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常見的文言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句)、省略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間的關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 文言文中表判斷的常見句式有如下幾種類型:
翻譯下列句子,歸納句式特點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4、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5、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1、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2、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4、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 5、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句式特點:……者,……也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2、蓮,花之君子者也。3、夫戰(zhàn),勇氣也。4、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5、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6、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句式特點:……,……者也 ……,……也;……者,……
1、此天子氣也。2、此先漢所以興隆也。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是寡人之過也。???5、是亦走也。
句式特點:此……;是…… 譯為“這(是)……”
1、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2、不知木蘭是女郎。3、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4、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句式特點:用動詞“為”“是”表判斷。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2、臣本布衣。3、梁父,即楚將項燕。4、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5、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6、夫六國與秦皆諸侯。
句式特點:通過副詞“乃”“即”“則”“皆”等表判斷,譯時將判斷語意與副詞語意一并譯出。
1、劉備天下梟雄。2、此人力士。3、此子賢者。4、賓主盡東南之美。5、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6、今臣亡國賤俘。
句式特點:沒有詞語標志,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 可以轉化為“……者,……也”句式。
1、予本非文人畫士。2、此非曹孟德之詩乎?3、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也5、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1、予本非文人畫士。2、此非曹孟德之詩乎?3、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也5、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句式特點:用“非”、“匪”等詞語表示否定性判斷。
一、用“者”或“也”句式表判斷。
①用“……者,……也”表判斷。 ②句末用“者也”表判斷。 ③前單用“者”或后單用“也”表判斷。
四、用“即”“乃”“則”“皆”等副詞表判斷。
三、用動詞“為”“是”表判斷。
六、用“非”“匪” 等表示否定的判斷。
五、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
二、用“此(是)……”句式表判斷。
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斷句: 1、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2、鄰之厚,君之薄也。 3、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4、曾不若孀妻弱子。 5、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人騎。 6、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7、是可忍,孰不可忍? 8、此帝王之資也
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斷句: 1、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2、鄰之厚,君之薄也。 3、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4、曾不若孀妻弱子。 5、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人騎。 6、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7、是可忍,孰不可忍? 8、此帝王之資也
1、不拘于時,學于余。2、而君幸于趙王。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不能容于遠近。5、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句式特點:用介詞“于”表被動。
1、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3、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4、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5、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句式特點:用“見”“見……于……”表被動。
1、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2、父母宗族皆為戮沒。3、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4、如姬父為人所殺。5、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句式特點:用“為”“為……所……” 表示被動。
1、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3、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句式特點:用介詞“被” 表被動,與今相同。
1、城之破也2、屈原既放3、戍卒叫,函谷舉4、王之蔽甚矣 5、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6、而劉夙嬰疾病7、則告訴不許
1、城之破也。2、屈原既放。3、戍卒叫,函谷舉。4、王之蔽甚矣。 5、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6、而劉夙嬰疾病7、則告訴不許
句式特點:沒有語言標志,動詞從意念上表被動。
一、用介詞“于” 表被動。
三、用“為”“為……所……”表被動。
二、用“見”“見……于……”表被動。
四、用介詞“被”表被動。
五、動詞本身表被動。
1、選出不是被動句的一句( ) A、同舍生皆被綺繡 B、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C、帝感其誠 D、羸兵為人馬所蹈藉
2、選出不是被動句的一句( ) A、吾屬今為之虜矣 B、皆好辭而以賦見稱 C、臣頭今與璧俱碎于柱矣 D、行將為人所并
3、翻譯下面的句子。 (朱)暉(huī )剛于為吏,見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答案:朱暉在做官時很剛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處常常被人彈劾。
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定)主─[狀]─謂─ (定)─賓
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fā)生變化,這就是所謂倒裝句(變式句)。文言倒裝句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賓語前置; 二、定語后置; 三、狀語后置; 四、主謂倒置。
①彼且奚適也?②彼且惡乎待哉?③復駕言兮焉求?④胡為乎遑遑欲何之?⑤之二蟲又何知
①彼且奚適也?②彼且惡乎待哉?③復駕言兮焉求?④胡為乎遑遑欲何之?⑤之二蟲又何知
句子的特點:1、都是疑問句,2、疑問代詞分別是“奚”“惡”“焉”“胡”“何”,它們分別作“適”“惡”“求”“之”“知”的賓語。
結論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 時,賓語前置。
疑問代詞:何、誰、孰、胡、安、焉、奚等。
1、下列句子中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實不才,又敢誰怨? C、若事之不濟(成功),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④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④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句子的特點: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詞2、都由代詞 (“自”“之”等)充當賓語。
結論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 賓語前置。
否定詞:不、未、莫、無、弗等
2、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句是( ) A、城中皆不之覺 B、時人莫之許也 C、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D、未之多見也
翻譯下列句子,歸納句式特點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晉,何厭之有?3、唯命是從4、唯利是圖
結論三:用 “唯……是”或“之”把賓語提到 動
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是”或“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
3、下列句中不是賓語前置的一句是( )
A、 沛公安在?B、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C、 唯才是舉。D、 爾何知?
4、下列各句中不是賓語前置的一句是( )
A、何陋之有?B、唯余馬首是瞻。C、時不我待。D、馬之千里者
翻譯下列句子,歸納句式特點
3、奚以知其然也?4、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2、微斯人,吾誰與歸?
結論四:介賓結構,介詞的賓語有時會置于介詞前,形成介詞的賓語前置。
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取到動詞前,以 突出強調賓語。
四、介詞賓語,有時也放在介詞“以”“與”等的前面。
賓語前置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是賓語前置的一句是( ) A、 之二蟲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廣廈千萬間。 D、 宋何罪之有?
2、下列各句,與“何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晉,何厭之有? D、何故而至此?
①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②求人可使報秦者③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結論:定語后置形式之一 中心詞+后置定語+者
①馬之千里者②石之鏗然有聲者
結論:定語后置形式之二 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
①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③都督閻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
結論:定語后置形式之三 中心詞+ 之+后置定語
雅望之都督閻公 懿范之宇文新州
①以牛十二犒師。②我有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
結論:定語后置形式之四 中心詞+ 數(shù)量詞
1、下列句中不含定語后置的一項是(?。?br/>A、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2、選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語后置的一項(?。?br/>A、疆土之新辟者,移種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C、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D、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
①將有事于西疇②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③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④州司臨門,急于星火⑤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⑥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問征夫以前路③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④申之以孝悌之義?
文言文中的狀語后置一般即指介詞結構后置。文言文中的介詞結構大都會置于謂語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以”“于”構成的介詞結構居多。
①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②遂與秦王會澠池。③得璧,傳之美人。④翱翔蓬蒿之間。
[于 (在)河北]作戰(zhàn)、[于 (在)河南]作戰(zhàn)
[于 (在)澠池]會見
[于(在)]蓬蒿之間翱翔
有時候,后置的介詞結構中的介詞(主要是“以”“于”這兩個介詞)會省去,這種情況仍可視為介詞結構后置。
下列句子不屬于狀語后置的一句是( ) A、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 B、得復見將軍于此。 C、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D、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翻譯下列句子:1、不拘于時,學于余2、秦王購之金千斤3、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
秦王用千斤金來懸賞他的人頭。
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美哉,我少年中國!
主謂倒置即將謂語前置,大都是為了突出謂語部分,適應表達的需要。主謂倒置句以感嘆句、疑問句居多。
下列句子屬于主謂倒置的一句是( ) A、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B、且焉置土石? C、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子邪,言伐莒者?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句式 課件,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能不易其志之縉紳,無告之窮民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屆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句式 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判斷句,賓語前置句,鞏固練習,有狀語一定要后置嗎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語文復習:文言文句式 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固定句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