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案《游褒禪山記》  A.課時安排:三教時。B.教學目的: 
1.思想教育目標:認識作者“盡吾志”的思想。 
2.基礎(chǔ)知識目標:了解借游記抒發(fā)議論的寫法。 
3.能力培養(yǎng)目標:古文的字詞句篇。 
C.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背誦全文; 
2. 從游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xiàn)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3.之\以的用法。 
D.教學方法:精讀課。 
E.教具使用:多媒體教室設(shè)備——電腦等。 
F.教學設(shè)想 
1.本文是古代游記中的一種特殊體式,它以發(fā)議論為主而以記游為輔,議論又涉及哲理問題,學生初次學習這樣的文章,會有一定的困難。解決這個困難的辦法是:一開始就指導學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初步理清脈絡(luò)層次,然后逐段教讀,最后總結(jié)全文。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運用這種教學方式,必須以學生的充分預習(必要時可以從課堂抽出20分鐘讓學生預習)為前提。 
2.對語言障礙要有足夠的估計。本文中有些句子層次較多,有些詞看似平常而用法和含義比較特殊,常見虛詞“其”“之”“以”等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且涉及多種用法,這些都是困難所在。有些詞、語、句要提出來,用靈活的方式(據(jù)上下文義推測、文白對照、長句化短句、語法分析等)進行解釋;有些可以在教讀過程中以提問方式要求學生解釋,而后補充糾正;有些可以放到結(jié)束課上,通過分類整理,加深理解。更為重要的是,要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領(lǐng)悟上述詞、語、句的含義。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懷是闊大的,所以能從游山這樣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現(xiàn)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這一點,學生很難品味出來。因此,教師應當將示范背誦作為一種直觀的教學手段加以運用,必要時應逐句地帶領(lǐng)學生誦讀。 
4.本文擬用3課時教讀,安排如下: 
第1課時:講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紹作者,誦讀第1段。 
第2課時:誦讀第2、3段。 
第3課時:誦讀第4、5段,總結(jié)全課,完成練習第一、三、四題,整理實詞。 
G.預習安排 
1.對照注釋看課文一遍,然后朗讀課文一遍。 
2.給下面的句子劃停頓: 
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種用法。 
4.準備背誦全文(末段可略讀)。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yè)。 
1.先全班學生齊背,然后抽查個別學生1—3名,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要做具體指導。 
2.“其”的用法。 
先檢查練習的第二題的完成情況。這里不書題文,只寫答案。 
(1)代詞。那(此系遠指,指褒禪埋葬之時)。 
(2)代詞。這(此系近指,指慧空禪院)。 
(3)代詞。它(代仆碑)。 
(4)前“其”:代詞。它(代“穴”)。 
后“其”:代詞。那些(遠指,作“好游者”定語)。 
(5)前“其”:代詞。它(代后洞)。 
后“其”:代詞。代游客,此處須用本名,不用現(xiàn)代語代詞。 
(6)代詞。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詞。他們(代“古人”)。 
(8)語氣助詞。難道(表示反問語氣)。 
補充:(1)既其出——助詞,無義。 
(2)視其左右——代詞,自己(代作者)。 
(3)謬其傳——代詞,它(代山的名稱)。 
(4)咎其欲出者——代詞,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師可事先在黑板上畫好圖表,然后一邊檢查,一邊將題號列入空白欄內(nèi)。 


二、誦讀第2段。 
1.教師示范背誦并穿插講解。 
①“其下平曠……所謂前洞也”——“前洞”陪襯“后洞”,一筆帶過,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筆帶過行程。“有穴窈然”——寫所見,“入之甚寒”——寫所感。“問其深”——寫所問。這是詳寫后洞。 
③“余與四人……而其見愈奇”——“愈深”“愈難”“愈奇”六字,大有深意,為下文議論張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記,“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結(jié)束。 
⑤“蓋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記洞中所見。 
⑥“方是時……火尚足以明也”——追記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樂也”——以“悔”結(jié)束記游,為下文抒發(fā)議論作鋪墊。 
2.教師領(lǐng)誦(要求學生一邊跟教師讀,一邊考慮如何劃分本段層次)。 
3.師生共同討論本段層次劃分:第一層(開頭到“遂與之俱出”)記游洞經(jīng)過;第二層(“蓋余所至”至段末)追記后洞中所見并表示遺憾心情。 
4.學生練習背誦這一段。 
〔提示〕要分層練習背誦。 
背第一層,先板書行文順序:前洞——后洞。再提問:后洞的特點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處是怎樣的情形?“愈深”“愈難”“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層,先板書行文結(jié)構(gòu)(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學生齊背與個別檢查。 
6.指點與答疑。 
①兩個“蓋”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個的肯定意味要多一點。 
②末句太長,有的選本斷為兩句:“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這表明“悔”的是“隨以止”,“不得極夫游之樂”是“隨以止”的結(jié)果。“極夫游之樂”與上文“其見愈奇”相照應。 
三、誦讀第3段。 
1.教師示范誦讀并穿插講解。 
①“于是余有嘆焉”——“于是”承上,“嘆”啟下,由敘事過渡到議論。 
②“古人……無不在也”——“無不在”就是“無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簡潔。全句意在頌古人博大精深,為下文立論根據(jù)。 
③“夫夷以近……則至者少”——照應前洞、后洞。“而世之奇?zhèn)ァ谟陔U遠”——照應上文“其見愈奇”?!岸酥敝裂伞薄諔衔摹皠t其至又加少矣”?!肮史怯兄菊卟荒苤烈病薄獜氖聦嵧瞥鼋Y(jié)論,為下文“盡吾志”張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開一層,點出“力”,照應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與力……不能至也”再推開一層,點出“物以相之”,照應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譏之乎”——用推理導出最重要的結(jié)論(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這句話上。前有反襯,后有反問,語勢節(jié)節(jié)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總收一筆。 
2.教師領(lǐng)讀。 
也要提示學生考慮如何劃分層次。 
3.學生分層練習背誦。 
可分兩層:第一層(開頭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從“求思之深而無不在(心)”導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層(“有志矣”到段末)闡述“盡吾志”的觀點。 
〔提示〕這一段邏輯性很強,作者的推理過程明顯,行文又處處跟前一段相照應——所有這些都在語氣上反映出來。因此,本段使用虛詞的頻率較高。要提示學生注意“焉”“也”“夫”“則”“而”“故”“矣”“然”“其”“乎”等虛詞在表達語氣上的作用;必要時教師應二遍三遍地領(lǐng)讀。這是本文思想內(nèi)容的重點,也是誦讀的重點。這段能否誦讀得順暢,是衡量這篇課文教學成敗的主要標準。 
4.檢查背誦。 
可以采取三種方式:(1)全班學生齊背;(2)抽查個別學生背誦;(3)分別默寫若干句。后兩種方式可以同步進行。 
5.指點與答疑。 
①“古人之觀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觀察天地”?!爸?,助詞,無義,有舒緩語氣作用?!坝凇?,這里表示觀察的對象,譯成現(xiàn)代語時可省略。 
②“險”,這里用的是本義,即“高山”,因為后洞在山上?!耙摹保钙降?,說的是前洞地勢。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實詞性詞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況下可省,但此處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語氣,意思是確實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這是特殊形式的判斷句,讀時“此”后應作一頓。 
四、留作業(yè)。 
1.連貫背誦第1至3段,準備背誦第4段。 
2.繪作者游蹤示意圖。(據(jù)第一、二段繪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w.w.w.k.s.5.u.c.o.mwww.ks5u.com

相關(guān)教案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10 游褒禪山記教學設(shè)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10 游褒禪山記教學設(shè)計,共1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知識精粹,學習課文,研讀第四段,研讀第五段,熟讀成誦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10 游褒禪山記第一課時教案: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10 游褒禪山記第一課時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講解文章的主旨,作者簡介,學生齊讀課文前四段,歸納文章布局的特點,誦讀第1段,留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0-2021學年第三單元10 游褒禪山記教案: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三單元10 游褒禪山記教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教案 更多

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10 游褒禪山記教案

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10 游褒禪山記教案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第三單元10 游褒禪山記第三課時教案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第三單元10 游褒禪山記第三課時教案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第三單元10 游褒禪山記教案設(shè)計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第三單元10 游褒禪山記教案設(shè)計

高中人教版 (新課標)10 游褒禪山記教案設(shè)計

高中人教版 (新課標)10 游褒禪山記教案設(shè)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必修二電子課本

10 游褒禪山記

版本: 人教版 (新課標)

年級: 必修二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