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組成上說出酸和堿兩類化合物的特點。2.通過觀察、實驗,會用酸堿指示劑檢驗溶液的酸堿性。3.通過試驗物質(zhì)的導電性,能從微觀的角度理解不同的酸和堿能使指示劑變色的原因。
“酸”一詞從有酸味的酒而來。最早,在制酒的時候,有時把比較珍貴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產(chǎn)生了酸。 “堿”一詞在阿拉伯語中表示灰。人們將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組成特點:HCl,H2SO4,HNO3
組成特點:NaOH,Ca(OH)2
組成中含有氫元素、氧元素
利用酸堿指示劑可以鑒別不同溶液的酸堿性
〖實驗9-7〗向溶液中加入酸堿指示劑
物質(zhì)與酸堿指示劑的作用
石蕊和酚酞溶液叫做酸堿指示劑
1.紫色石蕊試液使酸性溶液變紅
2.紫色石蕊試液遇到酸性溶液變紅
3.不能使酚酞溶液變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討論: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無色的酚酞試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 ,在中性溶液中也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
1.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堿性溶液不一定是堿。例如:碳酸鉀屬于鹽類物質(zhì),但它的水溶液顯堿性。 2.難溶的酸、堿不能使指示劑變色。例如:氫氧化鋁難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變紅。 3.指示劑變色是化學變化,變色的物質(zhì)是指示劑,不是酸、堿。
著名化學家羅伯特.波義耳在一次實驗中,不小心將鹽酸濺到紫羅蘭花瓣上,過一會兒,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紫色的花瓣上出現(xiàn)了紅點點。波義耳對這一意外的發(fā)現(xiàn),做出了各種假設(shè),經(jīng)過多次實驗驗證,探究普遍規(guī)律,終于獲得了成功。
從上面的故事中你獲得了什么啟示?
1.收集不同顏色的新鮮花瓣或紫蘿卜皮,各取適量,研碎,加入適量水和酒精(兩者體積比為1:1),浸泡,過濾,得到植物色素提取液。2.將上述植物色素提取液分別滴入白醋、蒸餾水、澄清石灰水中,觀察顏色的變化,并記錄。3.選擇顏色變化明顯的植物色素提取液作為酸堿指示劑,并檢驗稀鹽酸、氨水、食鹽水等溶液的酸堿性。
〖實驗10-7〗試驗物質(zhì)的導電性
如圖所示,分別試驗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蒸餾水和乙醇的導電性
蒸餾水、乙醇不導電,而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均能導電。
鹽酸、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中存在帶電的 子。
HCl= H+ + Cl-
H2SO4=2H++SO42-
HCl在水中會解離出H+和Cl-,H2SO4在水中會解離出H+和SO42-;即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不同的酸都能使指示劑變色。
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
例1 某化學興趣小組探究用下列花瓣壓榨汁制作酸堿指示劑,實驗記錄如下:根據(jù)表中信息在下列題中空格處填上適當?shù)膬?nèi)容:
(1)不能做酸堿指示劑的是 。(2)用 花汁測某無色堿性溶液時,溶液顏色會變成 。(3)梔子花是家庭常養(yǎng)的一種花卉,此花在酸性土壤中可正常生長,在堿性土壤中則會枯死,在中性土壤中生長不良。若用月季花汁測試土壤浸出液變淺紅色,則土壤顯 性,這種土壤 (填“適合”或“不適合”)種植梔子花。
1.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蘭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該溶液遇酸溶液顯紅色,遇堿溶液顯黃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蝴蝶蘭花的溶液與酸作用顯紅色是物理變化 B.能使蝴蝶蘭花的溶液顯黃色的一定是堿 C.將氯化鈉溶液滴入蝴蝶蘭花的溶液后,溶液仍為紫色 D.蝴蝶蘭花的溶液可用作酸堿指示劑
2.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紙花,分別噴灑下列液體,能觀察到紙花變紅的是( ) A.氫氧化鈉溶液 B.稀鹽酸 C.蒸餾水 D.食鹽水3.“雪碧”是一種無色的碳酸飲料,將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試液中,然后再加熱,溶液的顏色變化是( ?。〢.先變藍后變紫 B.變紅后顏色不再改變 C.先變無色后變紅 D.先變紅后變紫
這是一份2021學年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課堂教學ppt課件
這是一份2021學年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一等獎課件ppt,文件包含第4課時常見的堿及其化學性質(zhì)ppt、第十單元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第4課時pptx、第十單元課題1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九年級下冊課題1 常見的酸和堿公開課ppt課件,文件包含第3課時酸的化學性質(zhì)ppt、第十單元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第3課時pptx、第十單元課題1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3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