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鋒面與天氣(一)氣團與鋒面1.氣團(1)概念:水平方向上溫度、_____等物理性質(zhì)分布比較均一的大范圍空氣。
2.鋒面特征(1)結(jié)構(gòu)特征:圖中A為________;B為________ 。(2)天氣特征:鋒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等天氣。
(二)冷鋒、暖鋒過境與天氣變化閱讀下列冷鋒、暖鋒過境時的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二)冷鋒、暖鋒過境與天氣變化閱讀下列冷鋒、暖鋒過境時的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描述冷鋒、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特征或變化。
2.比較冷鋒、暖鋒的降水特點差異(位置、范圍、強度、歷時)。提示:冷鋒的雨區(qū)位于鋒后,范圍較窄,降水強度大,歷時短;暖鋒的雨區(qū)位于鋒前,范圍較寬,降水強度小,歷時長。
(三)準靜止鋒與天氣變化1.一般規(guī)律
二、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與天氣
1.從氣壓角度看北半球氣旋、反氣旋與天氣示意圖
3.從天氣狀況看:高壓中心(反氣旋),多_____天氣;低壓中心(氣旋),多_____天氣。
命題視角(一) 鋒面的判斷 案例法學習 [把握教考導向]一、教材這樣學(魯教版選擇性必修1 P52“知識窗”)昆明準靜止鋒昆明準靜止鋒又稱云貴準靜止鋒,它是來自北方的冷氣團與西南暖氣團相遇,受云貴高原地形阻滯而形成的,昆明準靜止鋒的鋒區(qū)位置多在貴陽與昆明之間,一般呈西北—東南走向。昆明準靜止鋒主要出現(xiàn)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一次天氣過程常持續(xù)10~15天,因而會形成陰雨連綿的天氣。貴州“天無三日晴”天氣特征的形成,就與昆明準靜止鋒的活動有關(guān)。
[思考探究]貴州“天無三日晴”天氣特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提示:來自南北兩側(cè)的冷暖氣團相遇,南側(cè)的暖濕氣流受地形影響在北方冷氣團之上,隨著冷氣團南下,暖氣團被迫抬升,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形成降水。又因鋒面相對靜止,因此貴州出現(xiàn)陰雨連綿天氣。
二、高考這樣考(2020·山東等級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shù)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qū)某時刻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來自極地、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三種性質(zhì)不同的氣團,在落基山以東平原地區(qū)交綏形成三個鋒:冷鋒、暖鋒和干線。
(1)用符號在圖中適當位置繪出冷鋒、暖鋒。(2)分析圖中干線附近產(chǎn)生降水的原因。(3)說明圖示區(qū)域地形對干線形成的影響。[解題指導] 第(1)題,在鋒面氣旋中,冷鋒在___側(cè),氣溫低,露點低;暖鋒在___側(cè),氣溫高,露點高。第(2)題,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濕氣團在____過程中,高度增加,氣溫降低,達到露點后形成降水。第(3)題,從背景材料可知,干線附近的氣團來自太平洋、墨西哥灣。結(jié)合北美洲地形分布可知,西部有南北向的高大山地,來自太平洋的濕氣團受山脈阻擋,在山脈西側(cè)_____坡形成降水,在山脈東側(cè)_____坡下沉增溫,濕度減小。北美洲中部為面積廣闊的平原,地勢平坦,下墊面性質(zhì)____ ,利于東側(cè)墨西哥灣濕氣團的快速深入,氣團性質(zhì)變化____ 。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交綏形成干線。
[答案] (1)準確判斷冷鋒、暖鋒位置,并用冷鋒、暖鋒符號繪制。如下圖所示。
(2)干線東、西兩側(cè)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東側(cè)的濕氣團密度小,位于干氣團之上,濕氣團被迫抬升;抬升過程中,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達到露點后),形成降水。(3)本區(qū)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來自太平洋的氣團,在山地西側(cè)的迎風坡降水后,濕度減小,越過高大山地在背風坡下沉增溫;本區(qū)中部為面積廣大的平原,地勢平坦,下墊面性質(zhì)均一,利于東側(cè)墨西哥灣濕熱氣團的快速深入,氣團性質(zhì)變化小。溫度相近的兩個干、濕氣團交綏形成干線。
[教考導向]天氣系統(tǒng)分為鋒面系統(tǒng)、氣旋反氣旋系統(tǒng)和鋒面氣旋系統(tǒng)三部分。其中鋒面系統(tǒng)尤為重要,高考試題多以等壓線圖為材料,以區(qū)域特殊天氣為背景,考查天氣系統(tǒng)的類型與天氣現(xiàn)象。從上述高考試題中可以看出,天氣系統(tǒng)圖的繪制這一全新的考查角度,成為新高考的一大命題新導向。地圖的繪制不但體現(xiàn)了知識的再認再現(xiàn),更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這一教學目標,既是“有用地理”的印證,又是“人才選拔”的彰顯。新教材更多地以實際案例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代表了新高考的導向,備考時不可疏忽。
[系統(tǒng)必備知能]1.依據(jù)概念判斷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即為冷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即為暖鋒。從鋒面移動的方向看,冷鋒向暖氣團所在區(qū)域移動,暖鋒向冷氣團所在區(qū)域移動。2.依據(jù)符號判斷在等壓線分布圖中看符號,雖然符號簡單,但是信息量相當豐富。
3.依據(jù)結(jié)構(gòu)判斷(1)看冷氣團的運動方向
4.依據(jù)天氣特征判斷(1)氣溫、氣壓變化:鋒面過境時,氣溫下降、氣壓升高的是冷鋒;氣溫上升、氣壓下降的是暖鋒。
(2)降水強度:冷鋒多為狂風暴雨,強度大(冷鋒移動慢時為連續(xù)性降水);暖鋒多為連續(xù)性降水,強度小。
命題點全訓 題點(一) 等壓線圖中的天氣系統(tǒng)(2021·浙江6月選考)位于鋒面上下的風向往往存在明顯差異。下圖為我國東部地區(qū)兩測站位于冷、暖鋒面下方時,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測得的風向、風速變化圖。據(jù)此完成1~2題。
1.有關(guān)測站上空鋒面類型、鋒面位置、風向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冷鋒 距地面1.5~2.0千米 鋒下西北風,鋒上東南風B.冷鋒 距地面2.0~2.5千米 鋒下東南風,鋒上西北風C.暖鋒 距地面2.0~2.5千米 鋒下西南風,鋒上東北風D.暖鋒 距地面1.5~2.0千米 鋒下東南風,鋒上西南風2.與測站周邊近地面等壓線分布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題,鋒面位于東部地區(qū),甲地近地面是東南風,鋒面應(yīng)該向西北移動,應(yīng)該是暖鋒;乙地近地面是東北風,鋒面向西南移動,東北風來自高緯度,氣溫較低,應(yīng)該是冷鋒。“位于鋒面上下的風向往往存在明顯差異”,甲鋒面風向變化最明顯的高度范圍是1.5~2.0千米,乙鋒面風向變化最明顯的高度范圍是2.0~2.5千米。冷鋒距地面1.5~2.0千米鋒下以東北風為主,不是西北風,鋒上是西南風,A錯誤。冷鋒距地面2.0~2.5千米鋒下由偏北風變?yōu)槲髂巷L,鋒上是西南風,B錯誤。暖鋒距地面2.0~2.5千米鋒下是東南風,鋒上是西南風,C錯誤。暖鋒距地面1.5~2.0千米鋒下是東南風,鋒上是西南風,D正確。第2題,由上題可知,甲地為暖鋒過境,乙地為冷鋒過境。由圖中等
壓線a>b>c可知,③圖中天氣系統(tǒng)為低壓系統(tǒng),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該天氣系統(tǒng)的右側(cè),可知甲地此時為暖鋒過境,C正確;①圖中天氣系統(tǒng)為低壓系統(tǒng),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該天氣系統(tǒng)的左側(cè),可知甲地此時為冷鋒過境,A錯誤;②圖為高壓系統(tǒng),此時乙地風和日麗,與題意不符,B錯誤;由④圖可知此時乙風向為東南風,與題意不符,D錯誤。答案:1.D 2.C
題點(二) 統(tǒng)計表中天氣系統(tǒng)及特征判斷某年5月初,合肥市(31°49′N,117°13′E)經(jīng)歷了一次氣溫驟升驟降過程,市民戲稱“春如四季”。下圖示意5月2日至6日合肥市天氣狀況。據(jù)此完成3~4題。
3.5月4日至6日,合肥市( )A.有暖鋒過境 B.有冷鋒過境C.有臺風過境 D.受副高控制
4.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 ( )①我國南北溫差大?、谖覈媳睔鈮禾荻却螈鄞髿膺\動速度慢 ④冬季風和夏季風轉(zhuǎn)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第3題,5月4日至6日,合肥市氣溫下降,由晴天變?yōu)槎嘣?,晝夜溫差變小。暖鋒過境氣溫上升,A錯誤;冷鋒過境氣溫下降,B正確;臺風過境會帶來狂風暴雨,C錯誤;副高控制會出現(xiàn)晴天,晝夜溫差變大,D錯誤。第4題,時冷時熱、時晴時雨是合肥春季氣候的特點。合肥處于我國南北氣候的過渡地區(qū),春秋季節(jié)南北氣流在這里相互交匯,冷暖空氣時?!按蚣堋?,使得天氣變化無常。合肥市“春如四季”
的原因是春季我國南北溫差大、南北氣壓梯度大風力大、冬季風和夏季風轉(zhuǎn)換頻繁,①②④正確;春季我國大氣運動速度快,升溫快、降溫快,③錯誤。故選B。答案:3.B 4.B
命題視角(二) 氣旋、反氣旋對天氣的影響演繹法學習 氣旋、反氣旋的結(jié)構(gòu)和影響
1.分析氣壓分布特點先看等壓線是否閉合,再看等壓線數(shù)值變化趨勢。氣壓中心低、四周高的為低氣壓,簡稱低壓;氣壓中心高、四周低的為高氣壓,簡稱高壓。2.分析氣流運動狀況(1)水平運動與風向①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低壓氣流都是從四周流向中心,即輻合狀態(tài);高壓氣流都是從中心流向四周,即輻散狀態(tài)。②無論是高壓還是低壓,南北半球氣流的運動方向都相反;低壓在北半球為逆時針輻合,在南半球為順時針輻合;高壓在北半球為順時針輻散,在南半球為逆時針輻散。
3.氣壓變化狀況及變化曲線由于氣旋、反氣旋過境前后的氣團性質(zhì)未發(fā)生改變,故只在過境時氣壓有變化,過境后氣壓將恢復到過境前狀況。
4.對接我國的典型天氣現(xiàn)象夏秋季節(jié)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是氣旋活動;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的天氣,是反氣旋活動。
命題點全訓 2021年3月15日至16日,我國北方多地出現(xiàn)沙塵暴、揚沙或浮塵天氣,影響面積達46.6萬平方千米,這也是近十年來影響我國最強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下圖為2021年3月15日20時氣壓形勢圖。據(jù)此完成1~2題。
1.甲、乙兩地的最大氣壓差可能是 ( )A.57百帕 B.59百帕C.60百帕 D.62.5百帕2.某同學據(jù)圖對本次沙塵天氣如此強大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甲附近數(shù)值1 040——一個強大的高壓?、谖覈辈窟吘尘€附近密集的等壓線——強風 ③鋒線——兩側(cè)氣團濕度的差別巨大?、鼙?、丁、戊附近等壓線數(shù)值為1 015、1 015、1 020——多個強大的低壓中心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甲地處于高壓(反氣旋)中心,氣壓數(shù)值為1 040~1 042.5百帕,乙地處于低壓(氣旋)中心,氣壓數(shù)值為982.5~985百帕,因此甲、乙兩地的氣壓差為55~60百帕,則最大氣壓差接近60百帕,但小于60百帕,因此B項正確。第2題,冷鋒后方的冷氣團勢力強大,與前方暖氣團交界處等壓線密集,因此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強勁,形成揚塵、風沙天氣,因此①②正確。答案:1.B 2.C
讀世界某地區(qū)某天氣系統(tǒng)的風流場(某一時刻氣流運動的空間分布)圖,完成3~4題。
3.該地可能位于(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歐洲 D.大洋洲
4.據(jù)圖可知 ( )A.甲降水最多 B.乙地吹東南風C.丙海水溫度最高 D.丁地氣壓最低解析:第3題,讀圖可知該天氣系統(tǒng)為氣旋,從旋轉(zhuǎn)方向可以看出為南半球,再根據(jù)大陸輪廓和在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可判斷該地位于大洋洲。第4題,甲位于氣旋中心,降水并不是最多;讀圖可知乙地風向為東北風;丙位于低緯度地區(qū),故水溫最高;丁并不位于氣旋中心,所以氣壓不是最低。答案:3.D 4.C
命題視角(三) 鋒面氣旋演繹法學習 鋒面氣旋是鋒面與氣旋結(jié)合而成的共同體。對鋒面氣旋(如圖)判讀,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判斷是否存在鋒面氣旋:看是否存在鋒面,是否有低壓中心。
2.判斷該鋒面氣旋所在半球:風向相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為北半球,向左偏為南半球。如上圖,根據(jù)風向可判斷該地為北半球。3.判斷鋒面位置:鋒面出現(xiàn)在低壓槽中,鋒線往往與低壓槽線重合。這是因為水平氣流在低壓槽中輻合,冷暖氣團在此相遇。4.鋒面類型的判讀
5.判斷鋒面氣旋的天氣特點(1)鋒面氣旋的東部低壓槽受暖鋒控制,故在其鋒前(冷氣團一側(cè))出現(xiàn)寬闊的暖鋒云系及相伴的連續(xù)性降水天氣。(2)鋒面氣旋的西部低壓槽受冷鋒控制,故在其鋒后(冷氣團一側(cè))出現(xiàn)狹窄的冷鋒云系及降水天氣。(3)氣旋中心氣流上升,出現(xiàn)陰雨天氣。
命題點全訓 下圖示意4月某日我國40°N以北地區(qū)沿甲、乙兩地的天氣系統(tǒng)垂直剖面。讀圖完成1~2題。
1.下列示意圖與圖示天氣系統(tǒng)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受圖示天氣系統(tǒng)影響,可能出現(xiàn)的是 ( )A.甲地大雨滂沱,氣溫明顯下降B.乙地晴朗無云,氣溫日較差小C.甲地沙塵漫天,大氣能見度差D.乙地連風雨交加,氣溫升高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甲處鋒面坡角較大,為冷鋒,而乙處鋒面坡角較小,為暖鋒,再結(jié)合題文“我國”,說明為北半球,因此鋒面氣流方向為逆時針,西側(cè)為冷鋒,A項正確。第2題,根據(jù)上題分析,甲地位于冷鋒后,此時為4月份,不可能出現(xiàn)大雨滂沱,只能受西北冷空氣影響,沙塵漫天,大氣能見度較低,A項錯誤,C項正確;乙地位于暖鋒鋒前,受暖鋒影響,陰雨連綿,但不會有大風天氣,B、D項錯誤。答案:1.A 2.C
(2021·浙江1月選考)飛機飛過暖鋒前緣晴朗的天空時,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結(jié)成白色云帶。這種云帶能較長時間存在,人們常以此來預報暖鋒的到來。下圖為某時刻某區(qū)域等壓線分布圖。據(jù)此完成3~4題。
3.飛機尾部凝結(jié)的云帶能較長時間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受強紫外線照射 B.處在逆溫層之中C.處在強烈對流中 D.受冷鋒云系擠壓4.符合甲地沿線剖面天氣系統(tǒng)分布的是( )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一編第四章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常見天氣系統(tǒng)課件,共5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暖氣團,冷氣團,大風降水,連續(xù)性,典型案例,陰雨寒冷,從氣流角度看,2看降水區(qū)的位置,鋒面類型的判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四章大氣的運動第一節(jié)常見天氣系統(tǒng)教學課件,共5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暖氣團,冷氣團,大風降水,連續(xù)性,典型案例,陰雨寒冷,從氣流角度看,2看降水區(qū)的位置,鋒面類型的判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四章大氣的運動第五節(jié)以“降水”為微專題融會貫通知識綜合思維課件,共1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