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氣的運動 第一節(jié) 常見天氣系統(tǒng) 一、鋒面與天氣(一)氣團與鋒面1.氣團(1)概念: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分布比較均一的大范圍空氣。(2)分類2.鋒面特征(1)結構特征:圖中A為暖氣團;B為冷氣團(2)天氣特征:鋒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風、降水等天氣。(二)冷鋒、暖鋒過境與天氣變化閱讀下列冷鋒、暖鋒過境時的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別描述冷鋒、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的天氣特征或變化。提示:類型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冷鋒氣溫較高,氣壓較低,天氣晴朗陰天、下雨、刮風、降溫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晴暖鋒氣溫較低,氣壓較高,天氣晴朗多出現連續(xù)性降水氣溫升高、氣壓降低、天氣轉晴2.比較冷鋒、暖鋒的降水特點差異(位置、范圍、強度、歷時)。提示:冷鋒的雨區(qū)位于鋒后,范圍較窄,降水強度大,歷時短;暖鋒的雨區(qū)位于鋒前,范圍較寬,降水強度小,歷時長。(三)準靜止鋒與天氣變化1.一般規(guī)律圖解規(guī)律過境時,降水強度小,多連續(xù)性降水或霧天2.典型案例類型形成天氣特征江淮準靜止鋒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江淮地區(qū)形成長達一個月的梅雨天氣昆明準靜止鋒南下冷空氣受到云貴高原的阻擋高原東北地區(qū)陰雨寒冷,高原西南地區(qū)晴朗溫暖 二、低壓(氣旋)、高壓(反氣旋)與天氣1.從氣壓角度看北半球氣旋、反氣旋與天氣示意圖項目相同不同高壓中心(反氣旋)等壓線呈閉合曲線中心氣壓比四周氣壓低壓中心(氣旋)中心氣壓比四周氣壓2.從氣流角度看 項目近地面水平氣流垂直氣流高壓中心(反氣旋)從中心向四周輻散下沉低壓中心(氣旋)從四周向中心輻合上升3.從天氣狀況看:高壓中心(反氣旋),多晴朗天氣;低壓中心(氣旋),多陰雨天氣。 命題視角(一) 鋒面的判斷案例法學習 [把握教考導向]一、教材這樣學(魯教版選擇性必修1 P52知識窗)昆明準靜止鋒昆明準靜止鋒又稱云貴準靜止鋒,它是來自北方的冷氣團與西南暖氣團相遇,受云貴高原地形阻滯而形成的,昆明準靜止鋒的鋒區(qū)位置多在貴陽與昆明之間,一般呈西北東南走向。昆明準靜止鋒主要出現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4月,一次天氣過程常持續(xù)10~15天,因而會形成陰雨連綿的天氣。貴州天無三日晴天氣特征的形成,就與昆明準靜止鋒的活動有關。[思考探究]貴州天無三日晴天氣特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提示:來自南北兩側的冷暖氣團相遇,南側的暖濕氣流受地形影響在北方冷氣團之上,隨著冷氣團南下,暖氣團被迫抬升,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形成降水。又因鋒面相對靜止,因此貴州出現陰雨連綿天氣。 二、高考這樣考(2020·山東等級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qū)某時刻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來自極地、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三種性質不同的氣團,在落基山以東平原地區(qū)交綏形成三個鋒:冷鋒、暖鋒和干線。(1)用符號在圖中適當位置繪出冷鋒、暖鋒。(2)分析圖中干線附近產生降水的原因。(3)說明圖示區(qū)域地形對干線形成的影響。[解題指導] 第(1)題,在鋒面氣旋中,冷鋒在西側,氣溫低,露點低;暖鋒在側,氣溫高,露點高。第(2)題,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濕氣團在抬升過程中,高度增加,氣溫降低,達到露點后形成降水。第(3)題,從背景材料可知,干線附近的氣團來自太平洋、墨西哥灣。結合北美洲地形分布可知,西部有南北向的高大山地,來自太平洋的濕氣團受山脈阻擋,在山脈西側迎風坡形成降水,在山脈東側背風坡下沉增溫,濕度減小。北美洲中部為面積廣闊的平原,地勢平坦,下墊面性質均一,利于東側墨西哥灣濕氣團的快速深入,氣團性質變化。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交綏形成干線。[答案] (1)準確判斷冷鋒、暖鋒位置,并用冷鋒、暖鋒符號繪制。如下圖所示。(2)干線東、西兩側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東側的濕氣團密度小,位于干氣團之上,濕氣團被迫抬升;抬升過程中,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達到露點后),形成降水。(3)本區(qū)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來自太平洋的氣團,在山地西側的迎風坡降水后,濕度減小,越過高大山地在背風坡下沉增溫;本區(qū)中部為面積廣大的平原,地勢平坦,下墊面性質均一,利于東側墨西哥灣濕熱氣團的快速深入,氣團性質變化小。溫度相近的兩個干、濕氣團交綏形成干線。天氣系統(tǒng)分為鋒面系統(tǒng)、氣旋反氣旋系統(tǒng)和鋒面氣旋系統(tǒng)三部分。其中鋒面系統(tǒng)尤為重要,高考試題多以等壓線圖為材料,以區(qū)域特殊天氣為背景,考查天氣系統(tǒng)的類型與天氣現象。從上述高考試題中可以看出,天氣系統(tǒng)圖的繪制這一全新的考查角度,成為新高考的一大命題新導向。地圖的繪制不但體現了知識的再認再現,更體現了學以致用這一教學目標,既是有用地理的印證,又是人才選拔的彰顯。新教材更多地以實際案例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代表了新高考的導向,備考時不可疏忽?! ?/span>[系統(tǒng)必備知能]1.依據概念判斷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即為冷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即為暖鋒。從鋒面移動的方向看,冷鋒向暖氣團所在區(qū)域移動,暖鋒向冷氣團所在區(qū)域移動。2.依據符號判斷在等壓線分布圖中看符號,雖然符號簡單,但是信息量相當豐富。符號標明移動方向區(qū)別鋒前、鋒后黑三角的指向即為冷鋒移動方向三角符號標注的位置為冷鋒鋒前,另一側為鋒后半圓突出的方向即為暖鋒移動方向半圓符號標注的位置為暖鋒鋒前,另一側為鋒后3.依據結構判斷(1)看冷氣團的運動方向(2)看降水區(qū)的位置4.依據天氣特征判斷(1)氣溫、氣壓變化:鋒面過境時,氣溫下降、氣壓升高的是冷鋒;氣溫上升、氣壓下降的是暖鋒。(2)降水強度:冷鋒多為狂風暴雨,強度大(冷鋒移動慢時為連續(xù)性降水);暖鋒多為連續(xù)性降水,強度小。 命題點全訓 題點(一) 等壓線圖中的天氣系統(tǒng)(2021·浙江6月選考)位于鋒面上下的風向往往存在明顯差異。下圖為我國東部地區(qū)兩測站位于冷、暖鋒面下方時,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測得的風向、風速變化圖。據此完成1~2題。1.有關測站上空鋒面類型、鋒面位置、風向變化描述正確的是(  )A.冷鋒 距地面1.5~2.0千米 鋒下西北風,鋒上東南風B.冷鋒 距地面2.0~2.5千米 鋒下東南風,鋒上西北風C.暖鋒 距地面2.0~2.5千米 鋒下西南風,鋒上東北風D.暖鋒 距地面1.5~2.0千米 鋒下東南風,鋒上西南風2.與測站周邊近地面等壓線分布最接近的是(  )A.        B.         C.       D.解析:1.D 2.C 第1題,鋒面位于東部地區(qū),甲地近地面是東南風,鋒面應該向西北移動,應該是暖鋒;乙地近地面是東北風,鋒面向西南移動,東北風來自高緯度,氣溫較低,應該是冷鋒。位于鋒面上下的風向往往存在明顯差異,甲鋒面風向變化最明顯的高度范圍是1.5~2.0千米,乙鋒面風向變化最明顯的高度范圍是2.0~2.5千米。冷鋒距地面1.5~2.0千米鋒下以東北風為主,不是西北風,鋒上是西南風,A錯誤。冷鋒距地面2.0~2.5千米鋒下由偏北風變?yōu)槲髂巷L,鋒上是西南風,B錯誤。暖鋒距地面2.0~2.5千米鋒下是東南風,鋒上是西南風,C錯誤。暖鋒距地面1.5~2.0千米鋒下是東南風,鋒上是西南風,D正確。第2題,由上題可知,甲地為暖鋒過境,乙地為冷鋒過境。由圖中等壓線a>b>c可知,圖中天氣系統(tǒng)為低壓系統(tǒng),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該天氣系統(tǒng)的右側,可知甲地此時為暖鋒過境,C正確;圖中天氣系統(tǒng)為低壓系統(tǒng),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該天氣系統(tǒng)的左側,可知甲地此時為冷鋒過境,A錯誤;圖為高壓系統(tǒng),此時乙地風和日麗,與題意不符,B錯誤;由圖可知此時乙風向為東南風,與題意不符,D錯誤。題點(二) 統(tǒng)計表中天氣系統(tǒng)及特征判斷某年5月初,合肥市(31°49N,117°13E)經歷了一次氣溫驟升驟降過程,市民戲稱春如四季。下圖示意5月2日至6日合肥市天氣狀況。據此完成3~4題。日期天氣氣溫(最高/最低)5月2日晴天26 /11 5月4日晴天28 /14 5月6日多云21 /11 3.5月4日至6日,合肥市(  )A.有暖鋒過境    B.有冷鋒過境C.有臺風過境    D.受副高控制4.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  )我國南北溫差大 我國南北氣壓梯度大大氣運動速度慢 冬季風和夏季風轉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3.B 4.B 第3題,5月4日至6日,合肥市氣溫下降,由晴天變?yōu)槎嘣?,晝夜溫差變小。暖鋒過境氣溫上升,A錯誤;冷鋒過境氣溫下降,B正確;臺風過境會帶來狂風暴雨,C錯誤;副高控制會出現晴天,晝夜溫差變大,D錯誤。第4題,時冷時熱、時晴時雨是合肥春季氣候的特點。合肥處于我國南北氣候的過渡地區(qū),春秋季節(jié)南北氣流在這里相互交匯,冷暖空氣時常打架,使得天氣變化無常。合肥市春如四季的原因是春季我國南北溫差大、南北氣壓梯度大風力大、冬季風和夏季風轉換頻繁,①②④正確;春季我國大氣運動速度快,升溫快、降溫快,錯誤。故選B。命題視角(二) 氣旋、反氣旋對天氣的影響演繹法學習 氣旋、反氣旋的結構和影響低氣壓(氣旋)高氣壓(反氣旋)1.分析氣壓分布特點先看等壓線是否閉合,再看等壓線數值變化趨勢。氣壓中心低、四周高的為低氣壓,簡稱低壓;氣壓中心高、四周低的為高氣壓,簡稱高壓。2.分析氣流運動狀況(1)水平運動與風向無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低壓氣流都是從四周流向中心,即輻合狀態(tài);高壓氣流都是從中心流向四周,即輻散狀態(tài)。無論是高壓還是低壓,南北半球氣流的運動方向都相反;低壓在北半球為逆時針輻合,在南半球為順時針輻合;高壓在北半球為順時針輻散,在南半球為逆時針輻散。氣旋、反氣旋東、西、南、北四側的風向判斷方法,分析如下: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判斷。如圖所示為北半球一氣旋,先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圖中虛線箭頭),再向右偏轉30°~45°角,即為風向。東側為東南風,西側為西北風,南側為西南風,北側為東北風。(2)垂直運動與陰晴狀況低壓控制區(qū)域為上升氣流,多陰雨天氣;高壓控制區(qū)域為下沉氣流,多晴朗天氣。3.氣壓變化狀況及變化曲線由于氣旋、反氣旋過境前后的氣團性質未發(fā)生改變,故只在過境時氣壓有變化,過境后氣壓將恢復到過境前狀況。4.對接我國的典型天氣現象夏秋季節(jié)影響我國東南沿海的臺風是氣旋活動;夏季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我國北方秋高氣爽的天氣,是反氣旋活動。命題點全訓 2021年3月15日至16日,我國北方多地出現沙塵暴、揚沙或浮塵天氣,影響面積達46.6萬平方千米,這也是近十年來影響我國最強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下圖為2021年3月15日20時氣壓形勢圖。據此完成1~2題。1.甲、乙兩地的最大氣壓差可能是(  )A.57百帕  B.59百帕C.60百帕  D.62.5百帕2.某同學據圖對本次沙塵天氣如此強大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甲附近數值1 040——一個強大的高壓 我國北部邊境線附近密集的等壓線——強風 鋒線——兩側氣團濕度的差別巨大 丙、丁、戊附近等壓線數值為1 015、1 015、1 020——多個強大的低壓中心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解析:1.B 2.C 第1題,讀圖可知,甲地處于高壓(反氣旋)中心,氣壓數值為1 040~1 042.5百帕,乙地處于低壓(氣旋)中心,氣壓數值為982.5~985百帕,因此甲、乙兩地的氣壓差為55~60百帕,則最大氣壓差接近60百帕,但小于60百帕,因此B項正確。第2題,冷鋒后方的冷氣團勢力強大,與前方暖氣團交界處等壓線密集,因此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強勁,形成揚塵、風沙天氣,因此①②正確。 讀世界某地區(qū)某天氣系統(tǒng)的風流場(某一時刻氣流運動的空間分布)圖,完成3~4題。3.該地可能位于(  )A.北美洲      B.南美洲        C.歐洲       D.大洋洲4.據圖可知(  )A.甲降水最多  B.乙地吹東南風C.丙海水溫度最高  D.丁地氣壓最低解析:3.D 4.C 第3題,讀圖可知該天氣系統(tǒng)為氣旋,從旋轉方向可以看出為南半球,再根據大陸輪廓和在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可判斷該地位于大洋洲。第4題,甲位于氣旋中心,降水并不是最多;讀圖可知乙地風向為東北風;丙位于低緯度地區(qū),故水溫最高;丁并不位于氣旋中心,所以氣壓不是最低。命題視角(三) 鋒面氣旋演繹法學習 鋒面氣旋是鋒面與氣旋結合而成的共同體。對鋒面氣旋(如圖)判讀,應注意以下幾點:1.判斷是否存在鋒面氣旋:看是否存在鋒面,是否有低壓中心。2.判斷該鋒面氣旋所在半球:風向相對于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為北半球,向左偏為南半球。如上圖,根據風向可判斷該地為北半球。3.判斷鋒面位置:鋒面出現在低壓槽中,鋒線往往與低壓槽線重合。這是因為水平氣流在低壓槽中輻合,冷暖氣團在此相遇。4.鋒面類型的判讀確定槽線兩側氣流(氣團)性質依據:從高緯來的氣團是冷氣團,從低緯來的氣團是暖氣團(如上圖,甲、丙為冷氣團,乙為暖氣團)根據氣旋的移動方向判斷鋒的類型依據:氣團的移動方向取決于其所在氣旋系統(tǒng)的旋轉方向(如上圖為北半球的氣旋,即逆時針旋轉)5.判斷鋒面氣旋的天氣特點(1)鋒面氣旋的東部低壓槽受暖鋒控制,故在其鋒前(冷氣團一側)出現寬闊的暖鋒云系及相伴的連續(xù)性降水天氣。(2)鋒面氣旋的西部低壓槽受冷鋒控制,故在其鋒后(冷氣團一側)出現狹窄的冷鋒云系及降水天氣。(3)氣旋中心氣流上升,出現陰雨天氣。 命題點全訓 下圖示意4月某日我國40°N以北地區(qū)沿甲、乙兩地的天氣系統(tǒng)垂直剖面。讀圖完成1~2題。1.下列示意圖與圖示天氣系統(tǒng)相符的是(  )A.  B.  C.  D.2.受圖示天氣系統(tǒng)影響,可能出現的是(  )A.甲地大雨滂沱,氣溫明顯下降B.乙地晴朗無云,氣溫日較差小C.甲地沙塵漫天,大氣能見度差D.乙地連風雨交加,氣溫升高解析:1.A 2.C 第1題,由圖可知,甲處鋒面坡角較大,為冷鋒,而乙處鋒面坡角較小,為暖鋒,再結合題文我國,說明為北半球,因此鋒面氣流方向為逆時針,西側為冷鋒,A項正確。第2題,根據上題分析,甲地位于冷鋒后,此時為4月份,不可能出現大雨滂沱,只能受西北冷空氣影響,沙塵漫天,大氣能見度較低,A項錯誤,C項正確;乙地位于暖鋒鋒前,受暖鋒影響,陰雨連綿,但不會有大風天氣,B、D項錯誤。(2021·浙江1月選考)飛機飛過暖鋒前緣晴朗的天空時,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結成白色云帶。這種云帶能較長時間存在,人們常以此來預報暖鋒的到來。下圖為某時刻某區(qū)域等壓線分布圖。據此完成3~4題。3.飛機尾部凝結的云帶能較長時間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受強紫外線照射  B.處在逆溫層之中C.處在強烈對流中  D.受冷鋒云系擠壓4.符合甲地沿線剖面天氣系統(tǒng)分布的是(  )解析:3.B 4.C 第3題,由關鍵信息晴朗的天空”“云帶能較長時間存在可推斷出大氣層結穩(wěn)定,據此推斷選項。第4題,圖示信息:甲地位于鋒面氣旋中心附近,且位于冷鋒鋒前,即受暖氣團控制。基礎信息:北半球鋒面氣旋,西側是冷鋒,東側是暖鋒。選擇項信息:云層形態(tài)及相對東西位置(坐標方向不同)一、選擇題我國西北某地出現強沙塵暴,下圖為該地當日14時至24時氣溫、氣壓隨時間的變化圖。據此完成1~2題。1.強沙塵暴經過該地的時間段是(  )A.16時至17時     B.17時至18時C.18時至19時     D.19時至20時2.與正常情況相比,強沙塵暴經過時,該地(  )A.氣溫水平差異減小    B.水平氣壓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增多  D.大氣逆輻射減弱解析:1.C 2.B 第1題,強沙塵暴屬于冷鋒天氣系統(tǒng),當強沙塵暴經過時,冷氣團迅速代替暖氣團,氣溫迅速降低,氣壓迅速升高,是氣溫和氣壓變化最劇烈的時段。讀圖可知,18時至19時氣溫、氣壓變化最劇烈,因而可判斷強沙塵暴經過該地的時間段。第2題,強沙塵暴屬于冷鋒天氣系統(tǒng),當強沙塵暴經過時,冷氣團與暖氣團之間氣溫和氣壓差異較大,并伴隨天氣轉陰,因而與正常情況相比,強沙塵暴經過時,該地氣溫水平差異增大,水平氣壓梯度增大,地面吸收太陽輻射減少,大氣逆輻射增強。圖乙為探空氣球10天中隨氣流漂移路線圖,圖中數字所指的黑點為每天相同時刻的氣球位置。圖甲為圖乙的局部放大圖,圖甲中虛線表示近地面空氣運動。據此完成3~4題。3.下列路段中,探空氣球受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     B.     C.      D.4.圖中⑦⑧兩點間近地面受(  )A.暖鋒影響,吹西北風B.冷鋒影響,吹西南風C.暖鋒影響,吹東南風D.冷鋒影響,吹東北風解析:3.A 4.B 第3題,根據探空氣球10天隨氣流漂移路線圖可知,在這段漂移的距離最長,所以說明在此段風速大,即受到的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最大。第4題,根據圖中經緯度,可知該區(qū)域位于南半球,則圖中⑦⑧兩點位于氣旋西側,⑦⑧兩點受到西南風的影響,帶來的是較冷的氣流,形成冷鋒。下表為2021年10月我國某地天氣變化表,據此完成5~6題。日期天氣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風向風力7日10-2西北風3~4級8日164微風9日208東南風3~4級10日228東南風3~4級11日2214南風3~4級12日多云2514南風3~4級13日陣雨234北風4~5級14日小雨6-1北風4~5級5.7日到12日,該地區(qū)氣溫上升較快,主要原因有(  )太陽輻射較強 盆地地形,熱量積聚 暖氣團持續(xù)補充 暖流經過,增溫增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13日該地有冷空氣影響,其冷空氣前鋒到達的時間大約是(  )A.凌晨  B.中午  C.午夜  D.傍晚解析:5.B 6.D 第5題,7日到12日天氣以晴朗為主,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對。7日到12日風向由西北風逐漸轉成南風,對我國而言,南風帶來的為暖氣團,對。依據表中信息無法判斷地形類型,錯。表中增溫幅度大,不會是洋流的影響,錯。故B正確。第6題,與12日相比,13日最高溫降溫幅度小,原因是陰雨天氣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強,冷空氣還未到達。一天中最高溫一般出現在14時前后,故排除A、B。如果是午夜到達,那么13日將不受冷空氣影響,最低溫也不會驟降,故不可能是午夜,C錯。最低溫大幅下降,應是受冷空氣影響,最低溫一般出現于日出前后(14日日出前后),因此冷空氣前鋒到達的時間大約是傍晚。故D正確。如圖為2021年12月某日兩時刻我國某區(qū)域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受某種常見天氣系統(tǒng)的影響,該區(qū)域局部有降水過程。據此完成7~9題。7.當日14時,下列地點中氣壓最低的是(  )A.     B.        C.  D.8.當日2時至14時,下列地點中風向變化最小的是(  )A.     B.        C.  D.9.當日2時至14時,下列地點中陰晴變化最明顯的是(  )A.     B.       C.  D.解析:7.C 8.D 9.B 第7題,根據風向可判斷出,圖示區(qū)域西部有低壓槽,進而可以判斷出四地中氣壓最低的是。第8題,根據圖示等壓線的分布,當日2時至14時,選項中風向變化最小的是,該地等壓線變化幅度最小且一直是東風,D對。處由西北風轉為東北風,A錯。地可能由偏南風轉為偏北風,B錯。地可能由東北風轉為西北風,C錯。第9題,結合等壓線形態(tài),當日2時至14時,選項地點中陰晴變化最明顯的是,由受低壓槽控制轉化為受高壓脊控制,B對。①④始終受高壓脊控制,始終受低壓槽控制,天氣變化小,A、C、D錯。二、非選擇題10.讀某地近地面天氣圖,回答下列問題。(1)判斷該地區(qū)位于南半球還是北半球。據圖示信息,說明兩條判斷依據。在溫度等其他因子相近的情況下,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因此,當干空氣向濕空氣移動時,會將濕空氣抬升,形成類似冷鋒的天氣過程。這類鋒線過境會出現濕度的顯著下降(溫度不會明顯下降),因此稱為干線。(2)上圖中,甲、乙、丙三處,最有可能形成干線的是哪一個?據圖說明原因。(3)根據天氣圖,預測A地未來一段時間內將要發(fā)生的天氣變化。解析:第(1)題,風矢圖中,長線為風桿,表示風向;短線為風羽,代表風速,比如說明中所示風矢圖,表示西北風4級,其他類推。由此可知,該地近地面風向呈逆時針方向向中心輻合。第(2)題,根據文字信息可知,干線是干空氣向濕空氣移動形成的。因此,首先判斷圖中氣流的干濕性質,進而注意到圖中海洋這個信息,來自海洋的氣流濕度大。另外,還需注意,丙線東西兩側溫度差異不大。結合風向,丙線是西側干空氣主動向東側濕空氣移動。第(3)題,結合上題可知,A地此時位于干線鋒前。由于干線類似冷鋒,且會帶來濕度下降。結合鋒面氣旋知識,乙線為冷鋒鋒線,并向東移動,也將影響A地,結合冷鋒過境前后天氣變化進行分析。注意天氣特征需從氣溫、降水(陰晴)、風力等角度回答。答案:(1)北半球。判斷依據:北部地區(qū)氣溫普遍低于南部地區(qū),符合北半球氣溫分布規(guī)律;根據風矢圖,該區(qū)域水平氣流方向呈逆時針方向向中心輻合,為北半球氣旋?!?2)丙。丙線東西兩側溫度接近;丙線東側氣流來自海洋,濕度大,西側氣流來自內陸,濕度較?。晃鱾鹊母煽諝鉃槠黠L,主要向東側的濕空氣移動。 (3)干線過境時,暖濕空氣被迫抬升,出現降水;干線過境后,受暖干空氣控制,天氣轉晴,濕度下降;冷鋒過境時,氣溫下降,可能出現降水;冷鋒過境后,受冷氣團控制,天氣轉晴,氣溫較低。11.(2018·全國卷)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下圖為春季T時刻亞洲部分地區(qū)的海平面氣壓分布圖。 (1)T時刻該區(qū)域的鋒面數量發(fā)生了變化。推測T時刻前該區(qū)域鋒面的數量,并分別說明鋒面形成的原因。(2)預測P點將要發(fā)生的天氣變化。(3)說明該區(qū)域春季天氣系統(tǒng)活躍的原因。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T時刻北部的冷鋒鋒面并不完全與低壓槽吻合,說明冷鋒不是與低壓系統(tǒng)相伴形成的,因此在T時刻之前應該是2個冷鋒,1個暖鋒,共3個鋒面。原因一方面從低壓中心冷暖氣團的輻合角度來解釋,另一方面從北部冷空氣南下來解釋。第(2)題,從圖中看,P點位于暖鋒鋒前,西北方較遠處又有冷鋒鋒面,因此其分別受暖鋒過境、暖空氣控制、冷鋒過境、冷空氣控制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答出其相應的天氣狀況和氣溫變化即可。第(3)題,注意題目限定詞該區(qū)域春季。由圖可知,該區(qū)域位于中緯度地區(qū),春季該區(qū)域升溫快,而此時較高緯度地區(qū)氣溫較低,則南、北溫差大,氣壓梯度大;且春季為冬季風與夏季風的轉換期,天氣系統(tǒng)交替控制,大氣運動快,因此天氣系統(tǒng)活躍。答案:(1)3個。在低壓(氣旋)中,四周空氣匯集,北上的暖空氣與南下的冷空氣之間形成鋒面,氣旋逆時針旋轉,形成冷鋒和暖鋒兩個鋒面。(冷)高壓內的冷空氣東移南下,形成冷鋒。 (2)暖鋒過境,降水概率高,氣溫升高;暖空氣控制,天氣轉好,氣溫較高;冷鋒過境,氣溫下降,可能有降水,風力加強;冷空氣控制,天氣晴朗,氣溫較低?!?3)中低緯升溫快,高緯尚未明顯增溫,南北溫差加大,氣壓梯度大,大氣運動快(冬季風與夏季風轉換期,天氣系統(tǒng)交替控制)。

相關教案

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四章大氣的運動第五節(jié)以“降水”為微專題融會貫通知識綜合思維教師用書:

這是一份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四章大氣的運動第五節(jié)以“降水”為微專題融會貫通知識綜合思維教師用書,共8頁。

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四章大氣的運動第六節(jié)從學以致用的角度多維度分析氣候的影響創(chuàng)新應用教師用書:

這是一份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四章大氣的運動第六節(jié)從學以致用的角度多維度分析氣候的影響創(chuàng)新應用教師用書,共12頁。

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四章大氣的運動第四節(jié)以“氣溫”為微專題融會貫通知識綜合思維教師用書:

這是一份新課標2023版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第四章大氣的運動第四節(jié)以“氣溫”為微專題融會貫通知識綜合思維教師用書,共11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 精品推薦
  • 所屬專輯67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