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句 被動句 主謂倒裝文言特殊句式 賓語前置 倒裝句 定語后置 狀語后置 省略句
對事物的性質(zhì)、情況、事物間的關(guān)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說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例:我是高中生。文言文中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dāng)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
常有以下幾種表示法:一、用“者’’“也”表判斷。例: 1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柳敬亭者,揚州之泰州人,本姓曹。3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5“者’’“也”都不用(……,……)劉備,天下梟雄。
二、借助動詞“為”“是”
例1 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2 汝是大家子
三、利用副詞“乃”“即”“則”“皆”“本”“誠”“素”等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語氣,“非”表否定判斷。例:1 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2吟鞭東指即天涯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4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5臣本布衣6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7且相如素賤人8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否定判斷)
一、用“者’’“也”表判斷二、借助動詞“為”“是”三、利用副詞“乃”“即”“則”“皆”“本”“誠”“素”等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語氣,“非”表否定判斷。翻譯時:是,不是
賓語(在動詞后,表示動詞、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么”一類的問題)
1 我打你。2 我們一定要掌握知識。3 我喜歡跑步。4 每個人都向往輝煌。謂語和賓語的位置:謂語 + 賓語
疑問代詞:1、指人:誰、孰2、指物:何、胡、奚、曷(hé)3、指處所:惡(wū)、安、焉、
一、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
例:1 沛公安在?2 大王來何操?
A 、 卿欲何言 ?B 、 之二蟲又何知 ?C 、其間旦暮聞何物?D 、君何患焉?
小試身手: 下列句子中,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 )
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
不、弗、未、非、否、毋、無、莫
常見代詞: 余、吾、己、自、汝、爾、之
例: 1、忌不自信。 2、古之人不余欺也。
小試身手:下列句子中,與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寂寥而莫我知也?!、后世無傳,臣未之聞也?!、后遂不復(fù)至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三、特殊結(jié)構(gòu):用“是”“之”將賓語提前。
例:1、 宋何罪之有?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3、唯利是圖。
小試身手:下列選項中不是賓語前置的一項( )
A、孜孜焉唯進修是急,未之多見也 B、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C、宋何罪之有 ?D、何厭之有?("厭"通“饜"yàn”,滿足)
A.勤勉地只是以進修為急務(wù)(的人)不多見
四、介詞賓語前置。 例:1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2 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主要用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前面,共同組成介賓短語,做動詞、形容詞的修飾成分或補充成分,表示處所、方向、時間、狀態(tài)、方式、原因、目的、范圍、對象、施受對象、根據(jù)等。 1、表對象、關(guān)聯(lián)的:把、被、對、對于、關(guān)于 2、表處所、方向的:在、向、從、朝、往
3、表時間的:從、自從、當(dāng) 4、表示狀態(tài)方式的:用、以、按照 5、表原因的:由于、因、因為 6、表示目的:為、為了、為著 7、表示比較的:比、跟、同 8、表示排除的:除了、除
下面的句子用法不相同的是(  )
A、不然,籍何以至此?B、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C、奚以知其然也?D、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因此我的內(nèi)心不愿廢止奉養(yǎng),遠離祖母C.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D.狀語后置。以桑樹之
賓語前置總結(jié):1、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 忌不自信3、特殊結(jié)構(gòu):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宋何罪之有?唯利是圖。4、介詞賓語前置 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 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  一是有標(biāo)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  二是無標(biāo)志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1、用介詞“于”“受……于……”表被動,“于”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①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
2、用“為”“為……所……”“……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表被動。
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進動作的主動者)。
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動,它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 可譯為“我”。如: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1、誠請見教。2、望見諒。
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4、用介詞“被”表被動
5、無標(biāo)志,根據(jù)句意判斷
1、用“于”“受……于……”表被動 而君幸于趙王 受制于人
3、用“為”“為……所……”“……為所……”表被動 為天下笑
2、用“見”“見……于……”表被動 是以見放
4、用“被”表被動 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
5、動詞本身表被動 屈原放逐
請圈出下列被動句的被動詞:
1、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 2、不能容于遠近。3、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4、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5、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6、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7、如姬父為人所殺。 8、忠不必用兮。
主謂倒裝文言文中,為了加強語氣,強調(diào)謂語,常常把謂語提到主語的前面,叫做主謂倒裝。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
渺渺兮予懷賢哉回也
定語后置
定語 定語 放在名詞前面,用來修飾、限制中心語。 (定語+名詞) 在古代漢語里,為了突出和強調(diào)定語,有時也會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這種情況叫定語后置。
1(美麗的)春天。 2(淺淺的)月光瀉進了屋子。 3 我敬了他(三杯)酒。
定語后置常見形式: 1 、中心詞十定語十者
求人可使報秦者 找一個(可派去回復(fù)秦國的)人
2、中心語+之+定語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蚯蚓沒有(尖利的)爪牙和(強健的)筋骨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居在(高高的)廟堂,就要憂慮老百姓的疾苦,身處(遙遠的)江湖,就要為國君擔(dān)憂。
3、中心詞+之(而)+定語+者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 (鏗然有聲的)石頭②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能夠不改變自己志向的)官員
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六七百輛)車,(千多名)騎兵,(數(shù)萬名)士兵。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我持(一雙)白璧,想要獻給項王;(一雙)玉斗,想要贈與亞父
1、中心語+定語+者 求人可使報秦者 3、中心語+之+定語 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4、中心語+之(而)+定語+者 石之鏗然有聲者 5、中心語+數(shù)量詞 白璧一雙
狀語是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修飾語。 (狀語+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狀態(tài)、時間、處所或性狀的程度。[仔細地]看[驚喜地]走了[在門口] [熱烈]歡迎
與狀語有關(guān)的古漢語特殊句式狀語后置的常見形式:?1 、“以……”的形式?盛以錦囊[用錦囊]盛
2 、“于……”的形式?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間]徘徊。
3、“乎……”的形式 乎,相當(dāng)“于”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在我之前]生,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
1 、“以……”的形式?(盛以錦囊)2 、“于……”的形式(?月出于東山之上 )3、 “乎……”的形式 (生乎吾前) 翻譯時:把后置狀語提到動詞前面去翻譯。
省略句是指句子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省略了某些成分。
文言文中常見的省略句,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省略主語可分為“承前省”、“承后省”、“對話省”等形式。1、承前省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2、承后?。ü┒任抑淋娭校巳?。3、對話?。献樱┰唬骸蔼殬窐罚c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br/>二、省略謂語在并列的句子中,如果前、后句子用了同樣的動詞,在后句中這個動詞有時就會省略。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三、省略賓語1、動詞賓語的省略便要(漁人)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2、介詞賓語的省略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之)俱。
四、省略介詞文言文中常省略“于”、“以”等介詞。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武陵人(以)捕魚為業(yè)。
五、省略量詞文言文中常常用數(shù)詞直接修飾名詞,在翻譯時要把省略的量詞補充出來。一(張)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塊)撫尺而已。船頭坐三(個)人。蟹六(只)跪而二(只)螯。
一、省略主語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二、省略謂語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三、省略賓語便要(漁人)還家四、省略介詞急湍甚(于)箭五、省略量詞一(張)桌,一(把)椅
賓語前置總結(jié):1、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 沛公安在?2、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前置。 忌不自信3、特殊結(jié)構(gòu):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宋何罪之有? 唯利是圖。4、介詞賓語前置 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判斷以下是什么句式:1、君何以知燕王?( )2、宋何罪之有? ( )3、故不我若也。 ( )4、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6、陳涉者,陽城人也。 ( )7、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 否則,你們這些人都將要被俘虜。
1 是寡人之過也 判斷句2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省略句3 客何為者 賓語前置4 群臣侍殿上者 定語后置5 以其無禮于晉 狀語后置6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被動句 (秦國對待將軍,可以說太刻毒了。你的父母雙親和同族的人,全都被 殺戮或沒收為官奴了。)
1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判斷句2 為擊破沛公軍 省略句3 具告以事 狀語后置4 貪于財貨 狀語后置5 夜縋而出,見秦伯 省略句
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的( )A、城中皆不之覺B、時人莫之許也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D、未之多見也城中的人全都沒有察覺當(dāng)時人們都不承認這件事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
1、下列各句,與“何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06年廣東卷)(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晉,何厭之有? D、何故而至此? D、為什么來到這兒
選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語后置的一項
A 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B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C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被燒死和溺死的人馬很多
下列句子中,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其孰能譏之乎? D、臣實不才,又敢誰怨?
下列句子屬于狀語后置的是:1、木欣欣以向榮2、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3、申之以孝悌之義。4、君幸于趙王 5、不能容于遠近。6、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7、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鞏固練習(xí):判斷下列特殊句式的類型1、賢哉,回也!2、我無爾詐,爾無我虞3、豫州今欲何至?4、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5、孜孜焉唯進修是急。6、會于西河外澠池。
7、何以自托于趙。

相關(guān)課件

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 課件: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 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文言句式,判斷句,被動句,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主要形式,知識遷移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 課件: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 課件,共5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判斷句,課堂練習(xí),被動句,小結(jié)被動句,知識儲備,[狀],定語后置,中心語+定語,中心語+狀語,狀語后置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 課件: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 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判斷句,文言特殊句式之被動句,倒裝句,定語后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狀語后置,狀語置于謂語之前,狀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賓語前置賓語前置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課件 更多

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課件

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課件

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 課件

2023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 課件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特殊句式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文--特殊句式

2022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課件49張

2022屆高考語文復(fù)習(xí):文言特殊句式課件49張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