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一、選擇題
1.(2020·浙江衢州·中考真題)今年,我國將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如圖為太陽系局部示意圖,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A.a(chǎn) B.b C.c D.d
2.(2020·浙江·中考真題)圖表示的是在一個時間段的某兩天時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時間段是陽歷中的一個月
B.圖中時間段中月相的變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這兩天不可能出現(xiàn)月食現(xiàn)象
D.這兩天可能出現(xiàn)日食現(xiàn)象
3.(2020·浙江嘉興·中考真題)浩瀚的宇宙中有各種不同的天體。 下列都是我們?nèi)庋勰軌蚩吹降奶祗w, 其中距離地球最遠的是(???????)
A.太陽 B.火星
C.月球 D.北極星
4.(2020·浙江·中考真題)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國部分地區(qū)可以看到日環(huán)食奇觀,當天中國郵政發(fā)行一套《天文現(xiàn)象》特種郵票,如圖是其中的日環(huán)食郵票。關于這一天的描述錯誤的是( )

A.日環(huán)食發(fā)生時,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
B.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2020年,這一天寧波白晝最短
D.2020年,寧波正午太陽高度角這一天最大
5.(2020·浙江臺州·中考真題)2020年1月,科學家拍下太陽表面最高清的圖片,太陽表層有玫瑰色的舌狀氣體噴出,再沿著弧形路落回(如圖)。這種太陽活動稱為(???????)

A.火山 B.日珥 C.環(huán)形山 D.太陽黑子
6.(2020·浙江杭州·中考真題)如圖是太陽直射點運動示意圖,其中a、b、c分別表示三條緯線。據(jù)圖分析可知(???????)

A.緯線a是南回歸線
B.當直射點在①時,杭州市的節(jié)氣是夏至
C.當直射點在緯線a、b之間移動時,杭州市晝夜平分
D.造成直射點在緯線a、c之間移動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轉
7.(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題)人類對天體的認識是不斷深入、不斷完善的。下列天體系統(tǒng)關系圖正確的是
A. B.
C. D.

8.(2021·浙江寧波·中考真題)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成功發(fā)射,奔向火星;至2021年5月15日(農(nóng)歷四月初四),攜帶“祝融號”火星車的著陸巡視器在火星著陸,我國成為首個在一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完成“繞、落、巡”三項目標的國家。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br />

A.圖甲中箭頭所指的行星是火星
B.2021年5月15日,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
C.隕石撞擊火星可以形成撞擊坑
D.“天問一號”拍攝的照片信息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回地球的
9.(2021·浙江紹興·中考真題)2021年太陽活動頻繁,如圖是太陽釋放的耀斑,它出現(xiàn)在太陽的(???????)

A.色球層 B.光球層 C.日冕層 D.外層
10.(2021·浙江嘉興·中考真題)如圖為陽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圖。圖中人所在位置的時間及看到的月相為(  )

A.黃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
C.黃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
11.(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題)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超過2千克的月球巖石及土壤樣本,在預定區(qū)域成功著陸。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后質(zhì)量變大
B.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變
C.月球土壤帶回地球后密度變大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氣
12.(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題)圖是月偏食的示意圖,月食輪廓是彎曲的圓弧。下列事實與圓弧的形成無關的是( ?。?br />
A.太陽光的直線傳播 B.地球是球形的
C.月球是球形的 D.地球是不透明的
13.(2021·浙江麗水·中考真題)2021年5月26日(農(nóng)歷四月十五),在我國某些區(qū)域能觀察到“超級紅月亮”,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圖中( ?。?br /> A. B.
C. D.
14.(2022·浙江舟山·中考真題)2022年4月24日(農(nóng)歷三月二十四)清晨,在東方低空,看見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排成一條直線,并與月亮相伴,上演“四星連珠伴月”的天象,如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體積最大最亮的是金星 B.當天的月相為上弦月
C.四顆行星都繞太陽公轉 D.該天象每月都會上演
15.(2022·浙江杭州·中考真題)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我國始終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測領域,以期為人類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國貢獻?!疤靻栆惶枴碧綔y器到達火星說明其已能離開( ?。?br /> A.宇宙 B.銀河系 C.太陽系 D.地月系
16.(2022·浙江臺州·中考真題)如圖,用生面團的發(fā)酵過程模擬宇宙的膨脹過程,生面團里的葡萄干代表一個個星系。面團發(fā)酵膨脹過程中,葡萄干之間的距離在不斷變大,能模擬星系在( ?。?br />
A.彼此靠近 B.緩慢結合 C.相互遠離 D.保持不動
17.(2022·浙江溫州·中考真題)當?shù)厍?、月球和太陽處于如圖所示位置時,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br />
A. B.
C. D.
二、填空題
18.(2020·浙江衢州·中考真題)氣球常用作科學活動材料。以下是小科用氣球完成的兩個活動。

(1)懸掛在O點的兩個帶電氣球,靜止時位置如圖甲所示,若左邊大氣球表面帶正電荷,則右邊小氣球表面帶________電荷。
(2)圖乙是用氣球充氣建立的星系運動模型,能幫助我們理解星系運動的特點: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地擴大。由此可知宇宙在不斷地________。
19.(2020·浙江·中考真題)如圖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其中數(shù)字表示月球繞地球運動時的不同位置。

(1)月球在圖中1位置時的月相是新月。中秋節(jié)月球出現(xiàn)在圖中________位置。(填相應數(shù)字)
(2)月球在l位置時,地球上有的區(qū)域在白天可能會發(fā)生看不到太陽的現(xiàn)象,這是由于光是_________,月球擋住了太陽光。
(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huán)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這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_________。
20.(2020·浙江紹興·中考真題)(1)2020年4月28日報道,近日中外科學家繪制出目前最精確的銀河系結構圖,銀河系的側面觀像__________(選填“漩渦”或“鐵餅”)。
(2)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請在圖中識別火星的位置為__________。

21.(2021·浙江臺州·中考真題)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了偉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究器登陸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究器登陸火星。
(1)圖1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______。


(2)“天問一號”探究器登陸的“烏托邦平原”面積巨大,是一望無際的亂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______一樣,本質(zhì)上都是隕石坑。
(3)“天問一號探測器登陸前,科學家需要結合火星對探測器的引力大小,確定探測器進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______。
22.(2021·浙江金華·中考真題)“祝融號”在火星成功降落,使火星成為關注熱點?;鹦鞘请x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應城火紅色而得名?;鹦堑淖赞D方向與地球相同,自轉周期與地球接近,公轉周期約為地球的兩倍?;卮鹣铝袉栴}:
(1)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與火星相鄰的兩大行星,除了地球外,另一顆是___________;
(2)火星上也有晝夜交替現(xiàn)象,在火星上一晝夜時長約為地球上的___________小時。
23.(2021·浙江湖州·中考真題)世界是不斷運動的。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認為現(xiàn)今的地球陸地原來是彼此相連的一個整體,后來才逐漸分離并漂移到現(xiàn)在的位置。哈勃的現(xiàn)代宇宙學說告訴我們“宇宙在不斷地膨脹”
(1)魏格納提出這一假說的事實是:①大西洋兩岸的輪廓是對應的。②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西洋兩岸的古生物群在形態(tài)結構方面具有相似性,確定當時的生物具有___________,從而推測它們曾經(jīng)生活在同一大陸上。③……
(2)圖是“氣球充氣”活動,若將小圓點表示星系,該活動模擬了___________(選填序號,不定項選擇)

①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
②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地擴大。
③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
24.(2021·浙江麗水·中考真題)火星與地球最為相似且距離較近,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攜帶的“祝融號”火星車(如圖)成功著陸火星,邁出了我國星際探測征程的重要一步。

(1)火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___________(填“行星”或“恒星”);
(2)“祝融號”進入火星大氣后減速下降時,相對于火星表面是___________的(填“運動”或“靜止”);
(3)火星上晝夜溫差大,為保證“祝融號”度過漫漫寒夜,其頂部有一個集熱窗裝置,里面裝有的正十一烷白天會吸熱熔化儲存能量,晚上___________放熱釋能量(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25.(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題)2021年10月14日,“羲和號”探日衛(wèi)星順利升空,實現(xiàn)了我國太陽探測零的突破。
(1)太陽是一顆___________(選填“恒星”或“行星”)。
(2)太陽的巨大能量是內(nèi)部___________(選填“核聚變”或“核裂變”)產(chǎn)生的。
(3)“羲和號”運行在距離地面大約517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如果你是“羲和號”的設計師,根據(jù)其工作環(huán)境,設計時需要考慮哪些方面?___________
26.(2022·浙江浙江·中考真題)2022年11月8日(農(nóng)歷十月十五)將發(fā)生今年最后一次月全食,屆時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可以看到美麗的“紅月亮”高懸夜空。

(1)這一天金華市的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___;
(2)這天晚上月球運行到圖中的___________位置(填字母)。
三、簡答題
27.(2021·浙江衢州·中考真題)我國繼去年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之后,今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攜祝融號火星車又成功著陸火星烏托邦平原。天問一號探測器從進入火星大氣到著陸火星表面的9分鐘過程中,依靠自身完成彈開降落傘、反推發(fā)動機點火、懸停避障、緩沖著陸等多個動作,實現(xiàn)速度從4.9km/s降低到0m/s。月球和火星部分信息見下表。
天體
離地球距離
天體表面物體受到的重力
表面狀況
大氣壓情況
火星


約為地球上的
巖石、高山、平原
只有地球大氣壓的1%,大氣中95%為二氧化碳
月球


約為地球上的
環(huán)形山、高地、平原
沒有

(1)探測器著陸火星時離地球約為,根據(jù)相關報道,探測器著陸火星表面的9分鐘過程中,它會“失去”地面指揮人員的控制,只能依靠自身獨立完成各種精確動作。請你根據(jù)數(shù)據(jù)計算并分析探測器“失控”的原因。( )(提示:通訊信息是通過電磁波傳遞的,其速度為)
(2)已知祝融號火星車質(zhì)量為240kg,它隨探測器降落至距離火星表面100m時,先懸停避障然后著陸到火星表面。請計算從距離火星表面100m處到著陸火星表面過程中火星車重力做了多少功。( )
(3)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人類對火星開展了40余次探測活動,成功的卻不到一半,但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并未停止,相信不遠的將來,在火星上將會建立研究站進行長期考察。你認為在設計制定建立研究站計劃時,需要考慮人類生存的問題有: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4)如圖為一幅網(wǎng)友自稱來自月球車在月球上拍攝的照片,照片上呈現(xiàn)了類似地球上雨后“彩虹”光暈。很多網(wǎng)友問這是不是月球上的彩虹?請你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______

28.(2021·浙江溫州·中考真題)2021年5月,我國“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如圖甲),實現(xiàn)了我國首次地外行星者陸。圖乙是其階段Ⅲ著陸過程中的高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1)火星大氣密度是地球的1%,大氣中氧氣含量為0.15%且沒有液態(tài)水,表面平均溫度為-55℃,繞日公轉周期為687天。下列關于火星的說法不合理的是______;
A.表面平均溫度比地球低
B.公轉周期比地球長
C.大氣中氧氣含量比地球低
D.雨、雪天數(shù)比地球多
(2)圖乙中時段,著陸巡視器在豎直向上推力作用下,豎直下落的速度減小,該過程中推力F與重力G的大小關系是______;(不計大氣阻力)
(3)著陸巡視器在火星上總重為4888牛,其重力在時段做功______焦。

參考答案:
1.C
【解析】
太陽系中圍繞太陽有八大行星,圖中a是金星,b是地球,c是火星,d是木星。故選C。
2.B
【解析】
A.圖中時間段是29.53天,因此是陰歷中的一個月,故A不符合題意;
B.每逢農(nóng)歷初一,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月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背對著地球,我們就看不到月亮,稱為“新月”或“朔”。隨著月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逐漸轉向地球,到初七、初八,地球上的人們看到凸向西邊的半個月球,稱為“上弦月”。到了農(nóng)歷十五、十六時,人們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陽照亮的一輪圓月,這就是“滿月”或“望”。此后,月球背向太陽的一面逐漸轉向地球,到農(nóng)歷二十二、二十三,人們只能看到凸向東邊的半個月亮,稱為“下弦月”。再往后,地球上看到被照亮的月面越來越少,又回復到“朔”。于是對于地球來說,月相變化才算是完成了一個周期,再次出現(xiàn)朔望,所以這個周期叫做一個朔望月,時長大致是27.32天+2.21天=29.53天。故B符合題意;
CD.由于太陽、地球和月亮三者在同一直線,地球在中間,所以這兩天可能出現(xiàn)月食現(xiàn)象,不可能出現(xiàn)日食現(xiàn)象,故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D
【解析】
太陽、火星、月球和地球都是太陽系中的天體相互間的距離較近。北極星是小熊星座中的一顆恒星距離地球有434光年,所以距離地球最遠的是北極星,D選項正確。
故選D
4.C
【解析】
日環(huán)食發(fā)生時,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月球只遮住了太陽的中心部分,故A敘述正確;新月是一種天文現(xiàn)象,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時,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并且與太陽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見月球的情況,圖中所示的是新月,故B敘述正確;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浙江省寧波太陽高度最大,晝長夜短,故C敘述錯誤,D敘述正確。
故選:C。
【點睛】
本題考查晝夜長短與季節(jié)的關系、太陽高度大小與季節(jié)的關系及月相,結合所學知識點并搜集相關資料解答。
5.B
【解析】
在日全食時,太陽的周圍鑲著一個紅色的環(huán)圈,上面跳動著鮮紅的火舌,這種火舌狀物體就叫做日珥。日珥是在太陽的色球層上產(chǎn)生的一種非常強烈的太陽活動,是太陽活動的標志之一,它像是太陽面的“耳環(huán)“一樣。
故選B。
6.B
【解析】
緯線a是北回歸線,A選項錯誤;當直射點在①,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北半球(杭州市)的節(jié)氣是夏至,B選項正確;當直射點在緯線a、b之間移動時,即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杭州市)晝長夜短,C選項錯誤;造成直射點在緯線a、c之間移動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公轉,D選項錯誤。故選B。
7.C
【解析】
太陽系、地月系、銀河系按從小到大排列的順序為: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
故選C。
8.B
【解析】
A.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向外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圖甲中箭頭所指的行星是火星,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 2021年5月15日是農(nóng)歷四月初四,而農(nóng)歷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因為只能看到月亮東邊的半圓,即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下弦月,故B錯誤,符合題意 ;
C.力可改變物體的形狀,隕石撞擊火星可以形成撞擊坑,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電磁波不僅能傳遞聲音信息,還能傳遞圖像信息,“天問一號”拍攝的照片信息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回地球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B。
9.A
【解析】
太陽外部大氣層由內(nèi)向外依次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耀斑出現(xiàn)在色球層,故A符合題意。
故選A。
10.D
【解析】
圖中亮面出現(xiàn)在左側,且被照亮一半,因此是下弦月,由地球自轉的方向和陽光的方向可知,人正處于晨昏線上,人所在位置的時間是清晨。
故選D。
11.D
【解析】
A.質(zhì)量是物質(zhì)的一種屬性,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后質(zhì)量不變,故A錯誤;
B.月球上g比地球上小,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變大,故B錯誤;
C.月球土壤帶回地球后,質(zhì)量不變、體積不變,所以密度不變,故C錯誤;
D.月球上不含空氣,所以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氣,故D正確。
故選D。
12.C
【解析】
根據(jù)月偏食的示意圖,月食輪廓是彎曲的圓弧。這是由于太陽光的直線傳播、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不透明的,從而使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形成彎曲的圓弧,與月球的形狀無關,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3.C
【解析】
滿月是指月和太陽的黃經(jīng)差達到180度時的瞬間(也稱望),以及此時的月相(也稱望月)。天文現(xiàn)象中月亮由小逐漸變滿,變圓就是滿月,一般在每月的15日。2021年5月26日(農(nóng)歷四月十五),這一天的月相是滿月,故C正確。
故選C。
14.C
【解析】
A.四顆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木星,最亮的是金星,故A錯誤。
B.農(nóng)歷三月二十四的月相為下弦月,故B錯誤。
C.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都繞太陽公轉,故C正確。
D.該天象不會每月都發(fā)生,故D錯誤。
故選C。
15.D
【解析】
地月系指地球與月球構成的天體系統(tǒng),地球是中心天體,實際運動是地球與月球對于它們公共質(zhì)心的繞轉運動。從“嫦娥探月”到“天問探火”,我國始終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測領域,以期為人類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國貢獻。“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說明其已能離開地月系,故選項D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16.C
【解析】
星系之間的距離在不斷擴大,那么整個宇宙的體積也就在不斷的擴大,也就是整個宇宙在不斷的膨脹中。
若用面團上的米粒來模擬星系,由圖知各個米粒之間的距離變大,說明了星系距離在變大,“星系”之間正在遠離,宇宙正在膨脹,故則此過程可以模擬宇宙正在沒有中心的膨脹。
故選C。
17.A
【解析】
圖中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中間,此時的月相叫朔月或新月,日期是農(nóng)歷三十、初一,故A符合題意。
故選A。
18.???? 正???? 膨脹
【解析】
(1)由圖知:兩個氣球相互排斥,根據(jù)電荷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知:兩個氣球都帶電,并且?guī)У氖峭N電荷,左邊氣球帶正電荷,右邊氣球也帶正電荷;
(2)實驗時,可以在氣球上畫些小黑點,這些小黑點可看成是宇宙中的天體,對氣球打氣,氣球膨脹,任意兩個小黑點的距離都在增大,由此可以建立的星系運動模型,理解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地擴大,由此知道宇宙在不斷地膨脹這一事實。
19.???? 3???? 沿直線傳播???? 大氣
【解析】
(1)[1]中秋節(jié)即農(nóng)歷八月十五,此時的月相是滿月。滿月是指月球和太陽的黃經(jīng)差達到180度時的瞬間(也稱望)即地球位于太陽和月球之間,中秋節(jié)月球出現(xiàn)在圖中3位置,此時地球位于太陽和月球之間。
(2)[2]月球在1位置時,由于光是沿直線傳播,月球擋住了太陽光,所以地球上有的區(qū)域在白天可能會發(fā)生看不到太陽的現(xiàn)象。
(3)[3]月球表面有許多環(huán)形山,它主要由小天體撞擊形成,這是因為月球表面沒有大氣。
20.???? 鐵餅???? 4
【解析】
(1)[1]從宇宙中看,銀河系中間厚,邊緣薄,就像運動員使用的鐵餅一樣,故應填鐵餅。
(2)[2]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圖中4是火星。
21.???? 乙???? 環(huán)形山???? 小
【解析】
(1)[1]太陽系八大行星自內(nèi)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乙是火星。
(2)[2]“烏托邦平原”面積巨大,是一望無際的亂石荒原,和月球表面的環(huán)形山一樣,都是隕石坑。
(3)[3]由圖可知,質(zhì)量相同的物體在地球重力大,所以探測器進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小。
22.???? 木星???? 24
【解析】
(1)太陽系的八個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它們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與火星相鄰的有地球和木星。
(2)火星的自轉周期與地球接近,地球自轉周期為24小時,因此火星一晝夜時長為24小時。
23.???? 親緣關系???? ①②③
【解析】
(1)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發(fā)現(xiàn)大西洋兩岸的古生物群在形態(tài)結構方面具有相似性,確定當時的生物具有親緣關系 ,從而推測它們曾經(jīng)生活在同一大陸上。?????
(2)“氣球充氣”活動,若將小圓點表示星系,該活動模擬了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星系間的距離在不斷地擴大、星系離我們越遠,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所以①②③都符合。
24.???? 行星???? 運動???? 凝固
【解析】
(1)[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是太陽的八大行星?;鹦鞘翘栂抵械囊活w行星。
(2)[2]“祝融號”進入火星大氣后減速下降時,相對于火星表面的位置發(fā)生改變,是運動的。
(3)[3]白天火星溫度升高,正十一烷吸熱熔化,到了晚上溫度下降,其在凝固的過程中釋放能量。
25.???? 恒星???? 核聚變???? 耐高溫、防輻射等
【解析】
(1)太陽是一顆發(fā)光、發(fā)熱的氣體星球,屬于恒星。
(2)太陽能內(nèi)部是由于較輕的氫原子核在高溫下發(fā)生聚變而釋放出核能。
(3)“羲和號”運行在距離地面大約517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上,距離太陽很近,所以需要的考慮耐高溫、防輻射等。
26.???? 晝短夜長???? C
【解析】
(1)11月8日地球運行在北半球的秋分日與冬至日位置之間,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金華市晝短夜長。
(2)農(nóng)歷十月十五月相為滿月,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陽之間,且三者位置在一條直線上,這天晚上月球大致處于圖中的C位置。
27.???? 見解析???? 96000J???? 見解析???? 見解析
【解析】
(1)[1]探測器著陸火星時離地球約為,而通訊信息是通過電磁波傳遞的,其速度為3×105km/s,根據(jù)速度,地面指揮人員發(fā)出的信息傳播到火星所用的時間為

故探測器著陸火星表面的9分鐘過程中,它會“失去”地面指揮人員的控制。
(2)[2] 火星車質(zhì)量為240kg,在地球上的重力大小為

已知火星表面物體受到的重力為約地球上的,故火星車在火星上的重力約為

故距離火星表面100m處到著陸火星表面過程中火星車重力做的功

(3)[3] 人類生存需要空氣和水,而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水,設計制定建立研究站計劃時,需要考慮人類生存的問題有:如何獲取空氣和水(其它合理也可)。
(4)[4] 這不是月球上的彩虹。地球上雨后“彩虹”光暈是太陽光傳播過程中被空氣中的雨滴色散形成的,而雨是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因月球上沒有空氣和液態(tài)水,因此不會下雨,故不具備“彩虹”光暈形成的條件。
28.???? D???? 推力大于重力????
【解析】
(1)[1]A.火星表面平均溫度為-55℃,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約15℃,火星表面平均溫度比地球低,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火星繞日公轉周期為687天,地球公轉周期是1年,火星公轉周期比地球長,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火星大氣中氧氣含量為0.15%,地球氧氣含量比火星氧氣含量高,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火星沒有液態(tài)水,不會有雨雪,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2)[2]著陸巡視器在豎直向上受到推力和重力的作用,豎直下落的速度減小,說明推力大于重力。
(3)[3]由圖乙可知,著陸巡視器在t2~t4時間內(nèi)下降的高度是100m,重力做功
W=Gh=4888N×100m=4.888×105J

相關試卷

35 電和磁 選擇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這是一份35 電和磁 選擇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39?波?填空、簡單、探究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這是一份39?波?填空、簡單、探究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簡答題,探究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38 波 選擇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這是一份38 波 選擇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37 電和磁 探究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37 電和磁 探究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16常見的物質(zhì)(水)-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16常見的物質(zhì)(水)-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18常見的物質(zhì)(空氣)探究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18常見的物質(zhì)(空氣)探究題-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04細胞-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04細胞-浙江省各地區(qū)2020-2022中考科學真題匯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