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初步感受“國粹”的魅力——從歌曲的學唱中了解京劇的相關知識,感受京劇獨有的韻味和風格,培養(yǎng)對傳統(tǒng)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模仿、表演等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音樂活動體驗京劇這一傳統(tǒng)戲曲的藝術魅力。
知識與技能:用和諧、活潑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龍里格龍》,并將歌曲的力度變化和京劇的神韻體現(xiàn)在表演中。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京劇的唱腔,唱出戲歌《龍里格龍》的韻味
難點:歌曲二聲部輪唱部分的演唱
教具:課件、花旦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播放京胡曲《夜深沉》
老師帶著花旦的頭飾隨著京劇的開場鑼鼓入場、亮相,用京劇念白的方式跟學生們打招呼。
【營造課堂氣氛,感受京劇的京腔京韻,培養(yǎng)學生對京劇的興趣,為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問:今天我們音樂課的開始與平時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
師:你們能用同樣的方式回問老師嗎?
說到京劇,你對京劇有哪些了解?生說
走進京劇,了解京劇的起源
【了解京劇的起源和相關知識,讓學生對京劇有大致的了解】
師: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距今有200年的歷史,說到京劇的起源,還有一個小故事,清朝乾隆皇帝過生日,征集全國各地著名的戲曲班子赴京做慶賀演出,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繼續(xù)留京獻藝,他們的精彩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后來漢劇也進入北京,與徽劇經常合班演出,這兩種腔調同臺演出取長補短,后又吸取來自民間的秦腔、昆曲等戲曲的精華,最終形成了京劇。
2、四大行當
師:(出示課件)
老師這里有四張京劇的圖片,分別代表了京劇的四大行當,我們來做一個連線的小游戲,請同學們猜一猜。
分別簡單講解四大行當
3、四大表現(xiàn)手法:
京劇還有四大表現(xiàn)手法,分別是唱、念、做、打
4、欣賞京劇《拾玉鐲》片段讓學生感受“做”的含義:只表演不出聲和“以無當有”的特點。
5、老師表演京劇選段
【用京劇《表花》中的過門引出歌曲《龍里格龍》,讓學生叫好,感受我國傳統(tǒng)藝術表演氛圍中的一大特點】
老師也特別喜歡京劇,我想給大家演唱一段,如果我唱的好,大家給老師叫個好,鼓勵一下好嗎?
師唱京劇《賣水》片段《表花》
老師剛才扮演的是四大行當中的哪個行當?
生:花旦
剛才的唱段中,用到了哪幾種京劇的表現(xiàn)手法?
生: 唱、念
【教師展示,同時對剛才所學的京劇知識進行簡單的檢驗與評價】
二、學唱歌曲《龍里格龍》
(一)初聽歌曲,感受歌曲風格特點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聽首歌,思考三個問題,(出示問題)
有沒有你熟悉的旋律?
京劇《賣水》中唱念之間的旋律
2、你們覺得這是不是京???
這首歌是融入傳統(tǒng)京劇元素的歌曲,我們成為“戲歌”
3、歌詞都唱了什么?
龍里格龍(咚)是京劇中的襯詞,常用于過門
(二)你聽老師彈一彈,(出示圖片)
mf▼ ▼ ▼ ▼ ▼ ▼ ▼ ▼ ▼ ▼
5 3 6 5 0 ⅰ 0 | 6 5 3 6 5 0 |
龍 里格 龍 咚 , 龍 格 里 格兒 龍。
樂譜上出現(xiàn)了什么記號?(頓音)因此我們的演唱要有彈性,還有力度記號,
跟琴唱一唱,注意頓音時的氣息和力度的變化,加上兒化音更有京劇的韻味。
(三)老師加上兩句前奏范唱,請同學們仔細聽,從哪兒開始進入,
學生跟琴唱前兩句,有強弱的演唱,唱出力度記號
(四)我們加上小花旦的動作,眼睛跟著手,注意隨后的亮相在休止符,動作要干脆,要定住。多練習幾遍
【通過加動作反復演唱讓學生牢記第一聲部的旋律和動作,以便在二聲部合作時幫助學生演唱】
師彈前奏,學生唱
(五)小花旦們唱的真好,另一個小花旦也要來了。
你們看這個小花旦的亮相和第一個小花旦有什么不同?
老師邊唱ⅰ 6 2 ⅰ 0 | ⅰ 6 2 ⅰ 0 |邊做動作
龍 里 格 龍 , 龍 里 格 龍 ,
亮相的動作沒有“咚”
跟著老師做一做
(六)第二個小花旦開始唱了,你聽比第一個小花旦唱的是高了還是低了?(聽歌曲)
(七)再聽第二個小花旦的演唱,
龍 里格 龍 0 咚0 ,︱ 龍格 里格兒 龍 0︱唱了幾遍?(四遍)
【讓學生注意反復記號】
(八)這個旋律唱了四遍,但是這四遍是有變化的,你聽聽有什么變化?老師彈唱
【讓學生感受漸強漸弱記號】
為什么結束要漸慢漸弱?(表演結束了)
(九)跟鋼琴唱第二個小花旦的唱段
師唱京劇演員為了能唱好京劇,每天都要吊嗓子,我們也來吊吊嗓子
Yi Ya (氣息要撐住,口腔打開)
【模仿京劇演員的吊嗓子,感受京劇唱腔的特點】
加上小花旦的動作,反復練習
(十)第一個小花旦也要唱了,聽聽第一個小花旦是在第二個小花旦唱到什么地方的時候加入的?(聆聽輪唱部分)
【讓學生聽清輪唱是從哪一句開始的】
(十一)師生分角色加動作進行輪唱,老師扮演第一個小花旦唱第二聲部,學生唱第一聲部。
【師生合作,初步感受歌曲的輪唱】
師:為什么老師是晚進入的,但是卻與同學們一同結束了?
生:因為老師在第二句少長了一個“龍”
老師帶領學生唱一唱第二聲部有變化的地方
(十二)兩個小花旦進行斗歌
【反復練習輪唱部分】
(十三)兩個小花旦要一起演唱了,完整演唱歌曲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戲歌《龍里格龍》
三、拓展
龍里格龍(咚)是京劇中常用的象聲詞,沒有實際意義,被用于說或者唱之間的過門。
1、現(xiàn)在老師請同學們用手模仿板鼓給老師打節(jié)奏
老師帶領學生打節(jié)奏,邊打邊表演《表花》
【讓學生在京劇中找“龍里格龍”,體會過門的意思】
2、同學們打的真不錯。這段《表花》表現(xiàn)了京劇的哪兩種表現(xiàn)手法誰還記得?(唱、念)
同學們一起來試試念白的部分
老師帶領學生練念白,加動作表演,老師指導動作
3、師:現(xiàn)在我們合作一下,男同學為我們邊打邊唱過門,老師唱、女同學念,加動作表演
【師生合作感受京劇獨特的韻味和風格】
4、請三位小花旦上臺與老師一起表演《表花》,如果演的好,請下面的同學叫好
四、情感教育
【培養(yǎng)學生對京劇及傳統(tǒng)民族藝術的熱愛,做一個小小的傳承者】
京劇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民族藝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這些外國人不遠萬里就是為了學習京劇,我們作為中國人更應該熱愛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藝術,把傳統(tǒng)藝術繼承和發(fā)揚出去,讓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開花結果。
下課!
這是一份四年級上冊龍里格龍精品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入,走近京劇,唱京劇《龍里格龍》,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人音版四年級上冊蕩秋千教案及反思,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組織教學,學唱歌曲《蕩秋千》,拓展延伸,結語下課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人音版四年級上冊蕩秋千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律動表現(xiàn)《丟手絹》,情景導入,學唱歌曲,拓展實踐,整體評價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