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節(jié) 內 能 目標導航 (1)知道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跟溫度有關,知道溫度是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 (2)知道什么是分子的勢能;知道改變分子間的距離,分子勢能就發(fā)生變化;知道分子勢能跟物體體積有關。 (3)知道什么是內能,知道物體的內能跟溫度和體積有關。 (4)能夠區(qū)別內能和機械能。 誘思導學 1.分子動能 (1)分子平均動能 做熱運動的分子,都具有動能,這就是分子動能。由于分子運動的無規(guī)則性,若想研究單個分子的動能是非常困難、也是沒有必要的。熱現(xiàn)象研究的是大量分子運動的宏觀表現(xiàn),所以,重要的不是系統(tǒng)中某個分子的動能大小,而是所有分子的動能的平均值,即分子平均動能。 (2)溫度是物體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 說明:①溫度是大量分子無規(guī)則熱運動的宏觀表現(xiàn),含有統(tǒng)計的意義,對于個別分子,溫度是沒有意義的。分子平均動能的大小由溫度高低決定: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溫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動能減?。粶囟炔蛔?,分子的平均動能不變。溫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但不是每一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可能有個別的分子動能反而減小。 ②分子的平均動能大小只由溫度決定,與物質的種類無關。也就是說,只要處于同一溫度下,任何物質分子做熱運動的平均動能都相同。由于不同物質分子的質量不盡相同,因此,在同一溫度下,不同物質分子運動的平均速率大小也不相同。 2. 分子勢能 (1)分子勢能 由于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間也有相互作用的勢能。這就是分子勢能。分子勢能的大小有分子間的相互位置決定。分子勢能的變化非常類似于長度變化的彈簧中的彈性勢能的變化。 (2)影響分子勢能大小的因素 分子勢能的大小與分子間的距離有關,即與物體的體積有關。分子勢能的變化與分子間的距離發(fā)生變化時分子力做正功還是負功有關。具體情況如下: ①當分子間的距離時(此時類似于被拉伸的彈簧),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引力,分子間的距離增大時,分子力做負功,因此分子勢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大而增大。 ②當分子間的距離時(此時類似于被壓縮的彈簧),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分子間的距離減小時,分子力做負功,因此分子勢能隨分子間距離的減小而增大。 ③當時(此時相當于彈簧處于自由伸長狀態(tài)),分子勢能最小。 (3)分子勢能變化曲線如下圖7.5–1所示。 7.5–1 說明: = 1 \* GB3 ①由于物體分子距離變化的宏觀表現(xiàn)為物體的體積變化,所以微觀的分子勢能變化對應于宏觀的物體體積變化。但是,同樣是物體體積增大(或減?。?,有時體現(xiàn)為分子勢能增大(或減?。?在范圍內);有時體現(xiàn)為分子勢能減?。ɑ蛟龃螅?在范圍內)。 = 2 \* GB3 ②分子勢能與物體體積有關,但不能簡單理解成物體體積越大,分子勢能就越大;體積越小,分子勢能就越小。如0℃的水變成0℃的冰后,體積變大,但分子勢能減少。所以一般來說,物體體積變化了,其對應的分子勢能也將發(fā)生變化。具體怎么變化,關鍵要看在變化過程中分子力做正功還是負功。 = 3 \* GB3 ③分子勢能最小并不一定是分子勢能為零。 3.內能 物體中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 (1)任何物體都具有內能 (2))內能的決定因素 物體的內能跟物體的溫度和體積有關。溫度發(fā)生變化,分子的平均動能發(fā)生變化;物體的體積發(fā)生變化,分子勢能發(fā)生變化。還要注意,物體的內能還與物體所含的分子數(shù)有關,因為內能是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 (3)內能與機械能的區(qū)別 內能與機械能是兩個不同的物理概念。內能是由物體內大量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對位置所決定的能;機械能是物體整體做機械運動或物體形變所產(chǎn)生的能,它對物體的內能沒有貢獻。在熱現(xiàn)象的研究中,一般不考慮物體的機械能。 典例探究 例1 有甲、乙兩個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動,乙分子由無窮遠處逐漸向甲靠近,直到不再靠近為止,在這整個過程中,分子勢能的變化情況是( ) A.不斷增大 B.不斷減小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解析:分子力做功與分子勢能變化的關系和彈簧非常相似,即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分子力做負功分子勢能增加。當乙分子由無窮遠處向r0移動時,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當乙分子由r0向甲分子繼續(xù)靠近時,要克服分子斥力做功,分子勢能增大。所以移動的整個過程,分子勢能是先減小、后增大。也可知當分子間的距離為r0時,分子勢能最小。 本題的正確選項為D。 友情提示:①有關分子勢能隨分子間距離變化來判定分子勢能變化的問題,首先要明確是在r>r0范圍內,還是在r<r0范圍內變化的。 例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的動能與分子的勢能的和叫做這個分子的內能 B.物體內分子勢能由物體的溫度和體積決定 C.物體的速度增大時,物體的內能增大 D.物體的動能減小時,物體的溫度可能增加 分析:內能是指物體的,一個分子無內能可言,選項A是錯誤的;物體的分子勢能由分子間距離決定,宏觀上反映為由物體的體積決定,所以選項B也是錯誤的;物體的內能與物體做宏觀的機械運動的速度無關,故選項C也是錯誤的;物體的溫度由分子的平均動能決定,與物體宏觀運動的動能無關,因此選項D是正確的。 答案:D。 友情提示:分子動能、勢能、內能的變化特點及影響因素要非常熟練。 例3 1 g 100 ℃的水與1 g 100 ℃的水蒸氣相比較,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分子的平均動能與分子的總動能都相同 B.分子的平均動能相同,分子的總動能不同 C.內能相同 D.1 g 100 ℃的水的內能小于1 g 100 ℃的水蒸氣的內能 解析: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因而在相同的溫度下,分子的平均動能相同,又1 g水與1 g水蒸氣的分子數(shù)相同,因而分子總動能相同,選項A正確。當從100 ℃的水變成100 ℃的水蒸氣的過程中,分子距離變大,分子要克服分子引力做功,因而分子勢能增加,所以100 ℃的水的內能小于100 ℃水蒸氣的內能,選項D正確。故本題答案為:A D。 友情提示: 解決該題的關鍵是搞清物體的內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從宏觀、微觀兩個角度)。 例4 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溫度都相同,在不計分子勢能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的內能較大 B.氫氣的內能較大 C.兩者的內能相等 D.氫氣分子的平均速率較大 解析:氫氣與氧氣的溫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動能相同,由于氧分子質量比氫分子質量大,所以氫分子的平均速率更大。又因為兩種氣體的總質量相等,氫分子質量比氧分子質量小,所以氫分子數(shù)大于氧分子數(shù),氫氣的分子動能總和大于氧氣的分子動能總和,由于氣體分子間距離比較大,不計分子勢能,所以氫氣的內能更大。 答案:BD。 友情提示:本題在不考慮分子間勢能的條件下,物體的內能等于所有的分子動能之和,僅由溫度決定。 課后問題與練習點擊 1.解析:(1)彈簧處于自然長度時,這個系統(tǒng)的彈性勢能最?。?(2)如果把彈簧拉長,放開時小球的運動使系統(tǒng)的勢能減小;如果把彈簧壓縮,結論相同。如果系統(tǒng)不受外力,處于靜止狀態(tài)時勢能取最小值。 2.正值,變??;負值,變小 解析:如果以無窮遠處的電勢能為0,當兩個同號電荷由無窮遠處逐漸靠近的過程中,電荷要克服兩者間斥力做功,電勢能逐漸增大,因此,當兩個同號電荷的距離為r時,電勢能是正值;由于同號電荷之間具有斥力,它們具有相互遠離的趨勢,它們運動的趨勢將使系統(tǒng)的勢能變小。如果以無窮遠處的電勢能為0,當兩個異號電荷由無窮遠處逐漸靠近的過程中,兩電荷間引力要做功,電勢能逐漸變小,因此,當兩個異號電荷的距離為r時,電勢能是負值;由于異號電荷之間具有引力,它們具有相互靠近的趨勢,它們運動的趨勢將使系統(tǒng)的勢能變小。 3.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解析:在這段時間內,飛機中乘客的勢能、動能確實都增大了,但他的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勢能并沒有變化。這是因為,首先人的體溫基本是恒定的,每個分子的動能基本不變,并不因飛機高速航行而改變;其次,乘客的體積無論在地面上還是在飛機中也基本相同,他的分子間距離基本不變,分子勢能也不變。 基礎訓練 一、選擇題 1.關于分子勢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間表現(xiàn)為引力時,分子間距離越小,分子勢能越大 B.分子間表現(xiàn)為斥力時,分子間距離越小,分子勢能越小 C.物體在熱脹冷縮時,分子勢能發(fā)生變化 D.物體在做自由落體運動時,分子勢能越來越小 2.關于物體內能的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每一個分子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和叫物體的內能 B.物體所有分子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 C.一個物體當它的機械能發(fā)生變化時,其內能也一定發(fā)生變化 D.一個物體的內能,與它的機械能多少有關 3.一定質量的0 ℃的水在凝結成0 ℃的冰的過程中,體積變大,它內能的變化是( ) A.分子平均動能增加,分子勢能減少 B.分子平均動能減小,分子勢能增加 C.分子平均動能不變,分子勢能增加 D.分子平均動能不變,分子勢能減少 4.兩分子相距為r,當r稍增大些( ) A.分子力一定減小,分子勢能一定增大 B.分子力一定增大,分子勢能一定減小 C.分子力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分子勢能一定減小 D.因為不知道r大小,對分子力和分子勢能的變化都無法判定 5.對溫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溫度的高低是由人的感覺決定的 B.物體的內能越大,則溫度越高 C.分子的平均速率大的物體的溫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體的溫度高 D.分子的平均動能越大,物體的溫度越高 6. 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機械能可以為零,而內能不可能為零 B.溫度相同且質量也相同的物體具有相同的內能 C.溫度越高,物體的內能越大 D.0℃的冰的內能比等質量的0℃的水的內能大 7.關于溫度的概念,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物質溫度高,則分子的平均動能大 B.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溫度升高,則物體內每一個分子的動能都增大 C.當某物體內能增大時,則該物體的溫度一定升高 D.甲物體的溫度比乙物體高,則甲物體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體分子平均速率大 8.關于內能和機械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有內能,必有機械能 B.物體的內能為零時,機械能可以不為零 C.物體的機械能可以為零,內能卻不能為零 D.光滑水平面上加速運行的物體,由于速度增大,每個分子速度也增大了,所以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內能和機械能都增大 9.溫度相同的氧氣和氫氣,它們的分子平均動能之比為( ) A.1∶1 B.8∶1 C.1∶8 D.無法確定 10.由分子間作用力和分子間距離的關系可知( ) A.當r<r0時,r越小,則Ep越小 B.當r>r0時,r越小,則Ep越大 C.當r=r0時,Ep最小 D.當r→∞時,Ep最小 11.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同質量的兩種物體,升高相同的溫度,內能增量一定相同 B.一定量0℃的水結成0℃的冰,內能一定增大 C.一定量氣體體積增大,但既不吸熱也不放熱,內能一定減少 D.一定量氣體吸收熱量而保持體積不變,內能一定減少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內所有分子的動能之和叫做這個物體的動能 B.物體的分子勢能由物體的溫度和體積決定 C.自行車輪胎充氣后輪胎膨脹,主要原因是由于氣體分子間有斥力 D.物體的內能和其機械能沒有必然聯(lián)系,但兩者可以相互轉化 13.關于溫度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某物體的溫度為0℃,則其中每個分子的溫度都為0℃ B.溫度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速率的標志 C.溫度是物體分子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 D.溫度可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達到熱平衡時,兩物體溫度相等 14.下列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是分子動能的標志,動能越大的分子其溫度也就越高 B.靜止的物體沒有內能 C.溫度高的物體比溫度低的物體含有的熱量多 D.分子的勢能跟物體的體積有關 15.關于物體的內能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其內能就越大 B.物體被舉得越高,其內能就越大 C.物體的溫度越高,其內能就越大 D.以上說法都不對 16.關于物體的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定質量的氧氣(不計其分子間引力和斥力),其溫度不變時,它的內能就不變 B.兩杯溫度相同的水,它們的內能一定相等 C.0℃的物體內能為零 D.物體的內能是由它的溫度和體積決定的 二、填空題 17.通常情況下的固體被壓縮時,其分子勢能將_________;若膨脹時,其分子勢能又將__________。 18.晶體在熔解過程中,溫度 ,分子平均動能 ,其內能 。 19.兩個分子相距為r0時,分子勢能為零。當分子距離由r0增大時,分子勢能 ;當分子距離由r0減小時,分子勢能 。 20.三個瓶子分別盛有質量相同的氫氣、氧氣和氮氣,它們的溫度相同,則分子平均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在不計分子勢能的情況下氣體內能最大的是________。 三、回答、計算題 21.在一列火車上放一杯水,火車靜止和勻速運動時,水的內能是否變化?試簡要說明理由。 22.某同學為測量地球表面植物吸收太陽能的本領,做了如下實驗:用一面積為0.1m2的面盆盛6kg的水,經(jīng)太陽垂直照射15min,溫度升高5℃,若地表植物接收太陽能的能力與水相等,試計算: (1)每平方米綠色植物每秒接收的太陽能為多少焦耳? (2)若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每吸收1kJ的太陽能可以放出0.05L的氧氣,則每公頃綠地每秒可放出多少升的氧氣。(1公頃=104m2) 多維鏈接 1.內能與機械能的區(qū)別 內能和機械能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量。內能是由物體內大量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對位置決定的能量,這與物體的溫度、體積等因素有關,而機械能是由物體做機械運動和物體形變決定的能量,它是對宏觀物體整體來說的,物體具有內能的同時又可以具有機械能。一個靜止在地面上的物體,如果以地面作為零電勢點,那么這個物體的機械能為零,但是這個物體里的分子卻始終處在永不停息的熱運動中,所以它的內能絕不為零,內能和機械能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2.一般氣體分子間距約為10-9m,分子力可以忽略不計.這樣,在改變氣體體積時分子勢能如何變化?這樣的氣體的內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提示:分子勢能將不改變(為零),這樣的氣體可視為理想氣體,其內能只與溫度有關。 3.課本P17頁思考與討論 提示:兩分子靠近過程,先引力做正功,后斥力做負功,則分子勢能是先減小后增大.這樣在平衡位置時分子勢能最小,不為零是負值。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31 功和內能學案
這是一份物理選修31 功和內能學案及答案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課標)2 熱和內能學案設計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