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詞(含成語)辨析“抓六點”
實詞(含成語)之間的細微差別一般表現(xiàn)在詞義的側重點不同、輕重程度不同、適用對象不同、范圍大小不同、感情色彩不同、語法功能不同等幾個角度上。
角度(一) 抓詞義側重點
對近義詞詞義的辨析,關鍵是分析不同語素的意義。辨明了近義詞中詞義的側重點,不同語素的意義也就清楚了。然后抓住給定語境的表意側重,確定最恰當?shù)脑~語。
如:甄別、鑒別
辨析:兩個詞語都是動詞,都有“辨別、區(qū)分”的意思。前者偏重于考核鑒定(能力、品質(zhì)等),審查辨別(優(yōu)劣、真?zhèn)?;后者偏重于辨別事物的真假好壞。
又如:舉世矚目、引人注目
辨析:從“舉世”的意思“全世界”可知,“舉世矚目”偏重于范圍廣泛;從“引人”的意思“引起人們”可知,“引人注目”偏重的是引起人們的關注。
[即時體驗]
1.(2019·江蘇高考)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提到桃花源,許多人會聯(lián)想到瓦爾登湖。真實的瓦爾登湖,早已成為________的觀光勝地,梭羅的小木屋前也經(jīng)常聚集著________的游客,不復有隱居之地的氣息。然而虛構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們的心中,哪怕________在人潮洶涌的現(xiàn)代都市,也可以獲得心靈的寧靜。
A.名聞遐邇 聞風而至 雜居
B.名噪一時 聞風而至 棲居
C.名噪一時 紛至沓來 雜居
D.名聞遐邇 紛至沓來 棲居
解析:選D “名聞遐邇”,遐邇,遙遠,形容名聲很大;“名噪一時”,一時,一個時期,指名聲傳揚于一個時期。前者側重名聲傳播遠,后者側重名聲傳于一時。語境強調(diào)的是瓦爾登湖成為觀光勝地,應填“名聞遐邇”?!奥勶L而至”,一聽到消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紛至沓來”,紛紛到來,接連不斷地到來。語境強調(diào)的是人們都紛紛來到瓦爾登湖,應填“紛至沓來”?!半s居”,側重混雜而處;“棲居”,側重棲息居住。語境強調(diào)在“現(xiàn)代都市”居住,應填“棲居”。
角度(二) 比較詞義輕重
詞語的意義有的表示程度深,有的表示程度淺。近義詞語可根據(jù)詞語的表意輕重不同進行辨析。
如:消遣、嘲弄
辨析:都是動詞,都有“捉弄”的意思。前者偏重于設法度過閑散時間,捉弄、戲耍,詞義較輕;后者偏重于嘲笑、戲弄,詞義較重。
又如: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辨析:“魂不守舍”,靈魂離開了軀殼,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笆Щ曷淦恰保駚G失了魂魄似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驚慌的樣子。通過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前者詞義輕,后者詞義重。
[即時體驗]
2.過去開會,有些人總是拖拖拉拉愛遲到,經(jīng)過 教育,這種不良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再出現(xiàn)了。(批評、批判)
解析:批評:①指出優(yōu)缺點;②專指對缺點和錯誤提出意見。詞義輕。 批判:指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或行為做系統(tǒng)的分析,加以否定。詞義重。而開會遲到?jīng)]有那么嚴重,不能用“批判”,應用“批評”。
參考答案:批評
3.忠實與通順,作為翻譯的標準,應該是統(tǒng)一的整體,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與原意 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順,都稱不上是翻譯;同樣,譯文詞不達意也起不到翻譯的作用。(截然相反、大相徑庭)
解析:首先明確文段中需要填入的成語構成的語意是“稱不上是翻譯”,既然不是翻譯就不符合翻譯的標準;而文段中又提到“不管多么通順”,這就說明文段需填內(nèi)容表達的意思是不忠實于原意的文字?!敖厝幌喾础焙汀按笙鄰酵ァ毕啾?,“截然相反”的語義過重,與原意不符。因而答案是“大相徑庭”,表示有差距。
參考答案:大相徑庭
角度(三) 明確適用對象
很多詞語都有特定的適用對象。辨析適用對象的差異也是區(qū)分詞語的方法之一。主要看詞語是用于自己還是用于他人,是表謙稱還是表敬稱,是適用于一般對象還是適用于特定對象。
如:愛護、愛戴
辨析:兩者都可以用于人,但“愛戴”只用于下級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愛護”用于同志之間或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有時還用于物,如“愛護公物”。
又如:濟濟一堂、成群結隊
辨析:前者用于有才能的人,后者用于一般人。
[即時體驗]
4.針對部分地方政府違背農(nóng)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樓、急于推進城市化建設等現(xiàn)象,社會各界的批評聲不絕于耳。專家指出,權利主體的樹立,固然需要權力者轉(zhuǎn)變觀念,但 開發(fā)商野蠻拆遷之風,最根本的還是要通過健全法律法規(guī)等為權利主體撐腰,保障其合法權益。(匡正、改正)
解析:匡正:指糾正,改正。常與“風氣”“綱紀”“時弊”搭配。糾正:指改正。常與“錯誤”“缺點”搭配。因此該空應填“匡正”。
參考答案:匡正
5.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在寒冷的極區(qū),人們舉目瞭望,常??吹轿骞馐?、千姿百態(tài)的極光。天幕上,群星閃爍,靜靜地俯瞰著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___________出一縷彩虹般的神奇光帶,如煙似霧,搖曳不定,最后化成一個碩大無比的光環(huán),縈繞在北斗星的周圍,宛如皓月當空,向大地傾瀉下一片光華。極光形狀各異,世界上簡直找不出兩個一模一樣的極光形體。極光運動所造成的____________的瑰麗景象,時動時靜,變幻莫測,是大自然這個魔法師,以蒼穹為舞臺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劇。更令人嘆為觀止的還有極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顏六色去描繪。其本色不外乎紅、綠、紫、藍、白、黃,可是大自然這一超級畫家用__________的手法,將隱顯明暗組合起來,一下子就變成了神奇的萬花筒。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A.飄灑 瞬息萬變 出神入化
B.散落 瞬息萬變 鬼斧神工
C.散落 浩如煙海 出神入化
D.飄灑 浩如煙海 鬼斧神工
解析:選A 飄灑:飄舞著落下來。散落:分散地往下落。前者強調(diào)飄舞,后者強調(diào)分散。根據(jù)語境,光帶是從大熊星座中飄舞出來,用“飄灑”更恰當。瞬息萬變:形容極短的時間內(nèi)變化快而多。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前者強調(diào)時間短,變化多;后者強調(diào)豐富,專指文獻、資料等。語境中的對象是“瑰麗景象”,且“時動時靜,變幻莫測”,用“瞬息萬變”更恰當。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藝的精巧。前者適用對象是創(chuàng)作者,后者適用對象多是建筑、雕塑等作品。語境中用于形容畫家的技藝,用“出神入化”更恰當。
角度(四) 把握使用范圍
很多近義詞使用范圍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總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只有把握了詞語的適用范圍,才能準確地辨別詞語使用的正誤。
如:邊疆、邊境、邊界
辨析:這三個詞表示的范圍越來越小。“邊疆”指比較邊遠的靠近國界的區(qū)域,范圍大,概念比較抽象;“邊境”指靠近邊界的地方,范圍較小,概念比較具體;“邊界”僅指一條界線,范圍最小。
[即時體驗]
6.寺院里有兩顆銀杏樹,看上去它們的 足有上千歲。(年齡、年紀)
解析:“年齡”一般用于人或動植物已經(jīng)生存的年數(shù),所以它的適用范圍比較大、比較廣泛?!澳昙o”專指人的年齡,適用范圍小。故選“年齡”。
參考答案:年齡
7.在下列句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①徐軍年少時曾沉迷于賭博,他深諳賭局中的種種“千術”,但在經(jīng)歷了因賭博險些失去左手后,徐軍決定 ,收手“棄賭”。
②相信“互聯(lián)網(wǎng)+農(nóng)業(yè)”將迸發(fā)出無限生機與活力,不但讓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 ,也將對農(nóng)業(yè)社會化服務、農(nóng)業(yè)科技等方面產(chǎn)生更為深遠和廣泛的影響。
A.脫胎換骨 B.洗心革面
解析:“洗心革面”“脫胎換骨”都用來比喻“徹底改造、重新做人”,但兩者的適用范圍是有區(qū)別的:“脫胎換骨”可以指罪人的徹底改造,也可以指一般思想上有毛病的人的改造,其改造是深入徹底的,還可以指物的變化,適用范圍較大;“洗心革面”一般指罪人的改造,它除了思想上的深入徹底改造以外,還含有改變舊的所作所為的意思,適用范圍較小。第①句指人的所作所為的改變,故應選“洗心革面”;第②句指物的變化,故應選“脫胎換骨”。
參考答案:①B ②A
角度(五) 區(qū)分感情色彩
從感情色彩角度,詞語可分為褒義(含肯定、贊許、喜悅的感情)、貶義(含否定、貶斥、憎惡的感情)和中性(既不明顯褒獎,也不明顯貶斥)三種。
如:煽動、鼓動、動員
辨析:“煽動”是貶義詞,“鼓動”是褒義詞,“動員”是中性詞。
又如:面目一新、面目全非
辨析:“一新”一詞,明顯表明前者為褒義詞;“全非”一詞,明顯表明后者為貶義詞。
[即時體驗]
8.新中國成立以后,傅抱石的屈原題材畫作 著“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的建設熱情,不似“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般憂國憂民。(充滿、充斥)
解析:“充滿”是中性詞;“充斥”也有充滿的意思,但帶厭惡色彩,是貶義詞,用在此處不合語境。
參考答案:充滿
9.由于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看得見、摸得著,不少企業(yè)已經(jīng) ,把注意力投入港珠澳這個世界級大灣區(qū)。(蠢蠢欲動、躍躍欲試)
解析:蠢蠢欲動:指敵人準備進行攻擊或壞人策劃破壞活動。貶義詞。躍躍欲試: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試試。中性詞。由“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可知,所填成語無貶義色彩,應選用“躍躍欲試”。
參考答案:躍躍欲試
角度(六) 分析語法功能
在語言實踐中,詞語之間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制,不能任意組合。詞語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習慣。
根據(jù)詞語在句子中充當?shù)某煞?,確定詞語的語法功能,從而準確辨析詞義。近義詞語可根據(jù)詞語的語法結構的不同進行辨析。
如:一蹴而就、耳濡目染
辨析:“一蹴而就”只用于否定句,“耳濡目染”后面一般不跟賓語。
[即時體驗]
10.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與深厚的藝術功底,沒有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yǎng),是很難寫出高 的作品來的。 (品味、品位)
解析:“品位”與“品味”,前者為名詞,后者多為動詞。從語境看,只能用名詞“品位”,而不能用動詞“品味”。
參考答案:品位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
①雖然華爾街對蘋果在上個季度的業(yè)績給出“表現(xiàn)平平”或者是“失望”的評價,但蘋果仍是美國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競爭對手難以________。
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來到了蘇北農(nóng)村,其間________了當?shù)氐囊恍┕之愔?,?jīng)歷了種種不曾遭遇的事件。
A.望其項背 耳濡目染 B.望塵莫及 耳聞目睹
C.望其項背 耳聞目睹 D.望塵莫及 耳濡目染
解析:選C 望其項背:指看到別人的頸項和后背,比喻有希望趕上或達到(多用于否定句)。望塵莫及:指只望見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形容遠遠落在后面。從語法功能來看,第①句是否定句,只能選“望其項背”。耳濡目染:形容見得多聽得多了之后,無形之中受到影響。耳聞目睹:指親耳聽見,親眼看見。從語法搭配習慣看,“耳濡目染”后面一般不帶賓語,所以第②句應該填“耳聞目睹”。
二、虛詞辨析“看五點”
虛詞在語言中起著“經(jīng)絡”的作用,雖然數(shù)量比實詞少得多,但使用頻率卻很高。虛詞往往沒有實在意義,使用十分靈活。要想準確辨析或使用虛詞,可從以下角度入手。
角度(一) 看詞性
詞性不同,虛詞的語法功能就不同,只有把握了詞性,才能準確使用虛詞。
例如:“固然”和“誠然”都可充當副詞,但“固然”還可充當連詞,表示承認某種事實,引起下文轉(zhuǎn)折,如“你的意思固然不錯,但我覺得還有值得商榷之處”。與之相似的虛詞混用情況有:必須(副詞)——必需(動詞)、特別(副詞)——甚至(連詞)等。
[即時體驗]
1.《流浪地球》的成功并非 ,它從一個側面表明,科幻電影具備擔綱電影高質(zhì)量發(fā)展重要增長點和新動能的條件。(偶然、忽然)
解析:偶然:突然的,不是經(jīng)常的;意想不到的。可以做形容詞,充當謂語;也可以做副詞,修飾限制動詞、形容詞。忽然:副詞,突然地,動作、行為的發(fā)生或情況的變化來得迅速又出乎意料。語句中,空格前是“并非”,表否定,所以空格的內(nèi)容用“偶然”,作謂語。
參考答案:偶然
角度(二) 看搭配
關聯(lián)詞語在使用中有著固定的搭配關系,一般不能替換。在辨析虛詞時,要結合句中出現(xiàn)的詞語,看清是否成套出現(xiàn),是否構成了固定搭配關系。一些虛詞如有多種搭配關系,就要結合語境來選擇。
例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則只能與“反而”搭配。常用成套關聯(lián)詞語如下:
[即時體驗]
2.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
中國發(fā)展到今天,我們________不需要對西方文明持仰視與全盤肯定的態(tài)度,________對傳統(tǒng)文化回歸的呼喚也必須建立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上,________不能落入對“己”過于自信與對“他”全然排斥的窠臼。
A.肯定 但 也 B.固然 但 而
C.雖然 而 卻 D.即使 而 又
解析:選B 根據(jù)原文“不需要對西方文明持仰視與全盤肯定的態(tài)度”和“對傳統(tǒng)文化回歸的呼喚也必須建立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上”可知,二者之間形成對比,所填關聯(lián)詞語表轉(zhuǎn)折關系。A項,“肯定”與“但”搭配不當;C項,“雖然”與“而”搭配不當;D項,“即使”與“而”搭配不當,且不表示轉(zhuǎn)折關系。因此只有B項“固然……但……”表示轉(zhuǎn)折關系。驗證第三空,后兩句“對傳統(tǒng)文化回歸的呼喚也必須建立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上”與“不能落入對‘己’過于自信與對‘他’全然排斥的窠臼”語義相反,“而”用在此處邏輯恰當。
角度(三) 看語氣
主要指表示語氣的副詞和助詞。如“難道”與“莫非”,前者用來加強反問語氣;后者多用于揣測語氣,有時也用來加強反問語氣,但是不如前者強烈。
如:過去有多少難關都闖過來了,難道還不能克服眼前的這點困難嗎?
今天他沒來,莫非生病了不成?
[即時體驗]
3.他是剛進車間的新工人,做起活來 慢一些。(未免、不免)
解析:“未免”表示前面所說的情況不合適,或?qū)η懊嫠f的情況不以為然,含有委婉批評的意味;“不免”表示由于前面所說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種消極的結果?!八莿傔M車間的新工人”正是“做起活來慢”的原因,此處是對“他”的客觀評價,沒有批評的語氣。因此,結合語氣判斷,應選“不免”。
參考答案:不免
角度(四) 看關系
虛詞有用來表明或強化詞語之間、短語之間和句子之間的關系的作用,所以可以通過辨析詞語、句子之間的關系辨析虛詞使用是否恰當。
如“進而”與“從而”,前者一般表示遞進關系,后者一般表示承接或因果關系。又如“只要”與“只有”,前者強調(diào)的是充分條件,后者強調(diào)的是必要條件。
[即時體驗]
4. 遭受打壓,華為公司 絕不會走向封閉,走向孤立主義,我們?nèi)匀粫猿秩蚧?盡管……也……,不管……都……)
解析:“盡管……也……”是表示轉(zhuǎn)折復句,“不管……都……”表示不講任何條件的條件復句。從華為的現(xiàn)實狀況來看,用轉(zhuǎn)折復句更能表現(xiàn)華為的決心和意愿。
參考答案:盡管……也……
角度(五) 看位置
關聯(lián)詞語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卻”“然而”“至于”“以致”。
[即時體驗]
5.我報考師范類院校是既定方針, 哪所學校放在第一志愿,還沒做最后決定。(由于、至于)
解析:“至于”表另提一事,用在后一分句開頭;“由于”只能用于前一分句。
參考答案:至于
三、詞語題解題“三步驟”
[典例] (2019·全國卷Ⅲ,有改動)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
有一個大坑,看著很松軟,有點像巧克力蛋糕——這是北京時間2019年1月3日上午11時40分,“嫦娥四號”傳回的月背影像圖帶給人們的________。這張在網(wǎng)絡上刷屏的圖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馮·卡門撞擊坑。這一盆地是在40億年前被小天體砸出來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類的夢想。但由于潮汐鎖定的關系,月球的自轉(zhuǎn)和公轉(zhuǎn)周期幾乎相等,所以無論何時在地球上觀察月球,人們都只能看見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同樣,從地球發(fā)射的電磁波也只能到達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類無法對月球背面的探測器進行遠程操控。這大大________了人類對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歷史,科學家已經(jīng)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歷史卻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此前,有關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來自遙感探測。此次,“嫦娥四號”攜帶月球車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是中國航天創(chuàng)造的又一個人類“第一次”,是中國為全人類科技發(fā)展作出的一個重大貢獻。在公眾和網(wǎng)友為此________之時,科學家則對“嫦娥四號”所攜帶的月球車有著更多期待:當月球車正式開始巡視,將會有更多科學數(shù)據(jù)________地通過地月之間的中繼星“鵲橋”傳回地面。有關月背的研究才剛剛開始。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
A.遐想 限制 亢奮不已 源源不斷
B.聯(lián)想 限制 亢奮不已 不絕如縷
C.遐想 制約 興奮不已 不絕如縷
D.聯(lián)想 制約 興奮不已 源源不斷
[自主嘗試] 選
[技法演示]
第一步:通讀文段,挖掘語境抓關鍵
作答本題時,要注意第一空前的“看著很松軟,有點像巧克力蛋糕”,第二空前的“人類無法對月球背面的探測器進行遠程操控”,第三空前的“第一次”,第四空前的“科學數(shù)據(jù)”以及后面“傳回地面”等暗示點。
第二步:先易后難,排除兩項縮范圍
本題中“遐想”一詞較為熟悉,“遐想”指悠遠地思索或想象。“聯(lián)想”,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關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板谙搿笨蔁o依據(jù),“聯(lián)想”一般有依據(jù)。原文將“大坑”比作“巧克力蛋糕”,是基于其“看著很松軟”的特征,是一種相似的“聯(lián)想”,故可排除“遐想”,這樣也就排除了A、C兩項,進入“二選一”(即從剩余的B、D兩項中選一項)。
第三步:再用排除,確定答案要復驗
剩余的B、D兩項中,只要排除其中一個詞語(或確定一個詞語)即可得出答案。第二空,“限制”,規(guī)定范圍,不許超出?!爸萍s”,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變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變化為條件,則甲事物為乙事物所制約。語境中是說人們對月球背面的探索以電磁波的傳遞為條件,用“制約”更為恰當。故再排除B項。初步確定答案為D項,然后繼續(xù)驗證。第三空,“亢奮不已”,極度興奮,多形容人的精神狀態(tài)特別好?!芭d奮不已”,重在“振奮,激動”,多用于形容人的心情。根據(jù)語境,此處強調(diào)人們對“第一次”的激動之情,應選用“興奮不已”。第四空,“源源不斷”,繼續(xù)不斷的樣子?!安唤^如縷”,多形容局勢危急或聲音細微悠長。語境中是說傳回的科學數(shù)據(jù)“繼續(xù)不斷”,故應選“源源不斷”。之后將所選的四個詞語代入語境中,通讀審驗,進而確定答案為D項。
[即時體驗]
1.(2020·江蘇高考)在下面一段話的空缺處依次填入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大禹疏理百川,班超投筆從戎,李時珍懸壺濟世,林則徐虎門銷煙……每當中華民族處于艱難之際,總有一大批志士仁人挺身而出,________,解民眾于水火,挽狂瀾于既倒。野火沃土,________,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一部________的奮斗史。
A.以身許國 多難興邦 不屈不撓
B.以身試險 多難興邦 不卑不亢
C.以身許國 一言興邦 不卑不亢
D.以身試險 一言興邦 不屈不撓
解析:選A 以身許國:將自身的一切獻給國家。以身試險:試著親身去做觸犯法律的事,指明知固犯。根據(jù)語境,“以身許國”與前文中所說的志士仁人在中華民族艱難之際挺身而出更匹配,故應選“以身許國”。多難興邦:國家多災多難,可以激發(fā)人民發(fā)憤圖強,戰(zhàn)勝困難,使國家興盛起來。一言興邦: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根據(jù)語境,應選“多難興邦”。不屈不撓:形容在困難或惡勢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縮。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態(tài)度得體,分寸恰當。前者與“中華民族處于艱難之際”的語境更搭配,故應選“不屈不撓”。
2.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
在人類大發(fā)展大變革的時期,________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世界人權事業(yè)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約束國際霸權主義的________,從人類命運________的視角調(diào)整人類集體人權之間的結構關系,從而在全球化的新階段________人類整體的生存、發(fā)展。
A.構建 無所不為 息息相關 確保
B.構造 為所欲為 休戚與共 確立
C.構造 無所不為 息息相關 確立
D.構建 為所欲為 休戚與共 確保
解析:選D 構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構造:建造。語段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抽象事物,故第一個空應選“構建”。無所不為:沒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壞事都干。貶義詞。為所欲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根據(jù)語段中的“國際霸權主義”,第二個空應選“為所欲為”。休戚與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與災禍。息息相關:形容關系密切。語境強調(diào)人類共同承受禍福,故第三個空應選“休戚與共”。確保:確實地保持或保證。確立:穩(wěn)固地建立或樹立。第四個空后面是“人類整體的生存、發(fā)展”,故應選“確保”。
表并列
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時……有時……;既(又)……又……。
表選擇
不是……就是……;是……還是……;與其……不如……;寧可……也不……。
表遞進
不但……而且……;尚且……何況……。
表轉(zhuǎn)折
雖然……但是……;盡管……可是……。
表條件
只要……就……;只有……才……;無論……都……;不管……總是……。
表假設
如果……那么……;即使……也……。
表因果
因為……所以……;既然……就……。

相關學案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6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6詞語__范圍拓寬第1課時考點考法感知__明確“考什么怎么考”含答案:

這是一份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6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6詞語__范圍拓寬第1課時考點考法感知__明確“考什么怎么考”含答案,共14頁。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七蹭__難度加大第2課時運用“三查”逐級掃描活用“兩法”智解題目__手到“病除”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43:

這是一份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七蹭__難度加大第2課時運用“三查”逐級掃描活用“兩法”智解題目__手到“病除”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43,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辨析病句——運用“三查”速判斷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六詞語__范圍拓寬第1課時考點考法感知__明確“考什么怎么考”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40:

這是一份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六詞語__范圍拓寬第1課時考點考法感知__明確“考什么怎么考”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40,共11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十一圖文轉(zhuǎn)換__考法多樣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46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十一圖文轉(zhuǎn)換__考法多樣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46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八簡明得體__綜合考查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37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八簡明得體__綜合考查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37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二修辭__走向“前臺”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38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二修辭__走向“前臺”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38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一語法__“潛伏”考點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49

2022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六語言文字運用微專題一語法__“潛伏”考點學案新人教版20210917149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