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
1.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上的四器之一,“返回器”安全著陸,據(jù)悉,“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所需的鋁合金材料要求具有高穩(wěn)定性,高強度,耐腐蝕,抗惡劣環(huán)境強等性能下列關于鋁的說法正確的是
A.鋁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族
B.基態(tài)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3s23p1
C.鋁原子的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
D.基態(tài)鋁原子一共有三個能級
2.同學們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很多有害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二氯甲烷就是其中一種,吸入會引起慢性中毒,有關二氯甲烷的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含有非極性共價鍵B.鍵角均為109°28′
C.有兩種同分異構體D.分子屬于極性分子
3.為測定某有機物A的結構,用核磁共振能處理后得到如圖所示的核磁共振氫譜則該有機物可能是
A.CH3CH2OHB.CH3CH2CH2COOHC.CH3CH=CHCH3D.CH3OCH3
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一個基態(tài)多電子的原子中,可以有兩個運動狀態(tài)完全相同的電子
B.在一個基態(tài)多電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兩個能量完全相同的電子
C.在一個基態(tài)多電子的原子中,M層上的電子能量肯定比L層上的電子能量高
D.如果某一基態(tài)原子3p能級上僅有2個電子,它們的自旋狀態(tài)必然相反
5.有機化合物有不同的分類方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從組成元素分烴、烴的衍生物
②從分子中碳骨架形狀分鏈狀有機化合物、環(huán)狀有機化合物
③從官能團分析,烯烴、醇、羧酸、酯等
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③
6.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I2是非極性分子,所以易溶于水
B.酸性強弱,三氟乙酸>三氯乙酸>乙酸
C.基態(tài)碳原子核外有三種能量不同的電子
D.區(qū)別晶體和非晶體最可靠的科學方法是對固體進行X射線衍射實驗
7.冠醚能與陽離子尤其是與堿金屬離子作用,并隨環(huán)的大小不同而與不同堿金屬離子作用,12—冠—4與鋰離子作用而不與鈉離子、鉀離子作用,18—冠—6與鉀離子作用如圖,但不與鋰離子或鈉離子作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18—冠—6中C原子和O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相同
B.與K+作用不與Li+和Na+作用反應反映了超分子的“分子識別”的特征
C.與鉀離子作用反映了超分子的“自組裝”的特征
D.冠醚與堿金屬離子作用的原理與其可做相轉(zhuǎn)移催化劑的原理有關
8.在d軌道中電子排布成,而不能排布成,其最直接的根據(jù)是
A.能量最低原理B.泡利原理C.原子軌道構造原理D.洪特規(guī)則
9.下圖分別表示,冰晶體結構、干冰晶胞、金剛石晶體結構,關于這些晶體的說法,正確的是
A.冰晶體中只存在分子間作用力
B.沸點:金剛石>干冰>冰
C.冰晶體中的O原子和金剛石中的C原子都是sp3雜化
D.干冰晶體中每個CO2周圍等距離且最近的CO2有4個
10.3g某有機化合物在足量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g CO2和1.8g 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有機化合物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
B.該有機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該有機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C2H4O2
D.該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與氫原子數(shù)之比一定是1∶2
11.石墨能與熔融金屬鉀作用,形成石墨間隙化合物,K原子填充在石墨各層碳原子中,比較常見的石墨間隙化合物是青銅色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可寫作CxK,平面結構如圖所示。則x值為( )
A.12B.24C.60D.8
12.下列元素性質(zhì)的遞變規(guī)律中,正確的是
A.第一電離能BP
C.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NH3
這是一份2020晉中祁縣二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65 g HCl ③6,2L SO3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0,6 g,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8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0晉中祁縣中學校高二11月月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2020晉中祁縣中學校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