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物理課本的長度為25.85 ;
(2)90km/h= m/s。
2.敲響的音叉接觸水面能濺起水花,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 產生的;上課鈴響后,同學們回到教室坐好,等待老師來上課,這說明聲音能傳遞 。
3.2021年國慶假期,小明和爸爸開車去鷹潭市圖書館,他看到旁邊的建筑物都往后退,這時他是以 為參照物,如果以旁邊的建筑物為參照物,車上的行李是 的。
4.佛光普照,梵音如絲,聆聽脫俗樂音,我們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種樂器在發(fā)聲,因為不同的樂器發(fā)聲,其 是不同的。不能用超聲波測月球與地面之間的距離,是因為 。
5.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同方向沿水平路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甲車的速度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車。經過6s,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差為 m。
6.廣場舞成了中老年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他們常常用音箱來放伴奏樂。但巨大的聲響讓廣場舞變成了讓人頭疼的“擾民舞”,這主要是因為它發(fā)出聲音的 大,影響附近居民學習和休息,附近的居民常關緊門窗是采用 減弱噪聲。
7.去年寒假的某一天,小潔隨爸爸駕車外出,發(fā)現汽車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層霧氣,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潔正擔心行車安全時,只見爸爸打開空調開關,對著玻璃吹暖風,不一會兒玻璃上的霧氣就消失了。前窗玻璃上的霧氣是由于汽車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形成的;對著車窗玻璃吹暖風,可加速液體 ,車窗玻璃就清晰了。(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8.目前,余江區(qū)正在改造各條主大道并鋪設瀝青,瀝青路面隨著氣溫的升高而變得越來越軟,由此可知瀝青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它的熔化沒有 。
二、選擇題(共14分。把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序號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第9-12小題,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第13、14小題為不定項選擇,每小題2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幾個正確答案,全部選正確得3分,不定項選擇正確但不全得1分,不選、多選或錯選得0分)
9.下列數據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初中生使用的課桌高度約0.8m
B.正常人脈搏跳動一次約3s
C.余江區(qū)夏季的平均氣溫約50℃
D.一幢三十層居民樓的高度約為200m
10.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調高
B.“女高音”中的“高”是指響度大
C.“低聲細語”中的“低”是指響度小
D.“聞其聲知其人”指的是通過響度來判斷的
11.下列情景中,涉及的物態(tài)變化放熱的是( )
A.人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
B.夏天,剝去包裝紙的冰棒周圍冒出“白氣”
C.冬季,堆在戶外的雪人逐漸消融
D.夏天,晾曬的濕衣服逐漸變干
12.某物體的v﹣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
B.物體運動的速度與時間成反比
C.物體運動的速度與時間成正比
D.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表示物體通過的路程
13.如圖所示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物質是晶體,熔點為80℃
B.該物質熔化過程持續(xù)了25min
C.在第30min,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
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間,該物質溫度不變,但還要繼續(xù)吸熱
14.甲、乙、丙三物體同時同地同方向沿水平路面運動,如圖A是甲、乙兩個物體的s﹣t圖像,B是丙物體的v﹣t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和乙的運動速度相同
B.甲和丙的運動速度相同
C.以丙為參照物,乙是向后運動的
D.以乙為參照物,甲是向前運動的
三、計算題(共22分。第15題7分,第16題7分,第17題8分)
15.小亮從家中出發(fā)到余江區(qū)血防紀念館參觀,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騎共享單車。其路程與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
(1)小亮騎共享單車的速度是多少?
(2)小亮騎共享單車的是圖中哪一段?
(3)小亮從家到血防紀念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6.國慶假期,小明與家長到靈溪小鎮(zhèn)游玩,他站在游艇上對著遠處的山崖高喊一聲,經過2秒聽到回聲。求:(空氣溫度為15℃)
(1)若游艇停泊在水面,他離山多遠?
(2)若游艇以18km/h的速度駛向山,當小明聽到回聲時,他離山崖多遠?
17.如表為上海虹橋到廈門的D3203次動車組運行的吋刻表。根據運行時刻表,回答以下問題:
(1)動車由福州南駛往廈門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動車的長度為360m,途中以108km/h的速度勻速通過一座橋梁,動車全部通過橋梁所用時間是40s,這座橋梁的長度是多少?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28分。每小題5分)
18.如圖所示,小華用A、B兩把刻度尺同時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則A尺測量的長度是 cm,B尺分度值為 , 尺更為精確小華又用一把鋼尺測量另一木塊的長度,對木塊進行了五次測量,測量結果記錄如下:17.82cm、17.83cm、17.81cm、17.28cm、0.1782m,他對同一木塊進行五次測量的目的是 ,經過數據分析,他發(fā)現數據 是錯誤的。
19.如圖所示秒表的讀數為 s。
20.如圖所示溫度計的示數為 ℃。
21.如圖所示是在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讓小車從斜面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根據實驗的原理 ,需要的測量儀器為 、 。
(2)圖中AB段的路程sAB= cm,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3)此實驗中斜面的坡度應 (填“陡一點”或“平一點”),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 。
22.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1)小明敲響音叉甲時,音叉發(fā)出聲音,乒乓球彈起來,這現象可以說明 ,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
(2)小明敲響音叉乙時,當看到 現象時,說叨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實驗,敲擊音叉甲時,小球 (“彈起”或“不彈起”),敲擊音叉乙時,小球 (“彈起”或“不彈起”)。
(3)為了使乒乓球彈得更高,你采取的方法是 。
(4)實驗中,坐在教室里后排的小華看到乒乓球彈起,但是幾乎聽不見聲音,此現象說明 。
23.小李在進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
(1)如圖1為實驗時的裝置,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 (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
(2)實驗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2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 ℃。
(3)實驗中觀察到水沸騰前和沸騰時,水中氣泡上升過程如圖3所示,則圖 (填“A”或“B”)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4)圖4是A組同學根據收集的數據繪制成的溫度﹣時間圖像,可知當地的大氣壓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
(5)A、B兩組同學選用的實驗裝置是相同的,但B組將水加熱到沸騰所用的時間較長,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種即可)。
(6)小劉同學提出,如圖5所示,利用該裝置研究“冰的熔化特性”實驗后,可繼續(xù)加熱研究水的沸騰實驗,你認為小劉同學的說法正確嗎? (選填“正確”或“不正確”)。原因是 。
2021/12/9 14:15:29站名
到站時間
發(fā)車時間
里程/km
上海虹橋
/
06:40
0
寧波
08:59
09:08
314
福州南
13:08
13:16
883
廈門北
14:56
/
1109
這是一份江西省撫州市東鄉(xiāng)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共4頁。
這是一份江西省撫州市東鄉(xiāng)區(qū)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物理試卷,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江西省撫州市東鄉(xiāng)區(qū)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實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