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愛一、語言基礎專練1.下列對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譬之如醫(yī)之人之疾者然   攻:治療B天下之亂物   亂物:紛亂之事C父之不慈子   雖:雖然D此而已矣   具:完備,齊全解析:選C 雖:即使。2.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當察亂何自起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C故竊異室以利其室D諸侯之相攻國者有亡解析:選C A項當”同“嘗”,嘗試;B項,受”同“授”,傳授;D項,亡”同“無”沒有。3.下列各項加點的詞語,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惡得不禁惡而 B.故人以利其身C兄而自利 D.猶有大夫之相解析:選A A項,勸:鼓勵。B項,賊:名詞作動詞,殘害,損害。C項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受損失。D項,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亂。4.下列句中的“愛”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起不相A.其子,擇師而教之B予獨蓮之出淤泥而不染C向使三國各其地D若使天下人兼相解析:選D D項,關愛;與例句相同。A項,喜愛;B項,愛慕欣賞;C項,愛惜,吝惜。 5.下列句中的“以”的意義及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圣人治天下為事者也A.故竊異室利其室B樊噲側其盾C亦不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D久之,足音辨人解析:選C C項,介詞,把;與例句相同。A項,連詞來。B項,連詞相當于“而”。D項介詞,用。6.下列各句句式與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A.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B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C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D察此何自起解析:選D D項為賓語前置句,其他三項是判斷句。7.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治亂者何獨不然?必知亂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亂之所自起則弗能治。譯文:                                                                        (2)故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譯文:                                                                        參考答案:(1)治理天下混亂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必須知道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才能進行治理;如果不知道混亂產(chǎn)生的根源,就不能治理。(2)所以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為職業(yè)的人怎么能不禁止互相仇恨而勸導相愛呢?因為天下相親相愛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會混亂。8.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墨子在《兼愛》中提出的論點是:        (2)墨子認為“圣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因此:              。(3)墨子認為“亂”的根源是:       。(4)墨子認為如果“     ,     ,    ,          天下就會大治。答案:(1)不可以不勸愛人(2)必知亂之所自起 焉能治之(3)(皆起)不相愛(4)天下兼相愛 國與國不相攻 家與家不相亂 盜賊無有 君臣父子皆能孝慈9.閱讀下面的文字與圖表,請為“別墨”下一個定義。要求:內(nèi)容盡可能全面,不得超過50字。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別墨》篇,據(jù)《莊子·天下》篇謂墨家兩派,一為相里勤二為南方之墨者,且謂兩派“俱誦《墨經(jīng)》,而倍譎不同,相謂別墨;以堅白同異之辯相訾偶不仵之辭相應,是墨家之后人于宗教的墨學之外,另分出一派科學的墨學。此派墨家自號為別墨。別墨,猶言新墨。于是以為今本《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大取》《小取》等六篇,皆為別墨所作。據(jù)胡氏之說,則相里勤、五侯之徒,與夫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齒、鄧陵子之屬,均由墨家而流為專門名家矣。其表如下:答:                                                                        解析:首先要明確下定義需要一個主干句,要確定屬概念——新墨家學派,最后明確代表人物、主張以及與墨家的關系等即可。參考答案:“別墨”是指以相里勤以及“南方之墨者為代表的主張誦《墨經(jīng)》但又與傳統(tǒng)墨家觀點有分歧的新墨學派。二、閱讀理解專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所 染《墨子》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舜染于許由、伯陽,禹染于皋陶、伯益湯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當故王天下,立為天下功名蔽天地。舉天下之仁義顯人必稱此四王者。染于干辛、推哆,殷紂染于崇侯、惡來,厲王染于厲公長父、榮夷終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此四王者所染不當,故國殘身死為天下。舉天下不義辱人,必稱此四王者。齊桓染于管仲、鮑叔,晉文染于舅犯、高偃,楚莊染于孫叔、沈尹,吳闔閭染于伍員、文義,越勾踐染于范蠡、大夫種。此五君者所染當,故霸諸侯功名傳于后世。范吉射染于長柳朔、王勝,中行寅染于藉秦、高強,吳夫差染于王孫雒、太宰,智伯搖染于智國、張武,中山尚染于魏義、偃長,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禮。此六君者所染不當,故國家殘亡,身為刑戮,宗廟破滅絕無后類,君臣離散,民人流亡。舉天下之貪暴苛擾者,必稱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當。故善為君者勞于論人而逸于治官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然國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國、愛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當也。非獨國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義,淳謹畏令,則家日益身日安,名日榮,處官得其理矣,則段干木、禽子、傅說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奮,創(chuàng)作比周,則家日損,身日危,名日辱,處官失其理矣,則子西、易牙、豎刀之徒是也?!?/span>》曰“必擇所堪[注],必謹所堪”者,此之謂也。[注] 堪:同“湛”,浸染。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  )A.故善為君者/勞于論人而逸于治官/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然國逾危身逾辱B故善為君者勞于論人而逸于治官/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然國逾危/身逾辱C故善為君者勞于論人而逸于治官/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然國逾危身逾辱D故善為君者/勞于論人而逸于治官/不能為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意/然國逾危/身逾辱解析:選D “者”表停頓,其后一般應停頓;“然”表轉(zhuǎn)折一般用于句首;“然國逾危身逾辱”意思是“然而國家更危險自己更受屈辱”,中間應斷開。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皋陶,上古時期東夷部落首領,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堯、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為“中國司法始祖”。B,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帝發(fā)之子。桀是其謚號,故史稱夏桀。帝發(fā)死后,桀繼任夏朝君主。C宗廟,我國的宗廟制度,是儒教祖先崇拜的產(chǎn)物。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九廟,諸侯七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庶人不準設廟。D《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解析:選C 帝王的宗廟制是天子七廟,諸侯五廟。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墨子以“必擇所堪,必謹所堪”結束全篇,言辭懇切。墨子悲天憫人,諄諄教誨告誡士要交友得當,國君要用人得當。B《所染》篇以染絲為喻,說明天子、諸侯、大夫必須正確選擇自己的親信和朋友,以取得良好的熏陶和積極的影響。C《所染》文氣貫穿,前后的說理具有一致性。所舉基本都是正反兩例,將圣王和暴君,賢臣和好佞基本相對。D墨子將國君比作絲,將臣比作染料。有良臣輔佐則染當染當則順天理而行,順天理而行則可功名蔽天地。解析:選B 應為“天子、諸侯、大夫、士”。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此四王者所染當,故王天下立為天下,功名蔽天地。舉天下之仁義顯人,必稱此四王者。譯文:                                                                        (2)此四王者所染不當,故國殘身死,為天下僇。舉天下不義辱人必稱此四王者。譯文:                                                                        參考答案:(1)這四位君王因為所染得當,所以能稱王于天下,立為天子,功蓋四方,名揚天下。凡是提起天下著名的仁義之人必定要稱道這四王。(2)這四位君王因為所染不當,結果身死國亡遺羞于天下。凡是提起天下不義可恥之人,必定要稱這四王。14.墨子是怎樣回答“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的?他認為“染”對國君有何影響?答:                                                                                                                                                參考答案:是因為他們行事合理。而行事合理源于所染得當。所以善于做國君的,在選用人才時費盡心思而在辦理公務上輕松安逸。不善于做國君的勞神傷身用盡心思,然而國家更危險,自己更受屈辱。參考譯文:墨子說,他曾見人染絲而感嘆說:“(絲)染了青顏料就變成青色,了黃顏料就變成黃色。染料不同,絲的顏色也跟著變化。經(jīng)過五次之后,就變?yōu)槲宸N顏色了。所以染這件事是不可不謹慎的。不僅染絲如此,國家也有。舜被許由、伯陽所染,禹被皋陶、伯益所染,湯被伊尹、仲虺所染,武王被太公、周公所染。這四位君王因為所染得當,所以能稱王于天下,立為天子,功蓋四方,名揚天下。凡是提起天下著名的仁義之人,必定要稱這四王。夏桀被干辛、推哆所染,殷紂被崇侯、惡來所染,周厲王被厲公長父、榮夷終所染,周幽王被傅公夷、蔡公轂所染。這四位君王因為所染不當,結果身死國亡,遺羞于天下。凡是提起天下不義可恥之人,必定要稱這四王。齊桓公被管仲、鮑叔牙所染,晉文公被舅犯、高偃所染,楚莊王被孫叔敖、沈尹所染,吳王闔閭被伍員、文義所染,越王勾踐被范蠡、文種所染。這五位君主因為所染得當,所以能稱霸諸侯,功名傳于后世。范吉射被長柳朔、王勝所染,中行寅被籍秦、高強所染,吳王夫差被王孫雒、太宰所染,智伯搖被智國、張武所染,中山尚被魏義、偃長所染,宋康王被唐鞅、佃不禮所染。這六位君王因為所染不當,所以國破家亡,身受刑戮,宗廟毀滅,子孫滅絕,君臣離散,百姓逃亡。凡是提起天下貪暴苛刻的人,必定稱這六君。大凡人君之所以能夠安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為他們行事合理。而行事合理源于所染得當。所以善于做國君的,在選用人才時費盡心思,而在辦理公務上輕松安逸。不善于做國君的,勞神傷身,用盡心思,然而國家更危險,自己更受屈辱。上述這六位國君,并非不重視他們的國家、愛惜他們的身體,而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治國要領的緣故。所謂不知道治國要領,即是所染不得當。不僅國家有染,士也有。一個人所交的朋友都愛好仁義,都淳樸謹慎,懾于法紀,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興盛,身體日益平安,名聲日益光耀,居官治政也合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說等人即屬此類(朋友)。一個人所交的朋友若都不安分守己,結黨營私,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體日益危險,名聲日益降低,居官治政也不得其道,如子西、易牙、豎刀等人即屬此類(朋友)?!对姟飞险f的必須謹慎地選擇好染料,必須謹慎地對待浸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試卷

高中語文10 *老人與海(節(jié)選)練習題: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10 *老人與海(節(jié)選)練習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語言運用專練,閱讀理解專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語文選擇性必修 上冊第三單元9 復活(節(jié)選)練習題:

這是一份語文選擇性必修 上冊第三單元9 復活(節(jié)選)練習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語言運用專練,閱讀理解專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一課一練: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6.2 *五石之瓠一課一練,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語言基礎專練,閱讀理解專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7 兼愛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選擇性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15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