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作業(yè)1.《新修本草》是我國古代中藥學著作之一,記載藥物844種,其中有關于青礬的描述為本來綠色,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燒之赤色……”據(jù)此推測,青礬的主要成分為(  )ACuSO4·5H2OBFeSO4·7H2OCKAl(SO4)2·12H2ODFe2(SO4)3·9H2O解析:由題意知,青礬是綠色,經(jīng)煅燒后,生成紅色固體。符合要求的是FeSO4·7H2O,它是綠色晶體,經(jīng)高溫煅燒后生成紅色Fe2O3粉末。答案:B2(四川成都診斷)某學生以鐵絲和Cl2為原料進行下列三個實驗。下列從分類角度分析正確的是(  )A.實驗反應制得的物質(zhì)均為純凈物B.實驗、均未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實驗、均為放熱反應D.實驗、所涉及的物質(zhì)均為電解質(zhì)解析:實驗制得的是Fe(OH)3膠體,屬于混合物,且屬于吸熱反應,選項A、C錯誤;實驗中涉及的物質(zhì)Cl2、鐵絲均為單質(zhì),既不屬于電解質(zhì),也不屬于非電解質(zhì),選項D錯誤。答案:B3.為了驗證Fe3的性質(zhì),某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一組實驗,其中實驗方案設計錯誤的是(  )A.只有       B.只有C均錯  D.全部錯誤解析:實驗中溶液應變?yōu)闇\藍色;實驗Fe3的性質(zhì)無關。答案:C4.鐵及其化合物是中學化學中的一類重要物質(zhì),下列關于鐵元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2Fe3Fe===3Fe2成立,說明氧化性:Fe3Fe2B25 pH0的溶液中,Al3NH、NOFe2可以大量共存C5.6 g鐵與足量的氯氣反應失去電子為0.2 molD.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Fe22H2O24H===Fe34H2O解析:pH0的溶液呈強酸性,Fe2NO、H不能大量共存,B項錯誤;C項應為0.3 mol,錯誤;D項電荷不守恒,錯誤。答案:A5(安徽蚌埠二中月考)下列中學常見實驗的現(xiàn)象或表述正確的是(  )A.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3O4B.制備氫氧化亞鐵時,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邊加邊攪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氫氧化亞鐵C.檢驗紅磚中的氧化鐵成分,向紅磚粉末中加入鹽酸,充分反應后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D.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雜質(zhì)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然后過濾解析:赤鐵礦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A錯誤;制備氫氧化亞鐵時應該盡量避免溶液接觸氧氣,所以不能攪拌,B錯誤;氧化鐵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鐵離子與硫氰化鉀反應生成血紅色溶液,C正確;鐵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使雜質(zhì)的含量增加,D錯誤。答案:C6.下列關于Fe3Fe2性質(zhì)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用如圖裝置可以制備沉淀Fe(OH)2B.配制FeCl3溶液時,先將氯化鐵晶體溶于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此現(xiàn)象不能確定溶液中含有Fe2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是為了防止Fe2被氧化解析:反應開始時生成的氫氣進入B中,可排出氧氣,防止生成的氫氧化亞鐵被氧化,一段時間后關閉止水夾C,A中硫酸亞鐵進入B中可生成Fe(OH)2,故A正確;FeCl3易水解,配制溶液時應防止溶液因水解而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可先將氯化鐵晶體溶于較濃的鹽酸中,再加水稀釋到所需要的濃度,故B正確;Fe3與鐵反應可生成Fe2,則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鐵粉是為了防止Fe2被氧化,故D正確。答案:C7.某溶液中可能存在Fe3Fe2、IHCO、ClNO六種離子中的幾種?,F(xiàn)進行下列實驗: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另取少量原溶液滴加鹽酸,溶液的棕黃色加深。據(jù)此可以推斷,該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AI、HCOBFe2、HCO、NOCI、HCO、ClDFe3I、HCO解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Fe3,有Fe3一定無IHCO;由棕黃色加深可知溶液中Fe2被氧化為Fe3,所以一定含有NO,可能含有 Cl。答案:A8.納米級四氧化三鐵是應用最為廣泛的軟磁性材料之一。共沉淀法是目前制備納米四氧化三鐵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保存溶液A時,應加入少量鐵粉B.其制備反應類型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取濾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為黃色DFeSO4·7H2OFeCl3·6H2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最好應為21解析:Fe2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所以在保存含Fe2的溶液時,需要加入鐵粉以防止其被氧化,A項正確;反應中無元素化合價的變化,所以不是氧化還原反應,B項正確;濾液中含有Na,所以進行焰色反應時火焰為黃色,C項正確;Fe3O4可寫成FeO·Fe2O3,所以n(Fe2)n(Fe3)12D項錯誤。答案:D9A、B、C三種物質(zhì)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M,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A為一種金屬單質(zhì),其產(chǎn)量直接關系國民經(jīng)濟命脈。反應①②③均為化合反應,反應為置換反應。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中所加試劑可能是氯氣B中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試劑CA與稀硝酸反應一定能實現(xiàn)元素M中發(fā)生的價態(tài)變化D.元素M中發(fā)生的價態(tài)變化也能通過加碘化鉀溶液實現(xiàn)答案:C10.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 mL 1 mol·L1的鹽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過量的CO在高溫下還原相同質(zhì)量的原混合物,固體減少的質(zhì)量為(  )A2.4 g  B4.8 gC6.4 g  D1.6 g解析:加入鹽酸后先后發(fā)生:Fe2O36HCl===2FeCl33H2O,2Fe3Cu===2Fe2Cu2,由可得n(O)3n(Fe2O3)n(HCl)0.3×1×0.15 mol,由質(zhì)量守恒可得,固體減少的質(zhì)量為Fe2O3中氧的質(zhì)量,為0.15×162.4 gA正確。答案:A11.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漸加入鐵粉,溶液中Fe2的濃度與加入鐵粉的物質(zhì)的量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則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  )A111  B131C338  D114解析:依次發(fā)生的反應是Fe4HNO3()===Fe(NO3)3NO2H2O,2Fe(NO3)3Fe===3Fe(NO3)2Cu(NO3)2Fe===Fe(NO3)2Cu。答案:D12.為探討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與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的聯(lián)系,某同學通過改變濃度研究2Fe32I2Fe2I2反應中Fe3Fe2的相互轉(zhuǎn)化。實驗如下:(1)待實驗溶液顏色不再改變時,再進行實驗,目的是使實驗的反應達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的對比實驗,目的是排除________造成的影響。(3)的顏色變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動,Fe2Fe3轉(zhuǎn)化。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的規(guī)律,該同學推測Fe2Fe3轉(zhuǎn)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導致I的還原性弱于Fe2,用如圖裝置(a、b均為石墨電極)進行實驗驗證。K閉合時,指針向右偏轉(zhuǎn),b________極。當指針歸零(反應達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0.01 mol·L1 AgNO3溶液,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證實了其推測,該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按照(4)的原理,該同學用上圖裝置進行實驗,證實了Fe2Fe3轉(zhuǎn)化的原因。轉(zhuǎn)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對比,不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實驗中,還原性:I>Fe2;而實驗中,還原性:Fe2>I,將(3)(4)(5)作對比,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化學平衡狀態(tài) (2)溶液稀釋對顏色變化(3)中加入Ag發(fā)生反應:AgI===AgI,c(I)降低;中加入FeSO4,c(Fe2)增大,平衡均逆向移動(4)左管產(chǎn)生黃色沉淀,指針向左偏轉(zhuǎn) (5)Fe2濃度增大,還原性增強,使Fe2還原性強于I U型管右管中滴加1 mol·L1 FeSO4溶液(6)該反應為可逆氧化還原反應,在平衡時,通過改變物質(zhì)的濃度,可以改變物質(zhì)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并影響平衡移動方向13(江西上高聯(lián)考)鐵礦石是工業(yè)煉鐵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為鐵的氧化物(設雜質(zhì)中不含鐵元素和氧元素,且雜質(zhì)不與H2SO4反應)。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某鐵礦石中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進行探究。()鐵礦石中含氧量的測定按如圖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5.0 g鐵礦石放入硬質(zhì)玻璃管中,裝置B、C中的藥品如圖所示(夾持儀器均省略);從左端導氣管口處不斷地緩緩通入H2,待C裝置出口處H2驗純后,點燃A處酒精燈;充分反應后,撤掉酒精燈,再持續(xù)通入氫氣至完全冷卻。(1)裝置C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將H2換成CO,則還需補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3)測得反應后裝置B增重1.35 g,則鐵礦石中氧的百分含量為________。()鐵礦石中含鐵量的測定(1)步驟中加熱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驟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________________(3)下列有關步驟的操作中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a.因為碘水為黃色,所以滴定過程中不需加指示劑b.滴定過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為指示劑c.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可以直接裝液d.錐形瓶不需要用待測液潤洗e.滴定過程中,眼睛注視滴定管中液面變化f.滴定結束后,30 s內(nèi)溶液不恢復原來的顏色,再讀數(shù)(4)若滴定過程中消耗0.500 0 mol·L1KI溶液20.00 mL,則鐵礦石中鐵的百分含量為________。()()、()可以推算出該鐵礦石中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題意可知,該裝置要定量測定反應產(chǎn)生的水來計算含氧量,但空氣中的水蒸氣和CO2會進入B中,影響測定結果,為消除干擾,在反應裝置末端增加裝置C,以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CO2進入B中。(2)CO有毒,還需補充尾氣處理裝置。(3)反應后B裝置增重1.35 g,即生成水1.35 g,則鐵礦石中氧的百分含量為[(1.35 g×16/18)/ 5.0 g]×100%24%。()(1)溶液中有溶解的過量的Cl2,也能氧化I,對實驗產(chǎn)生干擾,故應加熱煮沸趕走Cl2。(2)應注明容量瓶的量程。(3)碘水、Fe3均為黃色,所以需加指示劑;開始就生成I2,所以不能用淀粉做指示劑;滴定管用蒸餾水洗滌后再用待裝液潤洗;滴定過程中,眼睛應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4)根據(jù)2Fe32I===2Fe2I2可知,鐵礦石中鐵的百分含量為×100%70%()設該鐵礦石中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exOy,則56x16y(10×0.7)(10×0.24)xy56,所以該鐵礦石中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e5O6。答案:()(1)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CO2進入B中,影響測定結果(2)尾氣處理(3)24%()(1)趕走溶液中溶解的過量Cl2(2)250 mL容量瓶(3)df(4)70%()Fe5O6 

相關試卷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12章第37講《原子結構與性質(zhì)》(含詳解):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12章第37講《原子結構與性質(zhì)》(含詳解),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敘述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11章第34講《烴和鹵代烴》(含詳解):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11章第34講《烴和鹵代烴》(含詳解),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機物命名正確的是,化合物Z由如下反應得到,乙苯催化脫氫制苯乙烯反應,以下判斷,結論正確的是,某有機物結構簡式為,盆烯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10章第32講《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含詳解):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10章第32講《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含詳解),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某學習小組在通過反應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08章第28講《鹽類水解》(含詳解)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08章第28講《鹽類水解》(含詳解)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07章第24講《化學平衡狀態(tài)》(含詳解)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07章第24講《化學平衡狀態(tài)》(含詳解)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06章第21講《原電池 化學電源》(含詳解)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06章第21講《原電池 化學電源》(含詳解)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04章第17講《氮及其化合物》(含詳解)

高考化學一輪優(yōu)化探究練習:第04章第17講《氮及其化合物》(含詳解)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