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條寫明“根據(jù)憲法,制定本法”,這表明( )。
A.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B.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C.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jù)。
2.下列關于公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擁有美國國籍的馬克不是中國公民
B.去美國出差的小李不是中國公民
3.生活照中處處都有法律的身影,在工廠里將用( )法維權。
A.勞動法
B.刑法
C.治安管理處罰法
D.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4.全社會應當發(fā)揚人道主義精神,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支持殘疾人事業(yè)。這條法律出自( )法律。
A.《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5.張明在放學回家途中被一條小狗咬傷,他們?nèi)覍Υ耸抡归_了討論,你認為誰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
A.媽媽說:“以后可千萬加小心,這次就自認倒霉吧!”
B.奶奶說:“這是老李家的狗吧,我明天就去找他們算賬!”
C.張明說:“我們剛在道德與法治上學的法律知識,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br>6.身份證上的前6位數(shù)字表示居民的( )
A.戶口所在地
B.電話號碼
C.郵政編碼
D.家庭關系
7.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yè)事業(yè)組織,都必須以( )為根本的活動準則。
A.憲法
B.民法
C.刑法
D.道德
8.( )是規(guī)定國家機關職權的根本法律依據(jù)?
A.《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9.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A.張某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而偷工減料
B.黃某一家跟村委會簽訂土地承包合同,開發(fā)養(yǎng)魚場
C.陳某的工廠向附近的河里排放大量的污水,導致大量魚蝦死亡
10.學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媽媽帶孩子到醫(yī)院看病等,這些活動都要受( )的約束和保護。
A.道德
B.民法
C.刑法
D.法律
二.填空題(共10題,共44分)
1.在我國未滿( )的公民為未成年人,( )以上的公民為成年人。
2.( )在保障公民合法權益,推進司法公正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3.民法是維護人們( )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護我們的( )、( )、( ),保護我們的( )、( )、( )。
4.憲法除了( )公民的基本權利,還( )了公民的基本義務。
5.居民身份證上有姓名、生日、( )等信息,應注意( ) 。避免個人( ) 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
6.我國將每年的( )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7.選舉的方式一般分為( )和( )兩種。
8.( )取得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而是以申請加入的方式取得。
9.法律規(guī)定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包括( ),( )、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
10.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權利之外,還享有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特別權利,如( )的權利等。
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
1.每個公民都有依法納稅的的義務。 ( )
2.在社會生活中,約束調(diào)整人們的行為要完全依靠法律。 ( )
3.護照是我們在海外證明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證件。( )
4.法律知識太難了,我們可以長大了再學。( )
5.依法服兵役是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 ( )
6.我們的人身權受法律保護。( )
7.小學生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 )
8.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是20年。( )
9.道德與法律是基本的社會規(guī)則,對社會而言,它們?nèi)缤B之雙翼,缺一不可。( )
10.我們的生命、健康、房屋、用具、生產(chǎn)、消費等等,都是受到民法的保護。( )
四.連線題(共2題,共10分)
1.不同年齡在法律上的意義。
6—7周歲 未成年人可以離開監(jiān)護人單獨居住
18周歲 無行為能力與限制行為能力的分界
16周歲 公務員應當具備的最低年齡條件
8周歲 義務教育小學入學年齡
2.對應連線:
家庭 人身自由權
學校 撫養(yǎng)權
社會 受教育權
五.簡答題(共5題,共37分)
1.國家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權?
2.行政法的作用是什么?
3.護照是我們在海外證明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證件,你知道護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嗎?
4.身份證雖小,但作用可大了,生活中有哪些情況用得上身份證呢?(請至少例舉三種)
5.居民身份證是公民身份的證明文件,我們在許多場合必須出示或使用它,考考你對它的了解。
(1)有照片的是一面是( )面,有國徽的一面是( )面。(填正反)
(2)身份證號碼由( )位數(shù)字組成。
(注意:第一位數(shù)字用字母a代替,最后一位數(shù)字或字母用字母b代替)
(3)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身份證?(寫出四個用處4分)
(4)生活中怎樣保護個人信息不泄露?(至少寫出四個4分)
六.辨析題(共1題,共5分)
1.周六晚上,公司職員小輝請同事到他家小區(qū)的空地開生日晚會。他們高談闊論,大聲喧嘩,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圍居民的強烈不滿。為此小輝很困惑。公共空間人人享有使用的權利,為什么我們不能隨心所欲?
七.材料題(共1題,共8分)
1.材料:感染新冠病毒的郭某從境外回國后,故意隱瞞出境史,多次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與之接觸的40多人被隔離觀察人民法院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判處郭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
結(jié)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法律保護著我們的生活,請你說說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2)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學會依法辦事?
八.綜合題(共3題,共19分)
1.查閱憲法第二章的規(guī)定,看看下列情景對應公民的哪項義務, 將序號寫在圓圈中。
1.維護民族困結(jié)的義務2.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
3.瞻養(yǎng)扶助父母的義務4.遵守公共秩序的義務
2.2016年,全國法院一審開庭審理省部級及以上落馬官員42人。
(1)上述材料體現(xiàn)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3.“憲法”一詞,來源于拉丁文,木是組織、確定的意思。中國古代就有“民不舉官不究”“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適用于國家全體公民。2014年國家憲法日的設立讓憲法意識植根人心。
請同學們觀察圖片并回答:
(1)我國將每年的( )月( )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
(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了解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國家憲法,請你為國家憲法寫一句宣傳標語。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A
3.A
4.B
5.C
6.A
7.A
8.B
9.B
10.D
二.填空題
1.18周歲;18周歲
2.法律援助
3.日常生活;生命;健康;名譽;房屋;用具;儲蓄
4.保障;規(guī)定
5.家庭住址;保密;信息
6.12月4日
7.直接選舉;間接選舉
8.國籍
9.納稅;服兵役
10.接受義務教育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連線題
1.如圖:
2.如下:
五.簡答題
1.人權是每個人作為人所應當享有的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的憲法原則,要求我國各級國家機關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觀念,采取各種措施積極保護和促進人權。
2.行政法約束行政機關的權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職責,管理公共事務,為公眾提供服務。
3.護照上的信息有姓名、性別、國籍、戶口所在地、身份證號碼、照片、個人簽名、工作單位。
4.身份證用處多。全家旅行,在機場辦理登機手續(xù)的時候,要用身份證;在火車站購買火車票的時候,要用身份證;在酒店辦理住宿登記的時候,要用身份證;在郵政局郵寄物品時,要用身份證;在銀行辦理業(yè)務時,要用身份證;在醫(yī)院看病時,要用身份證……
5.(1)反; 正
(2)18
(3)在酒店辦理住宿登記、機場辦理登機手續(xù)、在火車站自助取票機上打印火車票、在手機營業(yè)廳辦理業(yè)務、在郵局郵寄物品、買保險、銀行開戶辦卡、掛失、領結(jié)婚證、戶口遷移、工商稅務登記、辦理護照、網(wǎng)吧上網(wǎng)等等。
(4)保護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密碼及其他個人隱私信息,千萬不要把這些信息通過郵件、短信或電話告訴別人,無論您認為這個人多么可靠,保護私人電腦和手機安全,使用復雜密碼,丟掉含有私人信息的文件前先將其銷毀,在處理快遞單時先抹掉個人信息再丟棄,身份證復印件上要寫明用途,身份證丟失,及時掛失,身份證不要借給他人使用,上網(wǎng)評論時不要隨意留個人信息;別隨便曬自己及家人照片,網(wǎng)上不要和陌生人說自己的事等等。
六.辨析題
1.權利不是絕對的,而是有界限的。憲法規(guī)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權力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權利。因此,我們在行使權利的時候,不能濫用權利。
七.材料題
1.(1)①法律為我們設定了行為準則,維護著我們的正常生活;
②法律規(guī)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
③法律衡量我們行為的對錯,制裁違法行為,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2)①遵守各種法律法規(guī);
②養(yǎng)成遵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
八.綜合題
1.如圖:
2.(1)材料中國家依法打擊制裁貪污腐敗等違法行為,體現(xiàn)了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不因違法犯罪分子是官員而免于處罰,表明了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生活和諧。
3.(1)12;4(2)普及憲法知識,樹立憲法權威
這是一份2022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期中測試卷及答案【精品】,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公民”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法律規(guī)定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期中測試卷含答案【鞏固】,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憲法集中體現(xiàn)了的意志,辦理下面哪件事時不用出示身份證,沒有,人和人便無法正常交往,下列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六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 期中測試卷精品(奪冠),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以下事情與法律有關的是,關于公民的表述,不正確的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下列情節(jié)后果最嚴重,管理范圍,不是居民身份證上印有的信息,馬克思說“憲法是法律的法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