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年-266年西晉滅魏
221年-263年魏滅蜀
222年- 280年西晉滅吳
266年-280年西晉的統(tǒng)一
宋 齊 梁 陳
魏晉南北朝文化發(fā)展的背景
1.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與文化:賈思勰和《齊民要術》;祖沖之和圓周率;書法、繪畫及雕塑。2.認識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成就承上啟下,在我國科技史上放射異彩,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的一份寶貴財富。3.重點掌握:祖沖之和圓周率。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北朝】
①總結(ji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②強調(diào)遵循自然規(guī)律③改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
中國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農(nóng)學著作
“齊名”指一般群眾,一般老百姓; “齊民要術”含義為一般群眾(老百姓)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心與出發(fā)點則在農(nóng)業(yè)。
賈思勰《齊民要術》成書經(jīng)過
《齊民要術》全書92篇,分為10卷,約11萬字,引用著作156種。
19世紀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先生稱《齊民要術》為“古代中國的百科全書”。 這一書被翻譯成多種外文傳閱,在國際上有著廣泛影響,尤其是日本非常重視此書。
《齊民要術.種谷》寫道:“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br/>想一想,為什么賈思勰強調(diào)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要順應天時地利?
中國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其精 髓即在于用地與養(yǎng)地相結(jié)合,集約經(jīng)營,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chǎn)量。要順應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誤農(nóng)時,因地種植。
順應天時,裁量地理,根基規(guī)律辦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卻多,如果放縱情欲違背大道,就會勞動而沒有收獲。
立春無后霜,插柳正相當。 驚蜇點瓜,遍地開花。 清明前后,點瓜種豆。谷雨前十天,種棉最當先。 夏至不過不暖,冬至不過不寒。 九月無霜地也寒。
祖沖之(420-500年)字文遠,今河北人,古代杰出的大科學家。他在數(shù)學、天文歷法、機械制造等方面有著巨大貢獻。
祖沖之與圓周率【南朝】
1.南朝祖沖之利用并發(fā)展前人的“__________”,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shù)值,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的第_____位數(shù)字,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數(shù)學著作 ?
1967年,國際天文學家聯(lián)合會把月球上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祖沖之山”。
它是圓的周長同直徑的比率,是永遠除不盡的無窮小數(shù),用希臘字母π表示。其應用廣泛,在天文、歷法、機械等領域,只要涉及到圓問題,都要用到。
我國古代對圓周率的研究:
西漢 劉 歆 3.1547
東漢 張 衡 3.16
曹魏 劉 徽 3.14
南朝 祖沖之 3.1415926(7)
圓的內(nèi)接正多邊形的邊數(shù)無限增加時,正多邊形的周長就無限接近圓的周長。
“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合體而無所失矣?!?br/> 數(shù)學史家康托說:“歷史上一個國家所算得圓周率的準確程度,可作為衡量這個國家當時數(shù)學發(fā)展水平的指標?!弊鏇_之利用并發(fā)展“割圓術”來計算圓周率,從正6邊形算起,要得到3.14則需要算到正192邊形,要得到3.1415926(7)則需算到正12288邊形和正24576邊形。內(nèi)接邊數(shù)每翻一次就要進行7次加減運算,2次乘方2次開方,而當時運算工具僅是算籌。這是一項異常艱巨的工程,需要何等毅力!近千年后阿拉伯人才算得這一結(jié)果,歐洲人則到1100多年后。
祖沖之使用的運算工具——“算籌”
堅毅頑強、刻苦鉆研、嚴謹求真、探索創(chuàng)新、博學多才……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 家和 家。
我國歷史上著名的 家。
是我國古代杰出的 學家。
著有《綴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 的數(shù)值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第7位,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著有《 》,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nóng)業(yè)科學著作。
著有《 》,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
魏晉南北朝科學成就簡表
東漢以后,書法成為一門藝術。_____和_____是曹魏時的書法名家。_____獨創(chuàng)楷書書法,后世稱他的楷書為_________。西晉設置書博士,規(guī)定用鍾、胡書法作為標準書體。鍾繇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
【東晉】“書圣”_______。當時人稱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筆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
“飄若浮云,嬌若驚龍”
晉帝有一次要到北郊去祭祀,讓 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套终甙涯景逑髁艘粚佑忠粚?,發(fā)現(xiàn)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雖然這個傳說本身有些夸張,但是用以比喻書法功力好和分析問題透徹卻十分貼切!
有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竹扇在集上叫賣。竹扇很簡陋,沒什么裝飾,賣不出去,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很同情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就把竹扇交給他。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王羲之作品欣賞-蘭亭集序
《蘭亭序》里面有20個“之”字,沒有一個相同
《蘭亭序》獲得了什么樣的美譽? 天下第一行書后人稱王羲之為什么? 書圣他的字為什么能練這么好? 立志專精、勤學苦練
【北魏】統(tǒng)治者崇尚漢族文化,書法藝術受到重視,流傳下來的_______________,蒼勁厚重,粗獷雄渾。
北朝書法藝術 魏碑體
【東晉】的_______是當時最著名的畫家,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史箴圖》《洛神賦圖》
三絕:才絕、畫絕、癡絕
《女史箴圖》(摹本?局部)
這是相傳我國東晉的優(yōu)秀畫家顧愷之所繪的由唐人描摹的《女史箴圖》。它長25厘米,寬349.5厘米。圖中所示的是該摹本的局部。 《女史箴圖》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宮廷婦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處時代的婦女生活情景。圖中的婦女形象端莊秀美,神情溫順柔和,體現(xiàn)了顧愷之繪畫用線精細綿密,如“春蠶吐絲”,人物形神兼?zhèn)涞乃囆g特點。 《女史箴圖》唐摹本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畫卷之一,原為清內(nèi)府收藏,1900年被侵華英軍掠走,現(xiàn)收藏在英國大英博物館。
看看誰的課外知識更豐富?
有哪位同學知道《女史箴圖》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于什么?以及跟這幅畫有關的逸事?
唐本的《女史箴圖》于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洗劫頤和園之際被英軍大尉基勇松盜往英國,后存大英博物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英國政府為感謝中國軍隊在緬甸解除日軍之圍,曾有意把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歸還中國,與贈送中國一艘潛水艇二擇一,做為謝禮。中國政府選擇了潛水艇。
“女史”是對知識婦女的尊稱;“箴”是規(guī)勸、勸戒的意思。西晉惠帝是個弱智,國家大權為其皇后賈氏獨攬,其人善妒忌,多權詐,荒淫放恣。朝中大臣張華便收集了歷史上各代先賢圣女的事跡寫成了九段《女史箴》,以為勸誡和警示。
畫中所描繪的洛神端莊美麗,時而徜徉于水面,“凌波微步”;時而飄忽遨游于云端,“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含情脈脈,儀態(tài)萬千。
東晉顧愷之依據(jù)三國時期魏國大文學家曹植的作品《洛神賦》進行構思創(chuàng)作,繪制出了《洛神賦圖》卷。運筆細勁古樸,色彩艷麗厚重,人物刻畫生動傳神。他充分發(fā)揮了豐富的藝術想象力,通過巧妙的構圖,描繪出曹植在洛水之畔與洛水之神宓妃相會的浪漫故事。畫中所描繪的洛神端莊美麗,含情脈脈,儀態(tài)萬千。這位美麗非凡的仙女,據(jù)說正是使曹植寢食不安、朝思暮想的戀人甄氏的化身。
(三)、輝煌的石窟藝術
佛教的盛行推動了石窟藝術的巨大發(fā)展。
代表:山西大同云岡石窟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現(xiàn)存53窟,佛像5萬余尊。 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13.7米。佛像造型雄偉,面部豐滿而柔和,兩肩寬厚,是云岡石窟的代表作品。
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從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后開始動工開鑿,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諸朝,雕鑿不絕。據(jù)統(tǒng)計,東西兩山現(xiàn)存窟龕2345個,碑刻題記2800余塊。 共有近11萬尊大小佛像,雖經(jīng)一千多年的風化和上世紀30年代外國掠奪者的盜竊破壞,仍然保持了相當可觀的面貌。??
龍門石窟 位于今河南洛陽市南的龍門山。北朝
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七位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
1.“古人云,耕鋤不以水旱息功,必獲豐年之收。濕耕澤鋤,不如歸去?!遍喿x后,請回答:(1)上述這段話出自《齊民要術》,它是何人所寫?作者生活在什么時期?(2)結(jié)合上述材料回答,這部書反映了哪方面的技術水平?(3)它有何歷史地位?
1.(1)是賈思勰所寫。他生活在北朝時期。(2)反映了當時我國北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的水平,其中有許多技術直到現(xiàn)在還在應用。(3)《齊民要求》是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nóng)學著作,也是世界農(nóng)學史上的優(yōu)秀著作。
2.觀察下圖,回答問題。
(1)上圖為與敦煌莫高窟并列為“中國三大石窟”的另外兩個石窟。請寫出他們各自的名稱和所在地點。(2)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時候開鑿的?開鑿的原因是什么?(3)現(xiàn)在這些石窟由于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已面臨著威脅,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護者,你該怎么做?
2.(1)云岡石窟,位于山西大同;龍門石窟,位于河南洛陽。(2)北朝時期,佛教盛行。(3)組織志愿者,宣傳保護文物古跡的重要性;親自到現(xiàn)場協(xié)助工作人員做好文物古跡的保護工作;等等。
1、下列關于圓周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最早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的是劉徽 ②最早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的是祖沖之 ③我國數(shù)學家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比歐洲人早約1000年 ④我國數(shù)學家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第七位,比歐洲人早約1600年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農(nóng)書《齊民要術》的作者是 ( ) A.酈道元 B.賈思勰 C.王叔和 D.葛洪3、下列著作中,屬于酈道元的著作的是: ( ) A.《論衡》 B.《水經(jīng)注》 C.《齊民要術》 D.《脈經(jīng)》
1、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是在( )A、東漢末年 B、三國時期C、西晉時期 D、東晉時期2、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作品是( )A、《蘭亭序》 B、《桃花源記》C、《孔侍中貼》D、《快雨時晴貼》
1、東晉有“書圣”之美譽的是著名書法家????? ???? ,代表作為?? ??????? 。2、東晉時期最為出色的畫家是?? ??????,代表作有?? ??????? 和?? ???? ? ??。3、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陽的?? ? ? ???? ,都是我國古代雕塑中石窟藝術的寶庫。
分析材料:  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晉書》請回答:1、這是人們對誰的書法作品的贊譽? 這位書法家生活在哪個朝代?2、這位書法家的代表作是什么? 這部作品有什么美譽?后人怎樣評價他?
1、__________書法逐漸成為一種藝術。2、__________被后人稱為“書圣”,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3、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畫家很多,以東晉的__________最為出色,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4、北朝時期我國著名的石窟藝術的代表分別是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13、北朝時期我國著名的石窟藝術的代表分別是 和_________________。14、魏晉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畫家很多,以東晉的__________最為出色,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 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shù)值計算到小數(shù)點以后七位數(shù)字的科學家是 A、顧愷之 B、祖沖之 C、賈思勰 D、王羲之2、《齊民要術》是一部 A、地理學專著 B、農(nóng)學著作 C、數(shù)學專著D、醫(yī)學著作3、魏晉南北朝文化的顯著特點是 A、承上啟下 B、繁榮昌盛 C、輝煌燦爛 D、成就突出4、下列各項不屬于《齊民要術》的內(nèi)容是 A、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B、要改革生產(chǎn)技術和工具 C、農(nóng)作物必須因地種植 D、強調(diào)興修水利的重要性
5、喜歡旅游的同學,如果要了解我國古代的山川河流情況,應查閱 A《論衡》 B《水經(jīng)注》 C《齊民要術》 D《九章算術》6、書法成為一種藝術開始于 A、西漢末年 B、東漢末年 C、三國時期 D、南北朝時期7、“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形容的是 A、王羲之的書法 B、顧愷之的繪畫 C、云岡石窟的浮雕 D、龍門石窟的浮雕8、北魏統(tǒng)治者修建石窟、佛像的目的是 A、宣揚佛教 B、弘揚藝術 C、發(fā)展旅游 D、迫使人民信教
9、我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有一位以注重點睛傳神來表現(xiàn)人物特征的畫家,可用成語“畫龍點睛”來反映他高超的繪畫水平,他是 A、張仲景 B、顧愷之 C、祖沖之 D、王羲之10、下列藝術品問世時距離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遠的是 A、《蘭亭序》 B、《洛神賦圖》 C、《女史箴圖》 D、龍門石窟佛像11、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農(nóng)學著作《_________》,在世界農(nóng)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2、__________被后人稱為“書圣”,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相關課件

初中歷史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示范課ppt課件: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示范課ppt課件,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魏晉南北朝,中國古代史各階段,劉徽的“割圓術”,動手算一算吧,實踐體驗,農(nóng)諺展臺,課堂練習,記一記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學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學ppt課件,共13頁。

2021學年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說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說課課件ppt,共2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科學家祖沖之,書法繪畫與雕塑,《蘭亭序》,三雕塑,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更多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ppt課件下載 更多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習題課件ppt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習題課件ppt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課前預習ppt課件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課前預習ppt課件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學演示ppt課件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教學演示ppt課件

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圖文課件ppt

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圖文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第二十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七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