮脲試劑進行顯色。(×)
7.[2017·全國卷Ⅰ]斐林試劑是含有Cu2+的堿性溶液,可被葡萄糖還原成磚紅色。(√)
8.[2017·全國卷Ⅲ]動物體內的激素可以參與細胞間的信息傳遞。(√)
9.[2017·全國卷Ⅰ]在哺乳動物卵巢細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細胞的過程中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實現依賴于淋巴運輸。(×)
10.[2016·全國卷Ⅰ]核糖體、溶酶體都是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11.[2016·全國卷Ⅰ]酵母菌的細胞核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
12.[2016·全國卷Ⅰ]藍藻細胞的能量來源于其線粒體有氧呼吸過程。(×)
13.[2016·全國卷Ⅱ]構成葉綠素的鎂可以由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
14.[2016·全國卷Ⅲ]細胞膜與線粒體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質的功能相同。(×)
15.[2016·全國卷Ⅲ]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存在膜脂的流動現象。(√)
16.[2016·全國卷Ⅲ]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膽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組成的。(×)
17.[全國卷Ⅱ]D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
18.[全國卷Ⅱ]雙鏈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磷酸和核糖是通過氫鍵連接的。(×)
19.[全國卷Ⅰ]脂質和蛋白質是組成細胞膜的主要物質。(√)
20.[全國卷Ⅱ]動物細胞間的黏著性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21.[全國卷]依次參與造血干細胞中細胞膜蛋白合成、運輸的膜性細胞器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22.[全國卷]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
23.[全國卷]質量相同時,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釋放的能量多。(√)
24.[全國卷Ⅱ]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
25.[全國卷Ⅱ]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
26.[全國卷Ⅱ]原核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27.[全國卷Ⅱ]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DNA。(×)
28.[全國卷]線粒體和葉綠體均含有少量的DNA。(√)
29.[全國卷]線粒體基質和葉綠體基質所含酶的種類相同。(×)
30.[全國卷]小分子物質可以通過核孔,大分子物質不能。(×)
第3關:對接高考——研一研
從教材中篩選出的長句探因類問題
1.[重慶]不同蛋白質肽鏈組成不同的原因。(必修1P23)
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不同(因為題目問的是“肽鏈組成”,故不答空間結構)
2.[江蘇]細胞內不需要的物質不會隨便合成的意義
減少物質和能量的浪費。
3.探究某元素是植物必需礦質元素的實驗設計思路(必修1P36)
用完全營養(yǎng)液和缺少某種礦質元素的“完全營養(yǎng)液”對相同植物進行無土栽培,若實驗組出現生長異常,則在實驗組的培養(yǎng)液中補加這種元素,觀察異常癥狀能否消除。
4.[2017·全國卷Ⅲ]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根細胞內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即可)。
答案:水是根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水參與根細胞內的生化反應
5.鹽析
在雞蛋清中加入食鹽會出現白色絮狀物,高溫加熱后雞蛋清會呈現白色固態(tài)狀,導致蛋白質出現這兩種情況的原理相同嗎?說明理由。
[問題源于必修1 P23“與生活的聯系”]
提示:不同。在食鹽作用下析出蛋白質,蛋白質本身的結構沒有改變,仍維持原有的生物活性;高溫加熱后蛋白質的空間結構發(fā)生了改變,喪失了原有的生物活性。
點睛:鹽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無機鹽類而使某種物質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過程,其原理是物質在不同濃度的鹽溶液中溶解度不同。蛋白質在高濃度鹽溶液中析出,而DNA是在低濃度鹽溶液中析出,鹽析過程是可逆的。
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講義01 細胞的分子組成和結構(含解析),共33頁。
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綜合提升訓練專題一 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和物質運輸(含解析),共38頁。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細胞的分子組成、結構和物質運輸作業(yè)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關于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