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八 動態(tài)電路
動態(tài)電路分析是初中物理電學中的重點內容。動態(tài)電路分析只涉及到串并聯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所謂動態(tài)電路是指對一個通常含有電源、滑動變阻器、開關、電流和電壓表等電器元件的電路,通過改變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或開關的通斷等形式來改變電路的連接方式,進而改變電路中的總電阻、電流、電壓的大小。
中考物理中,動態(tài)電路分析主要以選擇題、填空題和計算題形式出現。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變化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2)開關的斷開或閉合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3)其他電學量發(fā)生變化或客觀因素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
一、分析電路中各元件之間的關系
具體來說,就是要弄清電阻之間是串聯還是并聯或兩者皆有;所給的電表是測量干路的電流(或電壓)還是支路中的電流(或電壓)等。
二、掌握電表的特點
1.電流表的電阻非常小,在電路中相當于導線,可看作短路。
2.電壓表的電阻非常大,在電路中相當于斷路(開路),即在分析此類問題時可先將電壓表放在一邊,暫不考慮。
3.基本思想
明確電路中的變量和不變量,首先確定不變的物理量(如電源的電壓、各定值電阻,小燈泡的電阻以及小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然后根據相關的規(guī)律去分析其它量的變化。
4.解題思路
總體遵循“先局部-再整體-再局部”的思路,具體說來:①由某個電阻或開頭的變化分析總電阻的變化(局部);②根據歐姆定律,由總電阻的變化分析總電流的變化(整體);③由總電流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和電路和串、并聯規(guī)律分析各支路的電壓、電流的變化(局部)。
一、電路
1.定義: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開關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常見的電路狀態(tài)有:通路、開路、短路。
2.電路串聯:把元件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中只有一條電流路徑,一處段開所有用電器都停止工作。
3.電路并聯:把元件并列的連接起來的電路;電路中的電流路徑至少有兩條,各支路中的元件獨立工作,互不影響。如:家庭中所有用電器的連接都是并聯。
4.識別電路串、并聯的常用方法
⑴電流分析法:在識別電路時,電流:電源正極→各用電器→電源負極,若途中不分流用電器串聯;若電流在某一處分流,每條支路只有一個用電器,這些用電器并聯;若每條支路不只一個用電器,這時電路有串有并,叫混聯電路。
⑵斷開法:去掉任意一個用電器,若另一個用電器也不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串聯;若另一個用電器不受影響仍然工作則這兩個用電器為并聯。
⑶節(jié)點法:在識別電路時,不論導線有多長,只要其間沒有用電器或電源,則導線的兩端點都可看成同一點,從而找出各用電器的共同點。
二、電路中電流與電壓
1.電流
⑴串聯電路中電流特點:電路中各處電流都相等;表達式為:I=I1=I2= … =In。
⑵并聯電路中電流特點:在并聯電路中,干路中的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表達式為:I=I1+I2+ … +In。
2.電壓
(1)串聯電路中,各用電器兩端電壓相加等于干路總電壓。
(2)并聯電路中,各用電器兩端電壓都相等。
3.電阻
(1)并聯電路中的總電阻比并聯的每個電阻都小。
(2)在任何一個電路(無論該電路是串聯還是并聯或兩者皆有)中,總電阻隨電路中某一個電阻的增大而增大,隨某一個電阻的減小而減小。
一、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動態(tài)分析
【典例1】(泰安)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 6V不變,電流表量程為 0 ~ 0.6A,電壓表量程為 0 ~ 3V,定值電阻 R1的規(guī)格為“10Ω、0.5A”,滑動變阻器 R2的規(guī)格為“20Ω、1A”。閉合開關,為了保證電路安全,在變阻器滑片移動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電阻 R1 消耗電功率允許的變化范圍為 0.4W~ 0.9W;
②電流表示數允許的變化范圍為 0.2A~ 0.5A;
③滑動變阻器 R2 允許接入電路阻值的變化范圍為 10Ω ~ 20Ω;
④電路消耗總電功率允許的變化范圍為 1.8W~ 3W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 .只有②和④
【解析】由圖知,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流表測量電路電流,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兩端電壓。
①已知電流表選擇的量程和定值電阻規(guī)格,可以確定電路最大電流;已知電壓表選擇的量程,可以確定定值電阻兩端最大電壓;電路電流最大時,定值電阻消耗的功率最大;電路電流最小﹣﹣總電阻最大時,消耗的功率最小。據此確定定值電阻消耗功率的變化范圍及電路電流變化范圍;②電路電流最大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電阻最小;電流最小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電阻最大。據此確定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電阻范圍;③已知電源電壓和電路最大、最小電流,利用公式P=UI確定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的變化范圍。
【解答】①、電壓表示數為3V時,電路電流為I1===0.3A;而電流表選擇的是0﹣0.6A量程,所以電路最大電流為I=0.3A。
此時R1消耗的功率為P1最大=U1I1=3V×0.3A=0.9W;
當滑動變阻器全部串聯在電路中時,R=R1+R2=10Ω+20Ω=30Ω,
此時電路電流為I′===0.2A,
此時R1消耗的功率為P1最小=I′2R1=(0.2A)2×10Ω=0.4W。
所以阻R1消耗功率允許的變化范圍為0.4W~0.9W.選項①正確;
②、由上知,電流表示數允許的變化范圍為0.2A~0.3A.選項②錯誤;
③、當電路電流最大為I=0.3A時,電路總電阻為R最小===20Ω,
所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電阻為R2最小=R﹣R1=20Ω﹣10Ω=10Ω。
所以R2接入電路的阻值允許變化范圍為10Ω~20Ω.選項③正確;
④、整個電路消耗的最小功率為P總小=UI最小=6V×0.2A=1.2W;
最大功率為P總大=UI最大=6V×0.3A=1.8W。
所以電路消耗總功率允許的變化范圍為1.2W~1.8W.選項④錯誤。
故選A。
二、開關閉合、斷開動態(tài)分析
【典例2】(?棗莊)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12V不變,小燈泡L上標有“6V、3W”字樣,滑動變阻器最大電阻值R=48Ω,閉合開關,若不考慮燈絲電阻隨溫度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要使電壓表的示數增大1V,小燈泡L兩端的電壓就會減小1V;
B.小燈泡L的最小實際電功率為0.6W;
C.當滑片P移到變阻器的中點時,小燈泡L正常發(fā)光;
D.當滑片P移到最右端時,通電10s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能是19.2J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后,滑動變阻器R與燈泡L串聯,電壓表測燈泡L兩端的電壓。(1)電壓表示數的變化和燈泡兩端的電壓變化相同;(2)知道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根據P=UI=求出燈泡的電阻,當滑片P移到最右端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電路中的電流最小,小燈泡的實際功率最小,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最小電流,利用P=I2R求出小燈泡L的最小實際電功率,再利用W=UIt=I2Rt求出通電10s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能;(3)當滑片P移到變阻器的中點時,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利用P=I2R求出小燈泡L的實際功率,然后與燈泡的額定功率相比較確定是否正常發(fā)光。
【解答】由電路圖可知,閉合開關后,滑動變阻器R與燈泡L串聯,電壓表測燈泡L兩端的電壓。
(1)由電壓表測燈泡L兩端的電壓可知,電壓表的示數增大1V,小燈泡L兩端的電壓就會增大1V,故A錯誤;
(2)由P=UI=可得,燈泡的電阻:RL===12Ω,
當滑片P移到最右端時,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電路中的電流最小,小燈泡的實際功率最小,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電路中的最小電流:I===0.2A,
則小燈泡L的最小實際電功率:PL小=I2RL=(0.2A)2×12Ω=0.48W,故B錯誤;
通電10s滑動變阻器消耗的電能:WR=I2Rt=(0.2A)2×48Ω×10s=19.2J,故D正確;
(3)當滑片P移到變阻器的中點時,電路中的電流:I′===A,
此時燈泡的實際功率:PL′=(I′)2RL=(A)2×12Ω≈1.33W<3W,
所以,此時燈泡不能正常發(fā)光,故C錯誤。
故選D。
三、其他變化動態(tài)分析
【典例3】(?玉林)如圖所示,電源電壓為10V,電路消耗的最大功率為10W。若只閉合S1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1,R1消耗的功率為P1;只閉合S2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2,電路消耗的功率為P2;且R1:R2=2:1,P1:P2=4:9,則R= Ω,I1:I2= 。
【解析】(1)由電路圖可知,只閉合S時,電路為R的簡單電路,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電路中的總功率最大,根據P=UI=求出電阻R的阻值;(2)由電路圖可知,只閉合S1時,R1與R串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I1;只閉合S2時,R2與R串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I2,根據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結合R1:R2=2:1表示出兩種情況下電路中的電流之比,根據P=I2R表示出P1和P2的比值結合P1:P2=4:9得出等式,然后聯立等式即可求出R2的阻值,進一步求出I1:I2的值。
【解答】(1)由題知,電源電壓為10V,電路消耗的最大功率為10W,
由電路圖可知,只閉合S時,電路為R的簡單電路,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電路中的總功率最大,
由P=UI=可得,電阻R的阻值:R===10Ω;
(2)由電路圖可知,只閉合S1時,R1與R串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I1,
只閉合S2時,R2與R串聯,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I2,
因電源的電壓一定時,電路中的電流與總電阻成反比,且R1:R2=2:1(即R1=2R2),
所以,==,
因P1:P2=4:9,所以,由P=I2R可得:
==()2×=()2×==,
整理可得:R22+10R2﹣200Ω2=0,
解得:R2=10Ω,R2=﹣20Ω(舍去),
則===。
故答案為:10;2:3。
一、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動態(tài)分析
1.(?瀘州)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恒為9V,電壓表量程為0~6V,滑動變阻器R的規(guī)格為30Ω、1A”,燈泡L標有“6V 3W“字樣。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動時,要求兩電表示數均不超過所選量程,燈泡兩端的電壓不超過額定值,不考慮燈絲電阻變化,在全部滿足以上條件的情況下,電流表的量程應選 最恰當(選填“0~0.6A”或“0﹣3A“),滑動變阻器接人電路中的最小阻值應為 Ω;電路中電流的最小值應為 A。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R串聯,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1)根據P=UI求出燈泡的額定電流,然后與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相比較確定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據此確定電流表的量程,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小,根據歐姆定律求出燈泡的電阻和電路的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2)由串聯電路的分壓特點可知,當電壓表的示數最大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燈泡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最小電流。
【解答】由電路圖可知,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R串聯,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由P=UI可得,燈泡的額定電流:IL===0.5A,
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且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A,
所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I大=IL=0.5A,則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小,
由I=可得,燈泡的電阻和電路的最小總電阻分別為:RL===12Ω,R總小===18Ω,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R小=R總小﹣RL=18Ω﹣12Ω=6Ω;
(2)由串聯電路的分壓特點可知,當電壓表的示數最大為UR=6V時,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電路中的電流最小,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此時燈泡兩端的電壓:UL′=U﹣UR=9V﹣6V=3V,
則電路中的最小電流:I小===0.25A。
故答案為:0~0.6A;6;0.25。
2.(?廣安)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后,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燈泡L變暗 B.電壓表示數變小
C.電流表A1示數變大 D.整個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小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燈泡L與電阻R并聯,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L支路的電流,根據電源的電壓可知滑片移動時電壓表示數的變化,根據并聯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可知滑片移動時通過L的電流和實際功率不變,根據滑片的移動可知接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R的電流變化,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干路電流的變化,根據P=UI可知電路總功率的變化。
【解答】由電路圖可知,燈泡L與滑動變阻器R并聯,電壓表V測電源的電壓,電流表A1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L支路的電流。
因電源的電壓不變,所以,滑片移動時,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故B錯誤;
因并聯電路中各支路獨立工作、互不影響,所以,滑片移動時,通過L的電流和實際功率不變,即L的亮度不變,故A錯誤;
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由I=可知,通過R的電流變小,
因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所以,干路電流變小,即電流表A1的示數變小,故C錯誤;
由P=UI可知,整個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變小,故D正確。
故選D。
3.(十堰)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為保持不變,電流表的量程為,電壓表的量程為,燈泡L的規(guī)格為“6V、3W”,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為“”,閉合開關后,不考慮燈絲電阻的變化,在電路安全的前提下,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由右向左移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壓表示數增大,電流表示數減小;
B. 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不變;
C. 滑動變阻器R的電阻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8:3;
D. 整個電路的電功率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9:4
【解析】由圖可知燈泡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由右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連入的電阻變小,根據歐姆定律和串聯電路的特點即可排開電路中的電流變化和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化。已知小燈泡的規(guī)格“6V? 3W”,則可求出燈泡的電阻及額定電流,比較額定電流及電流表的最大量程,可得出電路中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此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小,根據歐姆定律求出電路的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特點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值,再根據求出此時電路中的最大功率;當電壓表的示數為15V時,滑動變阻器連入的電阻最大,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大阻值,再根據求出燈泡和電路中的最小電功率,進一步得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最大值,然后求出比值。
解答:由圖知,燈泡和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由右向左移動,滑動變阻器連入的電阻變小,由于電源電壓不變,則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示數變大;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特點可知,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小,即電壓表示數變小,故A錯誤;
由歐姆定律可知,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等于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所以電壓表示數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變小,故B錯誤;
由得燈絲的電阻為:,
燈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為:;
則,所以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應為,此時燈泡正常發(fā)光;
由歐姆定律可得,電路中的最小總電阻:;
因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
所以,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值:;
電路中的最大電功率:。
為保護電壓表,滑動變阻器兩端的最大電壓為3V,此時滑動變阻器連入的電阻最大,電路中的電流最小,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得,此時燈泡的電壓:,
此時電路中最小的電流為:,
滑動變阻器連入的最大電阻為:;
電路中最小電功率:。
由此可知:滑動變阻器R的電阻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3,故C正確;
整個電路的電功率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為::3,故D錯誤。
故選:C。
4.(武漢)如圖所示電源電壓U保持不變。當開關S2閉合、S1和S3斯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時,電路的總功率為P1,再將滑片滑至最左端,有一只電表的示數變?yōu)樵瓉淼?/5;當開關S1和S3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從最右端滑至中點時,R3的功率增大了0.05W,且滑片在中點時,電壓表V1的示數為U1;當所有開關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時,電路的總功率為P2,兩只電流表示數相差0.3A。已知P1:P2=2: 15,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P2=5.4W B.U=12V C.U1=6V D.R2=20Ω
【解析】(1)當開關S2閉合、S1和S3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時,R2與R3的最大阻值串聯,電壓表V1測R2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電源兩端的電壓,電流表A1測電路中的電流;再將滑片滑至最左端時,R2與R3的最大阻值串聯,電壓表V1、V2均測R2兩端的電壓,電流表A1測電路中的電流,據此可知示數變化的電表為V2,并得出R2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R3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和歐姆定律表示出兩電阻的阻值之比;(2)當開關S2閉合、S1和S3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時,根據電阻的串聯和P=表示出電路中的總功率P1;當所有開關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時,R1與R2并聯,電流表A2測干路電流,電流表A1測R2支路的電流,根據并聯電路的特點和電功率公式表示出電路的總功率P2,利用P1:P2=2:15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1與R2的阻值關系;利用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結合兩只電流表示數相差0.3A即可得出電源的電壓和R2的阻值關系;當開關S1和S3閉合、S2斷開時,R1與R3串聯,電壓表V1測R1兩端的電壓,電壓表V2測電源兩端的電壓,電流表A2測電路中的電流,根據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求出滑片位于最右端和中點時電路中的電流,利用P=I2R結合R3的功率變化即可求出R3的阻值,進一步求出R1和R2的阻值以及電源的電壓,利用歐姆定律求出U1的大小,最后根據并聯電路的特點和P=求出P2的大小。
【解答】(1)當開關S2閉合、S1和S3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時,等效電路圖如圖1所示;
再將滑片滑至最左端時,等效電路圖如圖2所示:
由圖1和圖2可知,示數變化的電表為V2,且R2兩端的電壓UR2=U,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R3兩端的電壓UR3=U,則UR2:UR3=1:4,
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所以,由I=可得:===,即R3=4R2﹣﹣﹣﹣﹣﹣﹣﹣①;
(2)當開關S1和S3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時,等效電路圖如圖3所示;
滑片位于中點時,等效電路圖如圖4所示;
當所有開關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時,電路的等效電路圖如圖5所示: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圖1中,電路的總功率:P1===,
因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且電路的總功率等于各用電器功率之和,
所以,圖5中,電路的總功率:P2=+,
由P1:P2=2:15可得:15P1=2P2,即15×=2×(+),
解得:R1=2R2﹣﹣﹣﹣﹣﹣﹣﹣﹣﹣②
因并聯電路中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且圖5中兩只電流表示數相差0.3A,
所以,圖5中,通過R1的電流:I5=I﹣I4=0.3A,則==0.3A,即=0.6A﹣﹣﹣﹣﹣﹣③
圖3中,電路中的電流:I2====×=×0.6A=0.1A,
圖4中,電路中的電流:I3====×=×0.6A=0.15A,
因圖4和圖3相比較R3的功率增大了0.05W,
所以,由P=I2R可得:P3′﹣P3=I32×R3﹣I22R3=(0.15A)2×R3﹣(0.1A)2×R3=0.05W,
解得:R3=40Ω,
代入①②③兩式可得:R1=20Ω,R2=10Ω,U=6V,故BD錯誤;
圖4中,U1=I3R1=0.15A×20Ω=3V,故C錯誤;
圖5中,P2=+=+=5.4W,故A正確。
故選A。
5.(達州)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片P置于變阻器的B端時,電壓表的示數為6V,在10s內定值電阻R1產生的熱量為36J;當滑片P置于變阻器的中點時,電壓表的示數變化了2V。下列結果正確的是( )。
A.R1先后兩次消耗的電功率之比為3:4;
B.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10Ω;
C.電源電壓為10V;
D.R1的阻值為20Ω
【解析】由電路分析可知,R1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由滑片的移動和電壓表示數變化可知滑片滑到B點時電壓表的示數,則由歐姆定律可表示出滑片在不同位置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電壓電阻間的關系,聯立可解得R1與R2最大值之間的關系及電源的電壓; 由功率公式可求得R1的阻值,則可求得R2的最大阻值;最后由功率公式分別求得R1先后兩次消耗的電功率,即可求得比值。
【解答】由電路圖可知,R1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量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當滑片在B端時,由歐姆定律可知,電流中的電流:I1=,
則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的示數):U2=I1×R2==6V﹣﹣﹣﹣﹣﹣①
由題意知,當滑片滑到中點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阻變小,變阻器分得電壓變小,即電壓表示數應減小,所以,滑片滑到中點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U2′=6V﹣2V=4V;
同理可得,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的示數):U2′==4V﹣﹣﹣﹣﹣﹣﹣②
①:②可得:=,解得R1=R2﹣﹣﹣﹣﹣﹣③
將③代入①:==6V,
可得電源電壓:U=12V,故C錯誤;
當滑片滑到B端時,R1兩端電壓為:U1=U﹣U2=12V﹣6V=6V;
由Q=t=36J可得:R1=×10s=10Ω,故D錯誤;
因R2=R1,所以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10Ω,故B正確;
滑片在中點時,R1兩端的電壓為U1′=U﹣U2′=12V﹣4V=8V,
則R1先后兩次的電壓之比為:==,
由P=可得R1先后兩次消耗的電功率之比:====,故A錯誤。
故選B。
6.(達州)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電阻R1為20Ω,小燈泡L標有“6V 3W”字樣。閉合S,斷開S1、S2,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時,小燈泡L恰好正常發(fā)光;閉合S、S1、S2,滑片P移至最左端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5.4W,忽略小燈泡電阻隨溫度的變化,則小燈泡L的電阻為 Ω,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 Ω;閉合S,斷開S1、S2,移動滑片P,使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為0.72W時,電流表的示數為 A。19.12;10;0.3。
【解析】(1)閉合S,斷開S1、S2,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時,電路為小燈泡L的簡單電路,且小燈泡L恰好正常發(fā)光,故可判斷電源電壓,同時據燈泡正常發(fā)光,據P=可計算小燈泡的電阻;(2)閉合S、S1、S2,滑片P移至最左端時,小燈泡發(fā)生短路,定值電阻R1與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并聯;根據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5.4W,可計算出總電流,進而利用歐姆定律可以計算出R1的電流,進而計算出滑動變阻器R 的電流,據R的電流和電壓,結合歐姆定律可以計算R電阻。(3)閉合S,斷開S1、S2,移動滑片P,燈泡和滑動變阻器串聯,使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為0.72W時,設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根據UL+U滑=U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1)閉合S,斷開S1、S2,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最右端時,電路為小燈泡L的簡單電路,且小燈泡L恰好正常發(fā)光,則電源電壓U=U額=6V;
由P=可得,小燈泡的電阻:RL===12Ω;
(2)閉合S、S1、S2,滑片P移至最左端時,小燈泡發(fā)生短路,定值電阻R1與滑動變阻器R的最大阻值并聯;
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5.4W,由P總=U總I總可得干路中的電流:I總===0.9A;
通過R1的電流:I1===0.3A;
由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得,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I滑=I總﹣I1=0.9A﹣0.3A=0.6A;
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R滑大===10Ω;
(3)閉合S,斷開S1、S2,移動滑片P,燈泡和滑動變阻器串聯,
由題知,移動滑片使滑動變阻器的電功率為0.72W,設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
由P=UI可得,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滑=,
燈泡兩端的電壓:UL=IRL,
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得:UL+U滑=U,即IRL+=U,
帶入數據得:I×12Ω+=6V,
化簡得2I2﹣I+0.12=0,解方程得:I=0.2A或0.3A,
當滑片移至最左端時,電流最小為I最小==≈0.27A,
所以I=0.2A舍去,I只能取0.3A,即電流表示數為0.3A。
故答案為:12;10;0.3。
7.(遂寧)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動,則在移動過程中( )。
A.電壓表V的示數變小,電流表A1的示數變大;
B.電壓表V的示數不變,電流表A2的示數變??;
C.電壓表V的示數與電流表A1的示數的乘積變小;
D.電壓表V的示數與電流表A1和A2的示數差的比值不變
【解析】由圖可知,電阻R1與滑動變阻器R2并聯,電流表A2測通過定值電阻R1的電流,電流表A1測干路中的總電流,電壓表與定值電阻并聯在電路中;并聯電路兩端電壓等于電源電壓,從而可以判斷出電壓表示數的變化;首先判斷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b移動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電阻的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判斷出通過滑動變阻器電流的變化;根據并聯電路電流特點判定干路電流的變化;根據各表的示數變化情況判定比值和乘積的大小。
解答:AB、由圖可知,電阻R1與滑動變阻器R2并聯,電流表A2測通過定值電阻R1的電流,電流表A1測干路中的總電流,電壓表與定值電阻并聯在電路中,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電壓,其示數保持不變;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可知,通過變阻器R2的電流變?。挥捎赗1兩端的電壓不變,所以R1的電流保持不變,即電流表A2的示數不變,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可知,干路中的電流減小,即A1的示數變??;故AB錯誤;
C、電壓表V的示數不變,電流表A1的示數變小,則電壓表V的示數與電流表A1的示數的乘積變小,故C正確;
D、電流表A1和A2的示數差為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由歐姆定律可知,電壓表V的示數與電流表A1和A2的示數差的比值為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其電阻變大,則該比值變大,故D錯誤。
故選C。
8.(桂林)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路中保持不變的是( ?。?br />
A.用電器消耗的總功率;
B.電壓表V的示數與電流表A的示數的比值;
C.電流表A的示數與電流表A1的示數的差值;
D.電壓表V的示數與電流表A1的示數的乘積
【解析】AB、由圖知,R1與R2并聯,電流表A1測R1的電流,電流表A測并聯的總電流,電壓表測電源電壓,則滑片移動時電壓表的示數不變;
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根據并聯電阻的規(guī)律,總電阻變大,由P=可知,用電器消耗的總功率變小,故A不符合題意;
由歐姆定律可知,電壓表V的示數與電流表A的示數的比值等于電路的總電阻,總電阻變大,則該比值變大,故B不符合題意;
CD、因并聯電路中各支路互不影響,所以通過R1的電流不變,即電流表A1示數不變,
滑片P向右移動時,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變大,由歐姆定律可知,通過變阻器的電流變小;根據并聯電路電流的規(guī)律,電流表A的示數與電流表A1的示數的差值等于通過變阻器的電流,所以該差值變小,故C不符合題意;
因電壓表示數不變、電流表A1示數不變,所以電壓表V的示數與電流表A1的示數的乘積不變,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二、開關閉合、斷開動態(tài)分析
1.(廣西北部灣)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開關S閉合后,再閉合開關時,發(fā)生變化的是( )。
A.燈L的亮度 B.電壓表V的示數 C.電流表A的示數 D.電流表的示數
【解析】(1)開關S閉合后,電路為燈的簡單電路,兩電流表串聯都測燈的電流,電壓表測電源電壓;
再閉合開關S1時,燈與電阻并聯,電流表A1測燈的電流,電流表A測并聯電路的總電流,電壓表仍然測電源電壓,所以電壓表V的示數保持不變;
(2)燈泡兩端的電壓始終等于電源電壓,由歐姆定律可知,通過燈泡的電流不變,即A1的示數不變;
根據P=可知,燈的實際功率不變,故燈的亮度不變;
根據并聯電路電流的規(guī)律可知,干路電流增大,即電流表A的示數變大,
所以,發(fā)生變化的是電流表A的示數,故選C。
故選:C。
2.(河南)在圖所示的電路中,電阻R1=10Ω,R2=20Ω,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1、S3斷開,S2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2A。當開關S1、S3閉合,S2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為? ? ? ? ?A,R2的電功率為? ? ? ? ?W。為了保障電路安全,????? ??兩個開關不能同時閉合。
【解析】本題考查串并聯電路的判斷及規(guī)律。當開關S1、S3斷開,S2閉合時,R1、R2串聯,根據歐姆定律U=IR得,電源電壓是U=I(R1+R2)=6V。當開關S1、S3閉合,S2斷開時,兩電阻并聯,電流表測通過干路的電流,I1=U/R1=6V/10Ω=0.6A ,I2=U/R2=6V/20Ω=0.3A,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A+0.3A=0.9A;
R2的電功率P=U12=6V×0.3A=1.8W;
當開關S1、S2同時閉合時,電路出現短路,所以它們不能同時閉合。
答案:0.9;1.8;S1、S2。
3.(泰州)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調節(jié)變阻器,各電表示數變化情況是( )。
A.滑片向右移動,甲表示數變小,乙表示數變大;
B.滑片向左移動,甲表示數變大,乙表示數變大;
C.滑片向左移動,甲表示數變大,乙表示數變??;
D.滑片向右移動,甲表示數變小,乙表示數不變
【解析】根據實物圖判定電路的連接方式,根據電表的連接方式判定電表的種類,然后根據滑動變阻器滑片的移動方向和串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特點判定各表的示數變化。
【解答】由實物圖可知,電阻和滑動變阻器并聯接入電路中,該電路為并聯電路;電表乙并聯在滑動變阻器兩端,故乙為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的電壓,保持不變;電表甲串聯在干路中,故甲為電流表,測量的是電源電壓;
滑片向右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減??;由于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電阻不變,故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不變,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關系可知,干路中的電流減小,電流表示數減小,即甲表示數變小,乙表示數不變,故D正確,A錯誤;
滑片向左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增大;由于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電阻不變,故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不變,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關系可知,干路中的電流增大,電流表示數增大,即甲表示數增大,乙表示數不變,故BC錯誤;
故選:D。
4.(恩施)如圖,電源電壓恒定,閉合S2,斷開S1和S3,兩電表均有示數;再斷開S2,同時閉合S1和S3,此時(?。?br />
A.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大;
B.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小;
C.兩表示數均變?。?br />
D.兩表示數均變大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閉合S2,斷開S1和S3,兩電阻串聯,電壓表測R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可知,R兩端的電壓小于電源電壓;電路的總電阻為兩個電阻的和,則電流表的示數為:I1=;
再斷開S2,同時閉合S1和S3,R1、R2并聯,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故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此時電流表測R的電流,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I2=,比較可知電流表的示數變大。
故選:D。
5.(齊齊哈爾)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先閉合S1,再閉合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表、電流表示數均變?。?br />
B.電壓表示數變大,電路總功率變大;
C.電壓表示數不變,總電阻變小,電流表示數變大;
D.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變大
【解析】由圖可知,先閉合S1時,兩電阻串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表測R1兩端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其示數小于電源電壓;
再閉合S2,R2被短路,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電壓,所以電壓表的示數變大;R1的電阻小于兩電阻串聯的總電阻,即總電阻減小,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變大,即電流表示數變大;故AC錯誤;
電源電壓不變,電流變大,根據P=UI可知,電路的總功率變大,故B正確;
由歐姆定律可知,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為電阻R1的阻值,則該比值保持不變,故D錯誤。
故選B。
6.(?煙臺)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后,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r />
A.燈泡L變亮 B.電壓表V示數變大
C.電流表A1示數變小 D.電流表A2示數變大
【解析】由圖可知,該電路為并聯電路;電流表測量干路中的電流,電流表測量通過燈泡的電流;電壓表測量的是支路兩端的電壓;根據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的方向判定其阻值變化,根據歐姆定律判定其電流變化,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特點判定電表示數的變化。
【解答】由圖可知,該電路為并聯電路;電流表測量干路中的電流,電流表測量通過燈泡的電流;電壓表測量的是支路兩端的電壓,測量的也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故B錯誤;
根據并聯電路的特點可知,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動時,對燈泡所在的支路無影響,燈泡的電流和電壓都不變,故電流表A2示數不變,燈泡亮度不變,故AD錯誤;
當滑片P向左移動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減??;通過燈泡的電流不變,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關系可知,干路中的電流減小,即電流表A1示數變小,故C正確。
故選C。
7.(?棗莊)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閉合開關,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流表的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示數變大;
B.電流表的示數變大,電壓表的示數變?。?br />
C.電流表的示數不變,電壓表的示數不變;
D.電流表的示數變小,電壓表的示數不變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燈泡與滑動變阻器并聯,電流表A測L的電流,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根據電源的電壓可知滑片移動時電壓表V示數的變化,根據燈泡兩端的電壓和電阻可以知道電流表示數的變化。
【解答】由電路圖可知,燈泡與滑動變阻器并聯,電流表A測L的電流,電壓表測電源的電壓,由于電源電壓不變,故電壓表示數不變;
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的過程中,由于燈泡兩端的電壓和燈泡的電阻都不變,故通過燈泡的電流不變,即電流表示數不變;故C正確。
故選C。
8.(?南京)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不變,小燈泡標有“6V 3W“字樣,閉合開關后,當滑片P移至某一位置時,小燈泡恰好正常發(fā)光,此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功率為P1;當滑片P移至某一端點時,電流表示數為0.3A,電壓表示數變化了3V,此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功率為P2,且P1:P2=5:6.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0Ω;
B.電路允許消耗的最大功率為4.5W;
C.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滑片P位于滑動變阻器中點位置;
D.滑動變阻器消耗的功率由P1變?yōu)镻2的過程中,小燈泡消耗的功率變化了0.6W
【解析】(1)由電路圖可知,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根據滑片在某一位置和在一端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功率之比,算出電源電壓;當滑片P移至某一端點時,電流表示數為0.3A,電流表示數減小,電阻變大,說明滑片在最大阻值處,算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2)根據P=UI和燈泡的額定電流算出電路允許消耗的最大功率;(3)根據歐姆定律和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算出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從而確定滑片P的位置;(4)根據P=UI算出小燈泡消耗的功率值以及變化值。
【解答】由電路圖可知,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1)設電源電壓為U,當滑片P移至某位置時,小燈泡恰好正常發(fā)光,且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
由P=UI可得,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I=IL===0.5A,
滑動變阻器消耗的功率為:P1=(U﹣UL)I=(U﹣6V)×0.5A﹣﹣﹣﹣﹣﹣﹣①
當滑片P移至某一端點時,電流表示數為0.3A,電流表示數減小,說明變阻器接入的電阻變大,此時滑片在最大阻值處;
變阻器接入的電阻變大,由串聯分壓規(guī)律可知,變阻器分得的電壓變大,所以,電壓表示數變化了3V即增大了3V,此時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滑=U﹣6V+3V=U﹣3V,
此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功率為:P2=U滑I′=(U﹣3V)×0.3A﹣﹣﹣﹣﹣﹣②
已知P1:P2=5:6﹣﹣﹣﹣③
聯立①②③解得,電源電壓U=9V;
則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滑大====20Ω,故A錯誤;
(2)燈泡的額定電流為0.5A,則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為0.5A,
電路允許消耗的最大功率:P大=UI大=9V×0.5A=4.5W,故B正確;
(3)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滑動變阻器的電壓為:U滑′=U﹣6V=9V﹣6V=3V,
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為:R滑′===6Ω,
因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20Ω,所以此時滑片P不在中點位置,故C錯誤;
(4)由題意可知,小燈泡恰好正常發(fā)光,此時滑動變阻器消耗的功率為P1,則此時燈泡消耗的功率PL=P額=3W,
滑動變阻器消耗的功率由P1變?yōu)镻2的過程中,電壓表示數變化了3V即增大了3V,由串聯電路的電壓規(guī)律可得,燈泡兩端的電壓減小了3V,則此時燈泡兩端的電壓UL′=6V﹣3V=3V,
此時燈泡消耗的電功率:PL′=UL′I′=3V×0.3A=0.9W,
則燈泡消耗的功率變化了:△P=PL﹣PL′=3W﹣0.9W=2.1W,故D錯誤。
故選B。
三、其他變化電路分析
1.(河南多選)(雙選)為了研究熱敏電阻對電路的影響,小李設計了如圖8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R為定值電阻,R1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閉合開關后,小李在熱敏電阻R1上擦了一些酒精,用扇子對著它扇分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流表示數變??;
B.電壓表示數變大;
C.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之比變??;
D.電路的總功率變小
【解析】本題考查歐姆定律、電功率及串并聯電路的規(guī)律。因為酒精汽化會吸熱,R1溫度降低,阻值升高,總電阻變大,總電壓不變,故電流表示數變小,A正確;
根據串聯分壓,R1阻值變大,分的電壓變多,則R分的電壓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小,B錯誤;
電表與電流表示數之比就是R的電阻,R的電阻不變,C錯誤;
總電壓不變,總電流變小,P=Ul,則總功率變小,D正確。
選AD。
2.(眉山)小芳同學在做電學實驗時,實物圖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4.5V,電壓表量程“0﹣3V”,燈L標有“2.5V 1.25W”(設燈絲電阻不變),滑動變阻器規(guī)格為“20Ω 1A”,在不損壞電路元件的情況下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燈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B.該電路的最大功率是4.05W;
C.電路中電流變化的范圍是0.3A﹣0.4A;
D.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在4Ω﹣10Ω之間變化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1)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壓和額定電壓相等,根據P=UI求出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結合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最大電流確定電路中的最大電流,根據P=UI求出電路的最大功率,根據歐姆定律求出燈泡的電阻和電路中的總電阻,利用電阻的串聯求出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2)當電壓表的示數為3V時,電路中的電流最小,燈泡的功率最小,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利用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求出燈泡兩端的電壓,利用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進一步求出電路中電流變化的范圍,根據P=UI求出燈泡的最小功率,最后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大阻值即可得出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的范圍。
【解答】由電路圖可知,燈泡與滑動變阻器串聯,電壓表測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1)由P=UI可得,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路中的電流:IL===0.5A,
因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且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A,
所以,在不損壞電路元件的情況下,電路中的最大電流I大=IL=0.5A,
該電路中電流的最大功率:P大=UI大=4.5V×0.5A=2.25W,故B錯誤;
由I=可得,燈泡的電阻和此時電路中的總電阻分別為:RL===5Ω,
R總===9Ω,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小阻值:R滑小=R總﹣RL=9Ω﹣5Ω=4Ω;
(2)當電壓表的示數最大為3V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大,電路中的電流最小,燈泡的功率最小,因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分電壓之和,
所以,此時燈泡兩端的電壓:UL′=U﹣U滑大=4.5V﹣3V=1.5V,
電路中的最小電流:I小===0.3A,
所以,電路中電流范圍是0.3A~0.5A,故C錯誤;
燈泡的最小功率:PL′=UL′I小=1.5V×0.3A=0.45W,故A錯誤;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最大阻值:R滑大===10Ω,
則滑動變阻器阻值變化的范圍是4Ω~10Ω,故D正確。
故選D。
3. (山西)如圖所示,是創(chuàng)新小組設計的汽車油量顯示儀的電路原理圖,其中電源電壓恒定為6V,定值電阻R0為5Ω,油量表實質上是量程為0~3V的電壓表。R為壓敏電阻,其電阻值與油箱中油量的關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油箱中油量增多時,壓敏電阻R的阻值變大;
B.電壓表示數為3V時,油箱中的油量為50L;
C.油箱中油量為20L時,R0兩端的電壓為1.5V;
D.油箱中油量減少時,電路消耗電能的總功率變大
【解析】(1)根據表格中的數值判定油量和壓敏電阻的關系;(2)(3)首先判定電路的連接狀態(tài);根據歐姆定律求出壓敏電阻的阻值,對比表格得出結論;(4)油箱中油量減少時,壓敏電阻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判定電流的變化,根據功率公式判定電路的總功率。
解答:A、由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油箱油量增多時,壓敏電阻R的阻值變小,故A錯誤;
B、由圖可知,該電路為串聯電路;電壓表測量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示數為3V時,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特點可知,壓敏電阻兩端的電壓為;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特點可知,電阻相同,分擔的電壓相同,故壓敏電阻此時的阻值為5Ω,故箱中的油量為40L,故B錯誤;
C、油箱中的油量為20L時,壓敏電阻的阻值為15Ω,總電阻為:;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R0兩端的電壓為:,故C正確;
D、油箱中油量減少時,壓敏電阻阻值變大,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電路中的電流減小,根據可知,電路消耗電能的總功率變小,故D錯誤。
故選C。
4.(內江)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3V,燈泡L標有“3V 1.5W”字樣(不計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為30Ω,電壓表量程“0—3V”,電流表量程為“0—0.6A”。在電路安全的情況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燈泡L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為10Ω;
B.只閉合開關S,滑動變阻器的取值范圍只能是0—10Ω;
C.只閉合開關S,該電路的最大功率是2.5W;
D.將滑片P移到R的最左端,閉合開關S、S1,電流表示數為0.6A
【解析】A、由P=UI=可得,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RL===6Ω,故A錯誤;
BC、只閉合開關S時,滑動變阻器R與燈泡L串聯,電壓表測R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電路中的電流,
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為零時,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零,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電源電壓3V,
通過燈泡的電流:
IL===0.5A<0.6A,
則電路中電流最大為0.5A,電路的最大功率為:
P大=UI大=3V×0.5A=1.5W,故C錯誤;
電源電壓為3V,電壓表量程“0﹣3V”,當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最大時,電流最小,兩電表都是安全的,所以,滑動變阻器的取值范圍是0~30Ω,故B錯誤;
D、將滑片P移到R的最左端,閉合開關S、S1,滑動變阻器R與燈泡L并聯,電壓表測導線兩端的電壓,電流表測干路中的電流,
因燈泡兩端的電壓仍然為3V,則通過小燈泡的電流:IL=0.5A;
通過滑動變阻器的電流:IR===0.1A,
則電流表的示數:I′=IL+IR=0.5A+0.1A=0.6A,故D正確;
故選D。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3 電路故障分析、動態(tài)電路分析,共8頁。
這是一份物理九年級上冊2 電路測試題,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動態(tài)電路的計算;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題訓練+動態(tài)電路分析,共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如圖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不變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