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11 物質的分類及構成物質的微粒
考點歸納
一、物質分類
(一)相關概念
1. 混合物:宏觀,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組成的;微觀,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分子構成的。舉例:空氣、溶液和合金等。
注意:氧氣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質是混合物,紅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純凈物、混合物與組成元素的種類無關。即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是純凈物或混合物。
2. 純凈物:宏觀,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微觀,由一種分子構成的。舉例:蒸餾水、氧氣和冰水混合物。
3. 單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舉例:金、金剛石、氫氣和氧氣等。
注意:(1)分為:金屬單質;非金屬固體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2)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有可能是混合物,有可能是單質。
4. 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舉例:過氧化氫、二氧化碳等。
5. 有機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舉例:甲烷(最簡單的有機物)、乙醇和醋酸等。
注意:但是CO、CO2、H2CO3和碳酸鹽具有無機物的特點,通常把它們看做無機物。
6. 無機物:除有機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統(tǒng)稱為無機化合物,簡稱無機物。舉例:碳酸鈉、硝酸銀和硫酸鋇等。
7. 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氧。舉例:二氧化碳、過氧化氫等。
注意:含氧化合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8. 酸:電離時形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舉例:鹽酸、硫酸和碳酸等。
注意:酸溶液的pH值小于7,通常化學式的第一種元素是“H”,酸由氫和酸根離子組成,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
9. 堿:電離時形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舉例: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鋇等。
10. 鹽: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舉例:硝酸銨、碳酸鈣和硫酸鋇等。
(二)、物質分類
根據(jù)
所含
物質
種類
混合物
純凈物
單質
根據(jù)所含元素種類
金屬單質
非金屬單質
稀有氣體單質
化合物
根據(jù)有無C
有機物
無機物
氧化物
酸
堿
鹽
二、原子
(一)原子發(fā)現(xiàn)史
1. 道爾頓: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實心球體。
2. 湯姆森:英國科學家湯姆森發(fā)現(xiàn)了電子,認為原子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分的。并設計了一個原子模型,認為原子像葡萄干布丁,其中葡萄干是帶負電的電子,布丁是帶正電的物質。
3. 盧瑟福: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
(1)現(xiàn)象:① 大部分α粒子穿過金箔,不改變原來方向;
②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前進的方向;
③甚至有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反彈回來。
(2)現(xiàn)象分析:①大多數(shù)α粒子能順利穿過金箔,說明原子內(nèi)部有很大的空間。
②帶正電的α粒子與帶正電的原子核產(chǎn)生斥力,方向偏轉。
③極少數(shù)α粒子被反彈過來說原子核的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
(3)結論: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二)原子結構
原子核(帶正電) 質子(帶正電)
1. 原子(不顯電性) 中子(不帶電)
核外電子(帶負電)
2. 核電荷數(shù):原子核所帶電荷數(shù)。
3. 原子質量幾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體積很小,原子的體積由核外電子決定。
4. 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
(三)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質
1. 質量和體積都很?。? ① 能用性質解釋生活現(xiàn)象。
2. 粒子之間都有間隔; ② 分子、原子、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物質的化學性質
3. 粒子總在不斷的運動; 由直接構成它的微粒保持。
4. 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微粒,決定于構成該物質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構成的物質,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鐵的化學性質的粒子是鐵原子。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四)相對原子質量
1. 定義:一個原子質量與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的的比值就是相對原子質量。
2. 公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1)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個質量是個比值;
3. 理解 (2)有單位,是“1”常省略不寫;
(3)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原子實際質量之比;
(4)引入相對原子質量是為了書寫、記憶和運算方便。
(五)電子的排布
1. 在多電子的原子中,核外電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離核遠,能量低的離核近。通常把電子在離核遠近不同的區(qū)域運動稱為電子的分層排布。
2. 排布規(guī)律:(1)第1層最多2個電子;(2)第2層最多8個電子;(3)最外層最多8個。
3. 結構示意圖含義:圓圈(原子核);圓圈內(nèi)數(shù)字(核內(nèi)質子數(shù));弧線(電子層);弧線上數(shù)字(該電子層上電子數(shù))
4. 原子分類(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化學性質)
種類
最外層電子數(shù)
化學性質
形成離子
金屬原子
1-3(H、He除外)
易失去電子
陽離子
非金屬原子
4-7
易得到電子
陰離子
稀有氣體原子
8(He2個和離子除外)
性質穩(wěn)定,不得失電子
5. 在結構示意圖中,原子、陰離子、陽離子的判斷依據(jù):
在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電子數(shù);在陽離子中:質子數(shù)大于電子數(shù); 在陰離子中:質子數(shù)小于電子數(shù),
三、離子
1. 定義: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2. 分類:陽離子:(質子數(shù)大于核外電子數(shù))帶正電的離子。
陰離子:(質子數(shù)小于核外電子數(shù))帶負電的離子。
3. 書寫:在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上角先寫數(shù)字再寫正負號, 數(shù)值為1時省略不寫。
4. 原子、離子、分子的關系。
質子
中子
原子核
核外電子
原子
物質
原子
分子
四、物質的構成
1、 構成物質的粒子有分子、原子、離子,它們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2、由原子構成的物質:
? 金屬單質,例如:金、鐵;
? 非金屬固體單質,例如:碳、紅磷、硫磺、硅
? 稀有氣體單質,例如:氦氣、氖氣、氬氣
考點講解
考點1:物質分類
【例1】(2021·湖北黃石市)下列物質按照混合物、堿、氧化物順序排列的是( )
A.冰水混合物、苛性鈉、二氧化錳 B.液化石油氣、熟石灰、二氧化硫
C.食鹽水、純堿、干冰 D.天然氣、氫氧化鉀、大理石
【答案】B
【解析】
A、冰水混合物,屬于純凈物,A錯誤。
B、液化石油氣含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熟石灰是氫氧化鈣屬于堿,二氧化錳兩種元素組成且含有氧元素,屬于氧化物,B正確。
C、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C錯誤。
D、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大理石屬于混合物,D錯誤。
故選:B。
【例2】(2021·湖南懷化市)物質的分類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物質屬于單質的是( )
A.水銀 B.潔凈的空氣 C.二氧化碳 D.鹽酸
【答案】A
【解析】
A、水銀是汞的俗稱,是由汞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符合題意;
B、潔凈的空氣是由氮氣、氧氣等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不符合題意;
D、鹽酸是由氯化氫和水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不符合題意。
故選A。
【例3】下列各斟中“”和“”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br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A中含有一種分子,是純凈物;
B中含有三種分子,是混合物;
C中含有一種分子,是純凈物;
D中含有一種分子,是純凈物。
故選:B。
變式演練
【變式1】(2021·福建)全硼富勒烯團簇()的分子結構像中國紅燈籠(如圖)。屬于( )
A.單質 B.氧化物 C.酸 D.鹽
【答案】A
【解析】
A、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作單質,所以A正確;
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一種是氧元素,所以B錯誤;
C、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所以C錯誤;
D、鹽屬于化合物,由多種元素組成,所以D錯誤;
故選:A。
【變式2】(2021·寧夏)分類是化學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
A.冰、干冰、氯酸鉀屬于氧化物 B.汞、鋼、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C.煤、石油、氫氣屬于化石燃料 D.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屬于堿
【答案】B
【解析】
A、冰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故冰和干冰屬于氧化物,氯酸鉀是由鉀元素、氯元素、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不屬于氧化物,A錯誤;
B、汞是純金屬,鋼、鈦合金都是合金,故汞、鋼、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B正確;
C、煤、石油屬于化石燃料,氫氣不是化石燃料,C錯誤;
D、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名,屬于氧化物,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鈣和其他雜質,屬于混合物,D錯誤;
故選B。
【變式3】“”和“”表示兩種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br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圖A表示由分子構成的單質,故選項錯誤;
B、圖B表示由原子構成的單質,故選項錯誤;
C、圖C由兩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故選項錯誤;
D、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圖D可能表示氧化物;故選項正確; 故選:D。
考點2:分子、原子和離子
【例4】(2021·遼寧)下列現(xiàn)象不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的是( )
A.品紅擴散 B.柳絮飛揚 C.美酒飄香 D.食醋揮發(fā)
【答案】B
【解析】
A、品紅擴散,是品紅分子通過運動分散到水分子中,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
B、柳絮是宏觀物質,它們的運動不能代表分子運動,不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
C、美酒飄香,是酒精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
D、食醋揮發(fā),是食醋分子不斷運動的結果,能用分子運動的觀點解釋;
答案:B。
【例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電子數(shù)不同
C.原子核由電子和質子構成 D.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答案】D
【解析】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錯;
B、不同元素的本質區(qū)別是質子數(shù)不同,故B錯;
C、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構成,故C錯;
D、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變式演練
【變式1】下列事實與解釋不相符的是( ?。?br />
A.濃氨水揮發(fā)﹣﹣分子不斷運動
B.干冰升華﹣﹣分子間的間隔變大
C.稀鹽酸、稀硫酸均顯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氫元素
D.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A、濃氨水揮發(fā),是因為氨分子是在不斷的運動的,運動到空氣中去了,故選項解釋正確。
B、干冰升華,是因為二氧化碳分子間的間隔變大,故選項解釋正確。
C、稀鹽酸、稀硫酸均顯酸性,是因為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故選項解釋錯誤。
D、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C。
【變式2】(2021·廣西賀州市)下列物質直接由原子構成的是( )
A.食鹽 B.水 C.金剛石 D.空氣
【答案】C
【解析】
A、食鹽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B、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C、金剛石屬于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正確;
D、空氣是混合物,含有多種物質,故選項錯誤
故選C。
【變式3】(2021·青海中考真題)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中,錯誤的是( )
A.墻里開花墻外香——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B.干冰升華——分子間間隔增大
C.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分子很小 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
【答案】D
【解析】
A、墻里開花墻外香,是因為分子在不斷的運動的,故選項解釋正確;
B、干冰升華,是因為分子間間隔增大,故選項解釋正確;
C、1滴水中大約有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分子體積和質量都很小,故選項解釋正確;
D、蔗糖放入水中溶解,是因為蔗糖分子是在不斷地運動的,運動到水分子中間去了,故選項解釋錯誤。
故選:D。
考點3:原子結構與離子
【例6】(2021·浙江衢州市·中考真題)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jīng)Q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上百萬噸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國對此表示反對。核污水中含有氚,如圖為氚原子結構示意圖,由圖可知氚原子( )
A.含有2個質子 B.核電荷數(shù)為1
C.相對原子質量為4 D.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相等
【答案】B
【解析】
A、根據(jù)圖示可知,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故錯誤;
B、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據(jù)圖可知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因此核電荷數(shù)為1,故正確;
C、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據(jù)圖可知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因此相對原子質量=3,故錯誤;
D、據(jù)圖可知氚原子含有1個質子、2個中子,因此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不相等,故錯誤;
故選:B。
【例7】有下列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示意圖中,共有 種元素。
(2)A粒子中的質子數(shù)為 。
(3)上述五種粒子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原子是 。
(4)B粒子與D粒子形成的化合物化學式是 。
【答案】(1)4;(2)13;(3)CE;(4)NaCl。
【解析】(1)由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的意義可知,共有4種質子數(shù),共有4種元素。
(2)由粒子結構示意圖的意義可知,A粒子中的質子數(shù)為13;
(3)上述五種粒子中,CE的質子數(shù)等于電子數(shù),屬于原子,最外層的電子數(shù)都是3相同。
(4)B粒子是鈉離子,D粒子是氯離子,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鈉,化學式是NaCl。
【例8】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等人為探索原子的內(nèi)部結構進行了如下實驗。他們用一束質量遠大于電子的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一小部分發(fā)生偏轉,極少數(shù)被反彈回來?!被卮鹣铝袉栴}:
(1)1個α粒子由2個中子和2個質子構成,則α粒子帶 電(填“正”或“負”),1個α粒子與1個He-4原子構成上的差別是 。
(2)甲圖為金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乙圖摘自元素周期表,據(jù)此推斷a= ,b= 。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中α粒子“大多數(shù)”與“極少數(shù)”的對比分析,你能想象出關于Au原子結構的結論是 。
【答案】(1)正;α粒子中沒有電子,1個He-4原子中含有2個電子。
(2)2;1。
(3)相對原子來說,原子核很小,原子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解析】(1)1個α粒子由2個中子和2個質子構成,則α粒子帶正電,1個α粒子與1個He-4原子構成上的差別是:α粒子中沒有電子,1個He-4原子中含有2個電子。故填:正;α粒子中沒有電子,1個He-4原子中含有2個電子。
(2)第一層電子數(shù)最多是2,因此a=2,b=79-2-8-18-32-18=1。故填:2;1。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中α粒子“大多數(shù)”與“極少數(shù)”的對比分析可知,Au原子結構的結論是相對原子來說,原子核很小,原子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填:相對原子來說,原子核很小,原子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變式演練
【變式1】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表示陰離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A、質子數(shù)=12,核外電子數(shù)=10,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陽離子,故選項錯誤。
B、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8,為原子,故選項錯誤。
C、質子數(shù)=16,核外電子數(shù)=18,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為陰離子,故選項正確。
D、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17,為原子,故選項錯誤。
故選:C。
【變式2】2015年10月,中國科研團隊首次證實了天然鈾單質的存在。用于核電工業(yè)的一種鈾原子中含有92個質子和143個中子。有關該原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屬于金屬元素 B.原子序數(shù)為92
C.核外電子數(shù)為92 D.相對原子質量為143
【答案】D
【解析】A、由于鈾的元素名稱鈾中含有偏旁“钅”故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故說法正確;
B、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是92,則原子序數(shù)為92,故說法正確;
C、原子中質子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數(shù),故鈾核外含有92個電子,故說法正確;
D、由于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143是中子數(shù),不是相對原子質量,故說法錯誤;
故選D。
【變式3】(2021·遼寧)根據(jù)圖中提供信息,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為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①A~D四種粒子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是______。
②若E為某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的離子,則x的數(shù)值是______。
(2)圖二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①該反應中,乙和丙的粒子個數(shù)比是______。
②該反應中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______(填“分子”或“原子”)。
【答案】(1)①BD AC ②17
(2)①3:2 ②分子
【解析】
(1)①質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種類,其中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 ,故A~D四種粒子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BD;只有一個電子層時,電子數(shù)為2時是穩(wěn)定結構;二個電子層及以上時,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是穩(wěn)定結構,故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原子是AC;
②若E為某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形成的離子,則E原子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2+8+7=17,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故x=17;
(2)①由微觀示意圖可得化學反應方程式為,由方程式可得該反應中,乙和丙的粒子個數(shù)比是3:2;
②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該反應中發(fā)生變化的粒子是分子。
考點4:原子、分子和離子的關系
【例9】列有關元素、原子、分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
B.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C.分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D.微粒得到或失去電子變成離子
【答案】A
【解析】A、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故選項說法正確。
B、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能直接構成物質,故選項說法錯誤。
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故選項說法錯誤。
D、微??赡苁欠肿印⒃踊螂x子,微粒得到或失去電子,也可能是變?yōu)樵樱蔬x項說法錯誤。
故選:A。
變式演練
【變式1】下列對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認識正確的是( ?。?br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學變化中都能夠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
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離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分子之間沒有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能夠再分,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錯誤;
B、分子、原子、離子都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錯誤;
C、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正確;
D、離子、分子、原子之間都存在著相互作用,錯誤;
故選C。
【變式2】關于分子、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分子和原子總在不斷地運動 B.同種原子可能構成不同分子
C.分子的質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質量 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答案】C
【解析】A、根據(jù)分子、原子的性質可知,分子和原子總在不斷地運動,故A正確;
B、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同種原子可能構成不同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構成氧分子,也可以構成臭氧分子,故B正確;
C、分子的質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質量,故C錯誤;
D、分子、原子的根本區(qū)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確。
故選C。
真題鏈接
1.(2021·湖北襄陽市)六月的校園,百花盛開,香遠益清,陣陣花香,沁人心脾?;ㄏ闼囊绲默F(xiàn)象說明( )
A.分子的質量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 D.分子之間有一定的間隔
【答案】B
【解析】
A、花香四溢不能說明分子質量很小,此說法錯誤。
B、花香四溢的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花的香味分子運動到空氣中,進入人們的鼻孔,使人感覺到了香味,說明分子的不斷運動。此項正確。
C、花香四溢是香味分子的一種性質,不能說明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此說法錯誤。
D、能嗅到花香是分子運動的結果,和分子間的間隔沒有太大關系,此說法錯誤。
故選:B。
2.(2021·山東威海市·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
A.復合肥:硝酸鉀、磷酸二氫銨、磷酸二氫鉀
B.合金:黃銅、青銅、氧化銅
C.無機非金屬材料:陶瓷、水泥、玻璃鋼
D.堿:火堿、純堿、小蘇打
【答案】A
【解析】
A、硝酸鉀含K、N兩種營養(yǎng)元素,屬于復合肥;磷酸二氫銨含N、P兩種營養(yǎng)元素,屬于復合肥;磷酸二氫鉀含K、P兩種營養(yǎng)元素,屬于復合肥,符合題意;
B、黃銅和青銅是銅的合金,氧化銅是由Cu、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不屬于合金,不符合題意;
C、陶瓷和水泥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玻璃鋼是由玻璃纖維和有機高分子材料復合而成,屬于復合材料,不符合題意;
D、火堿是氫氧化鈉的俗稱,氫氧化鈉是電離時產(chǎn)生的陰離子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屬于堿;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碳酸鈉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碳酸氫鈉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屬于鹽,不符合題意。
故選A。
3.(2021·北京中考真題)下列物質含有氫分子的是( )
A.Ca(OH)2 B.H2CO3 C.H2O2 D.H2
【答案】D
【解析】
A、氫氧化鈣中沒有氫分子,故A不符合題意;
B、碳酸中沒有氫分子,故B不符合題意;
C、過氧化氫中沒有氫分子,故C不符合題意;
D、氫氣是由氫氣分子構成的,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4.(2021·遼寧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 )
A.NaCl B.C60 C.Ne D.H2O2
【答案】A
【解析】
A、氯化鈉有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故選項正確;
B、C60由碳60分子直接構成,故選項錯誤;
C、氖是稀有氣體,由氖原子直接構成,故選項錯誤;
D、H2O2由過氧化氫分子直接構成,故選項錯誤。
故選:A。
5.(2021·湖南郴州市·中考真題)分類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類正確的是( )
A.氧化物:CuO、NaNO2 B.堿:Ba(OH)2、C2H5OH
C.混合物:鹽酸、生理鹽水 D.酸:H2SO4、KHCO3
【答案】C
【詳解】
A、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CuO屬于氧化物,NaNO2由三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選項分類不正確;
B、堿是解離時產(chǎn)生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Ba(OH)2屬于堿,C2H5OH是有機物,不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不屬于堿,選項分類不正確;
C、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生理鹽水中含有氯化鈉和水,屬于混合物,選項分類正確;
D、酸是解離時產(chǎn)生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H2SO4屬于酸,KHCO3是由鉀離子和碳酸氫離子構成的,屬于鹽,選項分類不正確。
故選C。
6.(2021·廣西賀州市·中考真題)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
A.SO2 B.KOH C.HNO3 D.KClO3
【答案】A
【解析】
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屬于氧化物,而KOH、HNO3、KClO3均含有三種元素,不屬于氧化物,屬于化合物,故選A。
7.(2021·山東威海市·中考真題)下列關于物質組成和構成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看似龐雜無序的化學物質均統(tǒng)一于種類有限的元素之中
B.“元素論”和“原子-分子論”是物質科學的基石,是科學和哲學的重要思想工具
C.核外電子特別是外層電子,是決定原子間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
D.跟盧瑟福原子模型比較,道爾頓原子模型不科學,對科學發(fā)展的貢獻不大
【答案】D
【解析】
A、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有限的元素可組成種類繁多的物質,不符合題意;
B、“元素論”和“原子-分子論”是物質科學的基石,是科學和哲學的重要思想工具,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
C、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核外電子特別是外層電子,是決定原子間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D、跟盧瑟福原子模型比較,道爾頓原子模型不科學,但是推動了科學的發(fā)展,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符合題意。
故選D。
8.(2021·內(nèi)蒙古通遼市·中考真題)分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組物質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機物順序排列的是( )
A.五氧化二磷、汽水、乙酸 B.氧化鎂、加碘食鹽、碳酸鈣
C.氧氣、稀鹽酸、乙醇 D.干冰、液氮、甲醇
【答案】A
【解析】
A、五氧化二磷是由P、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汽水是由碳酸、水等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乙酸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符合題意;
B、氧化鎂是由Mg、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加碘食鹽是由氯化鈉、碘酸鉀等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碳酸鈣雖然含碳元素,但是屬于無機物,不符合題意;
C、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稀鹽酸是由氯化氫和水混合而成,屬于混合物;乙醇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不符合題意;
D、干冰是固體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液氮是液態(tài)氮氣,是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甲醇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不符合題意。
故選A。
9.(2021·山東威海市·中考真題)下列宏觀現(xiàn)象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 )
A.含有酚酞的燒堿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紅色消失一一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分子
B.水銀溫度計放入熱水中,水銀柱升高一一原子體積受熱變大
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無毒一一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D.硝酸銀溶液中滴入氯化鈉溶液,產(chǎn)生沉淀一一銀離子與氯離子結合成難溶性氯化銀
【答案】B
【解析】
A、含有酚酞的燒堿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紅色消失,是因為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成水分子,不符合題意;
B、水銀溫度計放入熱水中,水銀柱升高,是因為原子之間的間隔變大,原子體積不變,符合題意;
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無毒,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不符合題意;
D、硝酸銀溶液中滴入氯化鈉溶液,產(chǎn)生沉淀,是因為銀離子與氯離子結合成難溶性氯化銀,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2021·廣西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水 B.銅 C.氫氣 D.氯化鈉
【答案】B
【解析】
A、水是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B、銅屬于金屬單質,是由銅原子直接構成的,故選項正確;
C、氫氣屬于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氫分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D、氯化鈉是含有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故選項錯誤;
故選B。
11.(2021·吉林長春市·中考真題)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下列物質由離子直接構成的是( )
A.氯化鈉 B.氫氣 C.金剛石 D.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A、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符合題意;
B、氫氣由氫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C、金剛石由碳原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D、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2.(2021·廣西桂林市·中考真題)下列物質不屬于有機物的是( )
A.葡萄糖(C6H12O6) B.乙醇(C2H5OH) C.乙酸(CH3COOH) D.水(H2O)
【答案】D
【解析】
葡萄糖(C6H12O6)、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而水(H2O)中沒有碳元素,不屬于有機物;
故選D。
13.(2021·山東臨沂市·中考真題)下列有關分子、原子、離子、元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的
B.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一定相等
C.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D.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C
【解析】
A.氫原子的原子核中沒有中子,故錯誤;
B.同種元素的原子核內(nèi)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不一定相等,如氫原子核中有1個質子,沒有中子,故錯誤;
C.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故正確;
D.水由水分子構成,保持水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錯誤。
故選:C。
14.(2021·山東臨沂市·中考真題)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如圖是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鈦屬于金屬元素
B.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g
C.鈦原子中的質子數(shù)為22
D.鈦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
【答案】B
【解析】
A、由“金”字旁可知,鈦屬于金屬元素,不符合題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常省略不寫,故鈦的相對原子質量為47.87,符合題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22,不符合題意;
D、鈦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小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5.(2021·黑龍江中考真題)下列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
A.單質:空氣、水銀 B.化合物:氫氣、乙醇
C.氧化物:水、五氧化二磷 D.混合物:自來水、氯化鈉
【答案】C
【解析】
A、空氣中含有氮氣、氧氣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
B、氫氣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錯誤;
C、水、五氧化二磷都是由2種元素組成一種為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正確;
D、氯化鈉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錯誤。
故選C。
16.(2021·湖北襄陽市·中考真題)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應用。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習的特有方式。
(1)日本核廢水中含有的氚是氫元素的一種原子,它具有放射性,相對原子質量為3,核內(nèi)質子數(shù)為1,則其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數(shù)為___________。
(2)鍶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下圖甲所示。由圖可知,鍶屬于___________元素(填“金屬”或“非金屬”),下圖乙表示的粒子中,與鍶原子化學性質相似的有___________(填序號)。
【答案】(1)2 (2)金屬 ②④
【解析】
(1)相對原子質量≈質子+中子,故中子≈3-1=2,故填:2。
(2)鍶帶“钅”屬于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化學性質相似,下圖乙表示的粒子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鍶原子相同的①②④,但是①為稀有氣體原子,化學性質穩(wěn)定,故與鍶原子化學性質相似的有②④,故填:金屬;②④。
17.(2021·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中考真題)“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從上圖A中可知,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NH3分子中質子數(shù)是______。
(2)B~F是五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F(xiàn)形成離子的符號是______,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填寫圖片下方的字母,下同),B~F中具有相對穩(wěn)定結構的粒子是______。
【答案】(1)14.01 10
(2)S2 DE BCD
【解析】
(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下方的數(shù)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故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4.01;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稱左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原子序數(shù),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7,NH3分子中質子數(shù)是:7+3=10;
(2)質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16號元素是硫元素,硫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大于4,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從而帶上2個單位的負電荷,故硫離子表示為:S2-;
元素是質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D、E質子數(shù)相同,屬于同種元素;
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只有1個電子層,達到了相對穩(wěn)定結構,C、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均為8,達到了相對穩(wěn)定結構,故填:BCD。
18.(2021·廣東中考真題)2021年5月,“天問一號”搭載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1)火星車使用的新型鎂鋰合金屬于__________(填“金屬”或“復合”)材料,實現(xiàn)了探測器的輕量化。
(2)火星車熱控材料——納米氣凝膠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學式為__________,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
(3)火星車集熱窗內(nèi)裝有正十一烷(C11H24),此物質屬于___________(填“無機物”或“有機物”),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
(4)火星車的動力來源于太陽能,人類正在利用和開發(fā)的新能源還有___________(寫一種)。
【答案】(1)金屬
(2)SiO2;+4
(3)有機物;11:2
(4)核能
【解析】
(1)合金屬與金屬材料,故填:金屬。
(2)二氧化硅,化學式為SiO2,氧元素-2價,根據(jù)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4,故填:SiO2;+4。
(3)正十一烷屬于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1:2,故填:有機物;11:2。
(4)火星車的動力來源于太陽能,人類正在利用和開發(fā)的新能源還有核能,故填:核能。
19.(2021·黑龍江大慶市·中考真題)1、建立“宏觀·微觀”之間的聯(lián)系,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硒元素被科學家稱為“抗癌之王"”,科學界研究發(fā)現(xiàn)血硒水平的高低與癌的發(fā)生息息相關。圖一是硒元素的相關信息:硒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易______電子(填“得到”或“失去”)。硒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______。
(2)由圖二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鈉、鎂、鋁元素位于同一周期,是因為它們具有相同的______。
(3)科學家發(fā)現(xiàn),利用催化劑可有效消除室內(nèi)裝修材料釋放的有害氣體甲醛(HCHO)。請根據(jù)圖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Ⅱ、人們在實驗研究中總結出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4)請在表中內(nèi)填寫對應的元素符號______。
(5)Mg、Sn、Pb、Cu、Ag五種金屬,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發(fā)生置換反應的金屬有______種。
【答案】(1)得到 78.96
(2)電子層數(shù)
(3)
(4)Fe
(5)3
【解析】
(1)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該原子容易失去電子,大于4時容易得電子,硒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6,因此容易得到電子,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可知,硒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
(2)電子層數(shù)相同,周期數(shù)相同,鈉鎂鋁元素都是最外層三個電子層,因此在同一周期;
(3)根據(jù)題中微粒模型圖可知,甲醛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缺的金屬元素是鐵,符號為:Fe;
(5)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在氫元素前的金屬可以和酸反應,因此鎂、錫、鉛三種金屬和酸可以反應。
這是一份專題17 化學與生活-2022年初三畢業(yè)班化學常考點歸納與變式演練(通用版)·,文件包含專題17化學與生活-2022年初三畢業(yè)班化學??键c歸納與變式演練解析版docx、專題17化學與生活-2022年初三畢業(yè)班化學常考點歸納與變式演練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6 燃燒與滅火-2022年初三畢業(yè)班化學??键c歸納與變式演練(通用版)·,文件包含專題16燃燒與滅火-2022年初三畢業(yè)班化學常考點歸納與變式演練解析版docx、專題16燃燒與滅火-2022年初三畢業(yè)班化學??键c歸納與變式演練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專題13 化學式與化學價-2022年初三畢業(yè)班化學常考點歸納與變式演練(通用版)·,文件包含專題13化學式與化學價-2022年初三畢業(yè)班化學??键c歸納與變式演練解析版docx、專題13化學式與化學價-2022年初三畢業(yè)班化學??键c歸納與變式演練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