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輪及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考點+訓練
滑輪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初中物理力學中重要的知識點,是中考中必考的知識點之一。機械效率知識綜合性強,學生考試中普遍感覺較難,很多學生往往是機械的模仿,一味的套公式,不理解公式成立的條件,出錯率偏高。
一、 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
定滑輪
動滑輪
滑輪組
定義
中間的軸固定不動的滑輪
和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圖意
實質(zhì)
等臂杠桿
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
特點
不能省力,但是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在不考慮繩重和摩擦力的情況下,(n是指與動滑輪相連繩子股數(shù))
距離關(guān)系
s=h
s=2h
s=nh
速度關(guān)系
v繩=v物
v繩=2v物
v繩=nv物
1、滑輪組繩子股數(shù)n的判定:有N個動滑輪, 如果繩子的一端系在動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就是2N+1股;如果繩子的一端系在定滑輪上,,繩子的股數(shù)就是2N股。
2、滑輪組的繞法:
根據(jù)F=G/n,如果n是偶數(shù),那么饒線的起始點在上面的定滑輪上;如果n是奇數(shù),那么繞線的起始點在下面的動滑輪上。 即“奇動偶定”定理。
二、機械效率
1、三功——有用功、額外功、總功
有用功
我們需要的、必須要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用表示。
額外功
使用機械時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用W額表示。
總功
有用功與額外功之和是總共做的功,叫做總功,用W總表示,用公式表達為W總=W有+W額
2、機械效率
(1)定義:物理學中,把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用η表示。
(2)公式:
(3)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增大重物、減小機械間的摩擦、減小機械自重、改進結(jié)構(gòu)等。
注意:機械效率是一個比值,通常用百分數(shù)表示,由于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故機械效率總小于1;機械效率的高低與使用機械是省力還是費力無關(guān)。
三、 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物體勻速運動)
當滑輪組豎放使用時,克服物體重力做有用功,所以有用功是W有用=Gh,總功W總=Fs,額外功W額=W總-W有=Fs-Gh,機械效率(任何情況下都適用);
如果不計繩重和摩擦,額外功W額=G動h,機械效率
(不考慮繩子和摩擦的情況下適用)。
當滑輪組橫放使用時,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所以有用功是W有用=fs物,總功W總=Fs繩,額外功W額=W總-W有=Fs繩-fh,機械效率,此時與物體重力無關(guān),繩端移動的距離與物體運動的距離的關(guān)系為s繩=ns物。
注意:
(1)當用豎放滑輪組提水中物體時,克服的不再是物體的重力,而是G-F浮,在計算機械效率時,只有將G換成G-F浮即可。
(2)由于物體和繩端同時運動,將s=nh或s繩=ns物兩邊同時除以時間t,所以得v繩=nv物。尤其在計算拉力的功率選用P=Fv計算時,一定要用v繩,不要用v物。
一、中考題型分析
在中考試卷中,側(cè)重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有時結(jié)合浮力、功率一起考查,綜合性強。中考中,主要以計算形式考查。近年來,分值在4分—6分左右。
二、典例精析
★考點一: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
◆典例一:(2019·鹽城)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物,這樣做( )
A.省力,不改變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變施力的方向
C.既省力,也改變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變施力的方向
◆典例二:(2019·德陽)如圖,分別用甲、乙兩種形式的滑輪組把重為400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起;已知每個滑輪重20N,忽略繩子的重力以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圖甲中車對繩子的拉力為__ __N,圖乙中人對繩子的拉力為__ __N。
★考點二: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典例一:(2019·濰坊)一輛質(zhì)量為1.5×103kg的汽車陷入一泥濘路段,司機師傅利用滑輪組和周圍條件,組裝成了如圖所示的拖車裝置。已知汽車通過泥濘路段需移動8m距離,汽車在泥濘路段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1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g取10N/kg。在將車勻速拖離泥濘路段過程中,求:
(1)做的有用功;
(2)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典例二:(2019·沈陽)如圖所示,電動起重機是通過電動機拉動繩子b帶動滑輪組工作的裝置(滑輪組的連接方式未畫出)。質(zhì)量為360kg的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0.25m2。求:
(1)當繩子a對貨箱的拉力Fa為600N時,貨箱未離開地面,此時貨箱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g取10N/kg)
(2)在勻速拉起貨箱的過程中,電動機把繩子b勻速收起了12m,繩子b的拉力Fb做了2.4×104J的功,拉力Fb是多大?
(3)在上述勻速拉起貨箱的過程中,使用滑輪組所做的額外功是9.6×103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1、(2019·岳陽)如圖,動滑輪實質(zhì)上是一個 (填“省力”或“費力”)杠桿,用60N的拉力將沙桶從地面提到9m高的樓上,拉力做的功是 J。
2、(2019·海南)小謙想把被臺風刮倒的樹拉正。他把繩子的一端系在乙樹上,然后繞過甲樹用力拉繩子,這樣做有____段繩子拉甲樹.如果不計繩重和摩擦,甲樹受300 N拉力,則小謙對繩子的拉力至少為____N。
3、(2019·龍東)如圖所示,小聰用滑輪組拉動水平地面上重為500N的物體A,使它勻速前進2m,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150N,小聰施加的拉力F=100N(忽略繩重和滑輪重),則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為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4、(2019·重慶A)用圖的滑輪組將一個重為180 N的物體沿豎直方向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2 m,所用的拉力為100 N,10s內(nèi)拉力F的功率為______ W,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5、(2019·福建)工人用如圖的機械將物體勻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體的重力與滑輪的重力之比 G物:G滑輪=9:1,忽略繩重與摩擦的影響,則機械效率為( )
A. 10% B.45% C. 80% D.90%
6、(2019·新疆)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滑輪組甲和乙,分別勻速提升同一重物時,滑輪組甲和乙的機械效率分別為80%和75%,不計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甲和乙中的動滑輪重力之比為( )
A.4:3 B.3:4 C.5:4 D.4:5
7、(2019·濟寧)兩個滑輪按如圖所示的方式組合,用5 N的拉力F拉動繩端,使物體在5 s內(nèi)水平向左勻速滑動1 m,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9 N。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A是定滑輪,B是動滑輪 B.拉力F做的功為5J
C拉力F的功率為1.8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
8、(2019·河北)(多選)如圖所示,重為G的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v的速度勻速運動了s,已知物體在水平桌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阻力為物重的,不計繩重、輪與軸間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該滑輪組一定省力 B.拉力的功率為2Fv
C.額外功為(2nF-G)s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9、(2019·河南)(多選)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時間t內(nèi),將重為G的貨物勻速提升了h,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恒為F.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拉力F的功率為 B.額外功為(2F-G)h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h的增大而增大
10、(2019·孝感)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組裝成甲、乙滑輪組,分別將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則( )
A. 甲、乙的拉力之比是3:2 B. 甲、乙繩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1:1
C. 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3:2 D. 甲、乙機械效率之比是1:1
11、(2019·株洲)(多選)在測量圖甲所示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通過改變物重G或動滑輪重G動進行多次實驗,得到了形如圖乙所示的效率與物重或動滑輪重的關(guān)系,圖中縱軸表示機械效率的倒數(shù),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橫軸可能表示( ?。?br />
A.G B.G﹣1 C.G動 D.
12、(2019·樂山)小夏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量為280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2m。已知他自身的重量為500N,對繩子施加的拉力F=200N,兩腳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S=400cm2。求此過程中:
(1)小夏對地面的壓強;
(2)拉力F做的功;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13、(2019·眉山)在一次車輛故障處置過程中,拖車所用裝置簡化為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為了盡快疏通道路,交警指揮拖車只用了30s時間,將水平路面上質(zhì)量是1.5t的故障車勻速拖離了現(xiàn)場。若故障車被拖離的速度是5m/s,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N,地面對故障車的摩擦力為車重力的0.08倍。求:
(1)拉力F在30s內(nèi)所做的功;
(2)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
14、(2019·廣安)如圖所示,圖甲是使用滑輪組從水中打撈一正方體物體的簡化示意圖,在打撈過程中物體始終以0.1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物體未露出水面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圖乙是打撈過程中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不計繩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體的邊長;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3)物體的重力。
二、典例精析
★考點一: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
◆典例一:(2019·鹽城)如圖所示,工人用動滑輪勻速提升重物,這樣做( )
A.省力,不改變施力的方向
B.不省力,改變施力的方向
C.既省力,也改變施力的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變施力的方向
【答案】A。
【解析】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故A正確。
【考點】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
◆典例二:(2019·德陽)如圖,分別用甲、乙兩種形式的滑輪組把重為400N的物體勻速向上提起;已知每個滑輪重20N,忽略繩子的重力以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圖甲中車對繩子的拉力為__ __N,圖乙中人對繩子的拉力為__ __N。
【答案】400 210。
【解析】由于圖甲中使用的是兩個定滑輪,忽略繩子的重力以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時,車對繩子的拉力F甲=G=400N;圖乙中使用的是一動一定的滑輪組,承擔物重的繩子股數(shù)n=2,忽略繩子的重力以及滑輪與繩子的摩擦,人對繩子的拉力 =210N。
【考點】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
★考點二: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典例一:(2019·濰坊)一輛質(zhì)量為1.5×103kg的汽車陷入一泥濘路段,司機師傅利用滑輪組和周圍條件,組裝成了如圖所示的拖車裝置。已知汽車通過泥濘路段需移動8m距離,汽車在泥濘路段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1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g取10N/kg。在將車勻速拖離泥濘路段過程中,求:
(1)做的有用功;
(2)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答案】(1)1.2×104J (2)625N。
【解析】(1)汽車在泥濘路段受到的阻力f=0.1mg=0.1×1.5×103kg×10N/kg=1.5×103N;
將車勻速拖離,由二力平衡條件可得,滑輪組對車的拉力:F拉=f=1.5×103N;所做有用功:W有用=F拉s車=1.5×103N×8m=1.2×104J;
(2)由圖可知n=3,則繩子移動的距離:s繩=3s車=3×8m=24m,由得,,由W總=Fs繩得,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典例二:(2019·沈陽)如圖所示,電動起重機是通過電動機拉動繩子b帶動滑輪組工作的裝置(滑輪組的連接方式未畫出)。質(zhì)量為360kg的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0.25m2。求:
(1)當繩子a對貨箱的拉力Fa為600N時,貨箱未離開地面,此時貨箱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g取10N/kg)
(2)在勻速拉起貨箱的過程中,電動機把繩子b勻速收起了12m,繩子b的拉力Fb做了2.4×104J的功,拉力Fb是多大?
(3)在上述勻速拉起貨箱的過程中,使用滑輪組所做的額外功是9.6×103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答案】(1)1.2×104Pa (2)200N (3)60%。
【解析】(1)物體的重力G=mg=360×10N/kg=36000N,貨箱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F支=G-Fa=
3600N-600N=3000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貨箱對地面的壓力F=F支=3000N,貨箱對地面的壓強;
(2)根據(jù)W=Fs得,繩子b的拉力;
(3)勻速拉起貨箱的過程中,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W總-W額=2.4×104J-9.6×103J=1.44×104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1、(2019·岳陽)如圖,動滑輪實質(zhì)上是一個 (填“省力”或“費力”)杠桿,用60N的拉力將沙桶從地面提到9m高的樓上,拉力做的功是 J。
【答案】省力 1080。
【解析】動滑輪實質(zhì)上是一個動力臂兩倍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桿;由圖可知n=2,則動力移動的距離為s=2h=2×9m=18m,拉力做的功W=Fs=60N×18m=1080J。
【考點】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
2、(2019·海南)小謙想把被臺風刮倒的樹拉正。他把繩子的一端系在乙樹上,然后繞過甲樹用力拉繩子,這樣做有____段繩子拉甲樹.如果不計繩重和摩擦,甲樹受300 N拉力,則小謙對繩子的拉力至少為____N。
【答案】2 150。
【解析】】小謙的做法相當于借助一個動滑輪來拉甲樹,因此,這樣做有2段繩子拉甲樹;根據(jù)動滑輪省一半力的特點,小謙對繩子的拉力至少為150N。
【考點】滑輪及滑輪組的特點。
3、(2019·龍東)如圖所示,小聰用滑輪組拉動水平地面上重為500N的物體A,使它勻速前進2m,地面對它的摩擦力為150N,小聰施加的拉力F=100N(忽略繩重和滑輪重),則滑輪組做的有用功為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
【答案】300 75%。
【解析】滑輪組做的有用功W有用=fs物=150N×2m=300J;由圖可知,n=2,拉力端移動距離s繩=2s物=2×2m=4m,拉力做的總功W總=Fs=100N×4m=40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4、(2019·重慶A)用圖的滑輪組將一個重為180 N的物體沿豎直方向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2 m,所用的拉力為100 N,10s內(nèi)拉力F的功率為______ W,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
【答案】60 60。
【解析】由題意可知,物體勻速上升的速度 = 0.2m/s,由圖可知,n=3,繩端移動的距離是s=3h=3×2m=6m,繩端移動的速度v繩=3v =3×0.2m/s=0.6m/s,拉力的功率;拉力做的總功W總 =Fs=100N×6m=600J,有用功W有用=Gh=180N×2m=360J,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5、(2019·福建)工人用如圖的機械將物體勻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體的重力與滑輪的重力之比 G物:G滑輪=9:1,忽略繩重與摩擦的影響,則機械效率為( )
A. 10% B.45% C. 80% D.90%
【答案】D
【解析】忽略繩重與摩擦的影響,機械效率公式,將G物:G滑輪=9:1帶入得, ,故選D。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6、(2019·新疆)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滑輪組甲和乙,分別勻速提升同一重物時,滑輪組甲和乙的機械效率分別為80%和75%,不計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甲和乙中的動滑輪重力之比為( )
A.4:3 B.3:4 C.5:4 D.4:5
【答案】B。
【解析】不計繩重及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用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滑輪組甲和乙,分別勻速提升同一重物時滑輪組甲和乙的機械效率分別為80%和75%,則可知物重相同(都為G),設(shè)兩動滑輪重分別為G甲動、G乙動,則,,解,,滑輪組甲和乙中的動滑輪重力之比。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7、(2019·濟寧)兩個滑輪按如圖所示的方式組合,用5 N的拉力F拉動繩端,使物體在5 s內(nèi)水平向左勻速滑動1 m,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9 N。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A是定滑輪,B是動滑輪 B.拉力F做的功為5J
C拉力F的功率為1.8W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0%
【答案】D。
【解析】A滑輪隨物體一起運動,為動滑輪,B滑輪的軸固定不動,為定滑輪,A錯誤;由圖知,n=2,拉力端移動距離s=2s物=2×1m=2m,拉力做功W總=Fs=5N×2m=10J, B錯誤;拉力做功功率,C錯誤;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fs物=9N×1m=9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D正確,故選D。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8、(2019·河北)(多選)如圖所示,重為G的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v的速度勻速運動了s,已知物體在水平桌面上運動時受到的摩擦阻力為物重的,不計繩重、輪與軸間的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使用該滑輪組一定省力 B.拉力的功率為2Fv
C.額外功為(2nF-G)s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答案】BC。
【解析】由圖可知,中間的滑輪為動滑輪,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繩端的拉力,當G動> G時,使用該滑輪組不省力,A錯誤;物體移動的速度是v,繩端移動的速度是2v,所以拉力的功率為2Fv,B正確;有用功W有用=fs= ,拉力的總功W總=2Fs,額外功W額外=W總-W有用=2Fs-= ,C正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D錯誤。故選BC。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9、(2019·河南)(多選)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時間t內(nèi),將重為G的貨物勻速提升了h,人對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恒為F.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拉力F的功率為 B.額外功為(2F-G)h
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h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AB。
【解析】由圖可知,連接動滑輪繩子的股數(shù)n=2,繩端移動的距離s=nh=2h,拉力F做的功:W總=Fs=2Fh,則拉力F的功率,A正確;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則額外功W額=W總-W有用=2Fh-Gh=(2F-G)h,B正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C錯誤;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提升的高度h無關(guān),D錯誤。故選AB。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10、(2019·孝感)如圖所示,用相同的滑輪組裝成甲、乙滑輪組,分別將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和摩擦,則( )
A. 甲、乙的拉力之比是3:2 B. 甲、乙繩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1:1
C. 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3:2 D. 甲、乙機械效率之比是1:1
【答案】AD。
【解析】由圖可知,甲圖中繩子股數(shù)n甲=2,乙中繩子股數(shù)n乙=3,拉起相同的重物,因此甲的拉力大小為,乙拉力的大小為,則甲、乙的拉力之比是3:2 ,A正確;物體上升的速度相同,由滑輪組特點可知,甲繩的自由端速度,乙繩的自由端速度 ,則甲、乙繩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2:3,B錯誤;由A、B選項可知,甲、乙拉力值比為3:2,繩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2:3,根據(jù)公式 可知,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1:1,C錯誤;由公式
可知,機械效率只與物重和動滑輪重有關(guān),甲、乙兩組中,物重相等,動滑輪重相等,因此機械效率之比是1:1,D正確。故選選AD。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11、(2019·株洲)(多選)在測量圖甲所示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通過改變物重G或動滑輪重G動進行多次實驗,得到了形如圖乙所示的效率與物重或動滑輪重的關(guān)系,圖中縱軸表示機械效率的倒數(shù),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橫軸可能表示( ?。?br />
A.G B.G﹣1 C.G動 D.
【答案】BC。
【解析】由圖可知,物體由3段繩子承擔,此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則,已知圖中縱軸表示機械效率的倒數(shù),由此可知,若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橫軸可能表示G﹣1或G動,故選BC。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12、(2019·樂山)小夏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量為280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2m。已知他自身的重量為500N,對繩子施加的拉力F=200N,兩腳與地面接觸的總面積S=400cm2。求此過程中:
(1)小夏對地面的壓強;
(2)拉力F做的功;
(3)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答案】(1)7.5×103Pa (2)800J (3)70%。
【解析】(1)人對地面的壓力F壓=G-F=500N-200N=300N,人對地面的壓強
;
(2)繩自由端向下移動的距離s2h=2×2m=4m,拉力F做的功W總=Fs=200N×4m=800J;
(3)對重物做的有用功W有用=Gh=280N×2m=560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13、(2019·眉山)在一次車輛故障處置過程中,拖車所用裝置簡化為如圖所示的滑輪組。為了盡快疏通道路,交警指揮拖車只用了30s時間,將水平路面上質(zhì)量是1.5t的故障車勻速拖離了現(xiàn)場。若故障車被拖離的速度是5m/s,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500N,地面對故障車的摩擦力為車重力的0.08倍。求:
(1)拉力F在30s內(nèi)所做的功;
(2)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
【答案】2.25×103J?。?)78.4%
【解析】(1)從圖中可看出,繩子段數(shù)為n=3,由于v繩=nv物,所以可得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v繩=nv物=3×5m/s=15 m/s;由于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500N,拉力的功率P=Fv繩=500N×15 m/s=7500W=7.5×103W,拉力F在30s內(nèi)所做的功W=Pt=7.5×103W×30s=2.25×105J;
(2)故障車的重力G=mg=1.5×103kg×10N/kg=1.5×104N,故障車勻速拖離時,牽引力F=f=0.08G=0.08×1.5×104N=1.2×103N,整個裝置的機械效率。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14、(2019·廣安)如圖所示,圖甲是使用滑輪組從水中打撈一正方體物體的簡化示意圖,在打撈過程中物體始終以0.1m/s的速度勻速豎直上升,物體未露出水面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75%,圖乙是打撈過程中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不計繩重,忽略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1)物體的邊長;
(2)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3)物體的重力。
【答案】(1)0.1m (2)104N (3)105N。
【解析】(1)由乙圖可知,拉力F在t=100s開始增大,說明浮力開始減小,說明物體開始露出水面,當t=110s時,拉力不再變化,說明物體以全部離開水面,所以物體的邊長L=vt=0.1m/s×10s=1m;
(2)物體的體積V=L3=(1m)3=1m3,所以物體浸沒在水中時,V排=V=1m3,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m3=104N;
(3)由,帶入數(shù)據(jù)得,,解G=105N。
【考點】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初中物理中考專項:電路分析(考點概覽+知識精析+常考題型+跟蹤訓練+答案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處理技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初中物理中考專項:電功與電功率的計算(考點概覽+知識精析+常考題型+跟蹤訓練+答案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電功和電功率的計算公式,選用電功率公式的說明,計算電路的總功率,電功率的導出公式,電路計算題的方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2022學年初中物理中考專項: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考點概覽+知識點精析+考點題型+跟蹤訓練+答案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實驗器材和裝置圖,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操作,注意事項,交流反思,實驗結(jié)論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