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礎(chǔ)鞏固(15分,每小題3分)
1.下面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
A.數(shù)落(shǔ) 挪動(nuó)
蔓菁(jīnɡ) 氣喘吁吁(xū)
B.磚砌(qì) 咆哮(xià)
怒號(há) 散落(sàn)
C.昵稱(nì) 門檻(kǎn)
顫抖(zhàn) 瞥見(piē)
D.瞅見(chǒu) 嘮叨(lá)
殯儀館(bìn) 閑逛(ɡuànɡ)
解析:C項,“顫”應(yīng)讀chàn。
答案:C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班配 一籌莫展 草菅人命 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B.耐煩 怙惡不悛 不落巢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根莖 挺而走險 流言蜚語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D.暴躁 徒有虛名 莫名其妙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解析:A項,班—般,B項,巢—窠,C項,挺—鋌。
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1)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葉子不掉下來,________了我過去是多么邪惡。
(2)靠近葉柄的顏色還是深綠的,但是鋸齒形的邊緣已染上了枯敗的黃色,它________掛在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3)醫(yī)生抓住蘇艾瘦小的________的手說:“只要好好護理,你會勝利的。”
A.啟示 傲然 顫抖 B.啟事 傲然 顫動
C.啟示 毅然 顫動 D.啟事 毅然 顫抖
解析:啟示:啟發(fā)提示,使有所領(lǐng)悟。啟事:為說明某事而登在報刊上或貼在墻壁上的文字。傲然:堅強不屈的樣子。毅然:堅決地;毫不猶豫地。顫抖:發(fā)抖;哆嗦。顫動:短促而頻繁地振動。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 )
A.當前尚不明朗的國際形勢會不會再次出現(xiàn)石油供應(yīng)中斷呢?許多國際媒體發(fā)出異常悲觀的論調(diào):全球經(jīng)濟將迎來凄風苦雨的日子。
B.辛苦了一年的青鋼人喜笑顏開,提著、背著集團公司發(fā)的年貨,心滿意足地踏上回家的班車。
C.老貝爾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風流淚。他對這種白癡般的想法大不以為意,諷刺地咆哮了一陣子。
D.美國地質(zhì)調(diào)查局國家中心通過不同方式結(jié)合陸地衛(wèi)星7號和對地觀測衛(wèi)星“大地”獲取的圖像,創(chuàng)造出了驚人的圖片,展現(xiàn)了地球錯綜復(fù)雜的自然美。
解析:C項,“不以為意”指不放在心上,這里應(yīng)該用“不以為然”。
答案:C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蘇艾和瓊珊相互一談,發(fā)現(xiàn)藝術(shù)、飲食、衣著的口味對于她們十分相投,結(jié)果便合租下了那個畫室。
B.可是每逢我的病人開始盤算有多少輛馬車送他出殯的時候,我就得把醫(yī)藥的治療力量減少一倍了。
C.他替“藝術(shù)區(qū)”一些雇不起職業(yè)模特兒的青年藝術(shù)家充當模特兒,掙幾個小錢。
D.它們現(xiàn)在掉得快些了。三天前差不多有一百片左右。數(shù)得我頭昏眼花。
解析:A項主客體顛倒,“對于她們”應(yīng)改為“她們對于”并放在“藝術(shù)”前面;B項“減少”不能用倍數(shù);D項“差不多”和“左右”重復(fù)。
答案:C
二、閱讀鑒賞(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6~9題。
心 與 手
歐·亨利
在丹佛車站,一幫旅客擁進開往東部方向的BM公司的快車車廂,在一節(jié)車廂里坐著一位衣著華麗的年輕女子,身邊擺滿有經(jīng)驗的旅行者才會攜帶的豪華物品。在新上車的旅客中走來了兩個人。一位年輕英俊,神態(tài)舉止顯得果敢而又坦率;另一位則臉色陰沉,行動拖沓。他們被手銬銬在一起。
兩個人穿過車廂過道,一張背向的位子是唯一空著的,而且正對著那位迷人的女人。他們就在這張空位子上坐了下來。年輕的女子看到他們,即刻臉上浮現(xiàn)出嫵媚的笑顏,圓潤的雙頰也有些發(fā)紅。接著只見她伸出那戴著灰色手套的手與來客握手。她開口說話的聲音聽上去甜美而又舒緩,讓人感到她是一位愛好交談的人。
她說道:“噢,埃斯頓先生,怎么,他鄉(xiāng)異地,連老朋友也不認識了?”
年輕英俊的那位聽到她的聲音,立刻強烈地一怔,顯得局促不安起來,然后他用左手握住了她的手。
“費爾吉德小姐,”他笑著說,“我請求您原諒我不能用另一只手來握手,因為它現(xiàn)在正派用場呢?!?br>他微微地提起右手,只見一副閃亮的“手鐲”正把他的右手腕和同伴的左手腕扣在一起。年輕姑娘眼中的興奮神情漸漸地變成一種惶惑的恐懼。臉頰上的紅色也消退了。她不解地張開雙唇,力圖緩解難過的心情。埃斯頓微微一笑,好像是這位小姐的樣子使他發(fā)笑一樣。他剛要開口解釋,他的同伴搶先說話了。這位臉色陰沉的人一直用他那銳利機敏的眼睛偷偷地察看著姑娘的表情。
“請允許我說話,小姐。我看得出您和這位警長一定很熟悉,如果您讓他在判罪的時候替我說幾句好話,那我的處境一定會好多了。他正送我去內(nèi)森維茨監(jiān)獄,我將因偽造罪在那兒被判處7年徒刑。”
“噢,”姑娘舒了口氣,臉色恢復(fù)了自然,“那么這就是你現(xiàn)在做的差事,當個警長?”
“親愛的費爾吉德小姐,”埃斯頓平靜地說道,“我不得不找個差事來做。錢總是生翅而飛的。你也清楚在華盛頓是要有錢才能和別人一樣地生活。我發(fā)現(xiàn)西部有人賺錢的好去處,所以——,當然警長的地位自然比不上大使,但是——”
“大使,”姑娘興奮地說道,“你可別再提大使了,大使可不需要做這種事情,這點你應(yīng)該是知道的。你現(xiàn)在既然成了一名勇敢的西部英雄,騎馬,打搶,經(jīng)歷各種危險,那么生活也一定和在華盛頓時大不一樣。你可再也不和老朋友們一道了?!?br>姑娘的眼光再次被吸引到了那副亮閃閃的手銬上,她睜大了眼睛。
“請別在意,小姐,”另外那位來客又說道,“為了不讓犯人逃跑,所有的警長都把自己和犯人銬在一起,埃斯頓先生是懂得這一點的?!?br>“要過多久我們才能在華盛頓見面?”姑娘問。
“我想不會是馬上,”埃斯頓回答,“我想恐怕我是不會有輕松自在的日子過了?!?br>“我喜愛西部,”姑娘不在意地說著,眼光溫柔地閃動著。看著車窗外,她坦率自然,毫不掩飾地告訴他說:“媽媽和我在西部度過了整個夏天,因為父親生病,她一星期前回去了。我在西部過得很愉快,我想這兒的空氣適合于我。金錢可代表不了一切,但人們常在這點上出差錯,并執(zhí)迷不悟地——”
“我說警長先生,”臉色陰沉的那位粗聲地說道,“這太不公平了,我需要喝點酒,我一天沒抽煙了。你們談夠了嗎?現(xiàn)在帶我去抽煙室好嗎?我真想過過癮?!?br>這兩位系在一起的旅行者站起身來,埃斯頓臉上依舊掛著遲鈍的微笑。
“我可不能拒絕一個抽煙者的請求,”他輕聲說,“這是一位不走運的朋友。再見,費爾吉德小姐,工作需要,你能理解?!彼焓謥砦談e。
“你現(xiàn)在去不了東部太遺憾了?!彼幻嬲f著,一面重新整理好衣裳,恢復(fù)起儀態(tài),“但我想你一定會繼續(xù)旅行到內(nèi)森維茨的?!?br>“是的,”埃斯頓回答,“我要去內(nèi)森維茨?!?br>兩位來客小心翼翼地穿過車廂過道進入吸煙室。
另外兩個坐在一旁的旅客幾乎聽到他們的全部談話,其中一個說道:“那個警長真是條好漢,很多西部人都這樣棒?!?br>“如此年輕的小伙子就擔任一個這么大的職務(wù),是嗎?”另一個問道。
“年輕!”第一個人大叫道,“為什么——噢!你真的看準了嗎?我是說——你見過把犯人銬在自己右手上的警官嗎?”
6.文章第一段描寫了三個人物。請說明本段人物描寫所用的方法,并具體說明對這幾個人物的描寫在文中分別起到什么樣的作用?(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直接或側(cè)面描寫,或肖像描寫。對女子的衣著和行李的描寫,意在為揭示女子的身份(大使身份)作鋪墊;對兩位男子的描寫,采用了對比刻畫其神態(tài)的方法,主要為后文女人對“埃斯頓為警長”信以為真埋下伏筆。
7.請說明第九段畫線句子兩處破折號的作用,并續(xù)寫埃斯頓“所以——”后想要說的話。(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所以”后的破折號是語意轉(zhuǎn)換,埃斯頓發(fā)現(xiàn)講漏嘴,趕忙就此打?。弧暗恰焙笃普厶柺窃捳Z中斷,埃斯頓說了“大使”之后被小姐接住,說話被迫中斷。
所以——我才會鋌而走險去印刷偽鈔。
8.文章多處運用對比的手法,使小說充滿了戲劇性。請找出兩處對比的地方并闡明其效果。(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第一段中對警長和犯人的舉止神態(tài)的描寫具有對比性,警長神色陰沉,行動拖沓;而真正的犯人卻果敢而坦率,為后文費爾吉德小姐聽信警長的話而誤將埃斯頓當成警長并將警長誤以為犯人作鋪墊。
②第三、四段中埃斯頓聽到費爾吉德小姐的聲音前后神色對比,之前是“坦率”,之后是“局促不安”,揭示埃斯頓在見到老熟人之后擔心自己干的壞事被知曉后的尷尬困窘的心理。
③作者將費爾吉德小姐的不明就里、警長的明察秋毫、埃斯頓的半推半就進行對比,刻畫出一位警長在罪犯面對熟人時挺身解圍,挽救其顏面的義舉。
④小說結(jié)尾處將“另外兩位坐在一旁的旅客”的對話進行對比,一個認為那位真正的警長是位英雄好漢,而另一位仍不明真相,誤以為小伙子是警長,結(jié)果情節(jié)在最后形成突轉(zhuǎn),解構(gòu)了原有的認識,使情節(jié)出人意料。(任意答出兩點即可得滿分)
9.試分析小說中警長的形象。(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真正的警長,而不是埃斯頓或費爾吉德小姐。這位警長貌不驚人,在押送犯人去監(jiān)獄的途中盡職盡責,并且主動為罪犯編造謊言來維護其在熟人面前的“面子”,勇于站出來為其罪行進行掩飾,這種機敏、善良、理解和溫情,使其身上的偉大人性得以彰顯。
三、表達交流(10分)
10.想象貝爾曼在風雨中畫下最后一片常春藤葉的情景,并將其用文字表述出來。要求想象合理,體現(xiàn)人物性格,有適當?shù)那榫趁鑼?,不少?0字。(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暴風雨何等殘酷,搖得樹枝“吱吱”作響,砸得玻璃好像要破碎一般。而這個老人——年過六十的貝爾曼,在這凄風苦雨的夜里,點著燈籠爬上梯子。砸得他睜不開眼的雨水,順著他不平的臉,轉(zhuǎn)彎而下;那雙曾握筆狂舞的雙手,瑟瑟發(fā)抖。一夜的風吹雨打,一夜的攀高爬下,一夜的執(zhí)筆調(diào)色,他用心血、用生命繪出了世間最動人的畫作。
11.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一句詩這樣寫道:“希望是半個生命,淡漠是半個死亡。”請依照示例,自選話題,另寫兩句話,要求內(nèi)容貼切,句式與示例相同。(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堅持是半個成功,懈怠是半個失??;自信是半個英雄,氣餒是半個懦夫。
這是一份蘇教版必修二我與地壇(節(jié)選)教案及反思,共8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鞏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圖片兩組教學設(shè)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鞏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二*邊城(節(jié)選)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基礎(chǔ)鞏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