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講  比和比例綜合(二)【學習目標】1、用正反比例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2、掌握工程問題中的正反比關系。3、掌握行程中的正反比關系。  【溫故知新】例題1:體平移的速度常用單位時間移動的距離來表示,如汽車每小時行60千米;物體旋轉的速度常用單位時間轉動的圈數(shù)或角度來表示,如鐘面上的時針每天轉2圈,或每小時轉30°,分針每小時轉1圈或每分鐘轉6°,還有電風扇每秒轉2圈或720°(每秒轉2圈,1圈是360°).我們在科學課中研究過一些簡單的機械,下面是一個傳送系統(tǒng),由主動輪、從動輪和傳送帶組成,可以將貨物從B傳送到A.主動輪每秒轉1圈.(1)    觀察該系統(tǒng),如果主動輪順時針轉180°,那么從動輪就會逆時針轉 (2)    這個系統(tǒng)把貨物從B傳送到A,大約要多少秒?(計算時,圓周率π取3)    【答案】(1)90°。    (2)18÷(3×0.6)×2=20(秒)。   舉一反三1:如圖是四個相互咬合的齒輪,各齒輪的齒數(shù)分別是16,12,10,6.當最大齒輪按照順時針方向轉動了2014圈時,最小齒輪上面箭頭所指的漢字為         。  【答案】思。 例題2: 有A、B、C三個齒輪,其中A和B相互咬合,B和C相互咬合.如果A齒輪轉動7圈時,B齒輪恰好轉動5圈;B齒輪轉動7圈時,C齒輪恰好轉動10圈.請問:這三個齒輪的齒數(shù)之比是多少?      【答案】A:B=5:7,B:C=10:7,A:B:C=50:70:49   舉一反三2:有A、B、C、D四個齒輪,其中A和B相互咬合,B和C相互咬合,C和D相互咬合,這四個齒輪的齒數(shù)之比3:4:5:6。當A、D兩個齒輪一共轉動50圈時,B、C兩個齒輪一共轉動了多少圈?   【答案】A、B、C、D 的圈數(shù)比為:;(圈)。例題3:  6枚壹分硬幣摞在一起與5枚貳分硬幣摞在一起一樣高,4枚壹分硬幣摞在一起與3枚伍分硬幣摞在一起一樣高,用壹分、貳分、伍分硬幣各摞成一個圓柱體,并且三個圓柱體一樣高,共用了124枚硬幣。問:這些硬幣的總幣值為多少元?     【答案】壹分錢厚度:貳分錢厚度:伍分錢厚度=15:18:20。,180÷15=12,180÷18=10,180÷20=9;124÷(12+10+9)=4。總幣值:12×4×1+10×4×2+9×4×5=30.8(元)。 舉一反三3:已知4盒圓珠筆和3盒鉛筆的支數(shù)一樣,4盒鋼筆和3盒圓珠筆的支數(shù)一樣.王老師購買這三種筆共 111盒,發(fā)現(xiàn)其中圓珠筆、鉛筆和鋼筆的支數(shù)相同.請問:王老師購買了圓珠筆、鉛筆、鋼筆各多多少盒?     【答案】每盒圓珠筆的支數(shù):每盒鉛筆的支數(shù)=3:4,每盒鋼筆的支數(shù):每盒圓珠筆的支數(shù)=3:4,每盒圓珠筆支數(shù):每盒鉛筆支數(shù):每盒鋼筆支數(shù)=12:16:9,。144÷12=12,144÷16=9,144÷9=16.111÷(12+9+16)=3.圓珠筆:12×3=36(盒);鉛筆:9×3=27(盒);鋼筆:16×3=48(盒)。  ※例4:甲乙兩車分別從A、B兩地出發(fā),相向而行。出發(fā)時,甲乙速度的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減少20%,乙的速度提高。這樣,當甲到達B地時,乙還差10千米到達A地。求A.、B兩地的距離。  【答案】由甲乙的速度比是5:4知,相遇時,甲乙的路程比是5:4,把全程看成單位“1”,甲行駛了全程的,乙行了全程的。相遇后,甲的速度為5×(1-20%)=4       乙的速度為甲從相遇到達B地,所用時間為:÷4,此時乙共行駛的路程是:+A、B兩地的距離是千米。 舉一反三4:1、康師傅加工一批零件,如果從一開始,就把工作效率提高12.5%,結果提前了4天完成任務;如果加工720個之后,再把工作效率提高20%,那么也可以提前4天完成任務;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2、一個水泥廠計劃生產(chǎn)一批水泥,如果先生產(chǎn)19天,然后把生產(chǎn)速度提高25%,就能比計劃提早4天完成;如果在生產(chǎn)300噸水泥后,再把生產(chǎn)速度提高45%,就能比劃提早9天完成。那么這個水泥廠計劃生產(chǎn)多少噸水泥?      【答案】1、1+12.5%=,工作效率提高前后所用時間的比是9:8;原計劃需要時間:(天);  1+20%=,工作效率提高前后所用時間的比是6:5;加工720個零件后的工作時間:(天);  前720個所用時間:36-24=12(天);總零件720÷12×36=2160(個)。2、1170(噸)   小結:    【鞏固練習】1、如圖甲、乙、丙三個齒輪咬合,當甲輪轉4圈時,乙輪恰好轉3圈;當乙輪轉4圈時,丙輪恰好轉5圈,求這三個齒輪的齒數(shù)最少應分別是(    )(    )(     )。2、甲、乙、丙三人共有存款106 元。已知甲存款數(shù)的相當于乙存款數(shù)的,乙存款數(shù)的相當于丙存款數(shù)的,甲、乙、丙各有存款多少元? 3、一輛摩托車從A地開往B地。如果把車速提高20%,可比原計劃提前一小時到達;如果仍按原速行駛120千米,再將速度提高25%,則可提前40分鐘到達。那么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1、15,20,162、甲乙存款比為2:5;乙丙存款比為4:5;甲乙丙存款的比為8:20:25,106÷(8+20+25)=2,甲:2×8=16(元),乙:20×2=40(元),丙:25×2=50(元)。3、車速提高20%,也就變成原來的,則時間變成原來的,提前1小時,所以原來的時間為1÷(6-5)×6=6小時;速度提高25%,也就變成原來的,則時間變成原來的提前40分鐘,這段路程的原定時間40÷(5-4)×5=200分鐘=小時。因此原速行駛120千米需要6-=時。A、B兩地的距離:=270千米。                                                                                                                      

相關學案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10講 簡算(二)(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這是一份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10講 簡算(二)(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6講 比和比例綜合(一)(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這是一份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6講 比和比例綜合(一)(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3講 數(shù)論(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這是一份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3講 數(shù)論(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共6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2講 計算綜合(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2講 計算綜合(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1講 找規(guī)律(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1講 找規(guī)律(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17講 極值問題(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17講 極值問題(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12講 余數(shù)性質與定理(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小升初奧數(shù)培優(yōu)專題講義-第12講 余數(shù)性質與定理(學習目標+溫故知新+鞏固練習)學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競賽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