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人民的民義》電視劇被各電視臺熱播,這再一次說明把握時代脈搏,反映人民心聲的作品往往會受到人民的歡迎。在唐朝就有一位詩人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意思是創(chuàng)作文章、詩歌要緊跟時代,反映現(xiàn)實生活。這位詩人就是白居易,他寫的《賣炭翁》就是“合為時而著”的詩歌。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劉禹錫并稱“劉白”。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這首詩是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詩人有自注云:“《賣炭翁》,苦宮市也”,說明了詩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宮市的巧取豪奪;二是指宦官的惡行,敗壞了宮市之名,毀了皇家的聲譽。既為民生叫屈,又為皇上擔憂?!皩m”指皇宮,“市”是買的意思。自唐德宗貞元(785-805)末年起,宮中日用所需,不再經(jīng)官府承辦,由太監(jiān)直接向民間“采購”,謂之“宮市”,又稱“白望”(言使人于市中左右望,白取其物)。太監(jiān)常率爪牙在長安東市、西市和熱鬧街坊,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還勒索進奉的“門戶錢”及“腳價錢”,百姓深受其害。韓愈《順宗實錄》一語道破:“名為宮市,其實奪之?!?br>自由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詩歌。
1.注音讀準下列字音。
伐薪(xīn) 兩鬢(bìn) 碾冰轍(niǎn)
翩翩(piān) 叱牛(chì) 兩騎(jì) 系向(jì)
2.有節(jié)奏地朗讀詩歌,看看詩中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
燒炭—運炭—賣炭
3.具體說說這首詩在內(nèi)容上,可分為幾層意思?
有三層。
第一層,由開頭至“心憂炭賤愿天寒”句,交代賣炭翁生活的艱辛和愿望。
第二層,自“夜來城外一尺雪”至“市南門外泥中歇”,描述他進城賣炭。
第三層,自“翩翩兩騎來是誰”至結尾,寫炭被無情掠奪。
1.開頭一句交代賣炭翁伐薪燒炭的地點在哪里?為什么要這樣交代?
地點是在長安城南的終南山上。也為下文埋下伏筆,說明路遠,下雪天的山路必然難行。
2.“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為什么這樣寫?
外貌。著重從顏色加以點染,“滿面塵灰”指臉上的顏色,“蒼蒼”(灰白色)指頭發(fā)耳邊鬢角的顏色。“煙火色”“十指黑”說明燒炭艱辛。
這樣寫形象逼真地刻畫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現(xiàn)老人燒炭的艱辛,說明炭的來之不易。
3.“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有什么特點?
先自問,后自答,說明老人艱辛燒炭,為的只是維持活下去的最低水準——“身上衣裳口中食”,即溫飽而已。
4.“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边@句從什么角度刻畫賣炭翁?
心理。老翁身上“衣正單”,“衣單”總該盼天氣暖和吧,可老人卻“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因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賤了;天寒,炭價就會更高一些。為了炭價高一點,他寧愿自己受凍。這種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動,深刻地揭示了賣炭老人的悲慘處境。
5.品讀:“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碾冰轍?!?br>(1)“一尺雪”說明什么?
雪大,路必難行。
(2)這兩句又是從什么角度來寫賣炭翁的?
動作。
(3)“衣正單”的老人為什么要在最嚴寒的拂曉就“駕炭車”而行呢?
說明老人滿懷希望,想賣個好價錢,實現(xiàn)“衣食”的愿望,賣炭心切。
(4)“碾冰轍”說明了什么?
說明冰凍路滑道難走,車速必然很慢。
6.“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边@一句哪幾個字寫出了運炭的艱辛?
“困”“饑”“歇”三個字進一步形象地、準確地寫出了運炭的艱辛。燒炭難,運炭也難,這一車炭來得多么不容易啊!
7.“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這兩句有何特點?
先用設問句引出了兩個人,然后作者通過對他們衣著(“黃衣”“白衫”)的描寫,點明來者的身份,原來是宮使和他的爪牙。由遠及近,通過一問一答,勾勒出宮使飛揚跋扈的形象。
8.從“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中找出描寫他們行動的動詞,這些動作說明了什么?
動詞有“把”“稱”“叱”“牽”。從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寫出了他們蠻橫無理的強盜行徑。
9.理解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兩句中加點的詞語。
“千余斤”,言炭的數(shù)量之多,暗示賣炭翁付出的血汗之多。
“惜不得”寫出了賣炭翁忍氣吞聲、無可奈何的心態(tài),也說明他是處在受壓迫受剝削的無力反抗的地位。
10.千余斤的炭換回來的是什么呢?讀后你有什么體會?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半匹”“一丈”極言其少,與“千余斤”的炭形成強烈的反差。再說這些無用的紗、綾對賣炭翁來說,既不能充饑,又不能遮體。賣炭翁一年的辛苦就這樣付諸東流,滿懷的希望就這樣成了泡影。
宮使奪走賣炭翁的豈只是一車炭!而是奪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剝奪了他生活的權利。
這一切都是誰造成的?可怕的宮市制度!
11.文章多處使用了對比,既有賣炭翁自身的對比,又有賣炭翁與宮使的對比,請從文章中找出這些句子,并說說各自的作用。
(1)“衣正單”與“愿天寒”對比,寫出賣炭翁買衣食的迫切心情。
(2)“牛困人饑”與“翩翩兩騎”對比,反襯出勞動者與宮使爪牙們境遇的懸殊。
(3)“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匹紅紗一丈綾”對比,寫出宮使掠奪的殘酷。
通過記敘一個賣炭老翁辛苦勞動所得最終被宮使掠奪一空的遭遇,揭露了宮市的罪惡和統(tǒng)治階級的殘暴,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1.含蓄有力,發(fā)人深思。
這首詩從頭至尾一百多字,截取賣炭翁的一次遭遇加以具體描述,將賣炭翁的悲苦命運清晰地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將宮使的霸道欺壓行徑暴露在文章之中,作者不加議論,但對統(tǒng)治者的鞭撻,對人民的同情都飽含其中。
2.對比鮮明,以小見大。
全詩運用對比、諷刺、反襯、以小見大等表現(xiàn)手法,生動地刻畫了賣炭翁的悲苦命運,揭露了宮使對人民的盤剝與掠奪,反映了唐朝中期不合理的宮市制度給人民帶來的痛苦。
賣炭翁 eq \b\lc\{(\a\vs4\al\c1(燒炭艱辛,運炭艱難,炭被掠奪)) eq \a\vs4\al((肖像、心理、動作描寫),生活困苦艱辛)
宮使 奪炭(肖像、動作描寫) eq \a\vs4\al(仗勢凌人,蠻橫冷酷)
本節(jié)課我是這樣設計并展開教學的,先是布置學生課外預習,了解作者和時代背景。其次在備課時,體現(xiàn)我們學校校本課程的特點,把學生在平時所積累大量的相關唐詩、宋詞、古詩文及作者等相關知識做以簡單的匯報檢查,然后再導入到本課的教學,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古詩文的極大興趣。在經(jīng)過老師的配樂朗讀,學生的個別讀、分組讀、男女生等多種形式的層層深入朗讀。從作者到詩意,再到其意境,指導學生在讀中悟。學生讀出了古詩文的節(jié)奏與韻味,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最后達到熟讀成誦,也真正達到了誦讀課的目的。

相關教案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2018)石壕吏/杜甫第1課時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2018)石壕吏/杜甫第1課時教學設計,共3頁。

初中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教案及反思: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教案及反思,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過程 ,質疑解難,結束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2018)第六單元24 唐詩三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第2課時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2018)第六單元24 唐詩三首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第2課時教案,共3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第六單元23 *馬說/韓愈第2課時教案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第六單元23 *馬說/韓愈第2課時教案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2018)23 *馬說/韓愈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2018)23 *馬說/韓愈第1課時教案及反思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賣炭翁教案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賣炭翁教案

初中語文24 唐詩三首綜合與測試教案及反思

初中語文24 唐詩三首綜合與測試教案及反思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八年級下冊(2018)電子課本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版本: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

年級: 八年級下冊(2018)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