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知識點
考點 鹽和化肥
一、常見的鹽 定義:能解離出金屬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物質(zhì)
俗稱
物理性質(zhì)
用途
氯化鈉
食鹽
白色粉末,
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溫度
影響不大
(1)作調(diào)味品(2)作防腐劑
(3)消除積雪(降低雪的熔點)
(4)農(nóng)業(yè)上用NaCl溶液來選種
(5)制生理鹽水(0.9% NaCl溶液)
碳酸鈉
Na2CO3
純堿(因水溶液呈堿性)
蘇打
白色粉末狀固體,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紙、紡織、洗滌、食品工業(yè)等
碳酸氫鈉
NaHCO3
小蘇打
白色晶體,
易溶于水
制糕點所用的發(fā)酵粉
醫(yī)療上,治療胃酸過多
備注
(1)粗鹽中由于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等雜質(zhì),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
(2)碳酸鈉從溶液中析出時,會結(jié)合一定數(shù)目的水分子,化學式為Na2CO3·10H2O。
碳酸鈉晶體Na2CO3·10H2O(純凈物),俗稱天然堿、石堿、口堿。
風化:常溫時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失去結(jié)晶水而變成粉末。(化學變化)
(3)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
二、精鹽提純——去除不溶性雜質(zhì),得到的精鹽中還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等可溶性雜質(zhì)。
1、 實驗步驟:溶解、過濾、蒸發(fā)
2、 實驗儀器
實驗步驟
實驗儀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燒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過濾
鐵架臺(帶鐵圈)、漏斗、燒杯、玻璃棒
引流
蒸發(fā)
鐵架臺(帶鐵圈)蒸發(fā)皿、酒精燈、玻璃棒
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體飛濺
三、鹽的化學性質(zhì)
1、 鹽(可溶)+ 金屬1 → 金屬2 + 新鹽(金屬1比金屬2活潑,K、Ca、Na除外)
2、 鹽 + 酸 → 新鹽 + 新酸
3、 鹽 + 堿 → 新鹽 + 新堿(反應物需都可溶,且滿足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4、 鹽 + 鹽 → 兩種新鹽(反應物需都可溶,且滿足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四、酸、堿、鹽的溶解性
1、 酸:大多數(shù)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 堿:只有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和氫氧化鈣可溶于水,其余均為沉淀
3、 鹽:鉀鹽、鈉鹽、銨鹽、硝酸鹽都可溶;
氯化物除AgCl難溶外,其余多數(shù)均可溶;
硫酸鹽除BaSO4難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數(shù)可溶;
碳酸鹽除碳酸鉀、碳酸鈉、碳酸銨可溶,其余都難溶。
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附:常見酸堿鹽溶解性表記憶法
1.全溶鹽:鉀、鈉、銨、硝酸(鹽);
鹽酸銀鹽對著干;
硫酸用鋇來檢驗;
可溶堿:鉀、鈉、銨、鋇(堿)。
2.鉀鈉銨硝酸鹽, 完全溶解不困難;
氯化銀硫酸鋇, 生成沉淀記心間;
堿類、碳酸鹽, 可溶只有鉀鈉銨。
五、化學肥料
1、農(nóng)家肥料:營養(yǎng)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價廉、能改良土壤結(jié)構(gòu)。
2、化學肥料 (氮肥、鉀肥、磷肥)
⑴氮肥 作用: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葉色濃綠(促苗)。
缺氮:葉黃
a、常用氮肥
尿素CO(NH2)2: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機物)46.7%
含N量
使用注意事項
NH4HCO3
17.7%
易分解,施用時深埋
銨態(tài)氮肥防曬防潮,且均不能與堿性物質(zhì)(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NO3
35%
易爆,結(jié)塊不可用鐵錘砸
(NH4)2SO4
21.2%
長期使用會使土壤酸化、板結(jié)
NH4Cl
26.2%
NH3. H2O
加水稀釋后施用
NaNO3
b、NH4+的檢驗
試劑:堿(NaOH、Ca(OH)2等)、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NH4NO3 + NaOH=NaNO3 +NH3 ↑+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將氮氣轉(zhuǎn)化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⑵鉀肥 作用:促使作物生長健壯、莖桿粗硬,抗倒伏(壯稈); 缺鉀:葉尖發(fā)黃
常用鉀肥: KCl、草木灰、K2SO4
⑶磷肥 作用:促進植物根系發(fā)達,穗粒增多,飽滿(催果);缺磷:生長遲緩,產(chǎn)量降低,根系不發(fā)達
常用磷肥: 磷礦粉 Ca3(PO4)2、鈣鎂磷肥(鈣和鎂的磷酸鹽)、過磷酸鈣 Ca(H2PO4)2和CaSO4 重過磷酸鈣 Ca(H2PO4)2
⑷復合肥:含N、P、K中的兩種或三種。 KNO3、NH4H2PO4、(NH4)2HPO4(不能與堿性物質(zhì)混合施用)
三、使用化肥、農(nóng)藥對環(huán)境的影響
1、土壤污染:重金屬元素、有毒有機物、放射性物質(zhì)
2、大氣污染:N20、 NH3 、 H2S
3、引起水體污染 :N、P過多,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赤潮、水華等現(xiàn)象。
四、合理使用化肥
1、根據(jù)土壤情況和農(nóng)作物種類選擇化肥 2、農(nóng)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
五、氮、磷、鉀三種化肥的區(qū)別方法
氮 肥
鉀 肥
磷 肥
看外觀
白 色 晶 體
灰白色粉末
加 水
全 部 溶 于 水
大多數(shù)不溶于水
灼 燒
可燃燒,熔化有氣泡或冒煙
不燃燒,跳動或有爆裂聲
加熟石灰
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
無氣味放出
必做題
考點 鹽和化肥
1.(2021?揚州)氯化鈉是一種常見的化學物質(zhì)。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氯化鈉是常見的食品調(diào)味劑
B.氯化鈉可用于生產(chǎn)氯氣、燒堿
C.蒸發(fā)海水即可獲得純凈的氯化鈉固體
D.氯化鈉可用于腌制食品
【答案】C
【解析】A、氯化鈉是最常見的食品調(diào)味劑,故選項說法正確。
B、氯化鈉在工業(yè)上可用于生產(chǎn)氯氣、燒堿,故選項說法正確。
C、蒸發(fā)海水,不能獲得純凈的氯化鈉固體,得到的氯化鈉中混有泥沙、氯化鎂、氯化鈣等,故選項說法錯誤。
D、氯化鈉可用于腌制食品,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C。
2.(2021?株洲)下列選項中各溶質(zhì)的溶液混合,無明顯現(xiàn)象的是( ?。?br />
A.NaCl、BaCl2、KNO3 B.CuSO4、NaOH、KCl
C.BaCl2、Na2SO4、HCl D.CaCl2、Na2CO3、KNO3
【答案】A
【解析】A、三者之間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不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故選項正確。
B、CuSO4、NaOH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藍色淀和硫酸鈉,有明顯現(xiàn)象,故選項錯誤。
C、BaCl2、Na2SO4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有明顯現(xiàn)象,故選項錯誤。
D、CaCl2、Na2CO3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有明顯現(xiàn)象,故選項錯誤。
故選:A。
3.(2020?沈陽)下列物質(zhì)能用作鉀肥的是( ?。?br />
A.NH4HCO3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答案】C
【解析】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選項錯誤。
B、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故選項錯誤。
C、K2CO3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選項正確。
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選項錯誤。
故選:C。
4.(2020?重慶)硝石是主要含KNO3的天然礦物,歷史上《本草經(jīng)集注》中對硝石有記載:“強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關(guān)KNO3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A.是一種化合物
B.可用作復合肥料
C.可能發(fā)生分解反應
D.其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答案】D
【解析】A.由化學式可知,硝酸鉀是由鉀元素、氮元素與氧元素三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選項說法正確;
B.硝酸鉀中含有鉀元素與氮元素,屬于復合肥,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jù)題干信息“強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真硝石也”可知,在高溫加熱的條件下硝酸鉀可能會發(fā)生分解反應,選項說法正確;
D.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主要受溫度的影響,沒有指明溫度,所以無法比較溶解度的大小,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D。
5.(2020?黔西南州)化肥碳酸銨、硫酸鉀均為白色固體。分別取少量固體進行下列實驗,不能將兩者區(qū)別出來的是( ?。?br />
A.與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鹽酸中
C.加入BaCl2溶液中 D.加入Ba(OH)2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碳酸銨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而硫酸鉀與熟石灰不反應,現(xiàn)象不同,所以可以將二者鑒別開,不合題意;
B.碳酸銨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而硫酸鉀與鹽酸不反應,現(xiàn)象不同,所以可以將二者鑒別開,不合題意;
C.碳酸銨和硫酸鉀均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現(xiàn)象相同,無法鑒別,符合題意;
D.碳酸銨能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同時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而硫酸鉀與氫氧化鋇反應只能產(chǎn)生白色沉淀,現(xiàn)象不同,所以可以將二者鑒別開,不合題意。
故選:C。
6.(2021?齊齊哈爾)下列各組離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br />
A.K+、NO3﹣、Na+、H+ B.CO32﹣、K+、Cl﹣、NO3﹣
C.Na+、Ba2+、Fe3+、NO3﹣ D.Na+、Mg2+、Al3+、Cl﹣
【答案】B
【解析】pH為13的水溶液顯堿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H+、OH﹣能結(jié)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B.四種離子間不能結(jié)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選項正確。
C.含有Fe3+的溶液是黃色的,且Fe3+和溶液中的OH﹣結(jié)合生成氫氧化鐵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D.Mg2+、Al3+和溶液中的OH﹣結(jié)合生成氫氧化鎂沉淀、氫氧化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故選:B。
7.(2020?臨沂)將下列各組物質(zhì)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后,得到無色溶液的是( ?。?br />
A.硝酸鉀和氯化鐵 B.氫氧化鉀和鹽酸
C.硫酸銅和氫氧化鈉 D.硫酸鈉和氯化鋇
【答案】B
【解析】物質(zhì)加到水中得到無色溶液,說明彼此之間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離子。
A、兩者之間不反應,但氯化鐵溶于水呈黃色,故選項錯誤。
B、氫氧化鉀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水,沒有沉淀生成,能得到無色溶液,故選項正確。
C、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溶液變渾濁,故選項錯誤。
D、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溶液變渾濁,故選項錯誤。
故選:B。
8.(2020?濟寧)通過一步化學反應,不能實現(xiàn)下列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的是( ?。?br />
A.C→CO B.H2O2→O2
C.BaCl2→Ba(OH)2 D.NaCl→NaNO3
【答案】C
【解析】A、碳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能一步實現(xiàn),故選項錯誤。
B、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能一步實現(xiàn),故選項錯誤。
C、氯化鋇轉(zhuǎn)化為氫氧化鋇,假設能行,對應的生成物應為氫氧化鋇和氯化銀,反應物為氯化鋇和氫氧化銀,氫氧化銀常溫下極不穩(wěn)定,在水溶液中是不存在的,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不能一步實現(xiàn),故選項正確。
D、氯化鈉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鈉,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能一步實現(xiàn),故選項錯誤。
故選:C。
9.(2020?濟寧)為鑒別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和硫酸鈉四種物質(zhì)的溶液,設計如下實驗:
下面對試劑①、試劑②和試劑③的選擇,合理的是( ?。?br />
A.①酚酞 ②稀鹽酸 ③氯化鋇
B.①酚酞 ②稀鹽酸 ③稀鹽酸
C.①石蕊 ②氯化鋇 ③稀鹽酸
D.①石蕊 ②氯化鋇 ③碳酸鈉
【答案】A
【解析】氯化鈉、氫氧化鈉、碳酸鈉和硫酸鈉四種物質(zhì)的溶液分別顯中性、堿性、堿性、中性,試劑①可以是紫色石蕊溶液或無色酚酞溶液,碳酸鈉能與稀鹽酸或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氣體或沉淀,試劑②可能是稀鹽酸或氯化鋇溶液;硫酸鈉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氯化鈉溶液不能,試劑③是氯化鋇溶液;故合理的是A。
故選:A。
10.(2020?舟山)學習了物質(zhì)分類與轉(zhuǎn)化規(guī)律后,某同學繪制了部分物質(zhì)間相互反應的關(guān)系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相鄰兩類物質(zhì)的反應,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br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A、①為酸堿反應,氫氧化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水,可以制得氯化鋅,A不符合題意;
B、酸與金屬反應,鋅的金屬活動性強于氫,所以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可以制得氯化鋅,B不符合題意;
C、堿與鹽的反應,堿為氫氧化鋅,本身不易溶于水,不能與鹽反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氯化鋅,因此C符合題意;
D、鹽與金屬反應,鋅金屬活動性強于銅,鋅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鋅和銅,可以制得氯化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1.(2020?寧波)某錐形瓶內(nèi)盛有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錐形瓶內(nèi)溶液質(zhì)量m1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zhì)量m2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br />
A.反應至A點時,所加NaOH溶液的質(zhì)量為40g
B.反應至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有CuCl2和NaCl
C.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nèi)溶液的質(zhì)量為280.4g
D.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nèi)溶液中NaCl的質(zhì)量為23.4g
【答案】D
【解析】A、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至A點時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為140g﹣100g=40g,故A說法正確;
B、反應至A點時,溶液中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zhì)有CuCl2和NaCl,故B說法正確;
C、設生成的氫氧化銅的質(zhì)量為x,生成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y
由圖象可知,與氯化銅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為:200g﹣40g=160g。
CuCl2+2NaOH═Cu(OH)2↓+2NaCl
80 98 117
160g×10% x y
解得:x=19.6g y=23.4g
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nèi)溶液的質(zhì)量為:100g+200g﹣19.6g=280.4g,故C說法正確。
D、設40g10%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鈉的質(zhì)量為z
NaOH+HCl═NaCl+H2O
40 58.5
40g×10% z
解得:z=5.85g
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nèi)溶液中NaCl的質(zhì)量為:5.85g+23.4g=29.25g。
故D說法錯誤。
故選:D。
12.(2019?泰安)某化學興趣小組對A、B、C、D四種未知溶液的成分進行了檢驗,檢驗結(jié)果見下表。其中檢驗結(jié)果不正確的是( ?。?br />
組別
溶液中檢驗出的離子
A
K+、Na+、OH﹣、SO42﹣
B
Ba2+、Na+、Cl﹣、OH﹣
C
Cu2+、Mg2+、NO3﹣、Cl﹣
D
H+、NH4+、CO32﹣、SO42﹣
【答案】D
【解析】A、四種離子間不能結(jié)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B、四種離子間不能結(jié)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C、四種離子間不能結(jié)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D、H+、CO32﹣兩種離子能結(jié)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正確。
故選:D。
13.(2021?河南)實驗室除去粗食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主要實驗步驟有溶解、 、蒸發(fā);除去粗食鹽水中的雜質(zhì)CaCl2、MgCl2、Na2SO4可依次加入過量NaOH、 、Na2CO3溶液,分離出沉淀后,再加入適量鹽酸,其作用是 。
【答案】過濾;氯化鋇溶液;除去溶液中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解析】實驗室除去粗食鹽中難溶性雜質(zhì)的主要實驗步驟有溶解、過濾、蒸發(fā);從海水中得到的粗鹽中含Ca2+、Mg2+、SO42﹣等雜質(zhì)離子,可以用試劑BaCl2溶液除去鋇離子、用Na2CO3溶液除去鈣離子、用NaOH除去鎂離子、用HCl除去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除雜時,應該先用氯化鋇或氫氧化鈉除去硫酸根離子或鎂離子,加入這兩種物質(zhì)后再加入碳酸鈉除去鈣離子和過量的鋇離子,過量的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用稀鹽酸除去,所以除去粗食鹽水中的雜質(zhì)CaCl2、MgCl2、Na2SO4可依次加入過量NaOH、氯化鋇溶液、Na2CO3溶液,分離出沉淀后,再加入適量鹽酸,作用是:除去溶液中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故答案為:過濾;氯化鋇溶液;除去溶液中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14.(2021?河北)茶垢清潔劑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著的茶垢,某小組同學對茶垢清潔劑進行了探究。
【查閱資料】如圖1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潔劑說明書中的部分內(nèi)容。說明書中碳酸鈉的俗稱有誤,應改為 。
【提出問題Ⅰ】茶垢清潔劑溶于水時生成過氧化氫,是否生成氧氣?
【實驗1】在盛有茶垢清潔劑固體的小燒杯中,加適量常溫水,完全溶解后得到無色溶液,觀察到有小氣泡緩慢冒出,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不復燃。
【實驗2】取三份等量的實驗1中的溶液,分別加入甲、乙、丙三支試管中,按圖2所示進行實驗。觀察到都較快產(chǎn)生氣泡,且溫度越高產(chǎn)生氣泡越快;伸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都復燃。
【表達交流Ⅰ】通過實驗證明,茶垢清潔劑溶于水時生成氧氣。
(1)實驗1中“木條不復燃”的原因是 。
(2)實驗2中丙試管內(nèi)不再產(chǎn)生氣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質(zhì)與加熱前溶液的不同是 。
【提出問題Ⅱ】茶垢清潔劑溶于水時生成碳酸鈉,是否生成氫氧化鈉?
【實驗3】取實驗2丙試管內(nèi)溶液,按如圖3流程進行實驗。
【表達交流Ⅱ】
(1)加入試劑X的目的是 ?。ㄓ没瘜W方程式表示)。
(2)不新增試劑,檢驗加入的試劑X已足量的方法是 。
(3)溶液M呈 色,說明茶垢清潔劑溶于水時沒有生成氫氧化鈉。
【反思總結(jié)】
(1)茶垢清潔劑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鈉和過氧化氫。碳酸鈉溶液有較好的去污效果,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層帶走污垢。
(2)使用茶垢清潔劑時應選擇 的水進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答案】【查閱資料】純堿或蘇打;
【表達交流Ⅰ】(1)產(chǎn)生氧氣速率較慢,氧氣濃度過低;
(2)無過氧化氫;
【表達交流Ⅱ】
(1)CaCl2+Na2CO3=CaCO3↓+2NaCl;
(2)取濾液后加入試劑X后,沒有沉淀產(chǎn)生,說明已經(jīng)將碳酸鈉去除,加入的X是足量的;
(3)無;
【反思總結(jié)】溫度較高。
【解析】【查閱資料】碳酸鈉的俗稱是純堿或蘇打;
【表達交流Ⅰ】(1)產(chǎn)生氧氣速率較慢,氧氣濃度過低,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2)實驗2中丙試管內(nèi)不再產(chǎn)生氣泡后,說明已經(jīng)不含有過氧化氫,所以溶液所含溶質(zhì)與加熱前溶液的不同是無過氧化氫;
【表達交流Ⅱ】
(1)加入試劑X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碳酸鈉,所以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或氯化鋇,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
(2)主要是檢驗反應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鈉,看是否產(chǎn)生沉淀,利用試劑X就是與碳酸鈉反應產(chǎn)生沉淀,此時取濾液后加入試劑X后,沒有沉淀產(chǎn)生,說明已經(jīng)將碳酸鈉去除,加入的X是足量的;
(3)氫氧化鈉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所以酚酞試液不變色,說明沒有氫氧化鈉;
【反思總結(jié)】
根據(jù)題目中實驗信息可知,在較高溫度下,產(chǎn)生氧氣速率快,另外碳酸鈉在較高溫度下,溶解度較大,利用碳酸鈉的溶解,所以利用溫度較高的水溶解茶垢劑可以取得良好的去垢的效果。
故答案為:【查閱資料】純堿或蘇打;
【表達交流Ⅰ】(1)產(chǎn)生氧氣速率較慢,氧氣濃度過低;
(2)無過氧化氫;
【表達交流Ⅱ】
(1)CaCl2+Na2CO3=CaCO3↓+2NaCl;
(2)取濾液后加入試劑X后,沒有沉淀產(chǎn)生,說明已經(jīng)將碳酸鈉去除,加入的X是足量的;
(3)無;
【反思總結(jié)】溫度較高。
15.(2020?濟寧)家庭或企業(yè)加工饅頭、面包和餅干等食品時,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劑(如碳酸氫鈉),蒸制或烘焙食品中產(chǎn)生大量氣體,使面團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軟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
閱讀上面信息后,回答:
(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劑是 ?。ㄌ罨瘜W式);
(2)碳酸氫鈉是一種 性的化合物(填“可溶”或“不溶”);
(3)碳酸氫鈉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 ?。ㄓ没瘜W方程式解釋)。
【答案】(1)NaHCO3;(2)可溶;(3)2NaHCO3Na2CO3+H2O+CO2↑。
【解析】(1)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劑(如碳酸氫鈉),其化學式為NaHCO3。
(2)碳酸氫鈉屬于鈉鹽,是一種可溶性的化合物。
(3)由題意,蒸制或烘焙食品中產(chǎn)生大量氣體,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Na2CO3+H2O+CO2↑。
故答案為:
(1)NaHCO3;
(2)可溶;
(3)2NaHCO3Na2CO3+H2O+CO2↑。
16.(2019?青島)氯化鋇是一種可溶性重金屬鹽,廣泛應用于化工領域,其水溶液呈中性。工業(yè)上用毒重石(主要成分是 BaCO3)制備氯化鋇晶體。某實驗小組模擬工業(yè)上制備氯化鋇晶體的流程,設計了實驗室中制備氯化鋇晶體的方案,實驗流程如圖所示。(該毒重石樣品所含雜質(zhì)難溶于水,不與酸反應。
(1)步驟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濾液Ⅱ是 30℃時氯化鋇的 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3)關(guān)于上述實驗方案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選填字母序號)。
A、氯化鋇是一種有毒的物質(zhì),使用時應注意安全
B、該實驗流程中得到的副產(chǎn)品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可用重晶石(主要成分是硫酸鋇)代替該實驗流程中的毒重石,制備氯化鋇晶體
D、步驟②將濾渣進行水洗,既能提高氯化鋇晶體的產(chǎn)率,又能減少 Ba2+環(huán)境的污染
(4)某同學提出,步驟③將濾液Ⅰ濃縮時會產(chǎn)生氣體污染物,其化學式為 。為防止污染,需要對濾液Ⅰ處理后再濃縮。簡述處理濾液Ⅰ的方法: 。
【答案】(1)BaCO3+2HCl═BaCl2+H2O+CO2↑。(2)飽和。(3)C。
(4)HCl;加入適量的碳酸鋇。
【解析】
(1)步驟①中發(fā)生反應是碳酸鋇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以及二氧化碳,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aCO3+2HCl═BaCl2+H2O+CO2↑。
(2)濾液Ⅱ是過濾晶體得到,所以 30℃時氯化鋇的 飽和溶液。
(3)
A、氯化鋇是一種有毒的物質(zhì),使用時應注意安全,正確;
B、該實驗流程中得到的副產(chǎn)品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正確;
C、由于硫酸鋇不溶于水也不和酸反應,所以不可用重晶石(主要成分是硫酸鋇)代替該實驗流程中的毒重石,制備氯化鋇晶體,錯誤;
D、步驟②將濾渣進行水洗,既能提高氯化鋇晶體的產(chǎn)率,又能減少 Ba2+環(huán)境的污染,正確;
故選:C。
(4)某同學提出,步驟③將濾液Ⅰ濃縮時會產(chǎn)生氣體污染物,是因為鹽酸過量,濃縮時揮發(fā)出氯化氫氣體,其化學式為 HCl.為防止污染,需要對濾液Ⅰ處理后再濃縮。為避免引入新的雜質(zhì),所以可以用適量的碳酸鋇。處理濾液Ⅰ的方法:加入適量的碳酸鋇。
故答案為:
(1)BaCO3+2HCl═BaCl2+H2O+CO2↑。
(2)飽和。
(3)C。
(4)HCl;加入適量的碳酸鋇。
這是一份人教版化學中考復習第11單元鹽化肥練習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某復合肥的部分說明書如圖所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單元過關(guān)練習專題11 鹽 化肥(含解析),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簡答題,科學探究題,綜合應用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第11單元 鹽 化肥—中考(化學)一輪復習 知識點+真題演練,文件包含第11單元鹽化肥含答案解析docx、第11單元鹽化肥真題演練含答案解析docx、第11單元鹽化肥docx、第11單元鹽化肥真題演練docx等4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6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