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目標】
1.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把握來體會和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2.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本詩。
【學習重點】
理解和體會杜甫懷才不遇的憂憤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學習過程】
一、作者與作品
杜甫,字( ),河南鞏縣人,自號( ),因他做過工部侍郎,又稱( ),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代表作是( )、( ),真實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歷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稱為“__________”,他與李白齊名,并稱“__________”,被人譽為“__________”。
二、基礎積累
1.字音積累。
坼 ( ) 乾坤( ) 戎馬( )
軒 ( ) 涕泗( )
2.詞語解釋。
坼:__________;乾坤:__________;軒:__________;
戎馬:________;涕泗:__________。
3.名句填空。
(1)吳楚東南坼,( );
(2)戎馬關山北,( )。
三、課文探究
1.首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從這句詩中,你讀出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吳楚東南坼,乾坤日月浮?!?讓你聯想到了誰的詩句?由此感受到了怎樣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兩句中表現力最強的詞語分別是哪個?(坼、?。┠隳苷f說這兩個詞的妙處嗎?(可與“列”“映”比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兩句寫景,有沒有表現作者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面對浩渺的洞庭湖,詩人只是感嘆自己的身世嗎?( )從哪句可以看出?( )如果說,前三聯是句句寫景,句句含情的話,那么這一聯則是直接抒情。此時的杜甫不只是感嘆自己窮愁潦倒、( )的身世,更為正處在戰(zhàn)火中的祖國“涕泗”橫流啊。
這兩句是兩個景象:一個是西北長安附近的戰(zhàn)火,一個是岳陽樓上倚窗眺望的老詩人。兩者構成了一幅畫,前者是詩人( ),后者是( )。長安與岳陽樓相距千里,但在詩人心中卻沒有這個距離。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長安。孤舟雖小卻裝著整個天下。衰老多病的軀體中,仍然跳動著—顆憂國憂民的志誠之心。同時“戎馬關山北”一句,明確寫出了詩人在登岳陽樓時心中想的是國家的不安寧。這就更可以說明了第二聯絕非僅僅是( )。第三聯也決不只是寫自己的( )。“憑軒涕泗流” 一句中,則凝聚著詩人對國家時局、自己孤苦處境比照后,感到無可奈何,感到萬分壓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顯示出杜甫晚年時的精神痛苦。精神痛苦主要是無可奈何!
小結:全詩四聯,首聯扣住“登”字,著眼洞庭風光的特色“_________”。寫出了年輕有抱負時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時才得以一觀的感嘆。為下文的寫景、( )拉開了序幕。頷聯極寫洞庭湖水的浩瀚無際,創(chuàng)造了一個無限廣闊、( )的境界,并暗含著對國家時局的擔憂。頸聯則借助湖上孤舟,寫出了自身遭遇和處境的( ),寄托著詩人對不能報效國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平。尾聯則創(chuàng)造了一個身在江湖,心在長安的境界,完成了一個憂國憂民( )的愛國詩人和人民詩人的形象塑造。
《登岳陽樓》主要是塑造了詩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現了詩人( )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這種感情與個人遭遇的悲慘、個人抱負的不能施展,緊緊聯系在一起,所以使全詩在歷史與現實、國家與個人種種矛盾之中,顯得感情更加迭宕,更加深切,更加動人。
四、自主賞析
通過《登岳陽樓》的賞析,我們又一次學習運用了詩歌鑒賞方法——置身詩境,緣景明情。下面請運用這種方法自主賞析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完成后面的幾個題目。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點擊:開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陽樓樓詩,留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陽樓更添一層迷人的色彩。
1.頷聯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聯“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做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什幺?抒發(fā)了詩人的什幺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你認為本詩第二聯的兩句中,“詩眼”分別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登岳陽樓學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登岳陽樓學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學習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下冊登岳陽樓導學案,共4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學習過程,達標檢測,學習拓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