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評價型實驗題在近幾年的高考全國卷中,考查實驗的題目新穎靈活,變化多端,其中表格評價型實驗題出現(xiàn)頻率較高。該類題目常常與元素化合物知識相結合,并以拼盤形式出現(xiàn),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命題,信息容量大、綜合性強。1(全國卷)下列實驗過程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編號實驗目的實驗過程A配制0.400 0 mol·L1NaOH溶液稱取4.0 g固體NaOH于燒杯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溶解,轉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維生素C的還原性向盛有2 mL黃色氯化鐵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濃的維生素C溶液,觀察顏色變化C制取并純化氫氣向稀鹽酸中加入鋅粒,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NaOH溶液、濃硫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2支盛有5 mL不同濃度NaHSO3溶液的試管中同時加入2 mL 5% H2O2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解析:NaOH溶于水放熱,應冷卻后再轉移到容量瓶中定容,A項錯誤;Fe3具有氧化性,能被維生素C還原,溶液發(fā)生顏色變化,B項正確;H2最后通過KMnO4溶液,H2中含有水蒸氣,C項錯誤;NaHSO3與雙氧水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無法判斷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D項錯誤。答案:B2(全國卷)由下列實驗及現(xiàn)象不能推出相應結論的是(  ) 選項實驗現(xiàn)象結論A2 mL 0.1 mol·L1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鐵粉,振蕩,加1KSCN溶液黃色逐漸消失,加KSCN溶液顏色不變還原性:FeFe2 B將金屬鈉在燃燒匙中點燃,迅速伸入集滿CO2的集氣瓶集氣瓶中產生大量白煙,瓶內有黑色顆粒產生CO2具有氧化性C加熱盛有少量NH4HCO3固體的試管,并在試管口放置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石蕊試紙變藍NH4HCO3顯堿性D2支盛有2 mL相同濃度銀氨溶液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滴相同濃度的NaClNaI溶液一支試管中產生黃色沉淀,另一支中無明顯現(xiàn)象Ksp(AgI)Ksp(AgCl) 解析: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鐵粉后,Fe3完全轉化為Fe2,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可證明還原性:Fe>Fe2,A項正確;燃著的金屬鈉能在裝有CO2的集氣瓶中反應生成Na2CO3C,說明CO2具有氧化性,B項正確;NH4HCO3受熱分解生成的NH3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只能說明NH3為堿性氣體,不能確定NH4HCO3的酸堿性,C項錯誤;根據(jù)題中描述可知黃色沉淀為AgI,另一支試管中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沒有AgCl析出,可證明Ksp(AgI)<Ksp(AgCl),D項正確。答案:C(1)明確題干信息。明確關鍵要求,如正確的是等;把握關鍵字詞,如分離”“提純等。(2)逐項分析選項。①“分離”“提純要明確原理,切記不能引入新雜質;②“操作問題要避免遺漏,養(yǎng)成有序思維的習慣;③“制備問題要從教材類比遷移,明確是考查原理,還是考查操作或儀器。(3)對比驗證。在題干要求的前提下快速對比驗證,確保答案正確。1(2019·廣州模擬)下列實驗中,對應的現(xiàn)象以及結論均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現(xiàn)象結論A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產生淺黃色沉淀證明氯的非金屬性比硫的強B將苯滴入溴水中,振蕩,靜置溴水層褪色溴和苯發(fā)生加成反應C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變藍色淀粉沒有水解D1.0 mol·L1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溶液呈黃色NaHCO3溶液呈堿性解析: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S,則氯的非金屬性比硫的強,A正確;苯與溴水不反應,苯與液溴在催化條件下發(fā)生取代反應,B錯誤;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如變藍,只能說明淀粉沒有水解完全,但不能說明是否水解,如檢驗水解,可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C錯誤;甲基橙的變色范圍為3.14.4,溶液變黃色,溶液可能呈酸性、中性或堿性,D錯誤。答案:A2.根據(jù)下表中實驗操作、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結論A向飽和Na2CO3溶液中加入BaSO4粉末,過濾,向洗凈的沉淀中加入稀鹽酸產生氣泡Ksp(BaCO3)<Ksp(BaSO4)BFeCl3溶液中滴加NaI溶液,然后滴加CCl4,振蕩并靜止有機層出現(xiàn)紫紅色氧化性:Fe3>I2CNa2CO3溶液中滴加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硅酸鈉溶液溶液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非金屬性:Cl>C>SiD將碳與濃硫酸共熱產生的氣體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紅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解析:A項,在飽和Na2CO3溶液中c(CO)較大,加入少量BaSO4粉末,溶液中會有部分BaSO4轉化為BaCO3,因此向洗凈的沉淀中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但是Ksp(BaCO3)>Ksp(BaSO4),錯誤。B項,有機層出現(xiàn)紫紅色說明有I2生成,即發(fā)生反應:2Fe32I===2Fe2I2,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正確。C項,證明元素非金屬性強弱,需要比較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強弱,所以用鹽酸是錯誤的,錯誤。D項,碳與濃硫酸產生的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表現(xiàn)出還原性,錯誤。答案:B3(2019·濟南模擬)下列實驗中根據(jù)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  ) 選項實驗現(xiàn)象結論A相同條件下,用1 mol·L1CH3COOH1 mol·L1HCl分別做導電性實驗 CH3COOH溶液對應的燈泡較暗CH3COOH是弱電解質B向某溶液中加銅和濃H2SO4試管口有紅棕色氣體產生原溶液可能含有NOC向某鈉鹽中滴加濃鹽酸,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 品紅溶液褪色該鈉鹽為Na2SO3NaHSO3D向濃度均為0.1 mol·L1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現(xiàn)藍色沉淀Ksp[Mg(OH)2]>Ksp[Cu(OH)2]解析:同濃度的兩種一元酸做導電性實驗,CH3COOH溶液對應的燈泡較暗,電離出的離子濃度小,所以醋酸為弱酸,A正確;銅在酸性條件下,被硝酸根離子氧化為銅離子,硝酸根離子被還原為一氧化氮,遇到空氣變?yōu)榧t棕色氣體二氧化氮,因此原溶液可能含有NO,B正確;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可能為氯氣或二氧化硫,則可能為NaClO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也可能為Na2SO3NaHSO3與濃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則鹽可能為NaClONa2SO3NaHSO3,C錯誤;難溶電解質的溶度積越小,加入氨水時越容易生成沉淀,可以得出Ksp[Mg(OH)2]> Ksp[Cu(OH)2]結論,D正確。答案:C4(2019·吉林模擬)下列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論均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A將大小相同的金屬鈉分別投入水和乙醇中鈉與水反應比鈉與乙醇反應劇烈乙醇羥基中的氫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B在適量淀粉溶液中加入幾滴稀硫酸,水浴5 min,加入NaOH溶液調溶液pH至堿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懸濁液,加熱有紅色沉淀生成淀粉完全水解CFe(NO3)2溶液中依次滴加少量稀H2SO4KSCN溶液溶液變紅稀硫酸能氧化Fe2D10 mL 0.1 mol·L1Na2S溶液中滴入2 mL 0.1 mol·L1ZnSO4溶液再加入0.1 mol·L1CuSO4溶液開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黑色沉淀生成Ksp(CuS)<Ksp(ZnS)解析:A項,鈉與水和乙醇反應都能置換出氫氣,大小相同的鈉與水反應比與乙醇反應劇烈,說明水中的氫原子比乙醇羥基上的氫原子活潑,正確;B項,淀粉若部分水解,也會產生同樣的現(xiàn)象,錯誤;C項,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使溶液呈酸性,形成的硝酸將Fe2氧化為Fe3,滴加KSCN溶液變紅色,而不是稀硫酸能氧化Fe2,錯誤;D項,由于Na2S在與ZnSO4反應時過量,所以再加入CuSO4時,發(fā)生如下反應Na2SCuSO4===CuSNa2SO4,不能說明Ksp(CuS)<Ksp(ZnS),D錯誤。答案:A5(2019·廣州模擬)下表中各欄目的敘述對應都正確的一項是(  ) 選項敘述實驗現(xiàn)象解釋A反萃取法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碘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蕩、靜置、分液碘在水中溶解度比在CCl4中大BFeCl3溶液中加入適量Fe粉充分反應后,再滴加幾滴鐵氰化鉀溶液產生藍色沉淀2Fe3Fe===3Fe2、3Fe22[Fe(CN)6]3===Fe3[Fe(CN)6]2C0.1 mol·L1Fe(NO3)2溶液中滴 加鹽酸振蕩試管顏色加深H抑制Fe2水解D5 ml 0.1 mol·L1NaOH溶液滴入50.1 mol·L1MgSO4溶液,再滴加0.1 mol·L1 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變?yōu)闇\藍色沉淀Cu(OH)2的溶度積比Mg(OH)2的小解析:A項,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知,碘和四氯化碳都是非極性分子,水是極性分子,所以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蕩、靜置、分液,雖然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因為水的量大,導致碘溶于水中,但該實驗不能說明碘易溶于水,錯誤;B項,亞鐵離子和鐵氰根離子發(fā)生絡合反應生成藍色沉淀,該實驗現(xiàn)象及解釋都正確,正確;C項,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能氧化亞鐵離子生成鐵離子和NO,導致溶液顏色加深,與鹽類水解無關,錯誤;D項,NaOH溶液過量,過量的氫氧化鈉與CuSO4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不能說明發(fā)生沉淀的轉化,無法確定Cu(OH)2KspMg(OH)2的小,D錯誤。答案:B6(2019·臨沂模擬)根據(jù)下列實驗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  ) 選項實驗結論A常溫下,測得0.1 mol·L1NaA溶液的pH小于0.1 mol·L1 Na2CO3溶液的pH 酸性:HA>H2CO3B向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溶液變藍色還原性:I>Fe2C向飽和FeSO4溶液中加入CuS固體,測得溶液中c(Fe2)不變Ksp(CuS)<Ksp(FeS)D向氨水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無沉淀生成AgNH3·H2O能大量共存解析:A項,常溫下,測得0.1 mol·L1NaA溶液的pH小于0.1 mol·L1Na2CO3溶液的pH,能證明酸性HA>HCO,錯誤;B項,向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反應方程式是2FeI23Br2===2FeBr32I2,所以溶液變藍色不能證明還原性:I>Fe2,錯誤;C項,一種難溶物容易轉化為比它更難溶的沉淀,向飽和FeSO4溶液中加入CuS固體,測得溶液中c(Fe2)不變,說明沒有生成FeS沉淀,所以Ksp(CuS)<Ksp(FeS),正確;D項,向氨水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生成[Ag(NH3)2] ,D錯誤。答案:C7(2019·衡水模擬)下列有關化學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均為正確的是(  ) 選項操作現(xiàn)象結論AMg2Cu2共存的溶液中滴入適量NaO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相同溫度下,溶度積常數(shù): Ksp[Mg(OH)2]<Ksp[Cu(OH)2]B直接給石蠟油加熱,氣體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逐漸褪色驗證石蠟油裂解一定生成乙烯C常溫下,向等濃度、等體積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滴加等量的酚酞溶液碳酸鈉溶液中紅色更深陰離子水解常數(shù)Kh: CO>HCOD向飽和硼酸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粉末無氣泡冒出不能證明酸性:碳酸>硼酸解析:A項,向Mg2Cu2共存的溶液中滴加適量NaO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因不知道原溶液中兩離子的濃度是否相等,則無法判斷二者溶度積常數(shù)大小,錯誤;B項,溶液逐漸褪色,可知生成不飽和烴,可驗證石蠟油裂解生成不飽和烴,不一定是乙烯,錯誤;C項,碳酸鈉溶液中紅色更深,說明碳酸根離子水解能力大于碳酸氫根離子水解能力,所以陰離子水解常數(shù)Kh: CO>HCO, 正確;D項,硼酸溶液中硼元素最高價+3價,碳酸中碳元素最高價+4價,因此二溶液混合后無氣泡冒出,說明硼酸不能制備碳酸,可以證明酸性:碳酸>硼酸,錯誤。答案:C 8(2019·金華模擬)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實驗操作現(xiàn)象結論ABaSO4固體中加入濃Na2CO3溶液,充分攪拌后,取沉淀(洗凈)放入鹽酸中有氣泡產生說明:Ksp(BaCO3)<Ksp(BaSO4)B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紅色褪去SO2具有漂白性C向尿液中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沒有紅色沉淀生成說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D向溶液X中滴加NaOH稀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不變藍無法證明溶液X中是否存在NH解析:A項,向BaSO4固體中加入濃Na2CO3溶液,部分BaSO4因濃Na2CO3溶液中高濃度的CO轉化為BaCO3,因此向洗凈的沉淀中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但是Ksp(BaCO3)Ksp(BaSO4),錯誤;B項,二氧化硫屬于酸性氧化物,能和堿反應生成亞硫酸鈉和水,導致溶液堿性減弱,溶液顏色褪去,二氧化硫不體現(xiàn)漂白性,而體現(xiàn)酸性氧化物性質,錯誤;C項,在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之前,先用氫氧化鈉中和尿液的酸性,形成堿性環(huán)境,這樣Cu(OH)2才會與醛基反應有紅色沉淀生成,才能檢測出葡萄糖,錯誤;D項,檢驗NH需要用濃NaOH溶液并加熱,稀NaOH溶液不能使NH3揮發(fā)出來,正確。答案:D     

相關試卷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15 含解析: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15 含解析,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根據(jù)下列實驗能得出相應結論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12酸堿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應用(含詳解):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12酸堿中和滴定原理的拓展應用(含詳解),共7頁。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11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陌生圖象題(含詳解):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11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的陌生圖象題(含詳解),共9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09新型化學電源及其應用(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09新型化學電源及其應用(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08蓋斯定律在反應熱計算中的應用(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08蓋斯定律在反應熱計算中的應用(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07元素“位、構、性”關系的推斷題(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07元素“位、構、性”關系的推斷題(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03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應用(含詳解)

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熱考題型攻關03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應用(含詳解)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