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課文內容
第1課 《地球——宇宙的奇跡》
(1) 地球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條件: 。
(2) 太陽系的 ,按照離太陽的距離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2課 《我們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
(1) 地球面臨著多種環(huán)境問題: 、 、
、 、 、 、 、 等。
第3課 《珍惜水資源》
(1) 人們生產生活中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 和 。
(2) 是目前農業(yè)灌溉技術中最為節(jié)水的灌溉技術之一。
第4課 《解決垃圾問題》
(1) 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 : 。
(2) 垃圾分類有利于 或 。
第5課 《合理利用能源》
(1) 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為廣泛的能源。
(2) :人類過度消耗化石能源 ,使地表附近的 ,被稱作溫室效應。
(3) 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 、 。
第6課 《讓資源再生》
(1) 地球上的有些資源被消耗就 ,如 等。有些資源是 的,如 。
(2) 做一張再生紙:
. → → → → 。
第7課 《分析一個實際的環(huán)境問題》
(1) 人們的行為 ,也能夠 。
(2) 環(huán)境問題是很復雜的,依據人們居住的地域和所從事工作的不同,在看待某個污染問題時,人們會持有不同的態(tài)度。為了達成可行的解決辦法,需要 。
二、典型練習
1.許多科學家研究表明,在人類過度消耗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過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的含量。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會使地表附近的大氣溫度上升,被稱作“溫室效應”。
1.圖中甲為模擬溫室效應的小實驗,透明玻璃瓶模擬了 。
2.甲圖中,兩支同樣的溫度計靜置在陽光下,十分鐘后,透明玻璃瓶內溫度計的讀數可能是( )
25℃ B. 12℃ C. 10℃ D. 8℃
從圖乙中可知,同一時間和區(qū)域,海拔較低地區(qū)的溫度比海拔較高地區(qū)的溫度 (填“高”或“低”),主要是吸收了圖乙中 (填序號)。
附:參考答案
一
第1課 《地球——宇宙的奇跡》
(1) 地球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條件:水、合適的空氣、適宜的溫度、穩(wěn)定的氣候。
(2)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按照離太陽的距離從近到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2課 《我們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
(1) 地球面臨著多種環(huán)境問題:大氣污染、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全球變暖、核污染、光污染、噪聲污染、石油泄漏等。
第3課 《珍惜水資源》
(1) 人們生產生活中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淡水湖與河流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
(2) 滴灌是目前農業(yè)灌溉技術中最為節(jié)水的灌溉技術之一。
第4課 《解決垃圾問題》
(1) 解決垃圾問題的方法 :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2) 垃圾分類有利于資源回收或后續(xù)處理處置。
第5課 《合理利用能源》
(1) 電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為廣泛的能源。
(2) 溫室效應:人類過度消耗化石能源增加的二氧化碳,使地表附近的大氣溫度上升,被稱作溫室效應。
(3) 解決能源問題的方法:節(jié)約能源、開發(fā)新能源。
第6課 《讓資源再生》
(1) 地球上的有些資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有些資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塑料、玻璃和紙。
(2) 做一張再生紙: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
第7課 《分析一個實際的環(huán)境問題》
(1) 人們的行為可能破壞環(huán)境,也能夠通過努力改善環(huán)境。
(2) 環(huán)境問題是很復雜的,依據人們居住的地域和所從事工作的不同,在看待某個污染問題時,人們會持有不同的態(tài)度。為了達成可行的解決辦法,需要學會協調和放棄。
二
溫室;
B;
高,④。
附:
重點實驗
模擬溫室效應實驗
實驗名稱
模擬溫室效應實驗
實驗材料
透明密封袋、溫度計等
實驗步驟
1.取一個透明密封袋和兩支型號相同的溫度計,將一支溫度計裝入密封袋內,封好口袋。
2.把裝入密封袋的溫度計和另一支溫度計并排同時放置在陽光下。
3.按照記錄表時間間隔觀察兩支溫度計的讀數變化,并記錄。
實驗現象
在同一時間內,透明密封袋內的溫度計讀數大
實驗結論
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溫室內的溫度升高的更快。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熱》期末復習題(附參考答案和重點實驗總結),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課文內容,典型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生物的多樣性》期末復習題(附參考答案和重點實驗總結),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課文內容,典型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生物與環(huán)境》期末復習題(附參考答案和重點實驗總結),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課文內容,典型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