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

    • 1.8 MB
    • 2022-03-07 00:40
    • 264
    • 0
    • 教習網(wǎng)115224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第1頁
    1/60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第2頁
    2/60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第3頁
    3/60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第4頁
    4/60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第5頁
    5/60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第6頁
    6/60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第7頁
    7/60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第8頁
    8/60
    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二輪復習專題11突破有機選擇題(必考)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備考要點,考點一,核心回扣,對點訓練,真題演練,考向預測,考點二,有機反應類型歸納,消去反應,濃H2SO4加熱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了解有機物中碳的成鍵特征、同分異構現(xiàn)象。2.掌握常見有機反應類型。3.了解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結構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4.了解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和主要性質及重要應用。5.了解常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重要應用。
    有機物的結構與同分異構現(xiàn)象
    近幾年高考中頻頻涉及有機物分子的結構、碳原子的成鍵特征及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的判斷,題目難度一般較小。復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識記教材中典型有機物的分子結構特征、球棍模型、比例模型,會“拆分”比對結構模板,“合成”確定共線、共面原子數(shù)目。
    (1)明確三類結構模板
    (2)對照模板定共線、共面原子數(shù)目需要結合相關的幾何知識進行分析:如不共線的任意三點可確定一個平面;若一條直線與某平面有兩個交點時,則這條直線上的所有點都在該平面內;同時要注意問題中的限定性詞語(如最多、至少)。(3)“還原”氫原子,根據(jù)規(guī)律直接判斷如果題中給出有機物的結構是鍵線式結構,首先“還原”氫原子,避免忽略飽和碳原子,然后根據(jù)規(guī)律進行判斷:①結構中出現(xiàn)1個飽和碳原子,則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②結構中出現(xiàn)1個碳碳雙鍵,則分子中至少有6個原子共面;③結構中出現(xiàn)1個碳碳三鍵,則分子中至少有4個原子共線;④結構中出現(xiàn)1個苯環(huán),則分子中至少有12個原子共面。
    2.學會用等效氫法判斷一元取代物的種類有機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氫原子叫等效氫,有多少種等效氫,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種。等效氫的判斷方法:(1)同一個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CH3上的3個氫原子是等效的。(2)同一分子中處于軸對稱位置或鏡面對稱位置上的氫原子是等效的。如 分子中,在苯環(huán)所在的平面內有兩條互相垂直的對稱軸,故該分子有兩類等效氫。
    1.某有機物結構為 ,回答下列問題。(1)最多有_____個碳原子在同一條直線上。(2)最多有_____個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3)最多有______個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 以碳碳雙鍵為中心,根據(jù)乙烯、苯、乙炔、甲烷的結構,可以畫出如圖所示結構。
    2.回答下列問題。(1)丁基有_____種。(2)丁醇、戊醛、戊酸的種類分別有______、_____、______種。(3) 有______種。(4)—C3H7,—C4H9分別取代苯環(huán)上兩個氫原子所得同分異構體的種類有_____種。(5)寫出CH3CH2CH3二氯代物的種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6)若—X、—Y、—Z分別取代苯環(huán)上的三個氫原子,所得同分異構體的種類有_____種。
    解析?、偃簟猉、—Y排成鄰位,有4種;②若—X、—Y排成間位,有4種;③若—X、—Y排成對位,有2種;綜上所述共有10種。
    角度一 選項中同分異構體的判斷1.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戊二烯與環(huán)戊烷互為同分異構體( )(2021·全國甲卷,10D)(2)乙烷、丙烷和丁烷都沒有同分異構體( )(2017·海南,8B)(3)淀粉和纖維素互為同分異構體( )(2017·全國卷Ⅲ,8B)(4)乙苯的同分異構體共有3種( )(2016·海南,12B)(5)C4H9Cl有3種同分異構體( )(2016·全國卷Ⅰ,9C)(6)乙酸和甲酸甲酯互為同分異構體( )(2016·全國卷Ⅲ,8D)
    A. B.C. D.
    角度二 常見物質同分異構體的判斷2.(2019·海南,4)下列各組化合物中不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3.(2019·全國卷Ⅱ,13)分子式為C4H8BrCl的有機物共有(不含立體異構)A.8種 B.10種 C.12種 D.14種
    解析 C4H8BrCl可看成是C4H10分子中的2個H被1個Br和1個Cl取代得到的產(chǎn)物。C4H10有正丁烷和異丁烷2種,被Br和Cl取代時,可先確定Br的位置,再確定Cl的位置。
    Br分別取代1號碳原子和2號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時,Cl均有4種位置關系,異丁烷的碳骨架結構為 ,Br分別取代1號碳原子和2號碳原子上的氫原子時,Cl分別有3種和1種位置關系,綜上可知C4H8BrCl共有12種結構,C項正確。
    解析 分子式為C4H8Cl2的有機物可看成是丁烷C4H10中的兩個H原子被兩個Cl原子取代,C4H10有正丁烷CH3CH2CH2CH3和異丁烷 兩種,正丁烷中2個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6種結構,異丁烷中2個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3種結構,共有9種。
    4.(2016·全國卷Ⅱ,10)分子式為C4H8Cl2的有機物共有(不含立體異構)A.7種 B.8種 C.9種 D.10種
    5.(2015·全國卷Ⅱ,11)分子式為C5H10O2,并能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放出氣體的有機物有(不含立體異構)A.3種 B.4種 C.5種 D.6種
    解析 由該有機物的分子式及其能與飽和NaHCO3溶液反應放出氣體這一性質可知,該有機物屬于飽和一元羧酸,其分子組成可表示為C4H9—COOH,丁基(C4H9—)有4種結構,所以該有機物有4種同分異構體,B項正確。
    6.(2014·新課標全國卷Ⅱ,8)四聯(lián)苯 的一氯代物有A.3種 B.4種 C.5種 D.6種
    解析 推斷有機物一氯代物的種數(shù)需要找中心對稱軸,四聯(lián)苯是具有兩條對稱軸的物質,即 ,在其中的一部分上有幾種不同的氫原子(包括對稱軸上的氫原子),就有幾種一氯代物,四聯(lián)苯有5種不同的氫原子,故有5種一氯代物。
    1.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guī)律具有官能團的有機物,一般書寫順序為官能團異構→碳鏈異構→位置異構,一一考慮,避免重寫和漏寫。2.注意相同通式不同類別的同分異構體
    1.下列關于同分異構體(不考慮立體異構)的數(shù)目判斷正確的是
    解析 根據(jù)分子式,能和金屬鈉反應,該物質為戊醇,有8種結構:CH3CH2CH2CH2CH2OH、CH3CH2CH2CH(OH)CH3、CH3CH2CH(OH)CH2CH3、 CH3CH2CH(CH3)CH2OH、CH3CH2C(OH)(CH3)CH3、CH3CH(OH)CH(CH3)CH3、CH2(OH)CH2CH(CH3)CH3、CH3C(CH3)2CH2OH,故A正確。
    若為CH3—CH2—CH2—CH2—CH3,不考慮立體異構的相應烯烴有CH2==CH—CH2—CH2—CH3、CH3—CH==CH—CH2—CH3;
    該烴結構式中含有3個甲基,則該烷烴只有1個支鏈,若支鏈為—CH3,主鏈含有6個碳原子,符合條件有CH3CH(CH3)CH2CH2CH2CH3、CH3CH2CH(CH3)CH2CH2CH3;若支鏈為—CH2CH3,主鏈含有5個碳原子,符合條件有CH3CH2CH(CH2CH3)CH2CH3;支鏈不可能大于3個碳原子,故符合條件的烷烴有3種,故C錯誤。分子式為C9H18O2,在酸性條件得到兩種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的有機物,因此酸比醇少一個C原子,說明水解后得到的羧酸含有4個C原子,得到的醇含有5個C原子,含有4個C原子的羧酸有2種同分異構體: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含有5個C原子的醇的有8種同分異構體,所以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數(shù)目有2×8=16種,故D錯誤。
    A.圖中每種烴的所有原子均處于同一平面B.萘的一溴代物有兩種C.蒽和菲互為同分異構體D.萘和蒽互為同系物
    2.(2021·河南省許昌、濟源、平頂山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如圖所示三種烴均為稠環(huán)芳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解析 苯環(huán)上的所有原子共平面,這些分子都相當于含有苯環(huán)結構,所以這幾種分子中所有原子均處于同一平面,故A正確;萘分子中有兩種氫原子,有幾種氫原子就有幾種一溴代物,所以萘的一溴代物有兩種,故B正確;蒽和菲分子式相同,結構不同,兩者互為同分異構體,故C正確;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化合物互為同系物,萘和蒽分子結構不相似,且分子組成也不是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所以不互為同系物,故D錯誤。
    A.4種 B.5種 C.6種 D.7種
    3.均三甲苯在電子工業(yè)中被用作硅酮感光片的顯影劑,其結構簡式如圖。均三甲苯的二氯代物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4.有機物 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其中屬于酯且苯環(huán)上有2個取代基的同分異構體共有A.3種 B.4種 C.5種 D.6種
    解析 因為酯基至少要含1個碳,2個氧原子,2個取代基只能是有一個甲基,另一個是酯基,而且只能是甲酸苯酯與甲基,甲基有鄰、間、對三種位置,所以同分異構體有3種。
    有機物的性質、反應類型及應用
    1.有機物的重要物理性質(1)常溫、常壓下,分子中碳原子個數(shù)不多于4的烴是氣體,烴的密度都比水小。(2)烴、烴的鹵代物、酯類物質均不溶于水,低級醇、酸溶于水。(3)隨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目的增多,各類有機物的同系物熔點、沸點升高,同分異構體的支鏈越多,熔點、沸點越低。
    2.有機物的結構特點及主要化學性質
    3.基本營養(yǎng)物質的性質突破(1)糖類性質巧突破①葡萄糖分子含有羥基、醛基兩種官能團,因此它具有醇、醛兩類物質的化學性質,利用此規(guī)律就能輕松掌握葡萄糖的化學性質。②單糖、二糖、多糖的核心知識可用如下網(wǎng)絡圖表示出來。
    (2)油脂性質輕松學①歸類學性質:油脂是酯,可看作是高級脂肪酸與甘油反應形成的酯,因此純凈的油脂無色且不溶于水(常見食用油脂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密度??;能發(fā)生水解反應(若烴基部分存在不飽和鍵,則還具有不飽和烴的性質)。②對比明“三化”:油脂中的“三化”指的是氫化、硬化、皂化。氫化指的是不飽和油脂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飽和油脂;通過氫化反應,不飽和的液態(tài)油轉化為半固態(tài)脂肪的過程稱為油脂的氫化,也稱油脂的硬化;皂化指的是油脂在堿性條件下發(fā)生水解生成高級脂肪酸鹽與甘油的反應。
    ③口訣助巧記:有三種較重要的高級脂肪酸需要熟記,油酸(C17H33COOH)、軟脂酸(C15H31COOH)、硬脂酸(C17H35COOH),其中油酸分子中含有一個碳碳雙鍵,后兩種則是飽和脂肪酸,可用順口溜幫助記憶:軟十五、硬十七,油酸不飽(和)十七烯,另外均有一羧基。
    (3)鹽析、變性辨異同
    5.化學“三餾”把握準(1)蒸餾是將液態(tài)物質加熱到沸騰變?yōu)檎魵?,又將蒸氣冷卻為液態(tài)這兩個過程的聯(lián)合操作。用這一操作可分離、除雜、提純物質。(2)對于沸點比較接近的多種液態(tài)物質組成的混合物,用蒸餾方法難以單一蒸出分離,這就要借助于分餾。分餾和蒸餾一樣,也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沸點不同,嚴格控制溫度,進行分離或提純的操作。但分餾要安裝一個分餾柱(工業(yè)裝置為分餾塔)?;旌衔锏恼魵膺M入分餾柱時,由于柱外空氣的冷卻,蒸氣中高沸點的組分被冷凝回流入燒瓶中,故上升的蒸氣中含沸點低的組分的相對量較多,從而達到分離、提純的目的。
    (3)干餾是把固態(tài)有機物(煤炭)放入密閉的容器中,隔絕空氣加強熱使之分解的過程,工業(yè)上煉焦就屬于干餾。干餾屬于化學變化,蒸餾與分餾屬于物理變化。
    特別提醒1.有機反應條件與反應類型的關系(1)在NaOH的水溶液中加熱發(fā)生水解反應,可能是酯的水解反應或鹵代烴的水解反應。(2)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熱,發(fā)生鹵代烴的消去反應。(3)在濃H2SO4和加熱條件下,可能發(fā)生醇的消去反應、酯化反應或硝化反應等。(4)與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應,可能發(fā)生的是烯烴、炔烴的加成反應。(5)與H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則發(fā)生的是烯烴、炔烴、芳香烴或醛的加成反應或還原反應。
    2.辨別材料,分析纖維(1)棉花、羊毛、蠶絲、天然橡膠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屬于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離膜屬于新型有機高分子材料。(2)纖維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棉、麻、絲、毛屬于天然纖維,人造棉、人造絲、錦綸、腈綸屬于化學纖維,其中人造棉、人造絲又屬于人造纖維,而錦綸、腈綸屬于合成纖維。
    3.糖類水解產(chǎn)物判斷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則先向冷卻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銀氨溶液(或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水浴加熱(或加熱),觀察現(xiàn)象,作出判斷。
    1.指出下列轉化的反應條件及反應類型,由已知有機物生成①、②……產(chǎn)物的反應試劑、反應條件及反應類型。(1)BrCH2CH2CH2OH①CH2==CHCH2OH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BrCH2CH==CH2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NaOH的醇溶液,加熱
    (2) ① __________ 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液溴,F(xiàn)e粉(或FeBr3)
    (3)CH2==CHCH2OH①BrCH2CHBrCH2OH  _____ ___________②CH2==CHCHO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③CH2==CHCH2OOC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CH3CHBrCOOCH3①CH3CH(OH)COOK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②CH3CHBrCOOH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乙酸,濃H2SO4,加熱
    2.有機反應中的定量關系(1)1 ml碳碳雙鍵與X2、HX、H2、H2O加成時,物質的量之比為 ;1 ml碳碳三鍵與X2、HX、H2發(fā)生徹底的加成反應時,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1 ml苯環(huán)與氫氣加成時,物質的量之比為 。(2)醇與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時,2 ml —OH~______ H2。(3)1 ml —COOH、—OH(酚羥基)分別與NaOH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均為______。(4)1 ml —COO—與NaOH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 ml 與NaOH反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
    角度一 有機物結構、性質的判斷1.(2020·全國卷Ⅰ,7)國家衛(wèi)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滅活病毒。對于上述化學藥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CH3CH2OH能與水互溶B.NaClO通過氧化滅活病毒C.過氧乙酸相對分子質量為76D.氯仿的化學名稱是四氯化碳
    解析 乙醇可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A項正確;NaClO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殺菌消毒,B項正確;通過分子式求得過氧乙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6,C項正確;氯仿的化學名稱為三氯甲烷,D項錯誤。
    2.(2019·全國卷Ⅲ,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A.甲苯 B.乙烷C.丙炔 D.1,3-丁二烯
    解析 甲苯中含有甲基,根據(jù)甲烷的結構可知,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A錯誤;乙烷相當于2個甲基連接而成,根據(jù)甲烷的結構可知,乙烷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B錯誤;丙炔的結構簡式為H3C—C≡CH,其中含有甲基,該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C錯誤;1,3-丁二烯的結構簡式為H2C==CH—CH==CH2,根據(jù)乙烯的結構可知,該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內,D正確。
    角度二 有機物官能團性質的判斷3.(2021·全國乙卷,10)一種活性物質的結構簡式為 ,下列有關該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A.能發(fā)生取代反應,不能發(fā)生加成反應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C.與 互為同分異構體D.1 ml該物質與碳酸鈉反應得44 g CO2
    解析 該物質含有羥基、羧基、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故A錯誤;同系物是結構相似,分子式相差1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有機物,該物質的分子式為C10H18O3,而且與乙醇、乙酸結構不相似,故B錯誤;二者的分子式均為C10H18O3,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故C正確;該物質含有一個羧基,1 ml該物質與碳酸鈉反應,生成0.5 ml二氧化碳,質量為22 g,故D錯誤。
    4.(2020·全國卷Ⅰ,8)紫花前胡醇 可從中藥材當歸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有關該化合物,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分子式為C14H14O4B.不能使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變色C.能夠發(fā)生水解反應D.能夠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雙鍵
    解析 由結構簡式可知紫花前胡醇的分子式為C14H14O4,A項正確;該有機物分子內含有碳碳雙鍵和醇羥基,可以被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氧化,從而使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變色,B項錯誤;分子內含有酯基,能夠發(fā)生水解反應,C項正確;分子內含有醇羥基,且與醇羥基相連的碳原子的相鄰碳原子上連有氫原子,故可發(fā)生消去反應,D項正確。
    下列關于金絲桃苷的敘述,錯誤的是A.可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B.分子含21個碳原子C.能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D.不能與金屬鈉反應
    5.(2020·全國卷Ⅲ,8)金絲桃苷是從中藥材中提取的一種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結構簡式如下:
    解析 分子中有苯環(huán)和碳碳雙鍵,可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A正確;分子中含有21個碳原子,B正確;分子中有羥基,能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能與金屬鈉反應,C正確,D錯誤。
    角度三 陌生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6.(2018·全國卷Ⅰ,11)環(huán)之間共用一個碳原子的化合物稱為螺環(huán)化合物,螺[2.2]戊烷( )是最簡單的一種。下列關于該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A.與環(huán)戊烯互為同分異構體B.二氯代物超過兩種C.所有碳原子均處同一平面D.生成1 ml C5H12至少需要2 ml H2
    螺[2.2]戊烷的分子式是C5H8,在理論上,1 ml C5H8與2 ml H2反應,生成1 ml C5H12,D項正確。
    7.(2017·全國卷Ⅰ,9)化合物 (b)、 (d)、 (p)的分子式均為C6H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的同分異構體只有d和p兩種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種C.b、d、p均可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處于同一平面
    解析 苯的同分異構體還有CH3—C≡C—C≡C—CH3等,A錯;
    b、p不能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C錯;d、p中都存在類似甲烷的四面體結構,所有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D對。
    8.(2021·廣東,5)昆蟲信息素是昆蟲之間傳遞信號的化學物質。人工合成信息素可用于誘捕害蟲、測報蟲情等。一種信息素的分子結構簡式如圖所示,關于該化合物說法不正確的是A.屬于烷烴B.可發(fā)生水解反應C.可發(fā)生加聚反應D.具有一定的揮發(fā)性
    解析 根據(jù)結構簡式可知,分子中含C、H、O三種元素,含碳碳雙鍵和酯基,不屬于烷烴,A錯誤;分子中含酯基,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可發(fā)生水解反應,B正確;
    分子中含碳碳雙鍵,可發(fā)生加聚反應,C正確;該信息素可用于誘捕害蟲、測報蟲情,可推測該有機物具有一定的揮發(fā)性,D正確。
    9.(2021·河北,8)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種重要的藥物合成中間體,結構簡式如圖。關于該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最多8個碳原子共平面C.一氯代物有6種(不考慮立體異構)D.分子中含有4個碳碳雙鍵
    解析 苯的同系物是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被烷基取代的產(chǎn)物,故A錯誤;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苯環(huán)上的6個碳原子和連在苯環(huán)上的2個碳原子共平面,共有8個碳原子,故B正確;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的結構上下對稱,分子中含有5種類型氫原子,則一氯代物有5種,故C錯誤;苯環(huán)不是單雙鍵交替的結構,由結構簡式可知,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只含有1個碳碳雙鍵,故D錯誤。
    A.1 ml該物質與足量飽和NaHCO3溶液反應, 可放出22.4 L(標準狀況)CO2B.一定量的該物質分別與足量Na、NaOH反應, 消耗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6∶1C.1 ml該物質最多可與2 m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D.該物質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10.(2021·河北,12改編)番木鱉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結構簡式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解析 根據(jù)分子的結構簡式可知,1 ml該分子中含有1 ml—COOH,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1 ml CO2,在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為22.4 L,A正確;1 ml分子中含5 ml羥基和1 ml羧基,其中羥基和羧基均能與Na發(fā)生置換反應產(chǎn)生氫氣,而只有羧基可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所以一定量的該物質分別與足量Na和NaOH反應,消耗二者物質的量之比為6∶1,B正確;
    1 ml分子中含1 ml碳碳雙鍵,其他官能團不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所以1 ml該物質最多可與1 m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C錯誤;分子中含碳碳雙鍵和羥基,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正確。
    1.(2021·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會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新冠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單鏈核酸組成。面對“新冠肺炎”新一輪點狀爆發(fā),殺菌消毒、防止病毒傳播,許多化學物質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關認識正確的是A.N95口罩所使用的聚丙烯材料屬于合成纖維是純凈物B.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屬于有機物C.免洗洗手液的有效成分活性銀離子能使蛋白質變性D.新冠病毒是高分子化合物,由C、H、O三種元素組成
    解析 合成纖維是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A錯誤;含氯消毒劑主要有次氯酸鈉、次氯酸等,它們都是無機物,B錯誤;銀離子是重金屬離子,能使蛋白質發(fā)生變性,C正確。
    2.(2021·咸陽市高三第二次模擬)《黃帝內經(jīng)》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以上食物中富含糖類、蛋白質、油脂等營養(yǎng)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蔗糖、果糖和麥芽糖均為二糖B.天然油脂具有固定的熔、沸點C.某些蛋白質遇濃硝酸后變黃色D.糖類、油脂和蛋白質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解析 蔗糖和麥芽糖都能水解為兩分子單糖,屬于二糖,而果糖不能水解,是單糖,故A錯誤;天然油脂一般為多種高級脂肪酸甘油酯,是混合物,故B錯誤;某些含苯基的蛋白質遇濃硝酸顯黃色,故C正確;單糖如葡萄糖等不能發(fā)生水解反應,故D錯誤。
    3.(2021·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3月第一次質量調研)金銀花中能提取出有很高藥用價值的綠原酸(結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分子式為C16H16O9B.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能夠發(fā)生水解反應D.能夠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雙鍵
    解析 由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可以知道分子式為C16H18O9,故A錯誤;綠原酸中含有碳碳雙鍵和羥基,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B正確;
    綠原酸中含有酯基,能夠發(fā)生水解反應,故C正確;該有機物中與醇羥基連接的碳的相鄰碳上有氫原子,故能夠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雙鍵,故D正確。
    A.C的分子式為C11H15NB.B的同分異構體有7種(不含B,不考慮立體異構)C.D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處于同一平面D.反應①為加成反應,反應②為取代反應
    4.(2021·上饒市高三第二次模擬)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團隊于2021年2月4日公布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達蘆那韋”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潛在用藥,合成“達蘆那韋”的部分路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解析 由C的結構簡式知,C中含有11個C,1個N,根據(jù)有機中C、N成鍵規(guī)則確定H共有15個,故C的分子式為C11H15N,A正確;
    D中支鏈上存在叔碳原子(一個C連了3個C),由于單鍵C與其所連4個原子形成四面體結構,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共面,故D中叔碳原子與其連接的3個碳原子不可能都共面,C正確;
    5.(2021·吉林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調研)有機物X、Y、Z的結構簡式分別為 、 、 ,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X、Y互為同分異構體B.Y中最多有4個C原子處于同一直線上C.X、Z的二氯代物數(shù)目相同D.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一次區(qū)分X、Y、Z三種物質
    解析 X和Y的分子式均為C8H8,但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A正確;苯環(huán)為平面結構,對角的兩個C原子共線,加上連接苯環(huán)的C原子,所以最多有3個C原子共線,B錯誤;X中只含一種環(huán)境的氫原子,先固定一個氯原子,另一個氯原子的位置有同一條棱上的頂點、同一個面上對角線位置的頂點和體對角線位置的頂點,共三種,Z的二氯代物有鄰、間、對共3種,C正確。
    1.常見的三個制備實驗比較
    2.有機物的鑒別和分離提純的方法(1)常見有機物的鑒別方法①物理法:如用水或溴水鑒別乙醇、苯和CCl4;②化學法:如用新制的Cu(OH)2懸濁液檢驗醛基;用碘水檢驗淀粉;用碳酸鈉溶液鑒別乙醇和乙酸、乙酸乙酯;用點燃法、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鑒別甲烷和乙烯。
    (2)常見有機物分離提純的方法①洗氣法:如通過盛有溴水的洗氣瓶除去氣態(tài)烷烴中混有的氣態(tài)烯烴;②分液法:如用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③蒸餾法:乙酸和乙醇的分離,加CaO,蒸出乙醇,再加稀硫酸,蒸出乙酸。
    1.在溴苯的制備實驗中,若錐形瓶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能不能證明該反應中一定有HBr生成?為什么?
    答案 不能,因為揮發(fā)出的Br2也和AgNO3反應生成AgBr。
    2.在硝基苯的制備實驗中,水浴加熱有什么優(yōu)點?
    答案 加熱均勻,便于控制。
    3.填表。(1)常見有機物的除雜
    (2)常見有機物的檢驗
    4.正誤判斷,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向兩份蛋白質溶液中分別滴加飽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體析出,則蛋白質均發(fā)生變性( )(2)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適量稀H2SO4微熱,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并加熱,無紅色沉淀,說明淀粉未水解( )(3)在蔗糖的水解液中加入銀氨溶液并加熱,無銀鏡產(chǎn)生,蔗糖沒有水解( )(4)在麥芽糖水解液中加入NaOH調節(jié)至堿性,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出現(xiàn)銀鏡,則麥芽糖水解產(chǎn)物具有還原性( )
    1.(2021·山東,7)某同學進行蔗糖水解實驗,并檢驗產(chǎn)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試管Ⅰ中加入1 mL 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熱5分鐘。打開盛有10% NaOH溶液的試劑瓶,將玻璃瓶塞倒放,取1 mL溶液加入試管Ⅱ,蓋緊瓶塞;向試管Ⅱ中加入5滴2% CuSO4溶液。將試管Ⅱ中反應液加入試管Ⅰ,用酒精燈加熱試管Ⅰ并觀察現(xiàn)象。實驗中存在的錯誤有幾處A.1 B.2 C.3 D.4
    解析 第1處錯誤:利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檢驗蔗糖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的醛基時,溶液需保持弱堿性,否則作水解催化劑的酸會與氫氧化銅反應,導致實驗失敗,題干實驗過程中蔗糖水解后溶液未冷卻且未堿化;第2處錯誤:NaOH溶液具有強堿性,不能用玻璃瓶塞,否則NaOH與玻璃塞中SiO2反應生成具有黏性的Na2SiO3,會導致瓶蓋無法打開,共2處錯誤。
    2.(2021·湖南,13改編)1-丁醇、溴化鈉和70%的硫酸共熱反應,經(jīng)過回流、蒸餾、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產(chǎn)品,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CH3(CH2)3OH+NaBr+H2SO4 CH3(CH2)3Br+NaHSO4+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裝置Ⅰ中回流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物 質的揮發(fā),提高產(chǎn)率B.裝置Ⅱ中b為進水口,a為出水口C.用裝置Ⅲ萃取分液時,將分層的液體依次從下口放出D.經(jīng)裝置Ⅲ得到的粗產(chǎn)品干燥后,使用裝置Ⅱ再次蒸餾,可得到更純的產(chǎn)品
    解析 濃硫酸和NaBr會產(chǎn)生HBr ,1-丁醇以及HBr均易揮發(fā),用裝置Ⅰ回流可減少反應物的揮發(fā),提高產(chǎn)率,A正確;
    冷凝水應下進上出,裝置Ⅱ中b為進水口,a為出水口,B正確;用裝置Ⅲ萃取分液時,將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C錯誤;由題意可知經(jīng)裝置Ⅲ得到粗產(chǎn)品,由于粗產(chǎn)品中各物質沸點不同,再次進行蒸餾可得到更純的產(chǎn)品,D正確。
    A.向圓底燒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 需先打開KB.實驗中裝置b中的液體逐漸變?yōu)闇\紅色C.裝置c中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氫D.反應后的混合液經(jīng)稀堿溶液洗滌、結晶,得到溴苯
    3.(2019·全國卷Ⅰ,9)實驗室制備溴苯的反應裝置如圖所示,關于實驗操作或敘述錯誤的是
    解析 苯和溴均易揮發(fā),苯與液溴在溴化鐵作用下發(fā)生劇烈的放熱反應,釋放出溴化氫氣體(含少量苯和溴蒸氣),先打開K,后加入苯和溴的混合液,避免因裝置內氣體壓強過大而發(fā)生危險,A項正確;
    四氯化碳用于吸收溴化氫氣體中混有的溴單質,防止溴單質與碳酸鈉溶液反應,四氯化碳呈無色,吸收紅棕色溴蒸氣后,液體呈淺紅色,B項正確;溴化氫極易溶于水,倒置漏斗防倒吸,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易吸收溴化氫,發(fā)生反應為Na2CO3+HBr===NaHCO3+NaBr,NaHCO3+HBr===NaBr+CO2↑+H2O,C項正確;
    反應后的混合液中混有苯、液溴、溴化鐵和少量溴化氫等,提純溴苯的正確操作是①用大量水洗滌,除去可溶性的溴化鐵、溴化氫和少量溴;②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除去剩余的溴等物質;③用水洗滌,除去殘留的氫氧化鈉;④加入干燥劑除去水,過濾;⑤對有機物進行蒸餾,除去雜質苯,從而提純溴苯,分離溴苯,不用“結晶”的方法,D項錯誤。
    4.(2018·全國卷Ⅰ,9)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解析 A是制備乙酸乙酯的操作,B是收集乙酸乙酯的操作,C是分離乙酸乙酯的操作。D是蒸發(fā)操作,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未涉及。
    1.(2020·龍巖市高三質檢)已知:① +HNO3 +H2O ΔH<0;②硝基苯沸點為210.9 ℃,蒸餾時選用空氣冷凝管。下列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裝置(部分夾持儀器略去),正確的是
    解析 濃硝酸與濃硫酸混合會放出大量的熱,如將濃硝酸加入濃硫酸中,硝酸的密度小于濃硫酸,可能會導致液體迸濺,故A錯誤;反應在50~60 ℃下進行,低于水的沸點,因此可以利用水浴加熱控制,這樣可使反應容器受熱均勻,便于控制溫度,但圖中水浴的水用量太少,反應液受熱不均勻,故B錯誤;硝基苯為油狀液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在下層,分液操作時應將分液漏斗上口的瓶塞打開,下端緊貼燒杯內壁,下層的液體從下口放出,故C正確;蒸餾分離提純操作中溫度計用來測量蒸汽的溫度,控制蒸餾出的物質的溫度,溫度計水銀球應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故D錯誤。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裝置連接順序為acbdefB.實驗結束時,應首先熄 滅酒精燈,再取出裝置 Ⅳ中的導管C.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代替品紅溶液D.可采用分液操作分離產(chǎn)品
    2.(2021·安慶模擬)已知C2H5OH CH2==CH2↑+H2O,實驗室制備的乙烯中常含有副產(chǎn)物CO2、SO2等。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制備少量1,2-二溴乙烷:
    解析 本題中,實驗裝置Ⅰ是制備乙烯的實驗裝置,發(fā)生的反 應為C2H5OH CH2==CH2↑+H2O,
    由于這樣制備的乙烯中常含有副產(chǎn)物CO2、SO2等,故需經(jīng)過裝置Ⅱ來除去副產(chǎn)物CO2、SO2,并用裝置Ⅲ中的品紅溶液來檢驗SO2是否除干凈,最后將純凈的乙烯通入裝置Ⅳ來制備1,2-二溴乙烷,據(jù)此分析解題。由分析可知,實驗裝置Ⅰ是制備乙烯的實驗裝置,裝置Ⅱ來除去副產(chǎn)物CO2、SO2,并用裝置Ⅲ中的品紅來檢驗SO2是否除干凈,故裝置連接順序為acbdef,A正確;
    實驗結束時,應首先取出裝置Ⅳ中的導管,再熄滅酒精燈,否則將產(chǎn)生倒吸現(xiàn)象,B錯誤;
    由于乙烯也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故不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代替品紅溶液,C錯誤;由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溶于CCl4中,故不可采用分液操作分離產(chǎn)品,應該采用蒸餾操作,D錯誤。
    3.下列實驗裝置圖正確的是

    相關課件

    新高考版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新高考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21 有機選擇題題型分析課件PPT:

    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化學二輪復習(新高考版) 第1部分 專題突破 專題21 有機選擇題題型分析課件PPT,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有機實驗,專題強化練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3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四物質轉化與應用—有機選擇題突破六有機化合物結構、性質與應用課件:

    這是一份2023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四物質轉化與應用—有機選擇題突破六有機化合物結構、性質與應用課件,共31頁。

    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一輪復習 專題11 突破有機選擇題課件:

    這是一份2022屆高三化學高考備考一輪復習 專題11 突破有機選擇題課件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