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滬教版八年級下冊4.1 簡單機械授課課件ppt,文件包含41簡單機械2課件pptx、41簡單機械2解析版doc、41簡單機械2原卷版doc、動滑輪wmv、動滑輪實驗wmv、定滑輪wmv、定滑輪實驗wmv、片頭wmv等8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32頁, 歡迎下載使用。
滬教版八年級物理 第四章 機械和功 第一節(jié) 簡單機械(2)精選練習(xí)一、夯實基礎(chǔ)1.如圖所示,用一根繩子繞過定滑輪,一端拴在鉤碼上,手執(zhí)另一端,分別用力F1、F2、F3勻速拉起鉤碼.忽略繩子與滑輪的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F1 較大 B F2較大 C F3較大 D 三個力一樣大2.學(xué)校升國旗的旗桿頂上有一個滑輪,升旗時往下拉動繩子,國旗就會上升。對這個滑輪的說法,正確的是( )A 這是一個定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 B 這是一個定滑輪,可省力C 這是一個動滑輪,可省力 D 這是一個動滑輪,可改變力的方向3. 用一個滑輪提升重物為100牛的重物,若不計滑輪的重力及摩擦,則拉力大小和方向可能為( )①大小為50牛,方向向下 ②大小為50牛,方向向上③大小為100牛,方向向上 ④大小為100牛,方向向下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4. 在圖中,分別用力F1、 F2、 F3勻速提起物體A,若不考慮滑輪重和摩擦,則三個力的大小關(guān)系是( )A. F1=F2=F3 B. F1=F2>F3C. F1=F2<F3 D. F1<F2<F35.生活中利用杠桿原理的情況極為常見,如圖所示的杠桿中不能省力的是( )A. 用撬棒撬箱蓋 B. 用滑輪提取重物C. 用手推車運送重物 D. 用扳手開啟瓶蓋6.如圖所示,分別用F1、F2、F3、F4勻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計滑輪自身的重力及摩擦,則( ?。?/span>A.F1=F2>F4>F3 B.F1>F2>F3>F4C.F1=F2>F3>F4 D.F1=F2>F3=F47.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用重為10N的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為50N的物體.不計摩擦,則該同學(xué)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A. 20N B. 25N C. 30N D. 35N8.如圖所示,動滑輪重2N,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10N,則拉力F和物體的重為( ) A. 20N,18N B. 10N,18N C. 18N,10N D. 20N,20N9. 如圖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A勻速向左滑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2牛,不計滑輪重及滑輪與繩之間摩擦,拉力F和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分別為( )10.如圖9所示,分別利用甲、乙兩滑輪勻速提起重力均為50牛的物體,其中甲裝置為 滑輪,它的優(yōu)點是 方向,若滑輪重力和摩擦均不計,分別用力FA、FB和FC勻速提起重物時,FC= 牛,且FA、FB、Fc關(guān)系是 (選用“>”、“=”或“<”表示出他們關(guān)系). 11. 如圖所示用該滑輪勻速向上提升重物,請在圖中標(biāo)出該滑輪的支點O,動力臂l1和阻力F2。12.如圖所示,畫出定滑輪的支點、動力臂l1和阻力臂l2. 二、鞏固與提高13.如圖11所示,重力為50N的木塊A在大小為拉力F1作用下,10s內(nèi)沿水平面勻速前進了0.5m,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0N(不計滑輪重及滑輪間的摩擦),則F1為 N,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為 ,拉力F1端的移動速度為 m/s。 14. 如圖 (a)、(b)所示,分別用力F1、F2勻速提升質(zhì)量為4千克的物體,不計摩擦和滑輪重力。圖____中的滑輪可以看作等臂杠桿(選填a 或b),則F1的大小為__牛,F2的大小為______牛。15.如圖所示,用不同方法利用滑輪拉同一物體在同一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3N,則拉力大小分別為F1=______N,F2=______N,F3=______N。
16. 如圖所示,重為100牛的物體在水平方向上以0.2米/秒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若繩子自由端所受拉力F為10牛,(不計繩與滑輪的摩擦),求:(1)物體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2)繩子自由端在10秒內(nèi)移動的距離。17. 某同學(xué)研究動滑輪的使用特點,他每次都勻速提起鉤碼,研究過程如圖所示,請仔細觀察圖中的操作和測量結(jié)果,然后歸納得出初步結(jié)論.已知動滑輪的重為0.2牛。(1)比較(a)、(b)兩圖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較(b)、(c)、(d)三圖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學(xué)研究“使用動滑輪勻速提起物體時,所用豎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他先用滑輪A分別以不同速度v1、v2勻速提起同一物體,再換用滑輪B(GB<GA)重復(fù)實驗,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如圖7(a)、(b)、(c)所示。 (1)比較(a)、(b)兩圖,可知: 。(2)比較(a)、(c)兩圖,可知: 。19. 如圖所示,物體A的質(zhì)量為5kg。在水平方向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恰好以0.1米/秒的速度勻速前進。已知拉力F的大小為20牛,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牛,拉力F的速度為_______米/秒,1分鐘內(nèi)拉過的繩子的長度為_______米。(假設(shè)繩子足夠長,滑輪重不計、繩子和滑輪間的摩擦不計)20. 如圖所示,物體重180牛,動滑輪重20牛,繩重和摩擦不計。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以0.1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求:(1)拉力F;(2)2分鐘時拉起繩子的長度。(假設(shè)繩子足夠長)21.請利用一個滑輪、一段細繩,設(shè)計提升重物的不同方案。要求:①只用一個滑輪和一段細繩將重物提起:②在方框內(nèi)畫出提起重物的裝置示意圖:③在示意圖上標(biāo)出動力的方向、滑輪繞著轉(zhuǎn)動的點、阻力作用點和方向:④說明使用該方案的優(yōu)缺點。(1)方案( );(2)方案的優(yōu)缺點:_______________。22.小紅學(xué)習(xí)了滑輪之后,用一根繩和一根滑輪,借助木樁設(shè)計出圖(甲)裝置,將船拉上海灘,小明分析后,認(rèn)為不太合理,請在圖(乙)中畫出你的方法(把繩和滑輪畫出來,并標(biāo)出木樁的位置)。23. 小康用如圖19所示的裝置探究用重力不同的動滑輪勻速提升同一物體時,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與重力G的關(guān)系,在實驗過程中,小康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請你認(rèn)真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歸納出拉力F與重力G的關(guān)系式是: ;并將表格數(shù)據(jù)補充完整.G物/N222222G動滑輪/N1.21.00.80.60.40.2F/N1.61.51.41.31.2 小康同學(xué)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推理:當(dāng) 可以不計時,利用動滑輪勻速提升同一物體時,拉力等于物體重力的一半。24.某小組同學(xué)研究“使用動滑輪勻速提起物體時,所用豎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他按圖14所示方式用兩個重力不同的滑輪進行實驗,并將相應(yīng)的滑輪重G滑、物體重G物和拉力F的大小記錄在表一、二中。①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中F與G物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guān)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guān)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使用動滑輪勻速提起物體,當(dāng)G物相等時,G滑越大,所用豎直向上拉力F越大。③分析比較表中F與G滑、G物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guān)條件,可發(fā)現(xiàn)其滿足的數(shù)學(xué)關(guān)系式為 ,由此可判斷:按圖14所示方式使用動滑輪勻速提起物體,若要省力,需滿足的條件是 。④該小組同學(xué)做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選填“A”或“B”)A.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B.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得到普遍規(guī)律。25.為了探究滑輪在不同工作情況時的使用特點,某小組同學(xué)利用不同的滑輪將重為10牛的物體勻速提起,滑輪的工作情況和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使用定滑輪勻速提升重物時,不改變力的大小,可以改變用力方向。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利用動滑輪勻速提升相同的重物時,滑輪越重,;豎直向上的拉力等于。③分析比較實驗序號6、7和9可以得到的結(jié)論是:。④依據(jù)第③小題的結(jié)論可推斷實驗序號8中拉力大小的范圍為牛。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冊12.2 滑輪圖片ppt課件,共21頁。
這是一份滬教版八年級下冊4.1 簡單機械教課ppt課件,文件包含滬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411簡單機械1課件pptx、滬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411簡單機械1練習(xí)doc、滬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411簡單機械1教案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4.1 簡單機械課文配套課件ppt,文件包含滬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414簡單機械4課件pptx、滬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41簡單機械4教案doc、滬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414簡單機械4練習(xí)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xué)資源,其中PPT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