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一:稱重法(示數(shù)差法)
根據(jù)所學知識,計算浮力的大小.(g取10 N/kg,水的密度取1.0×103 kg/m3)如圖所示,物塊的重力為 N,物塊浸沒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為 N.
F浮=F1-F2=2.2N-2N=0.2N
彈簧測力計下懸掛一物體,在空氣中稱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為______ N.
F浮=F1-F2=5N-3N=2N
方法二:原因法(壓力差法)
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其上、下表面受到液體對它的壓力不同,這就是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
F浮=F下-F上=8N-3N=5N
F浮=F下-0=ps-0=6N
把一個邊長為0.1cm的正方體木塊放入水中,靜止時,木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強是600Pa,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為______ N.
F?。溅岩篻V排=2N
F浮=G排=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方法四:平衡法(受力分析法)
稱重法(示數(shù)差法)F浮=F1-F2
原因法(壓力差法)F浮=F下-F上
阿基米德原理 F?。紾排=ρ液gV排
制作材料:長20厘米、寬20厘米升降臺2個,高50米的支架桿和支架座2個,量程為5N的彈簧測力計2個,高14厘米、直徑7厘米的溢水杯1個,高5厘米、直徑7厘米的小桶1個,長12厘米的細繩一根,長14厘米塑料軟管一根 裝置圖如圖1:
教科書中這個實驗涉及的器材多,步驟繁瑣,學生思維負擔重,難度較大,經(jīng)改裝后,化繁瑣為簡單,學生容易理解,實驗操作也比較簡單、直觀、形象。
儀器的特點及用途1、特點:本教具通過左右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變化量相等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直觀、形象。2、用途: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它排開液體所受重力大小的定量關(guān)系; 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制作方法:1、左邊升降臺放在支架座上用油性膠固定,把塑料軟管套在溢水杯口,用油性膠把溢水杯固定在升降臺合適的位置,右邊升降臺放支架座下用油性膠固定,通過升降臺調(diào)整溢水杯軟管口和小桶的位置,讓溢水杯軟管口始終處在小桶的中間位置且不碰小桶,如圖2。 圖2
制作方法:2、把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固定在支架桿合適的位置上,如圖3。 圖3
3、左邊彈簧測力計上掛物重,右邊彈簧測力計上掛小桶如圖4,通過升降臺調(diào)整好各儀器的位置如圖5。
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記錄表;用不同物重、不同液體做幾次實驗。
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重力的關(guān)系
左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化量就是稱重法求浮力,右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化量就是對應的排出的液體的重力
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結(jié)論: 換用不同液體、不同物體多次實驗,左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化量總等于右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化量,所以浮力的大小等于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這是一份初中10.2 阿基米德原理課前預習ppt課件,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阿基米德原理,課堂小結(jié),課后作業(yè),F(xiàn)浮AF浮B,F(xiàn)浮A>F浮B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下冊第十章 浮力10.2 阿基米德原理課文配套課件ppt,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導入新課,公式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0.2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配套ppt課件,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計算浮力的方法,易錯點1,易錯點2,比較下列物體受的浮力,F(xiàn)浮AF浮B,F(xiàn)浮A>F浮B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